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探讨.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地下结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下结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探讨 Di s c u s s i o n o n Co n c r e t e Cr a c k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o n t r o l Te c h n o l og y f o r Un d e r g r o un d St r u c t u r e 丁齐国李东海 中建七局 上海 有限公司2 0 1 8 1 2 摘 要 详细分析 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 防治技术措施 ,通过对施工事前 、事中 、事后 3个阶段 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 减少 了裂缝的产生。同时结合施工经验 ,提出对不同结构部位产生裂缝采取 的补强处理办法 ,为以后地下室抗裂施工提 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地下室 混凝土结构 裂缝防治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 U 7 5 5 .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4 1 0 0 1 2 0 1 2 0 1 0 0 4 4 0 3 1 不同地下结构部位裂缝产生的原因 目前国内外地下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有裂缝的现象, 裂缝不仅影响建筑 构筑 物的使用 , 且降低 了结构 的耐久 性 , 维修补救非常困难。基于地下结构工程性能需要 , 就此 对不同结构部位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从根 本上防治裂缝的产生 。 1 . 1混凝土墙 裂缝 1 墙板和顶板交接处产生的水平裂缝 。这是在浇筑 完墙板混凝土后 , 没有待墙板混凝土充分沉实和收缩 , 就进 行顶板混凝土的浇筑造成的裂缝 , 如 两者收缩方 向的不同 在交接处而产生的水平缝 ;在墙板的上下端剪力最大的地 方 , 也可能 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 , 而产生剪切破坏 要视具 体情况区别对待 。至于施工缝处的水平裂缝 , 是施工中没 有认真处理和清理 ,或再次浇筑时没有采取铺接缝砂浆所 致 。 2 墙体浇筑 后 , 墙侧壁外面未回填土 , 产生混凝土干 缩 , 而干缩受到周围约束导致的开裂。这是因为, 浇筑的混 凝土受 日照会产生涨伸 , 温度降低时产生冷缩 ; 且还有墙体 内外膨胀差 再有 U E A的膨胀反作用 ,从而使墙体膨胀伸 长。 另外 , 由于墙体 、 板的浇筑时间不一致 , 如 0 . O 0 m板的 膨胀量要比地下层板、 墙的膨胀量大得多 因膨胀量随时间 增大而降低 ,地下 1 层板、墙先于 0 . O 0 m板浇筑 , 当 0 . O 0 m板不断膨胀时 , 墙体只有较小的膨胀 , 甚至还伴随 干缩 , 则墙混凝土收缩受到限制开裂 , 即墙顶部 自由膨胀受 到下部约束引起开裂。 故 由于 U E A 的膨胀反作 用, 更加速 了 作者简介 丁齐国 1 9 7 7 一 , 男, 专科, 工程师。 作者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 3 0 5 5 号 2 o 1 8 1 2 。 收稿 日期 2 0 1 1 - 1 1 - 0 9 4 4 l 2 0 l 2 1 B l c ‘咖 衄 墙体开裂。 1 . 2 地下室楼板裂缝 一 般的裂缝只要稍作处理 即可防止 ,这是主要介绍其 它情况发生的裂缝 , 例如 由于楼板设计不合理 , 因结构外 部应力影响, 造成板面出现斜裂缝 , 地下室四周梁与墙交接 处出现的竖 向裂缝 ;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 往往利用地下室楼 板作为施工辅助用地场所 ,而结构设计时并未考虑该项 因 数 , 从 而造成地下室楼板因使用不当 , 板、 梁出现不 同程度 的开裂。 1 . 3 结构梁裂缝 梁裂缝主要是由荷载的直接应力和次应力作用 ,引起 结构变形产生裂缝 , 如将楼板用作生产辅助用地 , 利用楼板 作为基坑围护水平撑等情况。由于结构裂缝产生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 包括设计不周、 地基沉降不均、 施工质量、 材料质 量、 环境等 因素影响等 , 所以无论何种原因产 生的裂缝 , 都 会给建筑物结构安全性 、 使用功能及感官带来影响。 而梁裂 缝产生的部位主要有梁受拉区裂缝 、梁在支座附近的斜裂 缝和梁受压区裂缝。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大部分是施工 工艺不当以及设计不合理,施工利用场地未多方面综合考 虑等 , 从根本上造成 了地下结构产生裂缝 。 2 技术防治措施 2 . 1 对建筑和结构设计 的建议 1 建筑 工程的平立面布置 应整齐规则 , 纵横 向构件 应均匀对称 , 电梯井应中间布置 , 楼梯宜两侧布置。这样可 避免平面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裂 缝。 2 地下室纵横向水平与竖向后浇带应设计合理, 纵 向后浇带应布置在群楼与地下室体量突变处。这样可避免 泵送混凝土引起的收缩裂缝和体量突变处的间接裂缝 。 3 因地下室外墙迎水面保护层较厚, 所以要在混凝 土外墙受力钢筋外侧布置 6 . 5 m m 2 0 0 m m的单层双 向 抗裂钢筋网片, 以避免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形成 构造钢筋网 片起到遏制裂缝的作用 。 4 混凝土 中要掺加聚丙烯抗裂纤维 , 以降低混凝土 的塑性收缩 ,使混凝土裂缝减少 ,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韧 } 生 。 5 在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的情况下 , 宜采用较小强度 等级的混凝土 。 在现浇连续板周边框架梁或墙交界处 , 板边 的上部应设置负弯矩筋 ,应控制嵌固处及板周边 出现板面 裂缝 在转角处钢筋沿两个垂直方向应布置上部构造钢筋 , 以控制出现 4 5 。的斜 向裂缝 。 6 对于厚度大于 1 5 0 m m的混凝土墙体 , 应沿墙的两 个侧面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 且采用 6 m m 3 5 0 m m的拉 筋连系梅花式布置 。 这是因为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 双 排钢筋网细而密 , 可改变裂缝间距及形态 , 从而控制裂缝宽 度 水平构造钢筋布置在外侧 , 以控制混凝土竖 向裂缝的形 成 。 7 应削弱剪力墙洞 口截面 , 角部应力要集中 , 洞 口角 部应配置双层 4 5 o的斜 向加强钢筋 , 以控制角部 4 5 。的斜 向裂缝。 8 对地下室项板覆土 7 0 0 m m , 地下室外墙应设置外 保温系统 , 这样可有效地控制地下室混凝土板 由于温差引 起的裂缝。 9 从设计上控制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2 . 2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水泥 要求厂家对混凝土配合比按设计原则和符 合规范要求进行配比, 要对最小水泥用量原则、 最大骨料堆 积密度原则和适当水胶比原则进行优化设计。 2 骨料 级配越好 , 混凝土 骨架稳定 , 抗 变形能力越 好 , 水泥用量越少 , 二者共同作用 , 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越 好 。 而骨料颗粒的优化是将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级配 , 选择 其紧密密度最大的级配为最佳级配。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 土 , 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 0 m m , 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 大干 1 0 % 。 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 l 3 , 含泥量不得大 于 1 . 0 % , 泥块含量不得大干 0 . 5 % 。 3 粉煤灰 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超过基准混凝土水泥 用量的 3 0 % , 且粉煤灰代水泥率不宜超过 2 0 % 。 4 外加剂 一般掺量为总胶凝材料的 8 名 ~1 0 % 。 5 抗裂纤维 一般在混凝土中掺加纤维来提高其抗 裂性能 , 其掺量 为 0 . 4 k g / m 。 ~3 k g l m 3 , 具体应根据工程试验 及施工经验来确定。 6 砂率 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情况下 , 尽量降低抗渗混 凝土的砂率 , 一般宜为 3 5 % ~4 5 % , 但不宜过小 , 以避免缺浆 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7 水灰比 水灰 比过大或过小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不利 , 需经反复试配确定。 8 坍落度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 宜采用较小的 坍落度 ,以防止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 的产生。 2. 3 主要施工控制措施 1 应挑选施工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振捣施工技术 人员来进行操作 。 2 应在混凝土浇捣的 2 h 进行表面处理 , 并养护。 3 对模板的拆除时间进行延迟 , 即 1 4 d 后方可拆除 外墙侧模板 , 以利用模板的保温作用来防止表面裂缝 , 还可 防止混凝土中产生贯穿性裂缝 ;楼板后浇带两侧的梁板支 撑应予以加强 , 并形成独立的支撑体系并有足够刚度 ; 在后 浇带补偿收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模板。 4 要利用结构楼板作为生产辅助用地。 3 质量管理 3 . 1 事前控制 1 项 目部 应建立健全质量 管理机构 、 质量 管理制度 和质保体系。 工程技术人员应依据建筑结构的类型 , 采用的 材料特性和施工环境等实际情况,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 切实可行的裂缝控制的措施 。 2 要求设计单位 明确抗裂混凝土的膨胀率 , 以便混 凝土供应单位根据要求对地下室抗渗混凝土进行抗裂性能 试验 ; 要求混凝土单位或试验单位提前做好混凝土的试配 , 汇报水泥、粉煤灰及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性能试验和外加剂 适应性试验结果。 3 为了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半成品质量 , 应组织甲 方 、 设计 、 施工、 监理及混凝土供应商参加质量要求交底会 议 在混凝土施工前 , 应组织 甲方 、 监理 、 施工单位去混凝土 供应厂家考察 , 并现场对原材料、 外加剂质量进行抽查并取 样检测 , 来有效控制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 4 在设计和规范要求下 , 应根据地基土的层状特点 、 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状况 ,来制定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和 影响周围建筑工程地基开裂的专项技术方案。 5 应规定合理工期 , 避免施工速度不当造成 的结构 裂缝 , 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季节 , 制定控制裂缝的季节性 措施。 6 模板支撑方案须经设计人员和专家论证 , 以确保 模板支撑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刚度和稳定性。 3 . 2事中控制 1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 充分润湿模板 , 但模板 内不能 有积水 ; 后浇带两侧的梁板支撑应予以加强 , 并形成独立的 支撑体系且有足够刚度 ;在后浇带补偿收缩混凝土达到设 i H r 第3 4 卷第l 期I 4 5 __l l 计强度后 , 才能拆除。 2 采取控 制钢筋 的位置措施 , 防止进行混凝土浇筑 时结构 因受力使钢筋移位。 3 应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 选择经验丰富、 责任心强 的振捣手, 签订责任状。严禁振动钢筋和模板 , 对钢筋密集 部位采用体外振捣方法振捣; 先浇筑梁再浇筑楼板 i 离后浇 带一定距离下料, 边振边向后浇带推进, 振动棒不要触碰后 浇带模板 ; 初凝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 终凝前对表面进 行二次搓毛和抹压 ,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 泡 ,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避免出现早期失水裂 缝。 4 运至现场的商品混凝土严禁加水 , 并派专人对每 一 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测量 ,不合格 的混凝 土不允许使 用 。 5 严格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上人和上料时间 , 必须 根据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支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楼板施工荷载 , 且应均匀堆放或沿周边堆放。 6 施 工缝 的处 理 地下室外墙预 留在底板 面以上 5 0 C M处 , 预埋止水钢板或做其它防水措施处理。立模前 , 应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和杂物清除 混凝土浇筑前 , 先 铺厚 3 O m m ~5 0 m m的 1 1 水泥砂浆 , 并及 时浇筑。 7 后浇带 按设计要求留设 ,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时间 确定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 室 内外砖砌体完成 。后浇带 部位的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强度等级应与两侧 先浇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后浇带的位置 、 形式、 尺寸 , 应按 设计规定施工。 后浇带浇筑前, 应将两侧先浇混凝土表面凿 毛 、 清洗干净 , 并保持湿润 , 再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 , 应保持湿润养护至少 4个星期。 8 避免雨中浇筑混凝土, 高温干燥季节的楼板面立 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 初凝 2 h 后洒水保护。 对地下室 底板 面积较大 的情况 , 可采 用蓄水养护静置 7 d, 杜 绝任 何荷载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9 对于地下室外墙面积大且竖向结构浇水保养难的 情况 , 可在混凝 土浇筑完的 1 4 d 内 , 不允许模板拆除 , 而 要进行墙顶覆盖草包浇水养护。 1 0 楼板上需要设置大型施工机械、 落地脚手架或行 走车辆前 , 除楼板混凝 土强度达到 1 0 0 % 9 b , 必须事先经设 计结构处理 ,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 工方案并取得设计认 可 。 3 . 3 事后控制 1 混凝土的养护 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初凝 , 压 手没痕迹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 , 并在浇注结束后 8 h 内用薄膜覆盖后盖 1层草袋 , 进行定时浇水养护 ; 对外墙 应采用带模板并浇水养护 , 外墙养护 1 4 d后拆模 , 对楼板 及顶板的表面应砌筑挡水坝养护不少于 1 5 d。 4 6 I 2 o l 2 l B l词 拙g c 咖 岫 眦吐 。 血 2 通过温度测定, 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4 裂缝处理办法 1 室外处理 ①采用外壁做柔性防水 ; ②对小于或等 于 0 . 2 m m的裂缝不需处理 ;③对大于 0 . 2 m m的裂缝做封 缝处理 先将裂缝切 割或凿成 V 形缝 , 嵌填 聚硫密封膏 , 涂 刷 1 0 0 M M N 1 5 0 M M的抗裂胶作 为抵抗裂缝变形的蠕变层 , 再 用聚合物 一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作增强处理后作大 面 积防水层。这是因为聚硫 密封膏有极强 的粘结、 抗拉能力 , 能很好地修补混凝土裂缝 , 防止漏水。 2 室内处理 可采用空气压缩机将树脂浆液、 聚合物 水泥浆灌入裂缝深部 , 以达到恢复结构的整体性、 耐久性及 防水性 的目的。 3 表面封 闭法。 利用混凝土表层微细独立裂缝 裂缝 宽度 ≤0 . 2 m m 或网状裂纹的毛细作用来吸收低黏度且具 有良好渗透性的修补胶液 , 并封闭裂缝通道。 对楼板和其它 需要防渗的部位 ,应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增 强封护作用。 4 注射法。 以一定的压 力将低黏度 、 高强度的裂缝修 补胶液注入 裂缝腔 内。此方法适 用于 0 . 1 m m ≤ ≤1 . 5 m m 静止的独立裂缝、贯穿性裂缝以及蜂窝状局部缺陷的补强 和封闭。注射前 , 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 对裂缝 周边进 行密封。 5 压力注浆法。在一定时间内, 以较高压力 按产品 使用说明书确定 将修补裂缝用的注浆料压入裂缝 内。 此方 法适用于处理大型结构贯穿性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蜂 窝 状严重缺 陷以及深而蜿蜒 的裂缝。 此外, 还有施工现场裂缝修补的常用方法如 填充密封 法、 水泥注浆、 环氧灌浆等等 , 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5 结语 混凝土裂缝预 防和控 制是保证地下 室施 工质量的关 键 , 更是防止地下室渗漏的关键 , 只有通过采取优化建筑和 结构设计、 优化混凝土配合 比、 施工控制措施以及加强对事 前、 事 中、 事后 3 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 制等一系列裂缝控 制措施 ,才能使士 II】 l 下室混凝 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和 保证。 参考文献 【 l 1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 1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7 . [ 2 】2 G B 5 0 3 6 7 2 0 0 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s 】 一 E 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 0 0 6 0 9 . [ 3 】 刘斌,许汉明. 土木工程材料f M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 0 0 9 . 【 4 ] 彭圣诗.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o o 8 . 【 5 】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M 】 . 北京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2 0 0 3 .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