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GJJ JGJ/T 259 - 2012 备案号J1403-201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durability 2012 -03 -01 发布2012 -08-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durability JGJ/T 259 - 201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2 年8 月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322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为行业标 准,编号为JGJ/T259 -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3月1日 3 前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一二00二年度工程 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2002J 84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 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 4 钢筋锈蚀修复,5 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及其防护,6 冻融 损伤修复,7 裂缝修补,8 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 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寄送至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 复与防护技术规程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33号,邮编100088。 4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铁道部运输局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阿克苏诺贝尔特种化学上海有限 公司 富斯乐有限公司 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惠云玲郝挺宇郭小华陈洋 岳清瑞洪定海王玲陈友治 朋改非林志伸郭永重邱元品 朱雅仙常好诵陈秋霞陈夏新 陈琪星草维祖陆瑞明赵为民 常正非张量吴如军韩金田 范卫国徐龙贵周云龙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李国胜赵铁军王庆霖巴恒静 张家启包琦琦牟宏远何真 谢永江冷发光李克非 5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4 4 钢筋锈蚀修复. 4.1 一般规定- 4.2 材料........................................ ................. 8 4.3 钢筋阻锈修复施工 .. 8 4.4 电化学保护施工 4.5 检验与验收......-. . 5 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及其防护...........................11 5.1 一般规定................................................. ..11 5.2 材料............................ ............................. 11 5.3 延缓碱骨料反应施工.......................................... 11 5.4 检验与验收....................................... ........ 12 6 冻融损伤修复...................................................... 13 6.1 一般规定.. ......... ..... ... ... 13 6.2 材料............................................................ 13 6.3 冻融损伤修复施工............................................. 14 6.4 检验与验收............. ......... .......................... 14 7 裂缝修补...................... ........ ......... ......... 16 7.1 一般规定...... .. 16 7.2 材料......................... ........ .................. 16 7.3 裂缝修补施工................................................ 17 7.4 检验与验收...................................................... 18 8 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19 6 8.1 一般规定........................ ....... ......... .. 19 8.2 材料....................................................... .. 19 8.3 表面修复与防护施工.......................................... 20 8.4 检验与验收........................................ ........... 21 附录A电化学保护...................... ............... .. 22 Al 材料............................... ............... .. 22 A2 电化学保护施工................................ ........ .. 23 A3 检验与验收............................................. ... 25 本规程用词说明................ ............................. 27 引用标准名录...................................................... 28 附条文说明......................................................... 29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 ........ ... 1 2 Terms ................................................. ........... 2 3 Basic Requirements ................ ......... ........ ... 4 4 Repair of Corrosion of Reinforcement ..................... 7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 7 4. 2 Materials ....... ........ .. 8 4. 3 Construction for Corrosion Inhibition 8 4. 4 Construction for Electrochemical Protection 9 4. 5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9 5 Delay of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Damage ...... .. .11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 5. 2 Materials11 5. 3 Construction .. 11 5.4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 ... 12 6 Repair of Freeze-thaw Damage ................. .......... 13 6.1 General Requirements13 6. 2 Ma terials ...... ........... 13 6. 3 Construction14 6. 4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14 7 Repairing Cracks ................ ........ ... 16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 .. 16 7.2 Materials........ .16 7. 3 Construction 17 7.4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18 8 Repair and Protection of Concrete Surface .. 19 8 8. 1 General Requirements19 8. 2 Materials.... ...... .. 19 8. 3 Construction ..... ..... .. 20 8. 4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 .. 21 Appendix A Electrochemical Protection ......... 22 A. 1 Materials ............. .. ...... 22 A. 2 Construction for Electrochemical Protection 23 A. 3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 ........ ... 2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2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 28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29 9 1总则 1. 0.1 为使既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 O. 2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工程的 设计、施工及验收。本规程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种混凝土 结构。 1. O. 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 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耐久性修复durability rehabilitation 采用技术手段,使耐久性损伤的结构或其构件恢复到修复设 计要求的活动。 2.0.2 耐久性防护durability protection 采用技术于段,维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达到期望水平的 活动。 2.0.3 钢筋阻锈1f1Jcorrosion inhibitor for steel bar 加人混凝土或砂浆中或涂刷在混凝土或砂浆表面,能够阻止 或减缓钢筋腐蚀的化学物质。 2. o. 4 混凝土防护面层surface coating 涂抹或喷涂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并与之牢固粘结的防护层。 2.0.5 界面处理材料interfacial bonding agent 用于混凝土修复区域界面处增强相互粘结力的材料。 2.0.6 电化学保护electrochemical protection 对被保护钢筋施加一定的阴极电流,通过改变钢筋的电位或 钢筋所处的腐蚀环境,使其不再腐蚀的保护方法。阴极保护、电 化学脱盐和电化学再碱化统称为电化学保护。 2. o. 7 阴极保护cathodic protection 给钢筋持续施加一定密度的阴极电流,使钢筋不能进行释放 电子的阳极反应腐蚀的技术措施。 2.0.8 电化学脱盐electrochemical chloride extraction 给钢筋短期施加密度较大的阴极电流,使混凝土中带负电荷 的氯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出混凝土保护层,同时也由于阴极反 应适当提高钢筋周围的pH值,使钢筋再钝化的技术措施。 2. O. 9 电化学再碱化electrochemical realkalization 2 给钢筋短期施加密度较大的阴极电流,使钢筋周围已中性化 包括碳化的混凝土pH值提高到11以上,使钢筋再钝化的技 术措施。 3 3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结构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耐久性修复与防护 1 结构已出现较严重的耐久性损伤; 2 耐久d性评定不满足要求的结构; 3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经评估需要时。 3.0.2 混凝土结构在下列情况下宜进行耐久性修复与防护 1 结构已经出现一定的耐久性损伤; 2 使用年限较长的结构或对结构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重要建 构筑物; 3 结构进行维修改造、改建或用途及使用环境改变时。 3.0.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应根据损伤原因与程度、 工作环境、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等因素,按下列基本工作 程序进行 1 耐久性调查、检测与评定; 2 修复与防护设计; 3 修复与防护施工; 4 检验与验收。 3.0.4 耐久性调查、检测与评定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状况调查及检测应包括结构及构件原 有状况、现有状况和使用情况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调查 和检测下列内容 4 1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建筑物使用历史及维修改造 情况; 2设计资料调查,包括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结构 类型、工程结构用途、建筑物的相互关系; 3施工情况调查,包括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方 式及钢筋有关试验记录; 4混凝土外观状况调查与检测,包括混凝土外观损伤类 型、位置、大小;混凝土裂缝情况及渗漏水情况;混 凝土表面干湿状态、有无污垢; 5混凝土质量调查与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 钢筋保护层厚度、吸水率、氯离子含量、碳化深度、 钢筋锈蚀状况、碱骨料反应。 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评定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进行。 结构环境作用等级的划分原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的规定。 3. O. 5 修复与防护设计应根据不同结构类型及其环境作用等级、 耐久性损伤原因及类型、预期修复效果、目标使用年限等,制定 相应的修复与防护设计方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目的、范围; 2 设计依据; 3 修复与防护方案或图纸; 4 材料性能及要求; 5 施工工艺要求; 6 检验及验收要求。 3. O. 6 修复与防护施工应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修复施工宜按 基层处理、界面处理、修复处理、表层处理四个工序进行。修复 防护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的制定应根据所选择材料的性能、施工 条件及周围环境、修复防护方法进行。 3.0.7 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质量检验宜包括材料检验和实体检验 材料检验材料应提供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报告,关键材料 应进行进场复验。 实体检验对重要结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可在施工现 场进行实体检验。 2工程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5 一标准GB 50300的规定执行,应按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及竣 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在隐蔽工程和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 上,应提交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与质量检验报告单出厂检验报 告及进场复检验报告等、现场配制材料配合比报告、施工过程 中重要工序的自检验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 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观感验收记录、实体抽样检验 验收记录等文件。 竣工验收除应满足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的规定外,尚应提 交竣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竣工图、设计变更和施 工洽商等文件。 3. O. 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检测与评定、修复与防护设计、 施工应由具有相应工程经验的单位承担。 6 4 钢筋锈蚀修复 4.1一般规定 4.1.1修复前,结构的使用环境、钢筋锈蚀原因、范围及程度 应根据调查、检测及评定结果确定。 4.1. 2 根据调查与检测结果,修复设计方案宜按表4.1.2选用。 表4.1.2修复设计方案 修复方案 序号锈蚀原因 →般锈蚀严重锈蚀 中性化诱发 表面防护处理钢筋阻锈处理 l 钢筋阻锈处理电化学再碱化 钢筋阻锈处理 钢筋阻锈处理 2 掺入型氯化物诱发电化学脱盐 表面迁移阻锈处理 阴极保护 渗入型氯化物 表面防护处理钢筋阻锈处理 3 表面迁移阻锈处理电化学脱盐 诱发 钢筋阻锈处理阴极保护 注1 修复设计时,应根据结构实际情况选用表格中的一种方案或同时采用多种 方案; 2 当环境作用等级为I-B、I-C时,应采取特殊的表面防护处理措施并具有 较强的憎水能力当环境作用等级为E、N时,应采取特殊的表面防护处 理措施并具有较强的抗氯离子扩散能力。 4.1. 3 钢筋锈蚀修复处理,应进行钢筋阻锈处理及混凝土表面 处理。对严重盐污染大气环境下的重要结构,宜在钢筋开始腐蚀 尚未引起混凝土顺筋胀裂的早期,采用阴极保护、电化学脱盐等 技术进行修复防护处理。当采用电化学保护方法进行钢筋锈蚀修 复时应经专门论证。 7 4.2材料 4.2.1 钢筋阻锈处理材料可采用修补材料、掺入型钢筋阻锈剂、 钢筋表面钝化剂和表面迁移型阻锈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钢筋阻锈处理中应采用钢筋阻锈剂抑制混凝土中钢筋 的电化学腐蚀; 2 修补材料宜掺入适量的掺入型阻锈剂,同时,不应影响 修复材料的各项性能,其基本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阻 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GJ/T 192的规定; 3 钢筋表面钝化剂宜修复已锈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 表面钝化剂应涂刷在钢筋表面并应与钢筋具有良好的粘结能力; 4 表面迁移型阻锈剂宜用于防护与修复工程,表面迁移型 阻锈剂应涂刷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并应渗透到钢筋周围。 4.2.2 电化学保护材料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1的规定。 4.3 钢筋阻锈修复施工 4. 3.1 .昆凝土表面迁移阻锈处理修复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表面基层应清理干净,并应保持干燥; 2 在混凝土表面应喷涂表面迁移型阻锈剂; 3 表面防护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4.3.2 钢筋阻锈处理修复工艺除应按基层处理、界面处理、修 复处理和表面防护处理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修复范围内已锈蚀的钢筋应完全暴露并进行除锈处理; 2 在钢筋表面应均匀涂刷钢筋表面钝化剂; 3 在露出钢筋的断面周围应涂刷迁移型阻锈剂; 4凿除部位应采用掺有阻锈剂的修补砂浆修复至原断面, 当对承载能力有影响时,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5 构件保护层修复后,在表面宜涂刷迁移型阻锈剂。 8 4.4 电化学保护施工 4.4.1 电化学保护可采用阴极保护、电化学脱盐和电化学再碱 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阴极保护可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 2 电化学脱盐可用于盐污染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 3 电化学再碱化可用于混凝土中性化导致钢筋腐蚀的混凝 土结构;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得进行电化学脱盐与再碱化处 理;静电喷涂环氧涂层钢筋拼装的构件不得采用任何电化学 保护;当预应力泪凝土结构采用阴极保护时,应进行可行性 论证。 4.4.2 当采用电化学保护时,应根据环境差异及所选用阳极类 型,把所需保护的混凝土结构分为彼此独立的、区域面积为 50m2100m2的保护区域。 4.4.3 电化学保护的可行性论证、设计、施工、检测、管理应 由有工程经验的单位实施。 4.4.4 电化学保护施工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2的规定。 4.5 检验与验收 4.5.1 掺入型阻锈剂、迁移型阻锈剂、修补材料等关键材料应 进行进场复验,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阻锈剂应用 技术规程JGJjT 192、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JGjT 336等有关标准和设计的规定。 4.5.2 钢筋阻锈修复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修复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平整,修复材料 与基层间粘结应牢靠,无裂缝、脱层、起鼓、脱落等现象,当对 粘结强度有要求时,现场应进行拉拔试验确定粘结强度; 2 当对抗压强度与物理化学性能有要求时,可对修复材料 留置试块检测其相应性能; 9 3 对修补质量有怀疑时,可采用钻芯取样、超声波或金属 敲击法进行检验。 4.5.3 电化学保护检验与验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3的规定。 10 5 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及其防护 5.1一般规定 5.1.1 应在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检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工程结 构的损伤程度,并应综合考虑工程重要性及修复费用,按下列规 定确定修复方案 1 对判断已发生碱骨料反应的结构,应在对未来活性和膨 胀发展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延缓碱骨料反应损伤的措施; 2 工程检测如果发现混凝土尚未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但 存在发生碱骨料反应条件时,宜采取预防和防护措施; 3 当碱骨料反应破坏严重或者是对结构安全性有影响时, 宜考虑更换或者拆除相应的构件或者结构。 5.1.2 延缓碱骨料反应可采用封堵裂缝、涂刷表面憎水防护材 料等技术措施。 5.1. 3 防护或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实施后应进行定期的检查。 5.2材料 5.2.1 碱骨料反应损伤修补材料应与混凝土基体紧密结合,耐 久性好,在修复后应防止外部环境中潮湿水分侵人混凝土。 5.2.2 裂缝处理可采用填充密封材料或灌浆。对于活动性裂缝, 应采用极限变形较大的延性材料修补,灌浆材料应具有可灌性。 5.2.3 表面憎水防护材料应满足透气防水的要求,应保护、混凝 土结构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5.3 延缓破骨料反应施工 5.3.1 对于存在发生碱骨料反应条件,尚未出现碱骨料反应破 坏的混凝土结构,宜对结构混凝土表面进行防护处理,混凝土表 11 面防护施工应按本规程第8.3.2条的规定进行。 5.3.2对于已发生碱骨料反应,外观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 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施工z 1 基层处理z应清除裂缝表面松散物及混凝土表面反应物 等物质,并应干燥表面P 2 裂缝封堵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深度、分布及特征,选 择表面处理法、压力灌浆法、填充密封法进行裂缝封堵,裂缝封 堵应按本规程第7.3节的规定进行; 3 涂刷表面防护材料应根据选择的材料按本规程第 8.3.2条的规定涂刷表面防护材料。 5.4 检验与验收 5.4.1 灌缝材料、表面防护材料等关键材料应进行进场复验, 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JG/T 264和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G/T 337等相关标准 和设计的规定。 5.4.2 延缓碱骨料反应施工后应进行定期检查,记录和测量裂 缝的发展情况。 12 6 冻融损伤修复 6.1一般规定 6.1.1 应在对混凝土冻融损伤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结构冻融 损伤程度,并应综合考虑工程重要性,按下列规定确定修复 方案 1 已出现冻融损伤的结构,应按冻融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 下列两种类型进行修复 1结构混凝土表面未出现剥落,但出现开裂; 2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剥落或酥松。 2 当冻融破坏严重或对结构安全性有影响时,宜更换或拆 除相应的构件或结构。 6.2材料 6.2.1 选择冻融损伤修复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冻融损伤性质、 影响因素、损伤区域大小、特征和剥落程度,修复材料可选用修 补砂浆、灌浆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及界面处理材料,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当结构混凝土表面未出现剥落但出现开裂时,宜用灌浆 材料和修补砂浆进行修复; 2 当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了剥落或酥松时,宜采用高性能 混凝土、修补砂浆、灌浆材料及界面处理材料进行修复。 6.2.2 修复材料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 水泥; 2 应掺用引气剂,修复材料中含气量宜为46; 13 3修复材料的强度不应低于修复结构中原棍凝土的设计 强度; 4 修复材料的抗冻等级不应低于原混凝土抗冻等级。 6.3 冻融损伤修复施工 6.3.1 对结构混凝土表面未出现剥落但出现开裂的情况,宜先 清除冻伤混凝土,再应按本规程第7.3节的规定注入灌浆材料, 修补裂缝。然后应在原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修补,宜用修补砂浆 进行防护。 6.3.2 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剥落或酥松的情况,修复宜按基 层处理、界面处理、修复处理和表面防护处理四步进行,除应满 足本规程第8.3.1条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基层处理,应剔除受损混凝土并露出基层未损伤混 凝土; 2 对界面处理,当剥蚀深度小于30mm时,可采用涂刷界 面处理材料进行处理;当剥蚀深度不小于30mm时,基层混凝 土和修复材料之间除应涂刷界面处理材料外,尚宜采用锚筋增强 其粘结能力; 3 对修复施工,当剥蚀深度小于30mm时,宜采用修补砂 浆或灌浆材料进行修复;当剥蚀深度不小于30mm时,宜采用 高性能混凝土或灌浆材料进行修复; 4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按本规程第8.3.2条的规定进行表面 防护处理。 6.3.3 修复后,应进行保温、保温养护,被修复部分不得遭受 冻害。 6.4 检验与验收 6.4.1 修补砂浆、灌浆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界面处理材料、 引气剂等关键材料应进行进场复验,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jT 50448、混凝土外加剂 14 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以及、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 砂浆JGjT 336、u昆凝土界面处理剂JCjT 907的规定。 6.4.2 冻融损伤修复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对昆凝土中气泡间距有要求时,可从修复材料中取 样,进行磨片加工,采用微观试验方法测定修复材料中的气泡 间距系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 范GBjT 50476和设计的规定; 2 当对抗压强度、抗冻等级革抗渗等级有要求时,可对修 复材料留置试块检测其抗压强度、抗冻等级、抗渗等级,有条件 时,可检测其动弹性模量并计算抗冻耐久性指数,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棍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jT 50476的规定。 15 7裂缝修补 7.1一般规定 7.1.1 裂缝修补前应对裂缝进行调查和检测,内容可包括裂缝 宽度、裂缝深度、裂缝状态及特征、裂缝所处环境、裂缝是否稳 定、裂缝是否渗水和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应根据调查和检测结果 确定裂缝修补方法。修补方法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压力灌浆法、 填充密封法。 7.1. 2 由于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冻融损伤引起的裂缝,其 处理应分别按本规程第4、5、6章的规定进行修复。 7.2材料 7.2..1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材料可分为表面处理材料、压力灌 浆材料、填充密封材料三大类。裂缝修补材料应能与混凝土基体 紧密结合且耐久性好。 7.2.2 混凝土结构裂缝表面处理材料可采用环氧胶泥、成膜涂 料、渗透性防水剂等材料,其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氧胶泥宜用于稳定、干燥裂缝的表面封闭,裂缝封闭 后应能抵抗灌浆的压力; 2 成膜涂料宜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大面积表面裂缝和微细活 动裂缝的表面封闭; 3 渗透性防水剂遇水后能化合结晶为稳定的不透水结构, 宜用于微细渗水裂缝迎水面的表面处理。 7.2.3 混凝土结构裂缝填充密封材料可采用环氧胶泥、聚合物 水泥砂浆以及沥青油膏等材料。对于活动性裂缝,应采用柔性材 料修补。 7.2.4混凝土结构裂缝压力灌浆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甲基丙 16 烯酸树脂、聚氨醋类等材料。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 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JG/T 264的规定。有补强加固要求的浆 液,固化后的抗压、抗拉强度应高于被修补的混凝土基材。 7.3 裂缝修补施工 7.3.1 表面处理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清除裂缝表面松散物;有油污处应用丙酣清洗;潮湿 裂缝表面应清除积水;在进行下步工序前,裂缝表面应干燥。 2 所选择的材料应均匀涂抹在裂缝表面。 3 涂覆厚度及范围应符合设计及材料使用规定。 7.3.2 压力灌浆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表面处理裂缝灌浆前,应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 和松散混凝土,并应将裂缝两侧不小于50mm宽度清理干净, 且应保持干燥。 2 设置灌浆嘴灌注施工可采用专用的灌注器具进行,宜 设置灌浆嘴。其灌注点间距宜为200mm300mm或根据裂缝宽 度和裂缝深度综合确定。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大型结构上的深裂 缝,可在裂缝位置钻孔;当裂缝形状或走向不规则时,宜加钻斜 孔,增加灌浆通道。钻孔后,应将钻孔清理干净并保证灌浆通道 畅通,钻孔灌浆的裂缝孔内宜用灌浆管,对灌注有困难的裂缝, 可先在灌注点凿出“V“形槽,再设置灌浆嘴。 3封闭裂缝灌浆嘴设置后,宜用环氧胶泥封闭,形成一 个密闭空腔。应预留浆液进出口。 4 密封检查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封效果。 试漏应待封缝胶泥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试漏前应沿裂缝 涂一层肥皂水,然后从灌浆嘴通人压缩空气,凡漏气处,均应予 修补密封直至不漏为止。 5灌浆根据裂缝特点用灌浆泵或注胶瓶注浆。应检查灌 浆机具运行情况,并应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吹干净,再用灌浆泵或 针筒注胶瓶将浆液压人缝隙,宜从下向上逐渐灌注,并应注满。 17 6 修补后处理等灌浆材料凝固后,方可将灌缝器具拆除, 然后进行表面处理。 7.3.3 填充密封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沿裂缝将混凝土开凿成宽2cm3cm、深2cm3cm 的“V“形槽; 2 应清除缝内松散物; 3 应用所选择的材料嵌填裂缝,直至与原结构表面持平。 7.3.4 裂缝修补处理后,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表面防护处理。 7.4 检验与验收 7.4.1 表面处理材料、填充密封材料和压力灌浆材料等关键材 料应进行进场复验,其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裂 缝修复灌浆树脂JG/T 264等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 7.4.2 裂缝修补检验应满足下列规定 1 裂缝表面清理后封闭前应复验灌嘴,是否准确可靠; 2 裂缝灌浆后应检查灌浆是否密实,可钻芯取样检查灌缝 效果。 18 8 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8.1一般规定 8.1.1 混凝土表面修复前,应对缺陷和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修 复方案应根据缺陷和损伤的程度和原因制定。 8.1. 2 混凝土表面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表面防护,应在完成结构缺陷与损伤的修复之后 进行; 2根据防护设计的不同要求,表面防护可采用憎水浸渍、 防护涂层或表面覆盖等方法进行,并应满足渗透性、抗侵蚀性、 钢筋防锈性、裂缝桥接能力及外观等性能要求。 8.2材料 8.2.1 混凝土表面修复材料可采用界面处理材料和修补砂浆, 修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不应低于基材混 凝土。 8.2.2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可采用 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环境介质侵蚀作用下,防护材料不得发生鼓胀、溶解、 脆化和开裂现象; 2 防护材料应满足结构耐久性防护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环 境条件和耐久性损伤类型宜分别具有抗碳化、抗渗透、抗氯离子 和硫酸盐侵蚀、保护钢筋性能; 3 用于抗磨作用的防护面层,应在其使用寿命内不被磨损 而脱离结构表面; 4 防护面层应与混凝土表面粘结牢固,在其使用寿命内, 不应出现开裂、空鼓、剥落现象。 19 8.3 表面修复与防护施工 8.3.1 1昆凝土表面修复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结构表面修复的工序可分为基层处理、界面处理、 修补砂浆施工和养护。 2 基层处理对需要修复的区域应作出标记,然后宜沿修 复区域的边缘切一条深度不小于lOmm的切口。剔除表面区域 内已经污染或损伤的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lOmm;修复区边缘 混凝土应进行凿毛处理,对混凝土和露出的钢筋表面应进行彻底 清洁,对遭受化学腐蚀的部分,应采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并应彻 底清除腐蚀物。 3 界面处理修补砂浆施工前,应将裸露的钢筋固定好并 进行阻锈处理,待其干燥后应采用清水对混凝土基面彻底润湿, 然后喷涂或刷涂界面处理材料。 4 修补砂浆施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施工部位及现场 状况可采用涂抹、机械喷涂及支模浇筑方法进行施工。 5 养护修补砂浆施工后,宜进行养护。 8.3.2 混凝土表面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表面防护前应进行去掉浮尘、油污或其他化学污染物的 表面处理工作,对劣化的混凝土表层,宜先打磨清除,再用水清 洗。对不宜用水清洗的表面,可用高压空气吹扫。 2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按其配比要求进行配制或调制。 3 采用渗透型保护涂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憎水浸渍时,宜 采用嗤涂或刷涂法施工,且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充分 干燥。当采用其他有机材料时,底层宜干燥。 4 采用无机或复合材料进行混凝土表面防护时,宜抹涂施 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0 1无机砂浆类材料面层施工时,应充分润湿混凝土基底 部位,不得空鼓和脱落。 2复合类材料面层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充 分干燥,不得起鼓和剥落。 3当混凝土表面整体施工时,分隔缝应错缝设置。 4当i昆凝士立面或顶面的防护面层厚度大于10mm时, 宜分层施工。每层抹面厚度宜为5mm10mm,应待 前一层触干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5施工完毕后,表面触干即应进行喷雾水或养护剂 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