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建筑电气工程.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第14章 建筑电气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第14章 建筑电气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第14章 建筑电气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第14章 建筑电气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第14章 建筑电气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章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 14.1基本规定 1.本施工工艺适用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 2.本施工工艺是遵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相应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定进行编制。 3.施工中的劳动保护、安全和防火措施等,必须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14.2架空线路及杆上电器设备安装工艺 14.2.1架空线路的立杆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立杆工程。 1.材料性能要求 1采用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材质合格证件。 2钢筋混凝土电杆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放置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应无纵、横向裂缝。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0.1。 3预制混凝土底盘,卡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4针式绝缘子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组合处压接紧密牢固,铁件镀锌完整良好。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5横担、M形抱铁、U形抱箍、拉线及导线抱箍、杆顶支座抱箍、拉板、连板等。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6螺栓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金具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2.施工工具与机具 1铁锹、铁镐、铁镩、夯、铁锤、锤子、撬棍、钢丝绳、吊索大绳、活扳手、斧子、抹子、卡环、卡扣、脚扣、安全带、叉木等。 2支架、扛棒、滑板、线坠、经纬仪、水平仪、花杆、塔尺、皮尺、墨头、信号旗、口哨、手推车等。 3汽车吊、绞磨或卷扬机、人字抱杆、地锚钎子、滑轮、钢丝绳等。 3.作业条件 (1)熟悉施工图(并已掌握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情况),将图纸标定杆位周围的障碍物全部清除干净。 (2)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已完成,并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架空线路的立杆工艺流程 测位 → 挖坑→ 底盘就位→横担组装→ 立杆→ 卡盘安装 5.施工要点 (1)测位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及坑深,钉好标桩,撒好灰线。 2挖坑按灰线位置及深度要求挖坑。当采用人力立杆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电杆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作规定时,应符合表14-1所列数值。 表14-1 电杆埋设深度 (单位m) 杆长/m 8.0 9.0 10.0 11.0 12.0 13.0 15.0 埋深/m 1.5 1.6 1.7 1.8 1.9 2.0 2.3 注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 坑深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m、-50mm;双杆基坑的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0mm,两杆坑深宜一致。 3底盘就位用大绳栓好底盘,立好滑板,将底盘滑入坑内。用线坠找出杆位中心,将底盘放平、找正。然后,用墨斗在底盘弹出杆位线。 4横担组装 1将电杆、金具等分散运到杆位,并对照图纸核查电杆、金具等的规格和质量情况。 2用支架垫起杆身的上部,量出横担安装位置,套上抱箍,穿好垫铁及横担,垫好平光垫圈、弹簧垫圈,用螺母紧固。紧固时,注意找平、找正。然后,安装连板、杆顶支座抱箍、拉线等。 横担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同杆架设的双回路或多回路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14.2.1-2所示。 表14-2 同杆架设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单位mm) 线路间电压 架设方式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1~10kV与1~10kV 1~10kV与1~10kV以下 1kV以下与1kV以下 800 1200 600 500 1000 300 ②1kV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可采用水平排列;最大档距不大于50m时,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400mm,但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10kV及以下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横担的安装当线路为多层排列时,自上而下的顺序为高压、动力、照明、路灯;当线路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不宜小于200mm;直线杆的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④横担端部上下歪斜及左右扭斜均不应大于20mm。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0.5;左右担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 ⑤螺栓的穿入方向一般为水平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入,开口销钉应从上向下穿入。 ⑥使用螺栓紧固时,均应装设垫圈、弹簧垫圈,且每端的垫圈不应多于2个;螺母紧固后,螺杆外露不应少于2扣,但最长不应大于30mm,双螺母可平扣。 ⑦用水泥砂浆将杆顶端严密封堵。 ⑧安装针式绝缘子,并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 5立杆 1机械立杆汽车吊就位。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索拴好缆风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 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各部件、绳扣等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然后,校正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土。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最后撤去缆风绳及叉木。 电杆位置、杆身垂直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直线杆的倾斜、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②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③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④双杆立好后应正直,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迈步不应大于30mm;根开不应超过30mm。 2人力立杆绞磨就位。根据需要打好地锚钎子,用钢丝绳将地锚钎子与绞磨连接好。然后装滑轮组,穿钢丝绳,立人字抱杆(抱杆角度要适当)。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牵),拴好缆风绳及前后横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 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地锚钎子、人字抱杆、绳扣等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步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吊索)。然后,校正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上。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最后,撤去缆风绳、前后横绳及叉木。 电杆位置、杆身垂直度的要求同机械立杆。 6卡盘安装 1将卡盘分散运至杆位,核实卡盘埋设及坑深,将坑底找平,并夯实。 卡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卡盘上口距地面不应小于350mm。 ②直线杆卡盘应与线路平行并应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终端杆卡盘应埋设在受力侧,转角杆应分上、下二层埋设在受力侧。 (2将卡盘放入坑内,穿上抱箍,垫好垫圈,用螺母紧固。检查无误后回填土。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并设高出地面300mm的防沉土台。 6.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电杆坑、拉线坑的深度允许偏差,应不深于设计坑深100mm、不浅于设计坑深50mm。 2一般项目 1电杆组立应正直,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杆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1/2,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1个梢径。 2 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终端杆、转角杆的单横担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20mm。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 14.2.2 架空线路的拉线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拉线安装工程。 1.材料性能要求 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钢绞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镀锌良好,无锈蚀现象。最小截面不应小于25m㎡。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3镀锌铁丝不应有死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镀锌良好,不应锈蚀。拉线上线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4.0mm,缠绕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3.2mm。 4拉线棒不应有死弯、断裂、砂眼、气泡等缺陷。镀锌良好,不应锈蚀。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mm。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5)混凝土拉线盘预制混凝土拉线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6)拉线绝缘子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坏等缺陷。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7)拉线抱箍、UT型线夹、楔形线夹、花篮螺栓、双拉线联板、平行挂板、U形挂板、心形环、钢线卡、钢套管等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浆眼、气泡等缺陷。应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镀锌层剥落、锈蚀现象。 (8)螺栓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层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9)其他材料竹套管、油漆、沥青油、玻璃丝布等。 3.施工工具与机具 铁铣、夯、紧线器、剪线钳、倒链、活扳手、脚扣、安全带等。 4.作业条件 各种材料备齐,电杆组立完毕。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已完成,并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5. 架空线路的拉线工艺流程 拉线下料→拉线组合制作→拉线安装 6.施工要点 1拉线下料 1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拉线的组合方式确定拉线上、中、底把的长度及股数。每把钢丝合成的股数应不少于三股,底把股数应比上、中把多两股。 2当使用铅丝时,应先抻直;使用钢绞线时,应在需要断线处的两侧用细铅线缠绕。然后下料。 2拉线组合制作 1使用铅丝时,应将铅丝绞成合股。绞合时,应使每股铅丝受力一致,绞合均匀。 2上、中、底把连接处揻扣鼻圈,安装拉线绝缘子,缠绕制作。 一般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可不装设拉线绝缘子,但穿越导线的拉线及水平拉线应装设绝缘子。在断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拉线的连接缠绕、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铅丝拉线可自身缠绕固定,中把与底把连接处可另敷设丝缠绕,缠绕应整齐、紧密,缠绕顺序、圈数及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②钢绞线拉线可使用钢索卡或铅丝缠绕固定。 使用钢线卡固定时,每个连接端不得少于两个钢线卡。中把的下端不应单独使用钢线卡固定,还应用铅丝缠绕固定。 使用铅丝缠绕时,应缠绕整齐、紧密,缠绕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3使用UT型线夹、楔形线夹时,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可靠固定(可使用铅丝缠绕)。 4)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螺纹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可使用铅丝缠绕)。 5线棒与接线盘连接后,其圆环开口处应用铅丝缠绕或焊接;当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使用螺杆时,应垫方形垫圈,并用双螺母固定。接线棒露出地面长度为500~700mm。 6拉线两端的扣鼻圈内应垫好心形环。 (3)拉线安装 1)将已安装好底把的拉线盘滑入坑内,找正后,分层填土夯实。用拉线抱箍将拉线上端固定在电杆上。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当受环境限制时,不应小于30。水平拉线的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 ②终端杆及耐胀杆承力拉线与线路方向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③拉线盘的埋设深度最低不应低于1.3m,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水平拉线的拦桩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杆长的1/6,拉线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拉桩杆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坠线上端距杆顶应为250mm;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 ⑤当拉线位于交通要道或人易接触的地方,须加装套管保护。套管上端垂直距地面不应小于1.8m,并应涂有明显标志(如红、白相间的油漆)。 2撑杆的安装,撑杆埋深不宜小于0.5m,并设有防沉措施。撑杆与主杆之间夹角应为30,允许偏差为5。 3进行拉线中、底把连接。可使用紧线器拉紧拉线,并使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倾斜,应保证使紧线后的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的倾斜不大于一个电杆梢径;水平拉线的拉桩杆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5~20。 6.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电杆坑、拉线坑的深度允许偏差,应不深于设计坑深100mm、不浅于设计坑深50mm。 2一般项目 拉线的绝缘子及金具应齐全,位置正确,承力拉线应与线路中心线方向一致,转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一致。拉线应收紧,收紧程度与杆上导线数量规格及弧垂值相适配。 14.2.3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1.材料性能要求 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导线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14-3所示数值。 表14-3 导线最小截面 (单位m㎡) 导线种类 10kV 1kV以下 居民区 非居民区 铝绞线 钢芯铝绞线 铜绞线 35 25 16 25 16~25 16 16~25 16~25 3.2~4.0 3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 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3)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4)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4)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 ①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②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③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形挂环、球头挂环、拉板、曲型垫等。 ④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⑤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5螺栓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7 其他材料电力复合脂、砂纸、油漆等。 2.施工工具与机具 1)紧线器、倒链、开口滑轮、放线架、活扳手、油压线钳、锤子、钢锯、刀锯,细钢丝刷等。 2)斧子、铁线、大小尼龙绳、挑杆、竹梯、温度计、望远镜、脚扣、安全带、手推车等。 3.作业条件 1拉线已安装完毕。 2线路上障碍物处理完毕,放线时通过其他线路的越线保护架搭设完毕。 3导线截面在150m㎡以上或线路较长时,在线路首端(紧线处)打好紧线用的地锚钎子。 4.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工艺流程 放线→紧线→绝缘子绑扎→搭接过引线、引下线 5.施工要点 1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后放线。一般放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导线沿电杆根部放开后,再将导线吊上电杆;另一种是在横担上装好开口滑轮,一边放线一边逐档将导线吊放在滑轮内前进。 1放线过程中,应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当导线发生下列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 ①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 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1/2。 钢芯铝绞、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 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 ②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状况超过以上范围时,均应进行补修。补修做法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导线宜避免接头,不可避免时,接头要求 ①在同一档路内,要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一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 ②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③当导线采用缠绕方法连接时,连接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 ④当导线采用钳压管连接时,应清除导线表面和管内壁的污垢。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涂料,进行压接。压口数及压口位置,深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 ⑤1kV以上线路采用绝缘线架设时,放线过程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及出现扭、弯等现象。 2紧线 1在线路末端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绑回头挂在蝶式绝缘子上。 裸铝导线在线夹上或在蝶式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缠包铝带,缠绕方向应与导线外层绞股方向一致,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 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的绑扎长度要求见表14-4。 表14-4 绑扎长度值 导 线 截 面 /m㎡ 绑 扎 长 度 /mm LJ-50、LGJ-50及下 LJ-7 150 200 2绑扎用的绑线,应选择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其直径不应小于2mm。 3绝缘子安装应有符合下列规定 ①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 ②安装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 ③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间隙不应小于50mm。 4悬式绝缘子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与电杆、电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 ②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 ③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应由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 5在首端杆上,挂好紧线器或在地锚上拴好倒链。先将两边线用人力初步拉紧,然后用紧线器或倒链紧线。观测导线弛度达到要求后,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套在蝶式绝缘子上绑回头(裸铝导线应缠包铝带),最后,平衡绷起其他导线,注意调整好各导线的弛度,并找平。 ①导线架设后,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m。 3绝缘子绑扎直线杆的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绑扎,应先由直线角度杆或中间杆开始,然后逐个向两端绑扎。 针式绝缘子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线角度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 2直线跨越杆的导线应采用双绝缘子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 3高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顶部的槽内,并绑双十字;低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可固定在针式绝缘子侧面的槽内,可绑单十字。 4搭接过引、引下线在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终端杆上搭接过引线或引下线。 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过引线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 2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与主导线连接,不得与绝缘子回头绑扎在一起;铝导线间的连接一般应采用并沟线夹,但70m㎡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接,绑扎长度不应小于表14-5所示。 表14-5 过引线绑扎长度值 导线截面 /M㎡ 绑扎长度 /mm 导线截面 /m㎡ 绑扎长度 /mm LJ-35及以下 LJ-50 LJ-70 150 200 250 TJ-16及以下 TJ-25~35 TJ-50~95 100 150 200 注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绑扎长度以小截面导线为准。 3铜、铝导线的连接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或有可靠的过渡措施。 410kV线路采用并沟线夹连接过渡引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 51~10kV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线路不应小于150mm。 5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 61kV以下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接头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并应进行绝缘包扎。 7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6.质量标准 一般项目 1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与绝缘子固定可靠,金具规格应与导线规格适配。 2线路的跳线、过引线、接户线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为6~10kV的,应大于300mm;电压等级为1kV及以下的,应大于150mm。用绝缘导线架设的线路,绝缘破口处应修补完整。 14.2.4电杆上路灯安装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架空线路水泥电杆上的路灯安装工程。 1.材料性能要求 1 所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设备应有铭牌。 2灯具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等现象。灯头线截面不应小于铜线1.5mm2;铝线2.5mm2。 3 针式绝缘子瓷件与铁件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严禁使用硫磺浇灌的绝缘子。 4绝缘导线不应有扭绞、死弯、断裂及绝缘层破损等缺陷。引下线截面不应小于铜线1.5mm2;铝线2.5mm2;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5灯架、抱箍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应热镀锌,遇有局部锌皮剥落者,除锈后应涂刷红樟丹及涂料。 6螺栓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螺栓与螺母应配合良好。金属上的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采用的防松装置应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7其他材料、熔断器、绝缘绑线、软塑料管、橡胶布、绝缘胶布等。 2.施工工具与机具 滑轮、锤子、活扳手、尼龙绳、水平尺、卷尺、脚扣、安全带、高凳等。 3.作业条件 灯架制作已完毕。架空线路施工已完成。 4. 电杆上路灯安装工艺流程 灯架、灯具安装 →配接引下线→试灯 5.施工要点 1灯架、灯具安装按设计要求测出灯具(灯架)安装高度,在电杆上划出标记。将灯架、灯具吊上电杆(较重的灯架、灯具可使用滑轮、大绳吊上电杆),穿好抱箍或螺栓,按设计要求找好照射角度,找好平正度后,将灯架紧固好。 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仰角应保持一致,排列整齐。 2配接引下线将针式绝缘子固定在灯架上,将导线后端在绝缘子上绑好回头,并分别与灯头线、熔断器进行连接。将接头用橡胶布和绝缘胶布半幅重叠各包扎一层。然后,将导线的另一端拉紧,并与路灯干线背扣后进行缠绕连接。 1每套灯具的相线应装有熔断器,且相线应接螺口灯头的中心端子。 2引下线与路灯干线连接点距杆中心应为400~600mm,且两侧对称一致。 3引下线凌空段不应有接头,长度不应超过4m,超过时应加装固定点或使用钢管引线。 4导线进出灯架处应套软塑料管,并做防水弯。 3试灯全部安装工作完毕后,送电、试灯,并进一步调整灯具的照射角度。 6.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灯架、灯具、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导线连接必须紧密、牢固。 (2)一般项目 1)黑色金属金具零件防腐保护完整。 2灯位正确、固定牢靠,杆上路灯的引线应拉紧。灯具清洁,成排安装的排列整齐。 14.3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工艺 14.3.1变压器安装工艺 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kV及以下中小型室内变压器的安装。 1.设备及材料性能要求 1变压器应装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电压、电流,阻抗电压及接线组别等技术数据。 2变压器的容量、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3干式变压器的局部试验PC值及噪声测试dB(A)值应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 4带有防护罩的干式变压器,防护罩与变压器的距离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5查验箱式变电所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箱式变电所应有出厂记录。 6外观检查有铭牌,箱门内侧应有主回路线路图、控制线路图、操作程序和使用说明,附件齐全,绝缘件无损伤、裂纹,箱内接线无脱落脱焊,箱体完好无损,表面涂膜应完整。 7安装时所选用的型钢和紧固件、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紧固件应是镀锌制品标准件。 8型钢各种规格型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锈蚀;螺栓除地脚螺栓及防震装置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螺栓,并配相应的平垫圈和弹簧垫。 9其他材料蛇皮管、耐油塑料管、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及变压器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施工工具及机具 1搬运吊装机具汽车吊、汽车、卷扬机、吊链、三步塔、道木、钢丝绳、滚杠。 2安装机具台钻、砂轮、电焊机、气焊工具、电锤、台虎钳、活扳子、●头、套螺纹板、空气压缩机、滤油机、油罐、行灯变压器、电工用梯、手电钻。 3测试器具钢卷尺、钢直尺、水平尺、线坠、兆欧表、万用表、电桥及试验仪器。 3.作业条件 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无误。按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技术、质量、安全和消防等措施落实)。 2土建工程施工完毕,标高、尺寸、结构及预埋件、焊件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3变压器轨道安装完毕,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墙面、屋顶喷浆完毕,屋顶无漏水,门窗及玻璃安装完好。 5室内地面工程结束,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6安装干式变压器,室内应无灰尘,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下。 7变压器、箱式变电所的基础验收合格,且对埋入基础的电气导管、电缆导管和变压器进、出线预留孔及相关预埋件进行检查并符合要求。 8设备、配件、材料齐全,并运至施工现场。 4.变压器安装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 变压器二次搬运→ 变压器稳装→ 附件安装→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5.变压器施工要点 (1)设备点件检查 1)设备点件检查应有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2)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文件核对变压器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是否齐全,有无丢失及损坏。 3)变压器本体外观检查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好无损伤。 4)油箱封闭良好,无漏油、渗油现象,油标处油面正常,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5)绝缘瓷件及环氧树脂铸件无损伤、缺陷及裂纹。 (2)变压器二次搬运 1)变压器二次搬运应由起重工作业,电工配合。最好采用汽车吊吊装,也可以采用吊链吊装,距离较长最好用汽车运输,运输时必须用钢丝绳固定牢固,并应行车平稳,尽量减少振动;距离较短且道路良好时,可用卷扬机、滚杠运输。变压器重量及吊装点高度按有关规定执行。 2)变压器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必须挂在油箱的吊钩上,上盘的吊环仅作吊芯用,不得用此吊环吊装整台变压器。 3)变压器搬运时,应注意保护瓷瓶,最好用木箱或纸箱将高低压瓷瓶罩住,使其不受损伤。 4)变压器搬动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振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以防倾斜,运输倾斜角不得超过15防止内部结构变形。 5)用千斤顶顶升大型变压器时,应将千斤顶放置在油箱专门部位。 6)大型变压器在搬运或装卸前,应核对高低压侧方向,以免安装调换方向发生困难。 (3)变压器稳装 1)变压器就位可用汽车吊直接甩进变压器室内,或用道木搭设临时轨道,用三步搭、吊链吊至临时轨道上,然后用吊链拉入室内合适的位置。 2)变压器就位时,应注意其方位和距墙尺寸应与图纸相符,允许误差为25mm,图纸无标注时,纵向按轨道定位,横向距离不得小于80㎜,距门不得小于1000㎜,并适当使屋内吊环的垂线位于变压器中心,以便于吊芯,干式变压器安装图纸无注明时,安装、维修最小环境距离应符合表14-6要求。 表14-6 安装、维修最小环境距离表 部位 周围环境 最小距离/㎜ B1 有导轨 2600 无导轨 2000 B2 有导轨 2200 无导轨 1200 B3 距墙 1100 B4 距墙 600 3)变压器基础的轨道应水平,轨距与轮距应配合,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气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规定不需要安装坡度者除外)。 4)变压器宽面推进时,低压侧应向外;窄面推进时,油枕侧一般应向外。在装有开关的情况下,操作方向应留有1200㎜以上的宽度。 5)油浸变压器的安装,应考虑能在带电的情况下,便于检查油枕和套管中的油位、上层油温、瓦斯继电器等。 6)装有滚轮的变压器,滚轮应能转动灵活,在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 7)变压器的安装应采取抗震措施。 (4)附件安装 1)气体继电器安装 ①气体继电器安装前应经检验鉴定。 ②气体继电器应水平安装,观察窗应装在便于检查的一侧,箭头方向应指向油枕,与连通管的连接应密封良好。截油阀应位于油枕和气体继电器之间。 ③打开放气嘴,放出空气,直到油溢出时将放气嘴关上,以免有空气使继电保护器误动作。 ④当操作电源为直流时,必须将电源正极接到水银侧的接点上以免接点断开时产生飞弧。 ⑤事故喷油管的安装方位,应注意到事故排油时不致危及其他电器设备;喷油管口应换为割划有“”字线的玻璃,以便发生故障时气流能顺利冲破玻璃。 2)防潮呼吸器的安装 ①防潮呼吸器安装前,应检查硅胶是否失效,如已失效,应在115℃~120℃温度内烘烤8h,使其复原或更新。浅蓝色硅胶变为浅红色,即已失效;白色硅胶,不加鉴定一律烘烤。 ②防潮呼吸器安装时,必须将盖子上的橡胶垫去掉,使其畅通,并在下方隔离器具中装入适量变压油,起滤尘作用。 3)温度计的安装 ①套管温度计的安装,应直接安装在变压器上盖的预留孔内,并在孔内加入适当的变压器油。刻度方向应便于检查。 ②电接点温度计安装前应进行校验,油浸变压器一次元件应安装在变压器顶盖上的温度计套筒内,并加适当的变压器油;二次仪表挂在变压器一侧的预留板上。干式变压器一次元件应按厂家说明书位置安装,二次仪表安装在便于观测的变压器护网栏上。软管有压扁或死弯,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富余部分应盘圈并固定在温度计附近。 ③干式变压器的电阻温度计,一次元件应预埋在变压器内,二次仪表应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导线应符合仪表要求,并加以适当的附加电阻校验调试后方可使用。 4)电压切换装置的安装 ①变压器电压切换装置各分接点与线圈的连线应紧固正确,且接触良好。转动点应正确停留在各个位置上,并与指示位置一致。 ②电压切换装置的拉杆、分接头的凸轮、小轴销子等应完整无损;转动盘应动作灵活,密封良好。 ③电压切换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有载调压装置)的固定应牢靠,传动机构的摩擦部分应有足够的润滑油。 ④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调换开关的触头及铜辫子软线应完整无损,触头间应有足够的压力(一般为8~10kg) ⑤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应装有机械联锁与带有限位开关的电气联锁。 ⑥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控制箱一般应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连线应正确无误并应调整好,手动、自动工作正常。挡位指示正确。 g.电压切换装置吊出检查调整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符合表14-7的规定。 表14-7 调压切换装置露空时间 环境温度/℃ >0 >0 >0 <0 空气相对湿度() 65以下 65~75 75~85 65~75 持续时间不大于/h 24 16 10 8 5)变压器连线 ①变压器的一、二次连线、地线、控制管线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②变压器一、二次引线的施工,不应使变压器的套管直接承受应力。 ③变压器工作零线与中性点接地线,应分别敷设。工作零线宜用绝缘导线。 ④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回路中,靠近变压器处,宜做一个可拆卸的连接点。 ⑤油浸变压器附件的控制导线,应采用具有耐油性能绝缘导线。靠近箱壁的导线,应用金属软管保护并排列整齐,接线盒应密封良好。 (5)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 1)变压器吊芯检查 ①变压器安装前应做吊芯检查。制造厂有特殊规定者,不检查器身者及就地生产仅做短途运输的变压器,且在运输过程中有效监督,无紧急制动、剧烈振动、冲撞或严重颠簸等异常情况者,可不做吊芯检查。 ②吊芯检查应在气温不低于0℃,芯子温度不低于周围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5的条件下进行(器身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得超过16h)。 ③所有螺栓应紧固,并应有防松措施。铁芯无变形,表面漆层良好,铁芯应接地良好。 ④线圈的绝缘层应完整,表面无变色、脆裂、击穿等缺陷。高低压线圈无移动变位情况。 ⑤线圈间、线圈与铁芯、铁芯与轭铁间的绝缘层应完整无松动。 ⑥引出线绝缘良好,包扎紧固无破裂情况,引出线固定应牢固可靠,引出线与套管连接牢靠,接触良好紧密,引出线接线正确。 ⑦测量可接触到的穿心螺栓、铁轭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⑧油路应畅通,油箱底部清洁无油垢杂物,油箱内壁无锈蚀。 ⑨芯子检查完毕后,应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从箱底油堵将油放净。吊芯过程中,芯子与箱壁不应碰撞。 ⑩吊芯检查后如无异常,应立即将芯子复位并注油至正常油位。吊芯、复位、注油必须在16h内完成。 ⑾吊芯检查完成后,要对油系统密封进行全面仔细检查,不得有漏油渗油现象。 2)变压器的交接试验 ①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认可的试验室进行。试验标准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的要求、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的要求。 ②变压器交接试验的内容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第6.0.1条的规定。 (6)变压器送电前的检查 1)变压器试运行前,应做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试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运行。 2)变压器试运行前,必须由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合格。 3)变压器试运行前的检查内容 ①各种交接试验单据齐全,数据符合要求。 ②变压器应清理、擦拭干净,顶盖上无遗留杂物,本体及附件无缺损,且不渗油。 ③变压器一、二次引线相位正确,绝缘良好。 ④接地线良好,PE、N线的连接点应在变压器处。 ⑤通风设施安装完毕,工作正常,事故排油设施完好;消防设施齐备。 ⑥油浸变压器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