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地球的主要特征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表面特征 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Atmosphere、Hydrosphere、Biosphere) (一)大气圈和大气环流 100KM臭氧层 55KM平流层 10-16KM对流层 0 1. 范围包围着固体地球的外部 影响的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是靠近地表对流层中的空气。对流层空气的温度湿度,是气候的主要标志,不同气候条件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方式不同。同时空气的流动风是直接的外动力。 成分N、O2、CO2、H2O 2 . 大气环流 对流层空气温度受地面辐射的影响 地面T↑ 高空T↓ 赤道T↑ 两极T↓ 大气环流 赤道 高温、低密度的气体上升,在高空向两极运动 两极 低温、高密度、气体沿地面向赤道运动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各伟度上线速度不同,赤道最大(1600公里/小时)两极为零,此差异造成运动物体受偏向效应(偏向力)。 地球自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作用于地表一切运动物体的力。结果是沿前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大气环流非正南正北。 河流北半球,右岸侵蚀;南半球,左岸侵蚀。 (二) 水圈和水的循环 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咸水、淡水) 水圈是地球区别于其它行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蕴育了生命,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陆地、海洋中的水由太阳蒸发至空中,再经降水回地表。从这个意义上水的循环,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褐”。 (三) 生物圈 包括水圈及地表生存的生物,甚至地下几百~3KM,仍有微生物。生物的出现在水、气圈形成之后(地球年龄46亿年,大量动物7-8亿年)。生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中比较活跃的因素。一方面自身作为动力参于,另一方面间接改变环境O2、CO2含量,影响外动力地质作用。 二、地表特征 平均半径 6371.11KM 形态 赤道半径a 6378.245KM 两极半径b 6356.863KM 面积 5.1108 KM 最高点 8848.13m 珠峰 最低点 -11033m 马里亚纳海沟 (一)、大陆地形 高原500600米,表面平坦或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近期上升地区,如青藏高原 平原200米,表面平坦,高差500米,高差200米,如江淮丘陵 盆地四周高中部低,如四川盆地 海陆分布 海71 陆29 (二)、海底地形 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洋中脊 1.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为海水覆盖。 包括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tie、大陆坡continental shone) 大陆基、海沟(trench)及岛弧(island arc)。 大陆架近陆浅水海底平原,地势平坦,坡度200 米的水域,宽度我国为100-500KM;日本为4-8K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倾斜部分,平均坡度4.3最大20 宽度20~90KM ,平均28KM ,常见横切大陆坡的海底峡谷。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比较平坦的地区,大面积覆盖了堆积物。 海沟与岛弧无大陆基发育的海底(太平洋北、西部)常发育一系列岛屿,无论岛屿本身形态还是把它们连接起来都成弧形,称为岛屿,在岛弧靠大洋一侧,常发育几乎平行的巨形凹地,深约6000米,称海沟。 岛弧与海沟总是平等伴生的。在板块构造学说中,被认为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地方。 大陆边缘类型 ⑴被动性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无海沟] 大陆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基 大洋盆地 ⑵主动性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有海沟] 安弟斯型大陆 大陆边缘山脉 大陆架和大陆 海沟 洋盆 日本海型大陆 边缘海 岛弧 海沟 洋盆 2.大洋盆地 海洋的主体部分,水深4000~6000米,平坦坡度g理论 密度大 如 Fe、Cu、Pb等金属矿床 负异常g实测g理论 密度小 如 煤、石油、盐类等矿床 (二) 地球的温度 1.内部温度的变化 地内温度是不均匀的 外热层(变温层) 地表外层,温度来源于阳光。其中地表向下1~1.5M每日昼夜温度变化;10~20M每年四季温度变化。 常温层(恒温层) 变温层下界处,温度终年不变,大约为年平均温度。 内热层(增温层)温度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脱变)。 随深度增加,地温升高。 增温率(地温梯度)每深度增100米,增加的地温值,单位℃/百米;一般地区为3℃/百米。 增温级 每地温增加1℃增加的深度。单位米; 一般地区为33米。 增温率与增温级两者互为倒数。 2. 地热流值 单位时间内由地内向外通过岩石单位截面积放出的热量,与岩石的热导率有关,与地内温度有关。 地表有一些地热异常区(地热流值高);如火山地区、温泉、海底某些地区,这与一定的地壳活动、地质构造有关,将深处地热代到地表。 3.地热来源放射性元素蜕变热,内部重力(位能)转化为热能 。 (三)、地球的磁性 地球如同一个巨大的磁铁,有磁南、磁北极。磁北极与地理北极交角11.5。 (地磁南北极与物理学相反,若把地球看作是磁铁则地磁北极为S极。) Z T MN N 1. 地磁要素 T磁物强度 I磁倾角,北半球为正(向下倾),南半球为负(向上翘) D磁偏角,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经、纬度)磁偏角不同 H水平分量 Z垂直分量 特例 赤道附近 I 0、 Hmax、 Z 0 两极 I90、 H0、 Zmax 磁偏角D在各地区是不不同的的,每到一个新区进行野外调查时,首先要了解该区的磁偏角,进行罗盘教正。 2. 地磁极的变化 磁南、北极位置的变化 长期缓慢漂移(偏离) 周期性倒转 现代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交角11.5,并非绝对不变,长期观测证实,近代地磁极有向西漂移的现象,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同时大量的古地磁资料表明,地磁的南北极在地质历史中一直处在周期性交替之中。我们把与现代两极极性相同的称正向期,反之称为反向期,最近34百万年来有三次大的倒转 0~69万年 布容正向期 69~243 松山反向期 每次持续时间大约1百万年 243~332 高斯正向期 共3次倒转 332以前 吉尔伯反向期 3.古地磁学 居里点铁磁质转为顺磁质时的温度(大约600~700℃)。 热剩磁岩浆冷凝成岩浆岩的过程中,磁性矿物经居里点时被当时 磁场磁化(方向一致),这种保留在岩石中的磁性称热剩 磁。记录了当时地磁场的状况。 古地磁学利用岩石热剩磁来研究地史时期地球磁场的大小、 方向、磁极位置及演变过程的科学。 古地磁学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地质学的海底扩张,板块运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 1. 能传播地震波 2. 固体潮(球体形状一段时期变化,另一段时期 恢复原状) 弹性表现 (四) 地球的弹和塑性 1. 地球正固体椭球体,长轴与旋转轴垂直 2. 岩层褶皱、柔皱、蠕变 塑性表现 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表现为弹性。 作用速度缓慢,持续时间长,表现为塑性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只能是间接地通过借助某种手段来了解(目前最深的钻10KM相对于6371KM半径来说微乎其微)这种手段就是地震波。(振动或冲击形成的弹性波)。 (一) 地震波 1. 面波物质界面上传播 2. 体波介质体内传播 (纵波P和横波S) 无论纵波还是热波的传播速度都与介质的物理有密切的关系。 体变模量(物体在围压下体积能宿小的程度) 切变模量(物体在定向压力下形状改变的程度,液体为零) 物体(介质)密度 液体中Vs0,无横波 同时,当地震波通过上、下两种物质的物性相差较大的界面时,能够发生的类似光的传播时的反射和折射。 (二) 圈层划分 人们在地表设立专门的地震波接收站,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并经复杂的计算,得出地球内部一些物性差异较大的圈层界面。 名称 圈层代号 底界深度KM 密度 物态 地壳 A 33 2.6-3.0 固态岩石 地 幔 上 地 幔 B 60 250 塑性软流圈(低速带) C 400 3.325.7 下 地 幔 D 2898 地 核 外 E 液态 过度 F 9.7-13(16) 固态 内 G 6381 一级界面有莫霍界面(地壳与地幔的分界),1909年南斯拉夫学者提出。 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的分界),1914年美国学者提出 (三)地壳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1.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分界,厚度(深度)在大洋地区和大陆地区不同 大陆区 陆壳 厚2070公里 平均33km 大洋区 洋壳 厚 510公厘 平均7km 2. 康拉德界面仅存在于陆壳中(1925年发现),是次一级界面, 深约10km。 界面之上,岩石平均密度2.67,花岗岩质, 称硅铝层Si-Al 界面之下,岩石平均密度2.9, 玄武岩质, 称硅镁层Si-Mg 3.陆壳与洋壳的区别 ①厚度不同,陆壳33公理,洋壳7公理; ②陆壳的物质组成为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 洋壳的物质组成只有硅镁层 3 促进地壳演变的地质作用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圈层,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部分,自形成以来其表面形态,内部结构和物质物质成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有的速度快而强烈,易为人们察觉,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有的却十分缓慢不易被发现,如山脉的上升、海底扩张等。促使这变化,发展的动力,都是自然动力。这些过程就是地质作用。 一、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促使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 构 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自然动力(地质动力)根据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动力(内生动力,内营力) 外动力(外生动力、外营力) 二、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于地球内部能源(自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等),在地壳深处产生的动力,作用于整个地壳(包括地表和深处)的作用。 类型包括 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构造运动(地壳运动) 三、 外动力地质作用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及地球重力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作用于地壳表层的各种作用。 类型包括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各种地质作用(内、外)在促使地壳物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建设性和破坏性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物质成分(矿、岩)、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另一方面又不断破坏原有的物质成分(矿、岩),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 正是由于地质作用的破坏建设再破坏再建设不断反复,促使地壳不断变化和发展。 地质学中涉及的问题无一不是与各种动力的地质作用有关,都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矿物、岩石、构造、地表形态、地层、生物) 因此,研究和阐明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规律是地质学的基本的内容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地震作用 地壳运动 内动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 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