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锦屏水电站送电工程之西昌~苏南6800kV 直流输电工程锦屏换流站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二○○五年九月 锦屏水电站送电工程之西昌~苏南6800kV 直流输电工程锦屏换流站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参加人员刘宗祥、汪天寿 、王成锋、唐晓玲、粱波、 贾来庭、余凤仙 审 核 审 定 总工程师 院 长 提交报告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资质等级地质灾害防治甲级 甲级 证书编号国土资[环]勘资字第2211013号;国土资(环)勘资字第(2211022)号 提交报告时间二OO五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1 一、任务由来1 二、目的和任务1 三、评估依据2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3 一、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3 二、以往工作程度3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4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4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6 一、气象、水文6 二、地形地貌6 三、地层岩性7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8 五、工程地质条件9 六、水文地质条件9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0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0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0 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10 三、小结10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1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1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11 三、小结11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11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11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12 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12 四、防治措施12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13 附 件1、锦屏换流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 2、1-1’地质剖面图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跨度大,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负荷分布极不均衡,西部水利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用电负荷大,但资源非常有限。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华东电力负荷迅速攀升,进入21世纪后用电紧张和电力供应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华东电网一次能源缺乏,区外送电无疑是华东电网发规划一个重要能源补充手段。因此建设锦屏~华东800kV直流输变电工程,一方面我国西部各省既可通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可解决东部各省能源紧缺问题,更有效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村换流站工程是锦屏~华东800kV直流输变电工程的送端站,在锦屏~华东800kV直流输变电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以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地资发[2004]240号文)的要求,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办公室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承担了该线路锦屏换流站工程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该项目由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共同完成。 二、目的和任务 1、评估目的 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是通过调查锦屏换流站用地区及其影响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预测锦屏换流站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综合评估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2、评估任务 (1)充分收集评估区地质环境资料,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分析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的内在联系。 (2)调查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活动性及危害性,通过对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的调查,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并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做出评述。 (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分析锦屏换流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塔位位置、受灾类型及危险性。 (4)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长村换流站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确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评价建设场地的适宜性。 (5)针对工程建设特点及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三、评估依据 本次评估工作主要依据有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颁布);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 3、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地资发[2004]240号文); 4、“本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委托书”(西南电力设计院)。 此外,本次评估工作主要参照、参考的技术资料有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的附件一);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3、锦屏(西昌)苏南(吴江)68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规划选线阶段线路路径选择及技术方案报告(西南电力设计院); 4、凉山州地区地质灾害排查及汛期上报资料。 5、1∶20万西昌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四川省地矿局)。 6、西昌市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我院接受委托后于2005年8月25日至9月1日,派出评估工作技术人员,对该站址工程进行了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报告于2005年9月14日经院初步评审后,并按初评意见修改完善而成。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本直流输电工程西起西昌锦屏换流站,东至江苏苏南东部电网苏南换流站,输电距离约2300多千米。采用800kV直流输电方案,直流电流按4kA设计,输电能力为6200~6400MW。 该锦屏换流站位于西昌市区西南方向的长村,距城区约15km左右,地理位置东经10208′30″-10209′30″,2749′30″-2750′30″,征地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站址东侧有太和至佑君乡镇公路通过,交通便利(见图1长村换流站交通位置图)。场地为水田,地形平坦开阔,海拔约为1550m。场地西面靠山,但坡度较缓。站址位于安宁河谷西岸,地面高出安宁河水面10米。 图1锦屏换流站交通位置图 二、以往工作程度 评估区范围内于1960-1972年四川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等单位先后在安宁河河谷平原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地质部冰川考察队、地震地质队1966年提出了关于构造、地震、冰川、新生界地质等方面的资料;铁道部第二设计院1967年提交了“成昆铁路工程地质总设计书” ;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703部队做了西昌区域水文地质120万的普查报告。对区域内的地质、矿产、第四纪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有较为详细的基础资料。以上资料均作为本次评估的基础资料。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对于本次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作为工作依据。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等现行的国家规范、规程进行工作。 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相关规定,本次评估工作是在充分收集相关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根据工程的分布特点进行重点调查。外业工作于2005年8月25日进行,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 评估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表 表1-1 序号 项 目 单 位 工作量 主要内容 1 资料收集 份 5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设计文件、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水文等资料 2 野外调查 天 3 测区范围穿越、重点部位调查、摄影 平方公里 2 勘探地表地质灾害 公里 4 测区范围穿越 点 10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点调查 3 资料整理 天 2 照片、收集资料、图件编制 4 报告编制 天 3 绘图、编写报告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由于本次工作评估的对象是站址工程,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评估调查范围在拟征地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扩大,评估面积约2平方公里。 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相应的对评估级别的确定原则,评估级别的确定是在经过调查确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重要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表1-2、1-3。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工程区域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内海拔在1550m左右,沟谷平缓,呈准平原地貌,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岩相稳定,岩土体工程性质较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灾害形成作用较小,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不易诱发地质灾害,因此,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类(表1-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表1-2 复 杂 中等 简 单√ 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3.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 4.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4.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四川作为全国的水能基地,“十一五”及以后四川电网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有大量富余水电需要外送,因本工程川西锦屏水电外送区域为华东电网,能源流向自西向东;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实施是落实国家“西电东送”中通道战略的重要举措。为重要的电力工程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表1-3,通过综合分析确定该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评估(表1-4)。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表1-3 项目类型 项目类别 重要建设项目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较重要建设项目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一般建设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表1-4 性 要 重 目 项 级 分 估 评 度 程 杂 复 复 杂 中 等 简 单 重要建设项目 一级 一级 一级√ 较重要建设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建设项目 二级 三级 三级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1、气象 该区属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地势高峻,山脉水系呈南北向延伸,北部有东西向群山所阻,这就使东、西两个方向的冷空气不能长驱直入,而南部暖空气则可以直达西昌盆地,呈现出既有高原干燥气候的特点,又有充沛的降雨。全年干湿季分明,夏季多雨,秋季短,冬春多风,日照强烈,素有“四季无寒暑”之称。多年平均降雨1013.1mm,降雨集中于6-9月,占全年的76(表2-1),雨型多为暴雨。山区气候垂直分带十分明显,山区降雨量大,河谷、盆地区较少,海拔每增高100m,降雨量增加约30mm。迎风坡降雨量大于背风坡。螺髻山南段降雨量高达1600mm,牦牛山、磨盘山善脊带1200mm,海拔2000-3000m地带,年降雨量比河谷高20-40,引起安宁河及其大小支沟水位暴涨,常常发生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灾害。河谷、盆地区降雨一般在1000mm。 降雨量统计表 表2-1 站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西昌 气象站 4.8 6.4 9.1 26.1 88.9 203.4 215.5 178.1 170.3 84.8 19.9 5.8 1013.1 袁家山水文站 6.4 8.6 7.6 27.2 70.0 195.8 205.8 172.9 148.9 76.4 14.4 4.4 938.0 2、水文 该评估区属雅砻江水系,安宁河为其支流。是区内主要河流,河床宽平,水系呈辨状,年平均流量110m3 /s,年径流量34.6亿m3,最大流量1400m3 /s,最小流量7.95m3 /s。支流发育,区内北东部位为错综水渠,且在评估区内流过,以灌溉沟渠为主。 二、地形地貌 评估区位于西昌市区西南方向长村,该站址位于安宁河谷西岸,地面高出安宁河水面10米。地形地貌为安宁河宽谷地貌(见照片1长村换流站全景图)。 分布于安宁河谷,包括一、二级阶地。海拔约为1500-1550m。地形开阔,谷宽约5-7千米左右,微向安宁河河谷倾斜,坡度2-3度,大部分被改造成耕地,现种植植物为水稻,阶地前缘陡坎高约1-2.5米。在西北发育有一条冲沟,宽3-5米,沟深2-4米。 照片1 长村换流站全景图 三、地层岩性 评价区位于安宁河谷西岸,出路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Q3fgl)和全新统(Q4)。 上更新统(Q3fgl)为黄褐色泥砾,夹有许多巨大的漂砾。一般厚度20-70米,局部大于80米。砾石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和岩浆岩等。砾石磨圆度、分选性较差,砾径一般为10-20厘米,大者达1.2米。较松散,有的微胶结。 全新统(Q4)主要由河流堆积的砂质粘土、细砂和卵石层组成。 砂质粘土灰褐、灰黄色,干-稍湿,可塑,局部砂质含量增大呈团块状。厚度3-7米 细砂灰褐色,湿,松散,有的呈透镜体夹于卵石层中,该层砂土有液化的可能,成分主要为岩屑、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厚度0.5-2米 卵石层灰色,湿,松散-密实,卵石含量大于50,砾石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和岩浆岩等。砾石磨圆度、分选性好,砾径一般为3-12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1、地质构造 评估区在区域构造上处于安宁河断陷褶皱带,沿安宁河河谷有两条很陡的深大隐伏断裂,使安宁河河谷形成相对沉降的地堑,邛海就是著名的断陷湖见评估区构造图。西昌-邛海沉陷区沉积第四系厚度达200-1000m。地层以上更新统(Q3fgl)和全新统(Q4)为主,评价区内无断裂构造。 2、区域稳定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g区,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Ⅸ度。 安宁河隐伏断裂和则木河断裂斜接复合部位的西昌-邛海附近是历史地震中心, 历史上的地震大都分布于由则木河断裂、核桃村断裂、西昌断裂等活动断裂围成的邛海断陷盆地的边缘带。安宁河断裂带自公元前116年以来,至少发生过9次4.8-7.7级强震表1-5。1850年9月12日海南7.5级大地震,使建昌城(古西昌城)沉入邛海水下。历次地震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场地区区域稳定性较差,场地土为中硬场地土。 五、工程地质条件 该评估区由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组成,其特征和力学性质描述如下 上更新统(Q3fgl)为黄褐色泥砾,夹有许多巨大的漂砾。一般厚度20-70米,局部大于80米。较松散,有的微胶结。工程力学性质较好。 全新统(Q4)主要由河流堆积的砂质粘土、细砂和卵石层组成。 砂质粘土灰褐、灰黄色,干-稍湿,可塑,局部砂质含量增大呈团块状。工程力学性质较好。 细砂灰褐色,湿,松散,有的呈透镜体夹于卵石层中,该层砂土有液化的可能,成分主要为岩屑、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工程力学性质较差。 卵石层灰色,湿,松散-密实,卵石含量大于50,砾石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和岩浆岩等。工程力学性质较好。各岩土层力学性质见下表。 指标 土名 重度 粘聚力 内摩擦角 压缩模量 变形模量 承载力 特征值 γ C Φ Es Eo fak KN/m3 Kpa 度 Mpa MPa KPa 粉质粘土土 19.0 100 20 5 / 150 细砂 18.0 0 30 / 100 卵石 20.0 35 30 300 泥砾 20.0 50 25 28 300 六、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类型。一级阶地和漫滩砾卵石层为主要赋存潜水,水位埋深0.5-6.7m,含水层厚度7-100m,单井涌水量1000-5000m3/d,水质好,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河水。 地势低且相对平坦,由于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循环交替慢,水位埋藏浅,便于蒸发,地下水矿化度明显高于周围山区,一般为0.1-0.5g/L,局部达0.8 g/L,地下水水质类型以HCO3-Ca、HCO3-CaMg型水为主。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以房屋建设和水利水电工程为主。该站址主要应考虑西南侧山凹内长村水库和西北侧冲沟的改道。长村水库为小一型水库,泄洪通道在所址下方,对所址原则上不构成洪水威胁,可研需作具体计算分析确定防洪设施工程量。 已有人类工程活动还未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形成不良影响。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厂址区属安宁河宽谷地貌,地质灾害不发育。 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西北侧冲沟的改道、周围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评估区西南侧官渠堰渠道边坡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刷和上覆耕植土、素填土固有的不稳定性,可能造成渠道边坡的垮塌。作为建(构)筑物的地基土细砂层,因其较松散,在设计施工中若忽视或处理不当将出现砂土液化引起不均匀沉降造成建(构)筑物破坏。 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范围、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及损失情况进行危险性评估(表3-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表3-1 确定要素 危险性分级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危险性大 强发育 危害大 危险性中等 中等发育 危害中等 危险性小 弱发育√ 危害小√ 通过对该区的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各灾害点现阶段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人员伤亡事件,周边也未出现泥石流和滑坡的地质灾害,无直接经济损失,造成的危害小,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三、小结 评估区内目前地面、斜坡整体基本稳定,未见明显的地质灾害活动迹象,现状评估在场地现状地质条件下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改变原有的地质环境条件,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导致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增大。根据工程性质和规模,归纳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地质灾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该换流站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建成后的影响。 在换流站建设过程中,主要是砂土液化引起地面的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以及工程建设中基坑可挖引起的基坑涌水和垮塌等地质问题。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针对工程建设中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问题,结合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区内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西北侧冲沟遇到大雨或暴雨时可能改道冲毁建筑物和砂土液化引起地面的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及工程建设中基坑可挖引起的基坑涌水和垮塌等地质问题。因此变流站区建设应按有关国家、地方标准、规程规范做好勘察、设计、施工工作,同时在冲沟南侧修建护堤防止冲沟改道。 三、小结 根据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活动,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砂土液化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和冲沟改道冲毁建筑物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建筑物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其它地区,诱发和遭受其他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采取定性的方法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组标准依据见表3-1。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结合征地区内建设工程的展布和受威胁程度,以及已经发生的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可能发生灾害或出现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可将评估区分为Ⅰ、Ⅱ两个区(见综合评估分区图)。 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除拟建工程场地外的其他地区,在山坡坡脚地带,坡度较缓,自然坡体稳定,人类活动宜农耕为主,在安宁河谷西岸,人类活动主要为农耕、1-2层楼房和乡村道路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小,目前未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今后的社会经济的活动规模较小,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拟建长村换流站场地区,主要为安宁河宽谷地貌,地形较平坦,坡度较缓,一般2-3度,该换流站为重要工程项目,而地基土中含有细砂层,该砂层有可能液化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损坏建筑物;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坑开挖,易产生边坡垮塌等地质灾害,还有场地西北侧冲沟可能改道而毁坏建筑物,因此工程建设诱发和遭受的主要地质灾害为砂土液化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基坑开挖引起的边坡垮塌和西北侧冲沟可能改道而毁坏建筑物的可能性较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评价区出露地层简单,为上更新统(Q3fgl)和全新统(Q4)岩组。地势平坦、开阔,场地地基土属中硬场地土。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砂土液化防止地面的不均匀沉降以及西北侧冲沟可能改道对建(构)筑物的损坏等。在拟建筑物区遭受和诱发上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属基本适宜建设场地区;其余为危险性小区,属适宜建设场地区。 四、防治措施 1、 基坑开挖的边坡防治措施 对于基坑开挖可能造成的边坡垮塌的工程地质条件要进行详细的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类稳定性验算,合理设计放坡比、挡土墙墙体结构和基础深度及基础持力层。 2、 砂土液化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对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如果砂土液化,可进行地基处理,如进行地基土换填或进行桩基处理,防止砂土液化引起地基土不均匀沉降而破坏建筑物。 3、 场地西北侧冲沟改道 场地西北测冲沟走向15-20度,宽3-5米,深2-4米,为了防止冲沟改道,可在冲沟两侧修建护堤。基础埋深和护堤结构应进行验算。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一、根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的规定,锦屏水电站送电工程之西昌~苏南6800kV直流输电工程长村换流站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评估。 二、该厂址位于西昌市区西南方向,距城区约15km左右。征地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所址东侧有太和至佑君乡镇公路通过,交通便利。场地为水田,地形平坦开阔,海拔约为1550m。场地西面靠山,但坡度较缓。适宜换流站建设。 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g区,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Ⅸ度。场地区区域稳定性较差,场地土为中硬场地土。 四、评价区位于安宁河谷西岸,出路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Q3fgl)和全新统(Q4)岩组。 五、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弱发育。 六、工程建设过程中注意砂土液化、基坑开挖、地下建筑淹没等岩土工程问题,防止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对建(构)筑物的损坏。 七、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结合征地区内建设工程的展布和受威胁程度,以及已经发生的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可能发生灾害或出现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判断拟建场地地区地质灾害在建筑物区为危险性中等,基本适宜建设区;其余为危险性小区,适宜建设。 八、在该变流站建设过程中,如果进行基坑开挖,必须进行支护,同时对可能的砂土液化做换填处理或采用桩基础。 九、对于场地西北侧冲沟可修建护堤,防止冲沟改道。 十、建议评估区的工程建设应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十一、本评估报告不代替勘察报告。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