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9 建筑学报 一、 生态博物馆概念起源与诠释 1 . 概念起源 1 9 7 1 年,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次大会 在巴黎召开期间,乔治亨利里维埃 G e o r g e s H e n r i R i v i r e 和雨果 德 瓦 兰 H u g u e s d e V a r i n e 就博物馆发展的新 趋势向当时的法国环境部部长罗伯特伯 吉德 R o b e r t P o u j a d e 作汇报时,在 “m u s e u m ”前加了前缀“e c o ” ,伯吉德接 受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并将其用在正式 言论中。 [ 1 ] 从此博物馆界便出现了一个新词 生态博物馆 E c o m u s e u m 。1 9 7 2 年国 际博协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智利首都圣 地亚哥联合召开的圆桌会议上讨论认可了 生态博物馆的确切定义, 即最初的 “里维埃 拉定义” 。 2 . 定义与诠释 乔治 亨利 里维埃分别于1 9 7 2 、 1 9 7 8 和 1 9 8 0年撰文论述生态博物馆的定义, 1 9 7 2 年的定义强调环境的存在, 1 9 7 8 年的 定义强调生态博物馆的实验性质和社区作 用,1 9 8 0 年的定义被他冠以 “一个进化的 定义” ,强调生态博物馆处于不断进化中。 研究者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定义, 如瑞伍 里瓦德 R v e R i v a r d 于1 9 8 8 年提出的生 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对比公式传统 博物馆 建筑+收藏+专家+观众, 生态博 物馆 地域+传统+记忆+居民。 但是, 现 在普遍被接受的定义还是里维埃1 9 8 0 年提 出的 “一个进化的定义” , 其中关于公共机 构和公众参与的观点;镜子和工具的观点 ; 时空特征和遗产特征;实验室、 学校与保护 中心三功能的观点等,都被公认为生态博 物馆的主要原则。 [ 2 ] 3 . 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雨果德瓦兰认为瑞典1 8 9 1 年建立 的斯堪森 (S kŠn s e n ) 露天博物馆是生态博 物馆的前身;挪威2 0 世纪2 0 年代的 “民俗 博物馆”主张的把文化遗产与地方环境结 合保护的理念,是启发生态博物馆遗产保 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 余压芳1刘建浩2 作者单位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2 1 0 0 9 6 2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贵阳,5 5 0 0 2 5 收稿日期2 0 0 6 - 0 3 - 2 7 摘要/ 综述了生态博物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其产 生背景、概念诠释、国内外研究热点和相关实践,并以 此为基础探讨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内涵。对国内 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建筑学研究方法与视野的引入将 能增强生态博物馆对传统乡土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效力。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 遗产 保护 传统乡土聚落 研 究进展 ABSTRACT/ In terms of historic background, annotation of concept, hot spot of study and relevant practice, this paper makes an overview on the progress of eco-museum stud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conservation of eco-museum cultural heritage. The analy- sis of domestic study indicates that architectural perspec- tive and of study could enhance eco-museums pro- tective effect to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local settlements. KEY WORDS/ Eco-museum, Heritage, Conservation, Tradi- tional local settlements, Progress of study 护理念的源头;而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 博物馆运动思想被认为是生态博物馆理论 产生的直接社会文化因素, [3]如哈森 (H u d s o n ) 、 阿兰 (A n o n ) 、 胡勃特 (H u b e r t ) 等人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探讨生态博物馆 的起源;彼得戴维斯(P e t e r D a v i s )从 新博物馆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角度分析 了新博物馆学对生态博物馆产生的必然影 响, 与此有关的国际事件有 1 1 9 6 8 年8 月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博协大会, 提出 “博 物馆应该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机构” ; 2 1 9 6 9 年在巴黎举办的 “当今世界博物馆 国际讨论会” , 提出 “当今世界博物馆的角 色和地位” 问题; 3 1 9 7 1 年, 国际博物馆 协会第九次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所 修改的博物馆定义中增加了“博物馆是公 共机构的一部分” 的观念, 提出生态博物馆 用词; 4 1 9 7 2 年, 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 合国环境大会, 提出 “只有一个地球” 的辩 论主题; 5 1 9 7 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 N E S C O 和国际博协 I C O M 在智利首都 圣地亚哥召开的圆桌会议,讨论认可生态 博物馆的定义。 二、 生态博物馆遗产保护理念与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的生态博物馆已 经超过3 0 0 个, 其遗产保护改良思想包括 遗产的原地保护及遗产所在地环境的整体 保护 原真性保护原则) ;公众参与及相应 培训 社区发展原则) ;历史记忆与文化传 承 文化认同原则) 。 1 . 法国经验 1 9 7 1 - 1 9 7 3 年,在法国建立了世界第 一座生态博物馆克勒索蒙特索Le C r e u s o t - M o n t c e a u 矿区生态博物馆。 1 9 8 6 年法国各生态博物馆馆长在 “向前、 回忆” 主题下的第一次全国会议产生了法国生态 博物馆理事会[ 4 ] , 并开始执行 “三个委员会 制度” , 由用户代表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和 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生态博物馆。 [ 1 ] 目前法 建筑学报 80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国约有9 0 多个生态博物馆。 2 .加拿大经验 加拿大2 0 世纪7 0 年代末期开始建设生 态博物馆,并由一系列有计划的科研项目 作引导。 如皮尔 马兰帝 P i e r r e M a y r a n d 在魁北克建立霍特毕斯 H a u t e -B e a u c e 生 态博物馆时,曾用一个三角关系图形象地 说明了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是作为某一区域 文化的阐释行为 图1 ) 。 他还描绘了生态博 物馆从前博物馆学 p r e -m u s e o l o g y ) 、 近 博物馆学 p a r a -m u s e o l o g y ) 、 后博物馆学 p o s t -m u s e o l o g y ) 到超博物馆学 t r a n s - m u s e o l o g y ) 的渐进过程。 [ 1 ] 3 . 挪威经验 挪威自1 9 0 5 年从瑞典独立出来后, 建 立了很多保护地方遗产的“民俗博物馆” 。 1 9 8 6 年建立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图顿 生态博物馆 T o t e n E c o m u s e u m )的前身就 是创建于1 9 2 3 年的图顿户外博物馆, 用于 保护和展示挪威游牧民族的聚落文化遗产 [ 5 ]。 图顿生态博物馆及创建者约翰 杰斯特 龙 J o h n G j e s t r u m 的学术思想对2 0 世纪末 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创建有较大影响。 4 . 中国经验 我国自1 9 9 8 年建成了梭戛苗族生态博 物馆 图2 、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 图3 、 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 博物馆、 民办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 南 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 博物馆和熬伦苏木蒙古族生态博物馆等8 座 生态博物馆,都属于传统乡土聚落的保护 领域, 大都包括遗产保护区、 资料信息中心 和居民新区三部分。以梭戛生态博物馆为 例, 资料信息中心是其硬件标志, 主要用于 记录、 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 ; 遗产保护区包 括以陇戛寨为中心的 1 2 个箐苗聚居村寨; 居民新区作为村寨的扩展基地。 专家倡议、 政府主导和国际合作是中国博物馆产生的 三大影响因素。挪威政府为中国生态博物 馆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 6 ] 三、 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进展 1 . 国外生态博物馆的理论研究进展 (1 ) 对生态博物馆本质的研究 哈姆雷 H a m r i n 和霍兰德 H u l a n d e r 于 1 9 9 5 年列出了生态博物馆的1 8 项指标;英 国学者彼得戴维斯于1 9 9 8 年以互联网发 放问卷的形式对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博物馆 的建设目标进行意向调查, “社区参与” 作 为生态博物馆的本质得到了全球范围的实 践认同。意大利学者毛里齐奥马吉 M a u r i z i o M a g g i 于2 0 0 1 年列出了1 0 0 个 生态博物馆的相关术语[ 7 ], 同年, 他用特尔 菲方法 D e l p h i M e t h o d 调查不同人群对生 态博物馆和社区概念的理解,引出了如过 去与未来、 价值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内部价 值 当地社区 与外部价值 更广的社区概念 的平衡等问题。 [ 8 ] 一些学者关注生态博物馆 与传统博物馆的差异, 如瑞伍 里瓦德 R v e R i v a r d 于1 9 8 4 年用图式分析的方法把 传统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进行对比 图4 , 强调生态博物馆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利用当 地居民的共同记忆。 彼得 戴维斯用一个层 层包含的同心圆来解释生态博物馆 图5 ) 。 [ 1 ] (2 ) 生态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研究 “社区参与”(p u b l i c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 被 认为是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区别的关 键因素, 由社区发起、 社区维护、 有一个明 确的地区限定、与附近其他进行原地保护 的地区有联系,支持当地社区发展的概念 得到几乎所有学者的推崇。里维埃定义明 确界定了公众参与。马克摩尔 M a r c M a u r e 认为社区成员不应该被动接受来自 专家的广播消息, 而要承担活动角色。 [ 9 ]杰 拉德 柯赛 G e r a r d C o r s a n e 提出通过分类 的方式确定各种参与者, 根据地区重要性、 居民与环境的重要关系来决定其参与方式。 [ 1 0 ]生态博物馆所在地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文 化水平与公众参与的实施水平之间呈现较 大的相关性,而培训被认为是促进社区参 与的有效方式。 (3 )对生态博物馆中保护与发展的关 系研究 很多生态博物馆的原则性目标之一是 提升旅游品质、 协助当地社区经济发展。 保 护与发展的问题也是2 0 0 5 中国贵阳举行的 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会上的中心议题之一, 马克摩尔认为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面文 化镜子, 还应该是一扇窗户向世界开放, 让 当地居民能与外来观众对话。 [ 9 ] 但是经济发 展又会引起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 人们很难在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之间找到 平衡点,更多的专家提倡发展可承担责任 型的旅游 R e s p o n s i b l e t o u r i s m 。 [ 1 0 ] (4 ) 地区间的经验交流与整合研究 近期召开的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 如 1 9 9 8 年在意大利阿根达 A r g e n t a 、 2 0 0 3 年 在意大利比尔拉 B i e l l a 、 2 0 0 5 年在中国贵 81 建筑学报 阳 为世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创造了交流与 合作平台,英国纽卡西大学遗产保护与研 究中心还准备建立一个世界范围的生态博 物馆工作营 E c o m u s e u m W o r k s h o p ) ,作 为持续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全球化 背景下的生态博物馆问题。地区间的整合 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马吉等人 于2 0 0 0 年对欧洲生态博物馆所做比较研究 [ 1 1 ]、 2 0 0 1 年波兰、 捷克、 匈牙利和瑞典生态 博物馆发起的合作倡议等。 5 ) 生态博物馆的价值评估研究 彼得戴维斯在2 0 世纪末期以意大利 的5 个生态博物馆为样本, 对其实践与生态 博物馆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索怎样 评价成功的生态博物馆。 研究发现区分生 态博物馆和遗址博物馆的界线仍然模糊, 可用于传统博物馆的评价方式 如参观人数、 藏品数量等 对生态博物馆不适用, 成功的 指标集中于当地居民应用生态博物馆思维 方法、管理和保存他们的文化和社会遗产 的有效程度。 [ 1 2 ] 2 . 我国生态博物馆的理论研究进展 生态博物馆思想自1 9 8 6 年被引入我国 后, 研究逐渐升温, 1 9 9 5 年, 由苏东海、 安 来顺、 杰斯特龙、 胡朝相等人组成的 “生态 博物馆课题组” 提出的 在贵州梭戛乡建立 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起了中国和挪威政府的关注,该项目被 纳入 1 9 9 5 - 1 9 9 6 年中挪文化交流项目 , 直 接促成了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之后,对生态博物馆的研究转入了与实践 结合的学术研究阶段。 1 ) 对生态博物馆案例的追踪研究 以 “生态博物馆课题组” 为中心, 包括 对生态博物馆建设所在地的遗产资源、社 区结构、 管理方式等的调查研究。 如梭戛生 态博物馆1 9 9 9 年启动 “箐苗的记忆” 工程、 2 0 0 0 年制定的 “六枝原则” 明确中国生态博 物馆的任务是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短期的 伤害文化的经济行为应该得到制止 。 [ 1 3 ] 苏东 海从世界博物馆学的走向分析了国际生态 博物馆运动与中国实践的关系, 如 “国际生 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 2 0 0 1 [ 2 ]、 “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世界博物馆的大发 展及其走向” 2 0 0 3 、“建立与巩固 中国生 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 2 0 0 5 等文献, 并提 出 “文化代理” 的观点 中国生态博物馆要 经历从文化代理到文化自主的回归,村民 需要经过三个文化的递升的层面利益驱 动层面, 情感驱动层面和知识驱动层面[ 1 4 ]。 胡朝相从政府官员和研究学者的双重角度 提出了一些问题, 如 “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 州的实践” 2 0 0 0 、“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 遗产保护” 2 0 0 1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 与探索” 2 0 0 5 等文献, 他提出了贵州生态 博物馆中出现的村民社区和资料信息中心 相割裂的 “两张皮” 问题。 [ 1 5 ] 约翰杰斯特 龙 J o h n G j e s t r u m 对中国生态博物馆进行 了大量的基础研究,1 9 9 9 年他主持启动了 “箐苗的记忆” 文化记忆工程。 2 ) 多学科学者对生态博物馆的综合研 究 来自人类学、 民俗学、 博物馆学的学者 以田野工作方法进入生态博物馆实地,从 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如张晓松 “生态保护理 念下的长角苗文化”(2 0 0 0 ) [ 1 6 ]、 潘年英 “矛 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考察实 录”(2 0 0 0 ) [ 1 7 ]、 黄春雨 “中国生态博物馆生 存与发展思考”(2 0 0 1 ) [ 1 8 ]、 黄萍 “求变与保 护 中国首座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处境与对 策”(2 0 0 4 ) [ 1 9 ]等, 揭示了生态博物馆中文化 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问题,但是如何解 决该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些来自旅游、 经济和发展领域的学者的研究表明,生态 博物馆是一种被赋予很大期望值的文化旅 游形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官员达 格梅克勒伯斯特曾于2 0 0 5 年指出中国 的管理层对生态博物馆的认识存在差距, 中间管理层存在旅游发展的误解。 [ 2 0 ] 三、结语与展望 实践过程既反映了生态博物馆理论在 我国传统乡土聚落保护中的实施效应,同 时也折射出该领域的遗产保护历程。 目前, 传统乡土聚落要承受更多的来自现代变迁 的冲击,原先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满足聚 落内部的居民日益增长的价值需求,村寨 的保护面临两大矛盾 一是自然、 文化生态 的脆弱性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二是抑制当 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和发展的矛盾。 [ 2 1 ] 目前, 原著民、 旅游者、 科研人员与文化保 护者共同构成了传统聚落景观的多元化使 用主体,他们之间的价值取向的均衡是建 立聚落新平衡的前提。传统乡土聚落的保 护与发展牵涉到很多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 科领域的专业问题, 但是在过去的1 0 年里, 很少有建筑学背景的学者对生态博物馆进 行相关研究。 从学术研究的平衡角度看, 我 国和世界生态博物馆都存在一个客观问题, 即学术源头是博物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 以规划手段和空间形态研究等为基础的建 筑学科对其关注较少,这必然有碍于制定 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所以, 建筑学研究方 法和视野的引入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 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1 ] P e t e r D a v i s . E c o m u s e u m s A S e n s e o f P l a c e [ M ] . L o n d o n a n d N e w Y o r k L e i c e s t e r U n i v e r - s i t y P r e s s , 1 9 9 9 . 5 8 . [ 2 ] 苏东海. 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 [ J ] . 中国博物馆, 2 0 0 1 2 2 - 7 . [ 3 ] 雨果 德 瓦兰. 2 0 世纪6 0 -7 0 年代新博物馆 运动思想和生态博物馆用词和概念的起源. 张晋平 译. 中国博物馆, 2 0 0 5 3 2 5 - 2 7 . [ 4 ] 阿兰 茹贝尔. 法国的生态博物馆[ J ] .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 0 0 5 3 5 1 - 5 3 . [ 5 ] J o h n G j e s t r u m . N o w e g i a n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E c o m u s e u m a n d M u s e u m D e c e n t r a l i s a t i o n . t y p e s c r i p t o f a p a g e r p r e s e n t e d t o I C O M G e n r a l o f C o n f e n c e , Q u e b e c , S e p t e m b e r 1 9 9 2 . [ 6 ] 梭戛生态博物馆编. 中国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资 料汇编[ Z ] . 黔新出 图书 内资字第0 9 1 号, 1 9 9 7 . 1 2 5 - 1 3 0 . [ 7 ] M a u r i z i o M a g g i . E c o m u s e u m g l o s s a r y 1 0 0 w o r d s t o b e t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e c o m u s e u m s . w w w . e c o m u s e u m . d k / d a n s k / n y h e d b r e v _ 0 2 0 1 . h t m . A p r 8 , 2 0 0 4 . [ 8 ] M a u r i z i o M a g g i . D o n a t e l l a M u r t a s . e c o m u s e u m a n d c o m m u n i t i e s A D e l p h i a p p r o a c h . h t t p / / w w w . o s s e r v a t o r i o e c o m u s e i . n e t / P D F / U K / d e p h i . p d f . [ 9 ] 马克 摩尔. 生态博物馆 是镜子, 窗户还是展 柜[ J ] .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 0 0 5 3 ) 3 7 - 3 8 . [ 1 0 ] 杰拉德 柯赛. 从 “向外延伸” 到 “深入根髓” 生态博物馆理论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博物馆事业[ J ] .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 0 0 5 3 6 1 - 6 2 . [ 1 1 ] M a u r i z i o M a g g i , V i t t o r i o F a l l e t t i . e c o m u s e u m i n E u r o p e . h t t p / / w w w . e c o m u s e i . n e t . [ 1 2 ] 彼得 戴维斯. 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 J ] . 张晋 平译. 中国博物馆, 2 0 0 5 3 3 4 - 3 6 . [ 1 3 ] 胡朝相. 六枝原则与民族文化保护[ J ] . 文化广 角, 2 0 0 5 3 6 - 1 0 . [ 1 4 ] 苏东海. 建立与巩固 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 思考[ J ] . 中国博物馆, 2 0 0 5 3 1 1 - 1 3 . [ 1 5 ] 胡朝相. 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 J ] . 中 国博物馆, 2 0 0 5 3 2 2 - 2 4 . [ 1 6 ] 张晓松. 生态保护理念下的长角苗文化贵 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及其研究[ J ] . 贵州民 族研究. 2 0 0 0 1 1 1 2 - 1 2 2 . [ 1 7 ] 潘年英. 矛盾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田野 考察实录[ J ] .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 0 0 0 4 6 - 1 4 . [ 1 8 ] 黄春雨. 中国生态博物馆生存与发展思考[ J ] . 中 国博物馆, 2 0 0 1 3 2 - 9 . [ 1 9 ] 达格 梅克勒伯斯特. 从挪威观点看贵州省生 态博物馆项目[ J ] . 张晋平译. 中国博物馆, 2 0 0 5 3 ) 1 7 - 2 1 . [ 2 0 ] 黄萍, 游建西. 求变与保护 中国首座民族生态 博物馆的处境与对策[ J ]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 0 0 4 1 0 2 3 - 2 6 . [ 2 1 ] 罗德启. 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 J ] . 建 筑学报, 2 0 0 4 6 7 - 1 0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