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东南分区单元(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松江东南分区单元(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松江东南分区单元(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松江东南分区单元(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松江东南分区单元(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松江东南分区单元(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更新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江东南分区单元 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015年度更新成果 上 海 市 地 质 调 查 研 究 院 Sha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目 录 第 1 章 前言1 1. 1 任务由来1 1.2 评估目的 1 1.3 评估依据 2 1.4 评估区概况 3 1.5 主要更新内容 3 第 2 章 地质环境条件6 2.1 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 6 2.2 基础地质概况 6 2.3 水文地质条件 7 2.4 工程地质条件 11 第 3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8 3.1 地质灾害灾种的确定 18 3.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8 第 4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7 4.1 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 27 4.2 地基变形危险性预测评估 29 4.3 边坡失稳危险性预测评估32 4.4 水土突涌危险性预测评估 34 4.5 砂土液化危险性预测评估 35 4.6 岸带冲淤危险性预测评估 36 4.7 水土污染危险性预测评估 36 第 5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37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 37 5.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8 5.3 场地适宜性评估 41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9 章 结论和建议 42 6.1 结论42 6.2 建议43 附图目录 编 号 图 名 页 码 附图 1附图 2 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际材料图 4445 附图 3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基岩和断裂构造图 46 附图 4 评估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47 附图5附图 13 评估区工程地质剖面图 4856 附图 14 评估区工程地质分区图 57 附图 15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19801995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58 附图 16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19962001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59 附图 17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20022006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60 附图 18 评估区及邻近区域 20072011 年度累计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61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 章 前言 1. 1 任务由来 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4 号 、国土资源部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 号 、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29 号令及 上海市地面 沉降防治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 作效率,结合上海市实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制定了上海市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 实行分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城市总体规 划和区县 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新城 规划,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全市共划分为 52 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单元,并于 2011 年完成了全市 52 个分区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初步成果。 为使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提供及时可靠的地质成果,需对分区 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动态更新。松江东南分区编号为 SJ4,位于上海 松江区东南侧,受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委托,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承担松江东南分区单元 SJ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的更新工作。 1.2 评估目的 分区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根据评估单元地质环境条件及规划特点, 针对一般建设项目其划定标准以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 规土资矿规[2013]446 号为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地质灾害防 治措施和建议,其目的是为一般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减轻或避 免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评估报告可作为区内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依据,对于上海市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规土资矿规[2013]446 号界定的重要建设项 目,需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相关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 代替工程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它相关的评价工作。 1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3 评估依据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依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同 时, 利用了相关的科研成果、生产报告。评估依据及利用资料主要有 1.3.1 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 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4 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4]69 号; 3、 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第 1 号2013.4; 4、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沪规土资矿规[2013]446 号。 1.3.2 参照执行的技术规范 一、 国家及行业标准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 版;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4、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10;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二、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1、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DGJ08-2007-2006; 2、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G/TJ08-2051-2008; 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 4、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08-9-2013; 5、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2010; 6、 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61-2010。 2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3.3 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 本次评估充分利用了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平台集中了以往的科研 成果、生产报告、地质环境监测等大量资料。评估区实际材料图见附图 1、附图 2。 1.4 评估区概况 1.4.1 评估区范围 评估区位于上海松江区东南侧,面积约 114km2 ,属郊区,主要行政城镇为车 墩镇和叶榭镇, 除居民聚居点外,主要为农田,黄浦江位于评估区中部 图 1-4- 1 。 1.4.2 评估区内已有重大建构 筑物概述 评估区除道路、河流外主要为农田,居民聚居点主要集中在车墩镇和叶榭 镇,居民楼以多层建筑为主,农民住宅一般以 12 层为主,散布在乡村田野。 上海影视乐园位于评估区北侧车墩镇。评估区内交通发达,主要有南北向沈海 高速含跨越黄浦江的松浦二桥 、车亭公路、金山铁路含跨越黄浦江的松 浦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 ,东西向为北松公路、申嘉湖高速、大叶公路。 1.4.3 评估区规划概况 依据松江区总体规划,车墩镇用地以工业为主,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机 械仪表、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综合上海影视乐园车墩基地人文 环境和地理位置,融入全新理念,有效打造集办公、旅游、购物、娱乐、休闲 为一体的主题式创意产业园。 叶榭镇地处黄浦江水源保护区,规划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形成服装针织 和绿色农业两大特色产业,并创建成为国际品牌服装制造名镇和国家级农业标 准化生产基地。 1.5 主要更新内容 本次成果更新时,在补充、更新相关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对原评估报 告初步成果进行了全面更新与完善,主要更新内容如下 3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5.1 地质环境条件资料更新 1、水文地质条件资料更新 根据评估区及邻近区域监测结果,补充绘制了评估区潜水含水层水位历时变 化曲线图及第 Ⅰ承压含水层 2014 年度高水位等值线图。 2、工程地质条件内容更新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 关于 湖沼平原区的地层划分标准,对评估区地层层序重新进行了厘定,对相关工程 地质剖面图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重新编制了评估区工程地质分区图。 3、地面沉降资料更新 原评估报告提供的地面沉降资料不完整,本次根据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补 充编制了评估区 20072011年度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1.5.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更新 1、原评估报告编制时由于时间仓促,缺少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内 容,本次更新时增加了“第 3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按照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上海市地面沉降“十二五” 防治规划及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相关要求,重点对基坑 工程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进行了更新。 3、根据 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和区域地面沉降管控要求,提 出了基坑工程减压降水时地下水位控制要求。 4、对原评估报告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完善。 5、原评估报告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较为笼统,本次更新时根据上海 地区工程经验,分别按地质灾害灾种提出了防治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4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图 1-4-1 评估区地理位置图 5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 2.1.1.地形地貌特征 评估区位于上海的西南部,属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湖沼平原 Ⅰ2 区。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多在 2.464.12m 之间吴淞高程,下同 , 平均标高一般在 3.53m 左右。 2.1.2.水文特征 评估区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黄浦江、叶榭港、紫石泾、南、北泖泾等,均 属太湖流域黄浦江水系,水系特征为平原河网感潮区,以黄浦江为主干,形成 干支流交叉纵横的河网水系。黄浦江是上海陆域水系的最大骨干河道,在评估 区范围内河面宽约 350m 左右, 通航水位标高 4.41m,河底标高约-12.0m;其他 河道一般河底标高约 0.0-1.0m 左右。 2.2 基础地质概况 2.2.1 基岩地质概况 评估区基岩埋藏较深, 在 200260m 之间,起伏不大。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 统劳村组凝灰质砂岩、安山玢岩及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紫红色泥岩夹细中砂岩。 2.2.2 断裂构造及地震 1、断裂构造 上海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浙西皖南台褶带和下扬子台褶带的 北东延伸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总体表现为隆起状态,构造活动以断裂为主,辅 之缓慢升降,为断裂分割而成的正向隆起断块。 评估区共有 4 条断裂分布,分别 为北部枫泾川沙断裂F9及马桥金汇断裂F30;中部兴塔泖港 断裂F20;西南部松隐廊下断裂 F41。 据已有调查成果,区内断裂自 6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全新世以来无活动迹象,对评估区工程建设无影响, 评估区及附近区域地质构造 及基岩埋深详见附图 3。 据上海地区已有的矿产资源勘察成果,评估区范围内未发现可开发利用的固 体矿产资源。 2、地震 上海地区地震记载始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 年,至解放时的 400 多年间平 均每 3 年有一次有感地震。但从历史地震或近期地震的资料来看,在上海市地域 范围内, 500 多年来,震级最大的为明天启四年 1624 年震中为原南市区的 43/4 级地震,给上海造成一定影响的主要都是邻近地域地震的波及,其中以南黄 海至长江口一带的地震为最甚,其次是江苏溧阳和苏州地区的太仓-吴江一带的 地震。无论是上海本地的地震,还是邻近地域地震的波及,对上海造成地震烈度 影响均小于 6 度。因此从总体上看,上海属于中国地震活动分区中的地震活动强 度弱、频度低的地区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和上海市工程建设 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有关条文规定,评估区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为 0.10g,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组,地基土属软弱地基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除临岸地段处于建筑抗震不 利地段外,其余地段处于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2.3 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第四系松散层中发育有潜水含水层、微承压含水层和第一、二、三、 四承压含水层,各含水层因形成地质时代、水动力条件和成因类型的不同,水文 地质条件有较大差异详见表 2-3- 1 及附图 4。 7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表 2-3-1 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水文 地质层 地质 时代 成因 类型 分布特征 主要岩性 顶面埋深 m 厚度 m 富水性 m3/d 水质矿 化度 g/l 水化学 类型 潜水 含水层 Qh3 河口- 滨海 普遍分布 粉质黏土 23 50 ⑨2 灰色中细砂 90. 0 8.0 2.0 24. 7 19. 9 0.6 2 3 40.0 0.10 15. 84 50 注 1、表中数据除静探比贯入阻力 Ps 值为最小平均值外, 其余均为平均值。 2、资料来源上海市地质信息系统。 17 松江东南分区SJ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 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1 地质灾害灾种的确定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特点,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针对天然地基工 程、桩基工程和基坑工程,其中基坑工程主要评估开挖深度 H7m 和 7m≤H15m 的基坑工程。 根据评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条件 ,并结合上海市一般 工程建设的特点综合分析,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沉降、地基变 形、边坡失稳、水土突涌、砂土液化、岸带冲淤和水土污染。 3.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2.1 地面沉降现状评估 一、评估区地面沉降现状 根据评估区及附近地面沉降水准点监测资料,绘制了评估区及附近区域 19801995 年度、 19962001 年度、20022006 年度、 20072011 年度地面 沉降等值线图 附图 15附图 18。 19801995 年度,评估区大部分地区地面累计沉降量在 25150mm 之间, 年均地面沉降量在 210mm 之间,平均沉降速率总体较小。 19962001 年度,评估区地面沉降整体较发育,大部分地区地面累计沉降 量在 25125mm 之间,年均地面沉降量在 421mm 之间,评估区北部车墩镇附 近发育有地面沉降漏斗,漏斗中心地面累计沉降量超过 250mm,年均地面沉降量 达 42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