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4 5 . 0 2 0 ; 9 3 . 1 0 0 S R5 T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 T B/ T 1 5 5 5 - 2 0 0 5 代替 T B / T 1 5 5 5 -1 9 8 4 驼峰专用气动系统技术条件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h u mp y a r d s p e c i a l p n e u ma t i c s y s t e m 2 0 0 5 - 0 3 - 2 9发布2 0 0 5 - 0 7 - 0 1实施 中 华 少 味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发 布 T B/ T 1 5 5 5 -2 0 0 5 目次 言 。 , ⋯⋯ II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A则 ⋯⋯ 1 空 压 站 及 设 备的 技术 要 求 ⋯ ⋯ ’ “ “ ” ’ “ “ ‘ ’ ‘ ’ 1 驼峰供气管道的 技术要 求 ⋯⋯ 4 前1234 T B/ T 1 5 5 5 -2 0 0 5 前言 本标准代替T B / T 1 5 5 5 -1 9 8 4 驼峰专用气动系统技术条件 。 本标准与T B / T 1 5 5 5 -1 9 8 4 相比, 主 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对采用微机监控系统的要求; 增加了热工仪表、 保护装置设置的 要求; 增加了压缩空气的 净化、 除水的要求; 取消了供气管道直径计算公式; 取消了渗漏量的计算; 修改了管道计算的有关参数; 取消了与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 相重复的内 容; 取消了 焊接弯头和异径弯头宜采用 热力管道零件 “ R O 4 , 的 要求。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 单位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袁冬吉、 周剑锋、 夏凌嘉、 王钟巍。 本标准1 9 8 4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改。 T B/ T 1 5 5 5 - 2 0 0 5 驼峰专用气动系统技术条件 ,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表压为 0 . 8 MP a的驼峰专用气动系统的新建、 改建、 扩建的 要求。 本标准 适用于驼峰专用气动系 统设计。施工、 运营、 维修可参照 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 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8 8 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 B / T 3 0 9 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 B / T 8 1 6 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 B / T 9 1 1 9 平面、 突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G B / T 9 1 2 3 . 1 平面、 突面钢制管法兰盖 G B 5 0 0 5 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 B 5 0 2 3 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5 0 2 7 5 压缩机、 风机、 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J 1 6 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 G B J 8 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T J 3 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J B / T 8 7 管路法兰用石棉 橡胶垫片 质技监局锅发「 1 9 9 9 1 1 5 4 号文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总则 3 . 1 驼峰专用气动系统的设计应做到 保证安全生产, 节约能源, 改善劳动条件,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利于环境保护。 3 . 2 驼峰专用气动系统应保证能 不间 断地供给空压式车辆减速器、 电空转辙机及其他驼峰气动设备可 靠动作所需的用气量。 3 . 3 驼峰专用气动系统包括压缩空气站 以下简称空压站 和调车场供气管道t 3 . 4 空压站建筑设计, 除应符合本技术条件外, 还应符合 T J 3 6 , G B J 1 6 等的有关规定。 4 空压站及设备的技术要求 4 . , 工艺系统 4 . 1 . , 空压站可 采用螺杆式或活 塞式空气压缩机 以下简称空压机 , 其规格和台 数, 应根据驼峰用气量 的大小, 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一个空压站内, 空压机的型号宜选一种, 台数以3 台一5台为宜。 4 . 1 . 2 空压机的吸气系统, 应装设过滤 装置。 4 . 1 . 3 空压站储气罐的容量应保证在发生停电故障时能对正在溜放中峰顶已摘钩的车辆进行有效的 T B/ T 1 5 5 5 - 2 0 0 5 制动。 4 . 1 . 4 活塞式空压机与储气罐间, 应装设后冷却器, 每台 空压机不允许共用 后冷却器和储气罐。 4 . 1 . 5 活塞式空压机与储气罐之间应装设止回 阀, 不允许装设切断阀门。 空压机和止回阀之间应装设 放散管。 螺杆式空压机与储气罐之间应装设切断阀门。 4 . 1 . 6 储气罐应装设安全阀。安全阀开启时所能通过的流量, 应大于空压机的 额定排气量。储气罐应 装设排污阀门。 储气罐与供 气总管之间应装设切断阀门。 4 . 1 . 7 空压站应装设废油水收集装置。 4 . 1 . 8 当空压机采用水冷却时, 应符合下 列要求 4 . 1 . 8 . 1 应采用循环冷却水, 并应设置自 来水作补充。 4 . 1 . 8 . 2 空压机冷却水人口处 阀后 的给水压力范围应在 0 . 1 MP a -0 . 4 MP a 之间。 当设计给水温差小于 1 0 ℃时, 上述0 . 1 Mp a 水压值应适当加大。 4 . 1 . 8 . 3 空压机及后冷却器的冷却水水质,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悬浮物含量应不大于1 0 0 I n g / L ; b p H值为6 . 5 一9 . 5 ; c 具有热稳定性。 4 . 1 . 8 . 4 当采用循环给水系 统冷却时, 水质的热稳定性要求, 应按国家现行的G B 5 0 0 5 0 的有关规定 执行。 4 . 1 . 8 . 5 空压站冷却水池宜设在室内, 根据水质情况考虑增设水处理设备。 4 . 1 . 8 . 6 空压站水泵宜按4 台考虑, 其中冷水泵一主一备, 热水泵一主一备。 4 . 1 . 8 . 7 空压机的 排水管应装设水流指示装置。 4 . 1 . 9 空压站用电 负荷应按一级负荷设计, 两路电源应能自 动切换。 4 . 1 . 1 0 空压站室内的噪声应符合G B J 8 7 的 有关规定。 4 . 2 设备布Z 4 . 2 , , 空压站宜设在用气量最大的设备附近。 4 . 2 . 2 空压机室内 设备和 辅助室的布置以及与空压机室毗连的 其他建筑物的布置, 不应影响空压机室 的通风和采光。 4 . 2 . 3 空压机的吸气和排气管道布置, 应考虑减少噪声及管道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室内 管道的布置, 应方便维修、 整齐美观。 4 . 2 . 4 储 气罐应布置在空压机室外。立式储气罐与空压机室外墙的 净距应大于l m。 立式储气罐之 间净距应大于l m。储气罐宜设置防护设施。 42 . 5 空压机组宜按单排布置。空压机室通道的宽度, 应根据设备操作、 拆装和运输的 需要确定; 其净 距应不小于表1 的规定。 表 , 空压机室通道的净距 名称 净距m 空压机排气量耐而v n 1 01 0 - - 4 0 空压机室的主要通道 1 . 51 . 5 空压机组之间或机组与辅助设备之间的通道 1 .01 . 5 空压机组与墙之间的通道 1 . 21 . 2 T B/ T 1 5 5 5 -2 0 0 5 4 . 2 . 6 空压站内, 如需设置专门的检修场地时, 其面积宜为一台最大空压机组在运行时所需面积。 4 . 2 . 7 单机排气量不小于1 0 矽/ m in 的空压机或总安装容量不小于3 0 时/ m i n 的空压站, 应设置检修 用起重设备。其起重能力, 应按空压机的整机重量确定。 4 . 2 . 8 空压机组的连轴器或皮带传动 装置部分, 应装 设安全防护设施。 4 . 2 . 9 吸 气过滤器应装在便于维修之处。必要时可设置平台 和扶梯。 4 . 2 . 1 0 压缩空气在进人总 供气管道前, 应设置空气干燥装置, 以消除冰冻和水锈, 且空气干燥装置应 含除油功能。空气干燥设备的选择,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空气干燥装置应不少于两套, 其中一套为备用。 4 . 3 空压站建筑 4 . 3 . , 空压站应按独立建筑设计。 4 . 3 . 2 空压站应设空压机室、 配电室、 控制室、 备品室以 及休息室和卫生间等生活设施。 4 . 3 . 3 空压机采用微机监控系 统时, 控制室应符合‘ B / T 2 8 8 7 的 有关规定。 4 . 3 . 4 空压机室的高度, 应符合设备拆装、 起吊、 通风的 要求。其净高度应大于4 mo 4 . 3 . 5 空压机室通向室外的门, 应保证安全疏散, 便于设备出入。 4 . 3 . 6 自 动 控制室与空压机室之间 应设置瞪望窗。控制室的门 窗应采取隔音措施。 4 . 3 . 7 空压站应考虑必要的防 雷设施。 4 . 3 . 8 空压机室内应设有地漏。 4 . 3 . 9 设置集中采暖的空压机室的 温度应不低于1 5 C o 4 . 4 电气热工测f仪表 4 . 4 . , 活塞式空压站热工测量仪表设计时应符 合表2 的 要求。 表 2 热工测t仪裹 名称 用途 空压机排气量4 0 m3 / min 温度表 一级气缸排气温度 应装 二级气缸排气温度 应装 总进水口冷却水温度 应装 空压机组冷却水排水口温度 应装 空压机传动机构润滑油温度 应装 压力表 一级气缸排气压力 应装 二级气缸排气压力 应装 储气罐气压 应装 空压机组冷却水进水口压力 应装 空压机传动机构润滑油压力 应装 4 . 4 . 2 螺杆式空压站热工测量仪表设计时应根 据产品情况确定。 4 . 5 电 气控制和保护装2 4 . 5 . , 空压机的控制方式应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应满足单机启停的随时操作, 由 人工操作电机控制柜直接控制。 自 动控制方式应能根据系 统压力的变化自 动启停空压机, 由自 动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且在空压机组 故障时应能自动倒换机组。 4 . 5 . 2 手动控制方式 应设有压力、 状态表示和报警装置。当空压机组任何一项运行指标超过限定值 时, 人工手动停机。 3 T B/ T 1 5 5 5 - 2 0 0 5 4 . 5 . 3 自 动控制方式应设有压力、 状态表示、 报警和保护装置。当空压机组任何一项运行指标超过限 定值时, 应能立即 发出报 警信号并自 动停机, 且保证手动停机优先。 4 . 5 . 4 自 动控制系 统在 下列任一故障情况下应立即 发出 报警信号并自 动停机 a 空压机润滑油油压超过限定值; b 空压机润滑油油温超过限定值; c 空压机各级气缸压力超 过限 定值; d 空压机各级气缸气温超过限 定值; e 空压机冷却水压力超过限 定值或流量不足; f 空压机冷却 水出口 温度超过限定值; S 空压机电机工作电流超过限定值; h 供气系统压力超过限 定值。 4 . 5 . 5 自 动控制应满足 空压机组开机前, 冷 水泵自 动启动送水。当 冷却水给水温度超过限 定值时, 热 水泵和冷却塔自 动开机, 降低 水温, 正在运行的 空压机组不停机, 保证不间断供气。 4 . 5 . 6 自 动控制应能定时 排放各级冷凝器及储气罐的 废油水。 5 驼峰供气管道的技术要求 5 . , 驼峰供气系统管道设计原则 5 . , . , 为保证供气系 统不间断地供气, 主 送气管道宜为双管布置, 全驼峰场内供气管道应环状布置。 5 . , . 2 管道径路的 选择, 应最短、 拐弯最少、 少跨越股道。 5 . 1 . 3驼峰 调车场上管道的敷 设有管沟、 低支架和直埋三 种方式。 过股道主 送气管道宜采用 管沟敷设。 5 . , . 4 管道供气压力大于 用气设备要求时, 应设减压装置。 5 . , . 5 管道与设备之间 应装设切断阀门。 6 . , . 6 管道上应少设辅助装置和阀门。 5 . 1 . 7 在寒冷地区应对室外管道及阁件采取保温措施。 5 . 1 . 8 管道 产生的 热变形宜利用管道本身的弯曲 进行自 然补偿。当采用机械热补偿时, 宜设方形补偿 器 。 5 . 2 供气管道的计算 5 . 2 . 1 管道的计算 应根据管网系 统各段的最大负荷、 流速和压降进行计算。 5 . 2 . , . , 管道内流速的 选定 供气管道内流 速宜按8 m / s - 1 5 m / s 计算。 5 . 2 . , . 2 压力损失 根据减速器、 电空转辙机等用气设 备要求压力的不同, 各区 段的压力损失应控制 在各自 所允许的压 力降范围之内, 宜控制在供气压力的5 - - 8 0 5 . 2 . 2 管 道壁厚的选取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壁厚可根据管道外径按表3所列尺寸选取。 表3 管 道壁厚推荐表 管道外径 管 道 壁 厚蒸 fi 0 - 7 01 08 - 1 2 71 3 3 - 1 5 9 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 在管径确定后, 按普通壁厚钢管选取。 5 . 3 管道安装设计 5 . 3 . 1 为防 止供气管道中 有积水现象, 在供气管道设计时 应有一定坡度。顺压缩空 气流动方向的 管道 4 T B/ T 1 5 5 5 -2 0 0 5 坡度应不小于3 , 与压缩空气流动方向相 反的管道坡度应不小于5 q, 并在最低点设置排水阀门。 5 . 3 . 2 供气管道横穿 铁道时, 应设过道保护。 5 . 3 . 3 室外直埋敷设的管道及设备基础的深度均应在冻土层以下。 5 . 3 . 4 供气管道安装位置均不得侵人限界, 同时应考虑维修空间。 5 . 3 . 5 管道支架最大间 距根据管道公称直径宜按表4 选取。 表 4 管道支架距离 管道公称直径二 2 53 24 05 07 08 01 0 01 2 51 5 0 支架最大间距m3 . 23 . 745666 . 578 5 . 3 . 6 管道应进行防腐处理。架空管道宜采用油漆防腐。埋地管道宜采用沥青漆防腐。 5 . 3 . 7 管沟设计时应考虑 排水。沟顶应高于地面2 0 0 二 一3 0 0 m m, 防止地表水流入。管沟底部应有 一定坡度, 并应有良好的渗水性。若不能自然渗水, 可在适当地点设置水泵排水。 5 . 3 . 8 管沟宽度应考虑维修空间。 5 . 4 管材及管道附件的选择及要求 5 . 4 . , 无缝钢管应符合G B / T 8 1 6 3 的有关规定。 5 . 4 . 2 焊接钢管应符合 G B / T 3 0 9 1的有关规定。 5 . 4 . 3 管道弯头应采用标准弯头, 只 有当空间 受限制时, 才采用其 他特制弯头。 5 . 4 . 4 公 称 压 力P g 2 . 5 M P a 的 管 道 法 兰 应 符合G B / T 9 1 1 9 的 规 定。 5 . 4 . 5 平焊钢法兰用的软垫片应符合J B / T 8 7 的规定。 5 . 4 . 6 法兰盖应符合 G B / T 9 1 2 3 . 1 的规定。 5 . 5 气动系统的试验 5 . 5 . , 空压机安装完后, 应按G B 5 0 2 7 5的试运转要求进行试验。 5 . 5 . 2 管道安装完 后, 应按G B 5 0 2 3 5 的有关规定对管道系统进行强度和气密性试验。 水压试验压力 应为设计压力的1 . 5 倍。 5 . 6 储气罐的要求 储气罐应符合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 1 9 9 9 ] 1 5 4 号文 的 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