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8.2部分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管理制度汇编 二〇二一年 会审签字表 会审人员 审批意见 签字 日期 调度主任 技术部长 通防部长 生产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通防副总工程师 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工程师 经理助理 生产副经理 机电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总工程师 经 理 审批意见 审批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目 录 第8.2部分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管理制度1 1、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 2、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5 3、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8 4、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10 5、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销毁制度11 6、地测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13 7、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17 8、应急处置制度22 9、档案管理制度32 10、地质灾害预防管理制度33 11、地质钻孔管理制度37 12、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制度42 13、测量管理制度45 14、井下测量工作制度48 15、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50 16、地质测量仪器、设备专门保管制度52 17、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奖罚制度53 18、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55 19、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70 20、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76 21、防治水安全确认签字移交制度84 22、防治水工作日常巡检考核制度85 23、探放水管理制度87 24、探水队现场管理制度91 25、探放水作业质量验收制度92 26、探放水作业优先制度94 27、探放水作业图牌板管理制度96 28、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98 29、防治水工作绩效考核制度100 30、专业探放水制度105 31、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11 32、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114 33、探掘分离制度116 34、探放水定额管理与考核奖励制度118 35、雨季“三防”有关规定128 130 第8.2部分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管理制度 1、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因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洪水、断裂构造、陷落柱、火区、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造成矿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险,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 成立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通防副经理(经理助理) 成 员各副总工程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部。 办公室主任由技术部部长担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对本公司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负责。 经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同时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批以及工程质量验收工作。 技术部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同时参加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批以及工程的验收工作。 技术部是地质灾害防治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隐患排查、防治措施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施工,并参与验收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 1、技术部负责牵头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负责编制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总工程师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的研究、分析;负责确定本单位的矿井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编制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负责编制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制定隐蔽致灾因素并制定治理措施;负责矿井涌水量观测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2、调度指挥中心负责随时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根据汛情水情,安排相关职能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机电部负责地面“三防”工程计划编制及安排落实,极端天气预报预警、应对措施制定和落实。 4、其他部门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及领导小组的安排,配合相关工作。 第二条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1、地质隐患排查时间规定 每月对正在开采的或已开采沉陷的区域巡查一次,汛期适当增加一次。 2、 工作面开始回采后,重点对开采影响区范围内的村庄进行巡查,并对采矿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 第三条 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制度 1、发现地质隐患后,根据技术部划定的危险区,由技术部牵头书面通知业主,设置警示标志,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 2、技术部要在危险区边缘显著位置设置书面避险告知卡,注明危险区域、可能出现的隐患及后果。 3、技术部要根据情况在各村设置业余地质灾害监测员,培训相关知识,辅助日常监测。 第四条 地质灾害隐患值班报告制度 1、公司值班领导为公司当日的地质灾害隐患接收、协调处理领导。公司值班调度员为地质灾害隐患值班员,实行24小时值班。 2、值班期间,调度员接到矿区任何地方的地质灾害汇报,要及时通知当日值班公司领导,由技术部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核查情况。1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 3、技术部根据核查的情况,确定是否可能立即发生险情。对于有可能发生险情的地区,由调度指挥中心立即通知危险区的所有人员撤离,妥善安置,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汇报。 4、技术部根据巡查要求组织安监部、通防部、机电部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巡查、观测。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根据情况组织制定防治措施,并上报至上级有关部门。 第五条 地质灾害治理 1、对于因采煤引起的可能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地质灾害,由技术部牵头协调治理,不得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2、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按照边生产、边治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按规定向国土部门进行上报。 2、矿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 第一节 水害预测预报 (一)水害预测预报人员首先必须熟知本井田水文地质情况,经常深入现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收集齐全的水文地质资料,观测矿井涌水量,掌握每个采掘头面的水文地质情况,并加以分析,对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二)每月3日前由防治水工作人员对上月的水文地质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水情隐患排查等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及时对水文地质情况提出预测预报。水害预测预报图表由地质测量科水文地质人员编制。 (三)水害预测预报应根据年度、月度施工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预测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并下发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年报应于元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3日前提出预报。 (四)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预测预报图、文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 (五)在采掘施工过程中,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发现险情、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时,必须及时分析水害类型及危险程度,发出水害通知单,提出处理措施,并立即报告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迅速撤至安全地点。 (六)预报内容应包括采掘地点、范围、突水危险性评价、应采取的防治水措施和责任单位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及透水事故。 (七)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时,要及提出临时预报。 (八)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要做到及时、准确、详细,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严谨弄虚作假,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提供可靠资料,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九)生产单位要根据地质测量科的水害预测预报或水害通知单,及时将生产进度反馈到地质测量科,以便进行防治水工作。 (十)水害分析预报表和预测图由水文地质专业人员编制,经科长、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审核,由总工程师批准。 (十一)水文地质人员应做好水害分析预报的整理、存档并及时验证、分析总结。 第二节 生产地质(包括储量管理)预报 (一)生产地质人员(包括储量人员)必须熟知本井田地质情况,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地质调查,收集齐全的地质资料,掌握每个采掘头面的地质情况,并加以分析。 (二)因采掘接续地点变更或与原预报的内容不能指导现场生产,特别是出现影响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地质问题时,及时编制临时预报。 (三)月度预报每月3日前将本月各头面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报,并编制完毕。 (四)年度预报自年度生产计划下达后开始编制,于元月10日前签发。 (五)地质预报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地测部门与采掘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时观测被揭露的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规律; 2、地质预报应按年报、月报等形式进行,且应根据采掘(剥)工程的进展及时发出; 3、地质预报应做到期前预报、期末总结,预报与实际出入较大时,应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地质预报质量; 4、地质预报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生效。 (六)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断层、褶皱、陷落柱、地层倾角和岩浆侵入体等特征,以及对煤(岩)层的影响等; 2、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煤质、煤层顶底板及其岩性等; 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 4、含水层、隔水层、构造体的含水性和导水性,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老空区、老窑位置及其积水情况,封闭不良或封闭情况不明钻孔的位置及封孔情况等; 5、其他致灾地质因素及建议。 第三节 测量预报 (一)测量人员必须熟知井下施工巷道的空间关系,掌握每个采掘头面的采掘进度。 (二)每月进行一次采掘地点的过老巷、透窝、立交等安全隐患分析。在岩巷中剩余20~30米,煤巷中剩余30~40米,快速掘进剩余50米之前下达贯通通知单。过老巷、立交巷道和各种硐室,当煤(岩)柱小于施工巷道4倍巷高或巷宽时,按照相应的距离下达安全通知单,经总工程师签字后送达安监部、生产部、技术部、调度指挥中心、通防部、施工单位,并在现场标定预透位置或立交位置。 3、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地测防治水专业技术管理,搞好地测防治水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地测专业(系统)问题,确保矿井不发生地测事故,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地测防治水例会,以下简称会议)由矿总工程师主持。 第三条 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技术部提前通知相关领导、部室和基层队组参加。 第四条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防治水副总工程师、生产部、技术部、通防部、防治水科、安监部、调度指挥中心等专业部室及基层区队地测负责人、相关技术人员。 第五条 会议过程中技术部汇报本月地测相关隐患治理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各基层单位通报本月地测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解决整改措施,以及需要各部室协调解决的地测方面的问题。各部室针对基层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贯彻上级及矿有关文件、制度,学习新技术及好的做法、经验。 第六条 会议中技术部长总结上月地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下月工作进行安排。 第七条 会议中矿总工程师对地测工作进行重点强调和安排布署。 第八条 会议结束后,技术部根据会议精神及时下发会议纪要并牵头落实。 第九条 各单位贯彻会议纪要时,存在问题时必须及时与对口业务部室联系,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第十条 各相关单位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因特殊情况必须请假,无故不参加者罚款100元,迟到者罚款50元/次。 第十一条 会议期间必须认真做好记录,保持会场纪律。手机必须调整为震动或静音,否则罚款50元/次。 第十二条 未按会议要求和会议纪要完成工作的,酌情考核200500元,影响安全生产或造成安全事故的,按事故进行追查。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4、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1、为采区设计而提供的采区地质说明书由部长、地质技术主管审查后,报总工程师审查把关通过后,上报集团公司。 2、回采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经部长、地质技术主管审查后,报总工程师审查把关后,方准下发给各业务部门。 3、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经部长、地质技术主管审查后,报总工程师审查把关后,方准下发给各业务部门。 4、地质预报、水文地质预报经部长、地质技术主管审查后,报总工程师审查批准,方准下发给各业务部门。 5、小型贯通由测量技术主管设计、部长审查,中型贯通由测量技术主管设计,报部长、总工程师审查,大型贯通由测量技术主管设计、报部长、总工程师批准,并由集团公司审批。 6、资源储量变动的审批权按照生产矿井资源储量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四节第42条办理。 7、编制的各种矿图,必须按标准图签规定的内容履行签字手续。 8、技术部编制的有关安全措施,必须经有关业务部门联合会审签字,报部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5、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销毁制度 各类图纸资料是全体测绘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国家的财富,同时也是我矿各级领导指挥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资料,为使各类图纸资料准确无误,不断完善,防止资料丢失,规范图纸的审批、发放、借阅、回收、移交、销毁等程序,特作如下规定 1、技术部建立填图、打印、审批、发放、借阅、回收、移交、保管、销毁等台帐,认真记录,规范程序。 2、图纸审核是保障矿图质量的先决条件,各种矿图、各专业成果图成图后,要按照规程、图例的要求,由专业组技术负责人审查,根据不同报送对象和用途,经技术部长、总工程师、经理签字、盖章后,方能供生产单位使用、对外提供。 3、各类图纸资料将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同性质的图纸进行定期审查,不断充实积累完善各类图纸和资料,以提高其使用价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技术部内部所有图纸的打印需经部长同意后方可打印,并做图纸打印记录。 5、各单位打印图纸时必须首先向技术部长联系,并写图纸打印申请单,经部长同意后打印,在图纸打印记录上登记图纸打印名称、数量、使用单位等。 6、所有工作人员未经部长批准,不得随意答复或将图纸发放、借给他人使用,图纸的发放要建立发放记录。 7、各单位包括矿级领导索取或借阅图纸资料必须首先向技术部长联系,然后由部长通知资料保管人员或有关业务组长,准备所需相关图纸资料的名称、数量和使用时间,才可提供资料。索取资料人员事先必须本人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后才可带图纸资料出室。 8、公司及公司外单位来我矿索取图纸资料时,必须持有正式公函,写明索取调阅抄录名称、范围、用途,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经技术部长同意签字后,方可借阅,否则一律拒借。 9、矿图必须设专人保管,统一编号,分类登记,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达到档案化管理要求;图纸存放在金属橱柜内保管,防止资料受潮发霉,保管室内配备防火器材,以保证图纸资料的安全。 10、基本矿图、技术报告附图、科研项目附图每年应移交矿档案室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 11、对经常使用图纸的单位采取以旧换新的方法及时回收图纸,应当收回的图纸一律收回,不能收回的做好登记,注明原因。对公司反馈来的交换图、矿领导退下来的旧图纸,建立登记记录。收回的图纸确实没有利用价值的,经部长批准用碎纸机及时销毁。 6、地测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地测资料是安全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践,提出了一些加强地测技术资料的分析、收集、整理、提供和保管的制度。 从地质测量图中可以了解煤炭资源地质状况,分析资源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地质测量图是编制矿井设计、制定生产计划、指导采掘生产及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等的主要依据。从设计图中可以了解煤炭资源合理开发方案、煤炭生产环节及生产工艺,分析煤炭开发方案技术上的可行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矿井设计图是煤炭建设的基础,是指导矿井建设和生产的纲领;从生产管理图中可以了解矿井生产现状、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矿井生产管理图是科学地管理和指挥生产,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制定灾害防止措施和方案的必备资料。所以,一套完整的矿图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潜力。矿图也是展示一个煤炭企业形象的窗口,是一个煤炭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资料。做好地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对保证安全生产和使用功能,提高安全生产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搞好地测技术资料管理的一些方法。 1、必须及时做好地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 地测技术资料是对安全生产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生产进度及时收集、整理。随时做好经纬仪导线记录及测算,地质水文资料、地质编录台帐的整理,等等。使资料的整理与生产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 2、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做好地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同时也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3、技术内业资料必须完整 不完整的技术内业资料将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单位工作的质量状况。 4、做好资料整理、归档 作为兼职档案员的工作标准 (1)在部里负责领导下,负责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工作。业务上接受企业档案部门指导、监督; (2)做好本科室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工作; (3)在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做好文件材料的预立卷和归档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向档案部门移交; (4)保管好科室应归档的案卷,并编制案卷目录; (5)及时反映科室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的意见和要求,向档案部门提供本科室档案利用效果情况; (6)检查本科室档案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 5、遵守要害部位保密守则 (1)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 (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秘密; (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秘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秘密文件、资料; (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6、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 档案是我矿的宝贵财富,档案的借阅对各部门信息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地测防治水资料是矿井发展的总结,是矿井设计的依据,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为加强资料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特作如下规定 (1)所有存档资料都必须有编制者、审核、科长、总工程师签字收,存档后要及时登记资料台帐; (2)矿各业务科室借阅资料必须本人签字认可,并写清资料名称、数目、用途、借阅日期,借阅者归还后要及时由档案员签收; (3)矿无关业务科室及矿外人员不准借阅资料,如果矿内人员借阅需经科领导同意,矿外人员借阅需经总工程师同意; (4)资料借阅周期一般为一周,特殊情况可延长至两周,如果需长期借阅要及时办理续借手续,逾期借阅的档案员要及时收回。 (5)重要资料原则上不准外借,可以在资料室查看,如果外借需经科长或总工程师同意; (6)借阅者要保证借阅资料清洁完整,凡造成档案资料污损、丢失,每一页罚款50~100元,并由专业人员及时修复; (7)资料借阅者不准复制资料、转借他人,并严格保密; (8)档案员要遵守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地测技术资料是供今后生产管理、工程设计时查阅的。资料的整理要系统,装订要整齐,保管要加强,使后人能方便查阅。 7、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确保旺源煤业长治久安消除或减小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结合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具体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地测副总 机电副总 通防副总 成员技术部长、通防部长、安监部长、机电部长、防治水科长、防治水专职人员、通风专职人员、各区队技术员 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领导小组职责范围 组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负责自己专业内隐蔽致灾工作日常业务安排落实。 成员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共同开展完成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并负责编制专业内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工作,区队技术员负责本区队内的隐蔽致灾专业知识培训科室技术人员负责督促帮扶区队人员共同提高专业知识。 三、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范围 1、地表防洪灾害的排查 ①相关科室对矿内及矿区周边的地表径流、塌陷裂隙区渗水情况、暴雨过后地表塌陷裂隙区积水情况巡查进行详细的排查勘测并在本矿相关图纸上及时准确的绘制出具体的位置。 ②相关部门对矿周围的防洪排水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及时清理防洪沟,保证防洪沟内的清洁,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复,保证防洪排水沟的完好。 ③在雨季期间加强防洪沟的巡查工作,对井口较低位置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防止强降雨期间,积水涌入井筒内,发生事故。 2、井下隐蔽致灾因素排查 1)采空区 ①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负责每月对全矿范围内采空区的监控检查,负责协调施工单位经常性地对矿山重点部位及井巷工程进行监督监测,协调本系统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监测资料整理,圈定地表及井下采空区范围,并做好相关图件的归档工作。 ②坚持经常对新旧采空区进行实测,并及时准确的绘制当前采空区位置实测图,对在实测或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时向组长及副组长汇报。 ③根据采空区与我矿重点场所影响关系,以及井巷工程、保安煤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我矿当前监测重点。 ④在采掘活动开始前确定矿区范围内地表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地表错动区关系及影响范围。 ⑤推广应用在采空区监测地质灾害预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负责研究采空区变化,并对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给与技术的论证并采取相关措施。 ⑥确定的采空区影响范围,圈定并标识通知相关人员,防止人员误入。 ⑦在回采过程中,对地表采空区塌陷范围进行现场观测,对塌陷情况及时汇报矿总工程师,并制定出采空区塌陷超前情况或者老顶空顶面积大未垮落情况的相关技术措施。 2)废弃老窑(井筒)井巷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①对矿区内及矿区周边的可能影响本矿的老窑及废弃井巷进行摸底,并在本矿的相关图纸资料上绘制出具体位置,并定期进行观测及排查。 ②对井下已采完的工作面的防火密闭进行观测,并及时汇报出现的问题。 ③定期了解相邻矿井的回采情况,如有开采的矿井,调查清楚其废弃井巷。 ④井筒、工业广场及附近汇水沟每年雨季前要清理附近杂物,疏通排水通道。 ⑤在井下发现下矿水量有变化时或降特大暴雨、地表水体变化等特殊情况,要及时对井筒周边水位进行测量。 ⑥若矿井后期对对井田范围内废弃井筒进行充填,对井筒充填方案和回填工程监督。 ⑦在周边矿井关闭后,在井筒没有回填前,要经常协助公司技术服务中心人员,采用电测法对井筒水位进行测量,密切关注水位变化。 ⑧在工作面采掘工程接近钻孔之前,必须对钻孔资料进行查阅,全面了解钻孔的封闭情况,编制采掘工程过钻孔设计方案。 ⑨对于钻孔资料不详、模糊的钻孔,必须以“封闭不良钻孔”对待,在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提出来,要留足防隔水煤柱,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作为视在安全隐患来处理。 ⑩在设计中明确告知施工单位,所要揭露的钻孔数量及位置,以及钻孔的封闭情况,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3)断层、裂隙、褶皱、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等地质构造普查 ①建立年预报、月分析的地质构造预报制度,年初按照年度采掘工程计划,对年度采掘工程可能遇到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报;每月根据月度采掘工程计划,和井下采掘巷道揭露情况对各掘进头面,进行逐头逐面分析,准确分析巷道层位关系,对可能穿层巷道、或过老空老巷、断层等地质构造要提前通知生产区队,提出建议,并督促区队制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②建立钻孔资料分析制度,在巷道超前钻探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钻探资料,进行钻场分析,对钻孔中发现的层位变化等情况,分析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情况。 ③建立井下收集地质资料制度,岩巷工作面每掘进10 m收集地质资料一次,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岩层和巷道走向角度,如发现地质层位变化及时分析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煤巷掘进工作面每掘进20 m收集一次,收集煤层倾斜角度和巷道走向角度外,还应收集煤层厚度情况和顶底板岩性,煤层破碎情况。 ④定期对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修改施工巷道附近煤层底板等高线,掘进巷道岩层层位变化情况,若为穿层巷道及时根据第一手资料分析巷道可能出现的提前或延后穿层情况;水文地质方面要及时分析巷道顶底板滴渗水情况及水量变化趋势、充水来源等资料,若物探、钻探显示的地质构造变化区域要及时分析构造变化带附近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情况,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 8、应急处置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企业应对各种突发性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和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水平,确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和滋生次生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必须制定应急处置制度。 第一条 成立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通防副经理(经理助理) 成员各生产专业副总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应急办公室,并有应急电话0354-7464688。 1、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1)全面履行安全生产值班工作制度。日常工区三级管理、矿主管领导和科室两级管理,必须建立和坚持值班工作制度,一旦出现安全生产和应急事故,各级值班工作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与盯守现场的生产人员、干部一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统一指挥原则。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接受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安排,根据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积极参加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 (3)相互补位、自动递补的行动原则。工作小组领导不在岗时,第一成员自动递补,各类事故由相应管理人员主要承担应急工作的领导职责。 (4)应急响应、自动停休原则。事故发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休假的一律停止休假,主动到公司参加应急工作。在家倒班休息的,无论昼夜和疲劳程度如何,必须赶到单位待命或投入救援工作当中。 (5)应急救援坚持奉公尽责原则。事故一旦发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尽职尽责、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无私奉献,不能麻痹大意,全心全意做好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2、适用范围 煤矿发生安全生产列级事故、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或重特大事故时,必须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机制。 3、应急处置措施 结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订各类突发伤亡事件和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和预案,明确组织领导、部门职责、资源调配和使用、处置责任,确保矿井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人员,依法妥善处置。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矿井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企业负责人必须按规定时间、程序、内容向上级主管部门如实汇报。 5、处置流程 (1)启动预案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先接报的部门或人员要第一时间向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立即通过各种途径核实事件性质、伤亡情况、事故地点、事故发生的时间等信息,并迅速召集工作小组所有成员,通报事故现场情况,认真分析、研究、评估事故危害程度,要在10分钟内确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先期处置应急预案启动后,要迅速派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会同有关部门、人员,全面核查、查实事件性质、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涉及范围、人员损失等基本情况后,及时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根据预案要求做好现场救援工作,尤其做好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工作,尽可能消灭初期灾害事故,降低造成的损失。 (3)信息发布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事态情况,通过电话发布事件信息,向上级组织和主管部门进行汇报。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企业负责人向政府以及周边交管部门发送警报消息。 (4)现场处置救援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控制、救援、保全等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次生事故的发生,并安排专人对事故伤亡人员进行登记,包括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 (5)善后处理应急抢险救援行动结束后,由救援指挥部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按照预案要求组建事故善后处理领导小组,并分设以下四个组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事故调查组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事故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伤员转院和赔付处理;接待工作组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工作;事故经费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抢救和善后相关费用的经费保障工作。 第二条 矿井主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要点 根据矿山事故及事故抢险工作的特点,矿山企业应做好以下几种危害性较大的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1、矿山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 冒顶事故是矿井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冒顶事故应急处理要点如下 (1)发生冒顶事故以后,抢救人员首先应以呼喊、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与遇险人员联络,来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 (2)如果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险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3)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 (4)在清除冒落岩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5)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把其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6)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险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人救出。 (7)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2、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瓦斯爆炸表现为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瓦斯被氧化,造成热量积聚,在爆源处形成高温、高压,然后急剧向外扩散,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声响。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中破坏力最大的事故之一。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如下。 (1)以抢救遇险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有人”,本着“先活者后死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救援。 (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材,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会引起再次爆炸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 (3)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瓦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减轻遇险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 (4)清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 (5)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 (6)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灾区封闭等工作。 (7)救护队在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问清事故性质、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其他情况; ②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 ③进入灾区时须首先认真检查各气体成分,待不再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 ④侦察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千方百计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 ⑤有明火存在时,救护队员的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生煤尘爆炸; ⑥救护队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队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3、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煤炭粉末悬浮于空气中遇高温迅速被干馏而产生可燃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传给附近悬浮的煤尘使燃烧循环下去以致形成煤尘爆炸。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的要点 (1)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首先由发现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上级,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同时设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 (2)此时所有人员都应戴上自救器。如果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的材料构筑临时避难峒室,等待救护队抢救。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事故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的一侧。 (3)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应急计划通知有关领导及矿山救护队,立即组织抢救。 (4)应急指挥部应迅速查清灾害地点、性质、遇难人数、位置、通风设施等的破坏程度,并制定出救灾实施方案,保持与救护队不间断地联系。 (5)救护队长应根据救灾方案安排行动计划。指挥部还应及时命令后勤部门准备救灾物资和设备,做好下井人数的统计工作,组织好医务、家属及治安等项工作。 (6)灾区救护人员应注意的是,集中力量抢救遇险人员,应多带自救器或备用呼吸器,以保证遇险者安全脱险,立即切断灾区电源,注意停电操作应由灾区以外配电点进行,以防断电火花引爆煤尘或瓦斯,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发现火源立即扑灭,防止二次爆炸。 (7)恢复通风,清除堵塞物,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4、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根据热源不同,矿内火灾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因火灾,是由外来热源引起的;另一类是内因火灾,是矿物等可燃物本身受到某些化学或物理作用引起的。处理井下火灾的程序的要点为 (1)通风方法的正确与否对灭火工作的效果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法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停止风机运转等。不论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 ①不使瓦斯聚积,矿尘飞扬,造成爆炸; ②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③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聚积的地域,也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 ④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压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⑤防止再生火源的发生和火烟的逆退; ⑥防止火风压的形成,造成风流逆转。 (2)为接近火源,救人灭火,应及时把弥漫井巷的火烟排除。 (3)扑灭井下火灾的方法有直接灭火法用水灭火、惰气灭火、泡沫灭火等、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综合灭火法注泥和注砂、均压、分段启封直接灭火等。 (4)用水灭火最方便有效。要求有充足的水量,保证不间断供给;有正常的通风,使火烟和水汽顺利排出;灭火时应由火源边缘逐渐向中心喷射,以防产生大量水蒸气而爆炸;要经常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防止引发爆炸。 (5)惰气灭火是把不参与燃烧反应的窒息性气体,利用一定的动力送入火区,使火区的氧量降到抑燃值以下,从而抑制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最常用的惰性气体是氮气。当不能接近火源或用其他方法直接灭火具有很大危险或不能获得应有效果时可用惰气灭火。 (6)高倍数泡沫能隔绝火源并覆盖燃烧物,产生水蒸气而大量吸热,阻止火场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作用,其灭火威力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