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备案号 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 DB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3/T1142-2017 基坑工程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y steel struts system in foundation excavation 2017-09-18 发布 2018-01-01 施行 浙浙 江江 省省 住住 房房 和和 城城 乡乡 建建 设设 厅厅 发发 布布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基坑工程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y steel struts system in foundation excavation DB 33/T1142-2017 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通岩土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 2018 年 1 月 1 日 前前 言言 根据 关于印发 2015 年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 设发〔2015〕423 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标准, 并结合我省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应用现状,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 基本规定;4. 设计;5. 施工; 6. 验收;7.监测等。 本规程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 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技术内容的 解释。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函告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市安吉路 18 号,邮编310006],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本规程主编单位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通岩土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 浙江大学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恒誉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 宁波住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乔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宝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花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 杭州市拱墅区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管理中心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兴旺 陈 东 胡 琦 童根树 李 瑛 胡 焕 岑烈君 胡红文 徐惠芬 沈国锋 钟新明 邹素红 应信群 孙 红 王国棉 俞卫康 陈建兰 张龙棋 钟 卫 鲁利勇 卜鹏飞 熊小勇 包兴虹 汤 平 林春海 朱海娣 朱浩源 邓文全 印 军 邓以亮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董石麟 赵宇宏 肖志斌 陈旭伟 蒋金生 倪士坎 李宏伟 3 目 次 1 总 则 ............................................................... 1 2 术语与符号 ........................................................... 2 2.1 术 语 ............................................................ 2 2.2 符 号 ............................................................ 3 3 基本规定 ............................................................. 5 4 设 计 ............................................................... 6 4.1 一般规定 .......................................................... 6 4.2 结构体系 .......................................................... 6 4.3 结构布置 .......................................................... 8 4.4 结构整体分析 ...................................................... 9 4.5 构件 .............................................................. 9 4.6 连接节点及构造 ................................................... 13 5 施 工 .............................................................. 16 5.1 一般规定 ......................................................... 16 5.2 安 装 .......................................................... 16 5.3 预应力施加与控制 ................................................. 17 5.4 拆除 ............................................................. 17 5.5 安全措施 ......................................................... 18 5.6 维护 ............................................................ 18 5.7 环境保护 ......................................................... 19 6 验 收 .............................................................. 20 6.1 一般规定 ......................................................... 20 6.2 原材料与构配件进场验收 ........................................... 20 6.3 安装质量验收 ..................................................... 21 7 监 测 .............................................................. 23 附录 A 常用的型钢支撑梁技术参数 ........................................ 25 附录 B 常用的盖板和系杆技术参数 ........................................ 29 附录 C 常用的三角传力件及预应力装置技术参数 ............................ 31 附录 D 型钢组合支撑安装的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表 .......................... 32 本规程用词说明 ......................................................... 33 引用标准名录 ........................................................... 34 条文说明 ............................................................... 35 4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nd symbols ........................................................ 2 2.1 term ................................................................. 2 2.2 symbol ............................................................... 3 3 Basic Requirements ....................................................... 5 4 Design ................................................................... 6 4.1 General provision .................................................... 6 4.2 structure system ..................................................... 6 4.3 Array of structure ................................................... 8 4.4 global analysis ...................................................... 9 4.5 members .............................................................. 9 4.6 connection nodes and structure ...................................... 13 5 construction ............................................................ 16 5.1 General provision ................................................... 16 5.2 installing .......................................................... 16 5.3 application and control of prestressing force ....................... 17 5.4 demolish ........................................................... 17 5.5 safety precautions ................................................. 18 5.6 maintenance ........................................................ 18 5.7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19 6 Acceptance .............................................................. 20 6.1 General provisions .................................................. 20 6.2 Raw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in the acceptance ...................... 20 6.3 Installation quality acceptance ..................................... 21 7 monitor ................................................................. 23 Appendix A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ypical steel support beam .............. 25 Appendix B Common cover and tie technical parameters....................... 29 Appendix C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riangulation and prestressing devices .. 31 Appendix D A sub-item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a section steel assembly ................................................... 3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33 Lists of Quoted Stangards .................................................. 34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35 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基坑工程中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的应用,做到安全可靠、保护环境、经 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浙江省基坑工程中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监 测。 1.0.3 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的应用应因地制宜、合理选型、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 格监控。 1.0.4 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的应用,除应遵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 语 2.1.1 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 assembly steel struts system 由型钢支撑梁、组合围檩、立柱和连接件等装配构成的支撑系统(以下简称型钢 组合支撑)。 2.1.2 标准件 standard part 由 H 型钢及钢板辅材按标准尺寸加工,能相互连接、装配、拆卸并重复组装的构 件。 2.1.3 非标准件 nonstandard part 根据特定基坑不规则边界尺寸和形状专门定制的局部构件,用于标准件装配支撑 与支护结构的有效连接。 2.1.4 型钢支撑梁 type steel support beam 由 H 型钢标准件组合而成(必要时增加非标准件),并可施加预应力的支撑梁, 主要包括对撑、角撑及八字撑。 2.1.5 三角传力件 steel triangle parts 设置在支撑梁与支撑梁或支撑梁与围檩斜交处的连接件。 2.1.6 组合围檩 composite wale 由多根 H 型钢标准件或 H 型钢标准件与混凝土梁经螺栓装配而成的水平受力构 件。其一侧与支护桩(墙)连接,另一侧与型钢支撑梁连接。 2.1.7 托梁 support beam 设置在立柱之间,支承型钢支撑梁的钢构件。 2.1.8 托座 bracket 设置在立柱上,用于支托托梁上的支撑构件重量和建立支撑与立柱之间连接的钢 构件。 2.1.9 盖板 cover plate 按照一定间距平行放置的联接型钢支撑梁各肢型钢,通过螺栓与型钢翼缘连接用 于增强型钢支撑梁整体性的构件。 2.1.10 系杆 connection piece 按照一定倾斜角放置的联接型钢支撑梁各肢,通过螺栓与型钢翼缘连接用于增强 型钢支撑梁整体性的构件。 2.1.11 预应力装置 prestressed device 设置于型钢组合支撑对撑或角撑处,由加载横梁、千斤顶、保力盒和垫板等组成, 可施加预应力的装置。 3 2.2 符 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Mx、My---同一截面处绕 x 轴和 y 轴的弯矩设计值(kN m); Mxi、Myi--单肢型钢绕 x 轴和 y 轴的弯矩设计值(kN m); N---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i---单肢型钢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Qi---剪力设计值kN; ----组合围檩型钢与型钢或型钢与混凝土梁结合面处平均剪应力设计值 (kPa);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f---钢材强度设计值(kPa); Nb--单根螺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Nc--单根锚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2.2.3 几何参数 A--型钢组合截面毛截面积(m2); An--钢材净截面面积(m2),由毛截面面积扣除开孔截面积后得到,当构件 多个截面有孔且开孔尺寸不同或开孔数量不同时,取最不利的截面; Ai--单肢型钢的截面积(m2); Ii--组合截面惯性矩(m4); Wnx、Wny--组合截面对 X 轴和 Y 轴的净截面模量(m3); Sz*--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m 3); Wx、Wy--组合构件毛截面模量(m3); Wxi、Wyi--单肢型钢毛截面模量(m3); b --组合围檩截面结合面宽度m。 l0 x--型钢组合截面对 x 轴的计算长度,l0 x l0,l0取相邻托梁的间距; l0y--型钢组合截面对 y 轴的计算长度,取型钢组合支撑的实际长度,不考虑 中间托梁的影响; lyi--单肢型钢截面对 y 轴的计算长度,取相邻盖板间距; 2.2.4 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 NEx --参数,NExπ2EA/1.12; NEY --参数,NEyπ2EA/1.12; 4 NEYi --参数,NEYiπ2EAi/1.12; --型钢组合截面 x 方向长细比,; --型钢组合截面 y 方向长细比,; --单肢型钢截面 y 方向长细比,; --型钢组合截面对于 x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型钢组合截面对于 y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单肢型钢对于 y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每延米 H 型钢标准件与 H 型钢标准件结合面所需螺栓的数量 (个/m) ; --每延米H型钢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结合面所需预埋螺杆的数量 (个/m) ; --考虑螺栓或预埋螺杆弹性阶段受力不均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3.0。 5 3 基本规定 3.0.1 型钢组合支撑设计和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及周边环 境条件、基坑形状和平面尺寸、基坑开挖深度、施工条件及使用期限等因素,并与围 护墙、地下水控制、土体加固、主体结构等的设计和施工相协调。 3.0.2 型钢组合支撑宜用作围护墙的水平内支撑;基坑平面尺寸较大、土质条件较好 时,也可结合中心岛施工,用作围护墙的竖向斜撑。 3.0.3 对深厚软土地基上平面尺寸较大、开挖深度较深的基坑工程,采用型钢组合支 撑时,宜综合采取下列措施提高基坑稳定性和变形控制效果 1 通过分坑措施优化基坑形状,控制型钢支撑梁的长度; 2 与混凝土支撑混合使用; 3 加大围护墙的刚度; 4 基坑土体加固。 3.0.4 型钢组合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合使用时,整体支撑系统受力性能应协调一 致,不同材料交接处的刚度差异应合理控制,并均匀过渡。 3.0.5 型钢组合支撑应优先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标准件,现场采用装配式施工;非标准 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标准件的材料性能不应低于标准件的材料性能; 2 非标准件的制作加工精度和验收标准不应低于标准件; 3 非标准件与标准件的连接应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 3.0.6 设计应明确支撑各部位预加轴力大小,施工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加并保持预应 力。 3.0.7 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型钢组合支撑安装、拆除及土方开挖的具体工况要求,施 工应按设计工况要求进行。 3.0.8 型钢组合支撑不宜兼作施工平台或栈桥, 基坑施工需要设置施工平台或栈桥时, 宜与型钢组合支撑脱离独立设置。 3.0.9 基坑施工全过程应对型钢组合支撑内力和变形进行监测,并综合其他监测结果 实施动态控制。 6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型钢组合支撑的稳定验算、强度及变形计算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 规范GB500017 及现行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96 的要求。 4.1.2 型钢组合支撑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 1 结构体系; 2 结构布置; 3 结构整体分析; 4 构件; 5 连接节点。 4.1.3 型钢组合支撑标准件及非标准件的钢材牌号不应低于 Q345B,其余构件的钢材 牌号不应低于 Q235B。 4.1.4 构件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连接强度应满足支撑的受力要求。 4.1.5 型钢支撑梁预加轴力值不应小于支撑设计轴力的 30,不宜大于 75;具体应 结合基坑侧壁的变形控制要求及支护结构的内力情况确定。 4.1.6 型钢组合支撑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基坑支护设计使用期限。 4.2 结构体系 4.2.1 型钢组合支撑结构体系应包括型钢支撑梁、组合围檩、立柱和连接件等构件(图 4.2.1)。 7 图 4.2.1 结构体系平面示意图 A-角撑;B-角撑;C-对撑;D-八字撑 1-组合围檩; 2-三角传力件;3-角度调节件;4-非标准件;5-保力盒;6-预应力装置;7- 单肢型钢;8-盖板;9-系杆;10-托梁;11-立柱 4.2.2 型钢支撑梁和组合围檩宜由型钢标准件拼接形成, 型钢标准件宜采用 H350 350 或 H400 400 型钢,型钢腹板及翼缘厚度不应小于 10mm,常用的型钢支撑梁技术参数 可参见附录 A。 4.2.3 型钢支撑梁应配置预应力施加装置,预应力施加装置应具有多次施加预应力的 功能。 4.2.4 单道水平支撑系统可采用双层或双层以上型钢支撑梁,上下型钢支撑梁之间应 设置型钢垫梁,并通过垫梁形成有效连接(图 4.2.5)。 预埋锚栓 45 图 4.2.4 双层型钢支撑梁示意图 8 4.2.5 组合围檩应通过设置于围护墙上的牛腿支承于围护墙,并通过抗剪连接件与围 护墙连接(图 4.2.5)。 图 4.2.5-1 型钢组合围檩示意 图 4.2.5-2 型钢-混凝土组合围檩示意 4.2.6 竖向立柱可采用 H 型钢柱、格构式钢立柱、钢管柱或钢管混凝土柱等形式,当 竖向荷载较大或变形控制要求较高时,宜设置混凝土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 桩等立柱支承桩。 4.2.7 立柱和型钢支撑梁应通过设置于立柱的托座、支承于托座的托梁可靠连接 (4.2.7)。 托梁 高强螺栓 型钢支撑梁 400 托座 50 图 4.2.7 型钢支撑梁与立柱连接示意 4.3 结构布置 4.3.1 结构布置应综合考虑围护墙受力、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等因素。 4.3.2 型钢组合支撑竖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撑的标高设置应利于控制围护墙的内力与变形; 2 各道支撑竖向净距以及支撑与坑底的净距不宜小于 3m; 3 支撑与其下的基础底板或楼板净距不宜小于 0.5m。 4.3.3 型钢组合支撑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撑应在同一平面内形成整体,上下各道支撑宜对齐布置; 2 围檩或压顶梁上相邻支撑的水平净距,对组合围檩不宜大于 8m, 对混凝土围檩 9 或压顶梁不宜大于 10m; 3 对撑端部可设置八字撑, 八字撑宜对称布置, 轴线长度不宜大于 9m, 与压顶梁、 围檩之间的夹角宜取 30 ~60 ; 4 基坑向内凸出的阳角应设置可靠的双向约束; 5 支撑立柱宜避开主体结构的梁、柱及承重墙;同一组型钢支撑梁下立柱与围檩、 相邻立柱之间间距不宜大于 10m,不同方向支撑交汇处应设置立柱; 6 应利于基坑土方开挖、运输以及主体结构的施工。 4.4 结构整体分析 4.4.1 结构整体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按杆系结构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整体计算分析,有限元模型应符合实际的结构 布置和节点构造,各肢型钢、盖板、斜缀条宜单独作为杆单元建模; 2 围护墙传至支撑的荷载可取围护墙内力分析时得出的支点力; 3 计算模型应能考虑预加轴力的作用; 4 应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5 根据设计节点构造,合理确定边界约束条件。 4.4.2 结构整体分析应考虑下列荷载作用 1 由围护墙传至支撑结构的水平作用力; 2 支撑结构自重及活荷载; 3 预加轴力; 4 当温度改变引起的支撑结构内力不可忽略时,宜考虑温度作用; 5 立柱之间差异沉降产生的作用。 4.4.3 结构整体分析应考虑下列工况 1 土方开挖至各道支撑底标高、安装支撑; 2 支撑安装完成、预加轴力; 3 基坑开挖至坑底; 4 换撑、拆撑。 4.5 构件 4.5.1 构件承载力计算和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结构整体分析结果对构件承载力进行验算; 2 构件承载力计算应考虑施工偏心误差的影响,偏心距取值不宜小于计算长度的 1/1000,且不宜小于 40mm; 3 在计算轴向承载力时需要考虑螺栓开孔对构件截面削弱的不利影响,计算稳定 性和变形时可不考虑; 10 4 围檩应考虑其承受的轴力; 5 型钢支撑梁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 4.5.2 型钢支撑梁的截面(图 4.5.2)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y x nxny M MN f AWW (4.5.2) 式中 N轴心压力设计值(kN); An组合截面净截面面积(m2),由毛截面面积扣除开孔截面积后得到,当构 件多个截面有孔且开孔尺寸不同或开孔数量不同时,取最不利的截面; Mx ,My同一截面处绕 x 轴和 y 轴的弯矩设计值(kN m); Wnx,Wny组合截面对 x 轴和 y 轴的净截面模量(m3); f 钢材强度设计值(kPa)。 xx y y b单肢型钢截面 y y a型钢支撑梁截面 xx 图 4.5.2 截面坐标轴示意图 4.5.3 型钢支撑梁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1 0.8 y x xy x Ex M MN f N AW W N (4.5.3-1) 1 y x yx y Ey M MN f N AW W N (4.5.3-2) 式中A组合截面毛截面面积m2; N轴心压力设计值(kN) 参数, π2 EA/1.1 2; 参数, π2 EA/1.1 2; 组合截面 x 方向长细比,; 组合截面 y 方向长细比,; l0 x型钢组合截面对 x 轴的计算长度,取托梁的间距 l0 x l0; l0y型钢组合截面对 y 轴的计算长度,取型钢组合支撑的实际长度,不考虑中间 托梁的影响(图 4.5.3); 11 对于 x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按照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中附录 C 取用; 对于对于 y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中附录 C 取用; Mx、My 竖向和水平弯矩设计值(kM m; Wx、Wy组合截面的毛截面模量(m3)。 l0l0 lyilyi 图 4.5.3 型钢支撑梁计算长度示意图 4.5.4 型钢支撑梁单肢型钢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1.21 0.8 yi ixi i yiixi yi Eyi M NM f N AW W N (4.5.4) 式中Ni分配到单肢型钢上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Ai单肢型钢截面面积(m2); Mxi、Myi单肢型钢绕 x 轴和 y 轴的弯矩设计值(kN m; Wxi、Wyi单肢型钢对 x 轴和 y 轴的毛截面模量(m3); 参数,π2 EAi/1.1 2 ; 单肢型钢截面 y 方向长细比,; lyi单肢型钢截面对 y 轴的计算长度,取相邻盖板中间距,见图 4.5.3; 单肢型钢水平面内失稳的稳定系数,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中附录 C 取用。 4.5.5 围檩强度、变形计算及稳定性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檩内力应按结构整体分析结果取值; 2 组合截面模量及抗弯刚度应按组合截面抗剪连接的程度进行折减。 4.5.6 组合围檩结合面抗剪连接件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组合型钢之间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取受剪和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小者; 12 2 混凝土压顶梁与 H 型钢之间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相关规范取值; 3 组合围檩结合面剪力设计值按照结构整体分析相应位置最大剪力取值; 4 组合围檩中H型钢标准件与H型钢标准件之间的结合面或H型钢标准件与混凝 土压顶梁之间的结合面处的平均剪应力按下式计算 * iz i i QS I b 4.5.6-1 式中 Qi 按整体分析结果得到的围檩剪力(kN); i 结合面处平均剪应力(kPa); * z 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m3); i I围檩组合截面惯性矩(m4); b围檩组合截面结合面宽度(m)。 5 三角传力件以外区域组合围檩结合面每米需要配置螺栓或预埋螺栓数量根据下 式计算,且不应少于 12M24。 i b f b b n N 4.5.6-2 i c f c b n N 4.5.6-3 式中 b f n 每延米 H 型钢标准件与 H 型钢标准件结合面所需螺栓的数量(个/m); c f n 每延米 H 型钢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结合面所需锚栓的数量(个/m); b N单根螺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c N单根锚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考虑螺栓或锚栓弹性阶段受力不均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3.0。 4.5.7 立柱和立柱支承桩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立柱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基坑开挖与 拆撑过程中的各不利工况,偏心距应根据立柱垂直度并按双向偏心进行计算; 2 立柱的计算长度宜根据支撑布置、托梁、剪刀撑、节点的刚度以及地基土土质、 立柱桩情况等立柱约束条件综合确定; 3 立柱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竖向荷载应按最不利工况取值。 4.5.8 盖板、系杆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3 1 盖板、系杆应根据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相关规定,取构件的实 际剪力和按 y f Af V 85235 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大值进行验算;型钢拼接处所设盖板螺 栓的剪力设计值还不应小于型钢支撑梁轴力的 1/40。 2 连接盖板与对撑或角撑的螺栓个数应按下式计算 b N V n 4. 5.8 式中 b N单根螺栓所能提供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4.5.9 托梁宜按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的验算, 其最大计算挠度应小于 L/400, L 为托梁 支点间的最大距离。 4.6 连接节点及构造 4.6.1 型钢支撑梁的拼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型钢支撑梁宜减少拼接节点,当采用多根型钢组合时,拼接点宜相互错开,错 开长度不宜小于 1m; 2 拼接位置宜设置在立柱和托梁附近。 4.6.2 盖板、系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型钢支撑梁的上翼缘应设置盖板,下翼缘宜设置系杆,且盖板或系杆的位置宜 上下对应,常用的盖板和系杆的技术参数可参见附录 B;盖板应与各肢型钢梁垂直设 置,系杆与各肢型钢梁斜交设置。 2 盖板或系杆沿支撑长度方向的间距应符合式 4.5.4 的要求,且不宜大于 5m;在 对撑、角撑拼接节点处及靠近预应力装置位置宜设置盖板; 3 系杆与型钢支撑梁斜交的角度宜为 3060 度,每肢型钢与系杆之间的连接螺栓 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4.6.3 型钢组合围檩宜减少拼接节点,拼接位置应避开弯矩较大处,且翼缘处应增加拼 接板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连接螺栓每侧不应少于 6M24。 4.6.4 组合围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组合围檩宜沿基坑周边连续设置,形成完整的封闭体系; 2 基坑土方开挖前,压顶梁或组合围檩宜封闭,当不封闭时应在断开处采取加强 措施,确保支撑体系整体性; 3 组合围檩应设置加劲板,间距不宜大于 500mm。 4.6.5 八字撑区域组合围檩受力或变形无法满足要求时, 可在八字撑中部设置对撑 (图 4.6.5),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相关规定,对中部对撑的 强度及稳定性进行计算。 14 图 4.6.5 八字撑示意图 4.6.6 组合围檩与围护墙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檩与围护墙之间应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 二者之间的空隙应采用强度等级不 低于 C25 的细石混凝土填实; 2 围檩底部的牛腿平面间距不宜大于 3m; 3 对型钢-混凝土组合围檩,应在混凝土梁内预埋与型钢连接的锚栓,锚栓数量 每米不应少于 8M24。 4.6.7 型钢支撑梁与围檩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型钢支撑梁与围檩斜交时应在交接处设置三角传力件, 常用的三角传力件技术 参数可参见附录 C; 2 连接处的围檩应设置加劲板,加劲板间距不应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