资源描述:
74 矿 物 学 报 2012 年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026;41172054) 峨眉山玄武岩晶洞中罕见的球状和管状 铁矿物形貌结构特征 峨眉山玄武岩晶洞中罕见的球状和管状 铁矿物形貌结构特征 张良钜,曾伟来,李东升 (桂林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1 水晶矿的地质产出与成矿阶段水晶矿的地质产出与成矿阶段 在四川美姑县瓦西乡达拉阿莫水晶矿的水晶 晶体中产出罕见的球粒状、中空管状铁的氧化物 包裹体。水晶矿的成矿围岩经历了基性熔岩与火 山碎屑岩 2 次成岩作用。水晶成矿先后经历了 3 次成矿阶段。第一成矿阶段产出在玄武岩气孔中 的锥状淡紫色水晶;第二成矿阶段产出在玄武岩 的层间滑动的裂隙和晶洞中的浅色、乳白色、纯 净无色水晶与浅草绿色板状绿帘石,从洞壁玄武 岩到晶洞中心呈对称梳状生长;第三成矿阶段主 要产出在火山碎屑岩的气孔或晶洞或裂隙脉中, 以暗红色、鲜红色赤铁矿普遍发育为主,伴有暗 绿色、黄绿色绿帘石与绿纤石,最后晶出的是玉 髓与玛瑙。水晶产出类型有 2 种,即产出在玄武 岩气孔中第一成矿阶段紫色水晶与“三色”层水 晶及玄武岩层间滑(错)动裂隙或晶洞中第二成 矿阶段的浅色水晶。第二成矿阶段是矿区最主要 的成矿阶段,根据水晶的颜色、透明度、晶体中 的铁氧化物包裹体、水晶晶体形貌的对称性与矿 物共生组合、产出部位,从裂隙或晶洞壁往晶洞 中心依次产出有 4 个世代的水晶。其中第一世代 水晶为条带状水晶,第二世代为乳白色雾状水晶 与自形方板状黄绿色绿帘石,第三世代水晶为对 称性较好的浅色柱状水晶与黄色黝帘石,第四世 代为 R 型水晶与暗绿色自形绿帘石等矿物的共生 组合,它们呈对称梳状产出。球粒状铁氧化物产 出在第一成矿阶段的“三色”层水晶的间歇层及 第二成矿阶段第一世代的条带状水晶的条带中或 间歇层面(相邻两条带间的界面)上,管状铁的 氧化物只发育在条带状水晶晶体中。 2 水晶晶体中球粒状与管状包裹体的形貌 结构特征 水晶晶体中球粒状与管状包裹体的形貌 结构特征 水晶晶体中铁的氧化物包裹体为镜铁矿、赤 铁矿、纤铁矿。铁的氧化物形貌结构有 2 种类型 一种具三圈层构造的球粒,球径 0.15~0.8 mm, 由球核、球壳及表层 3 部分组成,球核与表层为 红棕色,球壳为铁黑色,称“红夹黑” 。扫描电镜 (SEM)及能谱分析(EDS)表明,球壳由绕球 核呈放射状排列的片状镜铁矿组成,表层为红色 半透明鳞片状纤铁矿,球核由微晶赤铁矿定向聚 合呈圆球形或向外伸出的圆柱形。产出在条带状 水晶中的球粒晶出具有一定方向性、规律性,这 种规律性表现在从第一间歇层至第三间歇层的 层面上铁的氧化物由半球形向球形转变,球径由 大变小,颜色由铁黑色、钢灰色逐渐演变为棕红 色、红色,第六间歇层面上铁的氧化物为鲜红色, 成分由铁黑色镜铁矿转变为棕红色、红色的赤铁 矿,且由球粒组成的间歇层面与水晶晶体的菱面 体单形晶面方向相一致;第二种类型是具两圈层 构造的中空管,只晶出在条带状水晶晶体中,管 的长轴方向垂直水晶的菱面体单形晶面方向或间 歇层,SEM 及 EDS 表明,管中心为空管,内圈为 铁黑色片状镜铁矿,片的方向垂直管的长轴方向, 外圈为厚度不一的红棕色赤铁矿, 形成所谓的 “外 红内黑”的圈层构造。管的形貌有滴管状、钟乳 状、倒葫芦状,从第二间歇层至第五间歇层,管 增刊 矿 物 学 报 75 的长度由短变长、管径由细变粗,分布密度由稀 变密,沿管的长轴方向收缩膨大现象由不明显变 为非常明显。虽然管的形貌有明显的差异,但每 个管都是由垂直管的长轴方向的宽窄不一的层纹 圈构造堆叠组成,这种层纹圈是由钢灰色鳞片状 镜铁矿的平面垂直管的长轴方向所致,管的层纹 间距有明显的宽窄变化,且每个管的中心都具有 空腔构造。 3 成矿温度与成矿温度与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流体包裹体的成分 水晶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拉曼光谱分析研 究表明, 水晶矿属低温热液 (150~190 ℃) 成矿, 成矿流体的盐度较低,wNaCl5.7~13.2,紫 晶盐度最高 (13.2) , 条带状水晶盐度较低 (6) 。 流体包裹体主要由 H2O 和 SO2及 CH4组成。 4 几点认识几点认识 (1)三圈层构造的球粒是其环境条件的氧逸度 及温度曾多次反复交替变化所致,红色赤铁矿球 核晶出是氧逸度相对较高而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 条件,而铁黑色片状镜铁矿球壳的晶出是氧逸度 相对较低而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表层鲜红色半透明的鳞片状纤铁矿的晶出其氧逸 度相对更高而温度相对更低并伴有地下热水参与 的环境条件。 (2)条带状水晶晶体中的不同条带间的间歇 层,表明水晶晶体的生长不是连续一次生长成, 而是多次反复时长时停所形成的,并形成厚薄不 一的条带。从第二条带至第五条带,水晶的条带 厚度由薄逐步增厚(160→3300 m) ,管状铁的氧 化物包裹体由少增多,由稀变密,管由短变长, 表明热动力环境由相对稳定转变为相对不稳定, 水晶的生长速度相应由较慢转变为较快,相应水 晶的内部缺陷由少变多,即条带中的管状铁的氧 化物包裹体不断增多、增长、增粗,成矿环境经 历了由弱碱性→强酸性的多次交替演化过程。 (3)根据水晶晶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 度,水晶矿属低温热液型(150~190 ℃) 。成矿 溶液盐度较高时,成矿流体的降温速度减慢,导 致水晶的生长速度相应减慢,内部缺陷减少,反 之,盐度低时,水晶内部缺陷增加,包裹体增多, 因而在较厚的水晶条带状中出现较多的管状铁的 氧化物。 (4)无论三圈层构造的球粒或两圈层构造的中 空管,其红色的赤铁矿或纤铁矿的形成可能与低 温条件下铁氧化物的迁移凝聚作用有关。水晶晶 体中的流体包裹体普遍存在有甲烷(CH4) ,则表 明成矿溶液有含有机质的地下热水参与,这种有 机质可能来自玄武岩下伏的茅口灰岩的生油层。 有机质的参与则有利于成矿溶液中的铁氧化物的 活化、扩散、迁移与凝聚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