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承载与自然象征_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创作探索.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文明承载与自然象征_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创作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学报 78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文明承载与自然象征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创作探索 梅洪元1张向宁2费腾2 作者单位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1 5 0 0 9 0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1 5 0 0 0 6 收稿日期2 0 0 9 - 0 4 - 1 8 摘要/ 论述博物馆本体的发展趋势,通过对龙江地域文 脉的解读,从“寓意无形”的形体创作角度对黑龙江省 博物馆建筑创作进行阐释。 关键词/黑龙江省博物馆地域文脉建筑形态 ABSTRACT/ This paper shows u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Museum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erms of “implica- tion lies in lessness, multidimensional experience, and coning to surroundings“. It also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useum cre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modern museum. KEY WORDS/ Museum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gional context, architectural 1 龙江地域文脉的解读 博物馆是集粹文明精华、展示历史演 变的舞台。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创作之 中,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对其所处环境的 地域文脉解读这样一个命题。文脉是一个 具有包容性与多义性的概念,在不同的语 境中有其独特的体现。历史上曾经在龙江 大地鼎盛的 “渤海文化、 金源文化” 由于种 种原因未能延续与发展,极少有保存完好 且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留给今人, 呈现给我们更多的是文明的 “碎片” 。 从自 然地理要素层面, 黑龙江素以 “黑水、 黑土” 而闻名。2 5 亿年的地质运动, 大自然的鬼 斧神工赋予 “黑水、 黑土” 色彩斑斓的肌理。 从广义的层面来看,龙江文明史是人们对 独特的自然条件不断适应、改造与融合的 过程,从荒芜到繁茂的自然变迁也印证了 文明的进程“黑水、黑土”孕育了质 朴、 粗犷的龙江文明, 更塑造了 “古朴、 尚 勇、豁达”的民族性格。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感受到 “复杂性” 是龙江文脉的一种抽象性特质,这体现在 龙江历史脉络的多重关联与多维交织,它 并非完整的进化史,展现给我们更多的是 “断裂、 突变” 。 尤其在当下, 文明的记忆更 多的是以片断的方式 “涌现” 在我们今天所 “浸润” 的全球化语境中, 以至于我们追忆 与感受时, 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载体。 而龙江 大地的自然之力是无形与博大的,它对文 明的进化与发展作用并非以机械日、自治 的方式,它更多的作为隐含的线索与静默 的背景, 以复杂、 自为的方式对此时、 此地 的事件进行渗透与参与,我们或许无法言 说, 但可以深刻感知, 这是一条更为深刻与 清晰的轨迹自然远比历史更为真实与 隽永。 这里, 我们以 “复杂性” 去解读龙江的 地域文脉不是对历史的超越与否定,而是 对龙江历史与文脉真实性的还原,也是我 们创作的基点。 2 “寓意无形”的形体表达 在 管子 水地篇 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地者, 万物之本源, 诸生之根菀也。 水者, 地之血气,如经脉之通流者也” 。这表明, “水、土”早就以其阴柔、虚静、包容万物 的至德与品格而被视为文明的发源,以及 “水土交融” 的共生关系对文明的滋养[ 1 ]。 古 代朴素的唯物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黑 水、 黑土” 作为孕育龙江文化的母体是一个 比狭义的物质符号更具包容性的主题,龙 江民族性格中所体现的 “包容、 坚实” 的精 神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其 “文化” 、“物化” 的结果。 在具体设计中, 我们抛开狭义层面 对龙江文脉的争辩,从广阔的自然要素中 汲取设计灵感, 寓 “有形” 的文脉于 “无形” 的自然之中,以此去诠释博物馆本体内涵 与龙江文脉所体现的“复杂性” 。 唯有 “自 然之力”才能整合文脉的“碎片” 。 博物馆所在的太阳岛风景名胜区是全 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以江漫滩湿地草 原地貌为主, 具有粗犷、 质朴、 天然无饰的 原野风光特色。 基地以自然秩序为主导, 有 别于几何秩序感强的城市空间,这样独特 的自然环境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去表达 “复杂性” 。 在这里, 我们不是对自然的直观 模拟或是以形态的繁杂、破碎去营造“复 杂” , 而是通过拓扑形变的方式塑造一个体 现“自然之力”的“自然场域” 。 场地地貌与周边环境虽为自然特质, 但边界比较规则,如果强制的引入其他非 关联性要素只会加剧场地的冲突关系。场 地中实际上有一个隐含的自然脉络,那就 是北方严冬白雪覆盖的地面被寒风掠过后 所形成的自然肌理,以及不远处松花江初 春破江时涌动的冰排,而这样的肌理是可 以通过线条的方式去描绘的。冰也是“黑 水”的一种特殊形态,容易引发人们的联 想, 也为场地增加了时间的维度。 设计中, 通过 “褶皱、 起伏” 等拓扑手法去架构场地, 以大地景观的方式再现 “黑土” 千万年地质 79 建筑学报 运动中原始、 自然之力的萌动, 同时引入了 一个类似裂谷的断带贯穿其中,仿佛是流 经场地的江水,以富有张力的折线作为控 制全局的脉络。 在主体建筑形态的构思中, 我们以一个三棱台和半圆球的组合为形体 原形,这样的形体构成并非出自建筑师纯 粹的主观,而是将建筑置于城市维度思考 后的结果。 基地周围邻近哈黑公路、 太阳岛 风景区核心地带、 黑龙江省科技馆, 三个重 要的景观界面限定了建筑的边界,这样的 形体组合并非消极的顺从或者强势的压制, 而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到区域环境中, 以多维的界面与各个景观节点取得视觉上 的呼应,并对太阳岛风景区远期的规划具 有“触媒”的作用。 确定了环境与建筑的基调之后,重要 的任务就是如何对建筑形态进行富有创造 力的“雕刻”与“斧凿” 。在建构场地基本 关系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建筑形 态的意向从裂变的土地中自然勃发。 历史是由人在自然中所书写,人的智慧与 自然的伟大是历史永恒的主题。在设计中 我们将历史展区意构为自然磨砺的“巨 石” ,将自然展区意构为人工雕琢的“容 器” ,意在“混合”历史与自然的界限。历 史展区经由切削倒角与拓扑变形而成,顶 部轮廓遒劲有力, 自南向北匍匐升起, 以动 态的体形、波动的界面为人们提供多维的 视觉感受。 而整体、 连续、 平滑的形态在契 合场地肌理的同时, 也将自然、 文脉等异质 因素以包容而不是冲突的方式进行了融合。 建筑外表简洁洗练, 通过黑白对比展现 “白 山黑水” 之神韵。 底部为蓝灰色, 界面起伏 交错, 如北国严冬江面的冰凌;顶部为浅灰 色, 似天边漂浮的黑土粗犷的边缘、 斑 驳的肌理、 冰霜的印记、 岩石的裂解, 将龙 江大地的自然之力镌刻其上。 这里, 我们更 多的是希望引起观者的心灵震撼,这比由 历史片段所产生的符号记忆更为深刻与持 久。 自然展区独立设置, 作为视觉控制点统 领建筑群。 形体纯粹、 圆润, 似承接天露的 精美容器, 其纵向的延展性、 横向的包容性 与历史展区硬朗、 刚性的轮廓形成对比。 它 并非对某个具体器物的模仿,更多的是塑 造一个人们心灵上的 “图腾” , 在营造审美 突变的同时以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与对 文明的崇敬。 主体建筑群通过形体的对比、 互补以及强烈的透视感满足了建筑在自然 环境中的适应性。 场地的景观组织取消了传统博物馆威 严、 肃穆的礼仪广场, 而是以黑龙江流域典 型地貌和原生植物为主,并采用尽可能少 的人工雕琢, 以增加观众亲近自然、 体验自 然的机会。 磅礴的大地景观、 错落的景观界 面与主体建筑的匍匐姿态相得益彰,将建 筑动势延续到场地中,体现黑土地蓬勃向 参考文献 [ 1 ] 夏子. 乡土文学的家园意识[ J ] . 华中科技大学 学报 社科版 , 2 0 0 1 3 1 0 3 - 1 0 4 . 透视图 二层平面 场地脉络形体组织整体关系 入口大厅透视图观众休息厅室内透视图 剖面2 剖面1 上的生命力,使人们在参观之余能够领略 龙江的地大物博与春华秋实, “夏季赏绿、 冬季赏冰”这才是市民生活的原真性 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