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 〇二二二年五月 6 目 录 前 言 ....................................................................................................8 第一章 基本形势 ................................................................................10 第一节 影响和风险.......................................................................10 第二节 现状和成效....................................................................... 11 第三节 机遇和挑战.......................................................................14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6 第一节 指导思想...........................................................................16 第二节 基本原则...........................................................................16 第三节 主要目标...........................................................................17 第三章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19 第一节 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19 第二节 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20 第三节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21 第四节 强化综合防灾减灾...........................................................22 第四章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24 第一节 水资源...............................................................................24 第二节 陆地生态系统...................................................................26 第三节 海洋与海岸带...................................................................29 第五章 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32 第一节 农业与粮食安全...............................................................32 7 第二节 健康与公共卫生...............................................................34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36 第四节 城市与人居环境...............................................................38 第五节 敏感二三产业...................................................................40 第六章 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43 第一节 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43 第二节 强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43 第三节 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47 第七章 战略实施 ................................................................................50 第一节 加强组织实施...................................................................50 第二节 加强财政金融支撑...........................................................51 第三节 强化科技支撑...................................................................51 第四节 加强能力建设...................................................................52 第五节 深化国际合作...................................................................53 8 前 言 近百年来,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世界正经历着 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已日益认识到气候变 暖对人类当代及未来生存与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和挑战,采取积极 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 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 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 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在此过程中,已经发生的气候风险不 会消除,潜在的气候风险仍在不断累积,甚至在全球实现碳达峰与 碳中和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 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 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 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具有显 著的区域性,切实有效的适应行动能够降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气候 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更加 具有现实迫切性。 我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 略。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13 年我国首次发布国家适 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了 2014 至 2020 年适应气候变化的总体要 求、重点任务、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 供了指导和依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发布以来,我国适应 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面对气候变化长期性、复杂性等特 9 点,当前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仍然不足,对适应气候 变化的重视程度和行动力度仍亟待提升。 当前至 2035 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 国的关键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 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 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 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将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大力推进适 应气候变化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举 措,提高气候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本战略在深入评估气候变化影 响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成效与挑战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 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依据各 领域、区域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的暴露度和脆弱性,进一步 明确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领域、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本战 略目标期到 2035 年,在具体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适时 调整。 10 第一章 基本形势 第一节 影响和风险 第一节 影响和风险 全球气候正在显著变暖。20 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增速 达 0.15℃/10 年,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气 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将不断加剧。与全球气候变化整体趋势一致, 我国气温上升明显,1951 至 2020 年平均气温升温速率达 0.26℃/10 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气候变化已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并不断向 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洪涝干旱、冰川退缩、冻土减少、冰湖扩 大,水资源安全风险明显上升;植被带分布北移,生物入侵增多, 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海洋灾害趋频趋强,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农业种 植方式和作物布局改变,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加剧;与高温热浪等极 端天气气候事件相关的健康风险增加,媒传疾病增多,并可能诱发 多种过敏性及慢性疾病;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运 营环境变化,易导致安全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降低;城市生命线系 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气候变 化还引起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容量和消费需求改变,进而通过产业 链影响敏感二三产业布局和运行安全,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 险和经济风险。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呈现显著区域差异。 东北地区变暖程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温增加有利于农业生产, 11 但也面临夏季洪涝风险加重、湿地面积减少、冻土脆弱性增加等风 险。华北地区暖干化显著,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超大城市热岛效 应严重。华东地区台风强度增强,城市暴雨内涝和高温热浪事件增 多,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安全。华中地区旱涝灾害频发,湖泊 和湿地面积萎缩与生态退化风险增大,生物多样性下降。华南地区 高温热浪、暴雨洪涝、台风、风暴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咸 潮与海水入侵等灾害加剧。西北地区冰雪消融加速,融雪性洪水频 发,水资源与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剧。西南地区冬春干旱加重,水土 保持、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增大。青藏高原呈现暖湿 化,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湖泊扩张、河流径流增加明显,冰雪灾 害、地质灾害和链式灾害风险加大。此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气候问题与人口、 资源、环境等问题交织叠加,气候风险聚集、连锁、放大效应明显。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将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 生频次和强度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广度深度 也会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总量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深, 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造成的风险将日 益增加。作为重要的非传统安全因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长期不利 影响和突发极端事件,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 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 第二节 现状和成效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初步搭建。 第二节 现状和成效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初步搭建。2013 年我国发布国家适应 12 气候变化战略,为各部门、地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战 略指导,推动了重点领域、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开展。2014 年出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坚持减 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动原则,进一步助推强化重点领域和区域 适应气候变化行动。2016 年相继发布城市、林业等领域适应气候变 化行动方案,气象、农业、水利、海洋、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 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文件也纳入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和要求。有 关部门还发布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及技术指南,在修订水利、建筑、 公路和航道等技术标准规范时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气候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气候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建成由地面自动气象站、雷达、 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立区域性干旱、暴雨、高 温、沙尘、台风、雪灾、低温冻害等多种气象灾害长时间序列灾情 数据库,推进风险普查数据库建设,完成全国气象灾害危险性区划 和风险区划。森林、水文、海洋、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领域监测 网络布局不断完善,已建立起我国近海与南海观测、岛屿与近岸水 文气象监测、黄海和渤海观测网络。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 体系,完善全国县、乡、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工作,初步实现高中风险易发区预警全覆盖。 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实施以南水北调工程为 代表的跨流域区域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 水资源调控能力。推进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建设,防洪减灾体系 不断完善。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和气候智慧型农业,完善农田基础设 施,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 13 复重大工程,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 向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截至 2020 年底,已完成 8 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65,森 林覆盖率达到 23.0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6.1,湿地保护率 达到 52。 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扎实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印发关于开展气候适应型 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 28 个城市(区、县) 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城市适应气候 变化建设管理模式,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明显提升,防灾救灾能 力不断加强。在 30 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启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以 60 个内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为重点,在 1116 个易涝积水区段实施城 市易涝积水区段整治工程。开展国家节水型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示范创建工作,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协 同增效。 适应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增强。适应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增强。推动重点城市开展气候变化影响 分析和风险评估,提升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 国际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植树节、世 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契机,全方 位多渠道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培训和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联 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以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 森林公园等为依托,系统性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适应气候变化宣 传。积极开展学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宣教活动,形成全社会广泛 14 参与的良好局面。 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日益深化。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日益深化。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等国际谈判与历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评估报告编制,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社会坚持减缓与适应并 重,强化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与有关国家共同发起全球适应委 员会,促进大规模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和伙伴关系,加强适应气候变 化国际合作,宣传推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经验和典型案例,讲好中 国适应气候变化故事。积极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向埃塞俄 比亚、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赠送微小卫星和气象机动站等设备, 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三节 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气候治理成为 凝聚各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积极防范和 抵御气候风险、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极 端高温、干旱、强降雨、森林大火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频发、 多发,引发全球普遍关注,进一步凸显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与紧 迫性。 从国内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 强领导下,我国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全力推动绿色 低碳发展,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2020 年 9 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 郑重宣布,我国将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 15 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出台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构建“1N”政策体系,形成了全社会扎实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九大明确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之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 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 气候变化能力,对下一阶段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经 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进步催生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新技术,丰富了 适应气候变化的手段,为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不足,对气候变化直接和间 接威胁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广域性和深远性的 认识亟待提升。二是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有待完善,适应气候变 化工作尚未全面纳入相关部门、地方工作重点,也未形成气候系统 观测影响风险评估采取适应行动行动效果评估的工作体系。 三是现有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仍不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 国目标实现,重点领域、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仍有待提升。四是 适应气候变化基础性工作欠账较多,相关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相对 薄弱,知识和经验供给仍不充分,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6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 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实施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把握扎实开 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契机,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 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 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 害损失,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预防为主。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预防为主。充分认识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主动投入、积极作为,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 最大限度采取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 坚持预防为主, 树立底线思维,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努力防范和化解气候 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 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基于经 17 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采取合理有效的适应举措。 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结合,通过加强生态系 统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有效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气 候变化综合适应能力。 系统适应,突出重点。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将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 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部署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全社会、 各领域、各区域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局面。聚焦气候敏感脆弱领域 和关键区域,重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升重点领域和重大战 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协同适应,联动共治。协同适应,联动共治。坚持适应和减缓协同并进,优先采取具有 减缓和适应协同效益的行动举措。 统筹考虑国内和国际、 全局和局部、 远期中期近期之间的关系,强化协调联动和资源共享,强化信息互通 和交流互鉴,推动多主体参与,形成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合力。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气候 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变化不利影 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气候相关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 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有效 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基本确立,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取得显著进展,先进适应技术得到应用推广,全社会自觉参与适应 气候变化行动的氛围初步形成。 到 2030 年,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气候 18 变化观测预测、影响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相关重大 风险防范和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各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 动全面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脆弱性明显降低, 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 体系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到 2035 年, 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气 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 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 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19 第三章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 加强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建设,强化监测预测预警和影响风险评 估,提升气候风险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节 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 完善大气圈观测网络。 第一节 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 完善大气圈观测网络。建立气候观测系统需求动态评估机制, 建设对大气圈基本气候变量的长期、稳定、连续观测系统,形成完 整的大气圈三维立体观测能力。升级以卫星、雷达为主的观测设备 和“地空天”协同观测技术,提高观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健全 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观测精度和数据质量。推进青藏高原气候 系统综合观测能力建设。 建设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观测网络。建设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观测网络。建立部际协调机制,统筹 资源,统一布局,共同建设集约、协同、高效的多圈层观测系统。 推进青藏高原地表多圈层作用观测网络建设, 开展冰川、 多年冻土、 积雪、湖泊、生态系统等连续监测,完善我国高寒区气候环境变化 观测系统。构建岸基、海基、空基、天基一体化的海洋和气象综合 观测系统及相应的配套保障体系,实现全球关键海区海洋和气候要 素的实时监测。加强生态系统观测,开展人类活动排放、下垫面变 化以及重要人工生态系统变化等观测。 到 2025 年, 实现我国所有气 候区主要气候变量观测全覆盖。 到 2035 年, 构建起具有高时空分辨 率、观测要素齐备的“地空天”一体化国家气候观测网,对全球天 气气候事件的监测率大幅提高。 20 专栏 1 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网 建设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业务规范、流程科学、运行稳定可靠的基准辐 射观测、大气本底观测、臭氧立体观测、温室气体及碳监测、青藏高原冰冻圈与生态系统 观测站网。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建设和保护。到 2025 年,着力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载 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能力建设,增强对基本气候变量的观测能力,强化温室气体观测能 力,实现全国全部气候区及关键气候变量观测全覆盖。到 2035 年,提升全球气候变化及其 影响监测能力,基于气候观测系统需求动态评估,持续优化调整国家天气、气候观测网的 结构、布局和功能。 第二节 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 提升气候系统监测分析能力。 第二节 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 提升气候系统监测分析能力。依托多圈层多源观测资料和基础 数据产品,完善定量化监测指标体系,规范区域气候变化监测技术 方法, 开展对气候系统变化事实和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的全过程监测。 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典型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开展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重点生态区的水文水资源、植被 覆盖、荒漠化等动态监测。强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气候环境效应监 测。聚焦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影 响监测。 提高精准预报预测水平。提高精准预报预测水平。深化气候系统多圈层、多时间尺度相 互作用及其影响的机理研究。研发天气气候一体化数值预报系统, 开展精细化网格预报预测。提高对全球范围臭氧、气溶胶、植被生 态过程等的模拟和预测。加强东亚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热带 大气季节内振荡等预测能力,实现提前 1 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 前 1 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构建年代际气候预测系统,提高对未来 21 10 至 30 年的气候预测水平。到 2035 年,形成以无缝隙全覆盖、智 能数字为主要特征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完整业务体系。 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开展重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因 分析,发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复合型灾害预测预警技术。建设气 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和分灾种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 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 草原火灾等预警准确率、精细度和提前量,实现提前 1 小时预警局 地强天气、提前 1 周预报灾害性天气,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和风险防 范。到 2035 年,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节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 提升评估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 第三节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 提升评估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推进气候变化数据中心体系建 设,建立涵盖多圈层及人类活动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气候变化 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数据联通共用。制作全球百年以上气温、降水等 关键气候变量分析产品,研制基于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的全球及中 国区域多圈层长时间序列气候数据集并向社会开放。开展气候变化 影响和风险归因定量分析,建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气候承 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气候变化适应效果评价技术标 准。 加强敏感领域和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加强敏感领域和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推进面向 重点领域和气候敏感行业的定量化、动态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 估。推动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及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纳入环境影响评 价。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区划、监测和精细化评估。 22 加强重大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提升青藏高原等重 点脆弱地区和重大战略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能力。强化城 市和城市群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到 2035 年, 建成较为健全的涵盖自 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领域和覆盖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的气候变化 影响和风险评估体系。 第四节 强化综合防灾减灾 强化灾害风险管理理念。 第四节 强化综合防灾减灾 强化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孕育、 发生、发展及其影响机理研究,把握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新特 点与演变趋势, 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 坚持以防为主、 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 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 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 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灾害综合防范和适 应气候变化能力。 强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下灾害综合风险监 测预警和评估制度建设,强化灾害综合风险形势会商研判,提升多 灾种、灾害链风险综合监测评估预警能力。有效衔接常态化灾害隐 患排查与周期性综合风险普查,开展动态风险评估,更新自然灾害 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强化与相关规划的融合。推动重点行业 领域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在重大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中,强化气候变 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制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强化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强化自然灾害综合治理。 针对气候变化影响调整防灾减灾部署, 重点加强气候灾害加重地区和灾害风险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区域的综 23 合治理。改善城乡防灾基础条件,提升城市重要建筑、基础设施系 统和基层防灾能力及标准,加强城市灾害综合治理,逐步实施农村 抗灾能力提升计划,推进高风险地区移民搬迁。优化重大基础设施 空间布局,严格限制高风险区域建设活动。积极推进智能化防控技 术应用,提升极端条件下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 强化应急机制和处置力量建设。强化应急机制和处置力量建设。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不断优化 灾害应急响应救援扁平化组织指挥模式、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运作 模式。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全面提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 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力度, 加强新技术应用,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综合救援能力。充分利 用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所属各类专业化救援力量。推动 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工作。 24 第四章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贯彻 “四水四定”原则,统筹陆地和海洋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实施基于 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我国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一节 水资源 构建水资源及洪涝干旱灾害智能化监测体系。 第一节 水资源 构建水资源及洪涝干旱灾害智能化监测体系。优化水文等监测 站网体系布局,完善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中小河流、中小型水 库等重点监测体系,提升地下水、取水计量、河湖生态流量、水土 保持等监测能力。实施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推广新型监测手 段应用,扩大实时在线监测范围,提升水安全智能监测感知能力。 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的流域全覆盖监测,推 进西部高寒区冰川、冻土、积雪和水资源涵养区的水文监测体系建 设。到 2035 年,江河湖泊流域防洪减灾的监测、预报、预警、预演、 预案和防洪调度水平大幅提升,水安全保障智慧化水平大幅提高。 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 源刚性约束制度, 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推动用水方式进一步向节约集约转变。健全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体 系,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和水资源税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最严格的 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 指标体系,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到 2025 年,水资源刚性约束 25 制度基本建立,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全国用水总量控 制在 6400 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 2020 年下降 16。到 2035 年,节水型社会全面建成,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 7000 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加 强重大水资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重大引调 水工程建设,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实施跨流域跨区 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强重点水源和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全面提高 水资源统筹调配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多措并举建设应急备用水源, 提高应对特大干旱、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 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及 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 到 2025 年, 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更加完 善,全国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 55,农村自来 水普及率达到 88。 到 2035 年, 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基 本协调,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与洪水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与洪水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江河湖泊治 理,开展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加快控制 性枢纽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强流域水库群联 合调度,增强洪水调控能力。加快蓄滞洪区布局优化调整与建设, 确保分蓄洪区分蓄洪功能。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能力建设 等,补齐防洪短板弱项。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 件影响和防洪形势变化,科学提高洪水防御工程标准,提高洪水风 险防控能力。到 2035 年,江河湖泊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 26 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强化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加大江河湖泊保护治理 力度,统筹做好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治理、受损河湖生态修复等 工作,保护和扩大河湖生态空间。科学治理水土流失,提升水土保 持率,强化黄河中游、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治理。实 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以水资源超载区、水生态脆弱区、水 生态退化区为重点,以流域为单元,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 保护治理,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严控地下水开发强度,多渠道 增加水源补给,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到 2025 年,重点河 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 90以上,全国水土保持率提高到 73以 上。 到 2035 年, 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河湖生态水量得到有效保障,美丽健康水生态系统基本形成。 第二节 陆地生态系统 构建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体系。 第二节 陆地生态系统 构建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体系。持续进行全国范围内自然资 源与生态状况调查监测,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图,统筹 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冰川、荒漠综 合调查监测,构建植被物候、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监测评估体 系,开展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等调查监测评价,加强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及重点违法领域的监管。以自然资 源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以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为核 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以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先进技术为手段,构建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依托 27 基础测绘成果和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建立自然资源三维立 体时空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实现调查监测数据集中管理。 建立完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监管体系。建立完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 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 类系统,显著提高管理效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使自然保护地规 模和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面积达到陆域国土面积 18以上。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保护珍稀濒危和特 有林草植物种质资源。推动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健全生态 保护补偿制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落实国家生态系统保护相 关法律法规, 明确属地管理责任, 依法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监管工作, 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