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eneral Ination] 书名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 作者黄汲清著;曾莫休,龚素玉译 页数162 出版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 SS号10508638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俄文版序言沙特斯基 第一章 引言 大陆和地槽 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 基底褶皱 第二章 造山轮回 前寒武纪轮回 加里东轮回 华力西轮回 阿尔卑斯轮回 单轮回和多轮回 第三章 前寒武纪地块 古冠和西伯利亚地台 中朝地块 内蒙地轴 东满地块 南朝鲜地块 山东地块及淮阳地盾 秦岭地轴 鄂尔多斯地台 塔里木地块 汉南地块 康滇地轴 越北地块及印支古陆 滇缅结晶杂岩带 其他前寒武纪地带和地块 时代不明的地块 淮噶尔地块 柴达木地块 陇西地块 第四章 加里东运动和加里东褶皱 东萨彦山和外贝加尔 阿拉尔--准噶尔地块 江南古陆 华夏古陆 亚秦岭带 其他加里东褶皱 第五章 华力西运动和华力西褶皱 天山系统 华力西褶皱和蒙古地槽 大兴安岭 昆仑山系统及其南界 秦岭 南山 西康和云南的华力西褶皱 中国东南部之华力西褶皱 华力西基底褶皱 第六章 印支运动和印支褶皱 印度支那和云南 华南 扬子区域 华北 第七章 燕山运动和燕山褶皱 华北的基底褶皱 西山式的基底褶皱 太行山及山西高原 贺兰山脉 大青山式的基底褶皱 中国南部的燕山褶皱 扬子地台的燕山褶皱 扬子下游 四川红色盆地及其邻近地区 大巴山弧 红色盆地的南缘 娄山褶皱 峨眉山及大凉山 红色盆地的褶皱 包括云南东部的华南燕山褶皱 黔中高原 黔东褶皱 广西弧 湖南的燕山褶皱 粤北和赣南的燕山褶皱 太平洋沿岸的基底褶皱 特提斯式的燕山褶皱 喀喇昆仑山 喀喇昆仑的东延 滇西的燕山褶皱 滇中红色高原 金沙江石灰岩带 苍山结晶片岩带 滇西中生代带 湄公变质带 保山未变质带 滇西构造单位的南延 红河结晶片岩带 云南的特提斯地槽和喀喇昆仑燕山褶皱 “云南弧”的不存在 华力西褶皱中的燕山基底褶皱 第八章 喜马拉雅运动和喜马拉雅褶皱 地槽褶皱 喜马拉雅地槽及其造山运动羃 喜马拉雅构造 喜马拉雅的结晶地轴及其东延部分 阿萨密弧朿 阿拉干那加山及其与喜马拉雅山的关系 基底褶皱 天山式基底褶皱 吉尔吉斯式基底褶皱 云南的基底褶皱 华南基底褶皱和盖层褶皱 华北的块状断层--山东式 “兴安构造线”及其相关构造 第九章 纵贯各地质时代的大地构造 寒武纪时代的中国 加里东泥盆纪时代的中国 华力西二叠纪时代的中国 燕山白垩纪时代的中国 喜马拉雅第三纪时代的中国 第十章 中国的大构造架 软性地带对硬性地带 褶皱的硬化,地槽的迁移及大陆的生长 弧形褶皱带及其原因 构造线及其主要构造型式 第十一章 地质构造火成岩活动及中国南部的金属矿产区域 华力西轮回中的火成岩活动 晚期泥盆纪或不列颠斯的火山喷发 地槽区域的花岗岩化作用 二叠纪基性火山岩及其相关的侵入体 燕山轮回中的火成岩活动 太平洋海岸附近的火山喷发 基底褶皱区域的花岗岩化作用 特提斯喜马拉雅区域的火成岩活动 喜马拉雅轮回中的火成岩活动 大地构造及金属矿产的生成 时间上的关系--成矿时期 空间上的关系--矿产区域 中国南部的成矿时期的矿产区域 太平洋区 扬子下游区 外太平洋区或高温区 内太平洋区或低温区 中间区或中温区 康滇地轴区 特提斯区 索引 附录页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