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 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公示稿 宁波市盛甬海洋技术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005953676444 二〇二三年八月 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 项目地址 浙 江省 宁 波市 镇 海区 项目性质 公益性 √ 经营性 用海面积 2.7287公顷 投资金额 14596万 用海期限 40年 预计就业人数 占用岸线 总长度 0m 邻近土地平均价格 1235.5万元/公 顷 自然岸线 预计拉动区域经济产值 人工岸线 填海成本 309万元/公顷 其他岸线 海域使用类型 用海方式 面积 具体用途 建设填海造地 0.0825公顷 道路 建设填海造地 2.6462公顷 道路 摘 要 1、项目用海基本情况 1用海位置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选址 位于泥螺山围区西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已获自 然资源部备案自然资办函〔2023〕407号。 2用海内容 拟建滨海东路长约2.9km, 横断面24m。道路北起望海路,中间穿越已确权 海龙路,规划海凤路,南至规划海呈路。全线含桥梁2座,同步实施排水、交通 安全设施、照明、绿化等。 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海陆分界线从道路中间穿过,道路东侧部分涉及用海。 3用海需求 用海类型交通运输用海编码3路桥用海编码34; 用海方式填海造地编码1 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3; 用海面积2.7287公顷; 用海期限40年。 2、用海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镇海片区经济 发展的需要。项目所在围区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备 案。本项目作为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 一方面是对存量围填海的有效利用、加 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另一方面其建设有利于落实城市规划、完善区 域路网结构建设,保障该区域后续各类项目的开工建设,带动周边存量围填海使 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用海是必要的。 3、规划符合性 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项目属于杭州湾工业与城 镇用海区代码A3-1 。 本项目将建设市政道路工程,对于保障工业城镇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符合该区的主导功能,在落实围填海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的 基础上,本项目建设符合“杭州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各项海域管理要求和环境保 护要求。 I 本项目建设符合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 果 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 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 本项目建设符合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及自 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 见的函。 4、 占用岸线情况 项目不占用岸线。 5、利益相关者协调情况 本项目建设可能对泥螺山围区的生态修复工程、泥螺山围垦塘二线、海 龙路二线海塘~一线海塘工程、**供电工程、***公司***产业集聚项目等用 海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项目宗海界定需做好与周边相关工程的权属衔接工作,同时安排好施工时 序,避免交叉施工,在划定的范围内实施,做好施工协调工作、营运期管理工作, 采取必要的相关安全保护措施。本项目主要建设于泥螺山围垦塘二线基础上, 需按二线海塘报废相关要求进行建设。 本项目建设单位已取得各利益相关单位及协调部门同意项目实施的意见。 6、 资源生态影响性及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1生态评估 项目用海位于泥螺山围区内,引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 目生态评估报告中围区对海域水动力、冲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 工程主要占用原有潮间带滩涂,造成堤线附近边滩的淤积,对外围影响甚微; 工程占用人工岸线,工程的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岸线资源,不会造成岸线侵蚀,不 会影响通航安全。根据2022年实测水下地形及历史地形数据分析,由于海堤外 侧属淤涨型海涂,新泓口及泥螺山工程完工后,在无新建工程影响的情况下,冲 淤量小。受杭甬高速复线建设的影响,围区东堤外侧与高速间区域呈现显著的淤 积态势,高速外侧海域冲淤变化较小,局部有所冲刷。 工程主要造成围区内的生物掩埋,对围区外生态环境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 运行以来海域环境和生态系统逐步稳定和平衡。工程对周边的生态保护红线没有 Ⅱ 明显影响,且没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工程所在海域符合该区域海洋功 能区划的管控要求。 2资源影响分析 项目用海面积为2.7287公顷,原围填海造成的滩涂资源减少2.7287公顷, 本次道路建设不会再对滩涂资源造成损失。 道路所在的历史围填海工程实施直接占用部分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栖息 地,使这部分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直接灭亡;围填海工程范围水域内的浮游生 物、渔业资源也失去生存栖息地,导致该范围内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损失,这 些影响是不可逆的。 本报告引用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估算 结果,并根据项目用海面积与泥螺山围区面积的占比,计算项目造成的海洋生物 资源损失得到造成鱼卵、仔鱼、游泳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潮间带生物、 底栖生物一次性生物损失量分别为1.7410个、0.8710⁴尾、0.25kg、 1.44101⁰cells、1.35107个、0.4t 、2.52kg 。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害总额约为 15.5万元。 3生态影响分析 本项目位于泥螺山围区内。围区内建设不会影响外侧水动力、冲淤、生态环 境。施工期、运营期做好相应环保措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项 目建设对外侧海域水体环境和沉积物环境影响基本无影响。 道路工程用海占用的历史围填海区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 6.52万元/年。 4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本项目位于泥螺山围区内,作为区域围填海工程的一部分,围填海工程已与 整体工程同步实施,项目生态修复措施且已纳入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 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 本项目道路需占用部分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 方案划定的生态修复空间。经矢量叠置,本项目用海范围占用生态绿廊约 594m。 另外本项目位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线向陆一侧的部分也占用生态绿廊 307m。 根据该区域控规和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泥螺山围区将新建海创路河、海蓝河 Ⅲ 和海凤河等生态空间,这些拟建河道面积较大,约13.19公顷,可置换围区内其 他工程占用生态修复方案中拟建的生态空间,不影响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 生态修复面积、质量。 7、项目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选址于泥螺山口围区内,现状已成陆,属于历史围填海区域,非新增 围填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 国发 201824号,泥螺山区域围填海项目纳入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已完成 的生态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处理方案已获自然资源部备案,作为开发利用 计划中的“道路”项目。道路作为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开发的保障,其 实施有利于加快推进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 根据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本 项目规划的用地性质为道路,项目选址与总规相符合,与泥螺山围区处理方案开 发利用计划相符合。本项目在泥螺山围垦塘二线基础上建设,该二线海塘已 进行报废论证,海塘管理部门已同意本项目建设。项目选址与所在区域的区位、 社会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宜,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相适宜,不存 在潜在的、重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因此,本项目用海选址合理。 8、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 本项目道路布置按照区域总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等要求确定道 路性质、等级、设计速度等,之后根据道路设计规范确定道路宽度、与工业用地 的连接道路,道路宽度在满足车辆、行人通行顺畅、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 用海范围。 本项目在围涂区内,在成陆区建设道路工程,对围涂区外海域水动力和冲淤 环境无影响,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均按环保规定收集处理,不直接 排海,对外侧海域生态环境无影响。项目布置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相适宜。总的 来说,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 9、项目用海方式合理性 本项目在泥螺山围区的成陆区内采用填海造地的用海方式建设道路,对外侧 海域海洋水动力和冲淤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无的影响,整个泥螺山围区已编制生 态修复方案,各项修复工程正在开展,本项目建设的道路工程符合所在区域的主 导功能,有利于减小对海域自然属性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用海方式是合理的。 IV 10、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 本项目位于泥螺山围区内,为该区域的市政道路,以生产性交通为主,实现 片区对外交通便捷,对内交通接驳转换合理。本项目定位、性质、功能、选址、 布置根据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 宁 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确定,用海选址、布置合理, 与周边已建、拟建、规划道路相衔接,呈南北向直线布置,长度无法再减小。道 路宽度、横断面布置等符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等相关行 业规范要求,根据本项目道路通行车辆性质,增加机动车道宽度,同时减小路侧 带的宽度,以保证交通安全。本项目道路宽度已是规范要求的最小宽度,无法再 减小。 项目用海面积界定和量算科学合理,与周边已确权或规划项目范围无重叠、 交叉情况,界址点量算符合海籍调查规范的要求,项目用海面积合理。因此, 本项目用海面积合理。 11、 项目用海期限合理性 本项目为镇海区泥螺山围区的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属于公益事业用海,前期 填海工程建设量大,建设投资大。因此,本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 管理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用海最高年限40年申请用海期限是合理的。 综上。根据上述各项海域使用可行性分析结论,项目用海可行。 V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目录 摘 要 I 1 概 况 1 1.1 论证工作由来 1 1.2 论证工作等级及范围 2 1.2.1 论证工作等级 2 1.2.2 论证范围 3 1.3 论证重点 3 2 项 目 用 海 基 本 情 况 4 2.1 项目所在围区现状 4 2.2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 4 2.2.1 项目位置与概况 4 2.2.2 建设内容 6 2.3 工程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 9 2.4 施工方案 9 2.5 项目用海需求 10 2.6 项目用海必要性 10 2.6.1 建设必要性 10 2.6.2 用海必要性 11 3 项 目 所 在 海 域 概 况 13 3.1 海洋资源概况 13 3.1.1 岸线资源 13 3.1.2 港口资源 13 3.1.3 航道资源 13 3.1.4 渔业资源 13 3.1.5 滩涂资源 13 3.1.6 旅游资源 13 3.2 海洋生态概况 14 3.2.1 气候气象 14 3.2.2 海洋水文 15 3.2.3 地形地貌地震 16 3.2.4 工程地质16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3.2.5 海洋生态 16 4 资 源 生 态 影 响 分 析 19 4.1 项目所在围区生态评估 19 4.2 资源影响分析 19 4.2.1 岸线滩涂资源损失量 19 4.2.2 生物资源损失量 20 4.3 生态影响分析 20 5 海 域 开 发 利 用 协 调 分 析 22 5.1 开发利用现状 22 5.1.1 社会经济概况 22 5.1.2 海域开发利用现状 22 5.2 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22 5.2.1 对泥螺山围区及围区内项目的影响分析 23 5.2.2 对新泓口围区的影响 26 5.2.3 对围区外其他项目的影响 26 5.3 利益相关者界定 26 5.4 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26 5.4.1 利益相关者 26 5.4.2 协调部门 27 6 国 土 空 间 规 划 符 合 性 分 析 29 6.1 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29 6.2 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29 6.2.1 与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 29 6.2.2 与浙江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符合性分析 29 6.2.3 与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 29 6.2.4 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2-20202014年修订符合性分析30 6.2.5 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符合性分析 30 6.3 与政策符合性分析 31 6.3.1 与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符合性分析 31 6.3.2 与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 案意见的函符合性分析 31 7 项 目 用 海 合 理 性 分 析 33 7.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33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7.1.1 与区位、社会条件适宜性分析 33 7.1.2 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适宜性分析 34 7.1.3 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适宜性分析 34 7.1.4 选址不存在潜在的、重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 35 7.2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35 7.3 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 35 7.4 占用岸线合理性分析 36 7.5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36 7.5.1 用海界址界定和面积量算 36 7.5.2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42 7.6 期限合理性分析 42 8 生 态 用 海 对 策 措 施 43 8.1 生态用海对策措施 43 8.1.1 生态保护对策 43 8.1.2 生态跟踪监测 43 8.2 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45 8.2.1 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 45 8.2.2 本项目占用围区生态修复空间的置换平衡 46 9 结 论 47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概况 1.1论证工作由来 1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 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位于宁波平原的东北部,杭州湾南岸出海口,距镇海 区城区约6~8km, 包括泥螺山北侧围垦一期工程和新泓口围垦工程两个围填海 项目。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围填海总面积为1286.44公顷,围堤总长10565m。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 国发201824 号、 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自 然资规〔2018〕7号等文件,历史遗留围填海需开展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编制,完成具体处理方案编制上报,并在此基础上办理用海手续。2018年12月,宁 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海分局组织编制的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 告和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通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 家评审,并报送至自然资源部。 2022年,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海分局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明确新修测海岸线与原有海岸线之间区域管控要求的函 自然资办函〔2021〕2401 号要求,结合镇海区“两线区域”中的“未批围而未填”图斑情况,针对宁波市镇海 片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补充介绍“未批围而未填”图斑情况,并采用2022年 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和2021年海洋生态调查资料进行数据比对验证,组织编制了宁 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 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并于2022年4月15日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 家评审。 2泥螺山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 根据2018年围填海现状调查结果和最新海岸线修测成果,镇海区泥螺山围区即 泥螺山北侧围垦一期工程围填海区,以下简称泥螺山围区中365.6391公顷已办 理用海手续海堤、公益性道路、**电厂等项目。纳入处理方案面积404.5499 公顷,包括历史围填海遗留问题中“未批已填”22.4001公顷、“两线区域”中“未批围而 未填”382.1498公顷。2023 年2月镇海区人民政府编制完成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 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并上报自然资源部,2023年3月6日该处理方案取得 自然资源部复函。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4论证工作由来 城镇建设道路先行,为完善片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加快泥螺山围区的开发建设, 宁波市中浦石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开展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滨海东 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于2023年5月完成立项。本项目道路规划红线被海洋功 能区划海陆分界线从中间分开,靠海侧部分位于泥螺山围区内,为涉海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属于国家所有,为了保证海洋资 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活动的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 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建设单位应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海域使用权,同时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等文件。根据关于印发〈用海审批目录〉 的通知 浙海渔发20173号,项目属于“十三、公路交通设施用海1.公路 线路、桥梁、交叉工程、隧道和渡口”,可以通过用海审批的方式申请获得海域使用 权。 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开展该道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之后成 立了项目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了踏勘、调查和测量,收集相关的基 础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洋环境及其附近海洋资源的开发、相关 产业布局及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等最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客观反映项目可能对 海域资源、自然环境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我单位在以上基础工作上,根据海域 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和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 求的通知 自然资规〔2018〕7号的要求,编制完成了镇海区泥螺山片区配套 基础设施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公示稿, 现呈送相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并组织专家评审,为用海手续办理提供科学依 据。 以下统称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内一线海塘所在围区为泥螺山围区、新泓口围区。 二线海塘为泥螺山围垦塘二线。 1.2论证工作等级及范围 1.2.1 论证工作等级 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GB/T42361-2023, 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 的,在所有海域实行一级论证。项目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约为2.7公 顷,位于镇海灰鳖洋海域,实行一级论证。 2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2.2论证范围 依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GB/T42361-2023 中的规定论证范围确定应 依据项目用海情况、所在海域特征及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应覆盖项目可能 影响到的全部区域。 一般情况下,论证范围以项目外缘线为起点进行划定, 一级论证 向外扩15km 。本次论证范围按照泥螺山围区外扩15km, 论证范围面积约461km, 如图1.2-1所示。 ⊙B A CD 新修测大陆海岸线 本项目 论证范围 图1.2-1 论证范围图 1.3论证重点 本项目的论证的重点内容为 1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 2项目选址线合理性分析; 3用海面积合理性; 4海域开发利用协调性。 3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 2.1项目所在围区现状 本节引自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及新泓口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相关内容。 泥螺山北侧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项目用海总面积约789.35公顷,海堤总长约为 3694m。 主要建设内容有海堤3694m, 交通隔堤2435m, 抛石丁坝427m。 围涂区所在岸线为人工岸线,工程占用大陆岸线长约3482m。工程2011年4月 10日开工,2014年9月22日完工。 围区内现状总体呈西高东低。靠近西侧已填成陆,转为土地,靠近东侧围而未填。 泥螺山围区内除局部区域因土方暂时堆放高程较高,其余区域高程较低。 2.2用海项目建设内容 2.2.1项目位置与概况 项目名称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 程。 项目性质新建、公益性。 建设单位宁波市中浦石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宁波市镇海片区围填海项目包括新泓口围区和泥螺山围区位于宁 波平原的东北部,灰鳖洋海域。 拟建项目用海位于泥螺山围区内,具体地理位置详见图2.2-1。 4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镇海区 浙江省行政区划图集 图2.2-1项目地理位置图 5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2.2建设内容 1工程概况 工程内容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长约2.9km, 横断面24m。设计北起 望海路,中间穿越已确权海龙路,规划海凤路,南至规划海呈路。全线含桥梁2座, 同步实施排水、交通安全设施、照明、绿化等。投资金额14596万元。 2海域现状 道路选址位于泥螺山围垦塘二线海堤上,该海堤迎潮坡坡脚线为海洋功能区 海陆分界线。项目规划红线被该海陆分界线从中分开,东侧部分涉及用海。 根据宁波市镇海区二线海堤解浦大河北岸至新泓口南直堤段报废论证报告 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11月。宁波市镇海区二线海 堤懈浦大河北岸至新泓口南直堤段位于镇海化工区,分为泥螺山围垦塘二线 和北仑电厂二期灰库二线。泥螺山围垦塘二线于2004年建成,总长3.3km。 镇海区计划对一线海堤包围圈内的全长约6.5km 二线海堤分期逐段进行拆除,以 老解浦大闸右岸为拆除起始至新泓口南直堤段为止。 项目用海部分基本位于二线海塘外侧镇压层。现状航飞图见图2.2-2。 6 泥 螺 山 片 区 配 套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项 目 一 滨 海 东 路 望 海 路 海 呈 路 海 域 使 用 论 证 报 告 书 望海路 海龙路 项目规划红线 泥螺山围区 图2.2-2a 项目区域航飞图2023.4 7 泥 螺 山 片 区 配 套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项 目 一 滨 海 东 路 望 海 路 海 呈 路 海 域 使 用 论 证 报 告 书 泥螺山围区 项目规划红线 山 围 垦 塘 规划海呈路 图2.2-2b 项目区域航飞图2023.4 8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3工程平面布置和主要结构、尺度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位于宁波 石化开发区泥螺山围区内,南北纵向设计。北起望海路,中间穿越已确权海龙路,规 划海凤路,南至规划海呈路,总长约2.92km, 标准横断面宽24m。 包含与望海路围区内确权名称为杭甬高速复线**工程连接岔口,海龙路连接 岔口,规划海凤路连接岔口,及通向围区内工业项目3段连接道路。全线含桥梁2座, 同步实施排水、交通安全设施、照明、绿化等。 1道路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为4m 人非混行道8m 机动车道8m 机动车道4m 人非混 行道。 2桥梁工程 本工程共新建桥梁2座,1号桥位于桩号 K0081.22 处,上跨在建护塘河,2号 桥位于桩号K1010.62 处,上跨规划海凤河。 3管线工程 道路两侧下方布置各类市政管线。 4其他附属工程 道路全线路面设交通标线,设置交通标志,管制和引导交通。 2.4施工方案 1围涂工程施工方案回顾性介绍 项目所在围区已经完成围涂施工。围填海采用常规施工方法。 2道路工程施工工艺 ①路基填筑 ③基层施工 ④沥青路面施工 3桥梁工程施工工艺 ①桩基施工 ②下部墩台施工 ③盖梁施工 ④上部结构施工 9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4海塘报废方案 二线海堤拆除时期建议选择在非汛期,减少对一线海堤的影响。建议二线海堤拆 除至围区地坪高程,二线海堤拆除按先拆除护面,再拆堤顶,最后拆除堤身至路基面 顺序进行拆除。 5土石方平衡 项目施工整体生产挖方6万方,需要填方6万方。由于二线海塘本身为土石混合 堤坝,可充分利用老海堤拆除土石方,可内部平衡,不需要再外购土石方。 6施工人员 平均每日需工人约50人,高峰期需工人约100人。 7施工设备 本项目主要机械施工设备均为常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自卸汽车、推土机等。 8施工时间 本项目施工期约1年。 2.5项目用海需求 1项目申请用海面积 用海面积2.7287公顷。 2项目申请用海类型与用海方式 用海类型交通运输用海编码3路桥用海编码34;用海方式填海 造地编码1 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3 3项目申请用海期限 申请用海期限为40年。 4占用岸线情况 根据2019年修测岸线,项目位于已建围涂区内,不占用也不形成新的岸线。 2 .6项目用海必要性 2.6.1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建设的需要 项目所在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宁波化学工业区,1997年11月,经宁 波市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3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2 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定名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10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区域建设道路先行,本项目道路作为区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以服务围 垦区域生产工作为主,促进道路交通系统与规划工业用地的有效结合,实现片区对外 交通便捷,对内交通接驳转换合理,形成集安全、便捷、高效、经济于一体的交通体 系,其建设落地能切实保障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需求。 2项目建设是促进镇海片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拓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泥螺山围垦区域、新 泓口围垦区域等石化区拓展区域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 充,重点发展以有机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为主体、以高端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全产品链, 其中泥螺山围垦区一期主要布局轻烃综合利用区和新材料产业园;加快现有企业改造 升级和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将宁波石化区打造为规模优势突出、技术水平领先、资源 循环利用、绿色安全智能、产业生态完善的高质量化工园区。 项目建成投用后,将畅通园区内部各片区之间的联系,强化园区的对外联系,对 园区招商引资、片区产业项目落地等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交通建设则对土地利用 有导向作用,本工程的建设是沿线土地、海域资源使用开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对促 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本项目是对国土空间规划落地的积极响应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显示,滨海东路是 石化区道路规划“四横六纵”方格网状骨干路网格局中的“一横”,项目的实施符合石化 区建设布局的规划,完善了区域路网,提高了道路路网密度。未来几年,依托石化经 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滨海产业引擎,建立一个与石化区发展相适应, 促进石化产业基地与道路交通有效结合,实现内外快速交通集散,提高区域可达性, 构筑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石化区交通体系,支撑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 展。项目建设符合总体规划和片区控规,是对国土空间规划落地的积极响应。 综上,项目道路作为基础配套设施,其建设势在必行。 2.6.2用海必要性 随着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迅猛,现有的存量土地不能满足当地用地 需求。城镇建设用地尚在逐年增加,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人多地少矛盾日趋严重,土地已经是当地的稀缺资源。在山地丘陵盆地区块不太现实, 而岛屿区块交通不便。现有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工业建设的需求,只能利用丰富的滩 涂资源,采用填海造地的方式增加建设用地。 11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建设用地,存量围填海的 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矛盾。项目所在的泥螺山围区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围填 海,其生态评估报告和生态修复方案已通过了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处 理方案完成备案。本项目作为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 一方面是对存量围填海的有效 利用、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另一方面其建设有利于落实城市规划、完 善区域路网结构建设,保障该区域后续各类项目的开工建设,带动周边存量围填海使 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用海是必要的。 12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 3.1海洋资源概况 3.1.1 岸线资源 本项目所在海域属于宁波一舟山港,岸线资源丰富。本项目所属泥螺山及南侧的 新泓口围区为人工岸线,东面为镇海港、北仑港区的深水岸。 3.1.2 港口资源 镇海港区已经初步建立起海、陆、空立体的集疏运网络体系,稠密的公路网、铁 路网、航空网,把镇海与中国大陆相连,而深水良港的中转枢纽地位,则使镇海与世 界的各大港口相连接,目前宁波镇海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 每月轮班超过200多个班次。 3.1.3 航道资源 金塘岛周边航道有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西埃门水道。其中金塘水道位于金塘岛 与其南侧的大陆之间,东连册子水道、西通杭州湾和甬江口,宽约2500m, 规划通航 等级为30万吨级。金塘水道通往杭州湾的航线整体为海缆路由穿越区。 3.1.4 渔业资源 本项目所处的镇海海域,西临杭州湾南部,营养盐类丰富,东临舟山本岛、金塘 岛。近海鱼类分布范围比较广,传统的经济鱼类主要有貌鱼、鲳鱼、鋤鱼、小黄鱼等。 随着城市港口开发建设,本项目外侧海域的渔业资源日渐衰退,大型鱼类资源已基本 消失。 3.1.5 滩涂资源 本项目地处的杭州湾南岸滩涂资源丰富,西起余姚小曹蛾的西三闸,东至镇海外 游山东的长跳咀。 3.1.6 旅游资源 镇海古迹众多,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招宝山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是 浙东著名的旅游胜地,建于道光年间的威远城,气势雄伟,古海塘城塘合一,有“东 海长城”之美誉。九龙湖风光绮妮,是宁波十佳新景之一。悠久的历史在镇海形成了 敢于拼搏的海防文化、敢闯世界的海上丝路文化、开拓进取的商帮文化等传统特色文 化,并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构成了具有镇海特色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环境。九龙湖 13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滨海东路望海路海呈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风景旅游区,位于宁波镇海的九龙湖镇,景区面积40km, 四座水库依次相连,集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3.2 海洋生态概况 3.2.1 气候气象 本项目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盛 行东南风,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因受冷暖空气交替的影响, 本区天气变化较复杂,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 3.2.1.1 气温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受冷暖气团交替控制和杭州湾海水调节,冬暖夏凉, 气候温暖湿润。根据镇海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 最高,为28.1℃,1月份最低,为4.1℃,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8.7℃,极端最低温度-8.8℃。 3.2.1.2 降水与蒸发 本区域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401mm, 最大年降雨量1920.6mm1937 年, 最小年降雨量870.6mm1934 年。全年降水可分为三期,从4月15 日 至 7 月 1 5 日是梅雨期;7月16日至10月15 日为台汛期;10月16日至次年4月14日为非汛 期。各期气候特征显著不同,梅雨期,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温暖空气与北方 空气相遇,静止锋在本地区徘徊,形成连续阴雨天气;台汛期,冷空气衰退,在副热 带高压控制下,台风袭击频繁,每当台风过境或受边缘影响时,夹带大量水气,往往 形成强烈的台风暴雨;非汛期,本地区受冷高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仅当北方冷空 气南下时,伴有雨雪。本区最大1 日降雨为282.9mm1963 年,最大三日降雨为 462.6mm1966 年。 本地区最大蒸发量为1091.8mm, 年最小蒸发量为804.3mm, 年际变化不大,年 内蒸发量以7、8月份为最大,1、2月份为最小。最大月蒸发量为217.8mm1967 年 8月,最小月蒸发量24.2mm1980 年2月。最大日蒸发量为14.9mm1967 年 9 月10日。 3.2.1.3 风况 镇海区地处亚热带,平时多吹季风,根据该站多年统计资料,风速为4.80m/s, 历年平均风速最大月为1月份,最小月为7月份。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为偏北风, 14 泥螺山片区配套基础设
展开阅读全文