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大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 国土资源大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 基础调查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 基础调查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 I 目 录 一、概况一、概况...............................................................................................................1 二、填补和更新了国家基础地质图件二、填补和更新了国家基础地质图件...............................................................2 1.工作程度显著提高......................................................................................2 2.更新了一批区域性地质图..........................................................................4 3.初步建立国家区域地质数据更新体系....................................................10 三、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引领三、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引领 ........................................................11 1.新发现一批矿点和找矿线索....................................................................11 2.基本查明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15 3.圈定一批重要找矿远景区........................................................................19 四、为国家重大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四、为国家重大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22 1.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先行........................................................................22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24 3.国土规划的基础........................................................................................27 五、国土认知水平显著提高五、国土认知水平显著提高.............................................................................28 1.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28 2.重要生物群调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31 3.“金钉子”剖面调查研究居世界前列.......................................................35 4. 蛇绿岩带和高压变质带调查取得重要发现.............................................37 5.前寒武纪构造事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43 6.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研究取得新认识................................................47 7.第四纪调查与研究取得新进展................................................................48 六、方法技术得到跨越式发展六、方法技术得到跨越式发展.........................................................................51 1.填图理论方法不断创新............................................................................51 2.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53 3.数字填图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53 1 一、概况 一、概况 区域地质调查(简称区调)是一项查明国土基本地质情况, 获取基础地质数据的超前性、公益性、基础性工作。为人类认识 地球、利用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提供地学信息,为经济建设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保障。 1999 年国家设立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下设“一项计划,四 项工程” 。区域地质调查是“基础调查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围绕填补和更新一批基础地质图件、建立国家基础地质数据采集 与更新机制,解决资源、环境、重大工程建设和地球科学发展重 大地质问题,为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质数据为重 要任务,重点开展了①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空白区 125 万区调; ②重要地区的 125 万区调修测;③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 重大地质问题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 15 万区调;④重要成矿带成 矿地质背景研究与系列图件编制;⑤六大区基础地质成果集成、 系列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⑥城市地质调查试点;⑦全国区域 地质志修编;⑧全国地质遗迹调查试点等工作。 历时 12 年,累计投入 15 亿元,实现了我国陆域中比例尺区 调全覆盖,成矿带大比例尺区调工作程度明显提高,更新了一批 区域性基础地质图件,为地质找矿、国土规划和国家重大工程建 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国土地质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 立了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区调的基础性与先行作用充分 显现。 2 二、填补和更新了国家基础地质图件 二、填补和更新了国家基础地质图件 大调查以来,共完成 125 万区调 494 万平方千米、15 万区 调 30 万平方千米。 提交了 1040 幅国际分幅区域地质图 (其中 125 万区调 365 幅,15 万区调 675 幅) ,获得了重要的国家基础地质 数据和原创性发现,为国土规划、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 治、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工作程度显著提高.工作程度显著提高 填补了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中比例尺区调空白。填补了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中比例尺区调空白。 从 1999 年到 2005 年, 调集了 24 个来自全国省 (自治区) 地质调查院、 研究所、 大专院校等单位精干的区调队伍,每年近千人奋战在世界屋脊, 徒步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式的区调,完成了青藏高原空白区 152 万 平方公里(110 个幅)的 125 万区调工作,也宣告了我国陆域中 比例尺区调的全面覆盖,在中国地质工作历史上树立了新的丰碑。 填补了青藏高原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填补了青藏高原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空白 3 更新了陆域国土一半面积的中比例尺地质图件。更新了陆域国土一半面积的中比例尺地质图件。针对上世纪 70 年代前完成的 120 万区调, 围绕重要成矿带、 重大地质问题区 开展了 125 万区调修测, 完成面积 333 万平方千米 (240 个图幅) 。 125 万区调(含实测和修测)共完成 494 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 土面积的 52%。 全国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全国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 加强了重要成矿带 15 万区调。 加强了重要成矿带 15 万区调。2006 年以来,以重点成矿带 为重点,兼顾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和重大地质问题区, 开展了 15 万区调, 完成面积 30 万平方千米, 其中成矿带完成 24 万平方千米。全国累计完成 213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域国土面 积的 22%。 全国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全国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 2.更新了一批区域性地质图.更新了一批区域性地质图 编制了六大区地质图。编制了六大区地质图。在区调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大区的基 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编制了华北、东北、华东、中 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地质图,建立了区调成果数据库。编制出 版了中国西北部地质概论 、 昆仑山及邻区地质 、中国天山及 邻区地质图及说明书,编制了昆仑及邻区地质图、东北地区地质 图、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地质图、中南地区地质构造图、中南 地区岩浆岩地质图等图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质调查工作 提供了基础图件。 4 中国西北地区区域地质系列图件与专著 中国西北地区区域地质系列图件与专著 昆仑山及邻区地质图 昆仑山及邻区地质图 5 东北地区区域地质图东北地区区域地质图 华东地区区域地质系列图件华东地区区域地质系列图件 6 7 中南地区地质构造图(左图)与中南地区岩浆岩地质图(右图) 西南地区(藏川渝滇黔)地质图 中南地区地质构造图(左图)与中南地区岩浆岩地质图(右图) 西南地区(藏川渝滇黔)地质图 8 编制了成矿带系列地质图件。 编制了成矿带系列地质图件。服务于地质找矿,开展了 16 个 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综合研究,编制了东天山-北山、祁连、 西南三江、大兴安岭、川滇黔、辽东-吉南、晋冀、武夷山、南岭、 湘西鄂西等重要成矿带地质图,为地质矿产勘查评价提供了基础 图件。 华北地区地质图华北地区地质图 9 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图(左图)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地质图(右图) 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图(左图)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地质图(右图) 晋冀成矿带地质图(左图)与湘西鄂西成矿带地质图(右图) 晋冀成矿带地质图(左图)与湘西鄂西成矿带地质图(右图) 10 3.初步建立国家区域地质数据更新体系.初步建立国家区域地质数据更新体系 通过野外数据采集,形成了国际分幅 12.5 万、110 万原始 地质资料数据库,建立了 15 万、125 万区域地质图成果数据库 和不同层次的区域性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构建了国家基础地质数 据采集与更新体系。 通过区调填图和综合研究工作,建立了野外填图、不同层次 综合编图和数据库建设的地质图文更新体系。 区域地质调查数据更新体系 区域地质调查数据更新体系 11 三、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引领 三、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引领 区调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的矿点和矿化线索,圈定了一批重要 的找矿远景区,解决了众多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地质问题,查明 了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有力地支撑和引导了地质找矿工作。 1.新发现一批矿点和找矿线索.新发现一批矿点和找矿线索 通过填图新发现 1280 余处矿(化)点和矿化线索,有 80 余 处转入后续矿产勘查。 班公湖-怒江西段铁铜矿、 冈底斯西段铁矿、 西昆仑铁铜矿、东昆仑-阿尔金钒钛铁铜矿、二连-东乌旗铜铁矿、 大兴安岭中段铜金矿、辽东-吉南金钼矿、南岭钨矿、福建宁德- 闽清铅锌钼矿和大水坑萤石矿等有重要找矿发现。。其中尼雄特 大型富磁铁矿,铁资源量达数亿吨。新疆新源林场金矿、新疆塔 什库尔干铁矿、库木库里湖砂砾岩型铜矿、大九坝斑岩型铜矿、 阿尔金长沙沟钒钛磁铁矿、黑龙江黑河三道弯金矿、湖南临湘西 冲钨矿、湖南城步平滩钨矿、福建顺昌南舟萤石矿等具大中型以 上规模。 通过国家公益性区调工作,为矿产资源远景调查提供了靶区, 带动了新疆、内蒙古、黑龙江、青海、湖南、云南等省区矿产 调查评价工作,拉动了商业性地质找矿工作。 12 桑穷勒铁铜矿桑穷勒铁铜矿 尼雄尼雄-日阿铁铜矿日阿铁铜矿 冈底斯发现巨型铁铜矿(带) ,具十亿吨规模,其中尼雄富磁铁矿远景资源量达 4 亿吨 冈底斯发现巨型铁铜矿(带) ,具十亿吨规模,其中尼雄富磁铁矿远景资源量达 4 亿吨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125 万区调发现铁铜矿 西藏弗野富铁矿露头照片 新疆库木库里砂砾岩型铜矿露头照片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125 万区调发现铁铜矿 西藏弗野富铁矿露头照片 新疆库木库里砂砾岩型铜矿露头照片 湖南新发现临湘西冲钨矿的白钨矿镜下特征 湖南新发现临湘西冲钨矿的白钨矿镜下特征 区调在西昆仑发现铁铜多金属矿点分布图区调在西昆仑发现铁铜多金属矿点分布图 13 东昆仑-阿尔金发现钒钛铁铜金矿点分布图 东昆仑-阿尔金发现钒钛铁铜金矿点分布图 在大兴安岭成矿带的二连-东乌旗、西乌旗-霍林郭勒、根河-乌尔其汉、德尔布干等地 发现了多处重要的铜、铁及多金属矿(化)点 在大兴安岭成矿带的二连-东乌旗、西乌旗-霍林郭勒、根河-乌尔其汉、德尔布干等地 发现了多处重要的铜、铁及多金属矿(化)点 14 15 2.基本查明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基本查明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 围绕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地质问题,开展了重要成矿带 的成矿地质背景综合研究。编制了东天山-北山、祁连山、西南 三江、辽东-吉南、武夷山、晋冀等 8 个重要成矿带的成矿地质 背景系列图件。在前寒武纪铁矿、冈底斯岩浆弧铁铜矿、天山古 生代裂谷火山岩铜多金属矿以及华夏与古亚洲构造叠加转换的成 矿作用等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地质找矿指 明了方向。 东天山北山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图 东天山北山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图 祁连山及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图祁连山及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图 在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中划分出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南华纪裂谷型火山碎屑岩建 造。在阿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划分出大陆裂谷环境含钒钛磁铁 矿基性-超基性层状岩体建造。 东昆仑-阿尔金成矿地质背景图 东昆仑-阿尔金成矿地质背景图 16 17 查明在太古宙克拉通的基础上裂解形成的辽吉裂谷的形 成演化对区域成矿的控制作用。 划分出裂谷演化早期的含 Pb、 Zn、 Cu、Co、U、Fe、B 的陆源砂泥质碎屑-火山碎屑岩沉积建造、裂 谷演化中期富含 Pb、Zn、Ag、Au 的开阔海盆碳酸盐岩沉积建造、 裂谷晚期收缩时期富含 Au、Ag 的泥质陆源碎屑岩沉积建造。 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通过对晚古生代含矿建造研究, 在下扬子地区晚泥盆-中石炭世地层中划分出 12 层含铁质的岩性 层,部分直接形成了铁矿层,揭示了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提出 新的找矿远景区。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矿产图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矿产图 在祁连成矿带建立了北祁连海相火山岩的沟-弧-盆体 系,查明北祁连大陆裂谷和弧后盆地拉张最为强烈的地区为成矿 18 有利地段,提出古火山机构控矿的认识。北祁连山自元古宙以来经 历了大陆裂谷、板块构造和陆内造山三种构造体制。北祁连山古海底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与拉张构造环境有关,不同类型铜多金属矿床 天山及邻区石炭天山及邻区石炭-二叠纪裂谷火山岩与成矿关系图二叠纪裂谷火山岩与成矿关系图 (圈定了重要含矿层位和含矿建造)(圈定了重要含矿层位和含矿建造) 产出的位置和特征与古火山机构和古海底构造裂隙系统关系密切,对 指导区域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天山石炭-二叠纪大火成岩省新认识,为在东天山寻 找与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矿产提供了新思路。 认为天山造山带自早 石炭世进入造山后陆内裂谷拉伸阶段,发生大规模岩浆事件,形成了 囊括了境内外天山造山带以及天山以北的准噶尔地区和天山以南塔里 木板块的北缘的“天山(中亚)大火成岩省” ,揭示天山及其邻区(中 亚地区)晚古生代初期的洋陆转化过程和石炭纪-早二叠世的大火成 岩省活动,对中亚地区大-特大型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Z Z Z C C Z Z Z Z Z Z Z Z 0 100 200km C-P C-P C-P D S - O C S - O D C - P 赛里木 那 拉 提 将军庙 阿克苏 克拉 玛依 博 乐 库尔勒 库车 奎屯 伊宁 乌 鲁 木 齐 霍 拉 山 额 尔 宾 巴 音 沟 库 米 什 唐 巴 勒 长 阿 吾 子 卡瓦布拉克 白玉山 米 斯 布 拉 克 古 洛 沟 卡 拉 麦 里 玛依勒 巴 仑 台 库 鲁 克 塔 格 哈 尔 克 山 吐鲁番 哈密 伊 犁 石 炭 - 二 叠 纪 裂 谷 博 格 达 石 炭 - 二 叠 纪 裂 谷 觉 罗 塔 格 石 炭 - 二 叠 纪 裂 谷 里 准 噶 尔 盆 地 吐 哈 盆 地 东 准 噶 尔 古 生 代 弧 盆 系 山 米 什 沟-干 沟 早 古 生 代 蛇 绿 混 杂 岩 带 北 山 古 生 代 裂 谷 博 罗 科 努 早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北 天 山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博 乐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西 准 噶 尔 古 生 代 沟 弧 盆 系 南 天 山 志 留 纪 -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西 南 天 山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柯 中-新生代盖层 前寒武纪地块、微地块 超基性岩 蓝片岩 蛇绿混杂岩 震旦纪火山岩系 早寒武世火山岩系 志留-奥陶系 泥盆纪岛弧火 山岩系 石炭-二叠纪 火山岩系 阿克乔喀 哈 尔 里 克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浆 岩 带 石 谷 裂 系 炭 地质界线 断裂 昭苏 果子沟 骆驼沟 马鞍桥 后峡 天池 土屋 七角井 Z Z Z Z Z Z Z Z C C Z Z Z Z Z Z Z Z 0 100 200km C-P C-P C-P D S - O C S - O D C - P 赛里木 那 拉 提 将军庙 阿克苏 克拉 玛依 博 乐 库尔勒 库车 奎屯 伊宁 乌 鲁 木 齐 霍 拉 山 额 尔 宾 巴 音 沟 库 米 什 唐 巴 勒 长 阿 吾 子 卡瓦布拉克 白玉山 米 斯 布 拉 克 古 洛 沟 卡 拉 麦 里 玛依勒 巴 仑 台 库 鲁 克 塔 格 哈 尔 克 山 吐鲁番 哈密 伊 犁 石 炭 - 二 叠 纪 裂 谷 博 格 达 石 炭 - 二 叠 纪 裂 谷 觉 罗 塔 格 石 炭 - 二 叠 纪 裂 谷 里 准 噶 尔 盆 地 吐 哈 盆 地 东 准 噶 尔 古 生 代 弧 盆 系 山 米 什 沟-干 沟 早 古 生 代 蛇 绿 混 杂 岩 带 北 山 古 生 代 裂 谷 博 罗 科 努 早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北 天 山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博 乐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西 准 噶 尔 古 生 代 沟 弧 盆 系 南 天 山 志 留 纪 -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西 南 天 山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 浆 岩 带 柯 中-新生代盖层 前寒武纪地块、微地块 超基性岩 蓝片岩 蛇绿混杂岩 震旦纪火山岩系 早寒武世火山岩系 志留-奥陶系 泥盆纪岛弧火 山岩系 石炭-二叠纪 火山岩系 阿克乔喀 哈 尔 里 克 晚 古 生 代 构 造 岩浆 岩 带 石 谷 裂 系 炭 地质界线 断裂 昭苏 果子沟 骆驼沟 马鞍桥 后峡 天池 土屋 七角井 大哈拉军山组 维宪 杜内 Pt3 C1 Pt2 C1 杜内 维宪 马鞍桥组 砾岩 巨砾 岩 马鞍桥组 维宪 杜内 C1 砾岩 O1-2 D3 杜内 C1 甘草湖组 破城 子组 D2-3 C1 C2 维宪 杜内 柳树沟组 七角 井组 19 3.圈定一批重要找矿远景区.圈定一批重要找矿远景区 通过区调,在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圈定了塔什库尔干铁铜矿远 景区(含 9 个亚区) 、长沙沟铜镍金找矿远景区,重新厘定了黄羊 岭锑汞矿、野马泉-肯德可克铁钴矿等找矿远景区。在班公湖-怒 江西段圈定了 4 个铁铜矿远景区。在冈底斯西段圈定了 7 个铁矿 远景区。在西南三江圈定了 12 个远景区。在大兴安岭成矿带圈定 了得尔布干西南段银铅锌铜钼及金成矿远景区、根河-乌尔其汉 铜钼矿找矿远景区、多宝山铜金钼多金属矿远景区、阿尔山-博 克图铁铜多金属远景区和西乌旗-霍林郭勒铜多金属找矿矿远景 区。在南岭成矿带圈定了骑田岭、都庞岭-九疑山、花山-连阳、 乐昌-翁源、崇余犹-三南等钨锡铅锌找矿远景区。在湘西鄂西成 矿带圈定了神龙架黄陵、鹤峰龙山、张家界铜仁、沅陵 怀化等铅锌锰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与冈底斯成矿带圈定的铁铜矿远景区分布图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与冈底斯成矿带圈定的铁铜矿远景区分布图 20 西南三江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找矿远景区划 西南三江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找矿远景区划 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圈定了找矿远景区 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圈定了找矿远景区 21 南岭成矿带地质矿产图(圈定了 9 个找矿远景区) 南岭成矿带地质矿产图(圈定了 9 个找矿远景区) 编制了青藏高原 1150 万金属、非金属矿产图、成矿带划分 图。 划分出 3 个Ⅰ级成矿域、 8 个Ⅱ级成矿省和 30 个Ⅲ级成矿带。 青藏高原成矿带划分与矿点分布图青藏高原成矿带划分与矿点分布图 22 四、为国家重大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四、为国家重大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1.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先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先行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配合大理-瑞丽铁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 路及辽宁江石底核电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区调工作。填绘了 大瑞铁路沿线 12.5 万工程地质图和南水北调西线断裂构造图和 环境地质条件与环境质量评价图,查明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和 环境地质背景,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和科学依据。 大瑞铁路沿线部署 22 幅 15 万区调图幅 大瑞铁路沿线部署 22 幅 15 万区调图幅 23 大瑞铁路沿线 12.5 万带状地质图与工程地质图 大瑞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分布图 大瑞铁路沿线 12.5 万带状地质图与工程地质图 大瑞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分布图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地貌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地貌图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地质图与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地质图与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 建设中的辽宁“五点一线”重大工程江石底核电站及其选址地质构造图建设中的辽宁“五点一线”重大工程江石底核电站及其选址地质构造图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完成了北京、上海、杭州、 广州、天津、南京六个城市地质 调查试点。系统查明了城市的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地质条件、 24 25 地质灾害等基本特征,获得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等数据,建立了城市三维可视化的地学信息管理与应 用系统,实现了各城市多源、海量、异构地学数据的集群化管理, 成果应用于城市规划、地下空间利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地 铁等生命线监测等方面,特别是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 京火车南站等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试点工作带动了重庆、哈尔滨、合肥、苏州、厦门、佛山等 城市自筹资金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开创了城市地质调查新局面。 北京市基岩三维地质模型图北京市基岩三维地质模型图 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示意图 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示意图 上海市地面沉降等值线图(1996-2001 年) 上海市地面沉降等值线图(1996-2001 年) 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上图为上海地铁生命线工程沉降监测,下图为南京火车南站建设调整方案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上图为上海地铁生命线工程沉降监测,下图为南京火车南站建设调整方案 26 27 3.国土规划的基础.国土规划的基础 围绕重要经济区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开展了经济区区域地质 调查和综合研究。编制完成了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图、基岩地 质图。建立了环渤海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编制了环渤海经济区 基岩地质图、活动断裂构造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图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图系 编制的环渤海经济区基岩地质图和活动断裂等基础图件服务国土规划编制的环渤海经济区基岩地质图和活动断裂等基础图件服务国土规划 28 五、国土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五、国土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1.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青藏高原 125 万区调,发现数万件古生物化石,为区域地层 划分对比,探讨南北大陆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新发现和确 认了一大批重要的岩浆岩,获得了大量的岩石年代学数据,查明 了岩浆岩带的分布和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青藏高原构造--岩浆 事件序列。发现和厘定了龙木错、松多等十余条构造蛇绿混杂岩 带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以及重要的地质事件界面,为青藏高原 构造格架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高原隆升 和环境变化调查与研究,获得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及植被、 气候、湖泊等环境变化的重要数据。 在青藏高原空白区 125 万区调大量新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 青藏高原基础地质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重新厘定了青藏高原地 层、构造格架和岩浆演化序列,编制了青藏高原地质图、大地构 造图、前寒武纪地质图、构造-岩相古地理系列图、构造-岩浆 岩地质图、新生代地质图、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矿产图、旅游 资源图、区域重力系列图、区域航磁系列图和区域化探系列图件。 建立了青藏高原多碰撞、多期叠加的多岛弧盆演化模式,总结了 高原隆升的大陆动力学机制,提出了中国自主的地质构造理论。 29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 青藏高原系列地质图件 青藏高原系列地质图件 30 青藏高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演化图 青藏高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演化图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隆升模式图 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隆升模式图 31 2.重要生物群调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重要生物群调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罗平生物群发现。罗平生物群发现。在云南罗平地区安尼期关岭组二段地层中 发现了以海生鱼类为主的脊椎动物化石群落,伴有甲壳、双壳、 腹足、软体动物以及植物化石等,生物门类多样,化石保存完整。 为鱼龙演化研究和鱼类化石的生物分类提供了新资料。 云南罗平动物化石群及其产出地层柱状图 云南罗平动物化石群及其产出地层柱状图 精确定位了热河生物群珍稀化石的产出层位。精确定位了热河生物群珍稀化石的产出层位。在含珍稀化石 的义县组中首次发现了陆相湖泊枕状熔岩夹层,获得激光微区 Ar-Ar 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126.1 百万年、127.4 百万年,证实含珍 稀化石的沉积层是在 125 百万年~127 百万年之间,查清了中华龙 鸟和孔子鸟的上下层位和时代关系,为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和演 化提供了关键的新证据。 32 紫阳笔石生物群调查取得新进展。紫阳笔石生物群调查取得新进展。陕西紫阳中志留统底界层 型剖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找到了一条弓笔石保存完好、化石丰 富的文洛克统底界连续剖面,在 10 米厚的精细剖面测量获 45 层 古生物化石,其中笔石 35 层,包括有C. insectus 和 C. centrifugus带化石, 丰富了紫阳文洛克统笔石, 对研究文洛克统 底界层型剖面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组合特点和产组合特点和产 关岭动物群产出层位与黄氏中华龙化石关岭动物群产出层位与黄氏中华龙化石 Cyrtograptus sakmaricus Cyrtograptus murchisoni 紫阳笔石生物群化石紫阳笔石生物群化石 125 万(安龙幅)区调划定了“关岭动物群” 出层位。 125 万(安龙幅)区调划定了“关岭动物群” 出层位。在法郎组瓦窑段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精美的海百合和海生 爬行动物化石,以多门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共同繁盛为特色 的珍稀生物群,其化石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为世界罕见。 33 在甘孜-理塘结合带首次发现了海相侏罗纪化石。在甘孜-理塘结合带首次发现了海相侏罗纪化石。 打破了对青 藏高原东缘在印支期末就结束了海相沉积的传统认识,对松潘-甘 孜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有了全新的诠释。在西藏江达邓科青稞、四 川石渠起坞乡杂尕热、四川省木里县瓦厂地区等处采获海相侏罗 纪 化 Pachythecopora cf. pachytheca Deng , Thecosmilia cf.shuanghuensis Liao,Cladocoropsis cf. hubridina Dong, Axosmilia cf. sinensis Liao et Li,Chaetetopsis sp,Eugyra sp 等为代表的侏罗纪古生物组合化石,证实了川西高原广泛分布 有海相侏罗系。 甘孜-理塘结合带发现侏罗纪海相化石 甘孜-理塘结合带发现侏罗纪海相化石 东昆仑发现二叠纪冷水动物群。东昆仑发现二叠纪冷水动物群。1 25 万鲸鱼湖区调在阿尔喀 山牛心湖西首次发现了单通道冷水动物群化石-木孜塔格单通道 蜒(Monodiexodina muztagataensis Sun (sp.nov.) ) 。冷水型 单通道动物群在东昆仑地区的首次发现,改变了过去认为的冈瓦 34 纳冷水型动物群不越过若拉岗日-金沙江缝合带传统认识,对研 究冈瓦纳古陆边缘的冈瓦纳-特提斯区的北界有重要价值。 东昆仑二叠纪冷水动物群-阿尔喀山木孜塔格单通道蜒东昆仑二叠纪冷水动物群-阿尔喀山木孜塔格单通道蜒 内蒙古东乌旗发现华夏植物群化石组合。 内蒙古东乌旗发现华夏植物群化石组合。内蒙古 1 5 万敖包 特陶勒盖、拉名海尔罕等幅区调在贺根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以北 原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上部和下部发现丰富的早-中二叠世华 夏植物群化石组合。 二叠统地层所产的植物化石鉴定出 7 属 11 种, 分别为Cladophlebis sp. 1(枝脉蕨未定种) 、Cladophlebis sp. 2(枝脉蕨未定种) 、Pterophyllum daihoense Kawasaki(大宝羽 叶 ) 、Calamites suckowii Brongniart( 苏 柯 维 芦 木 ) 、 Sphenopteris sp.(楔羊齿未定种) 、Cladophlebis nystroemii Halle(多叉枝脉蕨) 、Cladophlebis ozakii Yabe et Oishi(少 叉枝脉蕨) 、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 Halle(三角织羊齿) 、 Lepidophylloides sp.(鳞叶未定种) 、Mariopteris hallei (Stockmans et Mathieu)(赫勒玛利羊齿) 、Cladophlebis manchuica Kawasaki Gu et Zhi(东北枝脉蕨) 。这些植物化石 35 的总体面貌显示了早-中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特征。早-中二叠世 华夏植物群的发现,揭示西伯利亚板块在早-中二叠世之前可能已 经与华北板块拼合,或者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拼合带应在贺 根山蛇绿岩带以北,对兴蒙造山带和古亚洲洋演化的研究提供了 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 早-中二叠世华夏植物群化石组合 早-中二叠世华夏植物群化石组合 3.“金钉子”剖面调查研究居世界前列“金钉子”剖面调查研究居世界前列 为“金钉子”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为“金钉子”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已获得的 8 颗“金 钉子” ,区调工作为“金钉子”剖面建立在地层研究方面奠定了重 要基础。在层型界线研究方面,长兴、宜昌等“金钉子”剖面获 得世界地层学委员会和国际地科联的批准, 1 50000 长兴县、 煤山 幅区调围绕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进行了 1 10000 高精度填 图,建立了牙型石序列,为我国第一个金钉子剖面的最终确立奠 定了基础。区调填图中奥陶系层型剖面研究对黄花场“金钉子” 36 的建立奠定基础。通过三斗坪、火烧坪、贺家坪、都镇湾等幅 15 万区调,对测区内中下奥陶统地层及界线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地层、 岩石地层、层序地层和化学地层研究,表明同样的岩石类型、生 物组合序列、层序序列及碳同位素异常在黄花场以北陈家河、王 家湾等地得到验证。在后层型研究中,于黄花场“金钉子”剖面 南津关组上部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胆化石,这对研究棘皮动物 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长兴二叠-三叠系“金钉子”剖面 浙江长兴二叠-三叠系“金钉子”剖面 宜昌黄花场奥陶系“金钉子”剖面及其南津关组发现最古老的海胆化石 宜昌黄花场奥陶系“金钉子”剖面及其南津关组发现最古老的海胆化石 37 为下一个金钉子。为下一个金钉子。紫阳芭蕉口 过程中加强对剖面上多个弓 笔石带底界研究,对剖面上几 丁虫和牙形石等其他化石采 集研究,有望通过进一步工作 使该界线能够成为“金钉子” 贵州发现完整的南华系层型剖面。贵州发现完整的南华系层型剖面。 1 5 万大寨幅区调, 围绕 “南 华纪地层详细划分与研究”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发现了一条出露 完整、顶底与内部地层界线清晰、划分标志明显、露头连续的南 华系剖面,南华系剖面层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中国南华系研 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基地。 4. 蛇绿岩带和高压变质带调查取得重要发现蛇绿岩带和高压变质带调查取得重要发现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发现。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发现。羌塘中部果 干加年山和桃形湖地区发现完整的蛇绿岩组合,由变质橄榄岩、 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岩墙群、玄武岩、硅质岩等组成。在果干加 年山堆晶辉长岩中获得锆石 SH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