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NaCl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 Al2O3/ Cu 复合粉末的研究 ① 储爱民1,2, 郭自强2, 赵玉萍3, 张华健2, 陶俊臣2, 郭世柏2 (1.湖南科技大学 高温耐磨材料及制备技术湖南省国防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 湘潭 411201; 2.湖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3.湖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 以硝酸铜、硝酸铝、氯化钠和尿素为原料,结合 NaCl 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和氢还原法制备了 Al2O3/ Cu 复合粉末,研究了 NaCl 掺入量对复合粉末的影响。 结果表明,NaCl 与 Cu(NO3)2的摩尔比为1.5∶1时,前驱物的比表面积达到了最大值,为41.3 m2/ g;前 驱物氢还原后得到的 Al2O3/ Cu 复合粉末颗粒尺寸为 2 μm 左右,比表面积为 15.6 m2/ g;对复合粉末采用 SPS 烧结,烧结块体中 Al2O3粒子和 Cu 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较好。 关键词 Al2O3/ Cu 复合粉末; 氢还原; 前驱物; 低温燃烧合成法; 氯化钠 中图分类号 TB32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9.06.033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9)06-0133-05 Preparation of Al2O3/ Cu Composite Powders by NaCl-Assisted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Synthesis CHU Ai-min1,2, GUO Zi-qiang2, ZHAO Yu-ping3, ZHANG Hua-jian2, TAO Jun-chen2, GUO Shi-bo2 (1.Hunan Provincial Key Defense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Wear-resisting Materials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Hunan, China; 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Hunan, China; 3.School of Civil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Hunan, China) Abstract Al2O3/ Cu composite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utilizing a combination of NaCl-assisted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synthesis and hydrogen reduction, with Al(NO3)3, Cu(NO3)2, NaCl and CO(NH2)2as raw materials. Effect of NaCl content on composite powders was also studied. In the test, NaCl and Cu(NO3)2was at the molar ratio of 1.5∶1; the precursor had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at the maximum value of 41.3 m2/ g. Al2O3/ Cu composite powders obtained after hydrogen reduction of the precursor were 2 μm in particle size and ha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5.6 m2/ g. It is shown that after spark plasma sintering for the composite powders, Al2O3particles have excellent bond with Cu matrix in the sintered bulk. Key words Al2O3/ Cu composite powders; hydrogen reduction; precursor;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synthesis; NaCl Al2O3/ Cu 复合材料因具有铜金属的高导电性、高 导热性和优异的加工性,且由于添加 Al2O3颗粒使得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1-2],广泛应用于制作连 续铸钢结晶器、电子封装材料和电接触头等[3-4]。 在 粉末冶金工艺中,原料粉末是决定材料性能和制造成 本的关键,要获得高性能的 Al2O3/ Cu 复合块体材料, 需要首先制备出高纯度、细粒度、Al2O3粒子细小且掺 杂分布均匀的 Al2O3/ Cu 复合粉末原料。 Al2O3/ Cu 复 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很多,常见方法有内氧化法[5]、粉 末冶金法[6]和原位合成法[5]、共沉淀法[7]等。 其中, 原位合成法包括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8]和搅拌铸 造法[9]等。 在众多制备超细粒子的湿化学方法中,低温燃烧 合成法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与传统湿化学法如溶胶-凝 胶法、沉淀法等相比,该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10]反 应中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自维持,能耗低;放出大量 的气体可以形成高比表面积的粉体;燃烧反应速度快, 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工艺简便、快捷;能够控制合成粉 体的性能。 由于具有上述优点,低温燃烧合成法已被 广泛用于多种单一和多组分氧化物的制备[11]。 本文 ①收稿日期 2019-05-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176);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8A196);湖南科技大学 SRIP 项目(SYZ2019065) 作者简介 储爱民(1975-),男,湖南怀化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纳米粉末材料的制备和研究。 第 39 卷第 6 期 2019 年 12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9 №6 December 2019 ChaoXing 首先采用 NaCl 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出燃烧产物, 随后通过水洗、过滤、干燥工序得到前驱物粉末,再将 前驱物进行氢还原,制备出组分分布均匀的 Al2O3/ Cu 复合粉末。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原料 实验所用化学原料如表 1 所示。 表 1 实验原料 名称化学式纯度/ %生产厂家 三水合硝酸铜Cu(NO3)23H2O99.9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99.0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尿素CO(NH2)299.9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钠NaCl99.9国药试剂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在反应釜中加入0.1 mol 硝酸铜(Cu(NO3)23H2O)、 0.003 mol 硝酸铝(Al(NO3)39H2O)、0.2 mol 尿素 (CON2H4)和 0.05~0.3 mol 的氯化钠(NaCl),各原料 的加入量均为优化后配比。 再加入 200 mL 去离子水, 使各原料在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将反应釜置于 DL-1 型箱式可控温电阻炉上加热,加热温度为 300 ℃。 加 热的初始阶段,随着水分不断蒸发,溶液发生浓缩并开 始冒泡,继续加热,浓缩物逐渐形成黄褐色胶状物,持 续加热,添加尿素的胶状物突然发生膨胀、放出大量气 体,引发自蔓延燃烧,体系温度迅速升高,随之黄褐色 的膨胀物迅速转变为黑色的疏松块体,整个燃烧过程 在 1~2 min 内完成,反应结束后,得到疏松的燃烧产 物。 燃烧过程发生的反应式为 3Cu(NO3)2+ 5CO(NH2)2→ 3CuO + 5CO2+ 8N2+ 10H2O(1) 2Al(NO3)3+ 5CO(NH2)2→ Al2O3+ 5CO2+ 8N2+ 10H2O(2) 随后将燃烧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 3~4 次,采用真 空泵进行抽滤,去除燃烧产物中残留的可溶性盐,然后 将所得产物放入干燥箱,于 120 ℃下干燥 6 h,获得前 驱物粉体。 将前驱物置于方舟中,放入管式炉,400 ℃ 氢气气氛下(氢气流速为 0.3 L/ min)还原 1 h,得到 Al2O3/ Cu 复合粉末。 1.3 样品表征 采用 D8-Advance 型 X 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燃烧 产物、前驱物及氢还原产物的物相,采用 Mastersizer 3000 型激光粒度仪测量燃烧产物、前驱物及氢还原产 物的平均比表面积,采用 JSM-561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配置有 EDS 成分分析仪,OXFORD Link-ISIS-300)观 察燃烧产物、前驱物、氢还原产物粉体以及烧结块体断 口的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燃烧产物的表征 图 1 为不同 NaCl/ Cu(NO3)2摩尔比(缩写为 N/ C) 条件下制备的燃烧产物的 SEM 形貌图和 EDS 分析结 果。 由 EDS 分析结果可知,形状规则且表面光滑的大 颗粒主要成分为 NaCl(图 1(g)),而在 NaCl 表面形成 的细小颗粒为 CuO 和 Al2O3的混合物(图 1(h))。 由 图 1(a) ~ (f)可知,随 N/ C 增加,NaCl 颗粒团聚现象 愈加明显,氧化物颗粒在 NaCl 表层形成。 当 N/ C 小 于 1.5∶1时,球状 CuO 和 Al2O3的混合颗粒粒径较小, 这是因为当 NaCl 掺入量较少时,随 NaCl 含量增加,对 产物粒子的隔离作用增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燃烧反应 产生的瞬间高温,使 NaCl 在形成的氧化物晶粒表面原 位析出形成薄层,阻止了新生成氧化物粒子的重团聚, 提高了产物粒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NaCl 在燃烧过 程中发生熔化吸热,可以降低体系的反应温度,有 利 于生成粒度更细小的产物粉末颗粒[11]。当N / C大 图1 不同 N/ C 条件下制备的燃烧产物 SEM图和EDS 分析结果 (a) 0.5∶1; (b) 1∶1; (c) 1.5∶1; (d) 2∶1; (e) 2.5∶1; (f) 3∶1; (g) spot1 区域 EDS; (h) spot2 区域 EDS 431矿 冶 工 程第 39 卷 ChaoXing 于 1.5∶1时,随 NaCl 增加,生成的团聚粉末颗粒数量和 尺寸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 NaCl 含量较高, 燃烧反应时 NaCl 再熔化需要吸收的能量也增加,导致 体系温度降低,使反应速度减缓或时间延长,燃烧所产 生的气体量不集中,对燃烧产物粉末的分散作用减弱, 导致颗粒聚集,从而造成团聚颗粒数量和尺寸增加[12]。 图 2 为不同 N/ C 条件下制备的燃烧产物的 XRD 图谱。 由图 2 可知,当 N/ C 为 0.5∶1~3∶1时,所有燃烧 产物的主要物相组成均为氧化铜(CuO) 和氯化钠 (NaCl)。 燃烧反应过程中硝酸铜和硝酸铝均与尿素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所需的 CuO 和 Al2O3。 然 而,由于 Al2O3含量较低以及 Al2O3可能以无定形状 态存在的缘故[13],XRD 图谱中未出现 Al2O3所对应的 衍射峰。 此外,部分燃烧产物中出现了少量硝酸钠 (NaNO3),反应原理为溶液中的部分 Cu 2+ 发生水解 生成 Cu(OH)2,溶液中部分 Cl-与 H+结合生成 HCl (如式(3)所示);随着燃烧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温度 升高导致 HCl 发生挥发,多余出来的 NO3 -与 Na+反应 生成 NaNO3[14](如式(4)所示)。 同时,由于反应所散 发的热量使得 Cu(OH)2分解生成 CuO。 由图 2 可看 出,NaCl 峰的衍射强度随其添加量增加而增加;而 CuO 峰的衍射强度随 NaCl 含量增加逐渐降低。 NaNO3峰的 衍射强度随 NaCl 含量变化规律是在 NaCl 掺入量为 0.15 mol(N/ C 为 1.5∶1)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 NaCl 含 量增加而降低。 这是由于当 NaCl 掺入量较小时(N/ C 20405030607080 a ● ● ● ● ● ● ■ ■ ■■ ■ ■■ ■ ■■■ ■ ■ ■ ■ 2 / θ CuO NaCl NaNO3 20405030607080 b ● ● ● ● ● ● ● ■ ■ ■ ■ ■ ■■ ■■ ■ ■ ■■ 2 / θ CuO NaCl NaNO3 20405030607080 c ● ● ● ● ●● ● ■ ■■■ ■ ■■ ■ ■ ■ ■ 2 / θ CuO NaCl NaNO3 20405030607080 d ● ● ● ● ●●● ■ ■■ ■ ■■■ ■ ■ ■ ■ 2 / θ CuO NaCl NaNO3 20405030607080 e ● ● ● ● ●● ● ■ ■■ ■ ■ ■■■ ■ ■ ■ 2 / θ CuO NaCl NaNO3 20405030607080 f ● ● ● ● ● ● ■ ■■ ■ ■ ■■ ■ ■■ 2 / θ CuO NaCl NaNO3 图 2 不同 N/ C 条件下制备的燃烧产物粉末的 XRD 图谱 (a) 0.5∶1; (b) 1∶1; (c) 1.5∶1; (d) 2∶1; (e) 2.5∶1; (f) 3∶1 为 0.5∶1),生成的 NaNO3量也较少;当 NaCl 含量继续 增加(N/ C 为 1 ∶1~1.5 ∶1)时,体系的燃烧温度仍然能 满足反应(3)的发生条件,生成的 NaNO3量继续增加; 当 NaCl 掺入量达到一定量(N/ C 为 2 ∶1)时,过量的 NaCl 熔化吸热,迅速降低了体系的燃烧温度[12],减弱 了反应(3)和(4)的发生条件,因此使生成的 NaNO3 量逐渐减少。 Cu 2+ + 2Cl-+ 2H2O → Cu(OH)2+ 2HCl (3) NO3 - + Na+ → NaNO3(4) 2.2 前驱物的表征 燃烧产物经去离子水洗涤、真空抽滤及干燥后,得 到前驱物粉末。 图 3 为不同 N/ C 条件下制备的前驱 物粉末的 SEM 图。 图 3 不同 N/ C 条件下制备的前驱物粉末的 SEM 图 (a) 0.5∶1; (b) 1∶1; (c) 1.5∶1; (d) 2∶1; (e) 2.5∶1; (f) 3∶1 由图 3 可知,随 NaCl 量增加,前驱物粉末颗粒的 粒径先逐渐减小,在 N/ C 为 1.5∶1时达到最小值,之后 随 NaCl 量增加,粉末颗粒尺寸逐渐增大。 当溶液中掺 入较少量的 NaCl 时(如 N/ C 为 0.5∶1~1.5∶1时),燃烧 过程中 NaCl 熔化吸收的热量相对较少,体系放出的热 量仍然可以维持反应,燃烧反应在瞬间可以完成,放出 的气体量较集中,对粉末起到了较好的分散作用;同 时,掺入的 NaCl 对生成的产物粒子起到了很好的隔离 作用,因此得到的前驱物粉末颗粒的粒径逐渐变小。 当 NaCl 掺入量过多时(N/ C 为 2 ∶1~3 ∶1时),低温燃 烧反应过程中,NaCl 的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体 531第 6 期储爱民等 NaCl 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 Al2O3/ Cu 复合粉末的研究 ChaoXing 系放出的热量不能维持迅速自蔓延燃烧,使得体系反 应速度降低,燃烧过程延长,体系放出的气体量不集 中,削弱了气体对产物粉末的分散作用,导致粉末团 聚,造成颗粒粒径增加。 图 4 为不同 N/ C 条件下前驱物粉末的比表面积。 由图4 可知,当 N/ C 为0.5∶1~1.5∶1时,前驱物粉末的比 表面积随 NaCl 掺入量增加而增加,当 N/ C 为 1.5∶1时, 前驱物粉末的比表面积达到了最大值,为 41.3 m2/ g;继 续增加 NaCl 掺入量,前驱物粉末的比表面积开始减 小,N/ C 为 3 ∶1时减小至 17.7 m2/ g。 图 4 结果与图 3 结果相符。 ■ ■ ■ ■ ■ ■ 45 40 35 30 25 20 15 23.6 30.4 41.3 31.9 25.5 17.7 比表面积/ m2 g-1 ∶1 1∶1.5 1∶2 1 N/C ∶2.5 1∶3 1∶0.5 1 图 4 不同 N/ C 配比对前驱物粉末比表面积的影响 N/ C 为 1.5∶1时制备的前驱物粉末的 XRD 及 EDS 图谱如图 5 所示。 由图 5(a)可知,衍射图谱中仅出现 CuO 峰,未发现明显的 Al2O3衍射峰,这是因为 Al2O3 含量较少以及 Al2O3可能以无定形状态存在的缘故。 图5(b)为图3(c)标定区域的 EDS 分析结果。 由图5(b) 可知,粉体中除了 Cu 和 O 元素外,还出现了 Al 元素, 粉末成分检测结果与图 1(h)一致。 20405030607080 a ■ ■ ■ ■ ■ ■ ■ ■■ ■ ■ ■ ■■ 2 / θ CuO 03 4 5 61 27 8 9 10 b E / keV OAl Cu Cu Cu Cu Cu 图 5 前驱物粉末的 XRD 和 EDS 图谱 (a) XRD; (b) EDS 2.3 氢还原产物的表征 将 N/ C 为 1.5∶1时制备的 Al2O3和 CuO 前驱物粉 末经氢气还原后,得到了氢还原产物粉末。 图 6 为氢 还原产物粉末的 XRD 图谱。 由图 6 可知,衍射图谱中 出现了 Cu 和 Al2O3的衍射峰,表明前驱物粉末中的 CuO 在氢气氛围中发生了下列反应,转化成了 Cu CuO + H2→ Cu + H2O(5) 20406080 2 / θ Cu Al2O3 ● ● ●● ● □ □ □ ● □ 图 6 氢还原产物的 XRD 图谱 前驱物中的 Al2O3经 400 ℃通氢气煅烧 1 h 后发 生结晶及晶粒长大,由无定形态转变为结晶态。 由图 6 可知,该氢还原产物为所需的 Al2O3/ Cu 复合粉末。 N/ C 为 1.5∶1时,所制备的 Al2O3/ Cu 复合粉末的 SEM 图如图 7 所示。 由图 7(a)与图 3(c)对比可知, Al2O3/ CuO 前驱物粉 末 经 氢 还 原 反 应 后, 制 备 的 Al2O3/ Cu 复合粉末颗粒尺寸增大,比表面积为 15.6 m2/ g。 相比文献[15]采用葡萄糖作低温燃烧反应的 辅助剂,本文采用 NaCl 作低温燃烧反应的辅助剂制备 的前驱物,经后续氢还原后得到的 Al2O3/ Cu 复合粉末 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 图 7(b)是经过进一步放大的 图像,复合粉末颗粒的平均粒径为 2 μm 左右,表面较 粗糙,表明该复合粉末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图 7 Al2O3/ Cu 复合粉末的 SEM 图 图 8 为 SPS 烧结的 Al2O3/ Cu 复合块体断口的 SEM 图。 由图 8 可知,断口较致密,未发现明显的孔 洞,Al2O3粒子和 Cu 基体之间(如位置 1 所示)没有出 图 8 SPS 烧结 Al2O3/ Cu 块体断口的 SEM 图 631矿 冶 工 程第 39 卷 ChaoXing 现裂纹,界面也不明显,表明两者之间的结合较好。 但 也发现了 Al2O3粒子从 Cu 基体中脱落后形成的少量 孔洞(如位置 2 所示),表明相对于 Cu 基体之间的强 结合,Al2O3粒子和 Cu 基体之间的结合界面依然是薄 弱部位。 3 结 论 1) 以硝酸铜、硝酸铝、尿素和氯化钠为原料,采用 NaCl 辅助低温燃烧法制备出 Al2O3/ CuO 前驱物粉末, 适量的 NaCl 可起到隔离产物粒子和降低体系燃烧温 度的作用,当 N/ C 为 1.5∶1时,前驱物粉末的比表面积 达到最大,为 41.3 m2/ g。 2) 以 N/ C 为 1.5∶1时制备的 Al2O3/ CuO 前驱物粉 末为原料,在 400 ℃下通氢气还原 1 h 可合成 Al2O3/ Cu 复合粉末,其表面积为 15.6 m2/ g,粉末颗粒的平均粒 径为 2 μm 左右。 3) SPS 烧结的 Al2O3/ Cu 复合块体的断口较致 密,未发现明显的孔洞,Al2O3粒子和 Cu 基体之间的 结合较好,但相对于 Cu 基体之间的强结合,Al2O3粒 子和 Cu 基体之间的结合界面依然是薄弱部位。 参考文献 [1] 王天国,梁启超,覃 群. Al2O3含量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 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工业, 2016,26(1)46-50. [2] 徐 亮,闫 洪,王志伟,等. 纳米 Al2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磨损 性能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7,46(4)129-132. [3] 张晓辉,王 强. 电子封装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J]. 微 纳电子技术, 2018,55(1)18-25. [4] Zhang X H, Zhang Y, Tian B H, et al. Arc erosion behavior of the Al2O3-Cu/ (W,Cr) electrical contacts[J]. Composites Part B Engi- neering, 2019,160110-118. [5] Li G B, Sun J B, Guo Q M, et al. Morphology and Frictional Charac- teristics Fabrication of the nanometer Al2O3/ Cu composite by internal oxidation[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5,17 336-340. [6] Hwang S J, Lee J H. Mechanochemical synthesis of Cu-Al2O3nano- composites[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5,405(1- 2)140-146. [7] 符学龙,李春波.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 Al2O3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微 动磨损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 2009(5)87-89. [8] Li L J, Bi Q L, Yang J, et al. Fabrication of bulk Al2O3dispersed ultrafine-grained Cu matrix composite by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 ature synthesis casting route[J]. Materials Letters, 2008,62(16) 2458-2460. [9] Raju L S, Kumar A. A Novel Approach for Fabrication of Cu-Al2O3 Surface Composites by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J]. Procedia Materials Science, 2014(5)434-443. [10] 王亚娇,储 刚,郭 琴,等. 燃烧法合成纳米氧化镧及其表征[J]. 精细石油化工, 2012,29(1)17-20. [11] Lei W J, La P Q, Wang X, et al. Effect of NaCl diluent content on phase, siz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0.4Zn0.6Fe2O4powders pre- pared by combustion synthesis[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6, 4215913-15919. [12] 吴香玲,王 飞,熊言林. 对滤纸灰烬周围金色成分的实验探 究 氯化铜水解及氧化铜被炭还原的综合实验设计[J]. 化 学教育, 2016,37(13)48-49. [13] Chu A M, Qin M L, Rafi U D, et al. Effect of urea on 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AlN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from combustion synthe- sis precursors [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2, 530 (25)144-151. [14] Zhao Y Y, Jiang N, Zhang X, et al. One-step salt-assisted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of Ni-based composites for use as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8,765396-404. [15] 储爱民,王志谦,王 龙,等. Y2O3/ Cu 复合粉末的制备研究[J]. 矿冶工程, 2017,37(6)1-4. 引用本文 储爱民,郭自强,赵玉萍,等. NaCl 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 Al2O3/ Cu 复合粉末的研究[J]. 矿冶工程, 2019,39(6)133-137. (上接第 132 页) [9] Clark J B, Garrett R K, Jungling T L, et al. Influence of Transverse Rol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Texture Development in Pure Tan- talum[J]. 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A, 1992,23(8)2183-2191. [10] Choi C S, Prask H J, Orosz J. Textures of tantalum metal sheets by neutron diffraction[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93,283283 -3290. [11] 张行健,王志法,姜国圣,等. 锭坯生产工艺对纯钽板再结晶温度 影响的研究[J]. 粉末冶金技术, 2006,24(2)118-121. [12] Deng C, Liu S F, Hao X B, et al. Orientation dependence of stored en- ergy release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cold rolled tantalum[J]. In- 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2014,46 24-29. [13] Engler O, Tom C N, Huh M Y. A study of through-thickness tex- ture gradients in rolled sheets[J]. Metallurgical & Materials Transac- tions A, 2000,31(9)2299-2315. [14] Moussa C, Bernacki M, Besnard R, et al. About quantitative EBSD a- nalysis of deformation and recovery substructures in pure Tantalum[C]∥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5,891-7. [15] Bhattacharyya A, Knezevic M, Abouaf M. Characterization of Crys- tallographic Texture and Intra-Grain Morphology in Cross-Rolled Tantalum[J]. Metallurgical &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2015,46 1085-1096. [16] Liu S F, Fan H Y, Deng C, et al. Through-thickness texture in clock-rolled tantalum pla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2015,48194-200. [17] Fan H, Liu S, Deng C,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How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fluences recrystallization texture and grain shape in tantalu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 2018,72244-252. 引用本文 谢盼平,袁思成,胡立坤,等. 高纯钽板的轧制与退火织构[J]. 矿冶工程, 2019,39(6)129-132. 731第 6 期储爱民等 NaCl 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 Al2O3/ Cu 复合粉末的研究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