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平煤仓作业规程.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二水平煤仓作业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二水平煤仓作业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二水平煤仓作业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二水平煤仓作业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二水平煤仓作业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CMGSJ12007(04) xxxxxxxxx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12煤1煤仓 编 制 人 区 队 长 施 工 单位掘一工区 批 准 人 编 制 日期 2007年07月28日 执 行 日期 2007年 月 日 目 录 矿审批意见 4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5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6 第一章 概况 7 第一节 概述 7 第二节 编写依据 7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8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8 第二节 岩层赋存特征 8 第三节 地质构造 10 第四节 水文地质 10 第三章 煤仓布置及支护说明 11 第一节 煤仓布置 11 第二节 支护设计 15 第三节 支护工艺 17 第四章 施工工艺 18 第一节 施工方法 18 第二节 凿岩方式 18 第三节 爆破作业 19 第四节 装、运岩方式 23 第五节 管线敷设 24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24 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第一节 劳动组织及循环作业 25 第二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 第六章 生产系统 28 第一节 通风系统 28 第二节 防尘系统 32 第三节 防灭火 34 第四节 安全监测系统 35 第五节 供电系统 37 第六节 排水系统 40 第七节 运输系统 42 第八节 通讯系统 42 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44 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 50 第一节 施工准备 50 第二节 一通三防管理 51 第三节 安全管理 55 第四节 爆破管理 57 第五节 防治水管理 62 第六节 机电管理 63 第七节 运输管理 67 第八节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72 第九节 其 它 75 12煤1煤仓作业规程审批意见 同意按本规程施工,同时提出如下意见,望一并贯彻执行。 1、所有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学习本规程和审批意见,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施工期间,煤仓下口严格按本规程的规定设岗警戒。 3、进入煤仓的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沼气氧气两用自动检测仪。 4、严格按照本规程规定的尺寸进行浇灌和喷浆。 5、施工期间,严禁上下平行作业,及时找掉危岩悬矸。上部施工时,下部不能有人。 6、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要求系好安全带。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生产科 安全科 调度室 机电科 通巷工区 总工办 总工程师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负责人 传达人 班次 贯彻时间 听传达人 贯彻时间 补听人员 年 月 日 姓 名 成绩 签字 年 月 日 姓 名 成绩 签字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作业规程名称 施工单位 复查时间 参加复查人员签字 一、存在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一、煤仓名称 12煤1煤仓。 二、煤仓用途 形成12煤回采工作面的运输系统。 三、煤仓设计深度及服务年限 煤仓设计深度18米。 服务年限20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本工作面自2007年8月中旬开工,预计2007年8月下旬竣工。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名称为II水平设计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5年2月。 二、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12煤1煤仓地质说明书,提交时间为2007年7月10日。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 地面相对位置情况表 水平名称 二 水 平 地面标高(m) 43.1 井下标高(m) -119.5 -136.7 地面相对位置 位于工广东北部,孙庄东北450m。 井下位置 煤仓上口中心位于12煤皮带机头硐室导4前9.017m处,煤仓下口中心位于皮带暗斜井导16前5.692m处,坐标X3873598.247,Y3989.667。 岩层走向 北偏东34 岩层倾向 北偏西56 深 度 18m 第二节 岩层赋存特征 岩层特征 该煤仓掘进所穿过的岩层主要是细砂岩、中砂岩、石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岩石硬度系数细砂岩6、中砂岩6~7、石英砂岩7~8、泥岩3~4。 附图1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名 称 柱 状 厚 度 岩 性 3下煤 7.0 黑色,沥青至弱玻璃光泽,厚层状,层里清晰。 泥岩 1.8 结构松软,遇水易膨胀。 粉砂岩 0.8 灰黑色,遇水易粉化。 泥砂岩 2.6 灰色~深灰色,遇水膨胀分解成块状或片状。 粉砂岩 0.6 同 上 泥砂岩 1.6 同 上 粉砂岩 0.8 同 上 泥 岩 4.9 灰色,遇水不易软化、膨胀,塑性较差,有较强的阻水性。 第三节 地质构造 通过二水平皮带暗斜井揭露,本区段断层较发育。II皮-9走向为W60S,倾角60,落差H4.7m,II皮-10走向近南北,倾角65,落差H1.6m,II皮-11走向为N65E,倾角31,落差H1.8m。在掘进过程中以上断层不揭露,但可能遇到落差小于1m的断层2-3条。 第四节 水文地质 1、砂岩水通过二水平两条暗斜井揭露,该煤仓范围内揭露的含水岩层有中砂岩和石英砂岩。中砂岩厚度4~6m,石英砂岩厚度2~3m,且两段砂岩小型节理较发育,在掘进过程中,可能局部有渗水现象,但渗水量较小(小于1m3/h),不会影响正常掘进。 2、断层水该区段小型断层较多,掘进揭露时会有渗水现象,断层本身无水,补给水源均来自附近砂岩。 3、其它水源本区段没有大的断层,上下含水层之间没有水力联系,不会影响施工。 4、水情预计根据二水平两条暗斜井揭露情况,预计该工作面正常渗水量小于1m3/h,最大涌水量不大于3m3/h。 第三章 煤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煤仓布置 煤仓位置 煤仓上口中心位于12煤皮带机头硐室导4前9.017m处,煤仓下口中心位于皮带暗斜井导16前5.692m处,坐标X3873598.247,Y3989.667。煤仓中心小井直径1200已施工完毕 ,刷大断面时利用中心小井出矸。 附煤仓平面位置示意图2 煤仓剖面示意图3 煤仓施工平剖面示意图4 煤仓平面位置图 2 煤仓剖面图 3 煤仓剖面图 4 第二节 支护设计 一、煤仓断面 煤仓设计为圆形S荒 18.84 m2 ,S净 15.89m2。 附煤仓支护剖面图(见图3)。 二、支护方式 1、刷大断面施工时,采用锚杆挂网做为临时支护,锚杆规格为Ф181800mm,锚杆间排距为600600mm。 2、永久支护为浇灌和喷浆(见剖面图3)。混凝土标号为C20,水灰比为0.74,水泥砂石子为12.665.22,水泥标号425#。 第三节 支护工艺 一、 支护材料 1、金属网Ф10钢筋焊制,规格10001800(mm),网格100100(mm)。 2、锚杆Ф181800mm。 3、水泥标号为425。 4、河沙粒径0.3~3(mm)。 5、石子粒径≯25(mm)。 二、工艺流程 本煤仓采用二掘一喷(浇灌)的施工方式,即早、中班掘进,夜班喷浆(浇灌)的循环方式施工。 刷大断面时备齐工具和支护材料→打眼→装药→放炮→通风并排除隐患→通过中心小井出矸→打锚杆挂网(做为临时支护)→清理。 喷浆时备齐工具和支护材料→排除隐患,找掉危岩悬矸(包括离层岩体)→冲刷井壁→对当天循环进尺初喷→对上个循环进尺复喷→清理。 浇灌煤仓上下端口时备齐工具和支护材料→排除隐患→支模→拌料→浇灌→清理。 浇灌时混凝土要捣实,保证浇灌质量。浇灌时将预埋件同时浇灌。 附工程质量表 工程质量表 项 目 质量标准(mm) 部位 巷道名称 12煤1煤仓 直 径 4500 中心线至周边 2250 锚固力 周 边 100KN/根 厚 度 浇 灌 上、下端口 350 喷浆 周边 150 混凝土强度 抗拉≮70Mpa抗压≮1.4Mpa 锚杆布置 50 周 边 600600 锚杆安装 与各岩面夹角≮850 质 量 表面光洁,无干斑、蜂窝、 漏筋、无裂隙现象 工业卫生 无积水、无淤泥、无浮矸、无杂物 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方法 采用风钻打眼,爆破破岩,人工扒装,矿车运输的施工方法。 1、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随身使用好保险绳、系好安全带。 2、放炮后,及时找掉井壁的危岩悬矸,排除安全隐患。 3、将矸石通过已施工的煤仓小反井(Ф1200)溜入II水平皮带暗斜井接车。 4、对煤仓井壁打装锚杆、挂网进行临时支护。 5、煤仓浇灌前,必须将模板支设牢固,浇灌过程中混凝土必须捣实,严禁出现空缝现象。 6、对锚网临时支护进行喷浆,喷浆时必须按要求进行,确保喷浆厚度不小于150mm。 7、施工时要求将保险绳牢固系于煤仓锁口梁上或生根的锚杆上,上下人员的软梯必须生根牢靠,可在距煤仓上口边缘3米处打2根锚杆进行生根,要求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小于3吨。 第二节 凿岩方式 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破岩。 一、打眼机具 采用7655型气腿凿岩机打眼,风源来自MLGF6.3/7-37KW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二、降尘方法采用湿式打眼;封泥时使用水炮泥;装岩前洒水;开放水幕;使用自动放炮喷雾;爆破后冲刷巷道;使用除尘风机除尘;喷浆时使用潮料等方法降尘。 第三节 爆破作业 一、爆破材料; 使用煤矿许用2#乳化炸药、煤矿许用8#毫秒延期电雷管。 二、 炮眼布置 辅助眼平行小井布置,周边眼距井壁200,夹角800布置(见炮眼布置图)。 三、装药结构 反向装药结构。 四、起爆方式 起爆使用FD-100D型安全网络闭锁发爆器一次装药一起爆,联线方式为串联。 煤仓爆破说明书 眼 号 炮眼 名 称 眼 深 眼 眼 距 m 装 药 量 角 度 兵 爆 破 顺 序 封 泥 长 m 联线方式 装 药 结构 眼 数 个 每孔装药 量 块 总装 药量 块 总装 重量 Kg 水平 垂 直 左 度 右 度 仰 度 零 度 俯 度 1-16 辅助眼 1.2 0.5 16 2.0 32 4.8 1 ≮0. 0.5 17-38 辅助眼 1.2 00.5 22 2 44 6.6 2 ≮0. 0.5 39-70 周边眼 1.2 0.5 32 1.5 48 7.2 80 80 3 ≮0. 0.5 合计 70 18.6 煤 仓 炮 眼 布 置 示 意 图 4 1400 1200 800 850 850 4500 4500 6 7 8 9 10 16 17 12 13 114 30 31 32 33 34 18 19 20 21 14 22 23 24 25 15 27 28 29 26 850 850 4500 800 1200 1400 装药结构5 第四节 装、运岩方式 一、装岩方式 掘进施工中,采用人工扒装。 二、运输方式 1、运输方式采用矿车运输,平巷人力推车,上、下山采用调度绞车运输。 2、绞车安装绞车采用锚杆直接固定在绞车底盘的四角上,当锚杆不能直接锚固绞车底盘时,可通过锚杆与钢板将绞车底盘的四个角锚固于基础上。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小于3T,锚杆规格Φ141500mm;钢板规格2505010mm。 3、安全设施下山方向运输时,变坡点前车场内0.5m处安设阻车器、阻车器后2.5m处安装挡车棍;变坡点下10m内安装挡车栏。皮带暗斜井每100m安一处超速吊梁。车场上方10米内安装挡车栏并打一组牢固可靠的护身柱子,以防跑车伤人。 第五节 管线敷设 施工中所敷设的电缆、管路等均应按规定的位置要求吊挂牢固整齐。电缆钩间距为2m,防尘管要接口严密,使用Ф19mm胶管,不得出现漏水现象。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表 序 号 设备工 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 位 数量 备 注 1 调度绞车 JD-11.4 台 3 2 压风机 MLGF6.3/7-37KW 台 2 3 除尘风机 AS-SSL 台 1 4 凿岩机 7655 台 2 5 气 镐 G10 台 1 6 喷浆机 PZC5I 台 1 7 隔爆照明灯 DGC60/127 个 1 8 锚杆安装机 ZMS30 台 1 9 照明综保 ZXB-4/127 台 1 10 开关 BKDZ-400F 台 1 11 开关 QBZ-80 台 1 12 开关 QBZ-80N 台 3 13 开关 QJZ-200 台 2 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及循环作业 采用 “三八”制织组生产,两掘一喷(浇灌),循环进尺2.0m。 附劳动组织表 劳 动 组 织 表 工 种 出 勤 人 数 Ⅰ Ⅱ Ⅲ 合计 打眼工 2 2 4 爆破工 1 1 2 绞车司机 3 3 3 9 扒钩工 3 3 3 9 维修工 1 1 1 3 班长 1 1 1 3 其它工 1 1 4 12 合计 12 12 12 36 附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工 序 编 号 班 次 工 序 时 间 (分) 工 序 名 称 工序所需时间 分 循 环 作 业 时 间 早班 中 班 夜 班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1 交接班 30 2 排除隐患 40 3 打眼 120 4 装药爆破 30 同 早 班 同 早 班 5 排除炮烟排除隐患 40 6 临时支护 60 7 扒装 160 8 清理 30 9 通风 风 机 长 鸣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在册人数 人 16 2 出勤人数 人 12 3 出勤率 90 4 循环进尺 m 2.0 5 效率 m/工 0.05 6 每天循环次数 个 1 7 日进尺 m 2 8 循环率 90 9 炸药消耗 公斤/m 18.6 10 雷管消耗 个/m 70 11 锚杆 根/m 44 12 河沙 m3/m 22 13 水泥 吨/m 6 第六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通风系统 施工过程中,采用压入式通风。 每个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该工作面需风量,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作为工作面配风量。 一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 100q瓦掘k掘通 1000.047 2.0 9.4(m3/min) 式中Q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瓦掘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0.047(m3/min); k掘通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k掘通 2.0。 二 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掘 100qco2k掘通 1000.18 2.0 36(m3/min) 式中 Q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co2 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18(m3/min); k掘通 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k掘通 2.0。 三 按炸药量计算 Q掘 25A 257.2 180m3/min 式中A 工作面爆破时最大炸药用量,7.2Kg。 四 按人数计算 Q掘 4n 42080m3/min 式中n 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20人。 五 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计算 选用FBDNO6.0/22型局部通风机,实测吸风量 Q吸 200(m3/min) 式中Q吸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200m3/min 通过以上计算,掘进工作面需风量180m3/min。 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入循环风,风机安放的巷道中的风量除保证局扇的吸风量外,还应保证吸风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道口间的最低风速0.15 m/s的要求。 风机安设点的配风量应为Q配≥ Q吸600.15S局 200600.158.03272.27(m3/min) 式中Q配风机安设地点配风量 S局 风机安设地点断面积,8.03(m2); (六)掘进工作面风速验算 按最低风速验算 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 Q最低 9S掘毛 918.84169.56(m3/min); Q吸200 m3/min, Q吸﹥Q最低,符合要求。 式中S掘毛 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18.84(m2) 按最高风速验算 每个煤巷、半煤巷或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高风量 Q最高 240S掘净24015.89 3813.6(m3/min) Q吸200 m3/min Q吸﹤Q最高,符合要求。 式中S掘净 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15.89(m2) 通过以上计算,选择FBDNo-6.0/22型局扇满足要求。 三、局通风机安装地点和通风系统 1、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 局部通风机安设在-130水平中部车场与二水平轨道暗斜井交叉点以西15米处的新鲜风流中,最长供风距离200m。 2、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机→-130水平中部车场→12煤回风联络巷→迎头→二水平皮带暗斜井→东总回→副井 附通风系统示意图7。 通风系统示意图 7 图例风机 风筒 新风 乏风 第二节 防尘系统 防尘水源来自地面静压水,自副井、东总回经二水平皮带暗斜井,用Ф19mm胶管接至迎头。采用湿式打眼,装炮使用水炮泥,扒装洒水,定期冲刷巷道两帮,净化风流,潮料喷浆等综合防尘措施。 防尘系统 地面静压水→副井→东总回→二水平皮带暗斜井→迎头→ ├→巷道内水幕 ├→扒装洒水 ├→装水炮泥水针 └→冲刷巷道水管 附防尘系统示意图8。 防尘系统示意图 8 图例 防尘系统→ 第三节 防灭火 防火的重点是设备、机械摩擦生热、线缆和人为火灾。 1、利用测温仪加强对巷道内温度的监测,当温度达到30C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所有施工人员严禁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严禁将棉纱、润滑油等可燃物品乱放,必须放在专用容器内并及时回收上井。严格按规定使用水炮泥,炮眼封泥长度不小于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严禁放糊炮、放明炮。 3、当掘进迎头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请救护大队救灾,并迅速撤离迎头受威胁的作业人员及其回风流下风侧所有人员沿新鲜风流迅速上井。同时,迅速判明引起火灾原因,因电气电缆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时,在保持迎头通风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应迅速切断电源,用岩粉、沙或干粉灭火器来迅速扑灭火源。其它原因引起的火灾可直接用水灭火。 防火系统 地面静压水→副井→东大巷→二水平皮带暗斜井→迎头 第四节 安全监测系统 利用安全监测系统对井下气体进行监测,当有害气体超限时立即撤人。 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1、工区三大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其分管范围内的甲烷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1)必须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爆破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如有报警现象严禁爆破。 3、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并把报警仪悬挂在井壁的金属网上,当报警时,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及时汇报调度室。 4、机电维修工下井进行机电维修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检修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甲烷超限或有报警现象时,不得通电或检修并及时汇报调度室。 二、系统监控 1、甲烷传感器安装在煤仓的下方以西5米处,垂直悬挂。其报警浓度为≥1.0CH4,断电浓度为≥1.5CH4,复电浓度为<1.0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2、监控系统由专人进行维护、校验(每7天一次)确保系统灵敏、可靠。当CH4超限或监控系统报警时,要按规定立即撤人到新鲜风流中,并及时汇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附安全监测仪器仪表示意图9。 安全监测仪器仪表示意图9 图例 风 机 风 筒 传感器 断电器 第五节 供电系统 电源来自二水平-130中部车场移动变电站,供电方式为集中供电,经BKDZ400Z馈电开关经橡套电缆接至BKDZ400F馈电开关,再用不同平方电缆,经过综合保护开关,供迎头各机械设备用,电缆要吊挂整齐,电缆钩间距为2米。 供电系统 中部车场移动变电站→12煤回风联络巷→迎头 附供电系统示意图10 供电系统示意图10 BGP43-6/630A 10-4 50/5 BKDZ-400Z BKDZ-400F 5-48 KS7-315/6 6/0.69KV IZ 200A U350116-300m 301采区变电所 QCZ 83-120 QBZ-80 风电闭锁 200/4T D 至迎头 瓦斯电闭锁 T 煤电钻 KZB-4 U31016-120m IZ16A 风机27.5KW U31016-20m IZ30A IR5A/10A Id⑵651A K3.2 供电系统设计计算 1、电缆长度及换算 标号 型号 实长(m) 换长(m) L1 U350110 800 800 L2 U335110 20 27 L3 U335110 50 69 L4 U335110 20 27 L5 U325110 80 153 L6 U316110 20 60 2、短路点换算长度L1800m,L2 L3L4 L5 L6336m 一次折算100m,共计900m,436m。 3、短路电流查表KS7二次660V两相短路电流Id1⑵758A KBSGY630/6二次660V两相短路电流Id2⑵1589A 4、BKDZ-400F真空馈电开关整定为IZ1300A,IZ2300A Iz2≥IQeKxΣIe (39.21.8)60.6(13.639.21.86.3) 24636.5282.5(A) 5、校验灵敏度K1 Id1⑵/IZ758A/300A2.51.5满足要求 K2 Id2⑵/IZ1589A/300A5.291.5满足要求 6、真空电磁起动器按公式IZ≤Ie QJZ-200-37KW空压机IZ40A,JD-11.4绞车IZ13A,5.5KW喷浆机IZ6A,QBZ-225IZ 100A。 7、照明综保整定原边5A,副边5A。 第六节 排水系统 根据地质说明书的有关资料,掘进过程中少有渗水出现,渗水量不大于1 m3/h。 排水系统巷道迎头渗水→皮带暗斜井→东大巷→中央水仓→地面。 附排水系统示意图11。 排水系统示意图 11 图例 排水系统→ 第七节 运输系统 运输系统 空车由主井→东大巷→II水平上车场→皮带暗斜井→迎头。 重车由迎头→皮带暗斜井→II水平上车场→东大巷→主井。 附运输系统示意图12。 第八节 通讯系统 本工作面安装的电话能直接与调度室、工区值班室、地面各有关单位、公司领导、井下各工作面、主副井绞车房、采区泵房、中央变电所等地点直接联系。 运输系统示意图 12 图例运货空车 运货重车 第七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一、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时的措施 1、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回风侧人员,可佩戴自救器或湿毛巾捂住鼻、口,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捷径进入新鲜风流中,迫不得已,而且火势很小时,也可冲过火源撤退或顺风撤退,无论沿什么路线撤退,当爆轰波与火焰袭来时,都应面部向下卧倒或俯伏于水沟中,避开爆轰波与火焰后再撤退,以减轻酌伤。在撤退过程中,如遇道路被冒顶堵塞或有害气体浓度高时,则应躲入避难硐室,或寻找适当地点(硐室、两道风门之间或独头巷道),等待营救,波及区的人员在接到通知后也要及时撤离。 2、避灾时,遇险人员在班组长带领下,按通风人员、救护人员救灾指引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在避灾过程中要守纪律听指挥。撤离时,应两人以上同行,要相互帮助,互相照顾,不准单独乱跑,进入避难硐室后要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救灾人员跟踪寻找,撤退中要注意风流方向,要尽快取捷径进入新风区域。 3、一旦人员无法撤出,所有人员要背向爆轰传播方向,向下趴在巷道底板板上,迅速戴好自救器;待爆轰波过后,尽快撤离灾区,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悬挂矿灯、工具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隔定时间敲打管子、铁轨等,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4、遇有煤尘、瓦斯爆炸危险时,要在火区进风口一面连续观测瓦斯浓度,同时充分备料,抓紧时间封闭,建立防爆墙,若发现有爆炸危险要及时撤退人员至安全地区,等爆炸后再返回灾区建造防爆墙。 5、为防止抢救过程中煤尘、瓦斯再次发生爆炸,应保持正常通风,稳定风流或增加风量,排除火区内积存的瓦斯,同时应积极掌握瓦斯、煤尘的变化情况,及时合理地调节风流,力争做到有利于控制火势防止煤尘飞扬,又能冲淡瓦斯。 6、为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蔓延,除恢复通风系统,切断事故区的电源外还要有计划地排放发生事故时积聚的有毒、有害气体。 7、抢救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的遇难人员时,当工作区域CH4、CO等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只准救护队员进入,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8、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中的处理火灾的相关规定,熟记井下避火、瓦斯、煤尘事故等各种避灾路线,以便在火灾发生时积极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及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实现自救和互救。 9、发生火灾初期,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应根据火灾发生的性质,灾区通风及瓦斯情况,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力争在火灾初起之时直接消灭它,控制火势,同时,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火情。 10、具备直接灭火条件的火灾,应迅速采用直接灭火法灭火,即用水、砂子、岩粉或其它灭火器材在火源附近直接扑灭火源,用直接方法扑灭不了火灾时,应用隔绝灭火方法进行封闭,先在火区的进风侧,一面连续观测瓦斯浓度,同时迅速建筑临时密闭墙,切断风流,控制与减弱火势。 11、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通知所有受灾害威胁的人员迅速撤退。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面,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回风侧人员,可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口,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捷径进入新鲜风流中。火势严重时,必须严格按照重大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