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造纸主厂房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公司 项目经理部 二零零八年八月 审 批 页 工程名称 文件内容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公司 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 审核人 监理单位审核意见 建设单位审核意见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合同 1.2施工图 1.3主要法规 1.4主要规程、规范 1.5主要图集 1.6主要标准 二、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2.2结构概况 三、施工组织部署 3.1施工组织管理 3.2质量管理体系及分工 3.3施工管理目标 3.4施工总平面布置 3.5劳动力组织 3.6主要材料计划(含周转料) 3.7主要机械计划 3.8施工原则控制 四、施工装备 4.1技术准备 4.2现场准备 4.3协调场外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4.4施工过程通讯联络 4.5岗位培训 4.6现场试验室准备 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5.1施工平面分区及竖向结构分段 5.2、施工测量 5.3 0.000以下结构施工 5.4 0.000以上结构施工 5.5钢筋工程 5.6模板工程 5.7混凝土工程 5.8脚手架工程 5.9二次结构围护与分隔 5.10屋面防水工程 5.11设备基础纸机基础施工 5.12 装饰工程施工 5.13安装施工方法 5.14季节性施工 六、技术管理措施 6.1、测量管理措施 6.2、施工试验管理措施 6.3、施工资料管理措施 6.4、技术节约措施 6.5、其它技术管理措施 七、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7.1、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7.2、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八、现场管理措施 8.1、安全防护措施 8.2、临时用电管理措施 8.3、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8.4、场容管理措施 8.5、文明建设管理措施 8.6、材料管理措施 8.7、机械管理措施 8.8、环卫管理措施 8.9、成品保护措施 8.10工期保证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合同 1.2施工图 1.3主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及相关地方法规 1.4主要规程、规范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 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1993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2年版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1985 行 业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JGJ109-96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 1.5主要图集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 03ZG003 地方 中南标图集 98ZJ合订本 华北标图集 88J 1.6主要标准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 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1990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地理位置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监督单位 施工 总承包单位 合同范围 施工图中全部 投资性质 自筹 合同质量目标 合同性质 合同工期 本工程为公司造纸纸车间主厂房工程。建设地点位于生产区内。纸车间主厂房为长209.95米,宽65.0米,高23.8米,二层局部三层的框排架结构,建筑面积35693平方米。 2.1建筑概况 纸车间主厂房内除工艺生产设备布置所需的空间外,一层平面还布置有胶料制备间、真空泵房区、空压站、变压器室、10kV高压配电室、空调机房、风机房、男女卫生间等。二层(7.5米标高)平面布置有胶料制备区、仪表机柜室及控制室、配电室、风机房等。三层(13.5米标高)平面布置有设备用房。厂房主跨度为36.0米;车间柱顶标高为21.8米;轨顶标高为17.8米。 墙体内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外墙标高1.2米以下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标高1.2米以上采用双层压型钢板墙体。 楼地面车间地面做法为150厚C20砼,变压器室设卵石地面以集油,男女卫生间贴瓷砖;楼面面层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耐磨涂料面层,其中仪表机柜及控制室采用抗静电地板。 顶棚控制室内的吊顶采用铝合金龙骨,铝合金吊顶;湿式造纸联合厂房的湿部局部做不锈钢板吊顶,并加送热风以防顶棚结露,影响产品质量。 屋面主跨屋面采用轻钢压型钢板屋面。辅跨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加隔热、柔性卷材防水面层,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门窗除特殊要求外均采用铝合金门窗。 本工程为两层局部三层工业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 2.2结构概况 本工程主要构筑物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定,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中规定,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应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规定的二级观察登记布置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2.2.1、基础工程 本工程采用桩基础,桩基形式由人工挖孔桩、旋挖灌注桩及预制混凝土管桩组成(已由桩基施工队伍完成)。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室内地面0.000以下砌体采用MU10和M5水泥砂浆砌筑。 砖基础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质量3的防水剂,厚度20mm,设于室内设计标高0.000以下60mm。 本工程底层地面有设备基础、地沟等,须保证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填方前场地内的杂物和开挖基坑所堆积的松土必须清除干净,用作填方的土料不能参杂树根、草皮、腐植土及其它杂质,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得超过250mm,含水量应尽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基础垫层采用C10素混凝土,厚100,每边宽出基础底面100。 本工程中凡高度不大于4m的非承重隔墙可直接置于加厚的混凝土地面上,做法详见设计总说明附图1。 2.2.2、钢筋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本工程环境类别地上部分为一类,地下部分为二a类,厚度确定详见03G101-1第33页。但用于基础时,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无垫层时不小于70)。 本工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由03G101-1第33、34页确定。 各构件的平面表示法及构造要求详见03G101-1。 设备基础与构筑物 本工程有大型的纸机基础(PM9、PM10),基础分别位于D轴/5~36和H轴/5~36,承台高有1200、1500、2000,纸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应分层施工。 板上的小型设备基础宜与板同时浇灌,因施工条件无法达到的允许二次浇灌,但必须作凿毛加强处理。做法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附图2。 2.2.3、砌体工程 本工程中砌体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构造柱、圈梁、过梁、填充墙等做法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 2.2.4、据建筑设计院提供的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工程地下为特殊地质条件,地下水对砼、钢筋及钢结构均无腐蚀性。 2.2.5、主要构件截面尺寸 承台(高1100)12001200,13001300,14001400,16001600,19001900 框架柱400400,500500,500600,500700,600600,600700,5001100,6001100 框架梁基础框梁250600,250700,300600,300700,300800,350900楼层框梁3501000,4001200,4001000,5001000,6001000,300800,350850 非框架梁250400,250500,300700,300800,300900 楼板100,120,150 三、施工组织部署 3.1施工组织管理 3.1.1组织机构 本工程将实行责、权、利高度统一的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由项目经理及项目副经理四名,主管技术、质量、生产、安全、经营、成本和行政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重大事宜。具体详见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对公司负责,其余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经理部下设六个工作科室,各科室职能如下 施工科负责制定落实生产计划,完成工程量的统计,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生产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力、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的日常管理。 技术科编制和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洽商、汇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组织材料检验和施工试验,检查监督工程质量,调整工序矛盾,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质安科施工质量程序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检查工程施工质量,编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以及安全防护、消防保卫、环保环卫等工作。 材料设备科负责工程物资和施工机具购置、搬运、贮存,编制并实施物资使用计划,监督控制现场各种物资使用情况,维修保养施工机具等。 经营核算科负责编制工程报价、决算、分包合同管理等工作。 财务科负责日常财务管理、工程成本核算、资金管理等工作。 3.2质量管理体系及分工 3.2.1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结构框图 专业分公司 技 术 科 公司职能部门 施 工 科 质 安 科 材 料 设 备 科 财 务 科 经 营 核 算 科 综 合 管 理 科 各专业施工队伍 服务配合 指导监控 组织管理 公司决策层 项 目 经 理 部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土建) 项目副经理(装饰) 技术负责人 3.2.2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现场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其组长和成员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成员 3.3施工管理目标 3.3.1质量目标 本工程为湖南省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在抢进度的同时要确保施工质量,争创省级文明工地。 3.3.2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计划开、竣工日期的要求,确定本工程主体于2009年8月8日完成,为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分阶段设立工期控制点,主体工程于2008年11月8日完工,主体阶段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图。 施工内容 开工日期 完工日期 施工天数 施工准备 2008年7月15日 2008年8月2日 19 基础施工 2008年8月3日 2008年9月20日 49 一层主体(含夹层) 2008年8月25日 2008年10月7日 43 二层主体(含局部三层) 2008年9月6日 2008年10月27日 52 屋面施工 2008年10月6日 2008年11月8日 32 3.3.3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1)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人身伤害、设备火灾事故发生,将月工伤率控制在0.5‰以内,严格达到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确保安全评分达到建设部安全评分标准优秀以上; (2)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整洁、美观、卫生,合理组织现场污水排放,施工过程中有序、低噪、无尘; (3)施工过程中,满足业主对工程建设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并积极协调配合其他施工单位。竣工后,积极进行回访维修工作,在保修期内达到无工程质量投诉。 3.4施工总平面布置 3.4.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2)、现场水电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现场布置塔吊2台(TC5612)南北向交错布置,搅拌站设备两套(北向18轴到25轴之间),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4.2施工出入口的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用临时围挡封闭,与外界隔离。现场北向搅拌站、西南向各设一个施工出入口,由于施工初期材料运输主要靠现有厂区道路,加之土方开挖需要,临时围挡并不能完全封闭。 3.4.3临时设施的设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4.4施工用水 由于混凝土搅拌场地设在场内,现场施工用水量大,现场从工地施工用水水源(北向芦苇场6哨岗处消防栓)接1Φ80供水主管,一直铺设到高岭项目部与之共用,在甲方配电间西侧变径为Φ50供水管网到砼搅拌站,作为主要施工临时供水;另外从西侧一消防栓接一根1Φ40供水管作辅助用水。 3.4.5施工用电 现场施工用电采用TN-S的三相五线制,线材选用绝缘铜线,并按要求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采用三级配电,线路采用埋地方式,通过道路时设置套管保护。 用电功率P1.05(K1∑P1/COSφK2∑P2 K3∑P3K4∑P4) 用电高峰期主要设备功率统计表如下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 功率 (kw) 数量 (台) 进场日期 备注 1 塔 吊 TC5612 37.5 1 TC5612 37.5 1 2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 90 1 HBT80 90 1 3 搅拌机 JDY350 15 1 JDY500 18.75 4 4 门式提升机 SSE100A 7.5 4 5 振动器 HZX-60 1.1 5 6 平板振动器 N-7 3.3 2 7 对焊机 UN-100 100 2 8 交流焊机 BX2-500 50 3 BX2-300 18 2 9 切断机 GJ-50 5.5 2 10 弯曲机 WJ-50 4 4 11 调直机 GTG3-10 5 2 12 木工机械 7.5 4 13 水泵 2.5 5 (三)施工用电负荷计算 一、1配电间 ΣP1.05K1ΣP1/COSφ K2ΣP2+K3ΣP3 P137.5190218.7541517.521.133.315.5142517.522.53370.1KW P21001502181218KW P3 P1+P210%370.121810%58.81KW 1配电间总计算负荷容量ΣP 1.05(0.6370.1/0.750.6218+1.058.81)509.97KW 二、2配电间 ΣP1.05K1ΣP1/COSφ K2ΣP2+K3ΣP3 P137.517.521.123.315.5142517.522.5296.5KW P21001501181168KW P3 P1+P210%96.516810%26.45KW 2配电间总计算负荷容量ΣP 1.05(0.696.5/0.750.6168+1.026.45)214.67KW 施工用电总量为724.6KW 其中照明按机具用电总量的10,即85.26KW考虑,施工用电总容量选择800 KW 。 3.5劳动力组织 3.5.1集结公司下属劳务公司()精干的施工队伍,组织好劳动力进场。要求队伍自身管理水平高,施工能力强,两季不回家,既有利于施工生产的连续,又可保证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 3.5.2做好工人的入场教育培训,搞好全员的各项交底工作培训应按工人的工作任务,区分不同层次和培训内容,使工人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以确保员工对现行有效法规要求、内部标准、组织方针、目标的认识。 3.5.3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由安全员组织培训,工人进场后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国家法规相关要求、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内部标准、安全目标等知识,强化工人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3.5.4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集体交底工作,使全体员工都掌握相关技术及质量标准。 3.5.5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计划人数 进场时间 备注 1 普工 50人 施工准备阶段 2 模板工 100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3 钢筋工 100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4 混凝土工 30人 承台、基础梁施工阶段 5 砌筑泥工 80人 施工准备、二次结构阶段 6 抹灰泥工 50人 施工准备、装饰阶段 7 油漆工 40人 装饰阶段 8 机械工 4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9 塔吊司机 含指挥 8人 承台、基础梁施工阶段 10 电焊工 20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11 测量工 4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12 试验工 4人 承台、基础梁施工阶段 13 水工 4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14 电工 4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15 后勤服务 10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16 管理人员 20人 从施工准备阶段陆续进场 3.6主要材料计划(含周转料) 3.6.1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名称材料、构件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水泥32.5级 kg 10585525.0 2 水泥42.5级 kg 113012.2 3 圆钢 kg 264378.9 4 螺纹钢Ⅱ级 kg 368351.6 5 螺纹钢III级 kg 987304.9 6 砾石10mm m3 17516.3 7 粗净砂 m3 2792.9 8 中净砂 m3 12334.5 9 松原木 m3 162.9 10 松厚板 m3 12.1 11 杉原条 m3 309.8 12 镀锌铁丝22 kg 7557.7 13 镀锌铁丝8 kg 21672.9 14 红青砖24011553 千块 33.3 15 标准砖24011553 千块 2203.8 16 复合型高效减水剂 kg 106764.1 17 石油沥青30 kg 204.6 18 PVC塑料排水管Φ110 m 864.5 19 外墙抹灰面刷墙漆 m2 8040.5 3.6.2工程材料控制措施 为了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耗用,加强对工程材料的审批和核算力度,提高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现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管理方法 3.6.2.1检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 3.6.2.2审核工程使用材料、半成品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 3.6.2.3检查材料、半制品质量; 3.6.2.4对采用的新材料、新型制品,检查技术鉴定文件; 3.6.2.5对重要原材料、制品、设备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手段实地考察,督促生产厂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3.6.2.6核查结构构件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考察其生产工艺; 3.6.2.7设备安装前,按相应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其质量; 3.6.2.8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1)、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怀疑时,应予抽样检验。 (2)、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3)、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 (4)、材料抽样和检验的方法,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5)、在现场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先提出试配要求,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6)、高压电缆、电压绝缘材料要进行耐压实验。 (7)、对具有放射性、化学挥发性的材料要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的放射量和挥发量符合环保要求。 3.6.2.9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1)、对主要装饰材料及建筑配件,在订货前要求厂家提供样品或看样订货,主要设备订货时,要审核设备清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对材料性能、质量标准、实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必须充分了解,以便慎重选择和使用材料。 (3)、凡是用于重要结构、部位的材料,使用时必须仔细地核对、认证,其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有无错误,是否适合工程特点和满足设计要求。 (4)、新材料应用,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和充分的论证,并要符合结构构造的要求。 (5)、材料认证不合格时,严禁用于工程中。 3.7主要机械计划 根据进度计划制定机械需用计划,及时组织好施工机械的进场到位,并检查保养一遍,使其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详见下表。 序号 机具名称 型号 功率 (kw) 数量 (台) 进场日期 备注 1 塔 吊 TC5612 37.5 1 TC5612 37.5 1 2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 90 1 HBT80 90 1 3 搅拌机 JDY350 15 1 JDY500 18.75 4 4 门式提升机 SSE100A 7.5 4 5 振动器 HZX-60 1.1 5 6 平板振动器 N-7 3.3 2 7 对焊机 UN-100 100 2 8 交流焊机 BX2-500 50 3 BX2-300 18 2 9 切断机 GJ-50 5.5 2 10 弯曲机 WJ-50 4 4 11 调直机 GTG3-10 5 2 12 木工机械 7.5 4 13 水泵 2.5 5 3.8施工原则控制 3.8.1基础工程 主控网(水准点)交验→测量放线→基坑开挖→承台及基础梁垫层→砌砖胎膜→承台及基础梁扎筋、柱插筋→承台及基础梁混凝土→结构养护→土方回填。 3.8.2主体工程 分中弹线→搭支模架、接绑柱筋→装柱模→浇筑柱混凝土→拆柱模、支梁底模→扎梁筋→支梁侧模、板底模→扎板底筋→预留预埋→扎板面筋→浇混凝土 3.8.3装饰装修工程 测量放线→二次结构砌筑→立门窗口→内墙顶棚抹灰→楼地面→设备安装→门窗扇安装→墙面踢脚→涂料→地面面层→油漆 四、施工装备 4.1技术准备 4.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 1合同签订后,由技术部门向建设单位领取各专业图纸,由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并建立管理台帐。 2由技术副经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 3工程开工前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作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4.1.2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图集 根据施工图纸,准备与本工程相关的规程、规范及有关图集,并分发给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 4.1.3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及座标位置,配合完成主控点(网)、水准点的交验,做好上部结构工程控制网(标高)的测量定位,同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做好标识加以保护。 4.1.4工程技术人员认真了解地下管网及周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高)度。 4.1.5器具配置 主要测量、材料试验、质检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GTS-332w 台 1 工程开工即组织进场 2 水平仪 DS2 台 2 3 激光经纬仪 J2 台 3 4 钢卷尺 50m 把 3 5 钢卷尺 5m 把 30 6 塔尺 5m 根 3 7 塌落度仪 标准 个 2 8 砼抗压试模 150*150*150 套 18 9 砂浆试模 7.07*7.07*7.07 套 18 10 轻便触探仪 10KG 台 1 11 重型标准击实仪 NTY 台 1 12 台称 15Kg 台 1 13 分析天平 TG628A 台 1 14 环刀 200 套 20 15 铝盒 个 30 16 恒温干燥箱 个 1 17 计算机 联想P4 台 1 4.1.6提前做好模板设计详图及钢筋放样工作。 4.1.7做好各种材料进场计划。 4.2现场准备 4.2.1施工道路及场地 做好施工现场围护,并进行美化装饰;做好临近建筑物、道路等安全防护工作。 根据临水、临电设计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工作;修建并硬化场地临时道路,修建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搞好工程通信工作。 4.2.2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如前所述 4.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如前所述 4.3协调场外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4.3.1制约和影响施工生产的因素很多,内、外部的都有,特别是场外协调工作十分重要,项目部设专人联系,协调对外工作。 4.3.2由于施工现场在厂区生产区内,文明施工尤为重要,对于厂区外工人宿舍,派专人对其进行管理,走访周围居民,确保不影响到他人。 4.3.3与消防保卫部门、环保部门、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做好现场的各种办证工作,使施工纳入法制化、合理化轨道。 4.3.4积极协调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4施工过程通讯联络 塔吊司机、信号工、砼输送泵司机及现场砼浇筑工采用对讲机联络,以确保正确指挥。 现场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联系,对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情及时进行全面沟通、协调。 4.5岗位培训 4.5.1管理人员培训 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新规范、新法律法规。 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季节性施工交底,使全部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4.5.2劳务人员培训 对劳务队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宣传、动员。 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 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 4.6现场试验室准备 4.6.1根据本工程结构情况及设计要求,建立一间标准养护室、试验器具及成型试件存放室。 4.6.2、配备试验器具见主要测量、材料试验、质检仪器设备表。 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5.1施工平面分区及竖向结构分段 由于施工面积巨大,工期非常短,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根据施工缝的位置分四个施工段,全面铺开施工,纸机基础单独组织队伍施工。分段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竖向将该工程分为三个施工阶段,其中预留预埋、设备安装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土建施工阶段如下 ⑴、0.00以下结构施工 包括土方、承台、基础粱等; ⑵、0.00以上结构施工 包括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纸机基础、围护填充砌体、钢结构安装、屋盖结构系统安装配合; ⑶、装饰施工阶段 包括室内外装饰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室外附属工程。 施工程序 ⑴、整个工程以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为先导,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结构后围护;室外装饰由上而下,室内装饰由下而上,先湿作业、后干作业的顺序进行施工。 施工程序如下图 土方开挖 承台、基础梁结构 土方回填 主体结构 屋盖系统安装 砌体结构 屋面防水 竣工验收 预留预埋部分设备安装穿插进行 室内外装饰 造纸设备安装及调试 ⑵、结构施工顺序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程序 基坑开挖→承台及基础梁垫层→砌砖胎膜→承台及基础梁扎筋、柱插筋→承台及基础梁混凝土→结构养护→土方回填。 地上主体结构工艺施工顺序 分中弹线→搭支模架、接绑柱筋→装柱模→浇筑柱混凝土→拆柱模、支梁底模→扎梁筋→支梁侧模、板底模→扎板底筋→预留预埋→扎板面筋→浇混凝土 ⑶、围护、分隔施工顺序 弹线→立门架→砌筑围护分隔墙砌体(安过梁) ⑷、一般内装饰施工顺序 墙面(顶棚)抹灰→地面→木作→油漆、涂料 ⑸、外装饰施工顺序 贴饼、冲筋→打底→外墙 94 5.2、施工测量(详见施工测量方案) 5.2.1、施工测设准备工作 1)、仪器的校验 全站仪精度(3mm2ppm*D),经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2)、熟悉图纸,测量方案及有关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测量任务。 3)、主控轴线桩、水准点的交接。 4)、对各测量点进行编号,编号原则纬向轴号纵向轴号层号。 5)、外业用笔记本电脑内业用PC机进行记录、计算、整理。 5.2.2、施工测量 本工程建筑面积庞大,轴线测设采用先进的全站仪和激光经纬仪,标高测设采用S2水准仪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用矩形控制网。对移交的基础施工单位主控轴线和水准点,复核无误后,利用全站仪精确测出各控制轴线,设立轴线控制桩,建立地下及地上部位控制网。根据场地情况,主要控制点埋设在建筑物附近空地。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场地情况,地下施工采用外控法,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以图示点GPS5为总控制点,另外一点GPS3为辅助控制点,主要用于校核。 2)、GPS5点的绝对坐标为(259770.079,417906.300,35.639)GPS3点的绝对坐标为(259488.779,417879.710,34.703),这两个点是设立控制网的依据。 3)、在现场设立二维直角坐标系,利用总控制点计算出/的绝对坐标,将绝对坐标系转化为相对坐标系,设定为(0,0)。使整个建筑物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同时将水准点的高程引测到现场便于监控的位置。 4)、以总控制点GPS5为原始测站点,以辅助控制点为后视点,在场内建立控制网,分别记录下座标值,作为今后分轴线的依据,对工程进行测量控制。轴线控制网如下图所示 2地上部分施工采用内控法,内控点采用GTS-332W全站仪进行放样,考虑到层数变化,在首层设置12个控制点(如下图),确保每个施工段都至少有两个控制点,在每层相应位置留置观测孔,整个楼层轴线每层均相互校核,确保测量精度。 轴线控制网如下 (2)高程控制 1根据甲方提供的勘测设计指定的水准点相对标高参照点,GPS5(35.639米)、GPS334.703米,用水准仪准确地引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和12塔吊标准节上,共设6个点,水准点的设置,必须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埋设的水准控制点大样见下图。 2高程的引测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Ⅱ等的值n1/2n为引测站数,当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时,可按水平距离比例修正。 3高程的向上传递 针对建筑物的特点,标高控制在施工段首层设2个标高控制点,向上层层传递,整个楼层标高每层均相互校核,确保测量精度。标高传递自首层标高控制点,用钢尺沿该控制点向上直接丈量,将标高传递上去,或者在塔吊上吊钢尺,用水准仪读数,将下层标高传递到上层。同时在每层设置标注一个高程基点,以此点作为基准点进行楼层的细部高程的控制。 5.2.4建筑物的定位测量及平面控制轴线的向上传递 1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由建筑控制主轴线的控制点位,测设出主轴线的准确位置;同时根据设计图纸各轴线与主轴线的位置、距离关系,拟采用平行线移动法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具体准确位置,并进行相应轴线点位的设置、保护。同时进行必要的检核和校正工作。 2平面控制轴线的向上传递 平面控制轴线的向上传递采用激光经纬仪完成该项工作,具体方法是在首层结合设计图纸要求,精确测定出12个激光控制点,激光点设置好后在每一点位上固定铁三角架,这样架设激光经纬仪快速、稳定。 在首层激光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在每层激光投点位置上预留200mm200mm激光孔洞,以便激光能竖向传递。 做两块300mm300mm毛玻璃激光接收板,当激光束投射到接收板上时,慢慢转动激光仪一周360,在接收板上用彩色笔沿光束划一光圈,再在光圈上划出十字线,十字中心为基准点,在基准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十字交叉整平,后视对准另一处激光经纬仪投测交叉中心点,精确测定控制线。 5.2.4、基础施工抄平放线 ①、本工程桩基础已完成。 ②、承台、基础梁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建(构)筑物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的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度(或采用坑壁支护开挖度),定出开挖边线的位置。 ③、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 ④、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有垫层的应在垫层面上放出(弹墨线)墙或基础平面尺寸。 ⑤、承台、基础梁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油标示),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 ⑥、承台、基础梁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柱等截面尺寸线,有地梁、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