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_T 553—199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MT_T 553—199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MT_T 553—199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MT_T 553—199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MT_T 553—199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MT_T 553—199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 /T5 5 31 9 9 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 1 9 9 6 - 0 8 - 1 4批准1 9 9 7 - 0 2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批 准 目 次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分类类别1 4 分类指标1 5 各类底板的指标界限1 6 指标的计算2 附录A 适应底板类别的支护设备底座参数选择及其设计要求 参考件 5 A 1 对单体支柱 以下简称支柱 底座参数的选择与计算5 A 2 对液压支架的设计要求与选择6 Ⅰ MT/T5 5 31 9 9 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的类别、 指标、 各类别的指标界限及指标的计算。 另起本标准适用于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 以下简称工作面底板 。 2 引用标准 MT4 4 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 MT5 5 4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3 分类类别 工作面底板按其允许底板载荷强度由小到大分为五个类别, 即Ⅰ类 极软类 ,Ⅱ类 松软类 ,Ⅲ类 较软类 ,Ⅳ类 中硬类 和Ⅴ类 坚硬类 , 其中Ⅲ类底板又分为Ⅲa类 较软a类 和Ⅲb类 较软b类 。 4 分类指标 4 . 1 基本指标 工作面底板分类的基本指标是允许底板载荷强度。 4 . 1 . 1 基本指标一般是以静压式底板载荷强度仪 以下简称静压式仪 在工作面底板做统计测定所得 的煤层工作面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的修正结果。 4 . 1 . 2 当进行普查性测定或在不便于使用静压式仪测定时, 可用冲击式底板载荷强度仪 以下简称冲 击式仪 测定求得基本指标。即将其测定结果煤层工作面的底板穿透度代入本矿区本煤层的p1-β。归 公式1, 换算成煤层工作面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后求得基本指标。 注 1p1-β回归公式为在测定煤层进行了静压式仪与冲击式仪对比测定试验后, 所建立的煤层工作面的极限底板 载荷强度与底板穿透度之间相关关系的经验公式。 4 . 2 辅助指标 工作面底板分类的辅助指标是允许底板刚度。 4 . 2 . 1 辅助指标是以静压式仪在工作面底板测定所得的煤层工作面的线性底板刚度的修正结果。 4 . 2 . 2 当用静压式仪测定测点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 测定结果离散性较大而影响到所得的煤层工作面 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时, 则以辅助指标进行分类。 4 . 3 参考指标 工作面底板分类的参考指标是允许底板单向抗压强度。 4 . 3 . 1 参考指标是煤层底板岩样按MT4 4测得的底板岩石单向抗压强度的修正结果。 4 . 3 . 2 对未开采的新建矿井, 其煤层底板可以参考指标进行分类。 5 各类底板的指标界限 各类底板的指标界限及参考岩性见表1。 1 MT/T5 5 31 9 9 6 表1 底板类别基本指标辅助指标参考指标 名称代号 允许底板载荷强度 pp ,MP a 允许底板刚度 Sp ,MP a/mm 允许底板单向抗压 强度Rp ,MP a 参考岩性 极软 Ⅰpp≤3 . 0Sp≤0 . 3Rp≤8 . 5 充填砂、 泥岩、 软煤 松软 Ⅱ3 . 0≤pp≤6 . 00 . 3Sp≤0 . 78 . 5Rp≤1 3 . 2 泥页岩、 煤 较软 Ⅲ Ⅲa6 . 0 5 4 . 6 厚层砂质页岩、 粉砂岩、 砂岩 6 指标的计算 6 . 1 基本指标的计算 6 . 1 . 1 以静压式仪测定时的计算 6 . 1 . 1 . 1 按式1 计算测点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 pliCpc d1 d2 2 1 式中 pv i 测点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MP a; pc 仪器压模压入底板时, 测点的底板载荷强度随压入深度变化的特性曲线 以下简称p-h 曲线 中第一个突变点 或屈服点 所对应的仪器油缸内的压力值,MP a; d1 仪器油缸内径,mm; d2 仪器压模直径,mm; C 测点状态修正系数。对机采工作面, 浸水时间小于2 4h的测点 以下简称干测点 取C 1; 浸水 时间大于2 4h的测点 以下简称湿测点 取C 3。对炮采工作面, 干测点, 取C 1 . 2 5; 湿测点, 取C 3 . 7 5。 6 . 1 . 1 . 2 按式2 计算煤层工作面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 p1 1 na∑ na j1 pli 2 式中 p1 极限底板载荷强度,MP a; na 同一煤层的测点总数。测定时, 同一煤层的测定工作面 以下简称测定面 数应不少于2, 每个测定面均布的测站数不少于3, 每个测站均布的测点数不少于3。 6 . 1 . 1 . 3 按式3 计算煤层工作面的允许底板载荷强度。 pp0 . 7 5p1 3 式中 pp 允许底板载荷强度,MP a . 6 . 1 . 2 以冲击式仪测定时的计算 2 MT/T5 5 31 9 9 6 6 . 1 . 2 . 1 按式4 计算测点的底板穿透度 βiC n2-n1 h2-h1 4 式中 β i 测点的底板穿透度,mm -1; n1 仪器撞针插入底板深度随仪器重锤冲击次数变化的特性曲线 以下简称h-n曲线 中直 线线段起点的冲击次数, 一般取4≤n1≤6; n2 h-n曲线中直线线段末点的冲击次数, 一般取3 6≤n2≤4 0; h1 h-n曲线中直线线段起点的撞针插入底板的深度,mm; h2 h-n曲线中直线线段末点的撞针插入底板的深度,mm。 6 . 1 . 2 . 2 按式5 计算煤层工作面的底板穿透度。 β 1 nb∑ nb i1 βi 5 式中 β 底板穿透度,mm-1; nb 同一煤层的测点总数。测定时, 同一煤层的测定面数不少于2, 每个测定面均布的测站数 不少于3, 每个测站均布的测点数不少于5。 6 . 1 . 2 . 3 应用本矿区, 本煤层的p1-β回归公式, 将煤层工作面的底板穿透度换算成极限底板载荷强 度。如没有该回归公式, 可按式 6 进行换算。 p11 4 . 8 5β 0 . 9 9 5 6 6 . 1 . 2 . 4 将6 . 1 . 2 . 3条所得的煤层工作面的极限底板载荷强度, 按式3 换算成允许底板载荷强度。 6 . 2 辅助指标的计算 6 . 2 . 1 按式7 计算测点的线性底板刚度。 SiC pi hi 7 式中 Si 测点的线性底板刚度,MP a/mm; pi 测点的p-h曲线中, 第一个突变点 或屈服点 之前, 直线线段上除原点外任意一点的底 板载荷强度,MP a; hi 测点的p-h曲线中, 对应于pi点的压入深度,mm。 6 . 2 . 2 按式8 计算煤层工作面的线性底板刚度。 S 1 na∑ na i1 Si 8 式中 S 线性底板刚度,MP a/mm。 6 . 2 . 3 按式9 计算煤层工作面的允许底板刚度。 Sp0 . 7 5S 9 3 MT/T5 5 31 9 9 6 式中 Sp 允许底板刚度,MP a/mm。 6 . 3 参考指标的计算 6 . 3 . 1 按式1 0 计算煤层底板平均岩石单向抗压强度。 Rc1 nc∑ nc i1R ci 1 0 式中 Rc 煤层底板平均岩石单向抗压强度,MP a; Rc i 按MT4 4测得的底板岩样的岩石单向抗压强度,MP a; nt 底板岩样数。岩样须沿煤层倾斜方向在煤层底板相隔2 03 0m的3处采集, 每处至少采 集一个岩样。 6 . 3 . 2 按式1 1 计算允许底板单向抗压强度。 Rp0 . 7 5Rc 1 1 式中 Rp 允许底板单向抗压强度,MP a。 7 适应底板类别的支护设备底座参数选择及其设计要求 适应底板类别的支护设备底座参数选择及其设计要求见附录A 参考件 。 4 MT/T5 5 31 9 9 6 附 录 A 适应底板类别的支护设备底座参数选择及其设计要求 参考件 A 1 对单体支柱 以下简称支柱 底座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支柱底座型式和尺寸一般应根据顶板类级、 底板类别进行选择计算, 应使支柱的底座面积大于等于 可防止发生支柱钻底的最小底座面积, 即应满足式A 1 的规定。 F≥Fm i n A 1 式中 F 支柱的底座面积; Fm i n 支柱的最小底座面积。 A 1 . 1 最小底座面积的计算 A 1 . 1 . 1 当采煤工作面有实测的或已知的矿压数据时, a .根据实测的支柱载荷平均值与允许底板载荷强度按式A 2 进行计算。 Fm i nP pp 1 0 - 3 A 2 式中 P 支柱载荷平均值,k N。对Ⅱ级基本顶和Ⅲ级基本顶其数值还应按式A 3 进行修正。 PP Kd A 3 式中 P1 非周期来压时支柱载荷的平均值,k N; Kd 周期来压动载系数。对Ⅱ级基本顶, 取Kd1 . 21 . 3; 对Ⅲ级基本顶, 取Kd1 . 41 . 6。 b .根据已知的采煤工作面平均支护强度、 支柱支护面积与允许底板载荷强度按式A 4 进行计算。 Fm i np Fo pp 1 0 - 3 A 4 式中 p 采煤工作面平均支护强度,k N/m 2; Fo 支柱支护面积,m 2。 A 1 . 1 . 2 当采煤工作面无矿压数据时, 支柱底座面积可参考表A 1数据进行选择计算。 表A 1 适应各类底板的支柱最小底座直径 dm i nmm 底板类别支柱最大工作阻力,k N 名州代号 1 0 02 0 03 0 0 极软 Ⅰ2 1 0≤dm i n4 0 02 9 0≤dm i n4 0 03 6 0≤dm i n4 0 0 松软 Ⅱ1 5 0≤dm i n2 1 02 1 0≤dm i n2 9 02 6 0≤dm i n3 6 0 较软 Ⅲ Ⅲa1 2 0≤dm i n1 5 01 6 0≤dm i n2 1 02 0 0≤dm i n2 6 0 Ⅲb9 0≤dm i n1 3 01 3 0≤dm i n1 6 01 6 0≤dm i n2 0 0 中硬 Ⅳ7 0≤dm i n1 3 09 0≤dm i n1 3 01 1 0≤dm i n1 6 0 坚硬 Ⅴ7 0≤dm i n1 3 08 0≤dm i n1 3 08 0≤dm i n1 3 0 5 MT/T5 5 31 9 9 6 A 1 . 2 底座型式的选择 一般对Ⅰ类底板选用分离式底座; 对Ⅱ类底板选用分离式或装配式底座; 对Ⅲ类底板选用装配式底 座; 对Ⅳ类底板和Ⅴ类底板选用固定式底座。 注 固定式底座为固定于支柱底部的底座; 装配式底座为套穿于支柱底部的底座, 锁定后与支柱形 成体, 回收时支柱与底座同时回出; 分离式底座为垫衬于支柱底部的底座, 回收时支柱与底座分别回出。 A 2 对液压支架的设计要求与选择 A 2 . 1 液压支架的架型和支架阻力等参数应考虑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类级与底板类别。液压支架底座尖 端对底板的最大底板载荷强度不得大于该采煤工作面煤层底板的允许底板载荷强度即须按式A 5 进行 设计与选型。 pd m≤pp A 5 式中 pd m 液压支架底座尖端对底板的最大底板载荷强度,MP a。 A 2 . 2 当没有液压支架底座尖端对底板的最大底板载荷强度数据时, 可参照MT5 5 4附录C 参考件 进行选型。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护设备分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社杰、 史元伟。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负责解释。 6 MT/T5 5 31 9 9 6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