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JTG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s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s 2006-02-08 发布 2006-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s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s JTG B03--2006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长安大学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实施日期2006 年 05 月 01 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北京 修订说明 1996 年 7 月由交通部以交公路发[1996]660 号文发布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规范(试行) (JTJ 005-96) ,并于 1997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 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普遍开展, 环境评价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有关 技术资料的积累, 为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推动落实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交通部于 2000 年 1 月以交公路发(1999)739 号文关于 下达 1999 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下达了公 路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JTJ 005-96)修订任务。 规范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增术语、基本规定、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水土保持、景观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和事故污染风险分析共 7 章;引入了分 段、分级评价原则;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 空气影响评价的内容做了较大调整,以达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之目的。修订后的规范 共 12 章,6 个附录。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地址 北京市西土城路 8 号,邮编 100088,电话010-82022466,传真010-62045671, 电子邮件 hh.ye) 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公路工程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 北京市西土城路 8 号,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010-62079195, 传真 010-62079195, 电子邮件SHC) ,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原规范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原规范参加单位交通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长沙交通学院 原规范主要起草人宋国真 刘书套 罗友乔 曹申存 聂嘉宣 本规范修订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长安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叶慧海 董博昶 刘书套 孟强 刘殊 魏显威 晏晓林 董小林 刘珊 黄述芳 目 录 1 总 则1 总 则................................................................................................................................................................1 2 术 语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4 4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6 5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5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8 5.1 一般规定.....................................................................................................................................................8 5.2 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9 5.3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10 5.4 公众参与...................................................................................................................................................11 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3 6.1 一般规定..................................................................................................................................................13 6.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4 6.3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4 6.4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15 6.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6 7 水土保持7 水土保持..........................................................................................................................................................17 7.1 一般规定..................................................................................................................................................17 7.2 水土保持的现状调查 ..............................................................................................................................17 7.3 水土保持章(节)的内容 ......................................................................................................................17 8 声环境影响评价8 声环境影响评价..............................................................................................................................................18 8.1 一般规定..................................................................................................................................................18 8.2 声环境现状评价......................................................................................................................................19 8.3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述 ..........................................................................................................................20 8.4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1 9 景观影响评价9 景观影响评价..................................................................................................................................................23 9.1 一般规定..................................................................................................................................................23 9.2 评价内容..................................................................................................................................................23 9.3 景观评价方法..........................................................................................................................................23 9.4 景观影响优化、替代方案 ......................................................................................................................23 10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0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24 10.1 一般规定................................................................................................................................................24 10.2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24 10.3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5 10.4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26 1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27 11.1 一般规定................................................................................................................................................27 11.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28 11.3 环境空气质量预测 ................................................................................................................................29 11.4 污染防治对策........................................................................................................................................31 12 事故污染风险分析12 事故污染风险分析.........................................................................................................................................32 附录 A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格式附录 A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格式......................................................................................................................33 附录 B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项目及环保投资估算指标附录 B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项目及环保投资估算指标.................................................................37 附录 C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附录 C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39 C.1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参数选择...........................................................................................................39 C.2 高架道路和立交区交通噪声预测...........................................................................................................44 C.3 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汇总表.................................................................................................................44 附录 D 公路沿线设施污水量定额及污水成分附录 D 公路沿线设施污水量定额及污水成分...............................................................................................46 附录附录 E 环境空气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环境空气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 ..........................................................................................................47 E.1 预测模式..................................................................................................................................................47 E.2 参数选择..................................................................................................................................................49 E.3 预测结果表示..........................................................................................................................................51 附录 F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录 F 本标准用词说明.....................................................................................................................................53 1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 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法律法规要 求, 促进公路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 统一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内容、方法和要求,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结合公路的工程特点、 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及环境 功能区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并根据公路建设规模和所在地区环境敏感程度,合理 确定环境评价工作的总体要求。 1.0.3 本规范适用于需编制报告书的新建或改扩建的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建 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其他等级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1.0.4 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评价包括施工期和运营近、中期。环境敏感 或环境管理有要求时,对必要的环境要素可以进行远期预测。 1.0.5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 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2 术 语 2.0.1 公路景观(highway landscape) 指公路本身形成的景观以及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即展现在行车者视野 中的由公路线形、 公路构造物和周围环境共同组成的图景。 公路景观构成分为内部景观 和外部景观。 2.0.2 公路内部景观(highway interior-landscape) 指公路路域范围内的工程构造物所构成的景观因子。 主要包含 特大桥、 互通立交、 隧道、跨线桥、路堑边坡、附属设施建筑物、声屏障等。 2.0.3 公路外部景观highway exterior-landscape 指公路路域外与公路及沿线设施关系较密切的环境景观因子。 主要包括自然、 人文 两种景观类型,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等。 2.0.4 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 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1 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 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 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2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 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 和天然渔场等。 3 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集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 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2.0.5 环境敏感点environmental sensitive sites 通常将被公路穿过或临近公路的环境敏感区称为环境敏感点。 它是公路项目特有的 对环境敏感区的一种称呼,实际上是环境敏感区相对路线很长的公路而言的一种提法。 环境敏感点的性质和范围根据评价的环境要素不同而相应改变, 因此, 又可分为噪声敏 感点、生态敏感点等。 2.0.6 环境敏感路段environmental sensitive sections 3 通常将穿过或临近环境敏感区的公路路段称为环境敏感路段, 其长度一般对应于环 境敏感点的大小,它也是公路项目特有的名词术语。与环境敏感点相似,环境敏感路段 也可分为噪声敏感路段和生态敏感路段等。 在公路环境评价中, 经常把环境敏感点与环 境敏感路段对应使用。 2.0.7 敏感点评价(sensitive site’s assessment) 对具体环境敏感点或环境敏感路段进行的评价,有时也称“敏感路段评价” 。其涉 及的路线长度视敏感点大小而定, 通常仅为数百米或数公里, 评价时采用的均为 “特定” 或“实际”的数据。 2.0.8 路段评价sectional assessment 相对敏感点评价的一种说法,此处“路段”的长度往往较长,在“路段”内可包括 几个敏感路段。 通常对具有某种相似类型或相似评价参数的路段进行一般性评价, 以给 出某种“平均”状态的评价。如在噪声评价中,经常按交通量预测划分为几个路段(高 速公路一般以互通立交为节点) ,在路段内以路段平均路基高度、平均交通量来预测说 明本路段“平均”或“一般”的噪声污染水平。 4 3 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应分段、分级评价,并宜采用以点为主、点段结合的方法。 3.0.2 评价的环境要素主要有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地表水环境、声环境、环境 空气、社会经济、景观等,具体项目评价的环境因子应经过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 后确定。 3.0.3 评价应按项目工程特点、区域环境特征及环境功能区划等进行路段(敏感 点)划分,并确定各路段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 生态环境、 声环境和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 其他环境要素可只进 行敏感路段与一般路段的划分, 并确定相应的评价工作深度。 各环境要素对应的路段划 分原则及评价工作要求的详细规定参阅相应章节。 3.0.4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1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 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报告引用的数据须可靠、详实,评价结论应明确、可信, 环境保护措施应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2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环境概况 3)环境要素专题评价 4)公众参与 5)事故污染风险分析 6)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与环境监理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估算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要素专题评价和事故污染风险评价可根据环境、 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要求进 行选择性编制。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宜反映在相关环境要素专章(节)中。 3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格式见附录 A。 3.0.5 评价工作应注意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措施应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实效”为原则, 5 并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必要时应有比选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 费用效益比、可操作性等论证。 3.0.6 污染治理措施的效果应能满足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 声屏障等 部分环境保护设施可视交通量增长情况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3.0.7 对改扩建项目,应查清原有公路的环境现状,区分不同情况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3.0.8 在比选路线方案时,应结合工程量、施工难度、工程费用,对沿线地方政府、公 众意见和环境影响的程度(环境敏感度、受影响人群数量以及环境影响损益量)等指标 进行综合比选,采用定量和定性方式,从环保角度推荐较佳方案。 3.0.9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可划分为 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2)生态环境保护投资; 3)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投资; 4)环境管理及其科技投资; 5)环境保护税费项目。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项目及指标见附录 B。 6 4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4.0.1 工程概况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 主要技术标准; 3 建设规模(主要工程量清单) ; 4 预测交通量; 5 建设条件(自然条件、施工条件等) ; 6 占地与拆迁数量; 7 工期安排与总投资。 4.0.2 工程分析主要分析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各个建设工序和过程。 4.0.3 应对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进行工程分析。 对改扩建项目, 还应对相关的既有公路 污染源、环境现状、已有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4.0.4 施工期工程分析宜包括以下内容 1 征地拆迁数量、安置方式及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 土石方平衡情况和取弃土场影响分析; 3 主要材料来源、 运输方式及主要料场可选择方案的分析, 施工车辆和设施噪声的影 响分析; 4 特大及大桥梁结构型式、施工工艺可选择方案及其关键施工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分 析; 5 路基、 路面施工作业方式及其各种拌合场的生产工艺及影响分析, 施工车辆和机械 设备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 6 隧道施工工艺可选择方案、废渣、废水处置方式的影响分析; 7 施工营地规模及选址、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置方式的影响分析; 8 路基、施工场地和取弃土场的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9 特殊路段工程特点及影响分析。 4.0.5 运营期工程分析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影响分析; 2 事故污染风险的分析; 3 路面汇水对路侧敏感地表水体的影响分析; 7 4 对景观及居民交通便利性的影响分析; 5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6 附属服务设施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影响分析; 7 对基础设施、当地产业及生活方式、资源开发等的影响。 4.0.6 工程分析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给出拆迁安置方式可行性定性分析意见; 2 给出取弃土场所选择要求; 3 给出施工营地选择的原则要求; 4 给出施工期临时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要求; 5 给出附属服务设施布设及生活污水、锅炉烟气处理要求。 4.0.7 工程分析宜采用类比法和查阅资料分析法。 8 5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1 一般规定 5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1 一般规定 5.1.1 评价因子与评价范围 1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区域社会环境评价和沿线社会环境评价。 2 区域社会环境评价因子一般为矿产资源利用、工农业生产、地区发展规划、旅游 资源、文化教育等,评价范围宜是线路直接经过的市、县一级行政辖区,或可行性研究 报告中划定的直接影响区。 3 沿线社会环境评价因子一般为社区发展、农村生计方式、居民生活质量、征迁安 置、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评价范围宜是受公路直接影响的区 域,评价对象为直接受影响个人、群体或单位。 4 评价因子视其受项目的具体影响程度分为重大影响评价因子、 中等影响评 价因子和轻度影响评价因子,影响视其结果又分为正影响和负影响。 5.1.2 评价内容与工作基本要求 1 应根据地区特点和工程特征,对各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并进行筛选。 2 评价内容应根据评价因子筛选结果确定。对确定为重大影响的评价因子进行详 评,中等影响的因子进行简评,轻度影响的因子进行简评或不评。 3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建设对直接影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等的宏观影响; 2)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和再安置影响; 3)项目建设对公路沿线民众的生计方式、生活质量、健康水平、通行交往等影 响; 4) 项目建设对沿线基础设施(含防洪)的影响; 5) 项目建设对沿线社区发展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6)项目建设促进项目直接影响区旅游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 7)项目建设对项目直接影响区交通运输体系的改善作用; 8)项目建设对项目直接影响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宏观影响; 9)项目建设对沿线文物和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影响; 9 10)其他一些特殊或具体问题的分析,如少数民族、宗教习俗等。 4 根据项目公路等级、建设规模、所处位置、所在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等具体 情况,分路段对社会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如表 5.1.2-1) ,确定其重要程度。 表 5.1.2-1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表 农民生计方式 生活质量 拆迁安置 矿产资源 土地利用 基础设施 文物古迹 地区发展规划 通行交往 工农业生产 旅 游 资 源 社 区 发 展 评价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施工期 运 营 近 期 运 营 中 远期 注可用以下符号表示影响程度。 ●重大影响; ▲中等影响; ○轻度影响 - 负影响; 正影响 5.1.3 评价方法 1 评价分路段进行。 应根据行政区划、 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以及项目影响情况划分 路段,在不同路段内选择代表性点或代表性路段进行分析评价。 2 应根据已建的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影响的调查资料或项目后评价资料, 进行类 比分析与评价。 5.2 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5.2 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5.2.1 现状评价内容 通过收集和分析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对社会与经济环境进行评价, 一般应包括以下 内容 1 居民生活质量及生计方式; 2 基础设施总体水平; 3 主要工业门类及其发展状况; 4 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 5 农林牧副渔业发展状况; 10 6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情况; 7 重要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状况; 8 重要文物资源保护及开发状况; 9 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 5.2.2 调查方法 1 对沿线社会环境评价宜采用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可针对代表性点或代表性路段进 行详细调查,推广全线。 2 对区域社会环境评价,应采用收集、查询当地资料、文献的方法,辅以代表性点 的调查对比。调查数据应以统计部门确认的资料为准。 5.2.3 现状评价 根据调查结果, 宜列表统计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对社会环境现状进行分 析、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