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测技术人员考试题(水文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距离气象台(站)大于30 km的矿区(井),设立( A )。 A.气象观测站B.雨量观测站C.水文观测站D.河流流量观测站 2.进行地表水观测,一般情况下,( D )进行1次地表水观测;雨季或暴雨后,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观测次数。 A.每旬B.每年C.每季度D.每月 3.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前,矿井水文地测观测应当每( B )观测1次 A.1至3日B.7至10日C.5至10日D.10至15日 4.矿井应当每( C )进行一次涌水量观测。 A.周B.季度C.旬D.月 5.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当( A )观测1次 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8小时 6.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当( B )观测1次 A.每隔0.5~1 hB.每隔1~2 hC.每隔3~5 hD.每天 7.对于新凿立井、斜井,垂深每延深( C ),应当观测1次涌水量。 A.5 m B.6 m C.10 m D.15 m 8.矿井在疏放老空水时,有时由于杂物堵塞钻孔,影响疏放水,所以,应当( D )进行观测,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A.每周B.每班C.每月D.每日 9. 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当有2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 )cm,取值可用平均数 A.3B.10C.5D.2 10. 在水质分析报告中,能够指示老空水的离子主要有( )。 A.KNa、Ca2 B.Ca2、Mg2 C.SO42-、Ca2- D.Fe2、SO42- 11. 第一泥灰岩石膏带是在评价带压开采时一个重要的隔水层,其位于( C )。 A.太原组上部 B.本溪组中部 C.峰峰组下部 D.上马家沟组上部 12. 水中所含的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不包括游离气体)的总量称为 B ,又称溶解性总固体。 A.完全矿化度B.总矿化度C.矿物总量D.有效矿化度 13.在西山矿区,太原组有多层石灰岩,一般来说,西山矿区8号顶板为( B ) A.斜道灰岩B.庙沟灰岩C.毛儿沟灰岩D.东大窑灰岩 14. 采煤工作面安全水头压力值的计算公式是( A )。 A.pTsMB.TP/MC.P2KpγtD.PKMcosα 15.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包括( ABCD )。 A.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B.矿井所在区域含水层富水性 C.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D.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16. 水文地质调查一般是指运用( ABCD )和室内实验分析鉴定等手段,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A.水文地质测绘B.物探C.钻探D.地下水动态观测 17. 矿井应当加强涌水量的观测工作和水质的监测工作,下面关于涌水量观测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对于新凿立井、斜井,垂深每延深5m,应当观测1次涌水量 B.矿井应当分井、分水平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的观测 C.对于出水较大的断裂破碎带、陷落柱,应当单独设立观测站进行观测 D.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当每小时观测1次 18.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与包水带水,包水带水包括( BC )。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毛细水 19. 带压开采矿井通常需要对 “下三带”进行研究,“下三带”指( BCD )。 A.底板导水破坏带B.完整岩层带 C.底板变形带D.承压水原始导升带 20. 矿井充水条件包括( BCD )。 A.充水含水层B.充水水源C.充水通道D.充水强度 21. 采煤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应采用( C ) A.平均煤厚B.最小煤厚C.最大采高D.最大煤厚 22.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观测点应当布置在下列地段和层位( ABCD )。 A.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 B.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强径流带(构造破碎带) C.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 D.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 23.观测地表水体时,应对其( ABCD )、最大洪水淹没范围和水质等进行观测 A.水位B.流量C.积水量D.含泥砂量 24.当井巷穿过含水层时,应当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者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 ABCD )和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A.位置B.标高C.出水形式D.涌水量 25.遇断裂构造时,应当测定其断距、产状、断层带宽度,观测断裂带( BCD )。 A.发育期次B.充填物成分C.胶结程度D.导水性 26.遇褶曲时,应当观测其( ABC )等 A.形态B.产状C.破碎情况D.弯曲度 27.矿井揭露陷落柱时,应当编制卡片,并附( ACD )。 A.平面图B.柱状图C.剖面图D.素描图 28.矿井遇突水点时,应当测定涌其( ABCD )。 A.含砂量B.水量C.水温D.水质 29.矿井主要突水点可以作为动态观测点进行系统观测,并应当编制卡片,附( BC )。 A.平面图B.水质分析图C.素描图D.涌水变化曲线图 30.矿井应当分( AB )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的观测。 A.井B.水平C.工作面D.采区 31.矿井涌水量观测应当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常用方法有( ABCD )。 A.容积法B.堰测法C.浮标法D.流速仪法 32.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牌板内容应说明( ABCD ) A.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B.预计正常和最大涌水量 C.施工范围内构造发育情况D.工作面主要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33.开掘工作面“有掘必探”物探设计牌板应标明( ABCD ) A.测线、测点布置B.设计探测距离 C.超前距等参数D.工作面探测方位 34.超前钻探设计牌板内容应标明( ABCD ) A.工作面施工钻孔的组数B.每组钻孔的数量 C.钻孔具体参数D.钻孔布置平面图 35.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中工作面概况包括( ABCD ) A.地表情况B.井下四邻情况 C.地质构造情况D.工作面及采区的排水系统情况 36.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中地质构造情况应说明( ABC )。 A.煤层软硬程度B.煤层最小、最大、平均厚度 C.薄煤层要叙述采高D.煤层露头 37.地表水分析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采动影响范围内沟谷水流情况(流量、汇水面积、能否形成洪水) B.低洼积水情况(对应工作面位置、面积、现积水量、汛期最大积水量) C.小窑井筒及破坏区情况 D.沟底的采空塌陷情况,与工作面的水力联系 38.小窑老空水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工作面与老空区相对位置B.老空区资料来源及可靠性 C.开采煤层、开采方式D.关闭时间以及预计积水范围 39.顶板含水层水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含水层名称、岩性B.含水层厚度、富水性 C.含水层与煤层间距D.工作面影响范围内各类钻孔情况 40.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中,不带压的工作面应说明( AD )。 A.奥灰水水位B.突水系数C.隔水层厚度D.开采标高范围 41.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中,其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包括( ABCD )。 A.封堵的水文钻孔B.煤层气抽采孔 C.井下抽采钻孔D.井下超前探钻孔 42.探放水设计中需要的附图有( ABCD )。 A.钻孔布置平面图B.孔口管设计图 C.综合柱状图D.排水路线图 43. 开掘工作面超前探测设计中需要的附图有( ABC ) A.超前探测工程布置平面图B.综合柱状图 C.排水系统及避水灾路线图D.单钻孔剖面图 44.超前物探设计中对测线、测点的要求有( ABCD )。 A.测线上的测点呈扇形或半圆形布置 B.测点间倾角依据探测目的层确定 C.带压区域需对底板探测 D.对各目的层的探测时其测线不少于1条。 45.超前物探设计中,大功率仪器除外,超前探测最大距离不得大于( C )米。 A.30B.50C.80D.100 46. 超前钻探设计中需列表说明钻孔具体参数,具体包括( ABCD )等。 A.孔号B.孔深C.施工层位D.方位 47. 集团公司要求,矿井水害分析预测图( C )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 48. 矿井水害分析预测图编制要以( B )为底图。 A.采掘工程平面图B.矿井充水性图 C.矿田小窑分布图D.年度采掘规划图 49. 矿井水害分析预测图比例尺要求本部矿井和整合矿井分别为( A ); A.15000、12000B.15000、11000 C.110000、15000D.12000、11000 50. 在矿井水害分析预测图中,小窑老空巷道与大矿巷道贯通、打钻探通处均要填图,并用红色文字明确标注( ABCD )。 A.贯通时间B.涌水情况C.防水工程情况D.钻孔封孔情况 51.对于受地表水影响的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测表中应注明( ABD )。 A.盖山厚度B.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 C.隔水层厚度D.采掘队组 52. 对于受老空水影响的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测表中应注明( ACD ) A.积水区工作面名称B.含水层名称 C.积水量/水深D.与开采工作面间距 53. 承压含水层的水面特征,可用等水压线图来描述。根据等水压线图可以 ( ABCD )。 A. 测定承压水流向 B. 测定水力坡度 C. 测定各点承压水位 D. 判定各承压含水层间以及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54.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规范防治水基础台账的通知,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更新周期为( B ) A.每月B.每半年C.每季度D.每年 55.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规范防治水基础台账的通知,有关防水闸墙的台账有( AC )。 A.水闸门基础资料台账B.水闸墙设计资料台账 C.水闸墙观测资料台账D.水闸墙验收资料台账 56.水闸墙观测成果台账主要内容包括( ABC )。 A.涌水量B.泄水孔及阀门完好情况 C.墙体及围岩完好情况D.泄水孔数量 57.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规范防治水基础台账的通知,矿突 涌水情况记录卡片中的附图应包括( BCD )。 A.出水点素描图B.出水点平面图 C.出水点水文地质剖面图D.出水点简易地层柱状 58.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 C )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A.半年内 B.1年内 C.恢复生产前D.3个月内 59.对于采用平硐泄水的矿井,其平硐的总过水能力应当不小于历年最大渗入矿井水量的( A )倍。 A.1.2B.1.5C.2.0D.2.5 60.确定煤层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的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法,该公式主要适用于采高( A )米以下的分层开采。 A.3B.4C.2D.3.5 61.泥浆泵正常工作时,其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 B )。 A.60 B.70 C.80 D.90 62.水中所含的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不包括游离气体)的总量称为 B ,又称溶解性总固体。 A.完全矿化度B.总矿化度C.矿物总量D.有效矿化度 63.探放水钻孔施工时,一般要求给进压力不得超过( D )MPa。 A.3B.10C.5D.8 64.化学岩的观测内容有别于碎屑岩的是( BC )。 A.结构构造B.裂隙发育特征C.结核D.硬度 65.水文地质调查一般是指运用( ABCD )和室内实验分析鉴定等手段,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A.水文地质测绘B.物探C.钻探D.地下水动态观测 66.关于矿井进行水文地质钻探,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CD )。 A.所有勘探钻孔均进行流量测井、超声成像,划分含、隔水层。 B.主要含水层或试验段观测段采用清水钻进 C.所有钻孔结束后使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取样检查封孔质量 D.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以满足设计的抽水量和安装抽水设备为原则 67.矿井应当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 ABCD )等因素确定相应的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 A.煤层赋存条件B.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C.开采方法D.岩层移动规律 68. 超前探测及探放水实际材料图中要求填绘( ABCD )。 A.物探异常区钻探验证钻孔B.探放水钻孔 C.探测构造钻孔D.收集利用的瓦斯钻孔 69. 对井下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BD )。 A.突水的时间、地点、出水形式 B. 测定涌水量、水温、含砂量等 C.分析水中主要离子含量 D. 分析突水原因 70. 注浆封堵突水点应当符合( ABCD )。 A.圈定突水点位置,分析突水点附近的地质构造 B.探明突水补给水源的充沛程度或者来水含水层的富水性 C.封堵突水点,注浆前,做连通试验和压(注)水试验 D.注浆堵水方案,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 二、判断题 1.矿井水文观测点应当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 √ )。 2.矿井应当在开采前的1年内进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水文年) 3.水文地质中等及以上矿井应当建立水文动态监测系统( )。(复杂) 4.小型煤矿发生60m3/h以上的突水,应采取有效措施,撤出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 √ )。 5.对于出水较大的断裂破碎带、陷落柱,应当单独设立观测站进行观测( √ )。 6.对于新凿立井、斜井,掘进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当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1次涌水量( √ )。 7.矿井涌水量的观测次数要求每月观测3次( )。不少于3次 8.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牌板应悬挂在巷道开口处,与其它施工牌板放置于一起进行管理( √ )。 9. 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牌板内容应说明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预计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施工范围内构造发育情况( √ ) 10.应定期对探放水点放水量进行观测,但探放水管理牌板内容不能修改( ) 11.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中井下四邻情况应说明四邻采空区、巷道、小窑破坏区、煤层最小、最大、平均厚度( ) 12. 顶板含水层水分析评价应根据含水层特征和相邻工作面采掘资料进行分析( √ ) 13. 带压开采评价中,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内奥灰水位标高一般采用上马家沟组水位( )。 14. 终孔至本溪组及奥灰的钻孔封堵情况是评价工作面带开采的重要方面( √ )。 15.探放水设计中需要说明孔口管的固管方式和固管材料( √ )。 16.超前物探设计中需说明选择仪器的名称、使用年限、主要参数等( )。 17.超前物探设计中要说明物探盲区范围和探测效果不好时的处置措施( √ )。 18.超前钻探设计中应明确钻孔倾角,倾角一经确定不得进行更改( )。 19.超前钻孔遇构造、岩层、达不到设计孔深时,超前距和帮距按实际距离即可( )。 20. 集团公司要求各矿井必须编制矿井水害分析预测图,但原小煤矿预警图仍需编制( )。 21.矿井水害分析预测图要求分煤层绘制( )。 22. 受地表水、含水层水、小窑水动态补给的主要涌水点均要填图并用箭头指示地下水流动方向,明确补给关系( √ )。 23. 孔隙的数量多少,主要取决于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及其胶结状况,一般颗粒越细小,孔隙就越少( )。 24. 地下水的矿化度与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低矿化度常以Cl-为主要成分,高矿化度常以HCO3-为主要成分( √ )。 25. 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范围应当覆盖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补给、径流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 )。 26. 超前安全距离是指经探水后,证实无水害威胁,可以安全掘进的长度( )。 27. 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下,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 28. 在进行工作面超前探测设计时要明确物探异常区钻孔的具体参数( )。 29. 距气象台(站)小于30 km的矿区(井),可以不设雨量观测站( )。 30. 超前探测及探放水实际材料图要求每季度更新填绘( )。 31. 超前探测及探放水实际材料图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保留井巷工程、测点及标高、回采年度色框等( √ )。 32. 超前探测及探放水实际材料图可作为编制相关区域地质说明书、超前探测设计、探放水设计及工作面安全评价等资料的依据( √ )。 33. 地面巡查专用图要求本部矿井(含斜沟矿)图纸比例尺为15000,整合矿井图纸比例尺为12000( )。 34. 地面巡查专用图以井上下对照图为底图,以一个沟或相邻的几个沟分开绘制,便于携带( √ )。 35. 井口和各种工业建筑物高度,在设计时均应高于当地百年最高洪水位( )。 36. 一般来说明石灰岩能成为良好的隔水层( )。 37. 通过水质分析报告中的阳离子可判断含水层岩性,在灰岩含水层水中KNa 含量高( )。 38. 岩石本身具有允许水通过的性能,称为岩石的透水性( √ )。 39. 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饱水的岩石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渗透系数( )。 40. 地层时代和岩石成因类型相同的几个含水层,其间有厚度不大的弱含水层或隔水层,它们对生产的实际意义又大体相同,可以归并为一个含水组( √ )。 41. 矿井在某时期排出水量与同一时期煤炭产量的比值称为含水系数( √ )。 42. 新施工的水文孔在施工完毕后 3个月内上到充水性图上( )。 43. 井筒淋水超过10m3/h时,应当进行壁后注浆处理( )。 44. 在同等条件下,钻进水平孔对钻杆的磨损最大( √ )。 45. 矿井主要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70以上( )。 46. 一般认为,井田位于强径流带上,且位于排泄区附近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这类矿井涌水量大,突水危险性也大,突水频率高。( √ ) 47. 水文地质测绘剖面应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段上,沿地层走向方向布置( )。 48. 钻孔涌水量随钻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孔径继续增大时,钻孔涌水量增加的数量逐渐减少,甚至不再增加( √ )。 49. 间接充水水源的水只有通过某种导水构造穿过隔水围岩进入矿井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矿井充水水源。( √ )。 50. 矿井最大涌水量是指矿井发生大的突水事故时的涌水量( )。 51. 对老空区、导(含)水断层、陷落柱、导水钻孔等可直接使用巷探( )。 52. 疏干降压是针对煤层顶板含水层的疏干,而疏水降压是针对底板含水层而言( √ )。 53. 当采掘工作面出现突水征兆时,必须及时地采取探放水措施( )。 54. 在冲积层底部无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的情况下,可不留设防隔水煤岩柱。( )。 55. 井田内有与河流、溶洞、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 √ )。 56. 地表水体能否构成矿井充水水源,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有沟通水体与矿井之间的导水途径,只有水体和导水通道的同时存在,才能形成矿井充水。( √ ) 57. 防水煤柱一般不能再利用,故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煤柱的宽度或高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 )。 58. 地表水观测每旬进行1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观测次数。() 59. 矿井充水性图可各煤层叠加绘制。() 60. “可采区”与“缓采区”实现有效隔离,在所有通往划定的“缓采区”的巷口处,必须悬挂警示标志,除瓦检、通风、排水、安监以及实施勘查治理工程作业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禁止进入。(√) 61. 下组煤充水性图中不用填绘上煤层老空区积水。() 62. 煤层露头无小窑老空破坏、无沟谷时,可以不留设防隔水煤(岩)柱。 () 63. 对于季节性河流,由于枯水期河水断流,这时可每季度监测一次。( ) 64. 突水征兆中辨别“挂汗”现象真伪的方法是剥去煤岩层表面,观察新暴露面是否有潮气。(√) 65. 岩溶陷落柱不仅对煤层开采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往往成为地下水突入矿坑的通道。( √ ) 66. 改变采煤方法是顶板水害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 ) 67. 掘进巷道与积水体之间的隔离煤(岩)柱,其最小垂距不得小于巷道掘凿高度的10 倍。( √ ) 68. 老空水常以动储量为主且水量,主要与采空区分布范围有关。( ) 69. 某条断层在井下实际巷道掘进中遇到未发现出水,说明这条断层不导水。( ) 70. 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可以“带压开采“,不必制订安全措施。( ) 三、填空题 1.地表井泉调查时,应详细调查井泉的位置、标高、深度、出水层位、涌水量(流量)、水位、水质、水温、溢出气体与成份及其补给源等要素。 2.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距气象台(站)小于30 km的矿区(井),可以不设立气象观测站,仅建立雨量观测站。 3.对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应当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绘制相关的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展开图。 4.井下遇含水层裂隙时,应当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等,并观察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 5.矿井揭露岩溶时,应当观测其形态、发育情况、分布状况、有无充填物和充填物成分及充水状况等,并绘制岩溶素描图 6.矿井揭露陷落柱时,应当观测陷落柱内外地层岩性与产状、裂隙与岩溶发育程度及涌水等情况,判定陷落柱发育高度。 7.矿井遇突水点时,应当详细观测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 8.带压开采评价中,应说明奥灰水位标高、富水性特征、工作面标高范围、隔水层厚度、突水系数范围、构造发育情况等。 9.矿突(涌)水点台账中需要的填写的内容有突(涌)水地点、突(涌)水时间、突水类型、突水水源、突水通道、处理措施等。 10.矿井防水闸墙基础资料台账中应注明水闸墙位置、构筑时间、闸墙尺寸、构筑层位、泄水孔个数及尺寸、构筑材料、构筑原因、设计承压等。 11.地表巡查专用图中煤层露头及浅埋区防隔水煤柱范围内老空塌陷区、沟谷渗漏区、沟谷易淤堵段、沟谷下伏采空区域、灌井点、矿界内及周边的小窑井筒作为重点巡查区域。 12.断层在矿坑充水中的作用取决于断层的性质、规模,断层形成的时代,断层两盘伴生裂隙的发育程度,断层所切割的地层的岩性和富水性,断层两盘岩层的对接组合状况等等。 13.钻探过程中,水文地质观测的主要内容有水位、冲洗液消耗或漏失情况、水温、钻具遇岩溶、采空区等情况 14.对地表水或地表积水区的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观测一次,进入雨季、降大的暴雨后、采掘工作面接近地表水体等情况下,应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15.对分布于矿区井范围内的湖泊、水库、大塌陷坑积水区,必须设立观测站,进行定期观测,观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积水范围、水深、水量、水位标高等。 16.根据矿化度的大小,可将地下水分为低矿化水、中等矿化水、高矿化水和卤水。 17.水文地质边界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地形边界、地质边界、水文边界、人工边界。 18.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岩石透水性、岩石持水性、岩石容水性、岩石空隙性。 19.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20.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有隔水的地质条件、有足够的补给水源。 21.要西山矿区,常见的可溶性岩层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 22.专门探放水设计中,对于采空积水区说明说明与工作面的相对位置、距离,开采时间、开采煤层、开采高度、开采方式等,并预计积水范围、水位、积水量、积水深度等 23.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中,小窑老空水分析评价应叙述说明工作面与老空区相对位置(同层、上下层)、间距,老空区资料来源及可靠性、开采年份、开采煤层、开采方式、关闭时间以及预计积水范围、积水量、水深等; 24.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评价中,顶板含水层水分析评价应叙述含水层名称、岩性、厚度、富水性与煤层间距等。 25.带压开采工作面进行防治水安全评价时,应说明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内奥灰水位标高、富水性特征、工作面标高范围、隔水层厚度、突水系数范围等。 26.矿井排水系统一般由.排水沟 、 水仓 、 泵房 和 管路 组成。 27.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的动态,它们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随时间呈规律性的变化。 28.探放水钻孔的孔口安全装置由孔口管、泄水测压三通、孔口阀门和钻杆逆止阀等组成。 29.地下水的运动遵循基本定律是.达西定律和哲才定律。 30.矿井必备的五促水文地质基本图纸是. 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31.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长期保存。 32.矿井应当建立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文字资料收集、数据采集、图件绘制、计算评价和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一体化。 33.地表井泉调查时应调查井泉的位置、标高、深度、出水层位、涌水量、水位、水质、水温、有无气体溢出、溢出类型、流量(浓度)及其补给水源。 34. 遇含水层裂隙时,应当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等。 35.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井下遇陷落柱时,应当观测陷落柱内外地层岩性与产状、裂隙与岩溶发育程度及涌水等情况,判定陷落柱发育高度,并应当编制卡片,附平面图、剖面图和素描图。 36.对于水文勘查钻孔,除长期动态观测钻孔外,其余钻孔都使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取样检查封孔质量。 37.按含量水层性质划分,西山矿区太原组K2灰岩含水层属于岩溶裂隙含水层,山西组含水层属于砂岩孔隙含水层。 38. 打钻时孔底变软、出现流水、喷水、喷气、煤层中出现煤爆声等现象,说明接近透水区。 39.奥灰水突水前多发生涌水一段时间清,一段时间发浑的现象。 40.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避灾自救时,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的物料撞伤。 四、简答题 1、简述老空水探放过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当钻孔接近老空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的,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 2、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的观测要求有哪些 答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当每日观测1次。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当每隔1~2 h观测1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3、矿井涌水量观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矿井应当分井、分水平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的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对于出水较大的断裂破碎带、陷落柱,应当单独设立观测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1至3次。对于水质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涌水量出现异常、井下发生突水或者受降水影响矿井的雨季时段,观测频率应当适当增加。 4、对于周边矿井的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于周边矿井,主要调查矿井的位置、范围、开采层位、充水情况、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以及与相邻矿井的空间关系,以往发生水害的观测研究资料,并收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 5、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基岩含水层露头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