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唐山沟地层 一、地层 井田内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已缺失,根据钻孔和井筒揭露情况,地层由老至新有 (一)寒武系中统徐庄组(∈2x) 上部岩性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状灰质白云岩、石灰岩,下部为紫灰色页岩夹薄层含砂屑白云质灰岩,底部浅红色钙质砂岩,厚度不详。 (二)侏罗系(J) 1、下统永定庄组(J1y) 岩性为灰紫色、紫红、灰褐、灰黄色中粗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白色中粗粒砂岩,底部为K8灰白色含砾中粗砂岩,本组地层揭露厚度为5.9322.80m,一般为15m。 本组与下伏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中统大同组(J2d) 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以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互层为主,夹少量灰白色中-粗砂岩。本井田含煤7层。底部以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本组厚度为34.0154.0m,一般为136.10m。大同组上部层段,也就是第三旋回(J2d3)全部遭白垩系剥蚀而不赋存。 (五)白垩系下统左云组(K1z) 岩性以杂色砾岩、紫红、暗紫色砂质泥岩、粗砂岩组成,砾石成分为片麻岩、石灰岩、砂岩、石英、燧石等,上部胶结疏松,下部坚硬,由南向北逐渐加厚,本井田厚60.0147.63m,一般为119.4m,与下伏大同组为不整合接触。北部白垩系直接覆盖于永定庄组或寒武系之上,煤系地层尖灭之原因 ,一是煤盆地边缘基底隆起,沉积厚度变小,二是与后期白垩系冲刷剥蚀作用有关。与下伏大同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六)第四系上更新统(Q3m) 上部为浅黄色及黄褐色松散状黄土(即马兰期黄土),下部为棕红色亚砂土及亚粘土,多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分布广泛,厚度一般为15.0m。 鹊山 矿床地质概况 一、地层 井田位于大同煤田的西北部,属黄土半掩盖区,基岩仅出露于沟谷两测。揭露地层由老到新为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一)、寒武系∈ 中统徐庄组∈2x 以紫红色、猪肝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铝质泥岩、泥灰岩及灰白色石灰岩。本组厚度0-95.00m,一般60m,向北厚度逐渐变薄。 (二)、石炭系C 中统本溪组C2b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及粘土岩,致密块状,鲕状结构,中部夹一层灰褐色石灰岩,层位稳定,定为标志层K1,下部一般为铝土岩,底部为褐铁矿,全区层位稳定,与下伏地层徐庄组(∈2x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本组厚度0-27.50m,一般19.90m。向北厚度逐渐减小。本组含化石有Fusutina sp Chaetetes sp Crinoidea Spirifer等。 (三)、侏罗系J 1、下统永定庄组J1y 主要由灰白色砂岩及杂色泥岩组成,砂岩多为粗砂岩、中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含有白云母及重矿物,高岭土胶结,胶结良好,分选及磨圆度较差;泥岩为紫红色、灰绿、灰褐等杂色组成,鲕状结构明显,铁质浸染普遍。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本组厚度21.00-77.42m,一般40.20m,本组地层显示了南厚北薄的趋势,具水平-微波状层理、斜层理。 2、中统大同组J2d 由灰白色粗碎屑岩及灰色泥岩、粉砂岩、煤组成。含煤13层, 2-2、2-3、3、4、5、7、8、9、11-3、12、13、14、15号煤层,主要可采煤层为3、4、7、8、11-3、12、14号煤层。粗碎屑岩多为灰白色,成份为石英,高岭土胶结,分选性较好;泥岩及粉砂岩多为灰色,致密块状,坚硬,水平、微波状层理为清晰。基底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11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本组厚度25.00-220.37m,南厚北薄,一般182.40m,见大同组地层等厚线图3-1-1。 3、中统云岗组J2y 岩性以灰白、灰黄中粗砂岩、砂砾岩为主,砾石成份以石英、燧石为主。硅泥质胶结,分选性差。基底为石英质含砾粗砂岩K21。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本组厚度0-70.47m,一般20.50m。井田北部被白垩系地层剥蚀,主要分布在井田南部山梁上。 (四)、白垩系K 下统左云组K1z 岩性以一套巨厚的砾岩为主,其特征为灰白、灰绿、灰褐、紫红等杂色,砾石成份为各种岩屑、泥岩、砂岩、石灰岩、玄武岩等。分选性中等, 圆度较好。下部胶结良好,上部胶结松散。与下伏地层 为不整合接触。本组厚度0-199.00m,一般56.00m。主要出露于井田 的北部。 (五)、第四系Q 包括中、上更新统Q23和全新统Q4两部分。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1、中、上更新统 Q23 出露于十里河两岸。上部为厚约12m的亚砂土,浅黄色,土状,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分布广泛。底部有厚约0.60m卵砾石层,本组厚约8.00-25.00m。平均9.50m,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 2、全新统(Q4) 分布于十里河、鹊儿山河河谷里。由亚砂土、砂及砾石组成,厚0-26.78m,一般9.00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