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DD2008- 03 DD2008- 0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 年 10 月 2008 年 10 月 I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4.1 目的......................................................................................................................................................... 2 4.2 任务......................................................................................................................................................... 2 4.3 基本要求................................................................................................................................................. 2 5 设计书编写与审批.................................................................................................................................... 2 5.1 设计书编写............................................................................................................................................. 2 5.2 设计书审批............................................................................................................................................. 3 6 调查内容.................................................................................................................................................... 3 6.1 地质环境背景调查................................................................................................................................. 3 6.2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调查..................................................................................................... 4 6.3 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8 7 调查方法.................................................................................................................................................... 9 7.1 一般要求................................................................................................................................................. 9 7.2 资料搜集与整理..................................................................................................................................... 9 7.3 遥感调查................................................................................................................................................. 9 7.4 野外调查................................................................................................................................................. 9 7.5 地球物理勘查....................................................................................................................................... 10 7.6 槽探和浅井........................................................................................................................................... 10 7.7 钻探....................................................................................................................................................... 10 7.8 样品采集与测试................................................................................................................................... 11 8 地质环境评价.......................................................................................................................................... 11 8.1 地下水环境评价................................................................................................................................... 11 8.2 土壤污染评价....................................................................................................................................... 12 8.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2 8.4 特殊类土评价....................................................................................................................................... 13 8.5 垃圾处置场适宜性评价....................................................................................................................... 13 8.6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评价....................................................................................................... 13 8.7 地质资源评价....................................................................................................................................... 13 8.8 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14 9 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影响评估.................................................................................................. 15 9.1 评估内容............................................................................................................................................... 15 9.2 评估方法............................................................................................................................................... 15 10 图件编制................................................................................................................................................ 15 II 10.1 编图原则............................................................................................................................................. 15 10.2 编图基本要求..................................................................................................................................... 16 10.3 城市环境地质图件编制..................................................................................................................... 16 11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 18 12 成果提交与报告编写............................................................................................................................ 18 12.1 成果提交............................................................................................................................................. 18 12.2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设计书编写提纲............................................................................................... 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表格............................................................................ 2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 51 III 前 言 本规范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文冬光、吴登定、刘长礼、周爱国、张二勇、魏伦武、陈 冰、鄢 毅、 孙晓明、佟元清、李瑞敏、王祎萍、赵健康、赖绍民、雒国忠、张成江、 赵宗壮、甘义群、林良俊、杨 澍。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IV 引 言 城市是人口和社会财富高度聚集的地区,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我国目前建制城市600多个, 城市人口已超过3亿, 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 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质环境既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和工程经济活动 的加剧,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资 源衰减、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为规范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中国地 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和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站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编制了本规范。 1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目的任务、设计编写、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方法、地质环境 评价、环境地质图系编制、数据库建设及报告编写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161689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T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68892001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50021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T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DZ/0017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DZ/T015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 DZ/T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0000) CJJ17200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01200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CJ/T30371995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DD200601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D200701 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 DD200702 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环境 geological environment 由岩石圈表层的岩土、 水等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与现象共同构成的自然环境系统, 其上限是 岩石圈的表面,下限即人类活动进入岩石圈的深度。 3.2 环境地质 environmental geology 2 是研究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学科,以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 3.3 环境地质条件 environmental geologic conditions 指产生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 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地质环境的 基本要素,如地形地貌、构造、岩性、动力地质作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另一方面是影响自 然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包括其方式、规模与强度等。 3.4 地质环境质量 geo-environmental quality 指在一个具体的地质环境内, 环境的总体或者环境的某些要素, 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 发展的可支持程度或适宜性。 3.5 地质资源 geological resources 广义指地质作用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本规范定义的地质资源是指地下水(含地热水、矿泉 水)资源、地质景观资源、天然建筑材料和地下空间资源等。 3.6 环境地质问题 environmental geologic problems 指地质环境中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不利或潜在不利影响的各种不良地质作用和现象。如斜坡变形、 地面沉降、水质污染等问题。 3.7 地下水防污性能 vulnerability of groundwater to contamination 指在一定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抵御污染的能力。 4 总则 4.1 目的 查明城市环境地质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建议,为国土开发整治和城市规划、建 设、管理提供地质依据。 4.2 任务 4.2.1 查明工作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土体特征等地质环境背景。 4.2.2 查明工作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和危害程度。 4.2.3 初步查明主要地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进行水资源保证程度与应急或后备地下水源地论证。 4.2.4 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及损失评估,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4.2.5 建立城市环境地质数据库及评价信息系统。 4.3 基本要求 4.3.1 工作区范围应以城市远景规划区为界。当涉及到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超出远景规划 区时,应适当扩大范围。 4.3.2 必须充分搜集有关资料,加强资料的二次开发和综合研究。 4.3.3 调查评价精度,应根据城市类型与规模、地质环境背景、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程度、工 作区已有地质工作程度等情况确定,原则上按 1∶50000 精度控制,主要工作定额参考表 1 执行。 4.3.4 依据不同类型城市的地质工作程度,对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必须部署一定的实物工作量。 4.3.5 成图比例尺一般为 1∶5000~1∶50000。规划类图件宜与城市远景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致。 4.3.6 调查成果应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 4.3.7 所有调查工作应填写调查表,调查表格式及要求见附录 B。 5 设计书编写与审批 5.1 设计书编写 5.1.1 设计书编制应根据任务书要求,充分收集和研究调查区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了解 调查区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以往工作研究程度,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调查任务和需要 3 重点解决的问题,确定技术路线,通过设计方案论证,合理使用工作量,达到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 先进、经费预算正确、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有效。 5.1.2 设计书内容应系统、完整,重点突出,文字精炼,经费预算合理,附图、附表齐全。 5.1.3 设计书编制应遵循接受任务书、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和组织编写的程序进行。 5.1.4 不同类型城市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技术定额可参照表 1 确定。 表1 15∶ 0000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主要技术定额(每 100km 2) 项目地区 平原区 滨海地区 黄土地区 丘陵地区 岩溶地区 冻土地区 总观测点数(个) 40~110 40~110 40~110 40~130 40~130 25~80 观测路线间距(m) 800~2000 800~2000800~2000500~1500500~1500 1000~2500 抽水试验(占水文地 质点比例%) 10~25 10~25 10~25 原位测试(个) 1~6 1~6 1~5 水质简分析(个) 10~30 10~30 10~30 10-40 15-40 5-15 水质全分析 (占水样的比例%) 20~35 20~35 15~20 15~20 15~20 15~20 原状土样(个) 15~60 15~60 15~40 勘探钻孔数/进尺数 (个/m) 520/ 8002000 520/ 6001200 820/ 6001200 615/ 4001200 615/ 6001600 515/ 4001000 注按照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本要求,技术定额表中所规定的工作量指标应包括质量符合要求的已有 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各项实物工作量。 5.1.5 设计书编写的主要依据 a)项目任务书; b)工作区环境地质条件和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以往研究程度; c)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需求; d)有关技术标准和经费预算标准。 5.1.6 设计书内容应包括前言、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工作部署、工作内容与技术要求、实物工作量、组织 管理和保证措施、预期成果以及经费预算等内容,各部分内容编写要求见附录 A。 5.2 设计书的审查与审批 设计书审查由任务下达单位组织进行, 也可由任务书下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进行。 通过 审查的设计书,由任务下达单位审批后组织实施。 6 调查内容 6.1 地质环境背景调查 在充分搜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以下调查工作。 6.1.1 地形地貌 调查天然地貌和人工地貌的类型、分布位置和形态特征等。 6.1.2 地层 调查地层的地质时代、层序、厚度、产状、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和接触关系等,重点调查第四 4 纪地层分布、厚度和岩性。 6.1.3 地质构造 调查构造轮廓,运动性质、时代和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等。 6.1.4 水文地质 调查地下水的赋存类型、补径排条件、水化学特征和主要含水层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 6.1.5 区域工程地质 6.1.5.1 调查岩土体的成因、类型、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 6.1.5.2 调查膨胀土、红粘土、软土、冻土、盐渍土、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特殊类型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6.1.6 气象与水文 收集和分析气象水文资料,了解气象水文特征。 6.1.7 植被 调查植被的类型、分布、面积、盖度、长势及破坏情况等。 6.1.8 人类活动 了解区内社会经济环境及城镇化趋势、主要工程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6.2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调查 6.2.1 地下水资源变化调查 6.2.1.1 调查区域地下水位及其变化。 6.2.1.2 调查地下水开采量变化情况,统计年度和多年累计开采量。 6.2.1.3 调查含水层的疏干状况及其调蓄能力。 6.2.2 地下水污染调查 6.2.2.1 调查地下水水化学背景和地下水污染现状,包括地下水污染范围、含水层位、主要超标物质 成份、含量及分布。 6.2.2.2 调查地下水污染源(含地表污染水体)、污染物种类、排放强度及空间分布等。 6.2.2.3 调查地下水污染途径、流场、介质特征和地下水防污性能。 6.2.2.4 调查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危害与损失、防治措施及效果。 6.2.3 土壤污染调查 6.2.3.1 调查土壤类型及其特征、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种类及其分布与长势。 6.2.3.2 调查各类污染源种类、分布状况和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及排放时间等。 6.2.3.3 调查土壤背景,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基本查明土壤污染现状。 6.2.4 地质灾害调查 6.2.4.1 不稳定斜坡 a 调查斜坡特征,包括斜坡地层岩性、产状;断裂、节理、裂隙等结构面发育特征;软弱夹层 基本特征;坡体异常情况等。 b 调查诱发因素,特别是降水、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的影响和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 情况等。 c 判断斜坡稳定性,调查不稳定斜坡的可能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建议。 6.2.4.2 崩塌(危岩体) a 调查已有崩塌变形的发育史和崩塌类型。调查崩塌体的分布范围、坡度、形态、规模、物质组 成、结构及造成的损失状况,对堆积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和预测,提出防治建议。 b 调查潜在崩塌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诱发因素和人为致灾因素对崩塌的影响。 c 调查危岩体的位置、规模、形状特征、稳定性状况;初步划定危岩体失稳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 分析预测可能派生的灾害类型及其成灾范围,评估其危害范围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5 d 调查崩塌灾害的勘查、监测、工程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提出防治建议。 6.2.4.3 滑坡 a 调查滑坡地质条件。包括地貌部位、变形形态、地面坡度、相对高度、沟谷发育情况、河岸 冲刷、堆积物及地表水汇聚情况及植被发育状况,滑坡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 体滑坡尤为重要) 、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降雨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 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 b 调查滑坡体特征。包括滑坡体形态和规模、边界特征、表部特征、滑面(带)特征、内部物 质、结构特征;调查其活动状态、滑动的方向,分析滑坡的滑动方式和力学机制。 c 调查滑坡诱发因素,包括滑坡发生发展与地震、降雨、侵蚀、崩坡积加载等自然动力因素的 关系;森林植被破坏、人类活动对滑坡发生与发展的影响。 d 调查滑坡危害及成灾情况。包括历史灾情和近期活动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防治措施 及效果。对潜在滑坡可能危害进行预测分析,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6.2.4.4 泥石流 a 调查泥石流地质条件。包括流域形态、面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 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 b 调查泥石流特征,确定泥石流的类型。 1 调查泥石流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不良 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物源的分布范围、储量。 2 调查流通区的沟床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和泥石流的痕迹。 3 调查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 性质、层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堆积速度,估算 一次最大堆积量。 c 调查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包括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爆发前的降水特征、爆发 后成灾情况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d 调查泥石流诱发因素,如冰雪融化、降水特征等。 e 通过研究历次泥石流痕迹和堆积物特征,推断其所处发育阶段,分析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和 可能造成的危害对象、形式,初步圈定泥石流可能的危害范围和程度。 f)调查泥石流的勘查、监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提出防治建议。 6.2.4.5 地面塌陷 a 岩溶塌陷 1 调查区内岩溶地质条件,了解岩溶区上覆土层中隐伏土洞的发育情况。 2 调查岩溶塌陷特征。调查岩溶塌陷的发育现状及历史、发育过程及伴生现象。 3 调查岩溶塌陷成因,分析导致塌陷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4 初步圈定塌陷区及成灾范围,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了解岩溶塌陷对地面工程设施、生态 环境及各种资源开发的影响,评估其危害及损失。 5 调查岩溶塌陷勘查、监测、工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提出防治建议。 b 采空塌陷 1 调查采空区及其周围地带影响地面变形的地质环境条件, 特别是微地貌、 地层岩性与产状、 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与特征和地下水的关系等。 2 调查采空区规模、埋藏深度、填充情况、形成时间,以及工程掘进过程中揭露的地层岩性 与厚度、地质构造、风化与节理裂隙发育等情况。 6 3 调查采空塌陷发生的时间、规模、范围和分布规律,调查与开采塌陷伴生的地面塌陷、地 面变形、开裂、斜坡滑移、崩塌等问题。了解地下采矿工程现状及开采规划,初步圈定成 灾范围,分析和预测塌陷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 4 调查采空塌陷危害,如各类工程设施、农田、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开发的影响,评估其危 害及造成的损失。 5 调查采空塌陷勘查、监测、工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提出塌陷防治和生态环境恢 复的建议。 6.2.4.6 地裂缝 a 调查地裂缝区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裂缝发生的地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地裂缝分 布与地貌、地质构造、地震、气象水文因素的关系;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的关系。 b 调查地裂缝特征 1 地裂缝单缝特征和群缝分布特征,包括地裂缝群体的总体分布范围、平面组合形态、展 布方向、剖面组合形态特征;主要地裂缝单体的分布位置、产状、长度、宽度、可测深度、 推断深度及裂缝面特征。 2 地裂缝活动特征,包括地裂缝发生时间、裂开过程、地裂缝力学性质与可能的运动方式; 地裂缝发生的伴生现象。 c 调查各类地裂缝诱发因素,如过量地下水抽排、石油开采、地下开挖等。 d 调查地裂缝对地面设施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程度,初步圈定成灾范围,分析其发展趋势,评估其 造成的危害损失。 e 调查地裂缝灾害勘查、监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提出防治建议。 6.2.4.7 地面沉降 a 调查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背景、地面沉降现状与发生发展历史、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差异沉降 状况及沉降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 b 调查地面沉降危害,包括地面沉降引起的海水倒灌,港口、码头或堤岸失效,桥梁净空减少, 城市排水不畅,河流泄洪能力降低,建筑物破坏等。分析沉降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成灾范围,评 估其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 c 调查地面沉降勘查、监测和防治现状及效果,提出预防与控制建议。 6.2.5 城市垃圾场调查 6.2.5.1 调查垃圾场分布现状,包括垃圾场的位置、数量、处置方式、占地情况等,调查场地与附近 居民点、地表水体、供水水源、旅游景观、重要设施等的距离。 6.2.5.2 估算垃圾场渗滤液的产量。初步查明垃圾场渗滤液的主要污染成分、浓度及其对地下水、地 表水和土壤的污染程度和范围。 6.2.5.3 调查已有垃圾场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防护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等。 6.2.5.4 调查垃圾场的稳定性,包括自身稳定性及所在场地边坡稳定性、发生泥石流及拦蓄坝溃坝的 可能性等。 6.2.5.5 调查垃圾填埋处置的适宜区域,包括场地地形地貌条件、地质稳定性、水文地质特征、地下 水防护条件、城市规划、交通条件及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等。 6.2.6 矿山固体废弃物调查 6.2.6.1 调查矿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