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皮带资料(最新).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煤矿皮带资料(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煤矿皮带资料(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煤矿皮带资料(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煤矿皮带资料(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煤矿皮带资料(最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0595-2009 带式输送机 GB 14784-2013 带式输送机 安全规范 MT/T 318.1-1997 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 MT/T 571.1-1996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电控系统 MT 820-2006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 技术条件 MT 872-2000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MT 962-2005 煤矿带式输送机滚筒用橡胶包覆层技术条件 MT/T 1097-2008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 AQ 1017-2005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 煤矿安全规程 2016年修订版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打滑(slipping) 当驱动滚筒传递力矩时,输送带与驱动滚筒接触部分产生位移的现象。 3.2 堆煤(coal blocking) 带式输送机的卸载点煤发生堆积或溜槽堵塞使煤位超出了预定位置。 3.3 跑偏(disalignment)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运行超出了托辊管体或滚筒筒体的边缘。 3.4 烟雾(smoke)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或其他非金属材料过热或燃烧而产生的烟雾气体。 3.5 超温自动洒水(over temperature automatic sprinkler) 当测温点处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超温洒水装置应报警,同时能启动自动洒水装置,喷水降温。 3.6 撕裂(rippuing) 因外力的作用使输送带沿纵向撕开。 3.7 沿线急停闭锁(Along the scram atresia) 沿线急停闭锁是沿带式输送机全长任何部位都可以实现人为停止输送机运转的双向急停开关。 3.8 制动装置(brake unit) 带式输送机停止运行时,制动装置能够可靠动作,及时制动运行中的带式输送机。 3.9 逆止装置(anti-transmission unit) 防止倾斜上运的带式输送机发生逆转而飞车。 3.10 硫化接头(vulcanized joint) 钢丝绳芯输送带或芳纶织物芯输送带上的一个区域,该区域是通过将两段带在长度上进行接合并对钢丝绳或芳纶带芯周围的包覆橡胶进行硫化而形成的输送带接头。 4 分类 煤矿井下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按照输送带种类不同,可分为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及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根据结构不同,又可分为固定式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和可伸缩式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 3 现场管理 5.1 机头硐室 3.1.1 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20m范围内应采用砌碹或者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采用“U”型钢、 “工字”钢、锚网等支护应喷浆封闭。 3.1.2 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机头硐室底板应硬化。 3.1.3 硐室不应有淋水。硐室应有与运输大巷相通的设备通道,并铺设轨道,保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 3.1.4 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当留出0.7m以上的通道,且满足最大部件运输、检修的要求;设备与设备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对不需从两侧或者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以不留通道。 3.1.5 操作硐室内清洁卫生,无杂物、无积水,开关摆放整齐并台台上架,开关架高度为200mm,长度、宽度根据开关大小而定,开关架刷漆颜色为黑色。电器设备的外壳颜色以工作电压来区分,大于或等于3.3kV为大红色,1140 V为黄色,660V为白色,127V 为绿色,本质安全型为蓝色,变压器为橘红色或蓝色,同一硐室内同一电压等级设备颜色应一致。 3.1.6 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及固定式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机头应有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应有设计,满足最大设备部件的起吊要求。 5.2 规章制度 5.2.1 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现场应张挂要害场所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干部上岗检查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保护试验制度、输送带及接头检查制度、定期检修制度、操作规程。 5.2.2 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现场应张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度、保护试验制度、输送带及接头检查制度、操作规程。 5.2.3 集中控制硐室应有电子版的规章制度。 5.3 各类记录 5.3.1 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现场应设置输送带及接头检查记录、保护试验记录、电气设备检修记录、机械检修记录、运转日志、交接班记录、事故记录、干部上岗记录、要害场所出入登记记录。 5.3.2 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现场应设置保护试验记录、检修记录、运转日志、交接班记录。 5.3.3 集中控制硐室应有各类记录的电子版。 5.4 机身 5.4.1 带式输送机机身,应做到平、直、稳。滚筒轴线与水平面的平行度为滚筒轴线长度的1/1000。滚筒轴线对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为滚筒轴线长度的2/1000。滚筒、托辊中心线对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的对称度不大于3mm。同一机架上的两驱动滚筒轴线的平行度不大于0.4mm。中间架中心线与带式输送机中心线重合度偏差不大于3mm,支腿的铅垂度偏差不大于3/1000,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1000。 直线布置的输送机应保证机架直线度在任意25m长度范围内不大于5mm。 5.4.2 上、下托辊齐全,转动灵活,上、下托辊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1000,托辊(调心托辊和过渡托辊除外)上表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面或倾斜面)或者在一个公共半径的弧面上(输送机凹弧段或凸弧段),在相邻三组托辊之间其高低差值,固定式输送机不大于2mm,伸缩和吊挂式不大于3mm。带式输送机装载处应使用缓冲托辊或缓冲滑槽,严禁用普通托辊代替。连接件应齐全。 5.4.3 可伸缩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延伸或缩短时, H架、纵梁、托辊应安装齐全,H架距机尾架的距离不得超过一根纵梁的长度。 5.4.4 输送带在运行时,应符合MT 820-2006中3.18.4的要求,其边缘不得超出托辊管体和滚筒筒体的边缘。 5.4.5 机身采用液压自动调偏装置的,上输送带每50m设置1台,下输送带每100m设置1台。 5.4.6 机身巷道行人侧不小于700mm,另一侧不小于500mm。巷道坡度大于15,斜长超过100m时,应铺设人行台阶。 5.5 设备部件编号 带式输送机驱动电机、减速机、滚筒应按照顺序逐件编号,机身应以驱动装置后第1个H架为起始点向机尾方向逐架编号,编号位于行人侧醒目部位,准确清晰。 5.6 巷道标识 带式输送机机头向机尾方向应每隔50m在醒目位置设置里程牌,应在巷道交叉口处醒目位置悬挂巷道名称指示牌板。 5.7 安全标识 安全标识牌的制作与悬挂,执行GB 2894-2008和AQ 1017-2005的规定。 5.8 安全防护设施 5.8.1 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的机头、机尾、驱动滚筒、改向滚筒等转动部位应设防护栏或防护罩及警示牌。防护装置应齐全、牢固、可靠,着红色;电动机、减速机的联轴器护罩应有白色转向标识;张紧储带仓应有防护网。 5.8.2 巷道中行人跨越输送机处应设过桥。过桥标准见附录A。 5.8.3 煤仓、溜煤眼上装铁篦(篦子孔尺寸不大于350mm350mm)及可靠的防护栏及警示牌。 5.8.4 各类防护网的制作、安装应符合GB 14784-2013的相关规定。 5.8.5 在驱动滚筒处作业,可能伤害作业人员的驱动滚筒上方应安装有防护板。 5.8.6 倾角大于16的输送机,机身应设置防护网,并采取防止物料下滑、滚落的安全措施;在同一巷道内安装有架空乘人装置的机巷,应设有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 5.8.7 倾斜井巷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上运时,应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时,应当装设软制动装置且应装设防超速保护装置。 5.9 防灭火 5.9.1 带式输送机机头应配备灭火器材,不少于0.2m的灭火砂,2台~4台合格的干粉灭火器。 5.9.2 砂箱尺寸如图1所示,外表涂大红漆,砂箱正面标注白色“消防专用”字样,砂箱内砂质干燥、细腻、无杂物,砂面平整,里侧放置6个~8个纸质砂袋。配备消防锹2把,倒挂在两侧挂钩上。 5.9.3 必须配备新购的灭火器,灭火器规格一致,摆放整齐,使用年限为2年。 5.9.4 机头应安装洒水喷雾装置,输送机巷道内设有消防水管且水源充足,每隔50m设一个闸门和管接头,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和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巷道中每个管接头处备有25m软管。 5.10 电缆敷设 5.10.1 动力电缆应采用吊钩悬挂,保持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 5.10.2 动力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者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m。 5.10.3 电缆不应悬挂在管道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5.10.4 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5.10.5 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0m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5.10.6 通讯、控制、照明等线缆应使用金属网吊挂,金属网可用Φ6圆钢加工并进行防腐处理,尺寸如图2所示。 5.10.7 固定吊钩或金属网应采用钢铰线做为基线,悬挂后的电缆下沿距底板不少于300mm。 5.10.8 在硐室出入口、巷道转弯等地点,线缆应随巷道的转弯弧度自然过渡,不应采用桥架、装修板等材质遮挡。 5.10.9 带式输送机与轨道运输同巷布置,电缆最低点应高于矿车上沿300mm。 5.10.10 带式输送机与架空乘人装置同巷布置,电缆应水平固定在架空乘人装置横梁上或带式输送机里帮行人侧。 5.11 风水管路敷设 5.11.1 风水管路应根据设计、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吊挂,满足安全行人与设备检修、运行要求,不应敷设在输送机机架下方。 5.11.2 硐室与巷道交叉点等位置,需按照巷道转弯弧度制作过渡管,过渡管应美观大方,悬挂牢固。 5.11.3 排水管路应与风水管路吊挂在巷道同一侧,吊挂高度距地面300mm。 5.11.4 风水管路应无跑、冒、滴、漏现象。 5.11.5 供水管路应着绿色,压风管路着黄色,排水管路着灰色,各种管路应每100m设置标识,标明管道规格、用途、长度、管路编号等。 5.12 照明 5.12.1 机电设备硐室,钢丝绳芯或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巷道,兼作行人道的集中带式输送机巷道, 单位为毫米 长度 尺寸 长度 尺寸 长度 尺寸 l1 50 l5 60 l9 65 l2 600 l6 880 l10 200 l3 200 l7 20 l11 500 l4 1700 l8 800 说明 A消防锹挂钩 B灭火器平台 注箱体为3mm厚钢板,灭火器平台为6mm厚钢板,角钢为∟30,消防锹挂钩为φ12mm圆钢。 图1 灭火砂箱 普通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及各转载部位应有足够的照明。 5.12.2 带式输送机巷道内照明灯线应沿巷道顶部中间悬挂,照明灯间距不得大于30m。 5.12.3 照明的配电装置,应当具有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功能。 单位为毫米 长度 尺寸 宽度 尺寸 长度 尺寸 l1 500 l2 40 l3 3000 图2 金属网 5.13 信号与通讯 5.13.1 机电设备硐室、带式输送机巷道应有电话扩播装置,巷道沿线每100m设置1台。 5.13.2 输送机巷道内电话扩播装置应能与集控系统和司机操作台通讯,具有开停车告警预警功能。 5.13.3 信号的配电装置,应当具有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功能。 5.13.4 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应安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 5.14 保护接地 5.14.1 接地母线应沿巷道壁敷设,用M10膨胀螺栓固定,距离巷道底板200mm~300mm。 5.14.2 机头硐室内同接地母线连接的引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5 mm的裸铜线;机身巷道内的引线可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的耐腐蚀铁线。 5.14.3 接地母线与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可用镀锌螺栓和铜线鼻加防松装置连接。如图3、图4所示。 5.14.4 机头硐室处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镀锌钢管。钢管直径不小于35 mm,长度不小于l.6m,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 mm的透孔,埋设于潮湿的地方,并垂直埋入底板,外露地面100mm;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 mm,长度为0.85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 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入底板深度不得小于0.75m。露出地面部分应有防护帽,贴红色反光标。 5.14.5 外接地螺栓直径选用如表1。 表1 外接地螺栓直径 容量 KW 螺栓直径 mm ≤5 ≥M8 5~10 ≥M10 ≥10 ≥M12 通讯、信号、按钮、照明等小型电器 ≥M6 5.14.6 接地极由机电科统一编号、建立台账、挂牌管理,有专人负责每季度摇测一次并有详细记录。从任意一个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摇测的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说明 1螺栓 2接地母线 3连接导线 4弹簧垫 5螺帽 图3 扁钢和扁钢的连接 说明 1螺栓 2接地母线 3接头 4耐腐蚀铁线 5弹簧垫 6螺帽 图4 耐腐蚀铁线和扁钢的连接 4 检修与维护 6.1 通则 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的检修与维护应按照MT/T 1097-2008的相关要求及下列规定执行。 6.2 机械 6.2.1 减速机 6.2.1.1 减速器与电动机采用软连接或采用软启动控制;液力偶合器使用水介质或乳化液,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6.2.1.2 减速机润滑油和换油周期执行使用说明书,各接合面和轴端无渗漏现象,油温不应超过70℃,有油标尺的油量应达到油标尺上下限之间,无油标尺的润滑油面约为大齿轮直径约1/3。轴承润滑脂占油腔1/2~1/3,每季度加注1次。 6.2.1.3 减速机地脚固定螺栓齐全、牢固,运转平稳、无异响。 6.2.2 联轴器 6.2.2.1 采用弹性圈柱销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器的任何两个穿柱销的孔对准后,柱销应能自由地穿入其他各孔。弹性圈的内径与柱销应紧密配合,外径与孔应有0.3mm~0.7mm的间隙,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6.2.2.2 采用齿轮联轴器的,齿厚磨损不应超过原齿厚的20。 6.2.2.3 采用蛇形弹簧联轴器的,弹簧不应有损伤,厚度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10。 6.2.2.4 采用液力耦合器的,泵轮、透平轮及外壳不应有变形、损伤、腐蚀或裂纹。易熔合金塞完好,不漏液。 6.2.3滚筒、托辊 6.2.3.1 各滚筒表面无开焊、无裂纹、无明显凹陷。滚筒端盖螺栓齐全,弹簧垫圈压平紧固,使用涨套紧固滚筒轴的螺栓,必须使用定力矩扳手,紧固力矩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6.2.3.2 包胶滚筒的胶层应与滚筒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和裂口。包胶滚筒胶料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应符合MT 962-2005的规定。 6.2.3.3 驱动滚筒的直径应一致,其直径差不应大于1mm,滚筒胶层磨损不应露出滚筒钢面。 6.2.3.4 托辊齐全,运转灵活,无卡阻、无异响。 6.2.3.5 使用缓冲托辊时,缓冲托辊表面胶层必须为阻燃、抗静电材料。胶层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凸起高度的1/2。使用缓冲床时,缓冲床的材料必须为阻燃、抗静电材料,缓冲床上的耐磨材料磨损剩余量不应低于原厚度的1/4。 6.2.4 架体 6.2.4.1 机头架、机尾架和拉紧装置架,不应有开焊现象。如有变形,应调平、校直。其安装轴承座的两个对应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平面度、两边轴承座对应孔间距允差和对角线允差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架体轴承座平面度与允差 单位为毫米 输送带宽 ≤800 >800 安装轴承座的平面度 1.25 1.5 轴承座对应孔间距允差 1.5 2.0 轴承座安装孔对角线允差 3.0 4.0 6.2.4.2 转载机运行轨道应平直。每节长度上的弯曲,不应超过全长的5‰。 6.2.4.3 机尾架滑靴应平整,连接紧固可靠。 6.2.4.4 中间架应调平、校直,无开焊现象。中间架连接梁的弯曲变形不应超过全长的5‰。 6.2.5 输送带拉紧和伸缩装置 6.2.5.1 张紧车架无损伤,无变形。车轮在轨道上运行自如,无异响。 6.2.5.2 张紧车轨道无变形,连接可靠。 6.2.5.3 牵引绞车减速机密封良好,传动平稳,无异响。 6.2.5.4 牵引绞车制动装置操作灵活,动作可靠,制动力矩符合要求。钢丝绳无断股,无严重锈蚀。在滚筒上排列整齐,绳头固定可靠。 6.2.5.5 储带仓和机尾的左右钢轨轨顶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内,每段钢轨的轨顶面高低偏差不应超过2 mm。轨道应平直,且平行于输送机机架的中心线,其直线度公差值在1m内不大于2mm,在25m内不大于5mm,在全长内不大于15mm。轨距偏差不应超过2mm,轨缝不大于3mm。 6.2.5.6 自动液压张紧装置动作灵活,液压系统不漏油,压力表指示准确。 6.2.5.7 滚筒、滑轮、链轮无缺边和裂纹,运转灵活可靠。 6.2.6 输送带 6.2.6.1 井下应使用阻燃输送带。输送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应超过带宽的5,保护层脱皮不应超过0.3m中间纤维层损坏宽度不应超过5。 6.2.6.2 钢丝绳芯输送带不应有边部波浪和钢丝外漏,面胶脱层总面积每100m内不超过1600cm。 6.2.6.3 输送带接头的接缝应平直,接头前后10m长度上的直线允差值不大于20mm,输送带接头牢固平整,接头总破损量之和不应超过带宽的5。 6.2.6.4 钢丝绳芯输送带硫化接头平整,无裂口,无鼓泡,无碎边,不应有钢丝外露。 6.2.6.5 钢丝绳芯输送带及芳纶织物芯输送带使用年限不低于5年,普通织物芯输送带使用年限不低于2年。 6.2.6.6 上运带式输送机,输送带2个相邻接头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卸载滚筒距驱动滚筒间的距离。 6.2.7 接头工艺 6.2.7.1 硫化接头 6.2.7.1.1 钢丝绳芯输送带硫化接头工艺标准见附录B。 6.2.7.1.2 芳纶织物芯输送带硫化接头工艺执行输送带生产厂家给出的工艺标准。 6.2.7.2 机械接头 6.2.7.2.1 机械接头应符合MT/T 318.1-1997的规定。 6.2.7.2.2 两段输送带之间采用标准带扣和串销联接,带扣应居中装订,订扣两端略短于输送带宽度(输送带两端以各留10mm为宜),带端两侧做45倒角。 6.2.7.2.3 机械接头的带扣一般预订在输送带的联结端头,其结构与关系尺寸应保证其在结合中具备很好的结对成套性和互换性。 6.2.7.2.4 带扣在订上输送带联结端头的全过程中,以其装订的件数计,一次装订成功率不得小于99。 6.2.7.2.5 结合成的接头,应保持相对的密封性,确保运行中被运物料不致严重泄漏。 6.2.7.2.6 结合成的接头无论其在制作和运行过程中,均不得对输送带和滚筒表面造成损伤。 6.2.7.2.7 输送带接头应卡接牢固,接头与输送带纵向中心线垂直。 6.2.7.2.8 可拆式接头在确保使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拆装应快捷、方便。 6.2.7.2.9 机械接头的静态抗拉强度如表3。 6.2.7.2.10 严禁使用人力夯砸工艺制作输送带接头(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除外)。 表3 机械接头静态拉力强度表 输送带带强 kN/m 接头静态抗拉强度达到带体强度的百分比 ≤1000 ≥70 >1000 ≥60 6.2.8 制动装置、清扫器、挡煤板 6.2.8.1 制动装置各传动杆件灵活可靠,各销轴不松旷,不缺油,闸轮表面无油迹,液压系统不漏油。各类制动器制动时,不应有迟滞、卡阻等现象。 6.2.8.2 盘式制动器,油缸轴心线与主轴轴心线应平行;在松闸状态下,闸块与制动盘的间隙为1 mm~1.5mm;两侧间隙差不大于0.1mm 。制动时,闸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不低于80。闸瓦瓦衬须用阻燃、抗静电材料。 6.2.8.3 闸瓦式制动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制动器轮表面的间隙为0.5 mm~1.5mm,两侧间隙之差不大于0.1mm;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低于90。 6.2.8.4 机头、机尾及各转载点处应装设清扫器,清扫器调节装置完整无损。清扫器橡胶刮板必须用阻燃、抗静电材料,其高度不应小于20mm,并有足够的压力。与输送带接触部位应平直,接触长度不应小于输送带宽度的85,并保持严密接触。 6.2.8.5 挡煤板固定螺栓齐全、紧固,可靠接煤。 6.2.9 液压站、逆止器 6.2.9.1 液压站各组件无漏油,表面无浮尘、无油污,液压油必须符合设备设计要求,液压站油量应达到油标尺上下限之间。 6.2.9.2 滤油器滤芯应每月检查、清洗1次,有缺陷要及时更换。各阀件应每半年彻底拆卸、清洗、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液压油每半年过滤1次,1年更换1次。新安装液压站液压油运行3个月必须过滤1次。换油时应对管路、阀组、油箱进行1次全面清洗。每年至少要对蝶形弹簧组做1次全面检查,不合格的应及时更换。 6.2.9.3 逆止器无漏油,油量达到标尺上下限之间,润滑油每半年更换1次。透气阀应保持畅通,空气滤芯每半年更换1次。 6.3 电气 6.3.1 电动机 6.3.1.1 电动机应完好无失爆,接线工艺合格,绕组温升不应超过80K。每季度加注1次润滑脂。 6.3.1.2 电动机地脚固定螺栓应齐全、紧固,运转平稳、无异响。 6.3.1.3 电动机起吊装置齐全,表面清洁无煤尘、无油污。 6.3.1.4 风冷电动机风叶罩固定螺栓齐全、紧固,风叶罩进风孔符合安全防护规定。水冷电动机冷却水应经过软化处理或使用纯净水,每季度检查清理1次水道,管道应密封完好不漏液。 6.3.2 保护装置 6.3.2.1 通则 6.3.2.1.1 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性能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及MT 872-2000的规定。 6.3.2.1.2 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应装设打滑、跑偏、堆煤、撕裂等保护装置,同时应当装设温度、烟雾监测装置和自动洒水装置,应当具备沿线急停闭锁功能,主要运输巷道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应装设输送带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在倾斜巷道中使用的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和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应装设断带抓捕装置。 6.3.2.2 打滑保护 6.3.2.2.1 当带式输送机速度10s内均在(50~70)Ve(Ve为额定带速)范围内、速度小于或等于50Ve、速度大于或等于110Ve时打滑保护应报警,同时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对带式输送机正常启动和停止的速度变化,打滑保护装置不应有保护动作。 6.3.2.2.2 采用霍尔元件切割磁力线(滚轮)式打滑保护的,打滑保护应安装在带式输送机机头段回程带上面。试验时将速度传感器托起,起车运行10s~15s,保护动作,带式输送机停止运转,同时应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 6.3.2.2.3 采用干簧管式打滑保护的,打滑保护应固定在机头改向滚筒侧面(与滚筒端部的磁感应元件距离不超过20mm)。试验时移开干簧管,使其感受不到磁场的磁力,起车运行10s~15s,打滑保护动作,带式输送机停止运转,同时应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 6.3.2.2.4 打滑保护由维修工负责每日检查、试验1次。传感器应采用卡子固定牢固,严禁用铁丝或其它物品捆扎固定。 6.3.2.3 堆煤保护 6.3.2.3.1 堆煤保护在2s内连续监测到煤位超过预定值时应报警,同时中止带式输送机运行。 6.3.2.3.2 两部带式输送机转载搭接时,堆煤保护传感器应吊挂在卸载滚筒前方。传感器触头水平位置应在落煤点的上方,距下部带式输送机上带面最高点距离不小于500mm,且吊挂高度不高于挡煤板上沿。 6.3.2.3.3 带式输送机通过开口溜煤槽卸载时,堆煤保护传感器应吊挂在卸载滚筒前方。传感器触头水平位置应在落煤点的上方,距下部带式输送机上带面最高点距离不小于500mm,且吊挂高度不高于挡煤板上沿。 6.3.2.3.4 带式输送机通过闭口溜煤槽卸载时,堆煤保护传感器触头可安装在卸载滚筒侧前方,吊挂高度不应高于卸载滚筒下沿。 6.3.2.3.5 带式输送机与煤仓直接搭接时,应在煤仓上口下方2m~3m处安装1个堆煤保护传感器。 6.3.2.3.6 堆煤保护控制线应自巷道上方垂直引下,传感器触头垂直吊挂,并可靠固定,严禁随风流摆动,以免引起保护误动作。 6.3.2.3.7 堆煤保护由司机每班接班后试验1次。采用电极式堆煤保护的,可在带式输送机空车运行时,将堆煤保护探头接触煤或接地,堆煤保护动作,带式输送机停止运转,同时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采用倾斜式堆煤保护的,可在带式输送机空车运行时,将堆煤保护探头偏摆15以上,堆煤保护动作,带式输送机停止运转,同时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 6.3.2.4 跑偏保护 6.3.2.4.1 当运行的输送带跑偏超过托辊或滚筒的边缘20mm时,跑偏保护应报警,经延时5s~15s后,跑偏保护应可靠动作,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 6.3.2.4.2跑偏保护应符合GB/T 10595-2009中4.10.3的规定。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和固定式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的跑偏保护宜成对使用,且机头、机尾、装载处至少各安装1组,距离机头卸载滚筒(机尾改向滚筒、装载点)5m~10m。当带式输送机机身出现凸弧段或凹弧段等易造成输送带跑偏的地方时,应在该处安装1组。 6.3.2.4.3 在采煤工作面机巷、开拓和掘进巷道中使用的末部普通织物芯带式输送机跑偏保护应在距离机头5m~10m处至少安装1组。当带式输送机机身出现凸弧段或凹弧段等易造成输送带跑偏的地方时,应在该处安装1组。 6.3.2.4.4 跑偏保护应用专用托架固定在带式输送机机架或纵梁上,跑偏保护的传动杆应与输送带带面垂直。 6.3.2.4.5 跑偏保护由司机每班接班后试验1次。当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时,拨动跑偏保护的传动杆使其距离托辊边缘20mm延时5s以上,跑偏保护动作,带式输送机停止运转,同时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 6.3.2.5 温度保护 6.3.2.5.1 当测温点处温度超过规定值 42℃2℃保护动作 时,温度保护应报警,中止带式输送机运行,同时启动自动洒水装置,洒水降温。 6.3.2.5.2 温度传感器应固定在专用支架上,靠驱动滚筒中部位置安装,距滚筒表面10mm~15mm,温度传感器要保持清洁,无影响正常工作的因素。当有多单元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时,应在每个驱动滚筒处分别安装1套温度传感器。 6.3.2.5.3温度保护由维修工负责每日试验1次。将不低于50℃的水倒在温度保护上,温度保护应动作,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同时启动自动洒水装置洒水降温。 6.3.2.6 烟雾保护 6.3.2.6.1 连续2s内,烟雾浓度达到1.5时,烟雾保护应报警,中止带式输送机运行,同时启动自动洒水装置,洒水降温。 6.3.2.6.2 带式输送机烟雾保护应符合MT/T 571.1-1996中5.3.6的规定,安装在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下风侧5m~10m处的输送机上方,安装时考虑巷道风速因素的影响,烟雾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离顶板大于300mm,当输送机为多滚筒驱动时应以下风侧滚筒为基准。应同时安装烟雾和温度保护。 6.3.2.6.3烟雾保护由维修工负责每日试验1次,每月升井校验1次。当触动保护试验按钮,烟雾保护应动作,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同时启动自动洒水装置洒水降温。 6.3.2.7 超温自动洒水装置 6.3.2.7.1 在测温点处,温度超过规定时超温自动洒水装置应报警,中止带式输送机运行,同时能启动自动洒水装置,洒水降温。 6.3.2.7.2 超温自动洒水装置的喷头应对准驱动滚筒表面,有多单元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应在各个驱动单位分别安装1套超温自动洒水装置,洒水装置应与对应的温度保护传感器安装在同一驱动滚筒上。应保证超温自动洒水装置的正常供水。 6.3.2.7.3 当温度或烟雾保护任意一项保护试验动作时,已检测自动洒水装置是否正常,因此不必单独试验。 6.3.2.8 撕裂保护 6.3.2.8.1 运行的输送带纵向撕裂时,撕裂保护装置应动作且报警,同时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 6.3.2.8.2 撕裂保护应安装在带式输送机接煤点煤流方向前方10m~15m位置上下两层输送带之间,使用专用托架固定在输送机机架上,靠近上层输送带,距上层输送带200mm~300mm。当有多个接煤点时,应在每个接煤点处各安装1台撕裂保护。 试验1次。采用张紧绞车张紧或液压自动张紧时,增大张紧力动作范围值后,启动带式输送机,运行1min后,保护动作;采用配重车张紧时,带式输送机停机状态下,拉动限位开关至动作位置,应闭锁6.3.2.8.3撕裂保护由巡检人员和司机配合,每班接班后试验1次。采用压力感应式撕裂保护的,按压撕裂保护传感器,撕裂保护应动作;采用导电橡胶式撕裂保护的,将导电橡胶发生变形,撕裂保护应动作;采用光电式撕裂保护的,将照在输送带表面上的激光光束用物体遮挡,撕裂保护应动作。 6.3.2.9 沿线急停闭锁 6.3.2.9.1 沿线急停开关在任何一边的拉线上施加40N~200N(4Kg~20Kg)的力时,沿线急停开关应动作且报警,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并能自锁和人工复位,同时在主机上显示动作开关的编号或地址。 6.3.2.9.2急停开关应安装在带式输送机行人侧,设置距离应符合MT/T 1097-2008中4.1.1.6.3的规定,每100m安装1台,两个急停开关间的拉线钢丝绳悬挂间距不大于3m,自机头起安装至机尾。急停开关应使用专用托架固定在带式输送机机架上,拉线钢丝绳应采用无油、镀锌的钢丝绳,钢丝绳外应有护套,两端使用钢丝绳卡固定。 6.3.2.9.3沿线急停保护由维修工负责每日试验1次。逐台拉动沿线急停开关至动作位置,带式输送机停止运转,同时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 6.3.2.10 张紧力下降保护 6.3.2.10.1 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当出现张紧力在设定范围值之外并超过时限时,张紧力下降保护应动作,同时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发出语音报警和灯光指示。 6.3.2.10.2 采用张紧绞车张紧或液压自动张紧时,应将张力传感器卡在张紧钢丝绳上,通过反复试验读取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时的张紧力,设定张紧力动作范围值(正常工作时张紧力20)。采用配重车张紧时,应在配重车正常行程前后两端200mm处各安装1台限位开关。 6.3.2.10.3张紧力下降保护由维修工负责每日带式输送机不能起车。 6.3.2.11 断带抓捕装置 6.3.2.11.1 当带式输送机发生断带时,迅速抓捕断裂后的输送带,防止输送带下滑造成对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6.3.2.11.2 采用集中式断带抓捕装置,一般装设不低于2套,装设位置在输送机驱动装置以后200m~400m范围内。采用离散式断带抓捕装置,一般每100m安装1套。 6.3.2.11.3 采用全机械结构抓捕的,由维修工定期对转动部位注油润滑,确保转动机构动作灵活,日常无需进行试验。采用液压加机械结构抓捕的,由维修工负责每天检查一次,每星期试验1次。在输送机停机状态下,将速度轮传感器脱离输送带反向快速旋转,抓捕器应动作。 6.3.3 信号与仪表 6.3.3.1 声光信号装置应清晰可靠。 6.3.3.2 电流表、电压表、压力表、温度计齐全,指示准确。压力表应每半年校验1次,并标柱校验日期。 6.3.4 电气设备、电缆绝缘测试 6.3.4.1 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至少6个月1次。 6.3.4.2 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每季度1次,每周应当由专职电工检查1次外部和悬挂情况。 6.3.4.3 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绝缘检查每月1次,每班由当班司机或者专职电工检查1次外皮有无破损。 6.3.5 电气防爆 6.3.5.1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者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6.3.5.2 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每月检查1次,每天应当由分片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状况。 5 输送机集控 7.1 矿井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应采用集中控制,实现无人值守。 7.2 连续运输系统应具备连锁、闭锁控制功能,具备顺煤流开车、逆煤流停车功能。 7.3 集中控制系统应具备单机启动和联锁启动的就地控制功能,还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7.4 集中控制系统应能实时显示带式输送机开停状态、开停时间、运行速度、电机电压、电机电流、安全保护参数及工作状态,煤仓煤位高度、给煤机运行工况等信息。 7.5 集中控制系统应能查询每一部带式输送机开停记录、设备名称、操作时间、操作方式、操作人员等信息,数据保存1年。 7.6 带式输送机集控系统,应具备RS485或工业以太网通讯接口。数据传输网络具备冗余功能。 7.7 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芳纶织物芯带式输送机,装、卸载点和集中断带抓捕器处应设视频监控,司机操作台和集中控制室应有显示终端。 7.8 普通带式输送机搭接处或转载处应装设视频监控,在集控中心和调度室有显示终端。 7.9 带式输送机视频监控应采用可靠的传输网络进行图像数据传输。 7.10 带式输送机应使用低耗、先进、可靠的电控装置。 6 职业卫生 8.1 带式输送机所有工作人员应当正确使用防尘、降噪等个体防护用品。 8.2 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8.3 每月应在带式输送机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测定2次生产性粉尘浓度。 8.4 每天应全巷全断面冲尘1次。 8.5 带式输送机硐室不得超过30℃。超过30℃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8.6 每半年至少监测1次噪声,作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h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h的,可以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 8.7 X射线输送带无损监测装置 8.7.1 X射线输送带无损监测装置应采用远程操作。 8.7.2 X射线输送带无损监测装置铅皮防护应完好无损,现场悬挂辐射警示标志。 8.7.3 工作时应有警灯和警铃,周围3m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 附录 A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