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2022年度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 〇二二年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矿山企业情况2 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2 第二节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13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治理内容及部署19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19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量33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52 第四节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56 第三章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总结58 第一节 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到界可治理的区 域)及面积 58 第二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完成工程量58 第三节 上年度基金提取情况及基金使用情况58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58 第四章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计划59 第一节 本年度生产计划59 第二节 本年度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59 第三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恢复的面积、地类62 第四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62 第五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完成工程量62 第六节 本年度基金拟提取情况及基金拟使用计划62 第七节 经费预算62 附 图 附图2022 年度拟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的位置及措施 矿山基本信息表 矿山企业基本信息表 矿山名称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 采矿权人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冯一博 采矿许可证号 C1500002013094220131685 发证机关 赤峰市自然资 源局 有限期限 2019 年 1 月 11 日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 发证日期 2019 年 1 月 矿区地址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及西桥镇 经纬度坐标 东经118 56 '04 〞- 118 58'15 〞; 北纬41 54 '47 〞-41 55 '47 〞。 经济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规模 小型 开采矿种 金矿、银 采矿方式 地下开采 矿区面积 2.4282km2 生产现状 停产 建矿时间 2005 年 设计生产能力 3 104t/a 设计服务年限 4.4 年 实际生产能力 0 剩余服务年限 4.4 年 开采深度 1100m-410m 查明资源储量 141754t 剩余资源储量 141754t 矿区范围 拐点坐标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点号 X Y 1 4643966.3452 40412302.2338 2 4643962.3459 40412612.2350 3 4644208.3568 40412732.2349 4 4644168.3473 40412962.2459 5 4643728.3593 40414332.2720 6 4642955.3475 40414322.0637 7 4642958.3449 40413222.2395 8 4642778.3545 40413222.2399 9 4642758.3441 40413062.2493 10 4642918.3325 40412292.2362 11 4643248.3324 40411882.2339 基金计提 基金使用 未使用 矿山企业联系方式 联系人 冯一博 手机号 通讯地址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及西桥镇 邮编 固定电话 E-mail 1 第一章 矿山企业情况 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 (一)矿区自然地理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南 西 12km 处,行政区划隶属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及西桥镇管辖。 东经11856 '04 〞- 11858'15 〞; 北纬4154'47 〞-4155'47 〞。 矿区西距喀喇沁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 19km(直距),矿区东、西侧均由简 易公路可与国道相通,东距 G306 国道 19km,从东经 G306 国道到赤峰市为 62km, 西距省道(S206)12km,从西经 S206 国道到赤峰市为 63km,西距 G45 高速 10km, 矿区东、西侧均有铁路通过,距离最近的火车站为锦州赤峰线的乃林车站,东 距矿区 30km 。不在“三区两线 ”范围内,交通较为便利见图 1- 1。 2 图 1-1 交通位置图 3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1 、地形 矿区山峦起伏,坡向多变,山势陡峻,地形起伏较大。区内总体最高点位于 南西部山顶处,海拔高度1125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东部边界处,海拔高度925m。 最大相对高差200m ,地形坡度一般12~32。 2 、地貌 矿区位于燕山系七老图山脉北段,地貌类型属中山,微地貌为山间沟谷。 中低山区内山势整体走向北东~南西向,山体顶部多尖顶状、梁状、浑圆 状,山脊呈线性,且基岩裸露,主体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地形坡度一般12~32 , 坡麓地带多被第四系覆盖,植被较发育。 山间沟谷矿区内沟谷较为发育,见有两条较大沟谷,走向均为南北向,向 北延伸至矿区之外。其中西侧沟谷矿区内长度约1.3km ,沟谷断面呈宽展“V”字 型,沟宽一般1025m ,流域面积0.32km2 ,沟坡较为平缓一般为10 30 , 纵坡 降4.7 ,横向山坡坡度角为30左右。沟床多被沉积物覆盖,植被较发育。 东侧沟谷矿区内长度约940m ,沟谷断面呈宽展“V”字型,沟宽一般5 15m, 流域面积0.22km2 ,沟坡较为平缓一般为10 25 , 纵坡降4.0 ,横向山坡坡度 角为35左右,沟床多被沉积物覆盖,植被较发育。 矿区内切沟较为发育,主要由雨季形成的积水顺裸露的坡面流动,侵蚀地表 后形成的细沟,细沟不断侵蚀扩大发展成切沟,沟宽及沟深约为1- 1.5m ,断面呈 “V”字型,沟缘较明显。 照片1-1 中低山地貌 4 照片1-2 沟谷地貌 3 、地层 矿区内未见老地层,仅见有第四系出露。 第四系全新统 岩性为粉砂、含砾砂土及砾石等,厚度 1~30m 。主要分布在矿区山脊两侧 较低地势,其上植被以针叶林和灌木为主,覆盖较好,沟谷多为洪积物砂及砾石。 4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体鸡冠子山花岗岩体,岩性为似斑状 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组分主要为微斜长石、中长石及石 英,其次为黑云母及角闪石;为金矿体赋矿围岩。 脉岩主要为花岗斑岩、流纹斑岩及橄榄玄武岩,展布方向与金矿体基本一致。 5 、区域地质构造 矿区地处华北地台Ⅰ北东部,二级构造单元属于内蒙古台隆Ⅰ2 ,三级构造 单元为喀喇沁断垄Ⅰ24 ,赤峰-开原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断裂复合部位。 其构造轮廓主要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区域上太古界地层分布广泛,断裂发育, 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强烈,矿种齐全,本区则以金矿为主。 6 、矿区地质构造 矿区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断裂构造较发育,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及北北东 向,为矿床的控矿容矿构造。 矿区范围内断裂多大于200m ,沿走向延出矿区外,断层面倾向南东,倾角 60~70 , 破碎带宽度0.3~6.0m ,多为0.5~2.5m。 7 、区域地壳稳定性 5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g)为0.15 ,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对照地震烈度为Ⅷ度,属地壳次稳定区。 8 、地下水类型及其含水岩组 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埋藏条件及水力性质,将核实区含水层划分为第四 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含水层三类。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矿区内山间谷底,南西-北东向条带状分布,含水层岩性为粉砂、 含砾砂土及砾石等,砂砾碎石分选性、磨圆度较差,砾石成分要为花岗岩,地下 水埋深10~20m ,含水层厚度5~10m ,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 ,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或HCO3 SO4-Ca型,矿化度小于1.0g/L 。该含水层富水性差,透水性较 好,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雨季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循环交替较强,季 节性变化明显,地势较高地段透水不含水,为下部含水层渗透补给区。 (2)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含水层 矿区内广泛分布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在长期风化及内外应力作用下,风化 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形成风化带网状裂隙水,风化带网状裂隙含 水层为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其水位埋深、富水性与地形地貌条件密切相关, 在分水岭附近及高位山坡,水位埋深较大,坡脚及谷底水位埋深浅,且受季节变 化影响明显,据工程揭露统计,风化壳厚度9.40~84.60m 不等,其中强风化带厚 度9.40~16.30m,单井涌水量小于20m3/d,富水性弱,初见水位埋深3.50~36.80m 不等,水位标高平均880m ,矿化度<0.5g/L ,水化学类型为HCO3 SO4-Ca型。 (3)构造裂隙含水层 本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为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通道, 北东向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同时又是容矿构造,既是富矿带又是赋水带, 两侧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受大气降水或风化裂隙水的补给形成构造裂隙含水带, 是矿床充水的主要来源,其富水性的强弱、埋藏深度均受大气降水、构造裂隙的 发育程度、规模等控制。带内构造裂隙发育,透水性、富水性随构造发育程度有 较大的变化,富水性不均匀是其显著特点。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据工程揭露 断裂破碎带厚度0.30~6.5m不等,平均3. 15m ,多出现集中出水点,线状细流, 滴水,潮湿等现象,出水点涌水量水量约15~20m3/d ,破碎带以裂隙方式储水, 接受上覆风化裂隙水的补给,富水性较差,对矿床充水影响有限,断裂破碎带随 6 深度的增加,其透水性、富水性逐渐减弱。 9 、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 (1)地下水补给条件 大气降水是矿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基岩裸露区,裂隙发育,降水通过 基岩风化裂隙渗入补给地下水,在第四系覆盖区,降水通过孔隙渗入补给地下水。 (2)地下水径流条件 基岩山区风化带发育深度 9.40~84.60m 不等,风化裂隙发育,充填少,连 通性好,为地下水径流提供了通道,从坡脊到山前地带为径流区,在径流地段, 大气降水多以表流形式排泄,渗入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沿风化裂隙和坡降方向径 流,其中一部分进入构造裂隙,其余部分汇集到山前坡麓和山间沟谷第四系松散 层,该层透水性较好,有利于地下水径流,其径流方向与地形的坡降方向基本一 致,最终汇出区外。 10 、矿床充水因素 矿床充水是指矿体在开采过程中,各种充水水源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进入 矿坑的全部过程,其特征由充水水源,充水方式,通道以及影响充水性质和强度 等诸多因素决定。 (1)大气降水 矿床分布于区内山脊或坡麓地带,基岩裸露,有利于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 排泄,而部分降水在地表径流过程中渗入地下,成为矿床充水水源,而矿床附近 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和水体,因此矿床充水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 (2)第四系孔隙潜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在矿区内沟谷底部呈条带状分布,含水层岩性为全新统粉 砂、含砾砂土及砾石等,受季节和位置影响较大,雨季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 降,地势较高地段透水不含水。由于矿体赋存位置距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较近, 且其附近围岩上部风化、构造裂隙发育,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该含水层 与矿床具有间接的水力联系,为矿床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但由于富水性弱,对矿 床充水的影响程度不大。 7 (3)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在矿区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赋存于区内风化裂隙、断裂构造及 其次生的节理、裂隙中,与矿体直接接触,地下水直接进入矿坑,为矿床的主要 充水含水层,矿床为直接充水矿床。风化带裂隙含水层为风化带以上矿床的直接 充水含水层,构造裂隙含水层为风化带以下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11、矿坑涌水量预测 根据生产详查报告,矿山采用竖井开拓,矿床开拓标高 836m ,因此本 次涌水量预测综合利用以往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资料,依据水文地质手册, 采用比拟法预测各矿段开采至最低赋存标高的正常和最大矿坑涌水量。 经估算各竖井正常涌水量373~526m3/d ,最大509~689m3/d,全矿区正常涌 水量899m3/d ,最大1198m3/d 。本次预测以该矿床前期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资 料为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比拟法预测矿山未来开采时的矿坑涌水量。由 于是同一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相同,故可比性强,参数代表性好,预测的矿坑涌 水量准确性较高,可做为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12 、供水水源评价 矿山生产用水首先考虑矿坑涌水的综合利用,据矿山疏干排水资料,各竖井 日均排水量368~552m3/d ,直接排至地表高水位池,可满足生产用水需求。另外 矿山水源井位于矿区东侧的曹营子沟谷内,紧邻矿区,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 全新统粉砂、含砾砂土及砾石等,含水层厚度3~12m不等,水位埋深1~10m 。 据大口井抽水试验资料,水位降深1.76m时的单井涌水量为737. 10m3/d ,矿化度 小于0.5g/l ,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水,水量丰富,水质较好,符合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工业用水要求,满足矿山生活用水,同时 宜可弥补矿坑水用于生产的不足。 13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划分标准,大气降水为矿区地下水 主要补给来源,矿床所处地形较陡,风化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矿 床的充水水源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基岩裂隙含水层为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矿 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矿床附近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和水体,地下水补给 条件差,基岩裂隙含水层带的富水性弱,导水性差,深层构造裂隙不发育,据 此确定该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二类第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水 8 文地质勘查复杂程度简单的矿床。 14 、矿区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矿区岩(土)体的岩性、结构、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等,将矿区岩(土)体划分为块状岩类、松散岩(土)类两个工程地质岩组。 一块状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在矿区内分布广泛,岩性以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构成区内矿体的顶底 板围岩,结构类型以块状结构为主,岩石为半坚硬岩类,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 结构体形态为菱形体及多角形块体,裂隙率 2- 10 条/m 不等,以北东、北西向 组高角度剪切节理为主,结构面多闭合无充填且粗糙,沿结构面有渗水、滴水现 象,局部地段遇水易软化,构成矿体或巷道顶底板围岩的稳定性总体较好,工程 地质条件较好。 ①碎裂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主要分布在岩体的弱风化带以及蚀变构造破碎带中,弱风化带内岩石结构类 型以碎裂状结构为主,带内岩石风化强度较弱,线裂隙率 2-8 ,以张性、张扭 为主,岩体中等完整,风化蚀变以弱褐铁矿化、弱高岭土化为主,坑道入口段需 支护或加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蚀变构造破碎带内岩石蚀变种类多,矿化好,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结构 体形态为碎裂结构,多为碎屑和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岩块,结构相对疏松,节 理裂隙彼此交切,多被泥质或钙质充填,偶见擦痕镜面,该层岩石力学强度较低, 见水易形成软化层,形成临空后易坍塌滑动,作为坑壁难于直立,工程地质条件 较差,开采时需进行支护与加固。 ②散体结构工程地质岩组 主要分布于区内岩体顶部的强风化带中,结构类型为散体结构,带内岩石破 碎,多数成残坡积砂砾碎石,发育深度 9.40~16.30m ,节理裂隙发育,多为张 性裂隙,裂隙宽 0.5-5mm ,岩石结构完全遭受破坏,褐铁矿化、粘土矿化等风 化蚀变强烈,该层属软弱岩层,稳固性差,工程地质条件差,井巷揭露后需及时 支护或加固。 二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在矿区及周边沟谷低洼及山前坡麓地带分布,沉积厚度3~20m不等,以粉 砂、含砾砂土及砾石等为主,散体结构,粉土垂直节理发育,砂砾碎石无分选, 9 粒度大小不等,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磨圆较差,粒度不均匀,渗透性较好,工 程地质条件差。 15 、矿区工程地质评价 矿床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井巷的开拓范围影响到的岩体为似斑状黑云母花 岗岩。岩体顶部强风化带一般呈散体结构,弱风化带岩体一般为碎裂结构,风化 带内岩体质量等级坏,稳固性差,构成井巷或矿体围岩时稳固性差,开拓开采时 均需支护。进入原生带局部地段断裂构造发育,蚀变强烈,岩石破碎,影响岩体 的稳定性,开拓过程中也应及时进行相应支护,防止掉块坍塌、冒顶、片帮等不 良工程地质现象的发生。 矿区历年开拓生产实践表明,在井建施工中井口需进行混凝土浇筑支护,弱 风化带及以下需锚喷或挂网喷浆支护,矿体顶底板围岩基本稳固,一般不需支护, 但局部节理裂隙发育、蚀变破碎强烈、断裂带交汇地段,岩层走向与矿体走向近 于直交或斜交时稳定性较差,开拓采矿造成凌空面后,顶板较底板围岩更容易塌 落,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会不断增大,因此要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 施工,揭露上述不稳定地段需及时做好支护与加固等措施,防范发生冒顶、片帮、 掉块等工程地质问题。 16 、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及复杂程度的划分 综上所述,矿区地形地貌条件简单,矿床所处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层岩 性简单,断裂构造发育,矿体顶底板围岩岩性以块状结构为主,岩石力学性质一 般,局部构造裂隙发育,蚀变强烈,岩体完整性中等,作为矿体或巷道顶底板围 岩的稳固性一般,蚀变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易发生矿山工程 地质问题,据此确定该矿床的工程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二类第二型,即以块状岩类 为主,工程地质勘查的复杂程度中等的矿床。 17 、矿体特征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矿区共发现金矿体、含金矿化蚀变带 15 条,其中金矿体 7 条,编号为 1 、2 、2- 1 、3 、4 、5 、6 号;含金矿化蚀变带 8 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号。赋矿岩石为蚀变碎裂岩。各矿 体及蚀变带特征如下 1 号金矿体位于矿区北西侧,赋矿标高 1008~948m 。矿体呈脉状产出, 走向 3035 , 倾向南东,倾角 63 65 , 地表至一中段已采空。矿体由 2 层坑 10 道控制,控制长度 156m ,垂深 77m ,厚度 0. 17~1.73m ,平均厚度 0.76m ,厚度 变化系数 49.50 ,属稳定型;品位 Au2.01~18.79 g/t ,平均品位 6.24g/t ,品位 变化系数 82.50 ,有用组分属均匀型。 2 号金矿体位于 1 号金矿体北东约 400m ,赋矿标高 875~800m 。矿体呈 脉状产出,走向 20 30 , 倾向南东,倾角 60 68 , 地表至一中段已采空。矿 体由 2 层坑道、3 个钻孔控制,控制长度 180m ,垂深 197m ,厚度 0.52~2.08m, 平均厚度 1. 12m ,厚度变化系数 29.00 ,属稳定型;品位 Au0.07~14.93g/t ,平 均品位 4.58g/t ,品位变化系数 92.00 ,属均匀型。 3 号金矿体位于 2 号金矿体南约 200m ,赋矿标高 990~970m 。矿体呈脉 状产出,走向 15~28 , 倾向南东,倾角 60~70 , 地表出露长度 70m ,由 1 层 坑道控制,控制垂深 40m 。厚度 1.48~1.91m ,平均厚度 1.71m ,厚度变化系数 42.00,属稳定型;品位Au2.48~4.73g/t,平均品位3.62g/t,品位变化系数71.00, 属均匀型。 4 号金矿体位于 3 号金矿体南约 160m ,赋矿标高 1020~1000m 。矿体呈 脉状产出,倾向南东,倾角 60~70 , 地表出露长度 160m ,由 1 层坑道控制, 控制垂深 40m 。厚度 0.43~1.73m ,平均厚度 1.26m ,厚度变化系数 37.00,属 稳定型;品位 Au0.24~8.89g/t ,平均品位 4.65g/t ,品位变化系数 77.00 ,属均 匀型。 5 号金矿体位于 2 号金矿体东约 240m ,赋矿标高 921~821m 。走向大致 与 2 号金矿体平行。地表至一中段大部分已采空。 矿体呈脉状产出,倾向南东,倾角 60~70 , 由 2 层坑道控制,控制矿体长 度 330m ,控制垂深 150m 。厚度 0.35~2.08m ,平均厚度 1.03m ,厚度变化系数 34.67 ,属稳定型;品位 Au0.02~12.00g/t ,平均品位 4.86g/t ,品位变化系数 67.00 ,属均匀型。 6 号金矿体位于矿区东侧,赋矿标高 987~974m 。矿体呈脉状产出,倾向 南东,倾角 58~62 , 地表出露长度 45m ,由 1 层坑道控制,2 个探槽、1 个平 硐控制,垂深 8m 。厚度 0. 17~2.40m ,平均厚度 0.90m ,厚度变化系数 47.00, 属稳定型;品位 Au0. 10~7.40g/t ,平均品位 3.66g/t ,品位变化系数 72.00 ,属 均匀型。 11 18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金、银矿物、闪锌矿,磁铁 矿含量微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白 云母及高岭土,含少量帘石、榍石、磷灰石、锆石等。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其 次为银金矿,以包体金、裂隙金及晶隙金赋存,主要呈浑圆粒状、角粒状、麦粒 状及长角粒状,其次为针线状、片状、板片状及枝杈状;银矿物有辉银矿、脆银 矿、淡红银矿及深红银矿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及石英为主要载金矿物。 19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为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化碎裂岩型及硅化块状黄铜矿、黄铁矿化 蚀变岩型; 矿石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及石英、硅化、钾化蚀变岩型(含石 英脉型)。 20 、矿体围岩与夹石 矿体围岩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局部为蚀变碎裂岩;矿体与围岩呈渐 变关系;黑云母石英二长岩中基本不含量 Au;蚀变碎裂岩 Au 含量 0.03~0.95g/t; 1 号矿体一中段中含夹石 1 层,岩性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或蚀变碎裂岩,夹石 厚度仅 0. 1~1.0m ,Au 含量 0.20~0.70g/t ,矿体中未见可剔除夹石。 21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①地表工程设施 矿区内无高等级公路、铁路和其它较重要设施,矿区及附近无重要水源地。 目前矿区地表工程有平硐工业场地、竖井工业场地、废石场、办公生活区、炸药 库、选矿厂、尾矿库、探槽、探井等。 ②村镇分布情况 矿区内无居民点,距矿区最近的居民点曹家营子村,位于矿界外北侧,紧邻矿 区,住户有50余户,人口400人左右。村民以农牧业为生,采矿权区内无村民居住。 ③矿区附近采矿活动 经现场调查,赤峰市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周边共有6个已设矿 业权,矿权权属界线明晰,探矿和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单元未 延伸至龙头山金矿矿区内。龙头山选矿厂、尾矿库及部分矿区道路位于赤峰金蟾 矿业有限公司采矿区内,但责任主体明确,权属无争议。 12 第二节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 一、矿山简介 2006 年 9 月 12 日赤峰市金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取得了原龙头山金矿的 采矿权,采矿权证号为 1500000620562 ,同时取得了龙头山西沟采区的采矿权, 采矿权证号为 1500000620561 。经矿权人申请,2008 年 4 月 16 日内蒙古自治区 国土资源厅对上述两个采矿权进行了整合,并重新划定了矿区范围,赤峰市金田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采矿权,并于 2013 年 9 月 30 日获得“ 赤峰市金田矿业有 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采矿权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 C1500002013094220131685。 2018 年因经济纠纷,通过法院执行的方式采矿权人由赤峰市金田矿业有限 责任公司变更为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持有的采矿权许可证信息如下 采矿许可证号C1500002013094220131685 采矿权人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曹家营子村南部 矿山名称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 开采矿种金矿、银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3.00 104t/a 矿区面积2.4282km2 开采深度1100m-410m 有效期限2019 年 1 月 11 日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 采矿许可证拐点坐标表见表 1- 1。 表 1-1 采矿许可证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 X Y 拐点编号 X Y 1 4643966.3452 40412302.2338 7 4642958.3449 40413222.2395 2 4643962.3459 40412612.2350 8 4642778.3545 40413222.2399 3 4644208.3568 40412732.2349 9 4642758.3441 40413062.2493 4 4644168.3473 40412962.2459 10 4642918.3325 40412292.2362 5 4643728.3593 40414332.2720 11 4643248.3324 40411882.2339 6 4642955.3475 40414322.0637 开采深度1100m-410m 13 二、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一)矿山开采历史 龙头山金矿区从 50 年代开始零星开采,1990 年后开始民采,期间施工竖井 35m,仅发现零星小矿体。后被楼子店乡收购,投入 150 万元在矿区北约 1km 处 建成日处理原矿 70t浮选厂,形成 70t/d 采选生产规模。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建设, 共施工竖井 102m(即 SJ2),穿、沿脉工程 790m。 2006 年 5 月,该矿由赤峰市金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同年 9 月 12 日取 得喀喇沁旗龙头山金矿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0620562;并取得了龙头山西 沟采区采矿许可证采证1500000620561 。矿山取得采矿权后继续延用地下开 采,竖井开拓,主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单一浮选工艺流程,采选生产规模 仍为 70t/d2.1 104t。 2006 年 5 月~2008 年 5 月,因矿山已探明的资源接近枯竭,矿山以残采矿 柱维持生产,入选矿石品位 4.5g/t 左右,金精矿品位 60~120g/t ,选矿回收率达 96 。期间投入的工程量为竖井 80m ,沿脉等探矿工程近 300m。 2008 年 5 月矿山进行资源整合,将二个采区合并为一个采区并进行扩界, 重新划定了矿区范围。矿山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前2008 年 5 月以来一直处于停 产状态。根据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龙头山矿区 岩金矿生产详查报告,矿区整合前 1 号矿体一中段(标高998m)以上至地表, 矿产资源已采空;2 号矿体一中段(标高865m)以上至地表,矿产资源已采空; 5 号矿体一中段(标高906m)以上至近地表,矿产资源已采空;2- 1 号(盲矿 体)、3 号、4 号、6 号矿体矿产资源未采动,矿山消耗矿石量为 23576 吨。 截止 2010 年矿山建成井口工业场地两处,整合前进行生产活动形成废石场 两处。矿山生产详查建成一条明竖井SJ1和一条盲竖井MJ1及 866m 和 836m 二 层沿脉巷道。2011 年矿山通过生产详查建成三条明竖井SJ1 、SJ2 、SJ5和一条 盲竖井MJ2及 866m 和 836m 二层沿脉巷道,其中 SJ5 、MJ2 及 866m 和 836m 二层沿脉巷道可供矿山继续开发利用。截止 2015 年 12 月 31 日,矿山剩余保有 矿石量为 141754t,可采资源储量为 130924t。 矿山自2015 年至今一直未进行生产。直至2018 年矿山通过法院执行的方式, 采矿权人变更为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4 (二)矿山开采现状 现状调查形成的工程单元有采空区、竖井工业场地 5 处、选矿厂、尾矿库、 废石场 2 处、废石堆 8 处、平硐 2 处、钻机平台、探槽 4 处、探井 11 处、炸药 库及矿区道路等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单元。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 、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建设规模为年采矿石量3.0104t ,矿山剩 余服务年限4.4年,矿山年工作日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产品方案为金精 矿(含金、银)。 2 、保有资源储量 矿区范围内共查明保有矿石资源储量122b333 141754t 。开发利用方案 对于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全部采用为 87603t ,对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采用 80为 43321t ,则采用资源储量 130924t ,平均品位 Au4.88g/t。 3 、矿区开发总体规划 赤峰恒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头山金矿矿区共圈定金矿体、金矿化蚀变带 15 条,其中金矿体有 1 、2 、2- 1隐伏 、3 、4 、5 、6 号等 7 条;含金矿化蚀变带 有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号等 8 。金矿体中 2 号、5 号矿体规模较大 且相对较为集中。其资源储量为 124787t ,约占总资源储量的 88%。开发利用 方案设计首期先开采 5 号矿体,接续开采 2 号矿体;其余矿体及矿化蚀变带查 明保有资源储量较少且勘探程度低,作为后备矿源接续开采。将 2 、5 号矿体划 定为首采区,其余矿体(1 、2- 1 、3 、4 、6 号)及矿化蚀变带划定为二期开采。 4 、矿床开采 1 、开采方式设计开采矿体薄(平均厚度 1m 左右),埋深较大,不适于 露天开采,推荐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 2 、开采顺序矿床开采的总顺序为自上而下的下行式,中段矿块的开采顺 序为后退式,同一中段相邻矿体则先采上盘矿体后采下盘矿体。 3 、开采移动范围推荐矿体岩石移动角上盘60 , 下盘为65 , 侧翼70 , 建构筑无设施均布置在岩体移动界线20m之外。 4、采矿方法主体采矿方法为削壁充填法,对于厚矿段则采用浅孔留矿法。 5 、采矿损失率及贫化率综合损失率8 ,综合贫化率8。 15 6 、采空区处理矿山采用削壁充填法开采,随着回采工作的推进,采空区 均由崩落上下盘围岩所充填,一般无需进行专门的采空区处理。 5 、开拓运输方案 矿山首期先对 5 号矿体进行开采,后接续对 2 号矿体进行开采,其余矿体待 后期补勘后统一规划开采。由于两条矿体相距较远,因此将采用两套开拓系统, 均采用侧翼竖井开拓,现对其分别进行叙述 (1)5 号矿体 首采 5 号矿体采用侧翼竖井开拓运输方案,由主竖井、通风井及运输巷道组 成,拟建竖井(SJ7)布置于岩体崩落界线 15~20m 外。主竖井用以承担矿石、 废石的提升任务,兼进风井;通风井用于矿井通风设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 主竖井井口标高 957m ,井筒净直径 3.5m ,井深 141m。 通风井利用原竖井 SJ5井口标高 956m ,井筒净断面 2m2m ,井深 49m。 盲风井利用原盲竖井 MJ2井口标高 906m,井筒净断面 2m2m,井深 70m。 开拓中段高度 30m~40m ,分为 906m 、866m 、836m 水平 3 个中段。中段 运输巷道采用下盘脉内布置,净断面 5.50m2。 (2)2 号矿体 接续开采的 2 号矿体采用侧翼竖井开拓运输方案,由主竖井、通风井、措施 井(SJ2)及运输巷道组成,拟建竖井(SJ6)布置于岩体崩落界线 15~20m 外。 主竖井用以承担矿石、废石的提升任务,兼进风井;通风井用于矿井通风设梯 子间兼做安全出口;措施井(SJ2)作为基建期间提升井,承担基建期矿废石、 设备及人员提升任务。 主竖井井口标高 943m ,井筒净直径 3.5m ,井深 148m。 通风井井口标高 1001m ,井筒净断面 2m2m ,井深 196m。 开拓中段高度 60m ,设 805m 水平 1 个中段,利用 865m 原探矿巷道回风。 中段运输巷道采用下盘脉内布置,净断面 5.50m2。 6 、工程布局 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各单元简述如下 5 号矿体 (1)拟建工业场地 7 设在主竖井井口西侧,设有提升机房、空压机房、机 修间、动力间、值班室、休息室、仓库以及矿石堆场等; 16 (2)拟建废石场 7 设在主竖井口南东侧约 200m; (3)原竖井(SJ5)作为通风井口,并设风机房。 2 号矿体 (1)拟建工业场 1 地设在主竖井井口西侧,设有提升机房、空压机房、 机修间、动力间、值班室、休息室、仓库以及矿石堆场等; (2)拟建废石场 6 设在主竖井口北侧约 200m; (3)新建通风井作为通风井口,并设风机房。 (4)竖井(SJ2)为措施井作为基建期间提升井,承担基建期矿废石、设备 及人员提升任务。 7 、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 (1)固体废弃物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生产期间排弃固体废弃物包括采矿产出的废石废渣 及生活垃圾。 矿山现状形成 2 处废石场;其中废石场 1 占地面积为 1608m2,堆置高度 1 5m ,边坡角为 20 30左右,总废石堆放量为 3325m3 ;废石场 3 占地面积为 1422m2 ,现状废石已清理。 井工开采产生废石量约为 10t/d,矿山地下开采每年产生废石量约 3000t,矿 石平均比重 2.97t/m3,故年产废石体积约 1010m3,服务期年限内总计产生废石约 为 4444m3 ,井工开采产生废石 25外排,75内排不出井,即 1111m3 废石外排 至拟建废石场。废石从井下提升至地表运到废石场单层排放,集中堆存,堆置高 度 5m ,废石块度大,堆置范围小,不构成沙尘源。 矿山正式开采后预计职工 100~150 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1kg/人/天测算, 至矿山闭坑共计产生垃圾 240900kg,密度按 1.5t/m3 计算,则产生垃圾量 160m3, 产生生活垃圾量较小,进行集中堆放,最后填埋处理。 (2)废水 矿山生产期间所排废水主要为矿坑疏干排水和生活污水。 矿体坑内集水利用巷道 3‰的坡度自流汇入井底车场附近的水仓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