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JCS 27.100 F07 备案号5077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1022 -2015 代替DLI T 1022 -2006 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on for fossil-fuel power plant simulator 2015-07-01发布2015-1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022 2015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 仿真机构成要素 2 4仿真机技术要求......... -.............. ........ .............. 4 5 性能指标 6测试 7 资料.............. ........ ... E ..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火电机组仿真机模型技术要求........................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火电机组仿真机开发资料要求.......... ..................... .. 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火电机组仿真机应用资料要求... ... .... ... ... ... -- 22 附录D(规范性附录〉火电机组仿真机典型故障仿真要求- .................. 24 DL/ T 1022 -2015 目lj昌 本标准依据GB厅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L/T1022-2006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DL厅102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对原标准仿真机构成要素进行了修改(见第3章)。 一一对仿真范围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增加了脱硫脱硝、化学水、空冷系统等内容(见4.3)。 一一对原标准的故障仿真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见附录D)。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修订〉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 学、南京工程学院、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永光、马士英、冷杉、董学育、周建章、徐纯毅。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DL/T1022-2006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自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电机组仿真机的组 求等。 2.5 2.6 2.7 2.8 2.9 2.10 本标准适用于以火力发电扭幽为仿 仿真simulation 建立物理模型和/或辄V 环境仿真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对自然及人造环境的仿真。 物理仿真physical simulation 使用物理模型对仿真对象的仿真。 数字仿真digital simulation 使用数字计算机和数学模型软件对仿真对象的仿真。 模拟仿真analogue simulation 使用模拟计算机和/或模拟电路对仿真对象的仿真。 DL I T 1 022 -2015 员培训为主要目的的仿真机。 DL/T 1022 -2015 2.11 逼真度fidelity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与仿真对象在特征、特性方面的相似程度。 2.12 实时仿真real-time simulation 仿真过程中,在任一实际时间段内表达了仿真对象相同时间段的特性。 2.13 仿真系统simulationsystem 利用仿真技术对仿真对象特征、特性或其他方面进行理想化近似表达的系统。 2.14 仿真机simulator 以运行技能培训为目的,利用仿真技术对参考机组特征、特性进行理想化近似表达的仿真系统装置。 2.15 参考机组referencepower plant 仿真针对的特定火力发电机组。 2.16 2.17 仿真计算机simulationcomputer 用于实施仿真的数字I算机。 培训环境training environment 受训人员接受培训时所处的环境。 2.18 盘台设备panelaud desk instrumentation 仿真机或参考机组控制室中的盘台及盘台上安装的仪器仪表设备。 2.19 激励式仿真stimulation 在仿真机中采用了与参考机组相同的全部或部分实际控制设备的仿真方式。 2.20 外部参数externalparameter 参考机组仿真范围内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相关联的参数。 3 仿真机构成要素 3.1 仿真机硬件构成 3.1.1 培训环境 培训环境包括仿真的控制室盘台设备或/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操作员站、屏幕显示装置等。 3.1.2 主计算机 主计算机应具有完成参考机组仿真模型的实时运算和仿真系统功能。 3.1.3 教练员站 教练员站包括显示和操作设各。教练员站用于控制仿真机运行,实现培训功能,监视与评价受训人 2 DL/T 1022 -2015 员操作。 3.1.4就地操作站 就地操作站包括显示和操作设备,可设计成模拟控制盘的形式。就地操作站用于实现在参考机组控 制室以外进行操作的仿真。 3.1.5 仿真操作员站 仿真操作员站包括显示和操作设各。仿真操作员站仿真参考机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操作员站功能。 3.1.6 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指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仿真系统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和交换。 3.1.7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指由模拟/数字、数字/模拟转换电路构成的设备,用于实现仿真计算机与仿真盘台设 备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和通信。 3.2 仿真机软件构成 3.2.1 过程模型软件 过程模型软件指对参考机组,在启动、停机过程中,正常、异常、事故工况下设备及系统的动态、 静态特性进行实时连续仿真的软件。 3.2.2控制系统仿真软件 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包括参考机组回路控制与逻辑控制的数学模型软件。 3.2.3 操作员站仿真软件 操作员站仿真软件指对参考机组操作员站的显示和操作功能进行仿真的软件。 3.2.4教练员站软件 教练员站软件指用于实现仿真机控制、培训和监视功能的软件。 3.2.5 仿真支撑软件 仿真支撑软件指支撑仿真模型软件和其他仿真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修改、运行及 数据管理的软件。 3.2.6 就地操作站软件 就地操作站软件指实现参考机组控制室外就地操作功能仿真的软件。 3.2.7环境仿真软件 环境仿真软件指对参考机组控制室盘台设备,火焰、水位监视器功能,声响等效果进行仿真的软件。 3.2.8诊断和测试软件 诊断和测试软件包括在线或离线诊断仿真装置硬件故障,帮助检查、维护系统和设备的测试软件。 3 DL I T 1022 -2015 3.2.9 工具软件和文档 工具软件和文档指用于仿真机使用、运行、维护的工具软件和相关的文档资料。 3.2.10 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实用程序。 4 仿真机技术要求 4.1 培训能力要求 4.1.1 培训能力 仿真机应具有向受训人员提供参考机组的各种运行特性的能力,在对参考机组进行正常操作、异常 操作或误操作,控制系统自动投入或切除,以及由教练员插入或取消模拟故障等情况下所产生的仿真机 结果响应,都应与参考机组的实际运行特性、运行规程和根据培训要求而设计的仿真机技术规范所描述 的响应一致或相像。 4.1.2 正常运行培训能力 仿真机可连续、实时地仿真参考机组的正常运行状况。仿真机的模型软件可根据具体的运行操作工 况,计算出相应的机组测点参数,通过仿真培训界面显示出来,提供正确的控制、报警和保护系统动作。 仿真机可提供的与参考机组相似的正常运行工况和操作过程应包括 a 从各设备完全停运的冷态工况启动,直到100负荷工况 b 机组从热态工况启动,直到100负荷工况 c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或整个机组跳闸后工况重新恢复,直到正常运行工况 d 机组从100负荷工况停机,直到热态工况,或冷却到冷态停运工况 e 各种工况下对设备或系统进行规程规定的试验和定期轮换(例如,联锁试验或汽轮机阔门试验 以及凝结水泵定期轮换等)。 4.1.3 故障处理培训能力 仿真机可实时地仿真参考机组设备故障、性能下降、装置损坏和自动控制功能失灵等异常和事故工 况。能仿真程度不同和渐变的故障(如锅炉管道泄漏、真空下降、凝汽器管道结垢等)。故障的仿真结 果应能正确反映真实故障过程。 仿真的故障可由仿真运算结果自然引发、受训人员误操作引发或教练员加入引发。仿真故障发生后, 仿真机的动态响应应与参考机组相同故障后的动态响应一致或相像,或与运行经验以及工程分析得到的 估计动态响应相符合。对于在参考机组中经操作能够处理的故障,受训人员可以通过仿真操作处理相应 的仿真故障。如果仿真操作处理不当,仿真机应产生与参考机组相应不当操作而产生的相同的事故扩展 现象。各种情况下均应与现场反应一致或相像。 4.1.4 仿真机运行极限 仿真机只限于在参考机组设计的运行极限范围内进行机组运行培训工作。如果仿真超出了这些范 围,就可能产生不良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当某些参数超出参考机组模型或己知机组工况限 制的预定极限时,仿真机应向教练员发出提示。 4 DL IT 1022 -2015 4.2 培训环境要求 4.2.1 控制盘台仿真 仿真控制室盘台在形状、尺寸、布局、颜色和功能性构造等方面宣与参考机组主控制室的盘台相同 或相像。盘台在物理逼真度上的差异不应影响培训效果。 4.2.2 控制界面仿真 a b c d c 教练员咐哼方式不应严重影响控制室环境的仿真侬; f 控制室、 火电机组仿真协主享用于火电机组主控伽撞撞行人员的培训,对参考机组仿真的范围应主要以满足 该目的而确定。.」J / 机组的设备和系统, 仿真范围应包括参考机主在启停飞运行、试验和故障处理过提牛需要互主控制室外进行的操作和监 视,以及这些操作和监视所涉及i始考机组的设挝且磊'呕望操作回瞌视、设备和系统应是被主控制 室运行人员特别关注的。 4.3.3 外部参数 对于机组运行人员不可控制而又影响机组运行特性的因素,如煤种、环境温度、电网频率等要作为 仿真的外部参数给予设置。外部参数可由教练员站进行更改,并能够正确地影响到仿真结果。 4.4 教练员站培训功能要求 4.4.1 对仿真机的控制功能 a 装入参考机组数学模型软件。 b 装入和存储参考机组的仿真初始工况。 教练员站应提供用于不同培训目的初始工况,教练员可从教练员站上选择这些初始工况。应有 5 DL/T 1022-2015 如下典型的参考机组仿真初始工况 I 冷态 2]设备己送电工况; 3 热态 4 极热态 5 吹扫前工况 6 冲转前工况 7 并网前工况 8 50负荷 9 75负荷; 10 100负荷。 除上述初始工况外,仿真机应提供足够多的备用初始工况存储点,并能根据需要加入、修改或 删除初始工况。 c 运行和冻结模型z启动数学模型运算和暂停数学模型运算。 d]模型加速和减速g对局部或全部机组数学模型进行加速或减速运算。对局部机组数学模型加速 或减速运算应不影响运算结果的精度。局部加减速率应达IO倍。 e 快存z在模型运算中将当前的运算结果保存起来,该功能可由教练员设置定时自动进行,也可 由教练员手动进行。可存储的运算结果点数量和可设置的定时间隔应使回退和重演功能满足培 训的需要。 f 回退将仿真运行工况返回到已经历过的某一快存点,并可自该工况重新开始仿真培训。 g 重演将仿真运行工况返回到已经历过的某一快存点,并可自该工况开始将经历过的仿真过程 自动重新演示。自动演示过程可随时终止。 h 事件记录将仿真过程中的仿真培训操作和仿真过程中发生的报警等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自动 记录。该记录的内容应满足对仿真培训效果分析的需要。 i]状态检查g在装入仿真机初始工况后,自动检查仿真盘台上的操作设备状态是否与该工况一致, 对不一致的操作设备状态点以明晰的方式提示出来,以便更正。 4.4.2 仿真故障加入功能 在培训过程中,教练员应可方便地自教练员站选取和加入已设计的参考机组仿真故障,以培训受训 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4.4.3 监视功能 a 参数监视z以数据列表、曲线、棒图或其他图形方式显示仿真计算数据,供教练员了解培训情 况。教练员可选择需显示的数据。 b 受训人员技能辅助评价z教练员站应有受训人员操作技能水平的辅助评价功能,评价的依据和 标准可由教练员配置和设定。 4.4.4 外部参数设置功能 教练员站应能设置和更改如煤种、环境温度、电网频率等参考机组仿真的外部参数。 4.5 硬件要求 4.5.1 仿真控制盘台 见4.2节。 6 DL/T 1022-2015 4.5.2 主计算机系统 主计算机系统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仿真功能及逼真度要求的条件下,应具有50以上的冗余CPU 处理能力和50以上的冗余内外存空间。应具有不低于IOOMbi饨的网络通信处理能力。 4.5.3其他计算机 仿真操作员站计算机、就地操作员站计算机、教练员站计算机、火焰水位声响的仿真计算机等都应 具有足够的CPU处理能力、内外存配置和不低于IOOMbi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能力,以满足实时仿真的 需要显示器的尺寸、外观与参考机组的相应设备一致或相像色彩、分辨率指标应不低于参考机组的 相应设备的指标。 4.5.4 输入/输出接口系统 输入/输出接口系统应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通用组件设各,并且能满足本标准规定的仿真机实时性能 指标。 4.5.5环境仿真系统 仿真的火焰、水位监视器外观应与参考机组的监视器外观相同或相像,应具有不低于参考机组监视 器的色彩和分辨率指标。仿真控制室灯光照明应与参考机组控制室灯光照明相同或相像。仿真的报警装 置产生的声响应与参考机组的相同或相像。 4.5.6 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应具有不低于IOOMbi蚀的数据通信能力,应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 4.6 软件要求 4.6.1 基本技术要求 除计算机操作系统、随计算机提供的实用软件和输入/输出接口中的软件等之外,仿真系统所有软件 均应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或仿真语言编制。软件的开发应遵守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应有详细文档资 料,具有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 4.6.2 参考机组过程模型软件 参考机组过程模型是指除控制系统以外的火电机组生产流程设备和系统的数学模型。 过程模型的建立以参考机组的生产工艺流程、系统结构设计、机组设计计算和机组运行数据资料为 依据。过程模型以实际物理过程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采用火力发电相关 专业理论对过程的数学描述方法建立。难于用基本原理建立数学描述的局部系统可采用相关专业公认的 经验公式、拟合函数等方法建立。 参考机组过程模型应是可反映机组各种可能运行工况动态和静态特性,且能满足实时运算要求的数 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对火电机组设备及系统全范围和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连续的仿真。 过程模型应能接受所有的培训操作输入,并计算产生所有参考机组中供监视、控制和其他运行用途 的仿真计算数据输出。 过程模型软件应使仿真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与参考机组相同或相像。 参考机组过程模型软件应以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 火电机组仿真机模型技术要求见附录Ao 7 DL/ T 1022 -2015 4.6.3 控制系统仿真软件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在功能上实现1I的仿真,其调节特性和控制逻辑应与参考机组相同。控制 系统数学模型应采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 控制系统的模型软件可与机组过程模型软件混合建立,也可以其他方式独立建立。独立建立的控制系 统数学模型与参考机组数学模型的连接和数据传输应保证仿真的实时性,并满足仿真机培训功能的要求。 4.6.4 操作员站仿真软件 操作员站仿真软件应实现参考机组运行人员所使用的操作员站人机界面功能的仿真。运行人员监视 使用的画面应实现1 I的仿真,操作方式和功能应与参考机组的相同。画面更新操作的响应、速度与参 考机组的相同。 4.6.5 就地操作站软件 就地操作站软件应能够实现与运行相关的就地操作的仿真。 4.6.6 教练员站软件 应实现4.4中描述的教练员站的培训功能要求。所有功能应方便教练员使用。 4.6.7 仿真支撑软件 可支撑仿真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修改和实时运行功能以及仿真数据管理功能。对 于仿真机的用户,仿真支撑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修改功能是可选项。 4.6.8 诊断和测试软件 可实现仿真装置硬件故障的在线或离线诊断,提供检查或维护系统和设备的功能。 5 性能指标 5.1 静态特性指标 仿真机静态指标评价宜以参考机组满负荷和某些较高负荷点的设计参数或运行数据为依据。在进行 逼真度试验时,在50以上高负荷范围内应有不少于三个负荷点的逼真度评价。 8 a 仿真机的仿真仪表误差应不大于参考机组相应的仪表、变送器及有关仪表系统的累积误差。 b 数学模型静态特性应保证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c 关键参数的计算值与参考机组相应的参数值的偏差应不超过测量仪表量程的士1;非关键参 数的计算值与参考机组相应的参数值的偏差应不超过测量仪表量程的5。关键参数指直接关 系到机组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参数。典型关键参数有 1 主蒸汽流量、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 2 给水流量 3 电功率 4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喷水流量 5 过热器出口温度和压力 6 高压缸第一级压力; 7 再热器出口温度和压力 8 凝汽器压力 5.2 a 9)燃料量 10)总风量 11)排烟温度。 6 测试 6.1 e 网络设备的配置及性能。 f 环境仿真系统的配置、性能及逼真度。 g 投影仪、打印机等其他设备的配置及性能。 6.2 软件系统测试 仿真机软件系统测试的范围包括 a 模型软件测试,通常包括 1)模型仿真范围的完整性; 2)模型的稳定性 3)启停操作时的动、静态特性 4)在各种故障及故障处理时的动、静态特性 DL/T 1022-2015 仿真结果和参考机组的热 9 DL/T 1022-2015 5)控制系统特性 6)模型运算的实时性。 b 操作员站仿真软件测试,通常包括 1)画面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画面的逼真度及图标、数据的刷新特性; 3〕操作响应的实时性。 c 就地操作员站软件测试,通常包括z 1就地操作的项目和在生产流程中的位置; 2)操作画面的布局及人机友好性 3)就地操作的响应和实时性。 d 环境仿真软件测试,通常包括2 1)火焰仿真画面的逼真度 2)工况变化时火焰画面更新的实时性 3)水位仿真画面的逼真度 4)声响仿真的逼真度。 e]教练员站软件测试,通常包括2 1教练员站的控制功能 2)教练员站的故障加入功能; 3〕教练员站的监视和评价功能。 f 支撑软件测试,通常包括z 1)模型的建立、修改、调试、运行、监视、数据管理、文件管理功能 2)仿真机功能的建立和修改功能。 g 操作系统检查,通常包括2 1操作系统版本 2)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其他实用软件完各性。 6.3 可靠性测试 仿真机可靠性指标的统计和检验。 7资料 7.1 基本要求 资料是仿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用户技术人员对仿真机进行安装、运行和维护的需要以及仿 真机开发的需要。资料应主要用中文编写,部分进口设备的随机资料,可以用原文提供。 7.2仿真机开发资料 仿真机开发资料见附录B火电机组仿真机开发资料要求。 7.3 仿真机应用资料 仿真机应用资料见附录C火电机组仿真机应用资料要求。 7.4 仿真机典型故障 仿真机典型故障见附录D火电机组仿真机典型故障仿真要求。 10 A.1 总体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火电机组仿真机模型技术要求 DL/T 1022-2015 火电机组数学模型主要由锅炉系统模型、汽轮机系统模型或者燃气轮机模型、电气系统模型和控制 系统模型组成。对模型技术的要求包括仿真范围和仿真特性两个方面。 A.1.1 仿真范围总体要求 根据参考机组的实际系统和仿真机用户的要求,确定出需要仿真的各个设备和系统,以及各系统仿 真的详细程度。 确定仿真范围的指导原则如下 a 火电机组仿真机的设计以培训火电机组主控制室的运行人员为主要目的。 b 操作员在参考机组控制室内所有的监视和操作,以及这些监视和操作所涉及的机组设备、系统, 都应予以仿真。 c 在参考机组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操作过程中必要的就地操作和监视,及其所涉及的设备和系 统应该予以仿真,这些操作、监视、设备和系统应是被主控制室运行人员特别关注的。 A.1.2 仿真特性要求 数学模型应以物理机理为基础,以参考机组的设计数据、计算数据、现场运行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 仿真数学模型。模型应完整地仿真参考机组的静态特性和动态过程特性,并包含所有与过程相关的故障 特性,应满足逼真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仿真机的数学模型应满足 a]各热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应严格遵守工质在各相域内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能 如实反映工质的热力学特性。 b 流动过程数学模型应充分体现不同流体、流态的流动特性。真实反映工质压力、温度的变化。 反映通道形状、工质积聚等对流动的影响。 c 传热过程数学模型中应考虑金属热容的影响,真实反映热惯性现象,同时传热面金属温度的计 算可满足金属温度检测仿真的需要,计算结果可用于进一步的仿真计算(如热膨胀、胀差、应 力仿真〉。 d 换热系数的计算应以该换热过程的实际特性要求为依据,全面考虑换热方式(辐射换热、对流 换热、传导换热、凝结换热、沸腾换热等〉和工质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考虑换热面污染(如 积灰、结垢〉的影响。 e]各调节阀门或挡板的数学模型以其特性曲线为依据,能真实再现执行机构的调节特性。 f 泵、风机等设备应根据设各的特性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准确反映设备启停及工况变动时压力、 流量、电流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模型中应考虑泵的汽蚀和风机的喘振现象的仿真。 g 仿真数学模型能实现机组各种运行工况的仿真,包括各种启停操作、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工况 的仿真,通过仿真控制室设各观测到的受训人员的操作结果(包括正确操作或误操作〉与实际 机组相一致。 h 控制系统仿真数学模型应完全复现参考机组的控制和逻辑关系,包括控制逻辑、顺控逻辑、各 种联锁保护逻辑等。 11 DL/ T 1022 -2015 电气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反映电气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能够正确仿真保 护、自动装直及控制信号回路,在系统或设备故障及事故情况下的动态响应应正确反映操作 过程,其逻辑关系、动作结果和产生的现象与实际相符。 A.2 常规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发电机组模型技术要求 A.2.1 锅炉系统模型技术要求 A.2.1.1 锅炉系统仿真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 a 锅炉汽水系统。 b 锅炉风烟系统。 c 燃料制备或油气输送系统与燃烧系统。 d 吹灰系统。 e 疏水、排汽与排污系统。 f 脱硫、脱硝系统。 g 压缩空气系统。 A.2.1.2 锅炉系统的数学模型应满足 a 汽水系统的数学模型应根据流体汽相和液相的变化,以及受热面的不同分段建立模型。 b 正确反映汽水系统各个环节的动态特性及不同燃烧工况下各受热面间的热量分配情况。 c 正确反映风机的动态特性及风烟系统参数的变化(如流量、温度、压力)对各受热由换热和炉 内燃烧传热状况的影响。 d 正确反映燃料制备系统各设备(如磨煤机、给煤机、给粉机等〉的动态特性。 e 炉内燃烧模型能反映不同工况条件(如不同配风工况、燃料量变化、燃油工况、燃烧器倾角改 变等〉对炉内换热的影响及燃烧状况变化时炉内燃烧产物的变化。 f 正确反映吹灰系统的手动控制和程序控制以及对换热的影响。 A.2.2 汽轮机系统模型技术要求 A.2.2.1 汽轮机系统的仿真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 a 汽轮机本体。 b 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c 回热抽汽系统。 d 辅汽系统。 e 凝结水系统。 f 除氧给水系统。 g 加热器及疏水系统。 b 轴封系统。 凝汽器及真空系统。 j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 k 润滑油系统。 1 循环冷却水系统或空冷系统。 m)工业水系统。 n 热网系统。 。)发电机冷却系统和密封油系统。 p 抗燃油系统。 12 A.2.3.1 a b c d e f g h i j A.2.3.2 DL/T 1022-2015 a b c d e f g 、、,,, LU a b d e 13 DL/T 1022-2015 。正确反映高、低压厂用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与故障条件下的动态特性。 g 正确反映厂用电系统中高、低压电动机启动、运行、停机、保护、故障操作,6kV、400V母线 的重要负荷对厂用电母线电压的影响;反映厂用电故障对汽轮机、锅炉重要辅机的影响。 h]正确反映直流系统、柴油发电机组、UPS系统的电流、电压等相互关系。 。正确反映电气主接线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异常运行工况,以及各种运行方式的切换。 A.2.4 控制系统模型技术要求 A.2.4.1 控制系统仿真范围包括z a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CS)。 b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燃料调节系统、二次风风量调节系统、送风机调节系统、引风机调节 系统、锅炉给水调节系统、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燃泊压力调节系 统等。 c 顺序控制系统cscs〕。 d]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 e 保护和联锁系统。 f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 g]汽轮机自动调节系统,包括轴封高压/低压调节系统、除氧器水位/压力调节系统、凝汽器水位 调节系统、给水泵/凝结水泵最小流量调节系统、高/低压加热器水位调节系统等。 h 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CBPC)。 i 电气控制系统(ECSo j 紧急跳问系统(ETS)。 k 上述各控制与保护系统的全部子系统。 A.2.4.2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应满足z a 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态结果与设计资料相符,并满足机组正常和故障运行的需要。 b 调节系统的功能、特性与参考机组基本相同,调节系统品质不低于实际系统。 c]调节系统逻辑动作准确无误。 d 各调节系统的手/自动切换逻辑及方式与设计资料完全一致。 e 各顺序控制功能组的逻辑动作关系及显示方式与设计资料一致。 f 燃烧器管理系统或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逻辑关系、操作及操作响应与设计资料一致。 g 热工信号逻辑关系正确,光字盘、音响装置及计算机控制系统操作员站上发出的报警信号与设 计资料一致。 h]各种保护和联锁系统的动作逻辑及动作结果与设计资料一致。 i 电液调节系统动作可靠,能完全适应各种不同运行工况。 A.3 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模型技术要求 A.3.1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仿真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z a 循环流化床锅炉汽水系统。 b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烟系统。 c 燃料、石灰石制备与燃烧系统。 d]吹灰系统。 e]疏水、排汽与排污系统。 A.3.2循环流化床锅炉数学模型应满足z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满足常规燃煤机组模型要求的基础上,风烟系统的模型还应该满 14 DL/T 1022-2015 足如下要求 a 正确仿真循环流化床的点火和启动方式(如床下点火方式、分床点火方式〉;正确反映出点火 时床层升温过程以及各种参数的变化。 b 正确仿真炉内物料的流化,反映炉内气固浓度分布情况以及炉内温度分布情况。 c 正确反映流化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和石灰石添加量以及循环倍率之间的关系。 d 正确反映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以及循环倍率和流化风速以及颗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e]正确反映炉内密相区和稀相区对水冷壁以及其他受热面的对流和辐射传热。 f 正确反映出燃料颗粒的粒径以及化学组成对炉膛气固浓度分布、温度分布以及传热效果的 影响。 g 正确仿真石灰石制备系统。 A.3.3汽轮机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模型技术要求 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中的汽轮机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的仿真范围和模型技术要求与常规 燃煤机组的要求相同。 A.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模型技术要求 A.4.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仿真范围包括以下系统= a 燃气轮机压气机。 b 燃气轮机透平。 c]燃烧室。 d 燃料气化净化和压缩系统。 e 余热锅炉。 f 蒸汽轮机。 g 给水和凝结水系统。 h 减速齿轮箱。 i 发电机组。 j 控制泊及润滑油系统。 k]公用系统。 A.4.2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数学模型应满足 a 正确建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的数学模型。 b 能正确反映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启停过程和事故工况。 c]建立燃气轮机压气机、燃料压缩机的喘振模型,正确反映各参数变化对喘振曲线、防喘振执行 机构的影响。 d]建立发电机组单轴或多轴控制系统模型,实现正确的冲转并网和升负荷过程。 e 建立余热锅炉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公用系统等模型,实现机组闭环调节、逻辑控制和联锁 保护。 f 仿真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电气设备的有关操作和显示应与参考机组一致。 15 DL IT 1022 -2015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火电机组仿真机开发资料要求 B. 1 基本要求 不同类型和用途的仿真机,其开发所需要的资料有所不同。以下资料内容适用于全范围仿真机。对 于原理型或简化型仿真机,其资料需求有所不同。仿真机开发资料基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a 控制室资料; b 参考机组系统资料 c 参考机组设备资料 d 参考机组运行资料。 B.2 控制室资料 主要包括 a 控制室盘台结构图 b 盘台盘面布置图 c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 d 仪表清单,包括仪表种类、开孔尺寸型号、刻度、记录仪笔数、显示的参数名称等 e 盘台仪表及操作设备的标示牌,包括颜色、字形、尺寸、位置; f 全部光宇牌,包括颜色、尺寸、内容及位置; g 仿真机控制室结构图,包括平面图、室内高度、电源位置等。 B.3 参考机组系统资料 主要包括 a 参考机组系统描述 b 机组热力系统图册; c 机组电气系统图册; d 管道仪表图 e 控制系统描述 f 控制系统图 g 功能逻辑图; h 主要设备规范 i 监控系统拷屏图 j 参考机组运行规程 k 设备参考手册。 B.4 参考机组设备资料 B.4.1 锅炉及其辅机或附属设备 B.4.1.1 锅炉 锅炉资料包括 16 a b c d e f g h j B.4.1.2 、、J、,J、BJ、,J abed B.4.1.3 a b c B.4.1.4 a b B.4.1.5 燃烧器 a b B.4.1.6 吹灰器 a 吹灰器说明书; b 吹灰器安装位置图 c 吹灰器控制逻辑 d 吹灰器电机电流和工质压力 e 操作手册。 B.4.1.7 锅炉安全门 a 通流量 b 启座/回座压力定值。 B.4.1.8 给煤机 a 说明书 DL/T 1022-2015 17 DL/T 1022-2015 b]特性曲线; c 结构图; d 堵煤状态下电动机最大电流; e 额定工况电动机电流及空载电流。 B.4.1.9 磨煤机 a 说明书; b 特性曲线; c 纵剖面图 d 堵煤状态下最大电流; e 额定工况电动机电流及空载电流; f 电动机所挂母线说明。 B.4.1.10 给粉机 a]说明书 b 特性曲线 c 堵粉状态下电动机电流 d 正常运行工况电动机电流及空载电流; e 电动机所挂母线说明。 B.4.1.11 风机 a 风机说明书; b]特性曲线; c 额定工况电动机电流及空载电流; d 电动机所挂母线说明 e]电动机控制逻辑 f 入口导叶特性和调整仔程时间, g 出口挡板特性和调整行程时间 h 汽动设备的相关资料; i 变频设备相关资料。 B.4.1.12风门和挡板 a]类型 b 特性曲线 c 特定工况通流量 d 全行程开启/关闭时间 e 失去驱动动力时的位置; f]所挂电源母线说明。 B.4.1.13 原煤仓/煤粉仓 结构尺寸图。 18 B.4.2 汽轮机及其辅机或附属设备 B.4.2.1 3气耳t机 a]设计规范 b 汽轮机说明书, c 汽轮机系统热平衡图 d]汽轮机运行规程 e 汽轮机本体纵剖面图 f 主汽门特性曲线 g 调节汽门特性曲线; h 转子转动惯量和情走曲线 i]转子l陆界转速 j 汽轮机冷态/热态/极热态启动曲线 k 汽轮机正常/滑参数停机曲线 DL/T 1022-2015 I 典型稳定运行工况下蒸汽温度、压力、流量以及金属温度、抽汽压力、抽汽流量和胀差等。 B.4.2.2凝汽器 a]设计规范 b 结构图及尺寸 c 拙气器或真空泵的设计规范 d 真空破坏门的设计规范; e]热井结构图及尺寸 f 换热管根数及尺寸 g]热井溢流管安装位置。 B.4.2.3 热交换器 a 设计规范 b 类型、形状及尺寸 c 纵剖面图 d 换热管根数及尺寸。 B.4.2.4水箱、油箱和容器 a 形状和尺寸 b 纵剖面图 c 排放管位置图。 B.4.2.5 水泵 a 说明书 b 特性曲线 c 电动机容量及特定工况电流 d]电动机所挂母线说明 e 汽动设备的相关资料 19 DL/T 1022 -2015 f 变频设备相关资料。 B.4.2.6 阀门 a 阀门类型; b 间门特性 c 全行程开启/关闭时间 d 失去控制动力时的位置 e 动力电源母线说明。 B.4.3 发电机及其辅机或附属设备 a 励磁系统说明书及设备规范 b 发电机空载、负载饱和特性曲线 c 发电机不同负荷工况的设计数据 d 主变压器、厂用高压变压器的设备规范及其冷却系统的结构参数 e 低压厂用变压器设备规范及主要技术参数 f 运行规程(包括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规程) g 额定工况及其他工况下运行记录数据(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励磁系统等〉 h 额定工况下定子铁芯温度、线圈温度、冷却水温、氢温等记录数据; i 励磁机额定工出卡的定于铁芯植度、线圈温度、冷却风温等记录数据。 B.4.4 控制系统 B.4.4.1 操作员站 a 操作员手册 b 操作员站画面 c 操作员站动态信息包括所有动态操作、动态显示信息及标签名; d 操作员站各种记录功能说明、记录格式和内容 e 报警及趋势数据库标签清单 f 标签数据库清单。 B.4.4.2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系统〉 a 系统说明; b SAMA图或组态图及组态说明; c 系统调试报告。 B.4.4.3 Iii页序控制系统(SCS系统〉 a 系统说明 b 逻辑图或组态及说明 c SCS系统调试报告。 B.4.4.4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系统〉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