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精).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北矿业许疃煤矿 7231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 地质概况1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 第二节 煤层情况1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2 第四节 地质构造3 第五节 水文地质概况4 第六节 瓦斯地质5 第七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6 第八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6 第二章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9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9 第二节 巷道布置9 第三节 回采工艺10 第四节 设备配备12 第三章 顶板控制14 第一节 支护设计15 第二节 控顶方法20 第三节 矿压观测24 第四章 一通三防27 第一节 通风系统27 第二节 瓦斯防治34 第三节 综合防尘系统35 第四节 防灭火系统38 第五节 通风安全监控系统46 第五章 生产系统51 第一节 出煤系统51 第二节 运料系统51 第三节 液压系统51 第四节 供水系统51 第五节 排水系统52 第六节 供电系统52 第七节 通讯信号系统57 第六章 生产组织59 第七章 煤质及资源管理62 第八章 职业病防治63 第九章 安全技术措施68 第一节 一般规定68 第二节 顶板管理70 第三节 防治水81 第四节 爆破及爆破器材管理83 第五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87 第六节 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90 第七节 工作面运料及材料管理91 第八节 上下出口及两巷超前管理94 第九节 运输96 第十节 机电98 第十一节 煤眼管理116 第十二节 其它118 第十章 灾害应急措施与避灾路线121 第十一章 其它内容128 第一章 地质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名称 72311 采区名称 83下采区 地面标高m 24.28~25.34 工作面标高m -463.3~-557.8 地面相对位置 位于白马沟西侧,地面为农田及建筑物(已搬迁)。 井下位置与四邻采掘情况 该工作面位于83下采区下山南翼的第一阶段,工作面北至83下采区下山保安煤柱,南至NJF35逆断层,西邻83下采区边界,东邻71313工作面尚未准备。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采后将造成地表塌陷,引起沉降。 走向长m 798~738 768 倾 斜 长m 245.5 斜面积m2 188544 第二节 煤层情况 一、工作面煤层情况(表2) 表2 工作面煤层情况表 开采 煤层 71煤 72煤 合并区煤厚m 2.30~7.02 5.30 煤层结构 煤层倾角 3~24 13 分叉区煤厚m 0.90~2.80 1.70 复杂 可 采 指 数 71煤 0.88 变异系数% 37 稳定程度 较稳定中厚煤层 72煤 0.84 38 煤层 情况 描述 该工作面风巷自预计收作线向里378m;机巷全段为71与72煤层合并区,合并区72煤层厚2.30~7.02m,平均5.30m其中含0~2层夹矸,平均厚0.59m;自预计收作线向里378m至798m范围内,为71与72煤层分叉区,分叉区71煤层厚0.90~2.80m,平均1.70m。分叉区71煤与72煤层间距0.70~5.50m,平均3.70m。 71煤,黑色,以碎块状为主,条带状结构,弱玻璃光泽,属半亮型煤。 72煤,黑色,粉末~碎块状,具玻璃光泽,内生裂隙发育,由亮煤及暗煤组成。 二、煤质情况(表3) 表3 煤质情况表 煤 质 情 况 Mad () Ad () Vdaf () Qgr (MJ/kg) FCd () S () G () Y (mm) 工业 牌号 71煤 1.24 18.48 30.45~36.77 28.79 50.17~53.13 0.23 85~90 29.4 FM 72煤 1.29 18.86 30.45~36.77 28.79 50.17~53.13 0.33 85~95 30.0 FM 煤种为FM,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煤质以中等挥发份(30.45~36.77)为主的低灰、强粘结、酸性灰渣、低硫、低磷、高发热量为特征的碎块状煤。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 一、煤层顶底板情况(表4) 表4 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底板名称 岩性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基本顶 粗粉砂岩 3.55~7.90 4.99 灰色,成份均一,性致密,发育擦痕。 直接顶 泥岩 0~6.30 2.71 深灰色,成份均一,含鲕粒,无层理。 直接底 泥岩 0.51~4.60 3.05 深灰色,块状,无层理,中上部含叶部化石。 基本底 细砂岩 2.80~16.68 10.66 灰至深灰色,局部含泥质呈叶片状,缓波层理。 二、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图1) 第四节 地质构造 该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构造为断裂构造和褶曲构造。工作面煤系地层总体呈南北走向,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3~24,平均 13。 根据精细化解释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显示,该工作面对回采造成影响实揭断层共31条,其中0<H≤3.0m断层27条,3<H≤5.0m断层4条;三维地震勘探断层9条,其中0~3m断层4条,0~5m断层3条,0~9m断层1条,0~10m断层1条;另外,面内发育吴庄背斜1条。详细参数见下表 表5 断层参数表 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m 走向影响 (m) 倾向影响 m 控制程度 F-5 90 180 30 逆 5.0 15 50 实揭 F-6 50 140 40 逆 0.4 10 10 实揭 F-7 150 240 62 正 1.0 5 5 实揭 F-8 140 50 50 正 3.0 20 20 实揭 F-9 240 330 70 正 1.5 5 5 实揭 F-10 120 210 30 逆 1.0 10 10 实揭 F-11 70 165 75 正 1.3 10 15 实揭 F-12 224 134 70 正 0.5 7 7 实揭 F-13 100 10 45 正 2.0 13 40 实揭 F-14 235 145 65 正 1.0 5 10 实揭 F-15 210 120 40 正 0.4 5 5 实揭 F-16 150 60 55 逆 0.7 10 10 实揭 F-17 140 50 30 逆 1.4 5 10 实揭 F-18 130 40 22 正 3.5 30 25 实揭 F-19 155 245 45 逆 0.2 5 5 实揭 J-3 235 145 25 逆 1.3 5 10 实揭 J-4 170 80 45 逆 1.0 10 15 实揭 J-5 225 315 60 正 4.5 30 100 实揭 J-6 255 345 35~50 逆 1.5 15 15 实揭 J-7 210 120 50 逆 2.0 25 10 实揭 J-8 257 167 20 逆 2.7 25 35 实揭 J-9 262 172 40 逆 0.5 5 5 实揭 J-10 255 165 37 逆 1.2 10 10 实揭 J-11 230 140 30 逆 1.7 15 15 实揭 J-12 330 240 28 正 0.3 5 5 实揭 J-13 350 260 50 正 0.7 10 10 实揭 J-14 155 245 25~60 逆 1.0 12 10 实揭 J-15 330 240 40 正 1.0 10 10 实揭 J-16 165 75 20~70 逆 3.0 35 20 实揭 J-17 158 248 65 正 0.6 10 10 实揭 Q-1 170 260 30~60 正 4.5 90 15 实揭 NFS79 235 325 45~55 逆 0~10 120 100 勘探 NJF45 90 180 65~75 正 0~3 10 70 勘探 NJF43 225 315 40~50 正 0~5 30 100 勘探 NFS77 215 125 45~50 逆 0~5 288 30 勘探 NJF46 215 125 45~55 逆 0~3 200 20 勘探 SDF73-2 155 245 60~65 正 0~9 150 60 勘探 NJF37 190 280 30~40 逆 0~5 325 15 勘探 NXF106 175 265 30~40 逆 0~3 235 35 勘探 NJF36 190 280 60~70 逆 0~3 225 50 勘探 吴庄背斜 265 背斜 55 238 勘探 第五节 水文地质概况 一、水文地质概况 该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系7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富水性弱,遇到断层等构造裂隙较发育地段会出现顶板滴、淋水现象。工作面上距“四含”159~264m,下距太灰182m左右、奥灰312m左右,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受“四含”、太灰及奥灰水害威胁。 工作面回采期间过09-4钻孔、许疃07-1钻孔。09-4钻孔终孔深度583.76m,终孔于铝质泥岩层位,0.00~583.76m段采用水泥、砂子封孔,水泥500Kg,砂子500Kg;许疃07-1钻孔终孔深度552.74m,终孔于铝质泥岩层位,从100m至终孔段全部用砂子、水泥封孔,砂子、水泥各4000Kg。09-4钻孔、许疃07-1钻孔封孔质量良好,对工作面回采无水害威胁。 二、涌水量预计 利用相邻72312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正常及最大涌水量,用水文地质比拟法计算,预计回采期间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4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 三、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1.工作面回采期间在机、风巷分别安装一趟4吋排水管路。工作面两巷低洼点施工排水接力水仓(规格长宽深2.01.01.0m),泵窝内安置排水能力不低于30m3/h的排水泵两台(一用一热备用),工作面机头及两巷低洼点处施工临时水仓(规格长宽深1.01.01.0m),泵窝内安置不少于两台风泵(一用一备用)。 2.工作面过09-4钻孔、许疃07-1钻孔时,关注钻孔周边围岩及滴淋水变化,若遇异常,及时向矿调度指挥中心及地测科汇报。 第六节 瓦斯地质 一、瓦斯基本情况 根据许疃煤矿83下采区南翼771、72、82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83下采区南翼鉴定范围内771、72煤层标高-688m以浅为非突出煤层。 二、瓦斯治理方案 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方案 1.工作面合理有效通风。 2.回采期间上隅角进行充填。 3.回采期间采用瓦斯综合抽采的方式,采取地面瓦斯井、高位钻孔(初放期间)、下向拦截钻孔、定向钻孔、上隅角埋管抽采等方式进行瓦斯治理。 4.采取煤壁浅孔动压注水。 三、预计瓦斯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 工作面7煤层原始瓦斯最大含量2.82m3/t。按最高日产5000吨计算,则该工作面回采期间最大瓦斯涌出量为11.39m3/min。 第七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6) 表6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瓦斯地质 7煤层原始最大瓦斯含量2.82m3/t,最大瓦斯压力0.24MPa标高-580m) 煤 尘 71煤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3.82,具有爆炸危险性 72煤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1.12,具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 71煤属于Ⅱ类自然发火煤层,发火期为95天 72煤属于Ⅱ类自然发火煤层, 发火期为75天 地 温 26℃ 地 压 在相邻工作面内未出现冲击地压 普氏硬度 F 煤 层 夹 矸 直 接 顶 直 接 底 0.83 2.0 1.6 1.6 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本工作面不受冲击地压影响。 3、 矿地质部门建议 1.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断层面附近顶板破碎,回采期间提前 编制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加强顶板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2.该工作面风巷自预计收作线向里378m,切眼向上140m处于煤层合并区, 回采期间要合理控制采高,提高资源回收率;工作面回采从合并区至分叉区过渡阶段,加强顶板及瓦斯管理。 3.回采期间加强顶板滴淋水观测,出现淋水异常及时汇报,出现出水征兆 立即撤人。 第八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作面工业储量 合并区 ZgSmr=1406415.31.37 =102.12万t 分叉区 ZgSmr=479031.71.37 11.16万t 式中 Zg-----工作面工业储量; S------计算块段的平均倾斜面积m; m------计算块段的平均煤厚m; r------煤的容重t/m3。 工作面可采储量 合并区 Zk(1406415.31.37)93 94.97(万t 分叉区 Zk(479031.71.37)95 10.60万t 式中 Zk------工作面可采储量; C-------回采率。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循环产量面倾斜长容重截深采高 245.51.370.85.0 1345 t 月产量按照80的正规循环率计算,日产4刀,则月产量 13454300.8 12.91万t 每月产量按12.91万t/月,本工作面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105.57/12.91 8.2月 图1 72311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第二章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一、采煤方法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二、确定依据 根据72311综采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工作面布置,淮北矿区现有综采技术、设备、管理水平等,从安全、提高资源回收率,工作面单产和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考虑,决定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三、工作面推进方式 工作面后退式回采。为防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下滑,工作面调成伪倾斜。 四、采高确定 72311综采工作面平均走向768m,煤厚0.90~7.02m。合并区平均煤厚5.3m,分叉区平均煤厚1.7m。根据采煤机、支架等装备情况,确定采高控制在3~5.3m。当煤层厚度小于3.0m时,跟顶破底回采;当煤层厚度大于5.3m时,跟顶留底回采。 第二节 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主要巷道布置概况(图2) ㈠机巷采用锚带网支护,局部为U型棚架棚支护,巷道设计规格宽高5.03.4m。 ㈡风巷采用锚带网支护,局部为U型棚架棚支护,巷道设计规格宽高5.03.4m。 图2 7231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 第三节 回采工艺 一、工艺流程 落煤采煤机→装煤→运煤→推溜→拉架超前架拉齐。 二、落煤方式 ㈠割煤方式 割煤方式机组落煤,双向往返一次割两刀煤。 ㈡进刀方式 进刀方式工作面端头割三角煤斜切进刀。 ㈢进刀过程 进刀过程当采煤机割到机头后,追机将刮板输送机推至煤壁,然后采煤机沿刮板输送机弯曲段上行,进行斜切进刀,当采煤机下滚筒完全切入煤壁后,停止采煤机,将采煤机以下至机头段刮板输送机推向煤壁,保证刮板输送机推直,启动采煤机向下割至机头,然后采煤机返刀上行,正常割煤。机尾进刀程序相同。 1.采煤机下行割煤,到工作面下端头后停止牵引,机体下端滚筒一边转动一边下降到底板,同时升起上端滚筒。 2.采煤机上行,顺着刮板输送机的弯曲段逐渐切入新的煤体,直到前后滚筒完全切入,即采煤机完全进入刮板输送机直线段。然后移直刮板输送机。 3.机体上端的滚筒边转动边下降,下端滚筒边转动边升起,然后采煤机牵引下行割三角煤,直到下端头。 4.再次调换采煤机上、下滚筒升、降,返程进行正常割煤。工作面上端头进刀,采用同样步骤只是方向相反。 三、装、运煤 机组滚筒旋转割煤的同时,利用螺旋叶片自动把煤装入刮板输送机,余煤由铲煤板随推溜铲入刮板输送机,架间少量浮煤由人工攉入刮板输送机内。工作面煤壁安装一部型号SGZ-1000/2000刮板输送机(2500t/h),机巷铺设一部型号SZZ-800/400转载机(1800t/h)、一部型号PLM-3000破碎机(3000t/h)、一部型号DSJ-100/100/2200胶带输送机(1000t/h)运煤、一部型号DSJ-100/100/2125胶带输送机(1000t/h)运煤。 第四节 设备配备 一、工作面设备(表7) 表7 工作面主要机电设备及技术特征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电机功率 (kW) 额定电压 (V) 1 采煤机 MG750/1940-GWD 部 1 1940 3300 2 转载机 SZZ-800/400 部 1 400/280 3300 3 刮板输送机 SGZ-1000/2000 部 1 21000/2350 3300 4 破碎机 PLM-3000 部 1 250 3300 5 液压支架 ZZ11000-25.5/56 架 143 6 乳化液泵 BRW-400/31.5 台 3 250 3300 7 喷雾泵 BPW-315/10 台 2 75 3300 8 胶带输送机 DSJ-100/100/2200 部 1 2200 1140 DSJ-100/100/2125 部 1 2125 1140 9 控制台 KTC-118 台 1 10 高压开关 KE3002 台 1 11 高压开关 8SKC9215-1600/3300 台 4 12 移动变电站 KBSGZY-2000/6/3.45 台 2 KBSGZY-1600/6/3.45 台 1 KBSGZY-1000/6/1.2 台 1 总计 5740 二、工作面设备配置的生产能力及问题分析 根据本面地质条件,工作面的设备配备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主要问题分析 1.7231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当倾角大于15时,要采取支架防滑、防倒措施。 2.机巷有两部胶带输送机,加强胶带输送机管理,保证正常运转,防止跑偏。第二部胶带输送机运输距离长,防止压死皮带。 3.加强工作面及机巷机电设备的检修,防止因检修不到位而影响正常生产。 4.液压泵站要严格按规定配比浓缩液乳化液)浓度。 5.工作面俯采段应特别加强采煤机等机电设备管理。 三、采煤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图3) 图3 72311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 顶板控制 第一节 支护设计 一、综采支架的选型 1.根据72311综采工作面的地质资料,72311综采工作面直接顶为泥岩,本面的基本顶为Ⅱ级、直接顶为Ⅱ类,适宜采用掩护式液压支架或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2.工作面走向768m,煤厚0.9m~7.02m,合并区平均煤厚5.3m,分叉区平均煤厚1.7m,赋存稳定;煤层倾角3~24,平均13。结合工作面地质以及设备情况,取本面的采高范围在3.0~5.3m之间。 3.参考72312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本面矿压预计见表8 表8 参考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本面矿压预计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考面实测 本面预测 1 顶底板 基本顶厚度 m 1.79~2.53 3.55~7.90 直接顶厚度 m 0~4.40m 0~6.30m 2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 m 6 9 3 初次来压 来压步距 m 15~20 20~25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1190 1100 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 mm 95 95 来压显现程度 较明显 较明显 4 周期来压 来压步距 m 11~12 10~12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1005 1000 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 mm 125 95 来压显现程度 较明显 较明显 5 平时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m2 360 380 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 mm 75 92 6 直接顶悬顶情况 m 0~1 0~1 7 底板允许比压 MPa 5.2~16 5.2~16 8 直接顶类型 类 Ⅱ Ⅱ 9 基本顶级别 级 Ⅱ Ⅱ 10 机 巷道超前影响范围 m 18~20 20~25 腰 m 18~20 20~25 4.根据72312综采工作面实际回采情况,我们预测72311综采工作面的基本回采情况根据该面的煤层赋存条件及集团公司液压支架的使用现状,本面支架选用ZZ11000/25.5/56型液压支架,支架额定初撑力8944kN,额定工作阻力11000kN,额定支护强度1.20MPa,支撑高度2.55~5.6m,底座前端比压2.78MPa。 二、对所选支架适应性予以校验 一液压支架支撑高度校验 1.支架的最大高度 hmaxHmax0.2~0.3 其中Hmax为煤层开采的最大高度,取5.3m。 则hmax5.6m 2.支架的最小高度 hminHmin-S-g-e 式中Hmin为煤层开采的最小高度,取3.0m。 g 顶梁上、下浮矸厚度,一般为0.05 m e移架时支架缩回量,一般为0.03~0.05 m S支架后柱的最大下沉量,即SaRHmin 在实际使用中,hminHmin-0.25~0.35 则hmin=2.65m 我们选择的支架支护高度在2.55~5.6m之间,能满足本面的支撑高度要求。 二支架的工作阻力及初撑力校验 1.计算冒落带高度 ∑HiM/Kp-1 ∑Hi 冒落带高度 M工作面最大采高,取最大采高5.3m Kp岩层冒落碎胀系数。一般取1.25~1.5,本面取1.25 ∑Hi M/Kp-1 5.3/1.25-1 21.2m 2.计算支护强度 Pk∑Hiγcosα10-6 P计算支护强度, MPa γ冒落带岩层加权平均容重,本面取25kN/m3 α煤层倾角,最小为3 k安全系数,取2.0 P k∑Hi γcosα10-6 2.021.225000cos310-61.06MPa 符合该ZZ11000/25.5/56支架的支护强度1.20MPa。 三参考同煤层矿压观测数据,选择实测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根据对参考面72312工作面实测支护强度的分析,取其实测最大平均支护强度为11900kN/m2,即1.19MPa。 四选取72311综采工作面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根据对支架支护强度的计算,并结合参考面实测选取72312综采工作面最大平均支护强度为1.19MPa,符合该ZZ11000/25.5/56支架的支护强度1.20MPa。 五对底板比压的确定 本工作面直接底板为泥岩,其单向抗压强度为22MPa~30MPa,大于支架的底座前端比压2.78MPa。 六支护设备的选择 综上,ZZ11000/25.5/56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及采高方面都满足本工作面生产的需要,选择该架型是合理的。 三、液压支架适用性分析 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性条件对比见表9。 表9 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性条件对比表 项 目 工作面条件 支架适应性条件 角 度 3~24 ≤30 煤 厚m 合并区2.3~7.02 2.55~5.6 分叉区0.9~2.8 煤层硬度f 0.51 中等硬度以上 底板比压MPa 22~30 2.78 支护强度MPa 1.06~1.19 1.20 顶板种类 Ⅱ类 Ⅱ类 从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性条件对比表可以看出,该支架基本满足72311综采工作面的使用要求,从安全技术经济效益考虑,72311综采工作面采用ZZ11000/25.5/56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可以满足支护设计要求。 本面的初撑力及工作阻力计算是根据工作面的顶板平均数值所取得,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顶板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工作面的采高,确保工作面正常的回采。 综上所述,72311综采工作面采用ZZ11000/25.5/56液压支架,基本可以满足支护设计要求,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初撑力、支架检修及工程质量管理。 四、乳化液泵站 一乳化液泵站选型、数量 为满足支架的初撑力要求,确保支架能有效支护顶板,泵站提供的液压不小于30MPa,选择BRW400/31.5型乳化液泵站,考虑到供液量尽可能满足需要,选择安装乳化液泵三台,泵箱两个。 二泵站位置 72311运输联巷。 三泵站使用规定 1.乳化液泵、喷雾泵及液压系统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人员负责维护管理,泵站司机应持证上岗,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交接班制度。 2.乳化液泵、喷雾泵压力表齐全,显示正常。 3.泵站司机在开泵前,要仔细检查液压泵、液压系统压力和接头、安全阀等是否灵敏可靠,是否密封良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运转过程中,如发现压力表显示的数字不正常,液压管路跳动过大,液压泵内有异常响动等不正常现象时,要立即停泵进行检查,待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对不能处理解决的故障,要及时联系厂家,派专职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泵站周围不得有积水、杂物,浓缩液配比按1~3(乳化液配比按3~5)执行,水质为中性,乳化液为水包油型,严禁开清水泵,并有乳化液自动配比和检测手段,有防吸空装置和自动给液装置,供液管路吊挂整齐,保证供液、回液畅通。 6.工作面用于配制乳化液的水要经过乳化液净化/配比装置进行处理。乳化油要用有盖的油桶盛装,取用时要使用专用的油抽取用,乳化油在地面存放时,室温不得低于0℃,储存时间从出厂日期起不得超过一年,变质的乳化液禁止使用。 7.乳化液净化/配比装置的过滤器、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或更换,防止堵塞,乳化液泵箱每旬洗一次。 8.液压管路应排放整齐,不得拖在地上,密封圈和管路损坏应及时更换,防止乳化液流失。 9.泵站液压系统完好,支架液压系统无外漏内窜、不自动卸载。 10.泵站压力由泵站检修工调定,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整。油泵一用两备,若有一台损坏,应及时修复。 11.支架所用阀组、立柱、千斤顶,均不准在井下拆检,可整体更换,更换前尽可能将活柱缩到最短,接头处要及时装上防尘帽。 12.各种备用液压软管、阀组、液压缸、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堵塞,更换时用乳化液清洗。 13.更换高压胶管和阀组液压件时,只准在“无压”状态下进行,且不准将高压出口对准人。 14.各种U型管卡头,要严格按要求卡好,严防脱管。 第二节 控顶方法 一、工作面支架主要技术特征见表10 表10 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表 项 目 内 容 支架架型 ZZ11000/25.5/56 支撑高度m 2.55~5.6 支架中心距m 1.75 初 撑 力kN 8944 额定工作阻力kN 11000 支护强度MPa 1.2 对底板比压MPa 2.78 泵站压力MPa 30 支架重量t 41.83 最大控顶距m 5.549 最小控顶距m 4.749 安全阀开启压力(MPa) 38.8 二、工作面支护与采空区处理 一支架操作方式 通过集中控制操作台、支架控制器及支架操作按钮操作支架。 二移架方式 工作面采用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回采期间自动跟机移架,滞后煤机前滚筒2架进行移架。人工移架时,可以本架移架、邻架移架和成组支架移架,滞后煤机后滚筒6~9m追机顺序移架。 三推溜方式 工作面采用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回采期间自动跟机推溜,推溜执行步距推溜,步距为800mm。人工推溜时,可以本架推溜、邻架推溜和成组支架推溜,滞后煤机后滚筒12m~15m进行推溜,弯曲段不小于15m。移机头、机尾时必须停止刮板输送机,移机头必须停止转载机。 四采空区处理 采煤工作面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必须及时放顶。顶板不垮落、悬顶面积超过10m2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1.上、下隅角顶板锚杆(索)进入切顶线前,按照作业规程中两巷超前管理方法中相关内容退锚。 2.超前退锚情况下,仍出现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悬顶面积小于10m2时,采取连续充填措施,上隅角预埋瓦斯抽排管路抽采瓦斯。 3.超前退锚情况下,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悬顶面积大于10m2时,按照上述措施执行,并且上、下隅角支设密集切顶支柱,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0.5m以上的出口。 4.工作面机尾最后一架支架在靠近上隅角一侧悬挂挡矸板,防止矸石窜入支架内。 5.强化矿压观测,工作面超前支架、垛式支架、面内基本支架、端头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单体支护初撑力不低于11.5MPa,合格率达到100。 6.根据现场悬顶情况,需要采取强制放顶的,需另补充顶板预裂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三、端头支护方法 一端头支护 机头采用ZZ11000/25.5/56型液压支架作为端头支架支护端头顶板。 机尾采用ZZ11000/25.5/56型液压支架配合ZQ2400/19/40型垛式支架支护端头顶板。 当工作面支架与两巷支护间的控顶距离超过500mm时,必须采用DW35-300/110X(G)或DW40-300/110X(G)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两面平Φ2004000mm或铰接顶梁进行走向棚管理,单体初撑力不低于11.5MPa,软底工作面支柱必须穿鞋,“三软”煤层、破碎顶板工作面初撑力不小于50KN,中等稳定顶板工作面初撑力不小于90KN。当支撑高度超过2.5m时拴两道防倒绳,防倒绳生根牢固。 工作面上、下端头与两巷顶板层位高差不得超过300mm。 二两巷切顶单体液压支柱的回撤 1.回柱采用拔柱器,用加长卸载手把远距离人工卸载。 2.回柱顺序严格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 3.回柱前必须对不合格支柱进行加固整改,确保支架正规有劲,失效、损坏柱梁必须更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11.5MPa)。 4.回柱放顶至少两人一茬,打紧水平销。一人回柱,一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发出信号并处理。 5.回柱时,拔柱器吊挂点要牢固可靠,人员必须避开拔柱器牵引方向。 6.切顶支柱收作不准滞后,应与工作面放顶线一致。 7.回柱采用拔柱器或千斤顶,用卸载手把人工远距离卸载。采用拔柱器或千斤顶回出单体支柱,回拉工具要生根在顶板完好处。 8.回柱时,挂好大笆,上到顶、下到底,严禁窜矸,大笆压茬长度不得小于200mm。 四、特殊支护 一顺山托棚当煤壁片帮等原因造成大面积悬顶时,采用顺山托棚作临时支护,顺山托棚使用半圆木作梁,使用DW31.5-300/110X(G)、DW35-300/110X(G)或DW40-300/110X(G)单体支柱作腿,一梁二柱。梁面要与顶板接实,支柱正规有劲。 二超前管理当工作面片帮、漏顶严重时,必须超前管理。使用DW31.5-300/110X(G)、DW35-300/110X(G)或DW40-300/110X(G)单体支柱配合半圆木或工字钢支设一梁一柱走向棚管理,梁的一端放在支架顶梁上200mm,梁另一端头200mm支单体支柱,一架两棚。用板皮过顶、竹背板腰帮,严禁空顶作业。 三走向挑棚当矿压显现顶底板移近量增大、巷道刷扩及巷道退锚时必须补强支护。采用DW40-300/110X(G)或DW35-300/110X(G)单体支柱配合HDJB-1200型铰接顶梁架设一梁一柱中定位走向直线棚进行支护。 五、两巷超前管理方法 一两巷超前管理 机巷使用一组4架超前支架(型号ZQL25000/23/48)进行顶板管理。 风巷使用一排30架垛式支架(型号ZQ2400/19/40)进行顶板管理。 管理前将顶部锚索锁具卸掉,拆除锚索梁。拆除锚索之前,必须先进行补强支护,补强支护不得拆除;准备班超前一个圆班的进尺量将顶部锚索锁具、锚索托盘卸掉,生产班负责将锚杆螺丝、锚杆托盘在进入采空区前卸掉;拆除锚索锁具、锚杆螺丝及托盘之前,必须先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B-1200型铰接顶梁架设一梁一柱中定位走向直线棚进行支护进行补强支护,补强支护不得拆除,同时补强支护位置以不影响正常退锚为原则。 二超前管理范围内,巷道高度不低于1.8m,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局部顶板破碎时可用竹笆、背板过顶,过实、过正、过匀。 三如果两巷顶板压力显现明显时可适当增加走向挑棚加强支护,软底要及时下木底梁,保证两巷通风、行人及运料安全。 1.两巷、煤壁、上下端头等特殊地段及零星作业的,现场必须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 2.两巷超前管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现场作业时必须有一名副队长以上人员负责。 3.实行封闭管理,严禁人员随意通过,机巷转载机、破碎机停车闭锁。 4.单体液压支柱变形的要及时更换,因巷道变形造成单体液压支柱受侧压影响明显时要及时采取松帮卸压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