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0.7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78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之 滨。旧馆系 1950 年代的建筑物,面积 狭小,设施陈旧。1980 年代中期,主 管部门拟在旧馆北侧的用地上修建曾侯 乙编钟陈列馆,并以此为契机展开博 物馆扩建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笔 者在 1987 年接受了这项设计任务,并 于 1988 年年底完成了规划总平面及包 括编钟馆在内的主要馆舍的初步设计。 1990 年编钟馆动工,但其后却经历了 施工中断、规划修改、馆舍功能调整及 设计人员更替等多种变故,历时 20 年 之久,至 2007 年扩建工程方才全面建 成开放 图 1。虽然几经波折,但令人 感到欣慰的是,最初的创意“湖畔 筑台”的构想终于得到了实现。 1 何谓“湖畔筑台” “湖畔筑台”源于楚灵王建章华台 的记述。 湖北省是历史上楚文化的中心,也 湖畔筑台 论湖北省博物馆扩建工程的建筑创意 向欣然 作者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武汉,430071 收稿日期2010-03-16 摘要 / 介绍湖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筑创 意,指出其设计采用隐喻手法,仿效楚灵王 湖畔章华台之举,在武汉东湖建造一组以覆 斗造型母题为特征的现代版“高台建筑” ,以 此来象征博物馆建筑的楚文化特色。 关键词 / 湖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楚文化 高台建筑 覆斗造形 ABSTRACT/ For symbolizing the features of Chu-dynasty culture,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at Wuhan Eastlake is shaped like a group of overturned “dou”sa modernized “high terrace building”, which is a metaphor of the ancient “Zhanghua Terrace” constructed by Chu emperor Lingwang. KEY WORDS/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for Hubei Provincial Museum, Chu-dynasty culture, high-terrace building, overturned “dou”-shape 是当代楚文物收藏的大省。曾侯乙编钟 更是举世闻名的楚文化瑰宝。因此,各 方面的呼声都希望博物馆的新建筑应该 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当时国内已建 有“仿汉” 、 “仿唐”等建筑形式的博物 馆,以反映历史主题和地域文化的差异, 但要直接“仿楚”似乎并不可行,因为 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楚国建筑”的直观 形象资料。不过建筑考古学的知识告诉 我们,战国时期诸侯各国都曾大兴高台 建筑之风,以此作为宫殿建筑的流行样 式。如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春夏 秋三季筑台的记载, 墨子非乐说吴 王夫差筑姑苏台十年不成等。 史记楚 世家记载“灵王七年,就章华台”也 是一例。这种以夯土层台为主体结构的 建筑形式,可以取得巨大的体量和类似 多层建筑的效果,故国语晋语感 叹“台美乎” 。高台建筑反映了战国时 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成就,用它来 代表楚国建筑也是合适的。 1 全景鸟瞰 79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7 建筑学报 对章华台的考古研究发现,遗址附 近有湖泊,与水经注记述的“湖侧 有章华台”完全一致。联想到博物馆馆 址的地理环境,同属滨湖地带,如果我 们在此建造一组现代版的“高台建筑” , 那就是 “章华台遗风” 的最好表现了。 “湖 畔筑台”的构想由此而生。 考古研究还发现,遗址上“土台群 立” ,说明章华台并非一座体量集中的 大宫殿,而是“一台一殿,多台成组” 的建筑群体。这一点成了博物馆总体布 局的文化依据, 而且正好与主管部门“分 期建设”的规划要求相吻合。需要指 出,遗址的土台排列有一定的秩序,但 并未发现明显的轴线对称状况。笔者在 1987 年勾画的博物馆总规意象图 图 2 就采取了一种较为自由的布局方式, 甚至将编钟演奏厅置于湖面之上。但后 来受用地约束,及为了突出 3 个主要展 馆 通史馆、编钟馆、珍宝馆 的形象, 而采取了“一主两翼,品字形布局”的 总平面 图 3。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设计操作层 面,将高台建筑“现代化” 。 笔者从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的 战国中山王陵享殿复原图 图 4 得到重 大启发。这是一座典型的高台建筑,多 层夯土,层层收缩,每层环以回廊,顶 部布置正殿。根据古人“侍死如侍生” 的礼制,可知享殿正是死者生前宫殿的 模样。为了从中抽象出现代建筑语言, 我们将高台“下大上小”的体型加以强 化,将多重回廊的屋檐与顶层大屋顶统 一在同一个斜面内,由此得出一个建筑 符号覆斗形。以覆斗形作为造型母 题,可以构成不同的建筑单体形象。这 就是现代版的“高台建筑” 图 5。 当然,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不是“楚 国建筑”的再现,而是在创造一种具有 某种文化意蕴的“有意味的形式” 。 2 “曾侯乙的新宫殿” 编钟馆是新版“高台建筑”的第一 个实践者。 1978 年夏,湖北省文物考古者在随 县发掘了一座战国大型楚墓,墓主为曾 侯乙,距今 2400 多年。墓内随葬品极 为丰富,有青铜礼器、各类乐器、车马 兵器、竹木漆器等 1 万余件。其中最重 要的发现是一套 65 件的青铜编钟,庞 大的组合和形制为历年考古之罕见。编 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在两千四百年 之后,仍可用来演奏许多中外名曲,堪 称世界奇迹。 为了充分展示曾侯乙编钟的魅力, 将编钟馆分设为陈列厅和演奏厅两个部 分 图 6、7。陈列厅高两层,底层设 专室陈列编钟原件,供游人近观 ; 2 层 为跑马廊上空,提供立体的视角,游人 可俯瞰编钟全貌 图 8。陈列厅内其他 空间展出曾侯乙墓的巨型棺椁及各类珍 贵的随葬品。陈列厅的序厅正面墙上, 由著名美术家唐小禾制作的铜雕壁画 “天籁” 图 9。 演奏厅供编钟复制件表演使用。该 复制件具有高仿真性,是国内重大的科 研成果。演奏厅采用半岛式舞台,观众 席呈台阶式,加上软垫,仿“席地而坐” 形式 图 10 。 编钟馆的造型从概念进到了施工图 2 1987 年最初的总规意象5 编钟馆的初期方案1987年 3 1988 年的总平面4 战国中山王陵享殿复原图 原载 杨鸿勋建筑考古 论文集 2010.7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80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阶段,每一个细部都是一个挑战。它既 要有古意 因为要表现“楚风”,又不 能走其他仿古建筑的老路 因为没有既 定的形式可以仿照 ,所以处处需要试 探摸索。 屋顶原来采用黑色琉璃瓦,因施工 质量问题,致使屋面整体下滑,后索性 改为深灰色压型钢板瓦,反倒显出了新 意。为了强调覆斗形屋顶轮廓的完整性 和体积感,拒绝采用任何形式的斜脊。 唯有正脊形式是最大的难题。 战国时期的屋脊有采用青铜凤鸟作 脊饰者,但我们不是搞古建“复原” , 所以不能仿照。我们更不能驾轻就熟地 套用汉、唐、明、清的鸱尾或正吻,那 会造成时代的错乱。最后笔者采用一种 “似是而非”的做法,将正脊作成屋顶 的“女墙” ,状似木构栏板,却拥有传 统正脊端部突起的构图效果,既模糊了 时代特征,又不失庄重之气。屋面天沟 采用圆弧形断面,是为了缓和直线形屋 面交角的生硬感。 受造价限制,外墙只能采用面砖饰 6 编钟馆立面 7 编钟馆平面、剖面 11 湖畔第一台编钟馆(左后方为旧馆文物库) 14 2000 年总规鸟瞰效果 12 编钟馆外景 8 编钟陈列厅内景 9 序厅铜雕壁画“天籁” 10 演奏厅内景 81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7 建筑学报 的南北纵深有较大的增加,空间变得舒 展。广场中部,在建筑纵横轴线交汇处, 设置一座十字形的“鱼沼飞梁” ,作为 吸引人流的交通枢纽和视觉中心,增加 广场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对于馆区 南侧布置文物库房及科研所等,因主管 部门意见尚不统一,征地也未落实,故 只作为暂定的设想 图 13。 总规在修订时,重申了建筑风格的 构成,要求其他待建建筑的风格与已建 成的编钟馆保持统一,将覆斗形的造型 母题贯彻到底,珍宝馆与编钟馆对称, 通史馆采用三重檐的覆斗造型,并提高 底座高度 图 14。 上述总规方案经过专家组的论证和 评议,得到充分肯定 专家组由一位工 程院院士领衔,共 10 位建筑和文博专 家组成 。他们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的意见是,通史馆的体量还需加大,以 形成标志性的地位。总规当时仍受投资 和功能的限制而未能达到理想状态。 在完成总规修订后,笔者到退休年 龄,因此未能继续完成后续的设计工作。 一个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受建设 环境和设计条件变化以及设计人员更替 的影响,最后的建成效果可能与最初的 设计有较大的出入,幸运的是,本工程 虽然历时 20 年才全部建成,但实景效 果总体还是体现了最初的设计构思和规 划成果 图 15 18。 后续设计中馆舍功能有所调整,珍 宝馆改为楚文化馆,通史馆改为综合馆, 形式上所出现的某些变化,如综合馆在 保持三重檐覆斗形主体的基础上,增设 了两个配楼,这是馆舍功能整合的需要, 也是对专家组论证意见的落实,这种改 变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令笔者难以 接受和深感无奈的是建筑色彩的改变, 屋顶采用蓝色琉璃瓦配白色屋脊、白色 天沟、把整个建筑轮廓全部勾上了白边。 对这种改变的原因和得失,笔者不便评 说,此处仅指出一个“硬伤”正脊 采用鸱尾最早见于西汉, 与 “楚风” 无涉。 看来,如何处理后续建设与前期工 程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普 遍性问题。■ 面,但其色彩可选择性较大,仿木构效 果明显,丰富了立面的表现力。 编钟馆整个外观庄重、质朴,仅在 入口处立有两根华美的石柱,上面雕饰 浪漫的楚文化图案 美术家程犁创作 , 借以提高建筑的规格和地位。编钟馆落 成后,公共媒体称之为“曾侯乙的新宫 殿” 图 11、12。 3 规划与实景 1999 年国家领导人视察编钟馆后, 对其陈列和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受 此鼓舞加上湖北省财政情况的好转,主 管部门重新启动了扩建工程的步伐,并 决定拆除部分旧馆,增加用地范围,要 求对 1988 年的总体规划进行修订。 2000 年笔者主持完成了总规修订方 案。修订的重点是展馆区,取消了馆区 北侧全部小型建筑 包括专题馆及辅助 用房 , 改为开阔的绿化面积, 使通史馆、 编钟馆与珍宝馆等 3 座主要展馆的形象 得以充分显现。3 座展馆仍然保持“一 主两翼,品字形布局”的格式,但广场 13 2000 年修订的总平面 15 从鱼沼飞梁看编钟馆 16 从鱼沼飞梁看楚文化馆 17 从鱼沼飞梁看综合馆 北报告厅 科研楼 科研楼 文物 库房 文物 库房 综合馆 设备用房 展区广场 楚文化馆编钟馆 东湖路 大门 鱼塘 鱼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