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目 录 1 概述 - 1 - 1.1 项目背景 - 1 - 1.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 2 - 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 3 -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 4 - 1.5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 4 - 2 总则 - 5 - 2.1 编制依据 - 5 - 2.2 评价标准 - 6 - 2.3 评价内容及重点 - 9 - 2.4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 10 - 2.5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 13 - 2.6 环境功能区划 - 15 - 2.7 环境保护目标 - 15 - 2.8 产业政策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 19 - 2.9 选址合理性分析 - 43 - 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49 - 3.1 项目概况 - 49 - 3.2 工程分析 - 56 -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69 - 4.1 自然环境概况 - 69 - 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71 -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77 -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77 - 5.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82 - 5.3环境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 107 - 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111 - 6.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 111 - i 6.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 115 - 6.3 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 - 119 - 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20 - 7.1 经济效益分析 - 120 - 7.2 社会效益分析 - 120 - 7.3 环境效益分析 - 121 - 7.4 分析结论 - 122 - 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124 - 8.1 环境管理 - 124 - 8.2 环境管理计划 - 124 - 8.3环境监测计划 - 125 - 8.4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 126 - 9结论与建议 - 128 - 9.1 项目概况 - 128 - 9.2环境质量现状 - 128 - 9.3污染物排放情况 - 129 - 9.4主要环境影响 - 129 - 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 131 - 9.6 环境保护措施 - 131 - 9.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33 - 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133 - 9.9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 - 133 - 9.10建议 - 133 -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 1 项目比选站址位置示意图 附图2-2 国家观测场站推荐站址卫星影像图 附图2-3 孔明乡站比选站址卫星影像图 附图2-4 紫柏树站(比选站址)卫星影像图 ii 附图3- 1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示意图 附图3-2 项目声环境、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示意图 附图4 项目平面坐标示意图 附图5 项目雷达总图、基础平面图 附图6 项目施工平面布置图 附图7 项目与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8 项目与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9 项目与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10 项目与邛崃市声环境功能区地图的位置关系 附件 附件1 委托书 附件2 成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工作 方案的通知 附件3 项目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复函 附件4 项目占用土地选址意见书 附件5 类比监测报告 附件6 项目电磁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编号ZW23-0070-FHJP23-005 号) 附件7 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编号ZW23-0070-HJP23-008 号) 附表 附表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基础信息表 iii 概述 环境影响报告书 - -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 强降水易造成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城市内涝等灾害,而带来巨大的 经济损失。四川盆地是我国暖季暴雨中心之一,受高原-盆地大地形热力差异、 青藏高原大范围降水系统东移、边界层盛行东南暖湿气流等因素影响下,强降 水频次来讲盆地西北部和西南部是盆地的高发中心。同时盆地西部沿山盛夏季 节对流出现频次高,降水多以低质心回波降水为主,并具有降水效率高的特征。 同时成都西部地形十分复杂,短距离海拔落差大,沟壑多且窄宽不一的特征, 在短时强降水或暴雨天气下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如近年2019年“ 8.20” 、2022 年“ 8. 13” 、“ 8.28” 等典型山洪灾害。 山洪是山区小流域由降雨诱发的突发的、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破坏力大, 极易成灾,由此引起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我市西部作为山洪高发区,防灾减灾 责任重大,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希望强降水的监测预警尽早发现尽早预报预警。 特别是去年彭州“ 8 13” 山洪灾害事件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减灾工作 的有关要求,市气象局、市水务局立即组织了复盘分析,从天气监测、预报预 警、气象服务、应急响应等方面进行系统研判,深刻汲取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 亡的惨痛教训,梳理短板和薄弱环节。 天气雷达是强降水天气监测预警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短临预报预警中发挥 重要作用。相比常规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具有观测扫描更快,监测精度 更高,更适宜开展强降水监测预报预警。为了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成都市气象局计划在彭州市、大邑县、邛崃市各布设1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 天气雷达,提升成都西部沿山山洪易发区小尺度、生消变化快的突发短时强降 水等强对流天气系统探测能力,作为S波段双偏振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重要补充, 形成高低互补、远近搭配、涵盖大、中、小各尺度天气系统探测的较为完善的 天气观测体系。此建议已被政府采纳,按照成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进一 步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的工作方案(成防汛指﹝2022﹞ 12 号)文件要求, 2023 年 6 月份前,须在成都市西部沿山区(市)县建设 3 部 X 波段双偏振相 控阵天气雷达,拓展西部沿山地区天气雷达实时监测覆盖范围,提高小流域集 雨区山洪沟强降雨监测预警能力。 1 概述 环境影响报告书 - - 为此,成都市气象局(以下简称“ 建设单位” )拟利用位于邛崃市临邛街道 西江村九组的邛崃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站内空地建设“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 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ℽ(以下简称“本项目” )。 1.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本项目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 (2021版)规定,本项目属于其中的“ 五十五、核与辐射 165雷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建设项目,项目评价范围内有大量农村村民居 住,属于以“ 居住” 为主要功能的区域,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2023年4月19日,成都市气象局委托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 我单位” )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23年4月19 日,成都市气象局在四川省气象局门户网站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进 行了第一次信息公示。2023年4月19日5月17日,项目编制组在研究相关技术 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对项目进行了初步工程分析,并开展了初步的环境现状 调查、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 了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并制定工作方案。随后又开展了环境现状 调查监测与评价,进行详细工程分析,开展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和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再次基础上提出项目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最终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 论,在2023年5月17日形成了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 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2023 年 5 月 17 日,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 (征求意见稿)信息公示,在四川省气象局门户网站进行了网络公示,在征求 意见稿公示期间,同时分别于 5 月 24 日、5 月 26 日在四川科技报进行了两 次报纸公示,同时还在项目所在地周边村委会进行了张贴公示;随后在 2023 年 5 月 31 日在四川省气象局门户网站进行了报批前公示。截止目前暂未收到公众 相关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都市气象局 2023 年 X 波段双偏振 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现上报审 批。 2 概述 环境影响报告书 - -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2- 1。 图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 、本项目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为“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中的“M7410 气象服务”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021年第49号令修改),本项目属于其中“ 第一类 鼓励类” 中的“ 一、农 林业,48 、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研制系统、地面接收处理 设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气象信息服务” ,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建 设项目。 2 、本项目是天气雷达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 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 控的通知成府发〔2021〕8号 、成都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2年版、 3 概述 环境影响报告书 - - 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 规划 “十四五”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等环保相关政策文件要求, 选址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天气雷达选址规定 GB/T 37411-2019)相关要求。 3 、本次评价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天气雷达在建设、运行 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对运行期的声环境和电磁环 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技术上成熟可靠,治 理效果可行。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4.1 施工期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施工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土地占用及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1.4.2 运行期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运行期产生的电磁辐射、噪声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5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项目(邛崃站)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项目选址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选址的规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场区平面布局较合理。 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各项环保对策措施后,严格遵守“ 三同时” 等环保制 度的前提下,产生的电磁辐射及噪声满足相应环评标准要求,对当地电磁环 境、声环境的影响很小,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有功能,在环境保护 目标处产生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影响均满足环评标准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 分析论证,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4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 - 2 总则 2.1 编制依据 2.1.1 相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2015年 1月1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8年12月29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70号 ,2018年1月1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 ,2017年10月1日;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年11月7日;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2月6日修订并施行; 1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2005年12月3日; 1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1日 起实施; 1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改 ,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2021年第49号令,2021年12月30日起施行。 2.1.2 技术依据 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 1996; 2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 1996; 3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5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GB 31223-2014);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卫星地球上行站(HJ 1135-2020);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 1-2016;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 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 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 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22; 1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2.1.3 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 、环评委托书,2023年4月19日; 2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方案, 2023年3月,成都市气象局。 3 、成都市气象局2023年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选址报告, 2023年1月,成都市气象局。 2.2 评价标准 2.2.1 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项目 区域属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见表2.2-1。 表2.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60g/m3 24小时平均 150g/m3 1小时平均 500g/m3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 40g/m3 24小时平均 80g/m3 1小时平均 200g/m3 一氧化碳CO 24小时平均 4mg/m3 1小时平均 10mg/m3 臭氧O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60g/m3 1小时平均 200g/m3 颗粒物粒径≤10m 年平均 70g/m3 24小时平均 150g/m3 颗粒物粒径≤2.5m 年平均 35g/m3 - 6 -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24小时平均 75g/m3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年平均 200g/m3 24小时平均 300g/m3 2 、声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站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临邛街道西江村九组,站点坐标为 东经103 .438359 , 北纬30 .443455 , 海拔519 米 。该站址位于邛崃市城区西 北319 .5 方位上,与邛崃市主城区直线距离约6.09公里。本项目区域属乡村 区域,周边工业活动较少,附近无交通干线经过,声环境原则上执行声 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环境噪声限 值执行标准见表2.2-2。 表2.2-2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 区类别 昼间 夜间 适用区域 2类 60 50 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 、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3 、电磁环境 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电场以及等效平面波功率 密度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满足表2.2-3要求。 表2.2-3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频率范围 电场强度E(V/m)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Seq(W/m2) 3000MHz~15000MHz 0.22f1/2 f/7500 注a.频率f的单位为所在行中第一栏单位; b.0. 1MHz~300GHz频率,场量参数是任意连续6min 内的方均根值; c.对于脉冲电磁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功率密度的瞬间峰值不得超过表2.2-3中所 列限值的1000倍,或场强的瞬时峰值不得超过表1- 1所列限值的32倍。 本 项 目 天气雷达 系 统 工作频率为9300 ~9500MHz ,标准 限值保 守按 9300MHz进行计算。根据表2.2-3 ,电场强度、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标准限值计 算如下 H0.0059930020.57A/m 另外,本项目雷达发射电磁波属于脉冲电磁波,按照要求其功率密度的瞬 间峰值不得超过按照表1- 1中计算限值的1000倍,或场强的瞬时峰值不得超过按 照表1- 1中计算限值的32倍。 - 7 -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E峰值21.2232678.91 V/m Seq峰值 1.24 1000 1240 W/m2 H峰值0.5732 18.21 A/m 2.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电磁环境 根据辐射环境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 1996)对于单个项目的影响,为使公众受到的总照射剂量小于GB8702的规定 值,对单个项目的影响必须限制在GB8702限值的若干分之一。在评价时,对于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审批的大型项目可取GB8702中场强限值的 ,或功率 密度限值的1/2 。其他项目则取场强限值的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1/5作为评价 标准。 根据上述要求,本项目为单个雷达建设项目,不属于生态环境部审批大型 项目,按照要求电场强度取场强限值的 ,功率密度取限值的1/5作为评价标 准。则本项目评价标准限值为 E峰值678.91/(5 )303.62 V/m H峰值 18.21/(5 )8. 14 A/m Seq峰值 1240/5248 W/m2 综上所述,本项目电磁辐射评价标准见表2.2-4 表2.2-4 本项目电磁辐射评价标准一览表 频率范围 电场强度(V/m) 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Seq(W/m2) 平均值 瞬时峰值 平均值 瞬时峰值 9300~9500MHz* 9.49 303.62 0.25 248 *注频率保守按9300MHz进行标准值的计算。 2 、噪声 项 目施工期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相关标准限值,运行期厂界(站界) 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 - 8 -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 -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具体限值见表2.2-5。 表2.2-5 项目噪声排放相关执行标准限值 dB A 执行标准 昼间 夜间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 60 5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限值 70 55 3、废气 施工期施工扬尘执行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 (DB51 12682- 2020)中“成都市”相关限值;其余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制度限值。 表2.2-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相关限值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制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mg/m3) NOx 24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0.12 颗粒物 12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SO2 55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0.4 表2.2-7 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相关限值 污染物 区域 施工阶段 监测点排放限 值(ug/m3) 监测时间 总悬浮 颗粒物 (TSP) 成都市、 自贡市、泸州市、德阳 市、绵阳市、广元市、达州市、 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 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 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 拆除工程/土方 开挖/土方回填 阶段 600 自监测 起持续 15分 钟 其他工程阶段 250 4 、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20) 中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 准(GB 18597-2023)规定,并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有关要求执行。 2.3 评价内容及重点 2.3.1 评价内容 天气雷达在获取气象探测信息、预报天气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产生电磁 辐射污染。本次评价内容包括 (1)对项目建设地点周围环境电磁辐射现状调査及监测,了解其周围电磁 辐射污染源情况及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 (2)对项目特点分析和外环境关系调査,明确项目选址合理性; (3)分析预测项目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项目运行后 9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 - 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论证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4)论证环保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对项目产生的 电磁辐射不利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尽量降低电磁辐射对项目周围环境的影响; (5)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环保设施的设计、环境保护管 理部门的决策及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3.2 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工作的重点是雷达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结合理论计算和类 比监测的方法,对其近场区、远场区的电磁环境进行预测或分析,给出该 雷达电磁辐射是否达标的结论,不能达标的确定出电磁环境影响控制范围。 2.4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2.4.1 电磁环境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 1996中没有规定确认评价等级的办法,只根据发射功率不同,确定评价范围。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 1996)中第3.1. 1款规定“对于功率>200kW的发射设备,以发射天线为中 心、半径为1km范围全面评价,如辐射场强最大处的地点超过1km ,则应在选定 方向评价到最大场强和低于标准限值处”。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 1996)中第3.1.2款规定“对于功率小于100kW的发射设备,以发射天线为 中心,半径为0.5km范围。本项目雷达天线发射峰值功率为420W ,小于100kW , 因此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以天线为中心,半径0.5km范围,评价范围图 详见附图11。 2.4.2 声环境 根据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 确定本 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临邛街道西江村九组,参照执行声环境 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项目建设前后评价 范 围 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的人口变化不大, 因此,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等级划分见表2.4- 1。 10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后 表2.4-1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相关部分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功能区 GB3096中0类,以及对噪 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 护区等敏感保护目标 GB3096中1 、2类 GB3096中3 、4类 敏感点噪声增加值 大于5dBA[不包含 5dBA] 3-5dBA含5dBA 小于3dBA[不含 3dBA] 受影响人口 显著增加 增加较多 变化不大 本项 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 围确定 以雷达站站界 向外200m范 围 ,评价 范围详见附图12。 2.4.3 大气环境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对环境空气产生一 定的影响,主要污染物为TSP ,但其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均具有不稳定性,属 于间歇性排放,且影响范围主要在施工场界内,施工结束后,影响随即消 除 ;项 目运行期雷达站为无人值守站 ,无餐饮油烟产生 ,应急供 电采用 UPS 蓄电池,不采用柴油发电机,无柴油燃烧尾气产生 。即项目运行期无 废气产生,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 .2 -2018 ) 中的 规定,本次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可不设置评价范围。 2.4.4 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邛 崃基本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办公楼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周边农地施肥,不外 排 。运行期无生产废水产生,仅巡检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 依托邛崃基本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办公楼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周边农地施肥, 不外排。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 2 .3 -2018) 划分原则,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 ,因此可不设置评价范 围。 2.4.5 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为天气雷达建设项目,项目类别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附录A中,可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 - 11 -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2.4.6 土壤环境 本项目为天气雷达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 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附录A中属“ IV类” 项目,因此本项目可不开展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4.7 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22) 中“ 6. 1 .2 ” 中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原则,对本项目评价等级评价判定原则分析如下 表2.4-2 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判定原则表 导则规定 本项目是否涉及该条款 本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a涉及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世界 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评价等级 为一级; 不涉及 非一级 b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不低于 二级; 不涉及 非二级及以上 c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时,评价等级不 低于二级; 不涉及 非二级及以上 d根据 HJ2.3 判定属于水文要素影响 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 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 于二级; 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 级 B ,只做简单的环境影响 分析 非二级及以上 e根据 HJ610 、HJ964 判断地下水水 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分布有天然 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 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 低于二级;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水位和土 壤影响范围内未分布有天然 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 护目标的建设项目。 非二级及以上 f当工程占地规模大于 20km2 时(包 括永久和临时占用陆域和水域) , 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140m2。 非二级及以上 g除本条 a 、b 、c 、d 、e 、f以外 的情况,评价等级为三级; 属于 三级 h当评价等级判定同时符合上述多种 情况时,应采用其中最高的评价等 级。 不涉及多种等级情况 三级 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 -2022) 中“ 6. 1 .3、 6. 1 .4 、6. 1 .5 、6. 1 .6 、6. 1 .7 、6. 1 .8 ” 的要求,项目评价等级判定如下 表2.4-3 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评价等级判定要求 本项目情况 评价等级判定 6. 1.3 建设项目涉及经论证对保护生 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时, 可适当上调评价等级。 项目区域非生态保护优先区 域,主要为农田生态系统, 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不 大。 不需要上调等级 6. 1.4 建设项目同时涉及陆生、水生 本项目只涉及陆生生态影响 只判定陆生生态评价 - 12 -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态影响时,可针对陆生生态、水 生生态分别判定评价等级。 等级 6. 1.5 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 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 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 下,评价等级应上调一级。 本项目 评价等级不上调 6. 1.6 线性工程 可分段确 定评价等 级 。线性工程地下穿越或地表跨越 生态敏感区,在生态敏感区范围内 无永久、临时占地时,评价等级可 下调一级。 本项目为气象雷达建设,非 线性工程。 不作为判定依据 6. 1.7 涉海工程评价等 级判 定参 照 GB/T 19485。 本项目为气象雷达建设,非 涉海工程 不作为判定依据 6. 1.8 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且 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 范围内 的污染影响类改扩建项目,位于已 批准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且符合 规划环评要求、不涉及生态敏感区 的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可不确定 评价等级,直接进行生态影响简单 分析。 本项目不涉及生态敏感区, 为污染类项目 直接进行生态影响简 单分析。 综上,本项目可直接进行生态影响简单分析。 2.4.8 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169 -2018) ,环境风险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简单分析 。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 涉及的危险物质为站内雷达检修产生的废润滑油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润 滑油在雷达设备需要维护时购买 。本项目雷达设备每年常规维护 2 次,每 次废润滑油产生量≤2L ,计算得 Q 值为 0 .00000144 ,则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169 -2018) 中的评价工 作等级划分如下。 表2.4-3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IV 、IV 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a 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 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A 由上表可见,本项目属于简单分析,根据导则要求,简单分析不要求 设置评价范围。 2.5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通过对本项目实施过程及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进行 - 13 -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分析,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2.5.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区域环境状况,本次评价分为施工期和运 行期。施工期的主要影响是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燃油废气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噪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弃土等 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项目运行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电磁辐射、 噪声的影响,运行期的影响为长期的直接影响,因此进行评价的主要时段 是运行期,评价重点应为电磁环境、声环境 。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 子见表2 .5 - 1。 表2.5-1 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评价阶段 评价要素 现状及预测评价因子 施工期 大气环境 施工扬尘、施工机械燃油废气 水环境 施工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 ,生活污水,污染物主 要为COD 、BOD5 、SS 、氨氮、总磷 声环境 等效连续A声级LeqA 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弃土 运行期 电磁环境 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密度 声环境 噪声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废蓄电池、废润滑油 2.5.2 环境现状评价因子 1 、 电磁环境 电场强度、功率密度。 2 、声环境 厂界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 3 、大气环境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碳CO 、臭氧O 3 、颗粒物 粒径≤10m 、颗粒物粒径≤2 .5m。 2.5.3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1 、 电磁环境 电场强度、功率密度。 2 、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 3 、地表水环境 - 14 - 2 总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 SS 、石油类、COD 、氨氮、总磷。 2.6 环境功能区划 1 、声环境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的规定和项目区的声环境现 状,结合邛崃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邛府函〔2020〕404号) ,项 目位于成都市邛崃市临邛街道西江村,为乡村地区,项目周边是以居住为 主要功能的区域,原则上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2类 声环境功能区。 2 、环境空气 项目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中的二类 环境功能区。 2.7 环境保护目标 2.7.1 外环境关系 本项目雷达站位于成都市邛崃市临邛街道的邛崃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内, 拟建地现状为观测站绿化草坪,本项目所在行政区域为临邛街道西江村,项目 区周边主要为农田,项目站址北侧和西南侧分布有部分农户聚集点,周边有村 道连接,站址北侧约500m为邛水路,周边主要为农村环境,含农户住房以及农 田、耕地等,项目区域是以居住为功能的区域,除此以外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 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目标。区域外环 境关系及现状照片如下 表2.7-1 雷达站外环境关系一览表 序号 外环境名称 方位 与雷达站站 界最近距离 备注 1 邛水路 W 500m 道路(县道) 2 村道 NW 50m 道路(村道) 3 西河 E 1200m 地表水(小河) 5 邛崃市国家气象观测站办公楼 SW 16m 办公区 6 李角角散户村民 NE 278m 农村集中居住区 7 喻坎村5组村民 N 60m 农村集中居住区 8 吴水碾村民 W 330m 农村集中居住区 9 叶湾村民 SW 205m 农村集中居住区 10 六角井村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