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第二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d第二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d第二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d第二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d第二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d第二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一、井田境界 刘庄井田东以F5断层与谢桥矿井接壤,西以F12断层与口孜集勘探区毗邻;南自F1断层及原地系统17-1煤层-1000m底板等高线的地面垂直投影线,北至1煤层隐伏露头。东西走向长16.0km,南北倾斜宽3.5~8.0km,面积约90km2。 二、储量 (一)储量计算范围、对象、方法及参数 1.计算范围 本次储量计算范围为各可采煤层的井田范围。 2.计算对象 储量计算的煤层共13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有13-1、11-2、8、5和1煤层,次要可采煤层有17-1、16-1、11-1、9、7-2、6-1、5-1和4煤层。 3.计算方法 采用地质块段法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按照钻探工程控制程度及计算水平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地质块段分别计算储量。 4.计算参数 (1)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为0.70m; (2)原煤最高可采灰分产率为40; (3)各煤层均采用全层平均容重; (4)因本井田的煤层倾角多大于15,故以煤层的真厚度和斜面积计算储量。 (二)储量计算结果 1.矿井地质储量及矿井工业储量 经核算,全井田共获得矿井地质储量(ABCD级)1560.56Mt,其中原地系统内有矿井工业储量(ABC级)1400.92Mt,推覆体内5层主要可采煤层有矿井远景储量(D级)159.64Mt。 原地系统内的F12~F14之间有C级储量146.21Mt;而F14~F5之间有ABC级储量1254.71Mt,其中-762m以浅有ABC级储量753.47Mt。储量结果详见表2-1-1和表2-1-2(1)~表2-1-2(3)。 2.矿井设计储量 (1)永久性煤柱损失量 a、防水(砂)煤柱储量 为确保井下安全生产,根据本井田新生界底部含、隔水层的赋存特点,本次于各可采煤层的浅部暂留适当高度的防水(砂)煤柱,共有C级储量55.11Mt。实际开采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其高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b、断层煤柱储量 考虑到断层对开采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本次暂按断层的最大落差大于等于100m、小于100m而大于等于50m和小于50m而大于等于20m,分别在断层两侧留设100m、50m和30m宽度作为断层煤柱,共有ABC级储量112.27Mt。实际开采中,还应根据各断层的具体情况,对煤柱的宽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2)矿井设计储量 从矿井工业储量中扣除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即为矿井设计储量,共有1087.33Mt。 3.矿井可采储量 (1)永久煤柱损失 经计算工业场地保护煤柱储量为42.07Mt,西区风井场地保护煤柱储量为50.77Mt,东风井场地保护煤柱储量为19.84Mt,阜淮铁路 矿 井 地 质 储 量 汇 总 表 表2-1-1 单位Mt 煤 层 原 地 系 统 推覆体 ABCD F12~F14 F14~F5 F12~F5 F12~F5 C A B C ABC ABC D 17-1 27.69 27.69 27.69 27.69 16-1 11.29 52.85 64.14 64.14 64.14 13-1 39.16 77.90 76.03 46.74 200.67 239.83 26.23 266.06 11-2 31.09 60.49 42.55 62.75 165.79 196.88 29.18 226.06 11-1 14.94 14.94 14.94 14.94 9 26.63 26.63 26.63 26.63 8 16.83 29.05 48.21 61.11 138.37 155.20 24.66 179.86 7-2 27.17 27.17 27.17 27.17 6-1 5.73 12.87 63.22 76.09 81.82 81.82 5 28.64 56.46 83.97 107.00 247.43 276.07 48.63 324.70 5-1 7.18 22.11 29.29 29.29 29.29 4 11.73 25.71 47.04 72.75 84.48 84.48 1 13.03 27.21 42.97 93.57 163.75 176.78 30.94 207.72 合 计 146.21 251.11 350.78 652.82 1254.71 1400.92 159.64 1560.56 注1. 5-1煤层的第2块段储量应为0.06Mt,而不是0.60Mt,故该煤层储量比地质报告少0.54Mt。 2. 8煤层的第76块段储量级别应为A,而不是B,故该煤层的A、B两级储量发生了变化。 原地系统F14~F5块段各可采煤层分水平、分级别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 表2-1-2(1) 煤 层 水 平 A B C ABC 煤层 水 平 A B C ABC 17-1 风底~防底 0.72 0.72 11-2 风底~防底 9.51 9.51 防底~-762 19.02 19.02 防底~-762 49.74 30.30 18.03 98.07 -762~-900 4.61 4.61 -762~-900 10.75 8.08 13.64 32.47 -900~-1000 3.34 3.34 -900~-1000 4.17 21.57 25.74 计 27.69 27.69 计 60.49 42.55 62.75 165.79 16-1 风底~防底 1.92 1.92 11-1 风底~防底 0.70 0.70 防底~-762 10.06 24.03 34.09 防底~-762 8.09 8.09 -762~-900 1.23 13.79 15.02 -762~-900 3.47 3.47 -900~-1000 13.11 13.11 -900~-1000 2.68 2.68 计 11.29 52.85 64.14 计 14.94 14.94 13-1 风底~防底 12.14 12.14 9 风底~防底 1.87 1.87 防底~-762 62.15 33.71 15.56 111.42 防底~-762 15.20 15.20 -762~-900 15.75 22.07 7.13 44.95 -762~-900 7.55 7.55 -900~-1000 20.25 11.91 32.16 -900~-1000 2.01 2.01 计 77.90 76.03 46.74 200.67 计 26.63 26.63 原地系统F14~F5块段各可采煤层分水平、分级别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 表2-1-2(2) 单位Mt 煤 层 水 平 A B C ABC 煤 层 水 平 A B C ABC 8 风底~防底 5.99 5.99 5 风底~防底 6.30 6.30 防底~-762 25.42 32.58 18.69 76.69 防底~-762 46.09 56.48 20.51 123.08 -762~-900 3.63 15.63 15.72 34.98 -762~-900 10.37 27.49 47.30 85.16 -900~-1000 20.71 20.71 -900~-1000 32.89 32.89 计 29.05 48.21 61.11 138.37 计 56.46 83.97 107.00 247.43 7-2 风底~防底 2.01 2.01 5-1 风底~防底 0.40 0.40 防底~-762 14.86 14.86 防底~-762 6.55 9.92 16.47 -762~-900 5.61 5.61 -762~-900 0.63 6.87 7.50 -900~-1000 4.69 4.69 -900~-1000 4.92 4.92 计 27.17 27.17 计 7.18 22.11 29.29 6-1 风底~防底 1.47 1.47 4 风底~防底 2.16 2.16 防底~-762 10.48 27.58 38.66 防底~-762 17.85 19.96 37.81 -762~-900 2.39 20.33 22.12 -762~-900 7.86 13.99 21.85 -900~-1000 13.84 13.84 -900~-1000 10.93 10.93 计 12.87 63.22 76.09 计 25.71 47.04 72.75 原地系统F14~F5块段各可采煤层分水平、分级别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 表2-1-23 单位Mt 煤层 水 平 A B C ABC 1 风底~防底 9.92 9.92 防底~-762 27.21 36.80 40.89 104.90 -762~-900 6.17 27.50 33.67 -900~-1000 15.26 15.26 计 27.21 42.97 93.57 163.75 合计 风底~防底 55.11 55.11 防底~-762 210.61 235.41 252.34 698.36 -762~-900 40.50 90.95 187.51 318.96 -900~-1000 24.42 157.86 182.28 计 251.11 350.78 652.82 1254.71 注表中风底即风氧化带底界,防底为防水(砂)煤柱底界。 保护煤柱储量为32.33Mt。上述各煤柱损失合计为145.01Mt。 (2)非经济储量 为提高矿井投资效益,本设计将虽然达到可采厚度,但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造成技术上开采困难,经济上开采效益差的块段(如孤立块段或构造复杂块段等)的储量作为非经济储量。经计算,全矿井共有非经济储量68.36Mt。 (3)经济储量 矿井设计储量扣除永久煤柱损失及非经济储量后,全井田共获得经济储量873.95Mt。 (4)可采储量 经济储量扣除采区开采损失以后,全矿井共获得可采储量679.406Mt,其中-762m以上为423.206Mt,-762m以下为256.200Mt。 矿井工业储量、设计储量及可采储量计算结果见表2-1-3(1)~表2-1-3(3)。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00d,每天3班作业,其中2班生产、1班检修。每班工作8h。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4h。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我院1997年编制的刘庄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推荐矿井建设规模为6.0Mt/a,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咨询意见,认为“矿井建设规模定为500~600万吨/年是可行的”。 矿井工业储量、设计储量、可采储量表 表2-1-3(1) 单位Mt 水 平 煤 层 工业储量(ABC) 永 久 煤 柱 储 量(ABC) 设 计 储 量 保 护 煤 柱 储 量 非经济储 量 经 济 储 量 开采 损失 可 采 储 量 防水(砂) 煤柱 断层 煤柱 计 工 业 场 地 东风井场 地 西风井场 地 阜淮铁路煤柱 计 综采 高普 计 综采 高普 计 回 采 上 限 -762m 17-1 19.74 0.72 2.53 3.25 16.49 1.66 2.01 3.67 2.38 10.44 10.44 1.511 8.869 8.869 16-1 36.01 1.92 3.96 5.88 30.13 1.77 1.73 3.50 3.65 22.98 22.98 4.595 18.385 18.385 13-1 123.56 12.14 9.84 21.98 101.58 1.79 2.80 4.59 3.68 93.31 93.31 23.327 69.983 69.983 11-2 107.58 9.51 7.52 17.03 90.55 0.12 2.05 2.17 2.65 85.73 85.73 17.150 68.58 68.580 11-1 8.79 0.70 0.35 1.05 7.74 1.21 6.53 6.53 0.977 5.553 5.553 9 17.07 1.87 1.63 3.50 13.57 0.30 0.30 6.92 6.35 6.35 0.952 5.398 5.398 8 82.68 5.99 8.11 14.10 68.58 0.50 2.90 3.40 5.71 59.47 59.47 11.891 47.579 47.579 7-2 16.87 2.01 1.32 3.33 13.54 0.22 0.22 4.67 8.65 8.65 1.295 7.355 7.355 6-1 40.13 1.47 3.21 4.68 35.45 1.80 0.58 2.38 6.76 15.80 10.51 26.31 5.198 12.637 8.475 21.112 5 129.38 6.30 10.03 16.33 113.05 7.10 7.10 2.59 103.36 103.36 25.838 77.522 77.522 5-1 16.87 0.40 1.31 1.71 15.16 1.29 1.29 2.18 9.10 2.59 11.69 2.335 7282 2.073 9.355 4 39.97 2.16 2.91 5.07 34.90 3.10 0.85 3.95 1.43 15.29 14.23 29.52 5.902 12.233 11.385 23.618 1 114.82 9.92 10.11 20.03 94.79 12.93 12.93 1.99 75.09 4.77 79.86 19.963 56.317 3.580 59.897 小计 753.47 55.11 62.83 117.94 635.53 5.22 19.84 5.93 13.78 45.50 45.82 457.15 87.05 544.21 121.004 352.133 71.073 423.206 矿井工业储量、设计储量、可采储量表 表2-1-3(2) 单位Mt 水 平 煤 层 工业储量(ABC) 永 久 煤 柱 储 量(ABC) 设 计 储 量 保 护 煤 柱 储 量 非经济储 量 经 济 储 量 开采 损失 可 采 储 量 防水(砂) 煤柱 断层 煤柱 计 工 业 场 地 东风井场 地 西风井场 地 阜淮铁路煤柱 计 综采 高普 计 综采 高普 计 -762m -1000m 17-1 7.95 0.80 0.80 7.15 2.00 2.00 1.90 3.25 3.25 0.489 2.761 2.761 16-1 28.13 2.46 2.46 25.67 4.58 1.14 5.72 2.33 17.62 17.62 3.524 14.096 14.096 13-1 77.11 7.80 7.80 69.31 6.84 13.39 20.23 2.55 46.53 46.53 11.631 34.899 34.899 11-2 58.21 7.34 7.34 50.87 8.99 10.73 19.72 1.99 29.16 29.16 5.832 23.328 23.328 11-1 6.15 0.38 0.38 5.77 1.16 4.61 4.61 0.692 3.918 3.918 9 9.56 1.28 1.28 8.28 0.77 1.78 2.55 1.86 3.87 3.87 0.581 3.289 3.289 8 55.69 6.30 6.30 49.36 4.93 6.09 0.40 11.42 2.81 35.16 35.16 7.032 28.128 28.128 7-2 10.30 0.82 0.82 9.48 1.02 0.80 1.82 1.25 6.41 6.41 0.963 5.447 5.447 6-1 35.96 3.41 3.41 32.55 2.49 2.18 1.30 5.97 0.71 14.63 11.24 25.87 5.238 11.704 8.928 20.632 5 118.05 10.44 10.44 107.61 3.86 5.98 14.35 24.19 4.15 76.44 2.83 79.27 19.817 57.330 2.123 59.453 5-1 12.42 0.42 0.42 12.0 0.22 0.22 8.03 3.75 11.78 2.356 6.424 3.00 9.424 4 32.78 2.56 2.56 30.22 1.15 1.76 2.5 5.41 1.59 4.73 18.49 23.22 4.644 3.784 14.792 18.578 1 48.93 5.43 5.43 43.50 0.26 0.26 0.24 40.39 2.61 43.00 10.751 30.292 1.957 32.249 小计 501.24 49.44 49.44 451.80 36.85 44.11 18.55 99.51 22.54 255.07 74.68 329.75 73.550 195.889 60.311 256.200 矿井工业储量、设计储量、可采储量表 表2-1-3(3) 单位Mt 水 平 煤 层 工业储量(ABC) 永 久 煤 柱 储 量(ABC) 设 计 储 量 保 护 煤 柱 储 量 非经济储 量 经 济 储 量 开采 损失 可 采 储 量 防水(砂) 煤柱 断层 煤柱 计 工 业 场 地 东风井场 地 西风井场 地 阜淮铁路煤柱 计 综采 高普 计 综采 高普 计 全 矿 井 17-1 27.69 0.72 3.33 4.05 23.64 3.66 2.01 5.67 4.28 13.69 13.69 2.060 11.630 11.630 16-1 64.14 1.92 6.42 8.34 55.80 6.35 2.87 9.22 5.98 40.60 40.60 8.119 32.481 32.481 13-1 200.67 12.14 17.64 29.78 170.89 8.63 16.19 24.82 6.23 139.84 139.84 34.958 104.882 104.882 11-2 165.79 9.51 14.86 24.37 141.42 8.99 10.85 2.05 21.89 4.64 114.89 114.89 22.982 91.908 91.911 11-1 14.94 0.70 0.73 1.43 13.51 0.30 2.37 11.14 11.14 1.669 9.471 9.471 9 26.63 1.87 2.91 4.78 21.85 0.77 1.78 3.30 2.85 8.78 10.22 10.22 1.533 8.687 8.687 8 138.37 5.99 14.41 20.40 117.97 4.93 0.50 6.09 1.88 14.82 8.52 94.63 94.63 18.923 75.707 75.707 7-2 27.17 2.01 2.14 4.15 23.02 1.02 0.22 0.80 2.04 5.92 15.06 15.06 2.258 12.802 12.802 6-1 76.09 1.47 6.62 8.09 68.00 2.49 1.80 2.18 8.35 7.47 30.43 21.75 52.18 10.436 24.341 17.403 41.744 5 247.43 6.30 20.47 26.77 220.66 3.86 5.98 21.45 31.29 6.74 179.80 2.83 182.63 45.655 134.852 2.123 136.975 5-1 29.29 0.40 1.73 2.13 27.16 0.22 1.29 1.51 2.18 17.13 6.34 23.47 4.691 13.706 5.073 18.779 4 72.75 2.16 5.47 7.63 65.12 1.15 3.10 1.76 3.35 9.36 3.02 20.02 32.72 52.74 10.546 16.017 26.177 42.194 1 163.75 9.92 15.54 25.49 138.29 12.93 0.26 13.19 2.23 115.48 7.38 122.86 30.714 86.609 5.537 92.146 计 1254.71 55.11 112.27 167.38 1087.33 42.07 19.84 50.77 32.33 145.01 68.36 712.22 161.73 873.96 194.554 548.022 131.384 679.406 注表中工业储量不包括F12~F14间后备储量。 2000年10月,根据专家咨询意见,我院编制了刘庄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经认真分析论证后,仍推荐矿井建设规模为6.0Mt/a。但考虑到一次建成6.0Mt/a规模,投资较大,企业资金筹措困难,以及煤炭市场尚未完全回暖等因素,矿井采用分期建设方式,一期规模为3.0Mt/a,优先开发地质条件较好的东区。同年11月,经北京东能咨询公司咨询,推荐矿井建设规模为3.0Mt/a。 根据东能咨询公司专家咨询意见,2000年12月我院编制完成了刘庄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3.0Mt/a)。报告从煤层开采条件、资金筹措和煤炭市场等多方面分析,本着矿井“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新集建设模式,矿井初期建设规模不宜过大,宜优先开发地质条件较好的东区,推荐刘庄矿井及选煤厂的建设规模为3.00Mt/a,矿井投产后根据生产状况、市场形势及资金筹措情况,再考虑逐步滚动发展到与矿井资源条件相符的规模。该报告于2001年5月经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专家组认为矿井的生产规模设计是合理的。 结合以往设计对井型的论述以及专家咨询意见,本报告对矿井的建设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论证。 (一)矿井外部建设条件优越 本矿井铁路专用线南接淮阜铁路,可经阜阳站转京九线,经水家湖站接京沪线,井田西南外缘的颍河常年通航且可转接淮河水运,交通十分方便;井田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加之邻近的颍河常年有水,故矿井水源充沛;本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加之矿井背靠潘谢、新集两大矿区,区内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熟练的工人,劳动力及人才资源丰富;矿区东部有田家庵、平圩及洛河3座电厂,装机总容量4090MW,北部有淮北电厂,井田附近有张集、芦集2座220kV变电所,本矿井2回110kV电源可引自张集变电所,矿井供电电源可靠。 (二)煤炭资源丰富可靠 本井田共有地质储量1560.56Mt,工业储量1400.92Mt,可采储量679.406Mt。按6.0Mt/a生产能力,矿井计算服务年限为80.9a;按3.0Mt/a生产能力,矿井计算服务年限为161.8a。矿井资源丰富。 本井田由中日合作勘探,采用了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与钻探、数字测井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煤层对比可靠,煤层产状及主要断层已经或基本查明。1998年,又对首采块段F22~F31之间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工作,进一步查明了首采块段小构造发育状况,并对已有构造予以验证,矿井资源可靠。 (三)本矿井具有多煤层、多工作面同采的条件 本井田走向长约16.0km,倾斜宽约3.5~8.0km,面积达90km2。全井田以F25断层为界被划分为东区和西区,采用分区开拓方式。因此,矿井具有东、西翼2区同采的条件。 本井田共有可采煤层13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5层。主采煤层层间距大(50~100m),具有多煤层同时开采的条件。 (四)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好,主采煤层生产能力大,具有提高工作面单产的条件 本矿井主采煤层厚度平均在2.54~4.24m,主要开采块段(F5~F19、F25~F14)煤层赋存稳定,构造较为简单,块段完整,倾角(3~20)较为平缓,矿井大部分块段适宜于综合机械化开采。经统计计算,本矿井适合综采的储量有548.022Mt,占全矿井可采储量的80.7,从而为提高工作面单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本设计工作面装备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重型设备,结合井田开采条件,各主要开采煤层的单产水平可达2.1~3.1Mt/a。 (五)采掘技术及工作面装备的进步能够有效保证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 1.目前我国厚煤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技术及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已取得较大发展。据统计,1999年及2000年,兖州矿业集团5个重点综采队年产原煤均达到3.0Mt/a,最高单产达5.13Mt/a。神华公司大柳塔煤矿,4.0m左右的煤层一次采全高,2000年一井一面产原煤9.2Mt,2001年产原煤10.0Mt。 近几年,淮南及新集矿区的综采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如张集矿井,4m左右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已取得成功,工作面日产已达到1.13万吨,最高月产已达到24.4万吨。2002年上半年,2个综采工作面(国产装备)已生产原煤2.63Mt。 2.在采煤设备配备上,高支护阻力、电液控制、大流量阀的液压支架及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大运量重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已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高可靠性的采煤设备辅以灵活自由编程的微处理技术、红外遥感技术、故障诊断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液压支架的动作自动连续运行,使工作面移架速度大大提高,循环时间缩短至6~8S,再配合采煤机的煤岩识别系统,已实现自动控制无人操作工作面。上述高技术、高可靠性采煤设备的发展及应用,在硬件上为矿井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了有效保证。 3.在掘进工作面装备上,悬臂式掘进机在我国已得到成熟应用。新型的掘、锚、支一体化的综掘机在国内也开始使用,由于节省了作业时间和工序转换时间,并能对顶板进行及时支护,故可大大提高掘进速度。其最高月进尺可达1000m左右,从而可满足高产高效工作面对巷道掘进的需要。 4.在巷道支护方面,锚注、锚梁网及锚索等新型支护型式正在淮南地区推广使用,以取代传统的砌碹及金属支架支护。新型的支护技术,不仅解决了该地区“三软”煤层条件下的支护难题,节约了支护费用,提高了巷道支护质量及巷道施工速度,而且又可大大减少工作面推进时的拆架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面辅助作业时间,为提高工作面推进度和采煤工作面单产水平创造了条件。 随着新集、淮南矿区瓦斯抽放技术和瓦斯抽放率的不断提高,为工作面实现高产稳产提供了保障。 5.本矿井暂按高瓦斯设计。5层主要可采煤层的最大瓦斯实测值为4.17~8.86m3/tr,其中,5煤层最大瓦斯含量为8.86m3/tr。按3.0Mt/a工作面生产能力预计,-762m水平最大瓦斯抽放率东翼为42.3,西翼为52.6。目前,与本矿井邻近的生产矿井其瓦斯抽放率已达40~55,矿井瓦斯抽放技术的发展为工作面单产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六)业主具有较高的建设、生产和管理大型矿井的能力 国投新集仅用了6年半时间就建成了包括新集、花家湖、八里塘3对矿井在内的总规模为6.60Mt/a的大型矿区。其所创的新集建设模式成为全国基建工程的样板。上述3座矿井均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成为安徽省仅有的一家连续盈利的大型煤炭企业。1997年和1998年新集和花家湖矿井分别被命名为煤炭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因此,国投新集具有较高的建设、生产和管理大型矿井的能力,从而为高速度、高水平、高质量把刘庄矿井建设为高产高效矿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七)综合考虑矿井建设资金筹措等因素 根据矿井储量分布及煤层赋存状况,以及矿井开拓布置及工作面接替条件分析,矿井东西两翼均具有3.0Mt/a的生产能力。若两区同时开发建设,矿井一次建成6.0Mt/a规模,初期投资较大,资金筹措较为困难;若先开发条件较好的东区,则初期规模宜定为3.0Mt/a,初期投资少,资金筹措容易。 (八)确定矿井生产能力要兼顾国家对煤炭产业的调控政策 尽管我国煤炭消费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仍占有主导地位,煤炭市场开始回缓,但国家对煤炭工业仍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根据“十五”规划安排,“十五”期间全国新建矿井的总规模将控制在120.0Mt/a。其中安徽省仅为10.70Mt/a,为避免较大的政策性风险,本矿井生产规模不宜过大。 (九)合理的矿井生产能力要适应煤炭市场变化 本区煤炭主要销往江、浙、沪、闽、赣及本省地区,该区经济发达但又属缺煤地区,因此,本区煤炭销售前景看好。近几年我国煤液化、水煤浆、煤化工等洁净煤技术发展较快,这将为煤炭这一宝贵资源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从另一方面看,今后随着我国节能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国家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工程的相继投入使用,必将对煤炭市场产生冲击,为适应煤炭市场的变化,降低市场风险,矿井初期生产规模不宜过大。 综上分析,从矿井外部建设条件、资源赋存情况、目前国内采掘技术及装备发展水平以及业主的管理水平等因素看,本矿井具备建设5.0~6.0Mt/a特大型高产高效矿井的条件。但为了减少初期投资,降低政策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因素,本矿井初期生产能力又不宜过大。为此,本设计认为,矿井宜先开发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的东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0Mt/a。主要生产环节上预留发展到6.0Mt/a生产规模的条件。矿井投产后,建设单位可根据企业资金状况,市场情况,适时决策扩建至6.0Mt/a,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三、矿井服务年限 按3.0Mt/a生产能力,并考虑1.4的储量备用系数,矿井计算服务年限为161.8a。其中一水平(-762m以上)计算服务年限为100a。 第三节 井田开拓 一、井田主要特点 本井田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24~26m; (二)新生界松散层较厚,介于60~550m之间,一般为400~500m; (三)煤层埋藏深,一般为-500~-1000m; (四)井田开采范围大。其东、西走向长约16km,面积约90km2。可采煤层多达13层,其中主采煤层5层; (五)东区较西区开采条件好 由于F25及F19两条大断层形成的地堑构造带影响,以F25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