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鲁东地质教学实习指导书鲁东地质教学实习指导书 陈世悦主编陈世悦主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006.6.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006.6.30 2 前前 言言 各位同学 这本实习指导书由多位老师合作编写,时间非常仓促,内容不完备的地方敬请谅 解编者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陈清华教授执笔,第二章由王冠民副教授执笔,第三章 由吴孔友副教授执笔,第四章由董春梅副教授执笔,第五章由吴智平教授执笔,第六 章由陈世悦教授执笔,第七章由邱隆伟副教授执笔,第八章由马在平副教授执笔,全 书由陈世悦教授统搞。 专题地质实习是专门为地质学专业设计的教学实习内容,尽管路线较长,但内容 十分丰富,基本的地质现象都可以在这次实习中见到,要求同学们在每一个实习点掌 握一两个重点内容即可,但确实要把重点内容吃透,实习过程中不宜面面俱到。 关于实习报告,建议以专门问题开展讨论,例如 1、现代海岸沉积、古代沉积特征、特殊沉积现象 2、地层、不整合 3、断裂、节理、褶皱 4、侵入体、岩脉、火山机制 5、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希望各位同学在野外实习期间注意安全,努力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圆满、顺 利完成实习任务 另外,也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尽量发现其中错误的地方(包括错别 字、语句不通、内容不合适等) ,并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告诉带队老师,以便修改、完 善这本指导书 陈世悦 2006.6.29 3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山东省地质概况................................................................................................................1 第二章 日照海岸现代沉积考察..................................................................................................16 第一节 无障壁海岸现代沉积..............................................................................................16 第二节 有障壁海岸沉积环境..............................................................................................19 第三节 三角洲沉积............................................................................................................27 第三章 黄岛地区地质特征......................................................................................................32 第一节 交通位置及自然条件..............................................................................................32 第二节 地层发育概况..........................................................................................................33 第三节 李家屯-南杜村中生界白垩系沉积岩观察路线.....................................................37 (六)王氏群((六)王氏群(K2w))..................................................................................................................40 第四节 凤凰岛岩浆岩、变质岩路线..................................................................................41 第五节 黄岛现代海岸沉积考察......................................................................................44 第四章 昌乐火山岩地质特征....................................................................................................46 第一节 概况..........................................................................................................................46 第二节 火山岩的基本知识..................................................................................................51 第三节 火山岩的产状和相..................................................................................................52 第四节 火山岩的宏观构造..................................................................................................55 第五节 火山岩的野外研究方法..........................................................................................56 第六节 野外实习路线..........................................................................................................58 观察点一 团山子火山口......................................................................................................58 观察点二 北岩火山群........................................................................................................60 观察点三 山旺鹁鸽山南坡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62 第五章 山旺化石自然保护区地质特征......................................................................................64 第六章 博山及其邻近地区地质特征..........................................................................................79 第一节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79 第二节 石炭系-二叠系地质特征......................................................................................80 第三节 中生界地质特征..................................................................................................86 第七章 新汶地区地质特征......................................................................................................88 第一节 自然地理..................................................................................................................88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征..........................................................................................................88 第三节、常见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环境..................................................................................99 第四节、区域构造及地质演化............................................................................................101 第五节 野外地质路线..................................................................................................................108 第八章 泰山地质特征............................................................................................................119 第一节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119 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况........................................................................................................119 野外地质实习路线................................................................................................................133 1 第一章第一章 山东省地质概况山东省地质概况 本次实习涉及山东多个地区,地点分散。为有助于建立各个实习地点地质特征的整体观念, 特设“山东省地质概况”部分,资料引自山东省区域地质 (宋春明等,2003) 。选取内容主要 考虑是否具有反映山东省全区特征的图件。 一、自然地理与矿产资源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理坐标东经 11436′12243′,北纬 3425 ′3823′。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与辽东半岛遥相 对峙;内陆部分自北向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 400 多千米,东 西最宽约 700 多千米,总面积约 153300 ㎞ 2。 山东省现代自然地理的特征,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中经受了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综合结果的 集中反映。 1、地貌基本特征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地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 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 1545 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 角洲一般海拔 2m10m,为全省陆地最低处。按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山东分为鲁中南山地 丘陵区、胶莱平原区、胶东丘陵区、鲁西南-鲁西北平原区及现代黄河三角洲等地貌分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其西部和北部分别以运河湖泊带和胶济铁路沿线为界,北部自青州,经 安丘至胶州湾西岸,东南部沿黄海之滨抵海州湾畴。该区中间高、边缘低。泰山、鲁山、沂山、 蒙山的主峰均在海拔千米以上,构成该区脊部。脊部两侧海拔 500m600m,属古生代和中生代 地层构成的丘陵。丘陵外缘是山麓堆积平原,主要分布在胶济铁路沿线和运河湖泊湖东一带,海 拔 40m70m。区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裂隙溶洞水受阻后一部分涌出地表, 形成诸多泉群。 胶东丘陵区,主要包括烟台市、青岛市、威海市所辖地区,为山东半岛的主体。该区山丘基 本由火成岩组成,除少数山峰海拔 700 米以上外,大部分为海拔 200m300m 的波状丘陵。丘陵 之间被断陷盆地分隔,主要有莱阳盆地、桃村盆地等。丘陵外缘,散布着沿海平原,宽度自数千 米至十余千米不等,该区中北部自西向东分布有大泽山、艾山、牙山、昆嵛山、韦德山等较大山 丘,它们构成半岛南北水系的分水岭。 胶莱平原区,介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与胶东丘陵区之间。包括潍坊市辖区大部与青岛市辖区 北部。系潍河、大沽河、胶莱河冲积而成,海拔多在 50 米左右。 鲁西南-鲁西北平原区,由黄河泛滥冲积而成,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位于运河湖带以西, 胶济铁路以北,形成一个半圆形环抱着鲁中南山地丘陵。海拔大多在 50 米以下,自西南向东北 微倾,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和沉积,地表形成一系列高差不大的河道高地和河间洼地,彼此重 迭,纵横交错。 现代黄河三角洲呈扇状,以利津以下的宁海为顶端,东南至小清河河口,西北到徒骇河入海 口,前缘部分突出伸入渤海湾与莱洲湾之中。黄河口堆积作用很强,三角洲每年向海延伸约 2km3km。 2、山川展布 2 山东省主要山脉,集中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胶东丘陵区。鲁中南山丘区山脉主要由片 麻状花岗岩(花岗质片麻岩)组成,胶东丘陵区山脉则主要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 700 米以 上,面积 150 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艾山、牙山、 大泽山等。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多呈 NW 向和近东西向展布,胶东丘陵区山脉则多呈近南北向 和近东西向展布。 山东省水系比较发育, 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千米 0.7 千米以上。 干流长 10 千米以上的 河流有 1500 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丘陵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 为南四胡,以北为北五湖。前者以微山湖为首,后者以东平湖最大。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伏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 3024 千米, 沿线有众多的天然港湾,分别构成青岛、烟台、威海、龙口、石岛、石臼所、岚山头等海港码头。 近海海域中散布着许多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 12 平方千米。 3、矿产资源 山东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矿种齐全,截至 2000 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 150 种,其中 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 78 种,探明矿区(床)1346 处,保有资源储量潜在总值约 4.35 万亿元。金 属矿产以铁、铜、铝、锌、金为主,其中金矿资源(储)量及开采量在国内处于前列位置,集中 产于招远、莱州和沂南等地。铁矿的特点是产地集中,莱芜、济南、淄博是富集区。非金属矿产 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金刚石、重晶石、石墨、菱铁矿、石膏、膨润土、沸石等。 二、综合地层区划 根据地层总体发育情况,在全国地层区划中,山东省属华北地层大区(V) 、晋冀鲁豫地层区 (V4),据三级区划原则可分为华北平原(V48) 、鲁西(V410)及鲁东(V411)三个地层分区(图 1-1) 。 V48华北地层分区 V410鲁西地层分区 V411鲁东地层分区 图 1-1 山东省地层综合区划图 各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情况见表 1-1。 3 表 1-1 山东省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4 续表 1-1 山东省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5 续表 1-1 山东省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6 华北平原地层分区(V48)以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并含油、气等矿产为特征,南以聊城-兰 考断裂和齐河-广饶断裂为界,自西南向东明、聊城经齐河转向东,至广饶向南经青州至潍坊、昌 邑,与鲁西地层分区相邻。鲁西地层分区(V410)以古生代地层发育为特征,寒武纪地层经国内 外学者多年研究,已公认为华北大区的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层型。中、新生代地层只发育在小型 断陷盆地中,含石膏、煤等沉积矿产。该地层分区东以安丘-莒县断裂与鲁东地层分区为界。 鲁东地层分区(V411)以前寒武纪地层和中生代白垩纪地层发育为特征。胶莱盆地内白垩纪 地层层序清楚,露头良好,为中国东部陆相地层划分的标准之一,以产鸭嘴龙动物群而闻名。 三、岩浆岩分布概况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山东省岩浆岩在空 间上具有区域成带分布特点, 在时间上则显示出多旋回活动的特点, 在形成上具有多成因的特点。 图 1-2 山东省岩浆岩分布及分区图 1-中生代侵入岩 2-古生代侵入岩 3-新元古代侵入岩 4-中元古代侵入岩 5-古元古代侵入岩 6-太古宙侵 入岩 7-中生代火山岩 8-新生代玄武岩 9-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10-固结地层 11-断裂 Ⅰ 沂水岩浆岩带 Ⅱ 鲁山-沂山岩浆岩带 Ⅲ 泰山-徂徕山-蒙山岩浆岩带 Ⅳ 马山-灵山-四海山岩浆岩带 Ⅴ 鲁西中生代火山岩 带 Ⅵ 潍坊-郯城中生代火山岩带 Ⅶ 栖霞岩浆岩带 Ⅷ 玲珑-平度及鹊山-昆嵛山侵入岩带 Ⅸ 临沭-胶南 及海阳所-威海侵入岩带 Ⅹ 东部沿海侵入岩带 Ⅹ-1 艾山杂岩体 Ⅹ-2 伟德山杂岩体 Ⅹ-3 石岛杂岩体 Ⅹ -4海阳杂岩体 Ⅹ-5崂山-大珠山杂岩体 Ⅹ-6大场杂岩体 Ⅹ-7河山杂岩体 Ⅹ-8大山-大店杂岩体 Ⅺ 鲁东 中山代火山岩带 Ⅻ 临朐-蓬莱新生代火山岩带 7 根据岩浆岩总体发育状况,山东省岩浆岩分别被划为塔里木华北区及昆仑秦岭区。按照 花岗岩类的分布特点,又分别被划为泰山花岗岩带、华北地台南缘晋宁期花岗岩带、长白山(辽 东冀东胶东)花岗岩带及东南沿海花岗岩(中生代岩浆岩)带。 早前寒武纪岩浆岩是鲁西区的主体,约占岩浆岩出露面积的 90。鲁西区构造岩浆区及鲁东 构造岩浆区,二者以沂沭断裂为界(图 1-2) 。 (1)沂水岩浆岩带包括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以南地段,以发育沂水超单元紫苏花岗岩, 沂水岩群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及严家官庄单元超基性侵入岩为特征。伴有数量不等的蒙山、傲徕 山超单元花岗质岩石,总体呈北东北东东向带状展布。 (2)鲁山沂山岩浆岩带东自沂沭断裂带西界,西至西麦腰孟良崮一线,并包含汞丹 山以北的沂沭断裂带北段地区。区内主要分布傲徕山超单元二长花岗质侵入岩,南涝坡超单元、 牛岚单元超基性基性侵入岩及泰山岩群绿岩带型火山岩。构造线走向由东向西为北北东、近南 北至北西向。在沂南和临朐等地有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分布。 (3)泰山傲徕山蒙山岩浆岩带,包括鲁山沂山岩带南侧至界首蒙山断裂以北地区, 以蒙山超单元、峄山超单元钠质花岗岩类与傲徕山超单元二长花岗岩类相间分布为特征,间或出 现万山庄超单元、南涝坡超单元、牛岚单元超基性基性侵入岩、红门超单元中性侵入岩及摩天 岭超单元浅色花岗岩,包含较多泰山岩群绿岩型火山岩包体。构造线以北西向为主。北部地区有 中生代济南、埠村等超单元中基性侵入岩,在新汶、蒙阴等地见沂南、苍山超单元中酸性侵入岩。 (4)马山灵山四海山岩浆岩带,主要出露峄山超单元钠质花岗岩、傲徕山超单元二长 花岗岩,并穿插出现四海山超单元钾质花岗岩、红门超单元中性侵入岩和牛岚单元基性岩墙。构 造线走向北西西或近东西向。 (5)鲁西中生代火山岩带,主要出露于方城盆地、蒙阴盆地等中生代盆地中,由青山群火 山岩构成,构造线走向北西。 (6)潍坊郯城中生代火山岩带,分布于沂沭断裂之断陷盆地中,由青山群及大盛群火山 岩组成。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 鲁东地区岩浆岩主要有太古宙、新元古代及中生代三个形成期,元古宙以来的岩浆活动比鲁 西地区强烈的多。鲁东区岩浆岩带分布如下 (1)栖霞岩浆岩带,分布范围东自桃村断裂,西至招远平度麻兰一线,其南为胶莱盆地, 北为黄海,属胶北隆起的核部。主要由栖霞超单元 TTG 岩系组成,有少量官地洼超单元、马连 庄超单元、莱州超单元超基性基性侵入岩及胶东群中基性火山岩。构造线走向近东西。 (2)玲珑平度及鹊山昆嵛山侵入岩带出露于栖霞岩浆岩带的东西两侧,主要由玲珑 超单元组成,岩带走向近南北。 (3)临沭胶南及海阳所威海侵入岩带,出露于鲁东南及胶东半岛东端之胶南造山带范 畴内,主要由荣成超单元、月季山超单元、铁山超单元等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组成,部分海阳所超 单元超基性基性中性侵入岩,岩带总体走向北东,其内构造线走向较复杂。 、 (4)东部沿海侵入岩带主要出露于威海青岛日照一带的沿海地区。由柳林庄超单元、 郭家岭超单元、宁津所超单元、伟德山超单元、雨山超单元、大店超单元及崂山超单元侵入岩组 成,岩带整体走向北东。主要包括 8 个复式杂岩体,分别是艾山杂岩体、伟德山杂岩体、石岛杂 岩体、海阳杂岩体、崂山大珠山杂岩体、大场杂岩体、河山杂岩体及大山大店杂岩体。 (5)鲁东中生代火山岩带主要出露于胶莱盆地周缘。大部分由青山群火山岩组成,少量 莱阳群火山岩及王氏群山火岩,总体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 8 (6)临朐蓬莱新生代火山岩带由新生代玄武岩类组成,总体呈北东向带状展布。 四、火山构造 山东省Ⅰ、Ⅱ级火山构造分属环太平洋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带(Ⅰ级) 、辽鲁中、新生代火 山带(Ⅱ级) ,可分为鲁东中生代火山喷发区、潍坊郯城中生代火山喷发带、鲁西中生代火山 喷发区及临朐蓬莱新生代火山喷发带,共 4 个Ⅲ级火山构造。Ⅳ级火山构造进一步划分为火山 群、火山盆地、火山洼地及火山台地四类共 24 个(图 1-3) 。 图 1-3 山东省中、新生代Ⅲ-Ⅳ级火山构造划分略图 五、区域变质 1.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 按照 1400 万中国变质地质图(1986)的划分标准,山东省属华北太古古元古一级变质 地区所属的华北亚区和胶辽亚区两个次级变质地质单元。其中,鲁西地区属华北亚区,鲁东地区 包含了胶北隆起和胶南威海造山带,属胶辽亚区,但是,近十多年来的调查研究证实,胶南 威海地区系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其大地构造的归属已不能简单的划归华北板块区。 同时,考虑到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与构造单元的划分有大致相似的原则和区界,因而威海、胶南 9 地区,从变质地质单元归属上应划归柴达木祁连北秦岭元古宙早古生代变质地区之北秦岭 亚区。这样划分与程裕淇等主编的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对构造单元的划分基本吻合。三个变质 地质单元的划分界线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相同,鲁东、鲁西地区以沂沭断裂带为界;胶南威海造 山带与胶北隆起以牟平即墨五莲断裂相隔。 2.变质作用的基本特征 从板块构造的观点看,山东省处于不同的大地构造部位。胶南威海造山带,系秦岭大别 造山带的东延部分; 胶北隆起为华北板块的南缘, 与造山带毗邻; 鲁西地块则位于华北板块内部。 三个单元的构造演化史不同,因而区域变质作用 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别。 山东省区域变质相带分布如图 1-4。 ((1)胶南威海地区)胶南威海地区 该区变质作用主期发生于晋宁期,受变质的对象主体为晋宁期同构造的花岗岩,变质程度主 要为低角闪岩相,其变质作用类型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明显不同于胶北地区的晋宁震旦 纪的区域动力带状变质作用类型。在该构造带中发育有大量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榴辉岩,近 年的工作已经证明, 部分地区的榴辉岩的围岩同样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在威海小石岛, 文登藏格庄、乳山海阳所、青岛仰口等地区见有高压麻粒岩,在部分麻粒岩中石榴石的核部(威 海)见有柯石英的包体,表明该类麻粒岩是由榴辉岩退变而来。不论是榴辉岩还是麻粒岩,均在 角闪岩相受变质的地质体中呈包体出现。 ((2)胶北地区)胶北地区 胶北地区作为华北板块的南缘,其变质作用特点与胶南威海造山带迥然不同。胶北太古宙 变质作用可分为二期中太古代迁西期在胶北隆起区所有中太古代地质体都已达麻粒岩相变质作 用,表明中太古代是单相面状变质。新太古代五台期在阜平期形成的地质体中表现尤为明显,均 达高角闪岩相变质,新太古代变质比较均匀,为单相面状变质。由些可见,太古宙的变质作用, 主要显示区域热流变质特点。地壳比较薄,地热梯度比较高,并且较均一,是胶北太古宙变质环 境的基本特点。元古宙早期,在华北板块的边缘硅铝壳上出现了以明村直角山旌旗山大庄 头为中心的线型胶北裂陷槽,沉积了一套泥质岩碎屑岩钙镁硅酸盐岩碳酸盐岩建造,局部 伴有火山喷发,随着古元古代中后期沉积盆地的闭合,在古元古界中发生了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 用,形成递增变质带,自核部的麻粒岩相向两翼依次递变为高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 相。 中元古代是地壳演化相对的平静期。 新元古代在华北板块的边缘上出现了弧后盆地震旦纪沉积,震旦纪末,随着盆地的闭合, 发生了低绿片岩相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空间上,呈线型分布。 胶北隆起区的变质演化,从太古宙的区域热流高温单相变质 古元古代的区域动力热流 带状变质 新元古代的区域动力线型变质,总体反映了热流值由高到低的不可逆变化。 ((3)鲁西地区)鲁西地区 鲁西地区的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发育于太古宙,中太古代的沂水岩群及大致同时代的侵入体遭 受了中太古代迁西期麻粒岩相区域热流变质作用。阜平期又使新太古代早期形成的泰山岩群及大 10 图 1-4 山东省变质相分布图 11 致同时代的侵入体发生了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五台期的叠加变质为低角闪岩相 绿片岩相。总的看来,上述三期变质尽管每期都略有差别,但总体来说是均匀的。在太古 宙时期,鲁西地区热流分布比较均匀,但地热梯度不如胶北隆起区高。鲁西地区元古宙变质 主要是因韧性剪切变形作用显示的带状变质,为区域动力变质。 六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山东省地质构造格局复杂, 沂沭断裂带纵贯山东省中部; 胶南威海造山带嵌于山东半 岛。二者基岩露头良好,是揭示山东省主体构造的窗口。 在长期地质演化历史过程中,山东陆块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构造层次的地质 块体相拼贴组合而成的。 国内外知名地质学者对山东省的地质构造多有著述。传统的“槽台说”认为山东属华北 地台或中朝准地台。 黄汲清先生进一步发展了多旋回槽台观点, 将山东大地构造划分为鲁西 断隆、华北断坳、胶辽台隆三个大地构造单元(二级) ;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 对山东省地质构造研究有较深刻影响, 山东省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两个一 级构造单元之上;陈国达先生(1960)认为山东省属于典型的地洼区(鲁西) ,太古宙属前 地槽阶段,古元古代属地槽阶段,新元古代古生代为地台阶段,中、新生代为地洼阶段; 张文佑先生的“断块说”理论和张伯声先生创立的“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对山东 省地质构造划分和研究都有影响。曹国权先生(1990)对胶南地体有详细论述,丰富了山东 地质构造的研究内容。 关于山东省构造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 参照程裕淇先生等在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 中的划分思想和原则, 结合山东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现状和单元名称的 称谓,提出相应划分方案(图 1-5,表 1-2) 。 程裕淇先生将华北板块(陆块)作为中国大陆板块的次级构造单元,称之为陆块,相当 于地台。另外还有活动带(地槽) 。 “三、四级构造单元名称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划分方案,暂 沿用目前较常用的单元名称,如褶皱系、褶皱带、裂谷带、地块、隆起、坳陷、地堑、断陷 盆地等” 。本次大地构造单元之术语名称充分考虑了上述原则。 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一级构造单元采用华北板块和秦岭大别板块结合带; 二级 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坳陷、鲁西地块、胶北地块、沂沭断裂带;三级构造单元采用断坳、隆 块、隆褶带等单元术语;四级构造单元术语以隆起、盆地为基本单元术语;五级构造单元采 用凸、凹或凸起、凹陷为基本构造单元术语。 对于处于鲁中隆块、济阳断坳和沂沭断裂带交汇处的昌潍断陷,其归属久存争议。本次 划分结合中、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及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对沂沭断裂带内的寒亭潜凸、昌邑 潜凹、下营潜凸,划归沂沭断裂带;海域部分归属渤海断坳区;沂沭断裂带以西归属济阳断 坳区。 需要特别指出 这种划分方案, 与中国石油地质界的划分方案与使用名称具有很大区别。 七. 第四纪活动断裂 新近纪以来的断裂格架及活动特征, 主要表现为断块运动和对古近纪及其前的构造继承 性活动。新近纪活动的断裂,第四纪以来表现出块段差异,单条断裂整体活动性差。第四纪 以来的活动断裂,主要集中在沂沭断裂带、兰考聊城断裂带、牟平即墨断裂带、鲁西潜 断块、渤海及南、北黄海的近陆海域(图 1-6) 。 12 图 1-5 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13 表 1-2 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表 14 图 1-6 山东省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布图 15 活动断裂的展布方向为 NNE 向,NE 向和 NW 向活动断裂为一组共轭断裂,其活动受 NNE 向主活动断裂的影响,往往构成地应力释放的发震构造,成为地震多发地带。沂沭断裂带以西以 NW 向活动断裂为主,其东以 NE 向为主,个别为其它方向。 断裂构造新活动的特征和标志主要表现在断裂切割或控制新近纪以来的建造。山脉错脊和三 角形断层崖、地震、地热现象也是断裂新活动的较直接或间接标志。 断裂的新活动对第四纪盆地控制明显, 山东省较大的盆地如华北坳陷内的盆地、 渤海湾盆地、 北黄海及南黄海北部盆地,这些盆地多为新构造运动期的坳陷盆地。山间小盆地则规模较小,多 沿断裂控制的现代水系发育,第四系堆积厚度不一。沂沭断裂带内的苏村盆地和临沂盆地第四系 厚度 8cm15cm;石埠和莒县盆地厚 20cm30cm;南部板泉盆地厚达 140cm170cm; 郯城盆地 厚 40 cm90cm。带内盆地地下水位埋深一般 3m6m。鲁西地块上五井断裂活动相关的沂源盆地 第四系厚度达 15m;临朐盆地 90m;但昌乐盆地由于中新世玄武岩广布,第四系厚度 5m20m; 大汶口盆地第四系厚度 20m;肥城盆地 30m;莱芜盆地 10m20m。这些构造盆地的第四系建造 厚度差异是新构造运动强度差异的反映。 16 第二章第二章 日照海岸现代沉积考察日照海岸现代沉积考察 第一节 无障壁海岸现代沉积 一、沉积环境划分 由东南营至涛雒河口的潮间地带,沿岸砂堤向海延伸,当退潮时主要显现沙质海滩沉积。潮 水受多种因素影响,属不正规半日潮,一天中有两次高潮和低潮,且相邻潮高不等,出现高潮、 次高潮、低潮、次低潮。在海岸沙丘向海方向,可观察到两条高低不同的,由贝壳杂物组成的涨 潮线,两者高差达 0.5 一 lm。由此,日照沙质海岸的亚相划分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出现一个后滨 一前滨的过渡带,我们称之为潮滨带(图 21) 。 由前滨向海的方向依次为近滨、过渡带和滨外带。 图 21 日照沙质海岸沉积环境划分示意图 由石臼港向南,小冲子至付瞳河一带为低能粉砂质海岸环境,这里受码头及付瞳河南侧天然 堤的阻挡,使该处没有强烈海浪作用,类似一个浅水的海湾,潮间海滩十分开阔平坦,沉积物以 粉砂、暗色淤泥组份较多,部分地区发育大量潮沟,潮渠曲折蜿蜒,类似小型曲流河。 二、沉积物及构造特征 1.岩矿特征石英含量相对较低,而长石含量和岩屑含量较高,碎屑、重矿物富集,这是 由于基岩为花岗岩所致。 2.粒度分布特征概率曲线图显示跳跃总体发育,分选和磨圆相对较好。 3.生物学特征沉积物中含数量不等的各门类海相生物及其碎片,在涨潮线附近见介壳层, 形成水位痕,物质介壳具碎屑、磨损现象,主要底栖生物的贝壳种类包括螺、牡蛎、蛤、蚶、贻 等。 17 4.垂向层序在高潮线、次高潮线之间建立的剖面上,发现这里的砂砾碎屑由下向上是一 个个由粗变细的正韵律,每个韵律 710cm,总体来看,由这些韵律组成的剖面向上是变细的, 反映了一种海平面逐渐上升,也就是海侵的过程。 5.沉积构造特征日照沙质海岸发育各种各样的沉积构造,典型的如水位痕、细流痕、气 泡沙、障碍痕、生物活动痕迹及各种复杂的流水波痕,风成波痕及干涉波痕,这里着重描述其特 殊的及普遍发育的沉积构造。 1.气泡沙 在高潮线与次高潮线附近的海滩表面,常常发现大量的圆形或椭圆形孔洞,直径 1mm 到十 几个 mm,脚踏在这些沙粒上面尤其觉得松软,这就是气泡沙。金德利1936和埃默里1945对此 作过研究。金德利的注意是由以下事实所引起的,在高潮带的沙比海滩其它任何部分的沙都松软 得多。他推断,这种松沙是在冲流水首次覆盖先前的干沙时由于空气被逐出形成的。排气的过程 本身就会形成疏松的粒状小沙团,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空气被包裹和存留于海滩中小斑块内,使 沙形成蜂窝状构造。默埃里对这种多孔沙的特征作过详细研究,他发现气室可顺层面拉长使其形 状从原来的球状变为近椭圆状。气泡的直径为沙粒直径的若干倍。通常发育在 2030cm 厚的沙 层中。其中一个例子是沙中气室的体积占原始沙体体积的 36%,它与原始沙的 24%微细孔隙一 起给出了 50%的总体积孔隙。疏松多孔的沙,在中等粒级沙中发育最好,通常在极细的或极粗的 沙中则不多。这种孔状沙在面向大海的海滩上,不如在受掩护的湾内海滩上发育的好。湖滩上没 有或很少有多孔沙,显然是由于这里缺乏潮汐引起的水面变化,而在它们形成过程中,这一点正 是很重要的,但是多孔沙气泡沙并不是必定与海滩有关,只是在潮汐沙坝上非常普遍。 Palmer1928和 Emerg194 车认为,气泡沙的孔洞直径 210mm,深 24cm,类似于跳虫挖掘 的洞。这些孔洞是从海滩向上逸出的气流造成的,当冲流水覆盖海滩时,就从孔洞中向上冒泡从 而形成这些洞穴。 图 2-2 气泡沙 2细流痕 细流痕通常是在低潮或暴风浪后从滩面渗出的水而形成的。水从海滩渗出,汇聚成小细 流,再联合成较大的细流,沿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