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煤矿采矿中施工安全与对策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出台政策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尽管三十几年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始终无法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煤矿业的生产要求。我国的煤矿施工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为了响应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煤矿产业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并采取高效可行的对策以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与对策 1.中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名经济总值迅速增长,百业复苏。在能源行业,煤炭的价格日益走俏,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从事煤矿的开发,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采取了宽松的政策,一时间煤矿业出现了表面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煤矿业的安全隐患和混乱的生产局面也由此而生。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各级政府迅速开展了煤矿生产的整顿工作,大量政治和关闭不合格的煤矿企业和私人个体户,一时间煤矿生产有了较好的改变,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直到2004年底,乡镇煤矿仍然是全国煤矿业的主要力量,不正当的经营仍然屡禁不止,各类潜藏的安全隐患仍然危害着从业人员的生命。总体上呈现转良的趋势,但是细节上问题依旧严峻。 2.煤矿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2.1管理层能力不强,管理体制不健全 1999年以来,国务院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进行了整改,大部分地区的管理部门不是被撤销就是被逐层降低,因此导致这些部门的规格降低,专业人员出现断层,监管力量大幅度弱化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发展。不仅如此,乡镇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中,出现职能重叠或者紊乱的情况,致使工作流程复杂失去效率,主要责任分配不清,最终使得安全管理失去权威性和公信力。 2.2生产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生产能力有待培养 煤矿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第一,行业人员素质低下,专业人员匮乏。许多煤矿工人的学历都非常低,有的甚至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专业人员因为工资低、安全系数低等诸多问题,纷纷退出这个行业,导致煤矿业的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第二,固定工日益减少,煤矿工人是个高危工种,许多煤矿企业多采用合同工甚至是临时工,缺乏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的工人在工作中无疑面临着更多的危险,再加上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落后,事故就像是隐形的炸弹,随时都会爆发。 2.3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深入,惧怕承担责任 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安全意识的淡漠。分析近十年来的煤矿事故,无一不与轻视生产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市场经济的大熔炉中,有的煤矿企业老板,抛弃道德,走两个“拼命”的模式,强行下达过分的指标,工人强行完成指标,忽略安全,最终酿成悲剧。除此之外,我国法律对于煤矿事故的制裁仍然不够完善,很多条款并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几乎是形同虚设,常常有煤矿老板逍遥法外的新闻,法律不健全,就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人们对安全的重视。 2.4忽视基础,超额生产 近几年特大矿难事故又死灰复燃,令国内外惊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忽视了生产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自不量力。上世纪80年代,由于市场规律的调节,煤矿行业一度低迷,因而出现装备老化,人才稀缺等基础问题。在这些基础问题尚未解决的时候,时代的转变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中国抓住机遇,进入新时代,煤炭市场再次复苏,对煤炭的大量需求早就了煤炭的高价,许多煤炭企业便忽视基础,强行扩大生产,在长期超负荷的生产环境中,特大事故的导火索也就接二连三的被引发。 2.5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政策没有连续性,朝令夕改。今天说停顿整改,明天就说直接关闭。令基层无法应对,无形中也打压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私营业主要么消极生产要么铤而走险。其次,不妥当的机制也导致了供需矛盾的紧张,反反复复的文件和决定影响了煤矿的正常生产,导致煤矿的产量忽高忽低,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供给却不稳定,极易引发经济动荡。再次,资源也在反复的政令下达中被浪费,煤矿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很多煤矿一旦被关闭,将会永远的沉寂,再无繁盛的时候。最后,现有的管理机制缺乏针对性,往往事倍功半。 2.6管理体制缺乏时效性,纸上谈兵 管理体制不仅没有效果,而却缺乏时效。很多规定仅仅是红头文件上好看的条列。但是煤矿事故尤其是乡镇煤矿事故,其往往呈现多发性、隐蔽性、突发性、复杂性,但是目前的管理规则却不能成功应对这些难题。 3.相关解决办法及对策 3.1加强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 为了切实加强煤矿监管队伍建设,要积极解决煤矿管理部门的编制、经费、办公场所、车辆、工资等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压死责任,确保建设一支力量充实、责权利统一、精干高效的监管队伍,真正形成政府督办、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煤矿监管体制的良性运行。 3.2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充实人才队伍力量 一方面扩大大中专院校采矿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煤炭行业,以人才促安全,以安全揽人才,尽快解决技术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局面,逐步改善煤矿的知识结构,为安全生产奠定人才基础。 3.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企业安全意识 要以增强企业安全意识为着眼点,除常规的宣传教育、警示教育外,主要还是靠法律和制度的约束;要重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经济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力度。同时,强化煤矿生产现场管理,以班组为安全生产责任单元,建立矿长跟班制度、矿长交接班制度、班组专职安全监督员制度;每班至少设一名专职安全检查员,跟班巡回检查存在的隐患并督促及时整改,做到解决隐患不出班。 3.4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要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按规定足额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按照隶属关系,由县级煤炭管理部门统一收取管理费,一矿一账,专款专用。 另外、根据煤炭市场需求,科学制定煤炭开发计划,加快新建和改扩建矿井的建设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维持煤炭市场供需平衡,从源头上解决煤矿超能力生产的动因。 3.5加大检查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遏制事故重在消除隐患,因此必须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安全检查要改变通知时间、地点的检查方式,开展突击性检查,严防煤矿企业弄虚作假应付检查,也利于通过安全检查掌握存在的隐患。 3.6建立良性管理机制,促进煤矿健康发展 要认真研究当地煤矿现状和特点,解决煤矿安全管理弊端,向管理要安全一是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切实解决煤矿投入多少一个样、安全条件优劣一个样等“一刀切”式的管理办法;必须以安全条件为标准,结合安全状况实施分类管理,凡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准许生产,否则停产整顿直至关闭。 4.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产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相应的煤炭生产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通过合理化的政策手段解决现阶段这些问题,将最煤炭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意义,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万霞.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技传播,2011,(15). [2]尹相达.由三起碰撞事故谈船舶在锚地及附近水域的安全值班[J].世界海运,2011,(08). [3]孙胜微.检修设备未断电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