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65-2013 P 备 案 号 J 1600 - 2013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 the hydraulic slip in construction 2013-06-24 发布 2014 -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e c h n i c a l sp e c i fi c a t i o n fo r sa fe t y o f t h e h yd r a u l i c sl i p fo r m i n c o n st r u c t i o n JGJ 65-201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4 年1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1 3 北 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e c h n i c a l sp e c i fi c a t i o n fo r sa fe t y o f t h e h yd r a u l i c sl i p fo r m i n c o n st r u c t i o n JGJ 65 2013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 行 ( 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 开本850X 1168毫 米1 / 3 2印张1 M字数46千字 2013年9月第一版 2013年9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0. 00元 统一书号15112 * 23752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 h t t p //w w w .c a bp .c o m .c n 网上书店 h t t p //w w w . c h i n a -bu i l d i n g , c o m . c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6 1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 号为J G J 65 - 2013,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 5.0.5、12. 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 G J 65 - 89同时废止。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6月2 4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一批) 〉的通知( 建 标[2008] 102号 文)的要求,规程修订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 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 4.施工现场;5.滑模装置制作与安装;6. 垂直运输设备及装 置;7.动力及照明用电;8.通信与信号;9 .防雷;10.消防; 11.滑模施工;12.滑模装置拆除。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 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政编码100088 。 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 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揽月机械有限公司 云南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东北电业管理局烟塔工程公司 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彭宣常王 健朱雪峰赵雅军 张良杰牟宏远谢庆华吴祥威 张志明吕小林王天峰唐世荣 刘小虞杨崇俭朱远江郭红旗 刘国恩褚 勤张宗建王 胜 张 骏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毛凤林张良予朱 嫵孙宗辅 耿洁明高俊峰汤坤林李俊友 施卫东肖 剑徐玉顺 次 1 总 则...............................................1 2术 语...............................................2 3基本规定...........................................4 4施工现场...........................................6 5滑模装置制作与安装.................................8 6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10 7动力及照明用电.....................................12 8 通信与信号......................................... 14 9 防雷............................................... 15 1 0消 防............................................. 16 1 1滑模施工......................................... 17 1 2滑模装置拆除.....................................20 本规程用词说明....................................... 21 引用标准名录......................................... 22 附条文说明......................................... 23 6 Contents 1 G e n e r a l P r o vi si o n s ................................... 1 2 Te r m s ............................................. 2 3 B a si c R e qu i r e m e n t ................................... 4 4 C o n st r u c t i o n S i t e ................................... 6 5 S l i p fo r m D e vi c e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I n st a l l a t i o n ............ 8 6 V e r t i c a l C o n ve yi n g E qu i p m e n t a n d D e vi c e ............ 10 7 Electricity Used for Power and Lighting ........................... 12 8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a n d S i g n a l ........................ 14 9 L i g h t n i n g P r o o f ................................... 15 10 F i r e -fi g h t i n g ..................................... 16 11 S l i p fo r m C o n st r u c t i o n ............................ 17 12 S l i p fo r m D e vi c e D i sm a n t l i n g ...................... 20 E xp l a n a t i o n o f W o r d i n g i n Th i s S p e c i fi c a t i o n ............ 21 L i st o f Q 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 22 A d d i t i o n E xp l a n a t i o n o f P r o vi si o n s .................... 23 7 1 . 0 .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保证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障质量,制定本规程。 1 . 0 . 2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采用液压滑动模板施工 的安全技术与管理。 1 . 0 . 3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0. 1 液压滑动模板 h yd r a u l i c sl i p fo r m 以液压千斤顶为提升动力,带动模板沿着混凝土表面滑动而 成型的现浇混凝土工艺专用模板,简称滑模。 2. 0. 2 滑模装置 sl i p fo r m d e vi c e 为滑模配制的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提升系统、施工精 度控制系统、水电配套系统的总称。 2. 0. 3 提升架 l i ft yo k e 滑模装置主要受力构件,用以固定千斤顶、围圈和保持模板 的几何形状,并直接承受模板、围圈和操作平台的全部垂直荷载 和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2. 0. 4 操作平台 w o r k i n g -d e c k 滑模施工的主要工作面,用以完成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灌等 项操作及堆放部分施工机具和材料。也是扒杆、随升井架等随升 垂直运输机具及料台的支承结构。其构造形式应与所施工结构相 适应,直接或通过围圈支承于提升架上。 2. 0. 5 支承杆 j a c k r o d e o r c l i m bi n g r o d e 滑模千斤顶运动的轨道,又是滑模系统的承重支杆,施工中 滑模装置的自重、混凝土对模板的摩阻力及操作平台上的全部施 工荷载,均由千斤顶传至支承杆承担。 2. 0. 6 液压控制台 h yd r a u l i c c o n t r o l u n i t 液压系统的动力源,由电动机、油泵、油箱、控制阀及电控 系 统 ( 各种指示仪表、信号等)组成。用以完成液压千斤顶的给 油、排油、提升或下降控制等项操作。 2.0.7 混凝土出模强度 c o n c r e t e st r e n g t h o f t h e c o n st r u c t i o n i n i t i a l se t t i n g 结构混凝土从滑动模板下口露出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 2. 0. 8 滑模托带施工 l i ft i n g c o n st r u c t i o n w i t h sl i p fo r m i n g 大面积或大重量横向结构( 网架、整体桁架、井字梁等)的 支承结构采用滑模施工时,可在地面组装好,利用滑模施工的提 升能力将其随滑模施工托带到设计标高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2.0.9 吊脚手架 h a n g i n g sc a ffo l d i n g 吊挂在提升架上的脚手架,分内吊脚手架和外吊脚手架,烟 囱等筒体结构在结构内外设置,有楼板的高层建筑在结构外侧设 置,用于进行操作平台下部的后续施工操作。 2. 0. 10 随升井架 sh a ft fr a m e w i t h sl i p fo r m w o r k i n g -d e c k 由井架、钢梁、斜拉杆、导索钢丝绳、导索转向轮、导索天 轮、吊笼等组成,安装在操作平台上,随操作平台上升的一种垂 直运输装置。 3基 本 规 定 3. 0.1滑模施工应编制滑模专项施工方案。 3 . 0 . 2 滑模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 2施工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3滑模装置设计、计算及相关图纸; 4滑模装置安装与拆除; 5滑模施工技术设计; 6施工精度控制与防偏、纠偏技术措施; 7危险源辨识与不利环境因素评价; 8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9季节性施工措施; 1 0消防设施与管理; 1 1滑模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 2通信与信号技术设计和管理制度; 1 3 应急预案。 3 . 0 . 3 滑模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负责人签字。施工单位应按审批后的滑模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3 . 0 . 4 滑模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人应按滑模专项施工方 案的要求向参加滑模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 全技术交底。参加滑模工程施工的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 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3 . 0 . 5 滑模装置的设计、制作及滑模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 B 501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 技术规范】 G J 80和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 G J 162的 规定。 3. 0 . 6 滑模施工中遇到雷雨、大雾、风 速10.8m /s以上大风 时,必须停止施工。停工前应先采取停滑措施,对设备、工具、 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切断操 作平台电源。恢复施工时应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 变形、损坏或脱落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3 . 0 . 7 滑模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应能适应高处作业环境。 3. 0 . 8 当冬期采用滑模施工时,其安全技术措施应纳入滑模专 项施工方案中,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 G J /T 104的有关规定执行。 3 . 0 . 9 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及拆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塔 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 B 5144、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 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 G J 196的规定。 3 . 0 .1 0 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及拆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施 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 B 10055及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 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 G J 215的规定。 3 . 0 . 1 1 滑模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物 防雷设计规范G B 50057的规定。 3 . 0 .1 2 滑模施工现场的动力、照明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 G J 46的规定。 3 . 0 .1 3 对烟类构筑物宜在顶端设置安全行走平台。 4施 工 现 场 4. 0 . 1 滑模施工现场应具备场地平整、道路通畅、排水顺畅等 条件,现场布置应按批准的总平面图进行。 4 . 0 . 2 在施工建( 构)筑物的周围应设立危险警戒区,拉警戒 线,设警示标志。警戒线至建( 构)筑物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高 度的1/10,且不应小于10m。对烟囱等变截面构筑物,警戒线 距离应增大至其高度的1/5,且不应小于25m。 4. 0 . 3 滑模施工现场应与其他施工区、办公和生活区划分清晰, 并应采取相应的警戒隔离措施。 4 . 0 . 4 滑模操作平台上应设专人负责消防工作,不得存放易燃 易爆物品,平台上不得超载存放建筑材料、构件等。 4. 0 . 5 警戒区内的建筑物出入口、地面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 应搭设高度不低于2. 5 m的安全防护棚;当滑模工程进行立体交 叉作业时,上下工作面之间应搭设隔离防护棚,防护棚应定期清 理坠落物。 4. 0 . 6 防护棚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棚结构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 2棚顶可采用不少于2层纵横交错的木跳板、竹笆或竹木 胶合板组成,重要场所应增加1层2 m m〜3 mm厚的钢板; 3建 ( 构)筑物内部的防护棚,坡向应从中间向四周,外 防护棚的坡向应外高内低,其坡度均不应小于1 5; 4当垂直运输设备穿过防护棚时,防护棚所留洞口周围应 设置围栏和挡板,其高度不应小于1200m m ; 5对烟囱类构筑物,当利用平台、灰斗底板代替防护棚时, 在其板面上应采取缓冲措施。 4 . 0 . 7 施工现场楼板洞口、内外墙门窗洞口、漏斗口等各类洞 口,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1楼板的洞口和墙体的洞口应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 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 2电梯井口应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 3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 设施与安全示警标志外,夜间应设红色示警灯; 4各类洞口的防护设施均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 4 . 0 . 8施工用楼梯、爬梯等处应设扶手或安全栏杆。采用脚手 架搭设的人行斜道和连墙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 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 G J 130的规定。独立施工电梯通 道口及地面落罐处等人员上下处应设围栏。 4 . 0 . 9各种牵拉钢丝绳、滑轮装置、管道、电缆及设备等均应 采取防护措施。 4. 0.1 0现场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垂直运输用的卷扬机,应布置在危险警戒区以外; 2当采用多台塔机同场作业存在交叉时,应有防止互相碰 撞的措施。 4. 0. 1 1当地面施工作业人员在警戒区内防护棚外进行短时间作 业时,应与操作平台上作业人员取得联系,并应指定专人负责 警戒。 5 . 0 . 1 滑模装置的制作应具有完整的加工图、施工安装图、设 计计算书及技术说明,并应报设计单位审核。 5 . 0 . 2 滑模装置的制作应按设计图纸加工;当有变动时,应有 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 5 . 0 . 3 制作滑模装置的材料应有质量合格文件,其品种、规格 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代用,应经设计人员同意。机具、器 具应有产品合格证。 5 . 0 . 4 滑模装置各部件的制作、焊接及安装质量应经检验合格, 并应进行荷载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滑模装置如经过改 装,改装后的质量应重新验收。 5 . 0 . 5 液压系统千斤顶和支承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千斤顶的工作荷载不应大于额定荷载; 2支承杆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千斤顶应具有防滑移自锁装置。 5 . 0 . 6 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上走道宽度不宜小于800m m,安装 的铺板应严密、平整、防滑、固定可靠。操作平台上的洞口应有 封闭措施。 5 . 0 . 7 操作平台的外侧应按设计安装钢管防护栏杆,其高度不 应小于1 800m m ;内外吊脚手架周边的防护栏杆,其高度不应小 于1200m m ;栏杆的水平杆间距应小于400m m,底部应设高度 不小于1 8 0 m m的挡脚板。在防护栏杆外侧应采用钢板网或密目 安全网封闭,并应与防护栏杆绑扎牢固。在扒杆部位下方的栏杆 应加固。内外吊脚手架操作面一侧的栏杆与操作面的距离不应大 于 100m m o 5. 0 . 8 操作平台的底部及内外吊脚手架底部应设兜底安全平网, 5滑模装置制作与安装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阻燃安全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安全网 G B 5725的规定。安全网的网纲应与吊脚手架的立杆和横杆连 接,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500m m ; 2在靠近行人较多的地段施工时,操作平台的吊脚手架外 侧应采取加强防护措施; 3安全网间应严密,连接点间距与网结间距应相同; 4当吊脚手架的吊杆与横杆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时,应采取 双扣件等防滑措施; 5在电梯井内的吊脚手架应连成整体,其底部应满挂一道 安全平网; 6采用滑框倒模工艺施工的内外吊脚手架,对靠结构面一 侧的底部活动挡板应设有防坠落措施。 5 . 0 . 9 当滑模装置设有随升井架时,在出入口应安装防护栅栏 门;在其他侧面栏杆上应采用钢板网封闭。防护栅栏、防护栏杆 和封闭用的钢板网高度不应低于1200m m。随升井架的顶部应设 有防止吊笼冲顶的限位开关。 5 . 0 . 1 0 当滑模装置结构平面或截面变化时,与其相连的外挑操 作平台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及时改装,并应拆除多余部分。 5 . 0 . 1 1 当滑模托带钢结构施工时,滑模托带施工的千斤顶,安 全系数不应小于2. 5,支承杆的承载能力应与其相适应。滑模托 带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应有确保同步上升措施,支承点之间的高差 不应大于钢结构的设计要求。 6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 6. 0.1滑模施工中所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应根据滑模施工特点、 建筑物的形状、高度及周边地形与环境等条件确定,并宜选择标 准的垂直运输设备通用产品。 6 . 0 . 2滑模施工使用的垂直运输装置,应由专业工程设计人员 设计,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应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 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等文件。 6. 0 . 3垂直运输装置应由设计单位提出检测项目、检测指标与 检测条件,使用前应由使用单位组织有关设计、制作、安装、使 用、监理等单位共同检测验收。安全检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 内容 1垂直运输装置的使用功能; 2金属结构件安全技术性能; 3各机构及主要零、部件安全技术性能; 4电气及控制系统安全技术性能; 5安全保护装置; 6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设施; 7空载和载荷的运行试验结果。 6 . 0 . 4垂直运输装置应按设计的各技术性能参数设置标牌,应 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作单位、制 作日期及设备编号等。设备标牌应永久性地固定在设备的醒 目处。 6. 0. 5对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应建立定期检修和保养的责任制。 6. 0 . 6操作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的司机,应通过专业培训、考 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6 . 0 . 7操作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的司机,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10 不得操作设备 1司机与起重物之间视线不清、夜间照明不足、无可靠的 信号和自动停车、限位等安全装置; 2设备的传动机构、制动机构、安全保护装置有故障; 3电气设备无接地或接地不良,电气线路有漏电; 4超负荷或超定员; 5无明确统一信号和操作规程。 6 . 0 . 8当采用随升井架作滑模垂直运输时,应验算在最大起重 量、最大起重高度、井架自重、风载、柔 性 滑道 ( 稳绳)张紧 力、吊笼制动力等最不利情况下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6 . 0 . 9 在高耸构筑物滑模施工中,当采用随升井架平台及柔性 滑道与吊笼作为垂直运输时,应做详细的安全及防坠落设计,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卡钳中楔块工作面上的允许压强应小于150MP a ; 2吊笼运行时安全卡钳的楔块与柔性滑道工作面的间隙, 不应小于2 m m; 3安全卡钳安装后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负荷试验,合格后 方可使用。 6 . 0 . 1 0吊笼的柔性滑道应按设计安装测力装置,并应有专人操 作和检查。每副导轨中两根柔性滑道的张紧力差宜为15〜 2 0 。当采用双吊笼时,张紧力相同的柔性滑道应按中心对称 设置。 6 .0.11柔性滑道导向的吊笼应采用拉伸门,其他侧面应采用钢 板或带加劲肋的钢板网密封,与地面接触处应设置缓冲器。 11 7动力及照明用电 7. 0 . 1滑模施工的动力及照明用电电源应使用220V /380V的 T N -S接零保护系统,并应设有备用电源。对没有备用电源的现 场,必须设有停电时操作平台上施工人员撤离的安全通道。 7. 0 . 2滑模操作平台上应设总配电箱,当滑模分区管理时,每 个分区应设一个分区配电箱,所有配电箱应由专人管理;总配电 箱应安装在便于操作、调整和维修的地方,其分路开关数量应大 于或等于各分区配电箱总数之和。开关及插座应安装在配电箱 内,配电箱及开关箱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 电安全技术规范J G J 46的规定。 7. 0. 3滑模施工现场的地面和操作平台上应分别设置配电f置, 地面设置的配电装置内应设有保护线路和设备的漏电保护盔,操 作平台上设置的配电装置内应设有保护人身安全漏电保护器。 附着在操作平台上的垂直运输装置应分别有上下紧急断电装置。 总开关和集中控制开关应有明显的标志。 7. 0 . 4当滑模操作平台上采用380V电压供电的设备时,应安 装漏电保护器和失压保护装置。对移动的用电设备和机具的电源 线,应采用五芯橡套电缆线,并不得在操作平台上随意牵拉,钢 筋、支承杆和移动设备的摆放不得压迫电源线。 7 . 0 . 5敷设于滑模操作平台上的各种固定的电气线路,应安装 在人员不易接触到的隐蔽处,对无法隐蔽的电线,应有保护措 施。操作平台上的各种电气线路宜按强电、弱电分别敷设,电源 线不得随地拖拉敷设。 7. 0 . 6滑模操作平台上的用电设备的保护接零线应与操作平台 的保护接零干线有良好的电气通路。 7 . 0 . 7从地面向滑模操作平台供电的电缆应和卸荷拉索连接固 12 定,其固定点应加绝缘护套保护,电缆与拉索不得直接接触,电 缆与拉索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000m m,电缆应有明显的卸荷 弧度。电缆和拉索的长度应大于操作平台最大滑升高度1 0 m以 上,其上端应通过绝缘子固定在操作平台的钢结构上,其下端应 盘圆理顺,并应采取防护措施。 7 . 0 . 8滑模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应保证工作面照明充足,其 照明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滑模操作平台上的便携式照明灯具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源, 其电压不应高于3 6 V ;潮湿场所电压不应高于24V ; 2当操作平台上有高于3 6 V的固定照明灯具时,应在其线 路上设置漏电保护器。 7. 0 . 9当施工中停止作业l h及以上时,应切断操作平台上的 电源。 13 8通信与信号 8 . 0 . 1在滑模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滑模操 作平台、工地办公室、垂直及水平运输的控制室、供电、供水、 供料等部位的通信联络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应包括 下列主要内容 1应对通信联络方式、通信联络装置的技术要求及联络信 号等做明确规定; 2应制定相应的通信联络制度; 3应确定在滑模施工过程中通信联络设备的使用人; 4各类信号应设专人管理、使用和维护,并应制定岗位责 任制; 5应制定各类通信联络信号装置的应急抢修和正常维修 制度。 8 . 0 . 2在施工中所采用的通信联络方式应简便直接、指挥方便。 8 . 0 . 3通信联络装置安装好后,应在试滑前进行检验和试用, 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8 . 0 . 4当采用吊笼等作垂直运输装置时,应设置限载、限位报 警自动控制系统;各平层停靠处及地面卷扬机室,应设置通信联 络装置及声光指示信号。各处信号应统一规定,并应挂牌标明。 8 . 0 . 5垂直运输设备和混凝土布料机的启动信号,应由重物、 吊笼停靠处或混凝土出口处发出。司机接到指令信号后,在启动 前应发出动作回铃,提示各处施工人员做好准备。当联络不清、 信号不明时,司机不得擅自启动垂直运输设备及装置。 8 . 0 . 6当滑模操作平台最高部位的髙度超过50m时,应根据航 空部门的要求设置航空指示信号。当在机场附近进行滑模施工 时,航空指示信号及设置高度,应符合当地航空部门的规定。 14 9防 雷 9 . 0 . 1滑模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滑模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应安装临时接闪器,当邻近防雷装 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覆盖滑模操作平台时,可不安装临时接闪器; 2临时接闪器的设置高度,应使整个滑模操作平台在其保 护范围内; 3防雷装置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通路,并应与接地体相连; 4接闪器的引下线和接地体应设置在隐蔽处,接地电阻应 与所施工的建( 构)筑物防雷设计匹配。 9 . 0 . 2滑模操作平台上的防雷装置应设专用的引下线。当采用 结构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连接处应焊接成电气通路,结构钢筋 底部应与接地体连接。 9 . 0 . 3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其电气 通路。 9 . 0 . 4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 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 构体应电气连接。 9 . 0 . 5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应同时重复接地,同 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 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9 . 0 . 6当遇到雷雨时,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撤出作业区,人体 不得接触防雷装置。 9 . 0 . 7当因天气等原因停工后,在下次开工前和雷雨季节之前, 应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在施工 期间,应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并应 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15 1 0 消 防 10. 0 . 1滑模施工前,应做好消防设施安全管理交底工作。 1 0 . 0 . 2滑模施工现场和操作平台上应根据消防工作的要求,配 置适当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并应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 的地点;消防器材设备附近,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1 0 . 0 . 3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的滑模工程,应设计、安装施工 消防供水系统,并应逐层或分段设置施工消防接口和阀门。 1 0 . 0 . 4在操作平台上进行电气焊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并 应经专职安全人员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作业,作业时现场应设专人 实施监护。 10. 0. 5施工消防设施及疏散通道的施工应与工程结构施工同步 进行。 1 0 . 0 . 6消防器材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应定期检查维修。 寒冷季节应对消防栓、灭火器等采取防冻措施。 10. 0. 7在建工程结构的保湿养护材料和冬期施工的保温材料不 得采用易燃品。操作平台上严禁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油布、 棉纱等应妥善处理。 16 11 滑 模 施 工 11.0.1滑模施工开始前,应对滑模装置进行技术安全检查,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及其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液压系统调试、检验及支承杆选用、检验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 B 50113中的规定; 3垂直运输设备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应试车合格; 4动力及照明用电线路的检查与设备保护接零装置应合格; 5通信联络与信号装置应试用合格; 6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施工安全的技术要求; 7消防、防雷等设施的配置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8应完成员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及有关人员的考核工作、 技术交底; 9各项管理制度应健全。 11. 0. 2操作平台上材料堆放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滑模专项施工 方案的限载要求,应在规定位置标明允许荷载值。设备、材料及 人员等荷载应均匀分布。操作平台中部空位应布满平网,其上不 得存放材料和杂物。 11.0.3滑模施工应统一指挥、人员定岗和协作配合。滑模装置 的滑升应在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施工指挥人员应经 常检查操作平台结构、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 在确认无滑升障碍的情况下,方可发布滑升指令。 11.0.4滑模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滑模装置,当发现有变 形、松动及滑升障碍等问题时,应及时暂停作业,向施工指挥人 员反映,并采取纠正措施。应定期对安全网、栏杆和滑模装置中 的挑架、吊脚手架、跳板、螺栓等关键部位检查,并应做好检查 17 记录。 1 1 . 0 .5 每个作业班组应设专人负责检查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混 凝土的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 2MP a〜0. 4MP a0 当出模混凝土发 生流淌或局部坍落现象时,应立即停滑处理。当发现混凝土的出 模强度偏高时,应增加中间滑升次数。 1 1.0.6混凝土施工应均匀布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应根 据气温变化和日照情况,调整每层的浇筑起点、走向和施工速 度,每个区段上下层的混凝土强度宜均衡,每次浇灌的厚度不宜 大于200m m。 1 1 . 0 .7 每个作业班组的施工指挥人员应按滑模专项施工方案的 要求控制滑升速度,液压控制台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 操作。 1 1 . 0 . 8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水平,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差 不得大于4 0 m m。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相对标高差不得大 于2 0 m m。液压操作人员应对千斤顶进行编号,建立使用和维修 记录,并应定期对千斤顶进行检查、保养、更换和维修。 1 1 . 0 .9 滑升过程中应控制结构的偏移和扭转。纠偏、纠扭操作 应在当班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按滑模专项施工方案预定 的方法并徐缓进行。当高耸构筑物等平面面积较小的工程采用倾 斜操作平台纠偏方法时,操作平台的倾斜度不应大于1。当圆 形筒壁结构发生扭转时,任意3 m高度上的相对扭转值不应大于 3 0 m m。高层建筑及平面面积较大的构筑物工程不得采用倾斜操 作平台的纠偏方法。 滑模平台垂直、水平、纠偏、纠扭的相关观测记录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 B 50113执行。 11. 0.1 0施工中支承杆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层同一平面内,相邻支承杆接头的竖向间距应大于 l m;支承杆接头的数量不应大于总数量的25,其位置应均匀 分布; 2工具式支承杆的螺纹接头应拧紧到位; 18 3榫接或作为结构钢筋使用的非工具式支承杆接头,在其 通过千斤顶后,应进行等强度焊接。 11. 0.1 1当支承杆设在结构体外时应有相应的加固措施,支承 杆穿过楼板时应采取传力措施。当支承杆空滑施工时,根据对支 承杆的验算结果,应进行加固处理。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支 承杆工作状态。当个别出现弯曲、彳頭斜等现象时,应及时查明原 因,并应采取加固措施。 11.0.12滑模施工过程中,操作平台上应保持整洁,混凝土浇 筑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平台上的碎渣及积灰,铲除模板上口和板面 的结垢,并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时清除吊脚手架、防护棚等上的坠 落物。 11.0.13滑模施工中,应定期对滑模装置进行检查、保养、维 护,还应经常组织对垂直运输设备、吊具、吊索等进行检查。 11.0.14构筑物工程外爬梯应随筒壁结构的升高及时安装,爬 梯安装后的洞口处应及时采用安全网封严。 19 1 2 滑模装置拆除 1 2 . 0 . 1滑模装置拆除前,应确定拆除的内容、方法、程序和使 用的机械设备、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当施工中因结构变化需局部 拆除或改装滑模装置时,应采取相关措施,并应重新进行安全技 术检查;当滑模装置采取分段整体拆除时应进行相应计算,并应 满足所使用机械设备的起重能力。 1 2 . 0 . 2滑模装置拆除应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拆除作业前应 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不宜中途更换作业人员。 1 2.0.3拆除中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和机具,应经检查,合格后 方准使用。 12.0.4拆除滑模装置时,在 建 ( 构)筑物周围和塔吊运行范围 周围应划出警戒区,拉警戒线,应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并应设 专人监护。 1 2 .0.5进入警戒线内参加拆除作业的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好 安全带,服从现场安全管理规定。非拆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拆除危险警戒线内。 12. 0 . 6应保护好电线,确保操作平台上拆除用照明和动力线的 安全。当拆除操作平台的电气系统时,应切断电源。 1 2 . 0 .7 滑模装置分段安装或拆除时,各分段必须采取固定措 施;滑模装置中的支承杆安装或拆除过程必须采取防坠措施。 12. 0 . 8拆除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分段滑模装置应在起重吊索绷紧后 割除支承杆或解除与体外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