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4 第第八八章章 工程工程地质评价地质评价 8 8.1.1 库区库区 1.库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山前组坡、残积 物及**群花岗混合岩。 2.距水库 8km 范围内无晚更新世活断层,无大于等于 5 级的地震活 动,边坡相对稳定,属抗震有利地段。 3.水库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抗震设防烈度Ⅶ度。 4.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堆积物孔隙水与**群混合岩裂隙水。 8 8.2.2 水库水库 1.流域面积较小,水库淤积不严重。 2.库岸相对稳定,但不排除因修村村通公路炸山体引起“竖石”发 生崩塌的可能。 3.库盆淤积有少量的细粒土,同进填充节理裂隙,因此,水库轻微 渗漏。 8 8.3.3 坝坝体体 1.大坝全长 238m防浪墙长,最大坝高 29m,坝顶高程 298.9m。主 坝为黏土薄心墙砂壳坝,长 178m, “副坝”为天然山脚,长 60m。 2.心墙土料取自库内及坝后的坡积物,砂料主要取自水库东侧的堆 积于山前的第四系砂土与风化成“砂块”状的全风化混合岩。 3.计算断面选在 0079 比较具有代表性。 8.3.18.3.1 坝坡坝坡 1.上游坡取材于就近的混合岩干砌乱石护坡,石料尺寸大小悬殊, 单块重量相差悬殊,坡面凹凸不平,塌陷、掏刷、架空、脱坡严重,绝 大部分已破坏。 2.下游坡无横向排水沟。 3.下游坡排水体以上杂草、灌木丛生。坡面局部凹凸不平,因坝顶 路加宽呈上陡下缓状,右阶地处坝脚人为破坏,呈直立状。 4.贴坡排水体塌陷、掏刷严重。 8.3.8.3.2 2 心墙心墙 1.施工筑到坝高 22m 时在坝顶产生纵向裂缝两条,一条靠近上游砂 壳,一条居中偏向下游。 2.心墙土合格干密度 1.67 g/cm 3。 3.自坝顶 0.85m~14.5m 干密度 1.62g/cm 3,质量稍差;14.5m~ 28.6m含截水槽干密度 1.69g/cm 3,质量较好。 25 4.心墙土呈“微透水”~“极微透水”渗透等级,满足规范要求。 ; 5.黏粒含量与塑性指数亦符合规范要求。 6.通过一个钻孔揭露心墙自坝顶2.8m~4.4m分布有厚1.6m的呈 “松 散”状态的“中等透水”等级的“粗砂” 。 7.通过一个钻孔揭露心墙自坝顶9.0m~9.4m分布有厚0.4m的呈 “稀 薄泥浆“状的黏土。 8.3.8.3.3 3 砂壳砂壳 1.砂壳为级配不良粗砂, “中等透水”~“强透水” ,满足规范要求。 2.砂壳呈“密实”状态,液化可能性极小。 3.上游砂壳具少许黏聚力。 8.3.8.3.4 4 副坝副坝 1.“副坝”渗漏,呈明流状态,实测渗漏量 14.6cm 3/s。 2.平均走向 N3.6W 的节理组甚发育,是引起渗漏的根本原因。 8 8. .4 4 坝基坝基 1.砂砾卵石层厚1.5m,呈“强透水”等级。 2.此层渗透变形主要为管涌型,允许水力坡降 0.23。 3.此层基本无液化可能。 4.基岩为混合岩,节理裂隙极发育,实测渗漏量 3.4L/s。 8 8. .5 5 溢洪道溢洪道 1.水库建成时为开敝式,1984 建溢洪闸二孔,3m7m 平板钢闸门, 并建两跨交通桥。 2.交通桥自建成以来无防护拦杆,严重影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花岗混合出露于左右壁,呈全风化~强风化状。 4.出口无消能防冲设施。 5.泄槽开挖极不规则,随时有发生崩塌的可能。右壁顶距村村通公 路仅 1m 左右,路面无防护拦杆,严重影响过往村民的人身安全。 6.尾水渠深、窄、陡,呈“高山峡谷”状,严重影响溢洪。 8 8. .6 6 筑坝土料筑坝土料 1.水库附近有较好的土料及砂料,质量均满足要求,而且运距较小。 综上所述,水库病险类型是 1.“土石坝坝体变形问题”的“坝体裂缝”及“护坡损坏”之问题。 2.“渗漏问题”的“土石坝坝体渗漏”与“非咯斯特坝基渗漏”及 “放水洞渗漏”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