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煤田地质构造及其控煤作用_马永辉.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赤城煤田地质构造及其控煤作用_马永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赤城煤田地质构造及其控煤作用_马永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赤城煤田地质构造及其控煤作用_马永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赤城煤田地质构造及其控煤作用_马永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1卷第6期 2013年12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1 No.6 Dec. 2013 COALGEOL汇盯.Y control action on coal; fault-fold zones; Chicheng coal field 赤城煤田位于甘肃省崇信县南部,为陇东黄土 高原丘陵沟整区。目前,在该区已发现4.52亿t煤 炭资源,形成北部开采区和中、南部勘探区。北部 开采区探明煤炭资源量1.26亿t,已建有3对小型 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84万向;中、南部勘探区 已分别探明煤炭资源量0.78亿t和2.48亿t,规划 建设90万t/a和240万t/a两对矿井。 在大地构造上,研究区地处六盘山东麓、鄂尔 多斯盆地西缘断裙带的南端。其南接秦岭造山带, 西南侧与六盘山弧形构造带相连,东北部毗邻鄂尔 多斯盆地中的天环向斜,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图1t1。 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对研究区的地质、 构造及含煤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但仅局限于浅部及 较小范围。本文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以期 收稿日期2012-10-03 对本区深部及更大范围的煤炭资源赋存情况、控煤 构造及找煤方向进行预测,为今后的地质勘查工作 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研究区地层从老到新发育有上三叠统延长群 {T3yn)、保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保罗系中统延安组 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自噩系下统志丹群 K1zh)、新近系甘肃群Ngn)和第四系(Q)等地层。除 白主系下统志丹群(Klzh)和新近系甘肃群Ngn)在 沟谷中有出露外,其他地层均被第四系黄土覆盖。 本区的含煤地层为保罗系中统延安组J2Y)。延安 组中,自上而下可见1-5号共5个煤组(煤层)。其中 作者简介马永辉(1968一),男,甘肃灵台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与勘探工作. ChaoXing 1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41卷 阴山 飞。气 0 100 200 300 krη 图1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 Fig. I Geotectonic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1、2号煤层为局部可采或零星可采煤层;3、4号煤 组(煤层)为局部或大部分可采煤层;5号煤层为主要 可采煤层,厚度。~40.83m,煤层结构复杂,赋存范 围较广,为研究区主要勘查、开采对象。 1.2 构造特征 1.2.1相皱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裙带的南端, 其特点是榴皱和断裂走向基本一致,断裂和背、向 斜伴生,断裂多为高角度的压性和压扭性断裂。由 于区域上受SW-阳向挤压应力的作用,总体构造 呈NNW向的S形构造。研究区位于梁龙背斜与周 家寨背斜之间,受平铜断裂(Fl)和狼窝坝断裂(F9 的控制,构造形态为一宽缓的向斜,两翼被走向逆 断层切割破坏(图2)。 a.梁龙背斜在研究区东侧,为区内规模较大的 榴曲构造,背斜轴部由三叠系组成,轴向N66。W,向 南则逐渐转为N40。W,两翼对称,倾角在25。以内。 b.赤城向斜位于研究区的中西部,向斜东翼 为梁龙背斜西翼,为一轴向NNW-SSE、向SE倾伏 的宽缓向斜。浅部倾角较大,可达40。左右,深部 倾角变缓,南北向延展长达10M。向斜轴部含煤 地层埋深超过1200 m,为赤城煤田的深部地带。 c.周家寨背斜位于赤城煤田东侧,背斜轴部 和西翼由中保罗统延安组组成,东翼由中保罗统直 El向斜 因背斜 [SJ逆断Ji IS]正断层- F, 图2研究区构造纲要图 Fig. 2 Structural outline of the study area 罗组和延安组组成。背斜走向近SN,基本和赤城向 斜中南段平行,两翼倾角不对称,西翼较缓而东翼 较陡,西翼被周家寨断层(F6)切割,东翼被狼窝坝 断层破坏,向南背斜倾伏很深。 1.2.2断裂 a.乎铜逆断层σ1位于梁龙背斜之东侧,走 向呈向北东凸出的弧形,北段走向NW向,向南渐 变成近SN向,断层面西倾,倾角为70。左右,上盘 (西盘)主要地层为下自要统六盘山群和中保罗统延 安组煤系,下盘(东盘)主要地层为下白辈统志丹群。 据中保罗统延安组煤系逆覆于下白噩统志丹群地层 之上,推断其断距大于400m。该断层对梁龙背斜 的东翼煤系破坏较大。 b.狼窝坝逆断层(F9为研究区西部边界断 层,走向NW,呈向NE凸出的弧形,断面西倾, 倾角40。~60。,断距大于300m,延展长度7km左 右。在唐帽山至煤坡子一带露头处,可观测到三叠系 黄绿色砂岩逆覆于保罗纪煤系之上。 c.周家寨逆断层(F6断层下盘的白主系下统 砾岩出露地表,上盘的中保罗统逆覆于白辈系砾岩 之上。地表测得断层走向NlO。W,倾向东,倾角60。, 其垂直断距250m 左右,SN走向延展约7km,断 层以东为周家寨背斜。 2 构造控媒作用分析 2.1 构造序次 综合分析研究区构造线交切关系和构造活动涉 及的地层时代等,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的过程,研究 区内构造演化的先后次序可归纳为印支期一燕山 早期(第I幕←燕山中期(第H幕)一燕山中晚期(第 田幕)斗霞山晚期(第W幕〉喜马拉雅期[2]。 ChaoXing 第6期马永辉赤城煤田地质构造及其控煤作用13 2.2 构造控煤史及沉积环境演化 本区含煤岩系延安组的形成受古构造、古地理 等综合地质因素的控制,但从根本上讲,主要受控 于地史上的构造运动。中晚三叠世,早印支运动结 束了我国“南海北陆”的古地理环境而形成中国大 陆,鄂尔多斯大型内陆盆地应运而生。晚三叠世末 的晚印支运动,使地壳大面积上升,中上三叠统延 长群露出水面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燕山运动初 期,盆地处于缓慢沉降状态,在其侵蚀面上沉积了 杂色砂质泥岩和粉砂岩的下保罗统富县组。早保罗 世末,发生了燕山运动第I幕,盆地抬升,富县组 和出露的中上三叠统延长群再次受到剥蚀,风化后 的长石砂岩因硬质颗粒流失(主要为石英粒)而高岭 土化,进而形成铝土层,造成了延安组与下伏延长 群或富县组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在短暂的沉积间断 之后,地壳叉开始缓慢下降,沉积了厚度较稳定、 分布较广泛的中保罗统延安组含煤岩系。因陆源碎 屑物质丰富和沉积均衡补偿作用,造成盆地内湖泊 多次淤积而形成沼泽、泥炭沼泽环境,加之气候温 湿,湖泊三角洲土壤矿物质多,营养丰富,有利于 植物大量生长,奠定了大面积聚煤作用的物质基础。 随后,由于构造活动,潮湿与半干旱气候交替出现, 形成了一套以河流相、湖泊相为主无煤层沉积的直 罗组和安定组。由于基底构造的不均匀升降,使研 究区的沉积环境频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煤系的 形成及空间分布[3)。 2.3 基底构造的控煤作用 基底构造对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一-5号煤的控 制作用比较明显。本区含煤岩系延安组的沉积基底 是三叠统延长群,晚印支运动使三叠统延长群遭受 不同程度的榴皱、断裂和剥蚀,整体形成了本区东 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古地理形态,局部发育有次级 塌陷,这种古基底形态可以从下保罗统富县组的沉 积厚度北部较薄、中部和南部较厚、局部缺失得到 印证,富县组的沉积对凹凸不平基底起到了“填平 补齐”的作用。在5号煤组(煤层)形成前,沉积了巨 厚的煤层底板,其厚度变化规律与富县组地层相似, 分布范围几乎遍布全区,煤层底板沉积后的进一步 “填平补齐”使成煤的古基底更加平坦开阔,为本区 的厚煤层一-5号煤层的大范围、较稳定沉积奠定 了古地理基础。但在5号煤层形成时,局部泥炭沼 泽基底依然凹凸不平,引起的煤层厚度变化表现在 底板起伏不平而顶板界面较平坦,煤层向基底凸起 的方向逐渐变薄,煤分层或夹砰被基底隆起地段隔 开而呈现不连续等特征,这些都是基底构造控制煤 层厚度变化的结果[4)。 2.4 同沉积构造的控煤作用 聚煤期一般为构造相对平稳期,聚煤作用主要 是在缓慢沉降的构造背景下发生的。通过对研究区 煤系及煤层的厚度分析发现,无论是倾向还是走向 上,煤系和煤层的厚度都存在差异。在倾向上,研 究区西部煤系厚172~326m,平均263m, 5号煤层 厚O~4.17m,平均3.44m;东部煤系厚121~234m, 平均168m, 5号煤层厚0~40.83m,平均12.24m。 在走向上,北部煤系较薄而5号煤层较厚,结构简 单,而向南煤系逐渐变厚、5号煤层较薄、分叉或 尖灭(图3)。煤系及煤层厚度、结构的差异是受其形 成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基底的局部隆起形成同沉 积背、向斜和在沉积过程中发育的次级断裂等同沉 积构造影响的结果。根据野外实测,在聚煤期前, 主压应力为阳向,聚煤期转向近EW向,在近EW 向挤压应力下,煤系的聚集主要受近SN向的梁龙 背斜和平铜逆断层、狼窝坝逆断层持续活动的影响, 因而该区煤系和煤层均沿SN向或NNW向呈条带状 展布。由于燕山运动使研究区总体处于相对下降过 程,但西部又受狼窝坝断裂活动的影响,下降相对 较多,沉积的保罗系较厚,而泥炭沼泽相环境持续 的时间较短且不稳定,沉积的煤层较薄,结构复杂; 而东部和北部下降相对较少,沉积的保罗系较薄, 但泥炭沼泽相环境持续的时间较长,沉积的煤层较 厚。这就造成了煤系和煤层虽大致沿SN向展布, 但其厚度在走向上和倾向存在着差异。 2.5 后期构造的改造作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发生在聚煤期后的燕山运动 藏变深,而背斜构造部位煤层埋藏变浅[5)。早自主世 后,燕山运动第皿、凹幕和喜山运动,进一步改造了 保罗系的空间形态在隆起部位,例如梁龙背斜、韩 (河〉斗申(峪)背斜的轴部,保罗系剥蚀殆尽;在拗陷部 位,例如华亭向斜、新窑向斜和赤城向斜,保罗系得 以保存。表现在白辈系直接超覆在煤系、煤层或三叠 系上统延长群之上,含煤沉积也被分割成东、西两 部分,背斜西翼煤层埋藏深度为420~1400 m,而 东翼由于平铜逆断层(Fl)的影响,煤层埋藏深度在 1 000 m以深。赤城向斜西翼为周家寨背斜东翼, 受狼窝坝逆断层(F9)的影响,煤层埋藏整体偏深, 一般在800-2000 m。 3 找煤方向 根据对研究区构造控煤因素的分析,赤城向斜西 翼的次级隆起区和梁龙背斜的东翼将是今后找煤工 ChaoXing 煤田地质与勘探第41卷14 NAm -- 3 伽0 3ω - 030 吨,“‘,‘,、 钊 0 0 钻乱相对位置示意网 0702 OCS1905 1103 图35号煤层厚度及夹研变化 Fig.3 The variation ofNo.5 coal seam and parting thickness 19.67/3一媒层厚度(m)/煤分层层数;(0.20,2)-在研厚度(时,夹研层数 作的主要靶区。根据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分析,梁龙背 斜两翼具有相似的成煤环境和构造格局,西翼的赤城向 斜已经勘查验证,而东翼已有钻孔见到保罗系安定组, 只是埋藏较深而已,靠近背斜轴附近,煤系或煤层可 能被剥蚀,在背斜轴以东的区域,是今后找煤工作的靶 区。因受狼窝坝、逆断层σ9)的影响,赤城向斜西翼煤层 埋藏变深,但根据目前已获得的资料证实,赤城向斜 在南北两端抬升、翘起的趋势明显。因此,在狼窝坝、 逆断层与赤城向斜轴之间、赤城向斜西翼与周家寨背斜 东翼之间的区域,是今后开展找煤工作的重点区域[句。 4结论 a.研究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保罗系下统延安组, 其形成和分布受梁龙背斜、狼窝坝逆断层、平铜逆断 层的控制和影响,后期伴随着区域构造运动,又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改造。 b.研究区煤层主要赋存在赤城向斜等次级拗陷 内,赤城向斜形成过程中的基底构造、同沉积构造及 后期构造活动的改造进一步控制了煤层的分布范围、 埋藏深度和厚度等特征。 c.研究区煤系及煤层在裙皱和断裂构造的控制 下,总体呈南北条带状分布,并大致呈北部浅、南部 深、东部浅、西部深的特点。 d.根据构造控煤因素分析,预测研究区下一步 找煤工作的重点区域是梁龙背斜东翼的南北向条带、 狼窝坝逆断层与赤城向斜轴之间、赤城向斜西翼与周 家寨背斜东翼之间的区域。 目前,在研究区大约70km2的范围内,已探明 煤炭资源、4.52亿t,预测在赤城向斜内120km2和梁 龙背斜东翼300km2区域具有找煤前景。 参考文献 川谭永杰.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变形及其演化[M).徐州中 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2)张涨,自清昭,张笑薇,等.鄂尔多斯聚煤盆地形成及其演 化[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5. [3]钟和清,朱炎铭,陈尚武,等.辽宁红阳煤田控煤构造与深部 煤炭资源潜力[几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394 1-4. [4]李恒,曹代勇,姚征,等.鸡西盆地构造特征及控煤构造分 析[月中国煤炭地质,2012,244 10-13. [SJ胡社荣,彭纪超,郝国强,等大地构造理论和中国4次煤田 预测与潜力评价[巧.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3 1- 5. [6]张瑞刚,向晓军,程军,等重庆地区煤田构造格局及控煤构 造样式[巧.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1 7-9.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