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特殊钢结构调整的探讨 赵发忠 刘嘉禾 Discussion on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Special Industry in China Zhao Fazhong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Beijing 100711 Liu Jiahe 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1 中国特殊钢的现状 1997年全国16家重点特殊钢企业钢产量为1 054.3万t,其中优质钢537.3万t,占总钢产量的51。重点特殊钢企业中,独立特殊钢企业11家,普、特结合的企业5家。全国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特殊钢企业有30多家。特殊钢产品的70由重点特殊钢企业生产,其它由非重点特殊钢和普钢企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特殊钢生产能力在1 200万t以上,其中16个重点特殊钢厂拥有750万t钢、550万t材的生产能力。近年来,江苏等省又新建了一批电炉钢厂,其中一部分生产能力转向特殊钢生产,钢铁联合企业也用低的制造成本生产低牌号的特殊钢产品。从特殊钢产品总量上看,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1997年16个重点特殊钢企业品种构成优质碳结钢50,合金结构钢26,轴承钢12,不锈钢5,合金工模具钢3,其它品种4。 1997年16个重点特殊钢企业主要技术指标情况综合成材率83.15,冶炼电耗599 kWh/t,电极消耗6.36 kg/t。 据统计,16家重点特殊钢企业工艺设备现状,现有电炉126座,精炼炉27台套,连铸机12台套。棒线材连轧机7台套。按现代新流程规划和建设的企业有5家。 长期以来,特殊钢企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军工、国防工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钢材,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16家重点特殊钢企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考虑军工国防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和规划建设的。各自具有小而全的独立体系,虽进行过局部的技术改造,但从全国考虑没有大的调整。许多问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逐渐暴露出来 1 品种、质量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力弱,特色产品不够突出。1993~1995年,每年进口的合金钢材中,不锈钢板带材为21~39万t、合金钢型材4~13万t、合金带材4~10万t、不锈钢型材2万t、合金钢管材2~5万t、不锈钢管材0.7~1.3万t、不锈钢丝1万t、合金钢材1~1.6万t。不锈钢板、带、管以及合金钢型、管、丝等生产技术难度较大的产品属于短线品种。我国引进的小轿车生产线、彩电显像管和集成电路生产线等新兴产业使用国产合金钢材的很少,主要依靠进口。其原因是合金钢材的品种、质量满足不了要求。如不锈钢薄板的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镜面板等品种10依靠进口、计算机软盘用高精度无磁不锈钢,国内尚不能提供。 2 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后步工序薄弱,严重制约高质量特殊钢产品的生产。除少数企业引进了一些80~90年代的单体设备外,一些特殊钢厂仍然用50~60年代陈旧工艺和设备生产特殊钢,尚未有一个特殊钢企业进行从原料到成品完整系统的现代化改造,没有形成高质量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3 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达不到经济规模。国际上,一般特殊钢棒材轧机的年生产能力为30~40万t,而我国重点特殊钢的棒材轧机年平均生产能力仅为7万t,二者相差甚远。世界上不锈钢生产主要集中在26家企业,稳定占有世界不锈钢市场80以上的份额;其中年生产能力大于40万t的企业有12家,20~40万t的企业有14家。而我国30万t不锈钢分散在十几家企业生产,产量超过万吨级的企业只有4~5家,其余产量均不足1万t,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很低。 4 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大而全,小而全。不少特殊钢企业八大类产品兼而有之,具有市场覆盖率的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不多;表现在工艺装备上,专业化生产线很少。 5 企业结构不合理。过去重视自我配套完善,比如在工艺流程及设备改造方面,忽视了更大范围的结构调整。有时从局部看是合理的,放在大环境、大背景下来看不一定合理。没有重视企业间的联合、优势互补、普、特结合、产用结合与产品延伸,这样容易形成低水平的重复。 6 在产品营销和市场开拓方面还存在着差距。 2 国外特殊钢结构调整的情况和经验 近十几年来国外特殊钢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欧洲的一些特殊钢企业,过去规模和数量与我国特殊钢企业相似,现在其数量已大大减少,经过结构调整,改变了过去分散的格局,组建了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2.1 瑞典、法国、德国、西班牙特殊钢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瑞典1995年产钢500万t。其中电炉钢占70;特殊钢占55;平均连铸比69,其中特殊钢连铸比60。特殊钢中高合金比达到50。瑞典特殊钢结构调整不是单纯追求产量的扩张,而是紧紧围绕市场,以满足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为前提,把着眼点放在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专业化系列产品上。把相同的产品合并集中生产,形成拳头产品,以此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瑞典在高速钢、不锈钢板、不锈钢管及焊管、轴承钢、工具钢、耐热合金以及陶瓷、粉末冶金及制品等领域的生产及研究开发处于领先地位。按专业化分工的格局生产,创世界名牌产品,销售市场扩大到全球,是瑞典特殊钢生产的重要特征。专业化格局,造就了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如工具钢Sandvik;轴承钢OvakoSKF;高速钢Erasteel;不锈钢板带Avesta-Sheffield;不锈钢焊管AST;低合金、高强度SSAB;粉末Hoganas。 法国尤基诺、萨西洛两个钢铁集团公司合并为尤基诺集团。集团内部通过资产重组,将生产产品相同的钢厂合并包括关闭一些钢厂和陈旧设备,进行了结构调整。实现了资源的合理 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以索拉克公司为主的板材生产基地,以尤金公司为主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和以Aster公司为主的特殊钢生产基地。 德国钢铁工业自90年代进行了新一轮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其中克虏伯和蒂森不锈钢部分实行联合,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公司KTN,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西班牙在80年代进行了特殊钢的结构调整。调整前,有10多个特殊钢企业,生产品种八大类兼有。调整后,有的转产普钢;有的关闭;有的合并,形成了一个生产汽车用钢为主的型材企业SIDENOR和一个不锈钢板材企业。其中SIDENOR成为欧、美著名轿车生产厂家的供应商,集约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给特殊钢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2.2 欧洲特殊钢结构调整的基本经验 1 产品雷同的企业合并后按专业化的要求,对产品形状、钢种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现有资源,进一步压缩生产规模,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 2 与用户联合,发展深加工产品,向前向后延伸。或组建企业集团,进行产品延伸,瑞典的特殊钢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只生产到半成品就停下来的,大都进行深加工和产品延伸。如Sandvik生产的工模具钢、矿山用钎钢均加工成各种刀具和矿山工具;又如SKF集团用OVAKO钢厂的轴承钢材生产轴承。 3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避免竞争引起的惨重后果。实行跨国联合,优势互补,利用综合优势重要工序的制造成本、市场等,进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序的合理化布局。与其它钢铁企业包括普钢企业进行工序联合,在其它企业进行冶炼、开坯、热轧,特殊钢企业进行半成品生产和精加工。如不锈钢集中热轧,分散冷轧等。 3 我国特殊钢结构调整、战略重组探讨 国外钢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为适应发展需要合并成大的集团。我国特殊钢企业原来生产规模较小,从未进行过大的结构调整,不仅缺乏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在国内市场上既不能抵挡国外产品的挑战,又受到普钢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威胁。根据国际钢铁结构调整大趋势和我国特殊钢行业的客观要求,为了使资源的最佳化配置,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力,对我国特殊钢行业实行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进行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以优化特殊钢资产进行结构调整。十几个特殊钢企业有大量的存量资产,推动特殊钢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是特殊钢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将现有十几家重点特殊钢企业,按地域性、专业化、优势互补等原则,组建若干个特殊钢集团。有的可打破行业界限、地区界限,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原则进行合并、改组。有特色产品和生产力的特殊钢企业可以考虑独立存在,自主发展,不一定非进入特殊钢集团。 二是按专业化生产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专业化生产是满足日益高级化的市场需求、避免低水平重复、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专业化、集约化调整和重组,合理布局、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产品。专业化分工要以产品的形状为特征和以产品品种为特征,综合考虑。按形状分,对于型材以轿车用钢、轴承钢、高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重组;对于板材以不锈钢为主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重组;按品种分,不锈钢板带和高合金钢厂应专业化,一般碳结钢、合结钢与普钢厂合理分工。齿轮钢、轴承钢、不锈钢生产工艺不同,型、板、管、丝、锻件设备要求不同,不搞“万能工厂”。 专业化分工要选择高附加值的合金钢产品作为重点,突出“特”、“难”、“精”三字,使普钢企业无法在灵活性和高质量上进行竞争。对国防军工等尖端科技用钢的生产采用军民结合的模式,对其特殊冶炼和特殊加工设备进行集中、配套或集约化生产。适度集中特殊的冶炼与加工装备,进行工艺装备的优化配置,克服过度分散的状况。 三是按工艺技术装备优势互补和生产能力平衡的原则进行工艺装备结构的调整。先进的生产能力形成后,应淘汰平炉、小电炉、小轧机等。以主导产品为依据,成龙配套,特别是后部工序,比如热处理、精整、探伤、包装等。特殊钢企业的改造要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进行,先进行需求定位,按照需求的产品选择最优工艺,然后按照生产工艺选择设备,再按设备确定规模。因地制宜地用“四个一”的工艺路线进行改造,不应简单地建设“四个一”的生产线,避免造成产品品种彼此雷同,缺乏特色。过去对后部工序重视不够,特、难、严不够突出,特钢和地方企业生产的产品区别不大,这是区别与普钢厂的关键所在。 四是产品延伸与用户联合。小型特钢企业选好特色产品,向专业化、部件化发展,实现产品增值。简化上下工序,避免重复加工、重复检验,降低成本。比如与标准件厂联合、专门生产高强螺栓;与弹簧厂联合,生产各种弹簧。依托于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需要量大面广的碳结、合结、轴承钢等特钢产品,围绕汽车制造厂、机械厂就近、就地集中和集约化生产,注重产品延伸。 五是处理好企业技改与行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首先进行行业结构调整、企业改组,然后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按专业化分工后的主导产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既考虑规模效益,又考虑特色产品的工艺特点。 根据上述原则,提出特殊钢结构优化的几种模式 1 联合、重组、集团化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于一个区域,几家特殊钢产品交替重复较多的情况进行。比如东北地区抚顺、大连、本钢特钢重组后进行产品分工,各有侧重,发挥整体优势。这3个企业有较强的互补性,从钢种上来说,3个企业都生产结构钢、轴承钢、不锈钢。抚顺、大连、本特生产工、模具钢。重组后,抚顺集中生产结构钢、不锈钢;大连集中生产高速钢及银亮钢和金属制品;抚钢和本钢特钢在模具钢方面合理分工宽度小于350 mm由抚钢生产,宽度大于350 mm由本钢特钢生产。轴承钢由本钢特钢和大连生产。本钢特钢,利用纯净生铁资源的优势,专门生产高纯度钢,如叶片钢、超高强结构钢。从工艺装备及生产能力的互补性来说,抚钢连轧机生产中型材,大连连轧机生产小型材及线材,本钢特钢炼钢的能力过剩,而大连炼钢能力不足。在辽宁3家特钢企业联合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与北满特钢进行联合,形成更大规模效益。这几个企业的联合可以借鉴江苏南京附近的3大石化公司联合的模式。 有的特钢企业可以进入大公司或加入大集团。我国目前废钢资源相对减少,电价较高,通常情况下,冶炼同一钢种,采用电炉工艺比转炉工艺吨钢生产成本高200~300元。因此,有必要打破普钢企业、特钢企业的界限,在装备水平较高的普钢企业生产部分低牌号的特钢产品。如成都无缝可以考虑进入攀钢集团,攀钢炼钢能力大,成都无缝的平炉炼钢,消耗高,平均炼钢成本比攀钢高400元。 2 专业化、制品化一条龙模式 除了高速钢、模具钢在工艺上有其特点,有的不能连铸,有的需要一定锻压比,在设备上需要快锻、精锻。产品延伸到成品,从工艺和成本上更为合理。直接做成锯片、刀具、模具供给用户,如瑞典的SANDVIK公司,值得我们借鉴。军工钢材的生产要相对集中,建议集中在抚钢、长城、上五3家生产;精密合金集中在陕精、上钢所、北冶所生产,而且各家生产尽量避免重复。 3 跨行业、跨地区联合模式 特殊钢厂供应汽车厂可采用直接供应所需钢材式部件,比如法国的东方特殊钢厂,按雷诺汽车公司的要求,直接供应半成品曲轴、连杆、冷热锻件、并随时根据汽车改型而调整。这样质量反馈及时,供货合同稳定,减少重复加工和检验。比如北满特钢集团与哈尔滨机电集团、大冶钢厂与东风汽车公司的联合模式可以探讨。 4 国外合资、合作模式 通过合资、合作或股份制是企业获得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如江苏江阴兴澄钢铁公司是与香港中信富泰公司合资的特殊钢企业,上海浦钢是与克虏伯合营的不锈钢公司。 目前特殊钢企业也在进行结构调整上钢五厂和浦钢正在与宝钢联合,组成有竞争力的联合舰队;大冶与武钢联合;舞钢加入邯钢集团;长城进入四川省投资公司,成为川投长钢公司。但有的结构调整与前述的几个原则,尚有差距。应研究提出特殊钢结构调整的最佳化方案。 目前特殊钢企业的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问题,进展缓慢,有以下原因重点特殊钢厂大都是国营独资企业,设备虽不够先进,但比中小企业仍有优势,在竞争上还没有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另外大而全、小而全、多品种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又适应市场变化,所以行业的改组、联合、兼并等举措,靠政府引导,企业自发动力不足,对结构调整的认识有待提高。 当前,国家支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家将建立国有资产运营体系,这是特殊钢行业形成一个专业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的好时机。 赵发忠,男,36岁。高级工程师,特殊钢杂志副主编。1984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科技大学。从事专业特殊钢冶金技术、工艺和管理。 作者单位赵发忠 国家冶金工业局直属企事业办公室,北京 100711 刘嘉禾 钢铁研究总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