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西南分区单元(SJ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松江西南分区单元(SJ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松江西南分区单元(SJ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松江西南分区单元(SJ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松江西南分区单元(SJ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松江西南分区单元(SJ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江西南分区单元 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015年度更新成果 上 海 市 地 质 调 查 研 究 院 Sha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目 录 第 1 章 前言1 1. 1 任务由来1 1.2 评估目的 1 1.3 评估依据 2 1.4 评估区概况 3 1.5 主要更新内容 3 第 2 章 地质环境条件6 2.1 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 6 2.2 基础地质概况 6 2.3 水文地质条件 7 2.4 工程地质条件 11 第 3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8 3.1 地质灾害灾种的确定 18 3.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8 第 4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7 4.1 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 27 4.2 地基变形危险性预测评估 29 4.3 边坡失稳危险性预测评估34 4.4 水土突涌危险性预测评估 36 4.5 砂土液化危险性预测评估 37 4.6 岸带冲淤危险性预测评估 38 4.7 水土污染危险性预测评估 38 第 5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40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 40 5.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2 5.3 场地适宜性评估 44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9 章 结论和建议 45 6.1 结论45 6.2 建议46 附图目录 编 号 图 名 页 码 附图 1附图 2 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际材料图 47-48 附图 3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基岩和断裂构造图 49 附图 4 评估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50 附图 5附图 12 评估区工程地质剖面图 51-58 附图 13 评估区工程地质分区图 59 附图 14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19801995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60 附图 15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19962001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61 附图 16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20022006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62 附图 17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20072011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63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 章 前言 1. 1 任务由来 为贯彻落实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4 号 、国土资源部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 号 、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29 号令及 上海市地面 沉降防治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 作效率,结合上海市实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制定了上海市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 实行分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城市总体规 划和区县 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新城 规划,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全市共划分为 52 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单元,并于 2011 年完成了全市 52 个分区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初步成果。 为使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提供及时可靠的地质成果,需对分区 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动态更新。松江西南分区编号为 SJ5,位于上海 松江区西南侧,受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委托,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承担松江西南分区单元 SJ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的更新工作。 1.2 评估目的 分区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根据评估单元地质环境条件及规划特点, 针对一般建设项目其划定标准以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 规土资矿规[2013]446 号为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地质灾害防 治措施和建议,其目的是为一般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减轻或避 免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评估报告可作为区内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依据,对于上海市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规土资矿规[2013]446 号界定的重要建设项 目,需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相关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 代替工程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它相关的评价工作。 1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3 评估依据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依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同 时, 利用了相关的科研成果、生产报告。评估依据及利用资料主要有 1.3.1 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 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4 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4]69 号; 3、 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第 1 号2013.4; 4、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规土资矿规[2013]446 号。 1.3.2 参照执行的技术规范 一、国家及行业标准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 版;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4、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10;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二、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1、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 DGJ08-2007-2006; 2、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G/TJ08-2051-2008; 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 4、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08-9-2013; 2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5、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2010; 6、 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61-2010。 1.3.3 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 本次评估充分利用了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平台集中了以往的科研 成果、生产报告、地质环境监测等大量资料。评估区实际材料图见附图 1、附图 2。 1.4 评估区概况 1.4.1 评估区范围 评估区位于上海松江区西南侧,属郊区,面积约 148km2 ,主要行政城镇为新 浜镇、石湖荡镇和泖港镇,除居民聚居点外,主要为农田 图 1-4-1 。 1.4.2 评估区内已有重大建构 筑物概述 评估区除道路、河流外主要为农田,居民聚居点主要集中在石湖荡镇、泖 港镇和新浜镇,城镇居民楼以多层建筑为主,农民住宅一般以 12 层为主,散 布在乡村田野。评估区内交通发达,主要有沪杭高速、申嘉湖高速、同三高 速、沪杭铁路、松蒸公路等。 1.4.3 评估区规划概况 依据松江区总体规划,石湖荡镇主要发展新型电子商务物流及现代农业、休 闲产业。 泖港镇工业用地规划在同三高速与叶新公路交汇处,规划一万亩,重点发展 IT 产业和生物保健品制造业,在黄浦江南岸,规划二万亩为休闲渡假区,重点 发展生态涵养林和林业综合开发项目。 新浜镇地处黄浦江上游,规划发展现代农业,是上海市无公害环保型农副产 品生产基地。 1.5 主要更新内容 本次成果更新时,在补充、更新相关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对原评估报 3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告初步成果进行了全面更新与完善,主要更新内容如下 1.5.1 地质环境条件资料更新 1、水文地质条件资料更新 根据评估区及邻近区域监测结果,补充绘制了评估区潜水含水层水位历时变 化曲线图及第 Ⅰ承压含水层 2014 年度高水位等值线图。 2、工程地质条件内容更新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 关于 湖沼平原区的地层划分标准,对评估区地层层序重新进行了厘定,对相关工程 地质剖面图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重新编制了评估区工程地质分区图。 3、地面沉降资料更新 原评估报告提供的地面沉降资料不完整,本次根据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补 充编制了评估区 20072011年度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1.5.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更新 1、原评估报告编制时由于时间仓促,缺少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内 容,本次更新时增加了“第 3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按照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上海市地面沉降“十二五” 防治规划及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相关要求,重点对基坑 工程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进行了更新。 3、对原评估报告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完善。 4、原评估报告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较为笼统,本次更新时根据上海 地区工程经验,分别按地质灾害灾种提出了防治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5、原评估报告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较为笼统,本次更新时根据上海 地区工程经验,分别按地质灾害灾种提出了防治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4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图 1-4-1 评估区地理位置图 5 第2章 2.1 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地质环境条件 6 2.1.1.地形地貌特征 评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与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属湖沼平原, 其中石湖荡镇、新浜镇属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湖沼平原Ⅰ1 区;泖 港镇属湖沼平原Ⅰ2 区。 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多在 2.304.20m 之间吴淞 高程,下同 ,平均标高一般为 3.54m。 2.1.2.水文特征 评估区内河流众多,主要有斜塘、园泄泾、横潦泾、竖潦泾等,为内河 B 级航道,可通行 500 吨船只,均为黄浦江上游支流,属太湖流域黄浦江水系, 水系特征为平原河网感潮区,以黄浦江为主干,形成干支流交叉纵横的河网水 系,上述河道一般河底标高约 0.0-1.0m 左右。 2.2 基础地质概况 2.2.1 基岩地质概况 评估区基岩埋深在 160320m 之间, 自北向南埋深逐渐加大。岩性主要为 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紫红色泥岩夹细中砂岩,泥岩,侏罗系上统劳村组熔结凝灰 岩及侏罗系上统寿昌组安山岩、熔结凝灰岩。 2.2.2 断裂构造及地震 1、断裂构造 上海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浙西皖南台褶带和下扬子台褶带 的北东延伸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总体表现为隆起状态,构造活动以断裂为 主,辅之缓慢升降,为断裂分割而成的正向隆起断块。评估区内断裂有二条 枫泾-川沙断裂F9及兴塔-泖港断裂F20。据已有调查成果,区内断裂自 全新世以来无活动迹象,对评估区工程建设无影响,评估区及附近区域地质构 造及基岩埋深详见附图 3。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据上海地区已有的矿产资源勘察成果,评估区范围内未发现可开发利用的 固体矿产资源。 2、地震 上海地区地震记载始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 年,至解放时的 400 多年间平 均每 3 年有一次有感地震。但从历史地震或近期地震的资料来看,在上海市地域 范围内, 500 多年来,震级最大的为明天启四年 1624 年震中为原南市区的 43/4 级地震,给上海造成一定影响的主要都是邻近地域地震的波及,其中以南黄 海至长江口一带的地震为最甚,其次是江苏溧阳和苏州地区的太仓-吴江一带的 地震。无论是上海本地的地震,还是邻近地域地震的波及,对上海造成地震烈度 影响均小于 6 度。因此从总体上看,上海属于中国地震活动分区中的地震活动强 度弱、频度低的地区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和上海市工程建设 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有关条文规定,评估区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为 0.10g,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组,地基土属软弱地基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除临岸地段处于建筑抗震不 利地段外,其余地段处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2.3 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第四系松散层中发育有潜水含水层和第一、二、三、四承压含水 层,各含水层因形成地质时代、水动力条件和成因类型的不同,水文地质条件 有较大差异详见表 2-3-1 及附图 4。 7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水文 地质层 地质 时代 成因 类型 分布特征 主要岩性 顶面埋深 m 厚度 m 富水性 m3/d 水质矿化 度 g/l 水化学 类型 潜水 含水层 Qh3 河口- 滨海 普遍分布 粉质黏土 3 5 1 HCO3-Ca 微承压 含水层 Qh1 河口- 滨海 评估区中部局部 有分布 砂质粉土 1622 >4>16 第 Ⅰ承压 含水层 Qp32 河口- 滨海 普遍分布,中东 部与第二承压含 水层沟通 砂质粉土、粉 细砂 1929 中西部 410 中东部 1040 西北地区 100-1000 东南地区 1000-3000 310 Cl-Na.Ca 第二承压 含水层 Qp31 河口- 滨海 普遍分布,中东 部与第Ⅰ承压含 水层沟通 粉 砂 、 中 细 砂、含砾中粗 砂 5071 2848 西北地区< 100 东南地区 100-1000 310 西北地区 Cl.HCO3 – Ca.Na ; 东南地区 Cl-Na 第三承压 含水层 Qp21 河口- 滨海 除评估区中部局 部缺失外,普遍 分布 粉细砂、细砂 101107 2024 100-1000 1 HCO3- Na.Ca 第四承压 含水层 Qp12-3 河流 普遍分布 细砂 、含砾中 粗砂 158163 5668 1000-3000 1 HCO3-Na 表 2-3-1 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注 1、潜水含水层、微承压含水层和第Ⅰ承压、第二承压含水层分布特征参照工程地 质剖面图。 2、富水性评价条件 潜水含水层 口径 500mm, 降深 2m; 承压含水层 口径 250mm,降深 5m。 上述各含水层中, 与工程建设相关的主要为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层及第 Ⅰ承压含水层。 根据松江区松 004-0000 潜水监测孔资料,潜水位标高在 2.83.0m 之间 波动, 图 2-3-1 ,年内变幅大小与相应时期大气降水量大小与持续时间有 关。 潜水水位普遍高于地表水位,并与地表水有不同程度水力联系。根据上海 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 有关条文判定,未受 环境污染时,潜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当长期浸水时,潜水对混凝土结构 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当干湿交替时,潜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或 弱腐蚀性;潜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对于评估区内可能受污染的场地及沿海 地区,需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8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图 2-3-1 评估区潜水水位动态曲线图松 004-0000 微承压含水层对应工程地质层⑤ 2 层 ,在评估区内局部有分布,评 估区微承压水位观测起步晚,自 2012 年起有观测数据, 20122015 年微承压 水位标高基本在 1.802.2m 之间波动。 图 2-3-2 。 图 2-3-2 评估区微承压水水位动态曲线图W67-7 9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Ⅰ承压含水层对应工程地质层⑦层 ,在评估区内有分布,第Ⅰ承 压水位标高 1984 年至 1993 年基本上在-0.6-2.0m 之间波动。 图 2-3-3 。 根据评估区及邻近区域第 Ⅰ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监测结果,绘制了 2014 年度评估区高水位等值线图 图 2-3-4 ,评估区高水位一般在-1-5m 之间。 图 2-3-3 评估区第Ⅰ承压水水位动态曲线图松 026-01SG 图 2-3-4 评估区第 Ⅰ承压含水层高水位分布图2014 年度 10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4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我院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 中的 1 50000 精度的工程地质资 料,评估区埋深 100.0m 范围内的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沉积物,主要由黏性土、粉 性土和砂性土组成。根据各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物理力学性质等特征 综合分析,将评估区埋深 100.0m 以浅的地基土层划分为 9 个工程地质层和分属 不同层次的若干个亚层。 地基土埋藏分布情况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详 见表 2-4-2 及 2-4-3。工程地质剖面图详见附图 5附图 12。 根据已有资料初步分析, 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的 9 个工程地质层中,第③ 、 ④层为典型的软土层,为天然地基的主要压缩层,也是影响基坑工程坑壁稳定的 不良土层;第⑤2 层为微承压含水层, 第⑥2 、⑦层为第Ⅰ承压含水层,深基坑开 挖时可能引发水土突涌问题。 根据上海全市工程地质分区原则,评估区属第Ⅰ工程地质区,即西部湖 沼平原区。根据评估区第一硬土层 ⑥1 层及第二硬土层⑥4 的分布情况, 将评 估区划分为 3 个工程地质亚区,即有⑥1 层及⑥4 层分布区为第 Ⅰ1 区,主要分布 在评估区中西部;有第一层硬土层⑥1 层分布为第Ⅰ2 亚区的Ⅰ2-1 地段,主要分布 在评估区西部局部地段;有第二层硬土层⑥4 层分布为第Ⅰ2 亚区的Ⅰ2-2 地段,主 要分布在评估区东部;无硬土层⑥1 、⑥4 分布为第Ⅰ3 亚区,主要分布在评 估区中西部局部地段。 各分区情况见表 2-4-1 及附图 13。 11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表 2-4-1 评估区地质条件分区及评价表 工程地质分区 工程地质评价 区 亚区 地段 地层结构 天然地基 工程 桩基工程 基坑工程 湖 沼 平 原 区 ︵ Ⅰ ︶ 有二层 硬土层 分布亚 区 Ⅰ 1 有⑥1 、⑥4 二 层硬土层分 布 1、分布在评估区 中西部,浅部粉土 层不发育;软土层 除位于评估区西南 角新浜镇一带缺失 外 , 一 般 均 有 分 布。 2、⑤ 1 层土基本缺 失。 3、有⑥1 、⑥4 二层 硬土层分布,但埋 深 及 厚 度 变 化 较 大; ⑥2 层粉性土、 ⑥3 层黏性土分布较 广。 4 、 ⑦ 层粉 、砂性 土分布较广,但层 面起伏及厚度变化 较大。 除西南角新 浜镇地段⑥1 层埋深浅, 天然地基条 件好外,评 估区大部分 地段软土层 发育且厚度 较大,天然 地基条件一 般。 有二层暗绿色 硬土层⑥1、 ⑥4 分布,桩 基持力层⑥ 2 、⑥4 和⑦埋 藏适中,分布 较稳定,桩基 条件总体较 好。 浅部软土发育,基 本无流砂层分布; 深基坑工程还应注 意第⑥2、⑦层可能 引发的水土突涌问 题。基坑工程条件 总体一般。 有一层 硬土层 分布亚 区 Ⅰ 2 有⑥1 、 无⑥4 地段 Ⅰ 2-1 1 、仅分布在评估 区西部局部地段, 浅 部 粉 土 层 不 发 育;软土层埋藏浅 且厚度大; ⑤1 层黏 性土局部有分布。 2、⑥ 1 层硬土层、 ⑥ 2 层粉土层埋深 浅,厚度薄,⑥3 层 黏 性 土 局 部 有 分 布。 3 、 ⑦ 层粉 、砂性 土局部有分布,⑧1 层黏性土局部有分 布 , 埋 深 浅 厚 度 大。 第二层暗绿色 硬土层⑥4 缺失,桩基持 力层⑥2 埋 深浅,厚度 薄,下卧层⑥3 层黏性土厚度 大;而有⑦层 分布的地段, 下卧层⑧1 层黏 性土埋深浅, 厚度大。桩基 条件总体较 差。 无⑥1 、有 ⑥4 地段 Ⅰ 2-2 1 、分布在评估区 东部,浅部粉土层 不发育;软土层埋 藏浅且厚度较大。 2 、缺失第一硬土 层⑥1 。 3 、属于正常沉积 区,第⑥对应湖 沼平原区西部的⑥4 层 、⑦层均有分 布 , 层 面 起 伏 较 小。 有第二暗绿色 硬土层⑥4 分布,桩基持 力层⑦埋 藏适中,分布 较稳定,桩基 条件总体较 好。 浅部软土发育,基 本无流砂层分布; 深基坑工程应注意 第⑦层可能引发的 水土突涌问题。基 坑工程条件总体一 般。 12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无硬土 层分布 亚区 Ⅰ 3 无⑥1 、⑥4 二 层硬土层分 布 1 、仅分布在评估 区 中 西 部 局 部 地 段,浅部粉土层不 发育;软土层埋藏 浅且厚度较大。 2 、缺失第一硬土 层⑥1 及第二硬 土层⑥4 。 受古河道切 割,桩基持力 层⑦或缺失 或分布不稳 定,层面起伏 较大,桩基条 件总体较差。 浅部软土发育,无 流砂层分布;深基 坑工程应注意第⑤2 层可能引发的水土 突涌问题。基坑工 程条件总体一般。 13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表 2-4-2 评估区 SJ5 地基土层序表 地质时代 成因 类型 土 层 层 号 土层名 称 湿度 状态 密实度 压缩 性 分布状况 土层描述 人 工 ①1 填土 遍布。 大部分地区上部一般为杂填土, 为 砖块、碎石、植物根茎等组成的建 筑垃圾,下部为素填土, 由灰黄色 黏性土组成,土质松散不匀。 全 新 世 晚期 Qh3 滨 海 河口 ② 1- 1 褐黄-灰 黄色黏 土 湿- 很湿 可塑- 软塑 中 除暗浜及厚填土地 段缺失外均有分 布。 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夹薄 层粉土,土质自上而下逐渐变软, 颜色亦由褐黄渐变成灰黄,土质较 均匀。 ② 1 - 2 褐黄-灰 黄色粉 质黏土 湿- 很湿 可塑- 软塑 中 除暗浜及厚填土地 段缺失外均有分 布。 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夹薄 层粉土,土质自上而下逐渐变软, 颜色亦由褐黄渐变成灰黄,土质较 均匀。 中期 Qh2 滨 海 浅海 ③ 1-1 灰色淤 泥质粉 质黏土 饱和 流塑 高 除西南角新浜镇一 带缺失外,一般分 布较广。 局部地段为粉质黏土。含云母、有 机质, 局部夹 0.5-2cm 薄层状粉 土,土质较匀。 ③ 1-2 灰色黏 土 饱和 流塑 高 除西南角新浜镇一 带缺失外,一般分 布较广。 夹薄层粉砂,土质均匀。 ③A 砂质粉 土 饱和 松散 稍密 中 位于评估区东侧近 黄浦江边 含云母,夹少量薄层黏性土,土质 不匀。 ④ 灰色淤 泥质黏 土 饱和 流塑 高 除西南角新浜镇一 带缺失外,一般分 布较广。 含云母、有机质及贝壳碎屑,夹 2-3mm 粉土或粉砂薄层, 土质均 匀。 早期 Qh1 滨 海、 沼泽 ⑤ 1-1 灰色黏 土 很湿 -饱 和 软塑- 流塑 高 西部石湖荡镇新 浜镇一带缺失,东 部均有分布。 含灰白色泥钙质结核,局部地段夹 芦苇根茎半腐植质, 土质均匀。 ⑤ 1-2 灰色粉 质黏土 很湿 可塑- 软塑 中 高 西部石湖荡镇新 浜镇一带缺失,东 部均有分布。 含有机质及灰白色泥钙质结核, 夹 3-5mm 厚粉土薄层, 局部夹粉砂薄 层,局部见有芦苇根茎半腐植质。 土质较均匀 ⑤ 2-2 灰色粉 砂 饱和 稍密- 中密 中 区内不发育,仅 SJ93 孔有揭示。 含云母、贝壳碎屑, 局部夹黏性土 薄层, 土质较匀。 14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地质时代 成因 类型 土 层 层 号 土层名 称 湿度 状态 密实度 压缩 性 分布状况 土层描述 人 工 ①1 填土 遍布。 大部分地区上部一般为杂填土, 为 砖块、碎石、植物根茎等组成的建 筑垃圾,下部为素填土, 由灰黄色 黏性土组成,土质松散不匀。 晚 更 新 世 晚期 Qp32 河 口 湖沼 ⑥1 暗绿-草 黄色粉 质黏土 湿- 稍湿 硬塑- 可塑 中 Ⅰ1、 Ⅰ2-1 区分布较 广。Ⅰ2-2、 Ⅰ3 区缺 失。 颜色由暗绿色逐渐过渡为草黄色, 夹薄层粉砂,含氧化铁斑点,土质 较匀。 ⑥2 草黄 灰色砂 质粉土 饱和 中密 中 Ⅰ1、 Ⅰ2-1 区分布较 广。Ⅰ2-2、 Ⅰ3 区缺 失。 含云母、贝壳碎屑, 夹薄层黏性 土,土质较匀。 ⑥3 灰色粉 质黏土 很湿 可塑- 软塑 中 Ⅰ1、 Ⅰ2-1 区分布较 广。Ⅰ2-2、 Ⅰ3 区缺 失。 含云母、有机质,夹粉砂薄层, 土 质较均匀。 ⑥4 暗绿 草黄色 粉质黏 土 湿- 稍湿 硬塑- 可塑 中 Ⅰ1、 Ⅰ2-2 区分布较 广。Ⅰ2-1、 Ⅰ3 区缺 失。 颜色由暗绿色逐渐过渡为草黄色, 夹薄层粉砂,含氧化铁斑点,土质 较匀。 河 口 滨海 ⑦1 草黄色 砂质粉 土 饱和 中密 中 Ⅰ2-1 区局部有分 布,Ⅰ2-2 区分布较 广。 顶部为黏质粉土,含云母、贝壳碎 屑,夹薄层黏性土, 土质较匀。 ⑦2 灰黄 灰色粉 砂 饱和 密实 中 低 Ⅰ2-2 区分布较广。 颜色上部为灰黄色, 下部过渡为灰 色,以粉砂为主,由长石、石英、 云母等矿物颗粒组成,顶部夹较多 黏性土薄层,局部为砂质粉土, 土 质较匀。 滨 海 浅海 ⑧1 灰色粉 质黏土 夹砂 湿 可塑 中 分布较广 含云母、腐植物,局部为粉质黏土 与粉砂互层,呈“千层饼”状, 土 质不均。 ⑧ 2-1 暗绿 褐黄色 粉质黏 土 稍湿 可塑- 硬塑 中 局部有分布。 含氧化物条纹, 夹薄层粉砂,土质 较匀。 ⑧ 2-2 灰色砂 质粉 土、粉 砂 饱和 密实 中 局部有分布。 含云母、腐植物,夹薄层黏性土。 ⑧ 2-3 褐黄色 粉质黏 土夹粉 砂 稍湿 可塑- 硬塑 中 局部有分布。 含云母、腐植物,夹薄层粉砂。 早期 Qp31 滨 海 河口 ⑨1 灰色粉 砂 饱和 密实 中 低 分布较广。 大部分地区岩性以粉砂为主,部分 地区为砂质粉土或粉细砂。由长 石、石英、云母等矿物颗粒组成, 顶部多夹粉质黏土薄层, 局部地区 底部夹少量砾石,土质均匀。 ⑨2 灰色中 细砂 饱和 密实 低 分布较广。 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颗粒组 成,见贝壳碎屑,含砾石,呈次圆 -次棱状, 最大直径约 1cm,部分 地区分选性差。 15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表 2-4-3 评估区SJ5主要工程地质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 层 层 号 土层名称 颗粒组成 含水 量 w 重 度 γ kN/ m3 孔隙 比 e 塑 性 指 数 Ip 液 性 指 数 IL 渗透系数温 度 20C 直剪固 快峰 值 压缩 系数 压 缩 模 量 标 准 贯 入 比 贯 入 阻 力 0.25 - 0.07 5 mm 0.075 - 0.005 mm < 0.00 5 mm Kv cm/s Kh cm/s 黏 聚 力 c kPa 内 摩 擦 角 φ 。 a0.1- 0.2 MPa-1 Es0.1 -0.2 MPa N 击 Ps MPa ②1- 1 褐黄-灰黄 色黏土 31.0 18. 4 1.01 17. 6 0.6 9 2.35e -07 3.05e -07 22 16. 0 0.40 4.8 4 0.9 8 ② 1 - 2 褐黄-灰黄 色粉质黏 土 31.7 18. 5 0.92 16. 9 0.6 6 2.55e -07 3.55e -07 15 18. 0 0.38 4.9 7 0.9 0 ③ 1 - 1 灰色淤泥 质粉质黏 土 37.2 17. 8 1.07 15. 2 1.1 3 2.56e -07 3.60e -07 13 12. 0 0.70 2.8 9 0.6 4 ③1-2 灰色黏土 39.4 17. 5 1.14 18. 1 1.0 2 14 12. 5 0.86 2.4 6 0.6 8 ③a 灰色砂质粉 土 3.9 87.1 9.0 30.2 18.7 0.78 2.30e -04 5.40e -05 3 22.0 0.38 4.60 8.0 3.39 ④ 灰色淤泥 质黏土 47.8 16. 7 1.38 20. 1 1.2 0 3.96e -07 4.00e -07 12 12. 0 1.20 1.9 0 0.5 3 ⑤1-1 灰色黏土 41.5 17. 5 1.21 19. 6 0.9 3 13 13. 5 0.75 2.6 9 0.7 7 ⑤1-2 灰色粉质 黏土 36.2 18. 0 1.08 16. 2 0.8 8 15 16. 5 0.50 4.1 0 1.0 8 ⑤2-2 灰色粉砂 55.0 40.0 5.0 28.0 18. 2 0.83 2 34. 0 0.22 8.2 0 17. 0 ⑥1 暗绿色-草 黄色 粉质黏土 23.4 19. 8 0.67 16. 3 0.2 0 50 15. 8 0.25 6.6 2 2.5 8 16 松江西南分区SJ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土 层 层 号 土层名称 颗粒组成 含水 量 w 重 度 γ kN/ m3 孔隙 比 e 塑 性 指 数 Ip 液 性 指 数 IL 渗透系数温 度 20C 直剪固 快峰 值 压缩 系数 压 缩 模 量 标 准 贯 入 比 贯 入 阻 力 0.25- 0.075 mm 0.075 - 0.005 mm < 0.00 5 mm Kv cm/s Kh cm/s 黏 聚 力 c kPa 内 摩 擦 角 φ 。 a0.1- 0.2 MPa-1 Es0.1 -0.2 MPa N 击 Ps MPa ⑥2 草黄色砂 质粉土 33.0 60.0 7.0 26.6 19. 2 0.70 6 29. 0 0.20 7.9 8 15. 0 4.4 0 ⑥3 灰色粉质 黏土 35.0 18. 3 0.91 15. 4 0.7 5 15 21. 5 0.20 8.6 0 1.5 0 ⑥4 暗绿色-草 黄色 粉质黏土 23.4 19. 8 0.67 15. 8 0.2 2 41 23. 5 0.16 10. 33 2.8 9 ⑦1 草黄色砂 质粉土 35.0 60.0 5.0 25.2 19. 0 0.78 4 32. 0 0.12 14. 71 28. 0 8.5 2 ⑦2 灰黄灰 色粉砂 60.0 35.0 5.0 26.9 18. 9 0.75 2 35. 0 0.12 13. 77 45. 0 16. 56 ⑧1 灰色粉质 黏土夹砂 32.8 18. 2 0.96 16. 2 0.7 0 18 23. 0 0.30 6.5 0 ⑧2-1 暗绿褐 黄色粉质 黏土 26.6 19. 0 0.78 17. 0 0.3 6 40 22. 0 0.22 8.0 0 27. 0 ⑧2-2 灰色砂质 粉土、粉 砂 40.0 55.0 5.0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