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炭“大跃进”隐忧渐现 种种迹象显示,煤炭产能过剩的阴霾正在逼近。 此次煤炭大跃进的背景是近年来煤炭价格的一路飙升,导致自2001年以来煤炭企业的快速扩张。建新矿、建大矿,煤炭行业投资一路高歌猛进。整个“十一五”期间的煤炭投资可以用“三大”、“三高”来总结,即通过采取“大基地、大集团、大整合”的发展方式,形成了“高投资、高开发、高增长”的局面,煤炭工业发展突进,煤炭经济呈现量价齐增的运行态势。 如今,煤炭产业已形成多行业涉足的架势,有统计显示全国有16个行业在投资办煤矿。其中,电力企业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产业关联优势和国家煤电一体化等政策的支持,成为大举进入煤炭行业开发建设新煤矿的生力军,而各种各样的民间资本亦是凭借灵活的机制积极介入煤炭产业开发煤矿等。五大电力集团投资办煤矿的步伐最大、速度最快。像华能集团2010年煤炭产量将超过6000万吨,华电集团通过控参股2013年煤炭产能将超过1亿吨,中电投集团2010年的煤炭产量将达到7000万吨,大唐集团2007年就开始总地质储量约211亿吨的12个煤矿项目的前期工作。据推算,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通过参控股实现的煤炭年产量将在3亿吨左右,相当于电力耗煤总量的20。 而且自国家提出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来,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煤炭资源迅速向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中。随着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大型煤炭企业对过去产量较低的小煤矿技改的完成,一个个亿吨级的煤炭企业集团产能也将在短期内集中释放。这些年的大投资,如今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在陆续投产。2010年全国近千万吨级的新增大型煤炭项目就有设计14780万吨的年产能,煤炭年产能平均增长约2亿吨。 从另一个视角审视,我国煤炭生产大省的产量也在呈井喷式增长。2009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增速为37,陕西为33,宁夏为30,新疆为29。 国家煤监局相关统计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在籍煤矿15119处,总产能36.91亿吨;另据国土资源部对已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统计情况显示,全国具有煤炭采矿许可证的煤矿共14423处,总产能36.6亿吨。 而中国工程院和行业专家完成的我国煤炭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综合考虑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煤矿安全、运输条件和人口等多种因素,到2020年,我国科学的煤炭生产能力应在38亿吨左右。 按照2003年以来煤炭产量每年2亿吨的增长速度,2015年前总量就已经达到极限,38亿吨的产量“天花板”显然将会轻易被击破。 其实,早在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家发改委仍多次警示煤炭过剩,要求煤炭行业尽早做好风险预防。但由于信息的迟滞和不对称,在出现过剩迹象的时候,煤炭新建项目已经开始进入投产周期,成为事实上的过剩。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煤炭产能过剩倾向已经日益明显,但煤炭价格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跳水”。这让产能过剩问题大有变得 “温水煮青蛙”的可能。 煤炭行业专家李学刚指出,煤炭产能过剩对2010年煤炭供求关系的影响有限,主要因为第一,国内煤炭需求继续处于增长状态,目前已经具备的30多亿吨煤炭产能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水平;第二,煤炭产能并不等于原煤产量,正常情况下,产量将低于产能,而对煤炭市场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原煤产量;第三,近几年新增煤炭行业投资及新增产能的重心明显向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偏移,新增产能远离煤炭消费的中心区域,由于投资布局不合理,即使投资之后形成了煤炭产能,暂时还不能对煤炭供求构成压力;第四,在未来两年内运输条件将制约新增产能的释放,铁路运输“瓶颈”问题将制约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形成供应能力,而将新疆的大部分新增煤炭产能转化为市场可供资源仍需很长时间。 如此看来,正是因为这些产能还没有完全变成产量,产能过剩的影响还未在价格上表现出来。然而,一旦这些产能变现,到时企业面对的发展环境和竞争环境将十分残酷。 与此同时,新能源的挤压效应也将显现。按规划到2020年全国仅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就将形成约2.5亿千瓦的装机容量,折合约6.25亿吨的煤炭发电量。在国家能源结构中新能源所占比重定会逐步上升,新能源将不可避免地替代部分煤炭能源,减少煤炭需求量。对煤炭企业来说,这也是新的压力。 如今,隐忧已经渐现,产能过剩、赋税加重、成本上升,正在加大煤炭企业的经营风险。今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资源税改革方案出台实施势在必行,有预计总税额将增加58倍。“十二五”期间还可能出台环境税和碳税,煤炭产品税负可能上升到20左右。而进入“十二五”,煤炭成本和税收负担持续增加,煤炭需求增长将有所放缓,煤炭产能过剩和盈利水平下滑必将逐渐显现。煤炭资源整合的实施,推动了区域性煤炭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将主要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之间展开。煤炭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抑制过剩,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将煤炭的总量控制在兼顾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煤矿本质安全的科学产能内,需要引导企业着眼长远,逐步释放产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濮洪九建议,“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煤炭产量年均增长维持在1亿吨的水平比较合理。 与此同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从单纯的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也成为业内共识。煤炭企业需要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实施绿色开采,特别是在清洁煤利用领域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注重原煤产量的前提下,煤炭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原煤的提质加工,让企业的产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出优势的同时,更符合行业未来清洁、低碳、高效发展的主旋律。未来整个煤炭行业需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有序推进煤炭产能建设,防止出现产量严重过剩、恶性竞争、竞相降价现象,防止煤炭经济运行大起大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