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2 6卷第 1 期 2 0 1 0年 2月 有色矿冶 NoN F ERROUS I D iG AND M ETALLURGY Vo 1 . 2 6. № l Fe b r u a r y 2 01 0 文章编号 1 0 0 7 9 6 7 X 2 0 1 0 0 1 0 0 3 8 0 6 杨 栋, 冯乃祥, 王耀武, 彭建平, 狄跃忠, 王紫千 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0 4 摘要 对碳 热还原铝土矿尾矿可能发生 的反应进行 了热力学分析 。利用 T G、 X R D、 X R F 、 S E M E D S 等技术研究了产物的生成过程、 F e O ,对反应的影响以及产物的物相组成。结果表 明 , F e O 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 S i C的生成率 , 提高 A 1 O , 的还原 率。碳热还原 铝土矿尾 矿合适 的反应温度为 1 9 0 0℃ 。整个还原过程可分 为4个阶段 , 其中以碳化物的生成与分 解阶段为主。产物中除含有铝硅铁相生成外, 还有残留的A 1 O 、 单质铝和碳化物相存在。 关键词 铝土矿尾矿; 碳热还原; 铝硅合金; 热力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F 1 2 5 . 2 2 文献标 识码 A 0 前言 选矿拜尔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要产出大量的铝 土矿尾矿。一方面, 这些尾矿堆存会 占用土地 , 污染 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 ; 另一方面, 尾矿 中含有大量 有用资源, 铝/ 硅比在 1 . 5左右, 高于高岭土 , 是一种 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 J 。另据文献 报道 , 铝硅合金以其优 良的机械 、 焊接、 导热及 耐蚀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 于汽车、 航空 、 电力 、 军工 等领域, 所有铝基合金 中, 尤 以铝硅合金 的用量为 大。目前 , 生产铝硅合金的方法主要有兑掺法和碳 热法。比之兑掺法 , 碳热法制取铝硅合金具有流程 简单、 设备投资少 、 能量利用率高 、 电能消耗少 、 对原 料要求低 高岭土 、 粘土即可作为原料 等优点 7 . 。 因此, 以铝土矿尾矿为原料碳热法制取铝硅合金 的 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碳热法直接还原铝土矿尾矿所得的产品为一次 铝硅合金。一次铝硅合金可直接作为炼钢脱氧剂或 皮江法炼镁的还原剂, 还 可经过进一步精炼而制得 铸造铝硅合金。由于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 其间除了 S i O , A 1 O 。 , C, A 1 , S i 的相互作用外 , 还有 F e O , T i O , C a O等其它氧化物 的影响。另外 , 它们 所生成 的中间化合物如 A 1 O C, A 1 C , , A 1 O, S i C, S i O, F e O等 , 又会相互作用 , 物理化学 过程非常复 杂。基于此 , 本文作者对整个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 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1 实验 实验 以浮选后的铝土矿尾矿和工业级氧化铝 使尾矿中铝/ 硅 比增加 以获取高铝的一次铝硅合 金 为原料 , 优质神府烟煤为还原剂 , 亚硫酸盐纸浆 废液为粘结剂。尾矿的化学分析见表 1 , X R D分析 见图 1 , 可见 , 尾矿 中主要矿物相为一水硬铝石 、 伊 利石 、 赤铁矿 , 另外还有少量的锐钛矿、 氢氧硅酸钙 石 、 斜 绿泥石 等 。 表 1 铝土矿尾矿 的化学成分 Ta b l e 1 C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b a u x i t e t a i l i ng 重 基 含量 % 4 3 . 8 2 6 . 3 3 1 0 . 5 2 3 . 0 8 2 . 8 0 . 4 2 0 . 1 4 1 2 . 9 1 r 2 0 / 图 l 尾矿 的 X R D图 F i g . 1 XR D p a t t e rn of b a u x i t e t a i l i n g l 一水硬铝石 ; 2 伊利石 ; 3 赤铁矿 ; 4 锐钛矿; 5 硅酸钙 ; 6 斜绿泥石 C l i n o c h l o r e 。 将上述物料按 比例混匀 , 按文献 所获的工艺 基金项目 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 8 6 3 基金资助项 目 编号 2 0 0 7 A A 0 6 Z 1 1 6 收稿 日期 2 0 0 91 2 2 5 作者简介 杨栋 1 9 8 1 一 , 男 , 陕西高陵人 ,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碳热法制取铝硅合金 。 第 1 期 杨栋等 碳热还原铝土矿尾矿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热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3 9 条件制团, 而后在以氩气为保护气体的真空碳管炉 内烧结 , 烧结温度 1 6 0 0~ 2 0 0 0℃.采用 D / m a x R B型 x衍射分析仪 分析产物 的物相组 成, S S X一 5 5 0扫描电子显徽镜 S E M 进行形貌和 E D S研究。 热重分析采用德国耐驰 S T A 4 0 9 C D综合热分析仪 , 高纯氩气 9 9 . 9 9 9 % 为吹扫气体, 氩气流量 5 0 m L / ra i n , 升温速率 1 0 K / ra i n 。考虑到 s i 在整个碳热还 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易于氧化的性质 , 本试验 在进行 X R D、 S E M 测试 时未进行 氧化脱 碳处理。 X R F 1 0 0一E 和红外定硫定碳仪 C S一 2 4 4 分别用 于测试 A 1 O 的还 原率 和 S i C的生 成率 , 根据 文 献l l , 用于测试的试样先用盐酸酸洗以除去金属 A l 与 A 1 C 等干扰物, 然后在空气中8 0 0 o C焙烧 5 h以 除去残留的游离碳。 2 热力学分析 如前所述 , 碳热法还原铝土矿尾矿直接制取一 次铝硅合金的反应过程十分复杂, 其间主要涉及到 S i O,一 C, A】 , O 一 C,F e , 0 一 C, Al , O 一 S i O 一 C, A 1 2 O 3 一 S i O 2 一F e O 3一C系 , 因 S i O 2 一C,F e 2 O 3~C 系前人已有较多研究 , 故不再赘述。 2 . 1 A 1 2 O3 一C系 表 2 A I 0 , 一C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标准 G i b b 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Ta b l e 2 Re l a t i o n s hi p be t we e n s t a nd a r d Gi b b s e n e r gy AG。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T o f s ome r e a c t i o n s i n A1 2 03一C s y s t e m 从图 2可以看出, 反应 1 的起始 温度高于反 应 4 , 与反应 5 接近 , 即在 c对 A 1 O 还原的同 时, 必 然 会 有 A l c ,和 A 1 O C生 成 , 但 是 生 成 A 1 O C会与 C在更 低的温度进一步发生反应 6 而又生成 A 1 C , 因此反应系统 中必然存在大量的 A l C 。A l C 在高温下具有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 分 解温度高达 2 5 l 4 c c, 而且其蒸汽压与铝液的蒸汽 压相近 , 即使在蒸汽状态也很难将两者分离 。另外 , 在熔融状态下 , A 1 O , A 1 , A I C 之间有很大的溶解 度, 导致 A l 的提取率非常低 ” 。因此 , 直到 目前为 止 , 碳热还原法直接制取金属铝仍未实现工业化。 ⋯ r I , K 图 2 A 1 2 O 3 一C系中各可能反应的 A G 。 一T图 F i g . 2 D i a g r a m o f A G o T f o r S O r l r e a c t i o n s i n A l 2 03 一 C s y s t e m 2 . 2 A1 2 O3 一 S i O2一C系 碳热法还原氧化铝直接制取铝单质是 困难的, 但当 A 1 O , 和 S i O 共同被 C还原时, 碳热单独还原 氧化铝反应 中遇到的许多 问题都能得 到很到的解 决, 这已为实验所证实 。碳热共同还原 A 1 O , 和 S i O 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如表 3 因 A 1 O 一S i O 2 一 c系 中的化 学反应较 多, 既包括 A 1 O 一C系, S i O 一 C系的内部反应, 也包括两个系统之间的反 应, 为便于分析 , 已将 A 1 , O 一C系单独列出分析 , 因 此下表 3所 涉及的化学 反应不包 括表 2中各 反 应 。 表 3 A I O 3 一S i O 一C系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标准 G i b b 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 ] T a b l e 3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s t a n d a r d Gi b b s e n e r g y AG。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T o f s o me r e a c t i o n s i n A I 2 O3一 S i O2一C s y s t e m 从图 3可以看出, S i , S i C的生成反应的起始温 度较低, 易于生成 , 而 S i C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难于分解, 因此其危害性比 A 1 C 更大, 是工业上导 致炉底上涨的主要原因。反应 1 1 , 1 2 , 1 5 的 发生均须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起始反应温度分别 为 2 1 2 7 . 6℃ , 2 1 9 5 . 6 o c, 2 1 6 1 . 3℃ , 因反应 1 1 已经验证在 1 9 0 0 o C, 1 0 1 3 2 5 P a 可以发生 , 故 在此仅对 1 2 , 1 5 进行分析。反应 1 2 , 1 5 起 始温度均未考虑反应的 C O分压及生成铝硅合金的 有色矿冶 第 2 6卷 活度的影响, 若考虑这二者的作用 , 反应温度可以大 大降低。 图 3 A 1 O , 一C系中各可能反应的 A G 。 一T图 F i g . 3 D i a ga m o f A G o Tf o r n i n A 1 2 0 3一 C s y s t e m A G1 7 0 7 5 0 06 9 1 . 6 4 TR T l n 2A l P 0 A G 2 1 5 5 4 8 18 8 5 . 5 4 TR T l n 4A J p4 o 1 7 图4是反应 1 2 , 1 5 起始反应温度 T和 P 。 与活度积的关系图 反应的起始温度 随着 P 。 和活 度积的不断下降而下降 , 因此, 降低反应体系的活度 积或 C O分压将有利于铝硅合金 的生成 , 这也是工 业生产中要求物料制 团, 并且所制团块必须要有较 大气孔率和抗压强度 的原因。实际生产过程中 C O 为负压, A l 、 s i 的活度积远小于 1 , 则可得碳热还原 制取铝硅合金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2 0 0 0~ 2 1 0 0 o C。 2 . 3 F e 2 0 3 对 A 1 2 O 3 一S i O 2 一C系物理化学反应的 影响 应 f 1 F 培. 4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a c t i v i t y p r o d u c t , C O p r e s s u r e a n d b e g i n n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a r e a c t i o n 1 2 , a n d b r e a c t i o n 1 5 在 A 1 O 一 S i O 一F e O 一C系 中, C首先与 低 , 同时, 游离 F e 还有助于破坏碳热还原过程 中容 F e O , 发生如下反应 , 生成 C O气体。 易生成的碳化物 , ” 因缺少铝铁 的热力学数据 , F e 2 O 3 1 1 C 2 F e 3 C 9 C O 1 8 未列出 F e 破坏 A 1 C 3的反应方程 。 AG。1 4 3 7 9 3 7 1 5 4 7 .2 9 T ; T 始 9 2 9 K F e S i CF e S i C 2 0 F e 2 O3 十3 C2 F e3 C O 1 9 AG。4 71 8 235 0 8 .4 3T; T始 9 2 7 K 尾矿物料与 C粉均为固体粉末 , 它们之间为点 接触, 发生上述反应后 , C与 F e O 之间的接触面积 就会大大减小 , 还原过程如要继续只能靠 C粉在氧 化物表面的不断溶解 、 扩散才能进行 , 反应程度有 限。 但是, 由于 C O气体的生成, F e O 会与之在低 温下不断反应生成最终产物 F e , 同时, 碳热法生产 铝硅合金的过程中反应系统 中一直有大量的 C O气 体生成, 因此该反应进行地较为彻底。游离的 F e 、 S i 、 A l 在高温下形成合金 , 三组元活度均呈负偏差 , 其中, 尤以 F e组元的负偏差为大 , 因此 , F e的存 在将使一次铝硅合金生成反应 的起始温度大大降 AG。41 4 4 9. 3 23 8 .2 7 T; T始 1 08 3 K 2 . 4其它 氧化 物的 影响 其它氧化物的影响见表 4 。 表 4 幕l化彻口 T a b l e 4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t a n d a r d Gi b b s e n e r g y AG。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T o f o t h e r o x i d e s i n b a u x i t e t a i l 第 1 期 杨栋等 碳热还原铝土矿尾矿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热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4 1 图 5 铝土矿尾矿 中其它氧化物反应的 A G 。 一 T图 F i g. 5 Di a g r a m o f AGOT f o r o t h e r o x i d e s i n b a ux i t e t a i l 从图 5 可以看 出, C a O与 C反应生成游离态 C a的温度较高, 但却易和氧化物与 A l C 反应 , 对 碳化物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但是 , C a O可以与炉 内耐 火材料作用而将其破坏, 因此物料中的 C a O并非越 多越好 ; T i O 还原生成 T i C与 T i , T i 进入合金增大 铝硅合金的粘度 , 给进~步处理带来困难; Mg O还 原生成 M g蒸汽逸出, 带走一部分热量 , 不利于炉温 的升高 , 但从尾矿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较少, 因此它们 对一次铝硅合金的制取影响不大。 2 . 5 A l , S i 的损 失 高温下 , 如果操作不当, 还会发生如下反应, 而 导致铝 、 硅的损失 , 实验时应予以重视。 S i O 2 S i 2 S i O g 2 9 AG。6 9 6 3 6 0 3 3 8 .4 0 T; T始 2 0 58 K A 1 , O 4 A 1 3 A 1 , O g 3 0 AG。1 1 7 0 8 0 0-4 71 . 3 5 T; T始 2 48 4 K 6 A 1 3 C OA 1 4 C A 1 , O 3 1 AG。 一1 6 0 4 7 0 0 6 7 5 .61 t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 . 1 T G测试 图6为铝土矿尾矿与 C在 以高纯氩气为吹扫 气氛下整个还原反应过程的 T G曲线。从整个图谱 来看, 反应的失重很大 , 高达 7 8 % , 这主要是因为铝 土矿尾矿脱水 , A I O , S i O 等氧化物碳热还原过程 产生大量的 C O、 S i O等气体所致。整个反应过程可 分为 4个阶段 第 1阶段 0~7 0 0 o C , 尾矿中一水 硬铝石 、 伊利石 、 煤粉的脱水 以及 F e 0 的还原, 这 一 阶段因有水分的蒸发及 C O等气体的逸出, 失重 较大; 第二阶段 7 0 0~1 4 5 0℃ , 主要为尾矿内部 矿物晶形转变而生成莫来石 , 失重较小 ; 第 3阶 段 1 4 5 0~ 1 8 5 0℃ , A 1 2 O 3 , S i O 2 ,C a O, T i O 2等与 碳粉发生剧烈的反应 , 产生大量的 C O,A 1 O, S i O, Mg 气体而被氩气带出反应体系, 整个反应系统失重 达 5 0 %; 第 4阶段 1 8 5 02 0 0 0℃ , 物料失重变 小 , 可能是生成的 A l , s i 等按反应 2 9 , 3 0 继续 发生反应而产生失重。 图 6 铝土矿尾矿碳热还原过程的 T G曲线 Fi g . 6 TG e u r v e o f c a r b o t h e r ma l r e du c t i o n o f b a ux i t e t a i l i n g 3 . 2 反应温度的影响 【2 0 图 7 不同温度下产物的 X R D图 Fi g. 7 XRD p a t t e r n s o f t h e p r o d uc t s a t v a l 3 O t l S t e mp e r a t u r e 1 I 6 0 0℃ ; 2 1 7 0 0℃; 3 l 8 0 0 o C; 4 1 9 0 0 ℃ ; 5 2 0 0 0 q C 1 Al 2 03; 2 C a 0 6 AI 2 O3; 3 S i C; 4 s j 02 ; 5 S i F ; 6 C; 7 Al 4 C 3 ‘x S i C; 8 S i _r i ; 9 A 1 、 S i F e ; 1 O S i 。 为进一步了解碳热还原铝土矿尾矿的反应过 程 , 实验又分别在 1 6 0 0 o C, 1 7 0 0℃ , l 8 0 0℃ , l 9 0 0 ℃和 2 0 0 0 o C下反应后的产物进行 了 X R D分析, 结 果如图 7所示。可见,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物相组成 影响很 大。I 6 0 0 o C时产 物 的物 相组 成 主要 是 A 1 , O 、 S i O 和 C a O, S i O 已开始转变为 S i C并有 S i 4 2 有色矿冶 第 2 6卷 一 F e 合金生成。当升温至 1 7 0 0℃时 , 开始有 A l C 相出现。根据反应 6 , 该反应只有在 1 9 9 1 o C才开 始发生, 远远高于本实验的 1 7 0 0 o C。这主要是 因 为热力学计算假设气压为 0 . 1 M P a , 而实际的 C O分 压远小于 0 . 1 MP a 。同时, 随着反应温度 的升高 , A l C x S i C峰逐渐减弱 , 这可能归因于反应 1 0 , 1 2 ~ 1 4 , 2 0 的发生 , 说明碳热还原过程中伴 随着碳化物的生成与分解 。当继续升温至 1 9 0 0 o C 时 , 反应产物主要由 A l S i F e合金 一次铝硅合 金 和碳化物组成, 继续升高温度 , 产物的成分变化 不大。因此 , 可以认为, 碳热法制取一次铝硅合金合 适的反应温度为 1 9 0 0℃。另外 , 值得注意的是 , 从 1 6 0 0 o c到 2 0 0 0 o C, 产物 中一直有大量 的 S i C存 在 , 这主要是因为 S i C易于生成却较难分解 , F e的 破坏能力有限所致。 3 . 3 F e , O 添加对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影响 2 e 图 8 F e 2 O , 添加对 碳热还原 A I 2 O 3 和 S i O 2的影响 H g . 8 E ff e c t 0 f q a d d i ti o n on c a t i x l h e mn l O il o f A 1 2 0 3 a n d S i o 2 a A I 2 O 3 一S iO2 一C s y s t e m; b A I 2 O 3一 S i O 2 一F e 2 O 3一C s y s t e m l Al S i F e ; 2 C; 3 F 。 3 C; 4 s j C; 5 Al 4 C3‘x S i C; 6 F e S i ; 7 Al 2 O3; 8 S i 。 图 8 a , b 分别是物料配比为 A 1 O S i O C1 . 3 1 1 . 4及 A1 2 O3 S i O2 F e 2 O 3 C1 . 5 1 0 . 5 1 . 5 , 反应温度 1 9 0 0℃ , 反应时间为 1 h 时产物的 X R D图谱 。图8 a 所生成的产物 中有大 量的碳化物生成 ,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单质 S i 及未还 原的 A 1 , O , 没有 A l S i 相生成 。这是因为物料配 比中 A 1 , O 的含量较高 , 导致碳化物的大量生成而 使得 A l s i 合金 的生成困难 , 此外, 反应 温度较低 以及升温速度较慢也是导致碳化物大量生成的主要 原因。图 8 b 虽也有碳化物生成, 但数量明显下 降, 而且已有为数不少的 A l s i F e合金生成, 产 物中未见有 A 1 O 残 留。可见 , F e O 的加入有利 于提高 A 1 O 的还原率 , 抑制碳化物 的生成。为进 一 步确定 X R D的分析结果 , 实验利用 X R F 1 0 0一 E 及红外定硫定碳仪 C S一 2 4 4 对 A 1 0 的还原率 和 S i C的生成率分别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列于表 5 中, 与 X R D分析结果相似, F e O 添加后 , A 1 O 的 还原率升高而 S i C的生成率降低。这是因为 , 一方 面, F e , s i , A l 三种物质可以在高温下无限互溶从而 导致 A l s i 活度下降, 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就可进 行, A 1 O 的还原率提高。另一方面, F e 在高温下可 以分解破坏生成的碳化物而使得生产 A l S i F e 合金比生产 A 1 一s i 合金容易得多。 表 5 F e O 添 加对 A l O , 还原率和 S i C生成率的影响 Ta b l e 5 Ef f e c t o f Fe 2 O3 a d di t i o n o n t h e r e d u c t i o n r a t e o f A1 2 03 a nd y i e l d o f Si C 3 . 4 S E M测试 图 9 烧结产物的背散射电子像 Fi g . 9 Ba c ks c a t t c r e d e l e c t r o n i ma g e o f t h e s i n t e fin g p r o d u c t s 图9为 1 9 0 0℃保温 1 h所得产物的背散射电 子像。产物包括有 6个不同相, 各不同相 的 E D S分 析结果列于表 6中。白色相主要是 A l s i F eT i 合金 , 另有少量的 C 、 P夹杂。灰 白色相和灰色相均 为 A l s i F e合金 , 不同的是各元素含量不 同; 灰 黑色相绝大部分为 A l , 而 O含量非常少, 表明合金 中有游离 A l 存在 , 但是 1 9 0 0 o C下的产物的 X R D 图谱并未发现 A l 单质的存在 , 这可能是由于游离态 的 A l 含量不够高 , 达不到 X R D的检测限所致; 黑灰 色带状物和黑色块状物均为 A l S i C合金 , 根据 表 6和 X R D测试结果, 这两相分别是 A 1 C S i C 和 A l C 4 6 S I C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 E D S测试技 术本身的缺陷 E D S闪烁探测器可以检测到原子序 第 1 期 杨栋等 碳热还原铝土矿尾矿制取一次铝硅合金的热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4 3 数 ≥5的元素, 但对原子序数 8的元素检测非常困 难 , 碳含量测试结果并非十分精确。 表 6 烧结产物的 E D S分析结果 Ta b l e 6 EDS r e s u l t s o f s i n t e r i n g pr o du c t s a l l o y s J ] .Ma t e r i a l s L e t t e r s , 2 0 0 8 , 6 2 3 6 5 3 6 9 . Z e r e n M ,Ka r a k u l a k E.I n fl u e n c e o f T i a d d it i o n o n t h e mi c r o s t r u c l u r e a n d h a r d n e s s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n e a r e u t e c t i c A I S i a l lo y s J ] J o u rna l o f a l l o y s a n d C o mp o u n d s , 2 0 0 8,4 5 0 2 5 52 6 9 . F e n g H K,Y u S R,L i Y I ,e l a 1 .Ef f e c t o f u l t r a s o n i c[ r e a tn l e n t o n m i e m s t r u e t u r e s o f h y p e r e u t e e t i e A I S i a l i a [ J ] . J o u r n a l o f in a - t e r i a l s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8, 2 0 8 3 3 03 3 5 . 杨 重愚. 轻金 属冶金 学 [ M] . 北 京 冶金 i 业 出 版社 。 1 9 9 1 2l 】 , 邱竹贤. 有色金褐冶金学 [ M] . 北京 冶金 工业出版社 , 1 9 8 8 8 68 7 . 杨栋 , 傅大学, 王耀武 , 等. 以铝土矿尾矿为原料碳热法制取 4 幺 击 诊 铝硅 合金中 生团 块的 性能[ J ] . 过程 工程学报, 2 0 0 8 . 8 5 9 2 0 。 H , U 一9 2 5 . I 碳热共同还原 A 1 2 O , S i O 制取铝硅合金 1 o ]姚广 春, 孙 挺, 张晓明, 等. 配碳 量等因 素对电热 法冶 炼铝 需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 合适的反应温度为2 0 0 0~ 硅合 金还别豆 应的影响[ .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 1 9 9 8 , 2 0 0℃ ; F e 2 O 3不仅可以提高 A 1 z O 3的还原率 , 降 l 1 ] , 昌. 无机热力学 数据手册 [ M . 沈阳 东北大学 低 S i C的生成率, 而且可 以降低还原反应的温度, 而 出 版社 ,1 9 9 3 4 4 94 7 9. 使碳热还原铝土矿尾矿制取一次铝硅合金易 于进 1 2 j 戚大光, 任锁堂 炭热还原铝土矿的研究[ J . 化工冶金, 行, 其合适的反应温度约为 1 9 0 0 o C, 尾矿中其它氧 1 9 8 9 , 1 0 4 1 9 . 化物杂质的影响较小。 ] 东 北工学院 轻金属教 研组 轻金属冶金学 M - 北京 冶金 工 . I_ 警 反 应 程 大 为 4 l爪 矿 协39 . ⋯⋯一 . 沈 脱水及氧化铁还原阶段 ; 尾矿内部矿相莫来化阶段 ; m t 3 v 出版社 , 1 9 9 8 . ‘ 碳化物的生成与分解阶段 ; 生成物的损失阶段。 l 5 吴贤 熙 A I S i F e 三元合金 组元活度的计 算 . 中国 有色 参考文献 金属学报, 1 9 9 9 , 9 3 6 2 7 6 3 0 . [ 3 ] Y O U J , WA N G Y W, F E N G N x, e t a 1 .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c a s t i n g a l 一 一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2 0 0 8 2 3 3一 4j O s 6 r io W R.G o u l a r l P R,G a r c i a A .E f f e c t o f s il i c o n c o n t e n t o n 硅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 0 0 4 2 6 4 . Th e r mo d y n a m i c An a l y s i s a nd Ex pe r i me n t a l Te s t o f Co a r s e Al S i Al l o y Pr e p a r e d b y Ca r bo t h e r ma l Re d uc t i o n o f Ba u x i t e Ta i l YAN G D o n g , F E NG Na i x i a n g, WAN G Y a o W U, P E NG J i a n p i n g , D I Yu e - z h o n g, WAN G Z i q i a n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a n d Me t a l l u r g y ,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I 1 0 0 0 4, C h i n a 5 6 7 8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