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十一 、施工中特别重视的问题 21.1. 玻璃幕墙施工需重视问题 21.1.1. 材料 合格证与试验报告。 (1)通病现象玻璃、型材合格证、检测报告、试验报告资料缺失。 (2)防治措施 1)明确供应商及检测单位所提供合格证或检测报告、试验资料的正确、数量。 2)加强合格证、检测报告和试验资料的管理及归档工作。 21.1.2. 密封胶采购。 (1)通病现象结构胶、耐候胶订货渠道不正规,品质不保证。 (2)防治措施 1)配合政府或职能部门认真做好结构胶、耐候胶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 2)做好项目采购的统筹协调工作。 3)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实施有效的供应商评审管理工作。 4)供应商应及时提供结构胶、耐候胶的出厂合格证,与工程结算付款挂勾。 5)严格按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标准进行进货检验。 21.1.3. 密封胶使用期限。 (1)通病现象结构胶、耐候胶过期使用。 (2)防治措施 1)明确要求结构胶、耐候胶厂家在产品上醒目地标明出厂日期或使用期限。 2)加强加工和施工过程的自检和专检工作。 3)加强关键质量的联产计酬管理工作。 4)加强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品质管理工作。 21.1.4. 结构胶试验。 (1)通病现象未在施工前进行结构胶相容性试验和粘结强力试验。 (2)防治措施 1)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教育。 2)制定和完善工序控制程度和有关的管制措施。 3)有效地实施工序管制。 21.1.5. 密封胶条。 (1)通病现象密封胶条品质和物理性能差,达不到标准要求。 (2)防治措施 1)建立和完善合格供应商档案,加强供应商的评审和选择工作。 2)定期把信息资料反馈至供应商,协助厂商做好品质控制工作。 3)完善密封胶的进货检验手段、方法、标准。 4)供应商应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 21.1.6. 五金配件。 (1)通病现象五金件质量变异大。 (2)防治措施 1)加强五金配件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 2)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并进行有效的采购评审。 3)完善五金配件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手段。 4)健全进货检验制度并严格有效地执行。 5)五金配件均应附出厂合格证。 21.2. 支座点安装 21.2.1. 预埋件。 (1)通病现象预埋钢板位置、标高、前后偏差大,支座钢板连接处理不当,影响结点受力和幕墙的安全。 (2)防治措施 1)按标准线进行复核找准基准线,标定永外座标点,以便检查测量时参照使用。 2)预埋件固定后,按基准标高线、中心线对分格尺寸进行复查,按规定基准位置支设预埋件。 3)加强钢筋捆扎检查,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及测量预埋件情况,当发生变形立即停止浇灌,进行调整、排除。 4)为了防止预埋件的尺寸、位置出现位移或偏差过大,土建施工单位与幕墙安装单位在预埋件放线定位时密切配合,共同控制各自正确尺寸,否则预埋件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将直接影响安装质量及工程进度。 5)对已产生偏差的预埋件,要订出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处理,详细处理方案见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第3.3.2中“预埋件尺寸偏差处理”。 21.2.2. 预埋件钢板锚固、焊接。 (1)通病现象预埋件钢板锚固中的钢板厚度及锚筋长度、直径不符合规范要求;焊缝质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 (2)防治措施 1)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之5.7.10-15有关内容执行。其钢材锚板要求为Q235钢,锚板厚度应大于锚筋直径的0.6倍;锚筋采用I级或Ⅱ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受力锚筋不宜少于4根。直径不宜小于8mm,其长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 2)焊接时应执行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的规定,直钢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手工焊缝不宜小于6mm及0.5d(I级钢筋)或0.6d(Ⅱ级钢筋)。 21.2.3. 支座结点三维微调设计。 (1)通病现象支座节点未考虑三维方向微调位置,使安装过程中主梁无法调整,满足了规范的要求。 (2)防治措施 1)在建筑施工中,国家对建筑物偏差有一定要求,在设计中可参照国家有关规范。在一般情况下,其三维微调尺寸可考虑水平调整在30mm内进行设计,以适应建筑结构在国家标准中允许偏差内变动的要求。 2)在设计支座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允许的最大偏差数据,以满足幕墙的施工要求。因主体变动一般是不大可能的,只有在幕墙设计中的三维调整来满足工作的要求。 21.2.4. 支座焊接防腐。 (1)通病现象支座各连接点在主梁调整后施焊,破坏了原镀锌防腐,未加处理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导致玻璃幕墙留下隐患,影响幕墙的安全使用。 (2)防治措施 1)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和记录,并且落实到各级施工人员。 2)所有钢件必须热镀锌处理。 3)认真落实执行有关规范,并且做好隐蔽工作验收和记录,对不合格产品复修。 4)在钢支座焊接质量检查评定符合标准规范后,方可实施涂漆工序,且除锈、涂防腐漆及面漆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1.2.5. 支座节点紧固。 (1)通病现象节点有松动或过紧现象,在外力作用下或温度变化大时产生异常响声。 (2)防治措施 1)在幕墙主梁安装调整完后,对所有的螺栓必须拧紧,按图纸要求采取不可拆的永久防松,对有关节点进行焊接,避免幕墙在三维方面可调尺寸内松动,其焊接要求按钢结构焊接要求执行。 2)大多点座支点的情况下,副支座型材上必须设长孔,且螺栓应上紧到紧固而铝材又不变形为原则。 3)主梁芯套与主梁的配合必须为动配合,并符合铝材高精级尺寸配合要求,不能硬敲芯套入主梁内。 21.2.6. 测量放线定位。 (1)通病现象安装后玻璃幕墙与施工图所规定位置尺寸不符且超差无穷大。 (2)防治措施 1)在测量放线时,按制定的放线方案,取好永久坐标点,并认真按施工图规定的轴线位置尺寸,放出基准线并选择适宜位置标定永久坐标点,以备施工过程中随时参照使用。 2)放线测量时,注意消除累积误差,避免累积误差过大。 3)在主梁安装调整后,先不要将支点固定,要用测量仪器对调整完后的主梁进行测量检查,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后,才能将支点固定。 21.2.7. 膨胀螺栓锚定不做抗拔力检测。 (1)通病现象在幕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预埋件的偏位或旧建筑物的改造,而采用普通膨胀螺栓的锚固定座,如不做抗拔力检测,会对安全使用性留下隐患。 (2)防治措施 1)当施工不得不选用普通膨胀螺栓施工时,要先按实际的位置做抗拔力实验,尤其是旧楼改造。并应尽量选用质量可靠品牌产品和适宜的品种型号。 2)在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一定要按设计和厂家要求控制好钻孔直径和深度。 21.3. 玻璃板块主体制作及注胶 21.3.1. 玻璃及铝框。 (1)通病现象下料、加工后的零件几何尺寸出现偏大或偏小,达不到设计规定尺寸要求,超出国家行业标准的尺寸规定。 (2)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禁用不合格的材料。 2)必须使用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设备和量具,且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及计量认证。 3)确保开工前设备和量具校正调整合格,杜绝误差超标。 4)认真看图纸,按要求下料、加工。每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自检。 21.3.2. 注胶环境条件。 (1)通病现象在不符合条件要求的注胶间注胶。 (2)防治措施 1)按规定和标准设置,达到干净平整、无粉尘污染,并备有良好通风设备。 2)有关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掌握本职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方可上岗。 3)保持工作场地清洁。 21.3.3. 注胶工艺。 (1)通病现象注胶构件表面清洗马虎,或未采用合格的清洁剂彻底擦抹。 (2)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注胶构件表面清洁的工艺要求。 2)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3)采用合格的清洁剂清洗,如二甲苯、乙酮等。 21.3.4. 注胶质量。 (1)通病现象不按操作要求注胶,技术差操作马虎,注胶不密实饱满,有气泡。 (2)防治措施 1)严格注胶操作规定要求。 2)严禁未培训人员上岗操作,操作应均匀缓慢移动注胶枪嘴。 3)放净含有气泡的胶后,再进行构件的注胶。 4)加强注胶机的维护和保养。 21.3.5. 胶缝质量。 (1)通病现象胶缝宽不均匀,缝面不平滑、不清洁,胶缝内部有孔隙。 (2)防治措施 1)玻璃裁割后必须进行倒棱、倒角处理。 2)双面胶条粘贴规范、倒角处理。 3)缝口外溢出的胶应用力向缝面压实,并刮平整,清除多余的胶渍。 21.3.6. 玻璃在铝框上的位置不正。 (1)通病现象玻璃放置在铝框上的位置不正,产生偏移或歪斜。 (2)防治措施 1)按图施工,加强工序管理。 2)组装后,应检查校正变形的铝框。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蛮干的工作态度。 21.3.7. 固化时间控制。 (1)通病现象注胶后,平置固化时间控制不严格。 (2)防治措施 1)加强固化现场管理,避免固化保养期内的构件经常挪动。 2)加强加工、安装的计划管理,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固化保养。 21.3.8. 注胶记录。 (1)通病现象不按规定认真填写胶的型号、批号、桶号、注胶时间等记录。 (2)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全面、如实地填写胶的型号、批号、桶号、注胶时间等记录。 2)建立硅酮结构胶施工操作规程,完善质量责任制度。 3)加强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掌握好本岗位知识和操作方法。 4)发挥专职质量检验的监督检查功能。 21.3.9. 板块组件出厂检验控制。 (1)通病现象板块组件尺寸偏差大,玻璃同铝框产生错位,或未进行切框检查胶的剥离测试,板块组件未检查出厂。 (2)防治措施 1)按图纸加工,每道工序应进行自检和专检。 2)构件在固化期内严禁挪动。 3)按规定要求抽查的板块组件时须切框检查胶的剥离测试,测试合格才能出厂。 21.4. 竖框、横梁制作安装 21.4.1. 型材加工。 (1)通病现象型材加工、制作精度不高。 (2)防治措施 1)加强型材进货检验,不合格型材退货。 2)做好设备维修、维护和保养等管理工作,加工制作时应调整和校验好设备。 3)准备设计基准。 4)提高划线精度,有条件的可更换先进设备或改良旧有设备。 5)加强管理,提高员工责任心。 21.4.2. 横梁。 (1)通病现象横梁加工未留出伸缩间隔或间隙过大。 (2)防治措施 1)设计时要考虑温差变化因素及装配误差,留好伸缩间隙。 2)严格按图加工和检验,不合格品不出厂、不施工。 21.4.3. 柔性垫片 (1)通病现象横梁与竖框接触面未设柔性垫片,温度变化或风力作用下产生噪声。 (2)防治措施 1)设计时要考虑温差变化及风力作用可能产生的磨擦噪声,横梁与竖框接触面设柔性垫片。 2)加强管理,严格按图施工。 21.4.4. 横梁、窗框排水、泄水 (1)通病现象横梁、窗框排水、泄水做法不当;不符合“等压原理”。有积水或渗漏现象。 (2)防治措施 1)用“等压原理”进行结构设计。 2)加强施工管理,易渗漏部分做好密封处理。 3)对易产生冷凝立的部位,应设置冷凝水排水管道。 4)开启部分设置滴水线及挡水板,用适当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21.4.5. 紧固件锁紧。 (1)通病现象自攻螺钉孔径过大,紧固力不足,易松动。 (2)防治措施 1)严格按标准选用钻头。 2)建议使用电动螺丝刀代替手动螺丝刀紧固螺丝。 21.5. 玻璃板块组件 21.5.1. 对缝不平齐,墙面不平整,超标。 (1)通病现象在施工完毕的幕墙,对缝不平,幕面不平整,影响外观效果。 (2)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进料关,特别是主梁的检查应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不合格退货。 2)加强玻璃裁割尺寸检验和控制,其尺寸如有超差则做退货处理。 3)在注胶生产中,严格控制组框尺寸,特别要检查和控制好对角线尺寸。 4)主梁安装时,调整好尺寸后再行固定、焊接。 5)组框和主梁的结构,设计上要认真计算,选料要合适。 21.5.2. 勾块(压块)部位。 (1)通病现象选用勾块(压块)固定玻璃组件时,可能产生固定不良,或勾块(压块)数量、间距与设计不符。在一定风压下,表面变形,甚至玻璃组件脱落。 (2)防治措施 1)加强设计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少采用压块式固定方法固定玻璃组件。 2)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树立质量意识,认真按图施工。 3)严格“三检”制,在上一工序施工完后经过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4)在钻底孔前要按标准要求进行选配钻头,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攻螺丝,既节约时间,又能满足要求。 21.5.3. 活动窗的安装。 (1)通病现象活动窗不灵活,缝隙不严密,有漏水、漏气现象。 (2)防治措施 1)选择质量好的铰链。 2)铰链按要求进行安装及调整,做到开关灵活,密封性能好。 3)选用图纸中要求的型号胶条,并且按材质要求采购优质胶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弹性好、耐老化的材料胶条。 4)在开启窗的设计上,要考虑扇上避水结构,如在扇上设高滴水或内排水结构,以防止水直接进入防水胶条上。 21.5.4. 隐框下托块。 (1)通病现象陷框幕墙或竖明横隐幕墙下口不装或漏装下托块,其托块位置固定不牢,或和玻璃接触处未放胶垫块形成硬接触。 (2)防治措施 1)设计上要认真落实规范的要求,图纸上注明托块的位置尺寸。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领会图纸,认真落实。 3)加强管理,严格按图纸施工。 21.5.5. 横梁施工。 (1)通病现象横梁支撑块固定不牢,安装时土建湿作业未完,又未加防护,造成污染,安装玻璃时不清理。 (2)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落实到现场施工所有人员。 2)加强现场管理,每完成一层都要对其进行检查,调正、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3)安装横梁一般要在土建湿作业完工后进行,在其施工顺序上,就整栋而言,应从上到下,而每一层安装应从下至上。 21.5.6. 玻璃。 (1)通病现象玻璃表面污染,色差过大,钢化玻璃变形量大,影响变形。 (2)防治措施 1)抓好供货五一节和避免玻璃的二次污染,注胶过程中严禁将剩余胶或含胶物粘在玻璃表面。 2)在拆架前应做好清洁工作,并用中性清洁剂清洗。 21.5.7. 耐候胶的填塞。 (1)通病现象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缝时位置深浅不一,耐候胶厚度不符合要求,缝内注胶不密实,胶缝不平直、不光滑,玻璃表面不清洁,有污染。 (2)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按技术交底要求,严格按图纸施工。 2)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表面注胶应按如下程序进行填聚乙烯发泡材料缝内清洁(用二甲苯或天那水)玻璃表面贴防止污染胶纸注填耐候胶压挤填充耐候胶,使胶表面平滑光顺将纸胶带撕开。 3)注意施工中的清洁,在拆架之前用中性清洁剂清洁表面。 21.6. 防火保温及防雷 21.6.1. 防火保温。 (1)通病现象 1)防火层托板位置不在横梁上或与玻璃接触。 2)同层防炎区间隔未作竖向处理。 3)防火层铺填有空隙,不严实(如用散棉)。 4)防火托板固定不牢。 5)保温材料铺设不规范,未留空气层。 (2)防治措施 1)设计时按规范作防火分区处理,尽量避免一大块玻璃跨越楼层上下两个防火区,如果因外观分格需要使横梁与楼层结构标高相距较远时,应采用镀锌板(σ1.32.0)或铝板σ≥2以及其防火装饰材料与横梁连接,形成防火分区。 2)同层防火分区间隔处理,应明确施工责任方,应用不燃烧材料隔开两区间。 3)采用符合防炎规范要求的材料,控制加工质量。板边沿缝隙应<3mm,防火岩棉应填充密实,无缝隙。 4)托板四周应根据被连接件材质不同选用合适的紧固件固定牢,两固定点之间间距以350450mm为宜。 5)保温材料与玻璃间留出宽度A≥50的空气层,保温材料与室内空间也应采用隔气层隔开。 (3)特别提示防火设计的出发点在于防火分区的概念,而防火措施的采用从结构上、材料上保证防火区间的建立,以达到阻止火势、烟向其他区间蔓延的目的。 21.6.2. 防雷。 (1)通病现象 1)幕墙防雷措施不完善,幕墙顶部有超出大楼接闪器保护范围的部分。 2)均压及均压环与建筑防雷网的连接引下线布置间距过大。 3)均压及均压环层的幕墙竖框间未导通;未设均压环楼层的幕墙竖框与固定在设均压环楼层的竖框间未连通;位于均压环处竖框上的横梁与竖框间未连通。 4)接地电阻值过大,达不到规范要求。 5)均压及引下线的焊接方法不对。 (2)防治措施 1)幕墙防雷框架的装置,距地30m以上的建筑部分,每隔三层设置一圈均压环,均压环每隔15m(一类防雷幕墙)、18m(二、三类防雷幕墙)和建筑物防雷网接通;30m以下部分每隔35m与建筑物防雷系统引下线接通,幕墙顶部女儿墙的盖板(封顶),应置于避雷带保护角之下,或设计成直接受雷击的接闪器每隔12m(一类)、15m(二类)、18m(三类)与建筑物防雷网连接。 2)增加连接可靠性方面,不妨采用旁路导通的方法来连接设均压环层的竖框和预埋件钢件,以及未设均压环层的竖框和设置均压层的立柱;同时设均压处的竖框上的横梁两端不装弹性橡胶垫。 3)防雷装置材料应符合规范。圆钢直径d12mm(一类)、d8mm(二类、三类),扁钢厚度t≥4,截面积s240mm2(一类)、s150mm2(二类、三类),尽量采用热镀锌件,或刷两道防锈漆。 4)防雷装置焊接时,焊缝的搭接长度,圆钢不少于6d,扁钢不少于2b(b为宽度)。 5)检测时,冲击险应分别达到小于5Ω(一类)、10Ω(二类、三类)的要求。 (3)特别提示防雷设计中关键措施是有效接地网络的形成,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和金属幕墙防雷接地装置完整性。上述两者连接的可靠性。 21.7. 封边、封顶处理 21.7.1. 封边。 (1)通病现象 1)封边板直接与水泥砂浆接触,造成腐蚀。 2)封边金属板处理不当,密封不好、漏水。 3)封边构件固定不可靠,有松动。 (2)防治措施 1)参照铝门窗标准,全埋入水泥砂浆层内的铝封边板应涂防腐涂料(如沥青油),外露的作保护涂层处理或贴保护胶纸。 2)封板两连接处设置沟槽,注胶密封。 3)封板与外墙材料间留沟槽或形成倾角,注胶饱满、连续。 4)封板固定处墙体应找平装面,还可先装胶塞再植入螺钉的方法固定封板。 21.7.2. 封顶。 (1)通病现象 1)封顶处理不严密,造成顶部漏水。 2)封顶铝板跨度过大,无骨架、有变形、平直度差。 3)伸出封顶的金属栏杆及避雷带的接口注胶密封处理差,漏水且不美观。 (2)防治措施 1)封顶板制成单元件,两接口处理缝注胶,采用连续封板的,接缝处应加搭连接片,留缝注胶密封,外露连接铆钉也应涂胶处理。 2)注胶面应清理干净,无水滴。女儿墙顶应用封顶板全部覆盖,如一级封顶不够宽,可采用二级。 3)应合理设计封顶板跨度,根据强度要求设计内衬框架;考虑到有些作业会在其上面进行,应做铝材或钢材龙骨。 4)铝封板与墙体固定连接处增设可供调节进出位的构件,必要时另做龙骨找平安装面。 5)与做女儿墙顶栏杆或避雷带的承建协商好安装顺序,先做竖杆,并尽可能有序安装。封顶安装工人,对杆件位置认真测量,准确定位,所加工孔径比钢杆杆径大510mm。避雷线出线也可从女儿墙后稍低位置引出,绕过封顶板。 (3)特别提示封边、封顶的效果,犹如一道具有双重意义的休止符,它刻划出幕墙的边界,同时也隔断了外界物质尤其是雨水进入室内的通道。作为完美休止符,它还要处理好和其他结构连接过渡关系,起到美观装饰作用。 21.8. 铝单板幕墙施工需重视问题 21.8.1. 板面不平整,接缝不平齐 防治措施确保连接件的固定,应在码件固定时放通线定位,且在上板前严格检查金属板的质量; 21.8.2. 密封胶开裂,产生气体渗透或雨水渗漏 防治措施 1)充分清洁板材间缝隙(尤其是粘结面),并加以干燥。 2)在较深的胶缝中充填聚氯乙烯发泡沫材料(小圆棒),使胶形成两面粘结,保证其嵌缝深度。 3)注胶后认真养护,直至其完全硬化。 21.8.3. 预埋件位置不准,至使横、竖料很难与其固定连接。 防治措施 1) 预埋件放置前,认真校核其安装基线,确定其准确位置。 2) 采取适当方法将预埋件模板、钢筋牢固连接(如绑扎、焊接等)。 补救措施 1) 预埋件面内凹入超出允许偏差范围,采用加长铁码补救。 2) 预埋件向外凸出超出允许偏差范围,采用缩短铁码或剔去原预埋件,改用膨胀螺栓将铁码紧固于混凝土结构上。 3) 预埋件向上或向下偏移超出允许偏差范围,则修改竖框连接孔或采用膨胀螺栓调整连接位置。 4) 预埋件漏放,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或剔出混凝土后重新埋设。 以上修补方法需经设计部门认可 21.8.4. 胶缝不平滑充实,胶线不平直 防治措施边续均匀挤胶,保持正确的角度,将胶注满后用专用工具将其刮平,表面应光滑无皱纹。 21.8.5. 成品污染 防治措施 1) 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板面及构件表面的粘附物。 2) 安装完毕后立即从上向下清扫,并在易受污染破坏的部位贴保护胶纸或覆盖塑料薄膜,易受磕碰的部位设护栏。 21.9. 石材幕墙施工需重视问题 21.9.1. 材料 (1)质量通病 1)骨架材料型号、材质不符合设计要求,用料断面偏小,杆件有扭面变形。 2)所采用的锚栓无产品合格证,无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报告。 3)石材加工尺寸与现场尺寸不符,或与其他装饰工程发生矛盾。 4)石材色差大,颜色不均匀 21.9.2. 防治措施 1)骨架结构必须有资质劳动等级证明的设计部门设计,按设计要求选购合格产品。 2)设计要提出锚栓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选择正规厂家牌号产品,施工单位严格采购进货的检测和验货手续。 3)加强现场的统一测量放线,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加工前绘制放样加工图,并严格按放样图加工。 4)要加强到产地选材的工作,不能单凭小块样板确定材种,加工后要进行试铺配色,不要选用含氧化铁成分较多的石板材种。 21.9.3. 安装 (1)质量通病 1)骨架竖框的垂直度,横梁的水平度偏差较大。 2)锚栓松动不牢,垫片太厚。 3)石材缺棱掉角。 4)石材安装完成面不平整。 5)防火保温材料接缝不严。 21.9.4. 防治措施 (1)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所用的测量仪器要检验合格,安装时加强检测和自验工作。 (2)钻孔时,必须按锚栓产品说明书要求施工,钻孔的孔径、孔深应适合所用锚栓的要求,不能扩孔,不能钻孔过深。 (3)挂件尺寸要能适应土建工程误差,垫片太厚会降低锚栓的承载拉力。 (4)不选用质地太脆的石材。 (5)要用小型机具和工具,解决施工安装时人工扛抬搬运容易造成破损棱角的问题。 (6)一定要将挂件调平和用螺栓锁紧后再安装石材。 (7)不能将测量和加工误差积累。 (8)要选用良好的锚钉和胶粘剂,铺放时要仔细。 21.9.5. 胶缝 (1)质量通病 1)密封胶开裂、不严密。 2)胶中硅油渗出污染地面。 3)板(销)孔中未注胶。 21.9.6. 防治措施 (1)必须选用柔软、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的耐候胶,一般宜用硅酮胶。 (2)施工时要用清洁剂将石材表面的污物擦净。 (3)胶缝宽度和深度不能太小,施工时精心操作,不漏封。 (4)应选用石材专用嵌缝胶。 (5)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1.9.7. 墙面清洁完整 (1)质量通病墙表面被油漆、胶污染,有划痕、凹坑。 (2)防治措施 1)上部施工时,必须注意对下部成品的保护。 2)拆搭脚手架和搬运材料时要注意防止损伤墙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