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煤炭生产的解难 一、中国煤炭生产的发展 作者认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煤炭生产主要经过以下阶段 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 曲折发展阶段1958年~1965年 缓慢阶段1966年~1976年 大步前进阶段1977年~1985年 快速发展阶段1986年~1996年 递减阶段1997年~2000年 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今 总体来看,中国煤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煤炭无偿开采阶段,第二阶段是对煤炭有偿开采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80年为分界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煤炭生产制定了矿井基本建设“大中小并举”方针,因地制宜,能大则大,能小则小。并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煤炭基本上是无偿开采。只是到了80年代,人们才提出煤炭有偿开发。并在矿产资源法要求煤炭资源实行采矿权转让,但实际转让费都很低。 中国煤炭开发第二阶段,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提出来的。这阶段,已经历了24年。24年中,煤炭产量只有4年递减,其余20年都在增长。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t 时 间 产 量 1980 62015 1985 87228 1988 98000 1990 107988 1991 108741 1992 111600 1993 115100 1994 124000 1995 136100 1996 139700 1997 137300 1998 125000 1999 104500 2000 99800 2001 108900 2002 152000 2003 160800 2004 189000 表1-1 中国1980年至2004年煤炭产量[1] 中国煤炭生产长期以来以国有资产为主,国家在大力投资煤炭建设的同时对煤炭市场严格管控。有偿开发虽然提出了20多年,但因“公家的人收公家的麦”,收与不收都一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煤炭市场运行机制、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煤价上涨”、“煤荒”“煤电联动”、“煤矿安全”等已响亮的提出。 二、中国煤炭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事故高居不下。中国煤矿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工效为3.057t/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t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譬如2003年5月19日至25日一周,全国就发生特大事故4起,死亡64人。一起是5月19日,山西晋中市寿阳县富东煤业有限公司东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3人被困。第二起是5月20日,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永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井下32人,7人获救,25人遇难。第三起是5月21日,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永兴煤炭有限公司基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4人死亡。第四起是5月24日11时25分,河南省安阳市郊区安利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井下有42人,其中27人获救,15人遇难。就是山西省,同年5月事件不久的8月中旬,又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煤矿爆炸事故,在全国引起震惊。又如2004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矿工遇难。再如2005年1月1日至8月14日,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9起,死亡603人,仅煤矿企业发生6起,死亡485人。这些事故发生的共同点,主要是煤炭生产管理部门到矿井对安全的预警、反应不灵敏、指挥系统不健全,特别是矿井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矿井规划不健全,矿井安全预警制度不完善,抢险救灾预案不完善,相当部分矿井矿长、副矿长没有跟班作业,发生险情不知道如何处理,人员不能及时撤离。 2.煤炭生产污染严重。中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污染极为严重,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据测算,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t,洗煤废水4000万t,煤泥200m3。中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目前中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70。2005年7月,作者在贵州兴仁、晴隆、普安的一些煤矿区参观、考察,还观察到不少矿井废水不经治理直接排入河流;生活垃圾、污水无序排放,厕所修建在水源,有的沿河岸堆放等问题相当突出,垃圾、污水、矿渣沿河排放,对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3.煤炭供应不足问题较严重。2005年8月,作者到贵州册亨巧马镇2个焦煤冶炼厂、广西隆林县平班冶炼厂考察,得知三个厂原煤来自贵州、云南的12个乡镇煤矿,并常常出现原煤供不应求出现停产。由于煤炭供不应求,企业通过多种途径购买。由于来源地域不同,煤种变化较大,煤炭质量难以保证,燃烧过程不稳定,造成设备损耗增加,企业修理费、维护费增加,部分企业因煤炭供应不足已告停产。 4.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全国50以上的小煤矿仍采用巷采方式,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小煤矿仍在使用三轮车和畜力进行井下运输。一些国有大矿生产设备老化,监测监控系统不健全,存在很多隐患。贵州、云南两省地方人大开展工作交流,作者有幸参与到云南麒麟区考察煤炭生产,得知该区96对矿井,仅有3对矿井安设瓦斯自动监测系统,部分矿井配置了探放水设备,煤矿“双回路”电源配置、瓦斯抽放系统配置还处于空白状态。矿井“五大系统”不完善、不匹配,制约着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壁式采煤、支护、瓦斯监控等先进技术推进困难,仍沿袭着原始的穿巷采煤法,多头掘进穿巷采煤。 5.关闭小煤矿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一些贫困政府为了继续获得原来开采小煤矿获得的费用,对关闭整顿小煤矿存在着落实不够、严不起来的问题。二是近年来虽经关井压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但仍存在着点多、面广、井型小、建设起点低、整治难度大、形不成规模,矿界重叠时有发生,造成资金分散、资源浪费,诱发矿界纠纷和地质灾害。三是小煤矿近年来一般都办不到证。办了证,要交的费又高。作为生在煤山上的农民,生活又困难,脚下的煤就是钱,只好偷着开采。贵州晴隆县沙子镇政府黄副镇长告诉作者,该镇不少农民,白天休息,夜间开煤,到天亮,把洞口封了,干部去检查,还难以看出问题,有的等出了安全事故,才明白真象。 6.煤炭资源浪费严重。中国国有重点煤矿资源采出率一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7.煤炭生产法制环境不好。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没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二是政策与法律矛盾,人治与法治矛盾。政策是按制定政策人意志制定的,在制定政策时,往往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政策给予人腐败。三是司法队伍人员良莠不齐,执法者违法执法甚至犯法现象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司法腐败。四是煤矿的执法难度大。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煤矿作业在地下深处,存在瓦斯与煤尘、火灾、冒顶、水灾等事故威胁,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执法带来技术上难度。另一方面,关闭小煤矿说起容易,做起难,在视察中了解到,小煤窑主和矿工围攻执法人员事件经常出现。五是依法办矿差距大。没有严格按矿产资源法、煤炭法进行开采,部分煤矿只有采矿许可证就开采生产出煤,一个煤矿演变出多个拖兜井。 8.煤炭生产信息化管理较为落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和全球一体网络结构下,全球产业链中标准的巨大利益和作用凸现出来[2]。中国对煤炭生产进行信息化管理,已提出了许多年。但就作者近年来考察、调查了解到的,大多数煤炭企业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实现。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没有一个适用于煤炭系统使用有较强个性化的软件。二是没有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程序操作人员和软软件设计者。三是有软件并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不愿意使用。 9.煤炭生产体制不顺。譬如云南麒麟区煤炭管理体制,人大代表的评论是事权不分、职能交叉,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乡镇攻府、村民委员会对煤炭管理、服务、监督机制不合理,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没有较好地发挥行业管理、服务职能,只是履行了安全检查职能,流通中漏洞多,行业管理部门、乡镇攻府、村民委员会利益不统一,各自职责不明确,各种税费收缴不统一。煤炭生产管理体制及煤矿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煤炭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行业管理手段滞后。 10.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就了解到的麒麟区90矿长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半文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矿长极少,缺乏经营、管理、会计核算知识,也没有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煤炭知识,只具有部分实地开采经验。矿长没有扩大再生产意识,有钱不会用。麒麟区煤炭从业人员总数有6000余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但大多为初中。特种作业人员占从业人员21.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基本达100,但培训发证机关不统一、不规范。纳入管理的有证矿井,从矿长到各类特种人员虽已培训持证,但总体素质偏低,难于适应煤炭安全生产管理需要。费了很大力才得到的煤炭企业改制,其结果存在着各自为战、任人唯亲、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手段滞后、责权利不配套、管理队伍总量少、稳定性差、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三、中国煤炭生产的解难 1.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安全事故发生。2004年特大事故不断,2005年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3]。2005年以来,煤炭生产安全事故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排在第一。如何遏制煤炭生产安全事故作者建议各煤矿区要建立安全监督机构,派驻检查人员到矿区加强检查,国家可以授权全国各地安全监察人员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有权停工撤人,要求矿主事先交纳足够事故处理保证金,每死亡1人要赔付数十万元,使得煤矿死不起人等措施,将安全生产真正落实到实处。 2.做好煤炭资源体制建设工作。主要的有一是煤炭资源勘查体制。尤其是要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将煤炭勘查单位转变为公司,进行商业性运作,实施有偿勘探。二是责权利统一体制。各地要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实际,帮助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体制,调整制约煤炭生产深层次问题,解决行业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职能交叉漏洞,在突出行业管理主体地位前提下,兼顾各方面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煤炭生产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态势。三是优胜劣汰体制。体制要形成通过政府牵头或自愿方式采用股份制组建大矿井,按投资分成,搞集团化经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资源枯绝、开采条件恶劣、管理水平低又不愿合并的煤矿逐步淘汰。四是煤炭资源产权体制。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4]。通过招标、拍卖与挂牌等方式有偿转让煤炭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获得因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而形成的收益,从而实施对煤炭资源有效管理。制定符合客观现实环境保护法规,并通过严格执法,从而有效解决煤炭资源开发、消费过程中存在问题,尤其是安全生产问题。 3.走科技兴煤之路。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工艺,淘汰原始落后采煤方法,积极推广壁式采煤法。抓好矿井技术改造工作,努力挖掘矿井潜力,增强生产后劲,引导乡镇煤矿朝正规化设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4.以煤为本实行综合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资本为纽带,以销售为龙头,按照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原则,组建煤炭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产、供、销、加、贸一体化龙头企业,形成较强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5.强化依法管理煤炭生产。一是依法控制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矿区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煤炭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一些经验;二是依法控制煤炭消费过程中环境污染。可以强制煤炭消费者采用洁净煤技术,从煤炭价值链终端实施控制,促进煤炭产品升级。加强对煤矿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管理,对达不到发证标准矿井要坚决依法吊销证照,予以关闭,严格煤矿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安全设备与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严禁以基建、巷探等名义进行非法采煤生产活动。三是严厉打击煤炭生产、经营、管理中违法行为。严格矿长资格审查考核,监督煤矿企业配备懂专业安全技术人员,落实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等提供政策支持。四是秉公执法。要求执法人员能抵得住各种不良的诱惑,不为名利所困。五是做好法律宣传工作。譬如对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生产社会效益是统一的宣传,让煤炭生产者和经营者深刻知道避免一次事故,等于创收。虽然煤矿安全监察任务是执法,但要使监察达到最佳效果,对煤矿正面引导有着不可忽视作用。 6.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工作要按照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和分级实施原则,对煤矿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井下作业人员分别培训。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煤炭培训基地,确保有完备的培训场所、设施、师资力量,统一集中培训,确保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改变煤炭生产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薄弱现状,为煤炭生产提供充足的安全技术人才资源和后备力量。 7.炭资源要实行有偿开采。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和不可再生矿物资源,为了后人和明天发展,必须有偿合理且可持续性地开采。有偿开发在中国出台有关法律法规中已经提及。其实中国煤炭资源并未真正做到有偿开采,这需要有效的执行2003年6月11日颁布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需要政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措施,譬如对全国煤炭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地煤炭资源所有权、经营权指导价格,对于行政授予国有重点与地方国有煤炭企业的煤炭资源进行所有权、经营权评估与转让,并将其转入国有资本金,对于乡镇与私营煤炭企业所占有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权进行评估与转让等。 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譬如发展煤炭工业信息化,使煤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安全监测等环节都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视和正确处理好大中小煤矿关系、国有资本进与退关系、煤炭主业与延长产业链关系等。煤炭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需要本行业自身努力,而且迫切需要一个良好外部环境,从税费负担、电煤结算价格、企业办社会、小煤矿生产经营秩序不规范等方面作努力。 [结论] 1.建立加大对投资、经营者煤炭生产安全事故成本的新机制,使投资、经营者对安全事故不敢掉以轻心,随时排出各种安全隐患,真正将安全生产列为工作重中之重。 2.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和促进煤炭生产技术进步工作。 3.加强对煤炭液化的开发和应用。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影响,美、日、苏、荷兰等国都加入了煤炭液化新技术研究行列,但因这些发达国家煤价过高,劳动成本又十分昂贵,虽取得技术上进步,但难以提升至产业化日程上。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相对便宜,煤价较低,有着其他国家不可比的优势。因此,必须抢在先前,除做好山西万吨级的“煤变油”工作外,还要在煤炭液化开发和应用方面做大量工作。 4.积极做好煤炭开发信息化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培养更多懂得信息管理人才,做好能提高管理水平的煤炭信息化软件开发工作,并以此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5.真正将煤炭有偿开采落实到实处,促进煤炭生产规模化、效益化,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