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_T 818.3—2009 煤矿用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1.9_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MT_T 818.3—2009 煤矿用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1.9_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MT_T 818.3—2009 煤矿用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1.9_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MT_T 818.3—2009 煤矿用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1.9_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MT_T 818.3—2009 煤矿用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1.9_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MT_T 818.3—2009 煤矿用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1.9_3.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产品分类与命名1 4 技术要求3 5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4 Ⅰ MT/T8 1 8 . 32 0 0 9 前 言 本部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MT 8 1 8 煤矿用电缆 , 分为1 3个部分 第1部分 移动类软电缆一般规定; 第2部分 额定电压1 . 9/3 . 3k V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 第3部分 额定电压1 . 9/3 . 3k 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 第4部分 额定电压1 . 9/3 . 3k V及以下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缆; 第5部分 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及以下移动软电缆; 第6部分 额定电压8 . 7/1 0k V及以下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 第7部分 额定电压6/1 0k V及以下移动屏蔽软电缆; 第8部分 额定电压0 . 3/0 . 5k V煤矿用电钻电缆; 第9部分 额定电压0 . 3/0 . 5k V煤矿用移动轻型软电缆; 第1 0部分 煤矿用矿工帽灯线; 第1 1部分 额定电压1 0k V及以下固定敷设电力电缆一般规定; 第1 2部分 额定电压1 . 8/3k V及以下煤矿用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第1 3部分 额定电压8 . 7/1 0k V及以下煤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本部分为MT 8 1 8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MT 8 1 8 . 31 9 9 9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元 煤矿用 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3部分 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 , 本部分 与MT 8 1 8 . 12 0 0 9共同使用。 本部分与MT 8 1 8 . 31 9 9 9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电缆结构, 对原结构过渡电阻无法测量的缺陷进行更改 见图1 ; 增加额定电压1 . 9/3 . 3 k V电缆相应规格 见表1 ; 增加监视线芯导体相关要求 见4 . 1 . 2,4 . 1 . 3 ; 修改绝缘性能要求, 规范控制线芯绝缘的材料规定 见1 9 9 9年版的4 . 2及本部分的4 . 2 ; 修改电缆外径范围 见1 9 9 9年版的表2及本部分的表2、 表3 ; 修改电缆屏蔽层性能要求 见1 9 9 9年版的4 . 3及本部分的4 . 3 ; 修订绝缘电阻值 见1 9 9 9年版的表3及本部分的表4 ; 修改加强层结构和性能要求 见1 9 9 9年版的4 . 7及本部分的4 . 6 ; 修改电缆护套材料及性能要求 见1 9 9 9年版的4 . 5及本部分的4 . 5,4 . 7 ; 取消成品电缆抗挤压、 抗冲击、 抗弯曲试验 见1 9 9 9年版的表4 ; 电缆阻燃性能的重要检验方法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负载燃烧试验除作为型式试验外, 增加抽样 试验 见表5 。 本部分由中国煤炭行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部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研究院。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 河北华通线缆有限公司、 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 普睿司曼 天津 电缆有限 公司、 山东兖矿集团长龙电缆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奚宏、 胡占华、 金鑫、 滕东浩、 郝清芬、 王长春、 张令宜、 李兴强。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MT 8 1 8 . 31 9 9 9。 Ⅱ MT/T8 1 8 . 32 0 0 9 煤矿用电缆 第3部分 额定电压 1 . 9 / 3 . 3k V及以下采煤机 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 1 范围 MT 8 1 8的本部分规定了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1 . 9/3 . 3k V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 以下 简称电缆 的产品分类与命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 1 . 9/3 . 3k V采煤机及其类似设备用铜芯橡皮护套屏蔽监视 加强型软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MT 8 1 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T 3 4 3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G B/T 3 4 31 9 9 4,h e q J I S G 3 5 3 2 G B/T 3 9 5 3 电工圆铜线G B/T 3 9 5 31 9 8 3,n e q A S TM B 11 9 7 0 G B/T 7 5 9 4 . 81 9 8 7 电线电缆橡皮绝缘和橡皮护套 第8部分9 0℃橡皮绝缘n e q I E C 2 4 5 G B/T 7 5 9 4 . 91 9 8 7 电线电缆橡皮绝缘和橡皮护套 第9部分8 5℃一般不延燃橡皮护套n e q I E C 2 4 5 MT 8 1 8 . 12 0 0 9 煤矿用电缆 第1部分 移动类软电缆一般规定 3 产品分类与命名 3 . 1 型式 3 . 1 . 1 电缆型号见表1。 表1 电缆型号 型 号名 称用 途 MC P J B-0 . 6 6/1 . 1 4 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 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及以下采煤机及 其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电缆可直接拖曳 使用 MC P J B-1 . 9/3 . 3 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 额定电压1 . 9/3 . 3k V及以下采煤机及其 类似设 备的 电源 连 接。电 缆 可 直 接 拖 曳 使用 MC P J R-0 . 6 6/1 . 1 4 采煤机屏蔽监视绕包加强型橡套软电缆 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及以下采煤机及 其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但电缆必须在保 护链板内使用 MC P J R-1 . 9/3 . 3 采煤机屏蔽监视绕包加强型橡套软电缆 额定电压1 . 9/3 . 3k V及以下采煤机及其 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但电缆必须在保护 链板内使用 3 . 1 . 2 电缆结构如图1所示。 1 MT/T8 1 8 . 32 0 0 9 1 动力线芯导体; 2 控制线芯导体; 3 绝缘; 4 半导电屏蔽层; 5 内护套; 6 监视线芯导体; 7 为绕包加强层,‖为编织加强层 加强层兼做地线 ; 8 外护套。 图1 3 . 2 规格 电缆规格应符合表2、 表3的规定, 其中地线芯导体标称截面不小于规定的规格。 表2 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电缆尺寸参数 芯数导体标称截面 mm 2 绝缘标称厚度 mm 护套标称厚度 mm 电缆外径 mm 动力线芯地线芯控制芯监视芯动力线芯内护套外护套 MC P J R-0 . 6 6/1 . 1 4MC P J B-0 . 6 6/1 . 1 4 33 51 631 . 5 31 . 51 . 81 . 83 . 04 0 . 54 6 . 04 3 . 54 9 . 0 35 02 531 . 5 31 . 51 . 82 . 03 . 54 6 . 55 2 . 54 9 . 55 5 . 7 37 03 531 . 5 31 . 51 . 82 . 03 . 55 1 . 05 7 . 55 4 . 06 1 . 0 39 55 031 . 5 31 . 52 . 02 . 44 . 05 7 . 56 4 . 56 0 . 56 8 . 0 注 控制线芯绝缘标称厚度为0 . 7mm, 内护套厚度不作考核。 表3 额定电压1 . 9/3 . 3k V电缆尺寸参数 芯数导体标称截面 mm 2 绝缘标称厚度 mm 护套标称厚度 mm 电缆外径 mm 动力线芯地线芯控制芯监视芯动力线芯内护套外护套 MC P J R-1 . 9/3 . 3MC P J B-1 . 9/3 . 3 33 51 631 . 5 31 . 52 . 81 . 83 . 04 6 . 55 2 . 04 9 . 55 5 . 0 35 02 531 . 5 31 . 52 . 82 . 03 . 55 1 . 55 7 . 55 4 . 56 1 . 0 37 03 531 . 5 31 . 52 . 82 . 03 . 55 6 . 06 2 . 55 9 . 06 6 . 0 39 55 031 . 5 31 . 52 . 82 . 44 . 06 2 . 06 8 . 56 4 . 57 2 . 0 注 控制线芯绝缘标称厚度为0 . 7mm, 内护套厚度不作考核。 2 MT/T8 1 8 . 32 0 0 9 4 技术要求 4 . 1 导体 4 . 1 . 1 导体单线表面应镀锡, 导体应符合MT 8 1 8 . 12 0 0 9中5 . 1的规定, 导体表面应包隔离层。 注 硫化后隔离层变色或脆裂不作考核。 4 . 1 . 2 监视及控制线芯采用钢丝或性能相当的材料进行加强。 4 . 1 . 3 监视线芯采用最大直径不大于0 . 2 1mm的镀锡铜丝束绕在控制线芯绝缘外面。 4 . 2 绝缘 4 . 2 . 1 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 B/T 7 5 9 4 . 81 9 8 7中X J -3 0 A型的规定, 但抗张强 度应不低于6 . 5MP a。 4 . 2 . 2 绝缘厚度应符合MT 8 1 8 . 12 0 0 9中5 . 2 . 2及本部分表2、 表3的规定。 4 . 2 . 3 绝缘电阻 动力线芯2 0℃时 的 绝 缘 电 阻 应 符 合 表4的 规 定。控 制 线 芯2 0 ℃时 的 绝 缘 电 阻 应 不 小 于 1 0 0MΩk m。 表4 绝缘电阻 线芯类型 标称截面 mm 2 2 0℃时绝缘电阻 最小值 MΩk m 额定电压0 . 6 6/1 . 1 4k V 额定电压 1 . 9/3 . 3k V 动力线芯 3 52 5 04 0 0 5 02 5 03 5 0 7 02 0 03 0 0 9 52 0 02 5 0 4 . 3 屏蔽 4 . 3 . 1 动力线芯应有绝缘屏蔽, 屏蔽层采用半导电挤包, 性能应符合MT 8 1 8 . 12 0 0 9中5 . 3的规定。 4 . 3 . 2 监视线芯外应挤包半导电屏蔽层, 计算厚度为0 . 7mm。 4 . 3 . 3 监视线芯导体与动力线芯屏蔽层之间的过渡电阻应不大于5 0 0 Ω。 4 . 4 缆芯 4 . 4 . 1 动力线芯应右向绞合, 绞合节径比应不大于8。 4 . 4 . 2 控制线芯及监视线芯放在动力线芯外部间隙之中一起绞合。 4 . 4 . 3 缆芯中央填充采用半导电橡胶料。 4 . 5 内护套 内护套挤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外面, 性能应符合G B/T 7 5 9 4 . 81 9 8 7中X J -3 0 A型的规定。地线 芯与监视线芯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 4 . 6 加强层 4 . 6 . 1 材料 加强层采用镀锌钢丝和镀锡铜丝束或绞结构, 镀锌钢丝性能应符合G B/T 3 4 3的规定。加强层中铜 线性能应符合G B/T 3 9 5 3的规定。应根据覆盖率要求确定钢丝和铜丝的直径和数量。 4 . 6 . 2 结构 4 . 6 . 2 . 1 加强层设置在内、 外护套之间。 4 . 6 . 2 . 2 MC P J R型加强层采用缠绕型式。缠绕节距为内护套外径的4 . 56倍, 覆盖率F 不小 于4 5。 4 . 6 . 2 . 3 MC P J B型加强层采用编织型式。编织节径比 节距长度/编织层平均直径 为24 . 5, 编织层 3 MT/T8 1 8 . 32 0 0 9 覆盖率 F 不小于4 5。覆盖率F 按式1 进行计算。 Fm n d D 1 2D2 L 2 1 2 1 0 0 1 式中 F 覆盖率; m 编织机同一方向的锭数; n 每锭绞合股线数目; d 绞线计算宽度, 单位为毫米mm ; D 编织层平均直径, 单位为毫米mm ; L 编织节距, 单位为毫米mm 。 4 . 7 外护套 4 . 7 . 1 外护套挤包在加强层外面, 其性能应符合G B/T 7 5 9 4 . 91 9 8 7中XH-2 1 A型的规定, 其抗撕 强度不低于5 . 0N/mm。 4 . 7 . 2 护套厚度应符合MT 8 1 8 . 12 0 0 9中5 . 5 . 2及本部分表2、 表3的规定。 4 . 8 电缆外径 成品电缆的外径应符合表2、 表3的规定。 4 . 9 工作条件 4 . 9 . 1 额定电压U0/U为0 . 6 6/1 . 1 4k V或1 . 9/3 . 3k V。 4 . 9 . 2 MC P J R型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MC P J B型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 的1 5倍。 4 . 9 . 3 电缆的地线芯应良好接地。 5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电缆按表5的规定试验, 检验是否符合相应要求。检验规则应符合MT 8 1 8 . 12 0 0 9中第7章的规 定。 表5 试验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标准号条文号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标准号条文号 1 电气性能试验 1 . 1 导体直流电阻 MT 8 1 8 . 15 . 1 . 3T,RMT 8 1 8 . 16 . 1 3 1 . 2 过渡电阻 MT 8 1 8 . 15 . 3 . 3T,SMT 8 1 8 . 16 . 6 1 . 3 绝缘电阻本部分 4 . 2 . 4T,RMT 8 1 8 . 16 . 1 4 1 . 4 工频电压试验 MT 8 1 8 . 15 . 7 . 2T,RMT 8 1 8 . 16 . 1 2 1 . 5 内护套绝缘电阻本部分 4 . 5T5 0 0V兆欧表 2 结构及表面标志 2 . 1 表面标志 MT 8 1 8 . 18 . 3T,SMT 8 1 8 . 16 . 5 2 . 2 电缆外径本部分 4 . 8T,SMT 8 1 8 . 16 . 4 2 . 3 导体单丝直径 MT 8 1 8 . 15 . 1 . 1T,SMT 8 1 8 . 16 . 1 2 . 4 绝缘厚度本部分 4 . 2 . 3T,SMT 8 1 8 . 16 . 2 2 . 5 护套厚度本部分 4 . 7 . 2T,SMT 8 1 8 . 16 . 3 4 MT/T8 1 8 . 32 0 0 9 表5 续 序号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标准号条文号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 标准号条文号 3 绝缘机械性能 3 . 1 老化前拉力试验本部分 4 . 2 . 1TMT 8 1 8 . 16 . 1 5 . 1 3 . 2 空气箱老化试验本部分 4 . 2 . 1TMT 8 1 8 . 16 . 1 5 . 2 3 . 3 热延伸试验本部分 4 . 2 . 1TMT 8 1 8 . 16 . 1 5 . 3 3 . 4 空气弹老化试验本部分 4 . 2 . 1TMT 8 1 8 . 16 . 1 5 . 4 3 . 5 耐臭氧试验本部分 4 . 2 . 1TMT 8 1 8 . 16 . 1 5 . 5 4 半导电层剥离试验 MT 8 1 8 . 15 . 3 . 2TMT 8 1 8 . 16 . 1 1 5 护套机械性能 5 . 1 老化前拉力试验本部分 4 . 7 . 1TMT 8 1 8 . 16 . 1 6 . 1 5 . 2 空气箱老化试验本部分 4 . 7 . 1TMT 8 1 8 . 16 . 1 6 . 2 5 . 3 热延伸试验本部分 4 . 7 . 1TMT 8 1 8 . 16 . 1 6 . 3 5 . 4 浸油试验本部分 4 . 7 . 1TMT 8 1 8 . 16 . 1 6 . 4 5 . 5 抗撕试验本部分 4 . 7 . 1TMT 8 1 8 . 1 附录A 6 阻燃性能 6 . 1 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MT 8 1 8 . 15 . 7 . 5T,SMT 8 1 8 . 16 . 1 7 6 . 2 负载条件下燃烧试验 MT 8 1 8 . 15 . 7 . 5T,SMT 8 1 8 . 16 . 1 7 6 . 3 成束燃烧试验 MT 8 1 8 . 15 . 7 . 5TMT 8 1 8 . 16 . 1 7 5 MT/T8 1 8 . 32 0 0 9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