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ppt

返回 相似 举报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全检查,常德市安全教育培训中心伍作君18973607705,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或即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的组成,■事故隐患的特征,1.隐蔽性;2.危险性;3.突发性;4.因果性5.重复性6.意外性;7.特殊性;8.季节性。,■事故隐患分类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一般事故隐患(一)制度制订和执行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不完整;2.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书未完全签订到位;3.未完全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实行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4.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次数未达到要求,整改落实不到位;5.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未达到相关规定标准;,6.应急预案中车辆、人员、设备、资金等落实不到位;7.季节性安全管理工作未做专门部署;8.未实现有效的车辆、人员档案管理;9.对车辆、旅客或危险货物未投保相应的法定保险。(二)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1.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但未完全明确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和要求;2.安全管理机构网络不明确,相应人员落实未完全到位。,(三)人员管理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1.配备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持证率不符合规定要求;2.有聘用无相应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行为;3.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次数未达标;4.未对长途客运和危险品运输驾驶员实行有效监管,不能保证必要休息时间;5.未采取有效措施对运输违章和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员进行教育处理。,(四)车辆管理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1.未严格进行车辆维护和安全例检;2.未在有效日期内办理车辆技术等级鉴定及年度审验手续;3.未正常使用已安装的GPS或汽车行驶记录仪,对车辆行车过程动态监管力度不够;4.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未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未按照要求安装标志灯、标志牌情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1.未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2.未专门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虽设立安全管理机构,但未明确职责的;3.无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或虽设有安全管理人员岗位,但人员未持证上岗的;4.未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5.企业采取承包经营未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的;6.使用报废、擅自改装、检测不合格、车辆技术等级达不到相应要求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参加营运的;7.允许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的;8.未按照站级标准要求实行行包安检、出站门检和车况门检的;9.违反规定运输国家禁运、限运物品的;10.存在其他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的。,(一)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二)设置安全装置(三)增强机械强度(四)保证电气安全可靠(五)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六)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七)配备个人防护用品,■隐患治理基本方法,■较普遍存在的事故隐患,(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13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直接原因。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10、不安全装束。11、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12、机器运转时维修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2)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3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物的主要直接原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直接原因生产场地环境不良,(4)管理上的缺陷主要有7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缺陷。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危险源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安全工程中所谓的危险源,是指各种事故发生的根源,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或称事故原因因素。危险源是指系统、过程或设备的可能造成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危险物质、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以及个人作业的不安全行为或组织管理失误等。因此,危险源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事故外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危险源的三要素,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危险源和隐患之间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老虎被关在铁笼子内,老虎是危险源,而如果铁笼坏了,坏了的铁笼就是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路面太滑、速度太快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的存在并非一定会发生事故,它仅是事故的载体,除非有人的误操作或不安全行为,形成事故隐患或造成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而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很多,存在的形式也较复杂,这在辨识上给我们增加了难度。但我们可利用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以下两大类,危险源的分类给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带来方便。,(1)根源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根源危险源在习惯上也称为第一类危险源。这类危险源是直接引起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是能量、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的存在,这是发生事故的物理本质。这些能量的存在可以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和机械能等。能量的载体可以是行驶的汽车、运转的机床、高空存放的物体、高压容器等。危险物质可以是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自燃性物质、腐蚀性物质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等。这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体,并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又由于这类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也称为固有型危险源。,(2)状态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客观存在的能量、能量的载体以及危险物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处于受到约束或受控的状态,所贮存的能量不能意外释放而不会发生事故。但当这些约束条件一旦遭到破坏或失效,能量及危险物质则处于失控状态,将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些可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条件或限制措施的破坏或失效的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③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例如作业人员的失误、系统故障、环境的恶化等。以上因素都可以造成第一类危险源所存在能量的意外释放,从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发生。这类危险源是系统从安全状态向危险状态转化的必要条件,是系统能量意外释放的触发原因,有时也将第二类危险源称为触发型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一般是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①想做好,做不好。原因个人无执行能力。②能做好,没做好。原因因心理、精神、身体和环境因素导致的疏忽、失误。③能做好,不好好做。原因省能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凑兴心理下的明知故犯。,2)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安全工作中涉及物的因素问题时,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例如没有防护装置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等。在我国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往往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作隐患。,物的故障(或失效)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有时一种物的故障可能导致另一种物的故障,最终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物的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因素问题;人的因素问题有时会造成物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1.设计不规范2.施工、安装质量不合格3.物资采购不符合要求4.日常巡检、保养、维护不够5.检修质量不严6.生产运行过程的磨损、老化、疲劳等。,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因素问题或人的因素问题。例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构或容器的强度;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人失误。企业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可能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危险源及隐患的辨识方法辨识危险源及隐患的方法很多,许多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方法,都可用来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常用的危险、危害因素(危险源及隐患)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两大类。(1)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中。直观经验法又可分为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方法。,1)对照、经验法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对照、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可弥补知识、经验不足的缺陷,具有方便、实用、不易遗漏的优点,但须有事先编制的、适用的检查表。,2)类比方法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多用于危害因素和作业条件危险因素的辨识过程。(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隐患整改,建立台帐坚持“五定、四不推”原则五定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定经费、定预案。四不推个人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部门,部门不推给公司。列出整改计划暂时无力解决的隐患要列出整改计划,分别轻重缓急加以解决。在未正式解决之前,要采取临时处置措施。严格奖惩,,危险源与事故发生的关联性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指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功能、热能、电能等)和危险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有害因素是导致危险源演变成隐患进而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一是导致危险物质和能量意外释放的各种因素,二是各种事故应急措施的缺失或失效的各种因素。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的失效或缺少。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意外事故。安全对策措施防止形成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一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整改措施消除具体隐患的特定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安全是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造成的严重性控制在社会能普遍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第一类危险源,,隐患,,,事故,,,,,,,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检查,,,,安全对策措施,整改措施,,第二类危险源,人物环管,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毁环境污染,,,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指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功能、热能、电能等)和危险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有害因素是导致危险源演变成隐患进而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一是导致危险物质和能量意外释放的各种因素,二是各种事故应急措施的缺失或失效的各种因素。隐患是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的失效或缺少。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意外事故。安全对策措施防止形成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一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整改措施消除具体隐患的特定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安全是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造成的严重性控制在社会能普遍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事故的防范与控制,,,技术,,安全,,法制,,教育,,,,3E措施,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t,2021/4/7,42,预防对策,危险源的控制途径,危险源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1技术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有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以及防护、监控、保留和转移等。,2人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人为失误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人为失误率,对预防及减少事故发生有重要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等。人为失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先天生理方面的原因;管理方面原因以及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等。,,,,减少或避免人为失误的措施有A人的安全化合理选用人员;加强上岗前的教育;特殊工作环境要作专门培训;加强技能训练以及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B管理安全化改善设备的安全性;改进工艺安全性;完善标准及规程;定期进行环境测定及评价;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培训班组长和安全骨干。C操作安全化研究作业性质和操作的运作规律;制定合理的操作内容、形式及频次;运用正确的信息流控制操作设计;合理操作力度及方法,以减少疲劳;利用形状、颜色、光线、声响,温度、压力等因素的特点,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3管理控制①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奖惩制度等。,②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如发现隐患则应按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馈,使其及时得到消除。凡未按要求履行检查职责而导致事故发生者,要依法追究其责任。规定各级领导人参加定期检查,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感,体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也有助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得到解决。,③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作业经过审批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以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奖惩。,④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作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全技术部门和行政第一领导报告。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应落实到人。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安全技术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安全技术部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不断改进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⑤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应按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的档案,并指定由专人保管,定期整理。应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按照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⑥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应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评价,给予奖惩,并与班组升级和评先进结合起来。逐年提高要求,促使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危险源的跟踪管理,制定危险源安全检查例行规定,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进行跟踪检查。,1、落实危险源的防范措施对辨识的危险源制定防范措施,并一一落实,对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责任指定到人,3、危险源的更新1)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所涉及的相应生产过程等进行重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2)现有重大危险源有遗漏时,由责任单位对其进行风险评价3)设备的更新,生产运营项目的扩大等时,需要对涉及的项目进行危险源重新辨识和风险评价4)危险源辨识完成后满一年的,应进行重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和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和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有害和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Page55,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的方法,(1)常规检查法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有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的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期检查。安全检查人员通过这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常规检查完全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因此,对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2)安全检查表法,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是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安全检查表的优点,全面性、系统性。标准化、规范化。起安全教育作用,印象深刻。能与生产责任制相结合。是其它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安全检查表的设计应做到系统、全面,检查项目应明确。,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2)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4)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新标准。,灭火器安全检查表,灭火器安全检查表,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消防器材安全检查表,,一般概括为5方面(1)查思想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程的理解和贯彻的情况。(2)查管理检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档案是否健全,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措施、伤亡事故管理的实施情况。,■安全检查的内容也即隐患排查的内容,(3)查隐患通过检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职工在生产中是否存在不安全行为和事故隐患。(4)查整改对已经发现的隐患及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按照“五定四不推”的原则进行检查,是否已经采取了措施,效果如何。(5)查事故处理对发生的事故企业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是不是按“四不放过”的要求处理事故;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五定”定措施办法、定具体负责人、定整改时间、定整改经费、定事故预案;“四不准”凡是能够解决的事故隐患,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厂不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推给上级部门。,“五定四不准”,“四不放过”,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具体检查的内容(即隐患排查的具体项目),一、合法性。检查内容证、照情况。二、安全机构、人员;检查内容有无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客运输企业及分支机构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配备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应当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运输经营、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及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拥有10辆以上(含)营运客车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拥有10辆以下营运客车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原则上按照每20辆车1人的标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最低不少于1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在道路客运行业三年以上从业经历,掌握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和法规,经相关部门统一培训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落实情况;检查内容1、有无建立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检查内容各个单位均应制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至少有1、安全生产工作例会;2、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3、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4、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5、驾驶人管理;6、车辆管理;7、安全生产操作规程;8、安全生产台帐的管理;,9、安全生产基础档案制度;,10、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和事故统计分析;,12、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倒查制度;,13、应急救援制度;,14、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制度;,15、健全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机制;,16、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所需要的其他制度;,五、安全培训检查内容1、主要负责人、承包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持证情况;2、新工人上岗前有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转岗复岗有否经过安全教育;3、电工、焊工、起重操作工、冲压设备操作工、场内机动车司机、司炉工等持证情况;4、相关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安全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相关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且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学时。●企业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6小时。,六、安全台帐检查内容1、有无设置安全生产台帐、有无记录、记录是否完整;2、有否参加工伤保险;3、是否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及是否按规定使用;4、是否定期对车辆检查和建立技术档案;5、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和演练情况;6、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七、用电安全检查内容1、电气线路和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要求、绝缘是否良好;2、电器设备有无安全保护(接地或接零);3、是否用铜丝代替保险丝;4、电器开关、闸刀是否缺盖;5、移动电器是否安装漏电保护器;6、移动照明是否采用36V以下电压;7、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电气设备是否防爆;8、地下供电是否用隔离变压器;9、设备检修时有无掛告示牌。,,有关领导讲了三句硬话第一句谁敢以身试法,我们就让他身败名裂。就要处罚你,追究你。第二句谁让职工家破人亡,我们就让他的企业声名狼藉。黑名单制度就是让这些企业声名狼藉的。第三句谁对安全生产不负责任,我们对他的乌纱帽就不负责任。,祝大家平安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