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矿石凡是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就叫做矿石。 2、废石在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以及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夹石,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则称为废石。 3、矿体矿石的聚集体叫做矿体。 4、金属矿石作为提取金属成分的矿石,称为金属矿石。 9、矿田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叫矿田。 10、井田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个矿井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11、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12、阶段高度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阶段高度。 13、阶段斜长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沿矿体的倾斜距离。 14、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称为矿块。 15、采区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定距离,掘进采区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这个单元称为采区。 16、矿石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17、含水性矿石或岩石吸收和保持水分的性能。 18、碎胀性矿岩破碎后,碎块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其体积比原岩体积要增大,这种性质称为碎胀性。 19、碎胀系数矿岩碎胀后的体积与原岩体积之比称为碎胀系数(或松散系统)。 20、矿体厚度矿体上盘与下盘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前者称做垂直厚度或真厚度,后者称作水平厚度。 21、矿床开拓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以便把地下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称为矿床开拓。为此目的而掘进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 {矿床开拓为了开采地下矿床,需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系统,称为矿床开拓。为了开拓矿床而掘进的井巷,称为开拓巷道。} 22、采准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 23、采准系数每一千吨采出矿石量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米数。 24、采准的工作比重采准切割巷道的采出矿量Tˊ与矿块采出的矿石总量T之比。 25、切割工作是指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拉底或切割槽),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称为辟漏),为以后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 26、三级储量将矿石储量按开采准备程度划分为开拓储量、采准储量、备采储量三级,称为三级储量。 27、开拓储量凡设计所包括的开拓巷道,均开掘完毕,构成主要运输,通风系统。并可掘进采准巷道者,则在此开拓巷道水平以上的设计储量。 28、采准储量在已开拓的矿体范围内,按设计规定的采矿方法所需掘进的采准巷道均已完毕,则此矿块的储量,叫采准储量。 29、备采储量已做好采矿准备的矿块,完成了拉底空间或切割槽、辟漏等切割工程,可以立即进行采矿时,则此矿块内的储量称备采储量。 30、矿石损失凡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在数量上的减少,叫做矿石损失。 31、矿石损失率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与工业储量之比,(用表示)。 32、矿石回采率开采过程中,采出的纯矿石量与工业储量之比,(用表示)。 33、矿石贫化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质量的降低,叫矿石贫化。 34、废石混入率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与采出的矿石量之比率。() 34、矿石贫化率因混入废石量和在个别情况下高品位粉矿的流失而造成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率,叫做矿石贫化率。(或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对采出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5、崩落带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称为崩落带。 36、移动带崩落带边界起至出现变形的地点,称为移动带。 37、崩落角从地表崩落带的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连线和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称为崩落角。 38、移动角从地表移动带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39、落矿回采工作中,将矿石从矿体分离下来并破碎成一定块度的过程,称为落矿。 40、矿石合格块度爆破崩矿时,矿石破碎到适合放矿和运输条件的最大允许块度。 41、不合格大块大于合格块度尺寸的矿石块,称为不合格大块简称大块。 42、不合格大块产出率不合格大块数量与全部崩落的矿石数量之比,称为不合格大块产出率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43、矿石运搬将回采崩落的矿石,从工作面运搬到运输水平的过程。 44、重力运搬回采崩落的矿石在重力作用下,沿采场溜至矿块底部放矿巷道,直接装入运输水平的矿车中,这种从落矿地点到运输巷道全程上的自重溜放矿石方法,称为重力运搬。 45、地压管理地压使开采工艺复杂化,并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为保证正常回采,而采取的减少或避免地压危害的措施,或积极利用地压进行开采,这种工作就是地压管理。 46、采矿方法为了很好地回采矿石而在矿块中所进行的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的总和,就称为采矿方法。 47、平场浅孔留矿法回采时,为了便于工人在留矿堆上进行凿岩爆破作业,局部放矿后应将留矿堆表面平整,叫作平场。 48、撬顶平场时,将顶板和两帮已松动而未落下的矿石或岩石撬落,以保证后续作业的安全,叫作撬顶。 49、二次破碎崩矿和撬顶时落下的大块,应在平场时破碎,以免卡塞漏斗,这叫二次破碎。 49、放出体设从漏孔放出矿石量Q时,矿石Q在采场崩落矿岩堆中原来占有的形体称为放出体。 50、放出椭球体当无边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得出,放出体为一近似椭球体,故称之为放出椭球体。 50、松动椭球体在矿岩堆中产生移动(松动)的部分称为松动体,它的形状也近似一个椭球体,称之为松动椭球体。 51、放出漏斗覆岩下放矿过程中,在松动范围内各水平层构成漏斗状凹下,称之为放出漏斗。 ------------------------------------------------------ 二、填空 1、根据所含金属种类不同,金属矿石可分贵重金属矿石、有色金属矿石、黑色金属矿石、稀有金属矿石和放射性矿石。 2、按所含金属成分数目,金属矿石可分为单金属矿石和多金属矿石。 3、金属矿石按其所含金属矿物性质、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可分为自然金属矿石、氧化矿石、硫化矿石、混合矿石。 4、结块性是指采下的矿石,在遇水和受压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连结成整块的性质。 矿石的结块性,对放矿、装车及运输等生产环节,均可造成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某些采矿方法的顺利使用,造成矿石结块的因素一般有①矿石中含有粘土质物质,受湿及受压后粘结在一起;②高硫矿石遇水后、由于矿石表面氧化,形成硫酸盐薄膜,受压后连结在一起。 5、按矿体形状分类,可分为层状矿床、脉状况床、块状矿床。 6、按矿体倾角分类,倾角小于5为水平和微倾斜矿体,倾角为530为缓倾斜矿体,倾角为3055为倾斜矿体,倾角大于55为急倾斜矿体。 7、矿体按厚度分类,矿体厚度在0.8米以下为极薄矿体;薄矿体厚度在0.84m之间;中厦矿体厚度为41015m;厚矿体厦度为101540m;极厚矿体厚度大于40m。 8、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可分为下行式和上行式两种,在生产实际中, 一般多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 9、按回采工作对主要开拓巷道(主井、平硐)的位置关系,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可分为前进式开采、后退式开采和混合式开采。 10、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可分为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四个步骤。 11、某地下矿山,单个矿块的采准切割巷道总长度68米,采切巷道掘进时回采矿石607.68t,矿房矿柱回采矿石量2848.32t,矿块回采矿石总量3456t,则采准系数为23.9m/kt,采准工作比重17.6。 12、回采工作包括落矿、矿石运搬和地压管理三项主要作业。 13、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的开拓方法可概括为单一开拓法和联合开拓法两大类。其中单一开拓法包括平硐开拓法、斜井开拓法、竖井开拓法、斜坡道开拓法。联合开拓法包括平硐与井筒联合开拓法,明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 14、平硐开拓法按照平硐与矿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垂直矿体走向下盘平硐开拓法、垂直矿体走向上盘平硐开拓法、沿矿体走向平硐开拓法。 15、按斜井和矿体的相对位置,斜井开拓法可分为脉内斜井开拓法、下盘斜井开拓法。 16、按竖井与矿体的相对位置,竖井开拓法可分为下盘竖井开拓法、上盘竖井开拓法、侧翼竖井开拓法。 17、采用斜坡道开拓法进行矿床开拓时,按照斜坡道的几何类型,斜坡道可分为螺旋式斜坡道和折返式斜坡道。 18、在确定开拓方案时,主井、副井等的位置是统一考虑研究决定的,根据主、副井的位置关系,主、副井布置方式可分为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两种形式。 19、金属矿山主溜井,按外形特征与转运设施可分为垂直式溜井、倾斜式溜井、分段式溜井三种形式(或垂直式溜井、倾斜式溜井、分段直溜井、阶梯式溜井)。 20、井底车场根据开拓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竖井井底车场、斜井井底车场。 21、竖井井底车场形式按使用的提升设备分类罐笼井底车场、箕斗井底车场、罐笼箕斗混合井井底车场。 22、竖井井底车场形式按服务的井筒数目分类单一井筒的井底车场、多井筒井底车场。 23、竖井井底车场形式按矿车运行系统分类尽头式井底车场、折返式井底车场、环形井底车场。 24、矿井生产能力在30104t/a以上时,井底车场可选用环形或折返式井底车场;1030104t/a的矿井,可采用折返式井底车场;10104t/a以下的矿井可采用尽头式井底车场。 25、凿岩爆破方法落矿可分为浅孔落矿、中深孔落矿、深孔落矿和药室落矿四种。 26、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矿石坚固性、矿石裂隙性、矿体厚度、自由面数目。 27、深孔落矿时,深孔可按垂直、倾斜、水平三种方式布置,每种又可扇形、平行、束状布孔。 28、深孔挤压落矿方案有向相邻松散介质挤压落矿和限定空间(小补偿空间)挤压落矿两种方案。 29、矿石运搬方法有重力运搬、机械运搬、爆力运搬和水力运搬等。 30、机械运搬方法又分为电耙运搬、振动给矿机运搬、输送机运搬与自行设备运搬。 31、矿石运搬方式选用电耙运搬方式时,受矿巷道可分为漏斗式、堑沟式、平底式 三种形式。 32、矿山支护中,锚杆的力学作用主要有悬吊作用、组合作用、挤压作用。 33、充填空区时,根据充填材料的成分和输送方法不同,可分为干式充填、水力充填、胶结充填。 34、采矿方法包括采准、切割和回采三项工作。 35、按照回采时地压管理方法的不同,采矿方法可分为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 36、浅孔留矿采矿法的回采工作包括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平场、撬顶和二次破碎)、大量放矿(最终放矿及矿房残留矿石的回收)等。 37、根据落矿方式不同,阶段矿房法可分为水平深孔阶段矿房法和垂直深孔阶段矿房法。 38、根据所选取凿岩设备的不同,垂直深孔落矿阶段矿房法可分为分段凿岩和阶段凿岩两种方案。 39、垂直深孔落矿阶段矿房法回采前,需开出矿房全高的垂直切割槽,开掘切割槽的方法主要有浅孔拉槽法、垂直深孔拉槽法、水平深孔拉槽法。 40、采空区处理方法主要有崩落围岩处理采空区、充填空区、封闭空区。 41、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按分段逐个进行回采;第二、在每个分段下部设有出矿专用的底部结构(底柱)。 42、应用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时,放矿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可实施的放矿方案主要有平面放矿、立面放矿、斜面放矿。 43、按崩落矿石获得补偿空间的条件不同,挤压爆破可分为小补偿空间挤压爆破和向崩落矿岩挤压爆破两种方案。 44、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覆岩下放矿的,新建矿山采用此方法开采围岩稳固的盲矿体,需要人工强制放顶时,按照覆盖层与回采工作先后不同,可分为集中放顶、边回采边放顶、先放顶后回采三种形成覆盖层的方案。 45、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充填采矿法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 46、根据所采用的充填科和输出方法不同,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1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采矿法。 47、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矿床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 48、矿体为厚矿体,阶段生产能力在60150104t/a的矿山,阶段巷道多采用脉外平巷加穿脉形式布置;当开采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且通过能力达150300104t/a时,可采用上下盘沿脉加穿脉(或环形布置)布置形式。 49、矿块采准包括采准巷道和切割巷道等巷道工程,采准工程量的大小一般常用采准系数和采准工作比重两项工作指标衡量。 50、爆破法落矿时,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矿石坚固性、矿石的裂隙性、矿体厚度、自由面数目。 51、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体厚度由薄至厚和极厚),是房柱采矿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三、选择题 1、与采场运搬方式密切相关的因素有(矿体倾角) 2、对金属矿床开采影响较大的地质条件因素有 ABCDE A.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 B.矿石品味变化大; C.地质构造复杂; D.矿岩坚固性大; E.金属矿床大量含水 3、矿田与井田的关系(矿田有时包括数个井田,有时等于井田) 4、衡量采准工程量大小常用的指标是 A.采准系数; D. 采准工作比重。 5、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ABCD A.基建与生产费用应最小; B.尽可能不留保安矿柱; C.有方便和足够的工业场地; D.掘进条件良好等。 6、金属矿山开采时,下面不属于回采工作主要作业的是D. 二次破碎 7、下面对浅孔落矿描述正确的是B. 孔径一般为3046mm,孔深小于3~5m; 8、大多数金属矿床矿石坚硬,通常情况下,适合于金属矿床开采的落矿方法是A. 凿岩爆破方法落矿; 9、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有多种,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是C. 矿体倾角; 10、矿石运搬时,采用从落矿地点到运输巷道全程靠自重溜放矿石的方法为重力运搬,下列选项适合重力运搬的是A. 开采急倾斜薄和极薄矿脉; 11、对重力运搬叙述不正确的是C.采场矿石重力运搬时受矿体倾角影响很大,因此水平矿体不能采用重力运搬方式; 12、采场中矿石借自重经漏斗式受矿巷道放出时,下列对漏斗式受矿巷道描述不正确的是B. 漏斗形状(有方形和圆形)对于受矿条件有着本质上的影响;(没有) 13、下面不属于空场采矿法的是D. 分层崩落采矿法 14、下面对房柱采矿法描述正确的是C. 房柱采矿法适用于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 15、下面对浅孔留矿法叙述正确的是C. 采用电耙出矿时,电耙巷道需单独通风; 16、关于垂直深孔球状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VCR法)论述不正确的是D.由于采用深孔爆破,因此其大块产出率较高,且矿石爆破效果不理想。(球状药包爆破队矿石的破碎效果较好,降低了大块产出率,有利于铲运机装运。) 17、关于采空区处理论述不正确的是C. 充填采空区与充填采矿法在充填工艺上的要求是一致的,并没有区别; 充填采空区与充填采矿法在充填工艺上有不同的要求 它不是随采随充,而是矿房采完后一次充填,因此,充填效率高。在充填前,要对一切通向空区的巷道或出口进行坚固地密闭。 如用水力充填时,应设滤水构筑物或溢流脱水;干式充填时,上部充不满,充填不密实;胶结充填时,充填料的离析现象严重。 18、下列崩落采矿方法中不属于深孔或中深孔落矿的采矿方法是A. 单层崩落采矿法; 崩落采矿法是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方法,即随着崩落矿石,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以控制和管理地压。这是崩落法的基本特征。 崩落采矿法包括(1)单层崩落法,(2)分层崩落法(3)分段崩落法,(4)阶段崩落法。 前两种方法用浅孔落矿,一次崩矿量小,在矿石回采期间,工作空间需要支护,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近,崩落上面岩石用以充填采后空间。工艺过程较复杂,生产能力较低,但矿石损失贫化较小。 后两种方法常用深孔或中深孔落矿,一次崩矿量大,生产能力高,在崩落岩石覆盖下放出矿石,矿石损失贫化大。 【崩落法的分类】 单层崩落法(长壁式崩落发、短壁式崩落法、进路式崩落法); 分层崩落法; 分段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发); 阶段崩落法(阶段强制崩落法、阶段自然崩落法); 19、下列崩落采矿方法中不属于浅孔落矿的采矿方法是B. 阶段崩落采矿法; 20、关于垂直深孔落矿的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论述不正确的是D. 该采矿方法出矿强度大,可实现分采分出。 考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评价 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不能分采分出,以矿体中不含较厚的岩石夹层为好。在矿体倾角大回采分段高的情况下,矿石必须无自燃性和粘结性。 21、崩落法采矿永久损失的矿柱矿量是B 下盘残留矿量; 22、下面采矿方法中属于一步骤回采的采矿方法是D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23、下面采矿方法中属于二步骤回采的采矿方法是A 浅孔留矿法; 24、空场法的矿块回采顺序A 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25、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步骤是B 矿床开拓、采准与切割、回采; 26、薄矿体开采过程中,与矿体倾角密切相关的是D 采场运搬形式 27、充填体对矿柱的作用是B 控制地压和限制围岩移动变形 28、急倾斜薄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时,矿石借助自重由采场经放矿口直接放出,所采用的矿石运搬方式C重力运搬; 29、采用房柱采矿法开采缓倾斜薄矿体时,使用电耙设备将崩落矿石由采场耙至放矿溜井,采用运搬方式为A 机械运搬; 30、开采40倾角矿体时,依靠爆破时产生的能量将矿石抛掷到受矿巷道中,所采用运搬方式D 爆力运搬 31、浅孔留矿法在采场中留的矿石主要是为了B 作为向上回采的工作台 四、简答 1、矿岩稳固性的概念是什么主要受哪些因素制约根据矿石和岩石的稳固程度,主要分为哪几种情况 答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影响矿岩稳固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它不仅与矿岩的成分、结构、构造、节理状况、风化程度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还与开采过程所形成的实际状况有关如巷道的方向及其形状、开采深度等。 矿岩的稳固性对选择采矿方法及地压管理力法,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矿石或岩石的稳固程度,可分为五种情况 (1)极不稳固的 是指掘进巷道或开辟采场时,不允许有暴露面积,否则可能产生片帮或冒落现象。在掘进巷道时,须用超前支护方法进行维护。 (2)不稳固的 在这类矿石或岩石中,允许有较小的不支护的暴露空间,允许面积在50m2以内。 (3)中等稳固的 是指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50200m2。 (4)稳固的 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为200800 m2。 (5)极稳固的 不需文护的暴露面积在800 m2以上。 稳固性与坚固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在节理发育、构造破碎地带,矿岩的坚固性虽好,但其稳固性却大为下降。因此,二者不能混同。 2、影响阶段高度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答(1)矿体的倾角、厚度、沿走向的长度; (2)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3)采用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 (4)阶段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时间; (5)阶段矿块的回采条件; (6)每吨矿石的基建开拓和采准费用; (7)每吨矿石所摊的提升、排水及回采费用; (8)地质勘探和生产探矿的要求、矿床勘探类型和矿体形态变化。 3、简述矿石损失的原因。 答矿石损失的原因主要是开采损失和非开采损失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开采损失 1)采下损失 a遗留在采场充填料中的损失;b遗留在采场内放不出来的损失;c运输途中的损失。 2)未采下损失 a设计应当开采而未采下的损失;b留下各种矿柱不能全部采出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 1)由于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而产生的损失 a在断层和褶皱带等地质构造内,由于矿床受到损坏,而不能全部采出的损失; b矿体边缘复杂,不能全部采出的损失; c地下涌水量大,致使个别矿体或其一部分不能采出造成损失。 2)留永久矿柱造成的损失。为保护井筒、地面构筑物、铁路、河床及村庄等需保留保安矿柱而不能回采的损失。 4、简述矿石贫化的原因。 答(1)采矿过程中,废石的混入;(2)采矿过程中,高品位粉矿的损失(3)采矿过程中,有用成分氧化或被析出等。 5、简述降低损失与贫化的措施。 答为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减少矿石损失与贫化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提高矿产原料的数量与质量,应针对产生矿石损失与贫化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1)加强地质测量工作,及时为采矿设计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便正确确定采掘范围,减少废石混入量和矿石损失量。 (2)选择合理的开拓方法,尽可能避免留保安矿柱。 (3)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及时回采矿柱和处理采空区。 (4)选则合理的采矿方法及其结构参数,改进采矿工艺,以减少回采的损失与贫化。 (5)改革底部出矿结构,推广无轨装运卸设备和振动放矿设备,加强放矿管理,以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矿石贫化率。 (6)选择适宜的提升、运输方式和盛器,避免多次转运矿石,以免减少粉矿损失。 6、矿石贫化率和废石混入率二者的区别 答(1)废石混入率反映回采过程中废石混入的程度;矿石贫化率反映回采过程中矿石品位降低的程度,故矿石贫化率又可称为矿石品位降低率。 (2)按混入废石是否含有品位,就可在数值上区分二者关系 当混入废石不含品位(α0)时,二者在数值上相等,即ρr。 当混入废石含有品位时,则矿石贫化率应小于废石混入率,即ρ<r。 废石混入率和矿石贫化率是表示在开采过程中矿石质量降低的两个不同概念的指标。应当分别进行计算,而不应误将废石混入率作为矿石贫化率来进行计算。 7、与下盘竖井开拓相比,上盘竖井开拓存在哪些缺点 上盘竖井开拓法在矿体上盘岩石移动带以外开掘竖井,再掘进阶段石门通达矿体。这种开拓方法与下盘竖井开拓比较存在严重的缺点,主要是 (1)上部阶段要掘进很长的石门,(2)基建时间长,(3)基建初期投资较大。 8、采用上盘竖井开拓时须考虑哪些条件 答(1)根据地面地形条件,矿体下盘是高山,而上盘地形平坦,采用上盘竖井,井筒的长度较小。 (2)根据矿区地面地形条件及矿区内部和外部的运输联系,选矿厂和尾矿库只宜布置在矿体上盘方向,这时采用上盘竖井可使运输线路缩短,从而降低了铺设运输线路的投资及运输费用。 (3)下盘地质条件复杂,不能避开破碎带或流沙层和涌水量很大的含水层。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掘进竖井是很困难的。 9、采用侧翼竖井开拓时,掘进速度受到一定限制,试简述在哪些条件下采用侧翼竖井开拓 答1上、下盘地形和岩层条件不利于布置井筒,矿体侧翼有合适的工业场地,选矿厂和尾矿库以布置在矿体的侧翼为宜。这时采用侧翼竖井,可使地下和地面运输的方向一致。 2矿体倾角较缓,竖井布置在下盘或上盘时石门都很长。 3矿体沿走向长度小,阶段巷道的掘进时间不长,运输费用也不大。 10、对比螺旋式斜坡道与折返式斜坡道,简述二者的优缺点。 答(1)螺旋式斜坡道的优点 1)由于没有折返式那么多的缓坡道,故在同等高程间,螺旋式较折返式的路线短,开拓工程量小; 2)与溜井等垂直井巷配合施工时,通风和出渣较方便; 3)适合圆柱矿体的开拓。 (2)螺旋式斜坡道的缺点 1)掘进施工要求高(改变方向、外侧超高等);2)司机能见距离小,故安全性较差;3)车辆轮胎和差速器磨损增加;4)道路维护工作量大。 (3)折返式斜坡道的优点 1)施工较易;2)司机能见距离大,行车较安全;3)行车速度较螺旋式的大,排出有害气体量较少;4)道路便于与矿体保持固定距离;5)道路易于维护。 (4)折返式斜坡道的缺点 1)较螺旋式开拓工程量大;2)掘进时需要有通风和出渣用的垂直井巷配合; 3)斜坡道布置的灵活性较螺旋式斜坡道差。 11、选择螺旋式斜坡道或折返式斜坡道形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斜坡道的用途 如果主斜坡道用于运输矿岩,且运输量较大,则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宜;辅助斜坡道可用螺旋式斜坡道。 (2)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较长的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好。 (3)开拓工程量除斜坡道本身的工程量外,还应考虑掘进时的辅助井巷工程和各分段的联络巷道工程量。 (4)通风条件斜坡道一般都兼作通风井,螺旋式斜坡道的通风阻力较大,但其线路较短。 (5)斜坡道与分段的开口位置 螺旋式斜坡道的上、下分段开口位置应布置在同一剖面内,折返式斜坡道的开口位置可错开较远。 12、平硐开拓与井筒开拓(竖井和斜井)比较,有哪些优点 答(1)基建时间短因为平硐施工简便,施工条件好,比竖井或斜井的掘进速度快得多。 (2)基建投资少平硐的单位长度掘进费用比井筒低的多,维护费用也少。用平硐开拓时基建工程量小,没有井底车场,硐口设施简单,不需建设井架和提升机房,所需重型设备少,所以投资费用省。 (3)排水费用低一般自流排水。 (4)矿石运输费用低在单位长度内,平硐每吨矿石的运输费比井筒每吨矿石的提升费用低得多。 (5)通风容易,通风费用低往往可自然通风,困难时期加扇风机。 (6)生产安全可靠平硐的运输能力达,运人、运货安全性好。 平硐优点很多,因此,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矿体或矿体的上部,只要地形合适,平硐开拓是首选方案,主平硐长度一般以3000-4000米以下为宜。超过此长度时,应考虑采用其他开拓方法,否则有可能拖延基建时间。 13、竖井与斜井比较,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1)基建工程量斜井长,石门短,井底车场比竖井井底车场简单。 (2)井筒装备竖井井筒装备复杂,而斜井内管道、电缆、提升钢丝绳比竖井要长。 (3)地压和支护斜井承压大,维护费用高。 (4)提升竖井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提升费用低。斜井提升设备的修理费和钢丝绳磨损大。 (5)排水斜井排水管道长,设备费、安装费、修理费较大,同时因摩擦损失消耗的动能较大,故排水费用比竖井高。 (6)施工竖井比斜井容易机械化,采用的施工设备和装备较多,要求技术管理水平较高;斜井施工较简便、需要的设备和装备少。当斜井倾角较缓时,成井速度比竖井快。 (7)安全竖井井筒不易变形,提升过程中停工事故较少;斜井井筒易变形,提升容器易发生脱轨、脱钩等事故。 14、斜坡道与其它主要开拓巷道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答与竖井、斜井相比,斜坡道具有许多优点 (1)矿体开拓快投产早; (2)斜坡道可代替主井或副井; (3)节省大量钢材; (4)产量大,效率高,能实现地下开采的综合机械化。 斜坡道的缺点 (1)当使用无轨设备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时,排出的废气污染井内空气,需加大矿井通风量致使通风费用增加。 (2)无轨设备投资大,维修工作量大,备品备件需要量大。 15、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必须满足哪些要求 答(1)确保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建立完善的通风、提升、运输、排水、充填等矿山服务系统; (2)技术可靠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以保证矿山企业的均衡生产并顾及到矿山发展远景; (3)基建工程少,投资省,经济效益好; (4)不留或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 (5)地表总平面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15、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是 (1)基建与生产费用应最小; (2)尽可能不留保安矿柱; (3)有方便和足够的工业场地; (4)掘进条件良好等。 16、在具体选择开拓巷道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 (2)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 (3)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 (4)矿石的岩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井巷位置应避免开凿在含水层、受断层破坏和不稳固的岩层中,尤其应避开岩溶发育的岩层和流沙层。井筒一般均应打检查钻孔,查明地质情况。选用平硐时,应制作平硐所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质纵剖面图,查明地质和构造情况。 (5)井巷位置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应使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如选厂和冶炼厂位于矿区内,选择井筒位置时,应选择最短最方便的路线向选厂或冶炼厂运输矿石 (6)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筑物不受山坡滚石,山崩,雪崩的危害,这在高山地区非常重要 (7)井巷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米以上,以免被洪水淹没,同时也应根据运输的要求稍高于选厂贮矿仓卸矿口的地面水平,保证重车下坡运行 (8)井筒(或平硐)位置应避免压矿,尽量位于岩层移动带以外,距地面移动界限最小距离应大于20M,否则应留保安矿柱。 (9)井巷出口位置应有足够的工业场地,以便布置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调车场、堆放场地和废石场等。同时应尽可能不占农田或少占农田。 (10)改建或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充分利用。 17、主井、副井采取集中布置方式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 (1)工业场地集中,可减少平整工业场地的土方石量。 (2)井底车场布置集中,生产管理方便,可减少基建工程量。 (3)井筒相距较近,开拓工程量少,基建时间较短。 (4)井筒集中布置,有利于集中排水。 (5)井筒延深时施工方便,可利用一条井筒先下掘到设计延深阶段,则延深另一井筒时可采用反掘的施工方法。 缺点 (1)两井相距较近,若一井发生火灾,往往危及另一井的安全。 (2)主井为箕斗井时,卸矿时粉尘飞扬至副井附近,污染通风,需设隔尘措施。 17、风井的布置方式、优缺点。 按进风井和排风井的位置关系,风井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中央并列式、中央对角式、侧翼对角式。 中央式的优点 1)地面构筑物布置集中。 2)入风井和排风井布置在岩石移动带以内时,可共留一个保安矿柱。 3)入风井和排风井掘完之后,可很快连通,因此能很快地开始回采; 4)井筒延深方便;可先下掘排风井,然后自下向上反掘入风井。 中央式的缺点 1)采用中央式通风时,风路很长,扇风机所需负压大,而且负压随回采工作的推进不断变化; 2)当用前进式回采时,风流容易短路,造成大量漏风; 3)如果其他地方无安全出口,当地下发生事故时,危险性大。 对角式的优点 1)负压较小且稳定,漏风量较小,通风简单可靠而且费用较低; 2)当地下发生火灾、塌落事故时,地下工作人员较安全; 3)如果在井田两翼各布置一条排风井,一条井发生故障时,可利用另一条维持通风。 对角式的缺点 1)井筒间的联络巷道很长,而且要在回采开始之前掘好,故回采时间较迟; 2)掘两条排风井时,掘进和维持费用较大。 18、简述井下破碎系统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 答适用条件 (1)阶段储量较大的大型矿山适于设置地下破碎站,采矿下降速度快的中小型矿山不宜设置;(1分) (2)采用大量落矿的采矿方法或岩石坚硬大块产出率高; (3)井筒采用箕斗提升,地面用索道运输。 地下破碎的优点 (1)减少二次爆破工作量,节省爆破材料,提高放矿劳动生产率和采场生产能力; (2)减少放矿巷道中因二次爆破而产生的炮烟及矿尘,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安全性; (3)经地下破碎后,块度较小,可增加箕斗的有效载重,减轻装载时的冲击力和对设备的磨损,增加生产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提升设备自动化,提高矿井提升能力。 地下破碎的缺点 (1)必须开凿地下破碎硐室,破碎机上部需设长溜井(储矿仓),下部需设粗碎矿仓,增加基建工程量和投资; (2)地下破碎硐室通风防尘比较困难,需采取专门的措施解决; (3)地下破碎机的管理与维修不如地面方便; (4)地下采装运设备需与破碎机配套,才能发挥地下破碎机作用。 19、采用充填采矿法开采时,充填井的位置选择应符合那些条件 答(1)布置在矿体中央位置;若矿体分布范围大或有几个矿体,则按区或按矿体布置几个充填井,务使充填料的运输功最小; (2)由采石场(或尾矿库)至充填井再达所辖充填采空区或采场,构成顺向运输,尽量减小充填料的运输功; (3)地面地形条件应对运送充填料有利; (4)直接借充填料重力溜放的废石井或借水力运输砂石、尾砂的充填钻孔,要求其所通过的岩层坚硬、稳固、无裂隙,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5)地下各阶段间转运充填料的充填井,可利用岩层整体性好、耐磨性强的探矿天井; (6)各采空区或采场的充填井,一般靠近其中央位置。 20、简述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 答1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面与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建立良好的升、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 2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矿山企业均衡地生产; 3基建工程量最少,尽量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 4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 5不留和少留保安矿拄,以减少矿石损失; 6与开拓方案密切关联的地面总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21、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如矿体的厚度、倾角、偏角、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等。 2地质构造破坏,如断层、破碎带等。 3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坚固性、稳固性等。 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地下水、溶洞的分布情况。 5地表地形条件,如地面运输条件、地面工业场地布置、地表岩层崩落和移动范围,外部交通条件、农田分布情况等。 6矿石工业储量、矿石工业价值、矿床勘探程度及远景储量等。 7选用的采矿方法。 8水、电供应条件。 9原有井巷工程存在状态。 10选厂和尾矿库可能建设的地点。 用综合分析方法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步骤如下 (1)开拓方案初选; (2)开拓方案的初步分析比较; (3)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在技术经济比较中,一般要计算和对比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①基建工程量、基建投资总额和投资回收期; ②年生产经营费用、产品成本; ③基本建设期限、投产和达产时间; ④设备与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用量; ⑤采出的矿石量、矿产资源利用程度、留设保安矿柱的经济损失; ⑥占用农田和土地的面积; ⑦安全与劳动卫生条件; ⑧其他值得参与技术经济比较评价的项目。 [More]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对落矿工作有哪些要求 答对落矿的要求是 (1)工作安全; (2)在设计范围内崩矿完全,而对其外部破坏最小; (3)矿石破碎块度均匀,尽量减少需要二次破碎的大块; (4)满足矿块生产能力的要求; (5)落矿费用最低应综合考虑其它过程的要求。 22、采场矿石重力运搬方法的应用范围收哪些因素的限制,应用条件 采场矿石重力运搬方法的应用范围,主要受矿体倾角、矿石性质和回采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应用条件 (1)当用空场采矿法时,矿体倾角一般不小于5055才能应用重力运搬; (2)用崩落采矿法时,矿石能沿6580的倾斜面借重力向下滚动; (3)当矿体倾角小于上述数值时,应用重力运搬的条件是,矿体厚度大,可以在底板岩石中开掘放矿漏斗。 23、简述电耙运搬矿石的主要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答电耙运搬优点电靶具有构造简单、设备费用少、移动力便、坚固耐用、修理费用低和适用范围广等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